一、外包钢混凝土框架现浇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时建新[1](2021)在《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纹钢板具有抗剪能力强、抗侧刚度大、耗钢量小等优势。课题组提出一种新型的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而关于该新型组合梁与组合柱的节点连接形式还未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简称CSW节点),通过试验、有限元及理论分析三种方式对CSW节点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作CSW边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钢材应变等进行分析,此外对边节点的变形组分及占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W边节点为梁端受弯破坏,形成塑性铰,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节点层间位移主要由梁的弹性变形、梁的塑性变形、柱的弹性变形、节点剪切变形引起,其中梁塑性变形引起的层间位移占比较大,节点的剪切变形引起层间位移占比较小;(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CSW边节点试件进行模拟,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以轴压比、下翼缘板厚度、梁波纹钢板厚度、梁柱线刚度比等参数对CSW边节点的承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梁下翼缘厚度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大,梁波纹钢板厚度对于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一定影响,轴压比对于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梁柱线刚度比由0.75增加到0.81,节点的承载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均有提高,且试件的破坏模式由梁端弯曲破坏逐步向节点剪切破坏转变;(3)设计制作CSW中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中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强度退化、钢材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W中节点模式为梁端弯曲破坏,形成塑性铰,节点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CSW中节点进行模拟,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通过改变梁柱线刚度比,建立基于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的简化模型,对简化模型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材的强度等级、钢管的壁厚以及轴压比对于简化模型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大腔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节点核心区拉板厚度(钢管厚度较小时)对于简化模型承载力影响较小;小腔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简化模型的承载力几乎无影响;(5)对CSW中节点的核心区钢材和混凝的应力和应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节点核心区各部件的传力路径和受力机理,建立节点核心区受剪力学模型,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公式,并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公式进行验证,可为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梁春旺[2](2021)在《外包钢管—钢筋贯通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装配式结构体系中发展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形式之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梁与预制柱的连接节点是研究的重点。当下预制构件连接处大多仍需采用现场湿作业,或者采用预应力等较为复杂的连接形式。而钢结构由于材料的可焊性并且应用螺栓等简单连接的方式,具有天然的可装配性。故本文借鉴钢结构常见连接方式,提出一种外包钢管-钢筋贯通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节点,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四个外包钢管-钢筋贯通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节点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变量为外包钢管厚度、是否设置补强板,观察记录试件的试验现象与最终破坏模式。通过试件加载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数据,得到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承载力退化曲线等,对比不同试验变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节点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外包钢管厚度对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的提高有正向作用。(2)对节点处以及梁端处应变片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应变数据并结合试验现象得出节点的破坏模式为受弯破坏。运用塑性铰线理论与虚功原理,推导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3)运用Abaqus对预制钢筋混凝土节点建立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的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模拟变量轴压比、钢材强度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杨帆[3](2021)在《RC梁柱边节点置换加固高温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RC)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重要的传力构件,但由于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形成空洞或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值的事故时有发生,导致RC节点部位的抗剪承载力降低,需要进行置换加固来恢复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火灾和地震依旧是对建筑结构威胁最大的两大灾害,置换加固后的梁柱节点依然面临着遭受火灾和地震作用的可能性。因此,研究置换加固梁柱节点在经受火灾后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C30混凝土整浇梁柱边节点和核心区浇筑C20混凝土的梁柱边节点进行了常温下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两个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强度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指标,研究了混凝土强度低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节点的破坏模式相同,但核心区浇筑C20混凝土的梁柱边节点梁端开裂荷载、核心区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和破坏荷载的平均值相比C30混凝土整浇节点分别降低了5.9%、19.6%、23.6%、28.4%,强度和刚度退化更剧烈;C30混凝土整浇节点的耗能能力是核心区浇筑C20混凝土节点的1.35倍。(2)对核心区采用C35混凝土和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的梁柱边节点进行常温下拟静力试验,将试验结果与C30混凝土整浇节点和核心区浇筑C20混凝土的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35混凝土和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的梁柱边节点承载力较C30混凝土整浇节点均有提升;随着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升,节点的强度和刚度退化程度降低;采用C35混凝土和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的节点耗能能力是核心区浇筑C20混凝土节点的1.31倍和2.27倍。(3)对C30混凝土整浇节点、核心区采用C35混凝土和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的节点先进行高温试验再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高温(100℃、300℃和500℃)对整浇节点和置换加固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整浇节点和置换加固节点的承载力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强度退化程度减缓,初始刚度降低;当火灾温度升至500℃时,C30混凝土整浇节点、C35混凝土加固节点和高性能灌浆料加固节点在相同位移下的累计耗能较常温分别降低了19.3%、9.4%和22.3%。此外,较高的温度会对高性能灌浆料加固节点在强度、刚度、耗能方面的加固效果造成更为明显的削弱。(4)基于某RC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事故实例,分析了事故出现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了采用高性能灌浆料进行置换加固时的施工工艺流程,明确了加固过程中的监测方案,可为日后处理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75幅,表46个,参考文献100篇。
陈功[4](2020)在《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大力推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及图集标准,并建成了一大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在于:第一,节点连接处操作空间过小,钢筋过多,混凝土浇筑困难,给现场施工带来重重困难;第二,现场吊装精度要求非常高,钢筋碰撞、框架梁柱尺寸偏差等容易造成现场无法拼装;第三,标准化程度低,达不到“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模具难以重复利用等。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该种装配体系具有设计简便、构件易于生产、施工快速方便、成型质量好等优点。本文着重于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设计并制作了 5根试件梁进行静载试验,观察试验过程及其破坏形态,考察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挠度实测值等数据,绘制并研究荷载-位移、梁截面高度-混凝土应变、钢筋钢板荷载-应变等曲线;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通过扩大模拟参数,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试件梁的破坏模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有差别,多数试件梁随着荷载增大,梁钢套顶部钢板产生鼓曲变形,挠度快速增长,随着试件梁挠度变形过大、钢板屈服,宣告试验结束;(2)梁跨中钢套钢板厚度越大,试验梁刚度和承载力越大;混凝土梁段的配筋量越大,试件梁的承载力越大,但主要控制因素是钢套钢板厚度;(3)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得到的试件破坏形态、极限荷载、荷载-位移曲线等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说明Abaqus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模拟;通过扩大模拟参数得到:增加钢套长度可以有效提升试验梁的受弯性能,与钢套长度相比,混凝土强度的改变对试验梁的承载力影响较小。
黄飞[5](2020)在《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兴起,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一种,经大量研究证实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其中预制构件的连接作为影响结构性能的关键技术也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国内关于预应力混合连接的研究中耗能构件多采用内置耗能低碳钢筋的形式,对外置耗能装置的研究较少。美国PRESSS研究项目中的“Plug and Play”耗能器经试验证实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应用于预制预应力框架-剪力墙混合体系中兼具低损伤与自复位的优点。国内对于外置可更换式耗能器框架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该框架结构的受力、耗能等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引入该体系,对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两榀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各项指标,对比了对称与非对称配置耗能器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良好,自复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且对称配置耗能器的结构比非对称配置耗能器的结构拥有更强的整体刚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试验与模拟的滞回曲线,对耗能器的安装位置及直径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器的安装高度及端部直径都对结构承载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外置耗能比内置耗能更有效,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可通过增大耗能器直径或安装高度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研究了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根据受力分析给出了节点核心区的水平受剪承载力验算建议公式,对节点核心区进行了受剪承载力验算,对梁截面进行了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验算。分析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在竖向与水平双向受压状态下,抗剪能力大大提升,梁主要表现为受弯破坏,满足强剪弱弯的设计要求。
代春雪[6](2020)在《一种面向框架体系的抗震补强子结构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框架结构的抗震补强加固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抗震设防等级不足的老旧建筑以及震后没有出现严重损伤,经过补强加固之后可以正常使用的建筑结构。本文在现有的混凝土,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方式上选择最常用的现浇节点、后浇整体式混凝土连接节点,顶底角钢框架梁柱节点为基础加以连接设计改进,提出了一种面向框架结构的新型补强方案,所用到的补强单元分别定义为为混凝土补强子结构和轧制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此方案可以用于对现有抗震设计不足的结构进行补强,也可以适用于震后损伤结构的修复加固。本文主要针对所提出的补强方案的补强单元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其抗震性能表现。试验共设计了一组整浇混凝土补强子结构试件、一组后浇整体式混凝土补强子结构试件以及三组轧制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试件,通过低周循环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的制作方式、不同的加载制度对其强度、刚度、滞回性能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低周往复加载制度下,混凝土补强子结构的整浇试件和后浇试件均得到混凝土构件典型的弓形滞回曲线,滞回环出现捏拢;而采用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得到饱满的梭形滞回曲线;(2)在不同的加载制度下,采用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均可以得到饱满的滞回曲线,且在最大等级的荷载位移下,试件的耗能系数均维持在2.25左右,明显的高于混凝土补强子结构试件;(3)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在经历了较大的位移荷载之后会使得其强度退化加剧,但是依旧可以呈现很好的滞回性能;(4)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可以控制损伤集中在角钢连接件上,而其他构件均保持弹性,损伤修复只需要通过更换角钢连接件就可以完成。同时,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轧制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分析角钢厚度、摩擦系数等对于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补强子结构的强度主要由角钢连接件来提供,角钢厚度对于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强度均有影响,尤其是对于极限强度的影响更为显着,实际工程设计中,必须对角钢连接件的厚度和竖向构件的刚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探究所提出的补强子结构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OpenSees软件对轧制角钢连接的钢构件补强子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在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补强子结构的性能之后,将补强子结构放入框架体系中,并对补强前后的框架体系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验证了补强子结构能够有效地限制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瞬时最大层间位移转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转角。
吴成龙[7](2020)在《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并已成为了当今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节点作为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中的受力核心部位,有必要对其力学性能及其实用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一种新型的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简称“模块化组合节点”,Modular Prefabricated Steel Reinforcement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Composite Joints,MPCJ)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3个边节点和3个中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参数包括梁端连接方式(栓焊混合连接、焊接连接及螺栓连接)、梁柱线刚度比及梁柱抗弯承载力比,研究了不同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节点的性能退化、延性变形和耗能性能等抗震特性。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均较为饱满,耗能能力强,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性能较为稳定,模块化组合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2)在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和数值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双参数的非线性地震损伤模型,并得到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能够充分反映骨架曲线的加载、卸载、再加载刚度的退化规律,为模块化组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立的地震损伤模型能正确反映模块化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并作出客观评价,为模块化组合结构的抗震设计、震后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奠定了基础。(3)通过ABAQUS分别建立了与试验节点模型相应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明确了节点试件的主要应力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轴压比、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节点模块内部方钢管的宽厚比、柱端连接螺栓边距和孔径、节点盖板厚度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压比在小于0.45时,节点承载力和变形随轴压比的增大有所提高,但增幅在5%以内;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可有效改善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及耐腐蚀和耐火性能;节点模块内部方钢管的宽厚比对节点的峰值荷载和方钢管(节点模块)的剪切变形和整体稳定性能影响明显;柱端连接螺栓边距的减小有利于改善节点模块的变形性能,孔径的增大有利于现场构件的快速装配,但两者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甚微;节点盖板厚度的增大可有效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但增加了节点模块内部的剪切变形。(4)为了便于该新型节点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总结了全文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节点的受力情况和抗剪机理,推导了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节点抵抗水平剪力主要由“钢板剪力墙”机构和“T型钢框架”机构两部分组成;根据推导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验证了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与模块化组合节点设计相关的构造措施建议。
李喆[8](2020)在《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业的转型与升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开始广泛应用于房屋结构中。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组合节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该节点的核心区模块为钢板焊接成的十字形节点钢套,在箱型节点域的梁端与柱端分别设置有外伸钢套,预制梁柱模块通过预埋件焊接和灌浆料灌注的方式与节点梁柱端外伸钢套进行连接,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本文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 5个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参数为预制梁配筋和节点梁端外伸钢套长度。观察了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节点的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了各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个试件塑性铰均位于节点外伸钢套梁端的钢筋混凝土截面处。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与较好的耗能能力,强度、刚度退化稳定,延性性能较为一般。适当增大预制梁配筋能够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并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增大节点梁端外伸钢套长度,节点承载力略有提高,耗能能力得到了改善,而延性系数则出现了下降;(2)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节点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模拟。在确定单元类型、网格精度、材料本构及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的极限荷载和骨架曲线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合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明晰了节点的破坏形态;(3)对节点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扩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与梁配筋的强度等级能够明显提高节点承载力,而节点钢套钢板强度对节点的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4)建立了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其破坏形态及力学性能。模拟结果表明:框架的塑性铰位于节点外伸钢套梁端截面以及底层柱的柱底处,具备较高的承载力以及较好的承载力保持性能。
钱芮[9](2020)在《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桁架式钢骨混凝土结构是由角钢、节点板以及缀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钢桁架,并通过外包混凝土,共同构成的一种新型空腹式钢骨混凝土结构。该结构形式下的梁柱框架中节点,是以角钢代替普通钢筋作为梁柱节点的受力骨架。角钢形式的钢骨混凝土节点,梁中钢骨骨架可以直接从柱弦杆角钢内侧穿筋,避免了实腹式钢骨混凝土节点需要焊接的麻烦。本文设计并制作5个核心区剪切破坏的框架中节点,主要考虑轴压比与含钢量两个试验参数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试验主要考察了该节点在不同轴压比和含钢量下的破坏过程,研究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对节点核心区交叉斜腹杆、梁端柱端以及核心区弦杆的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柱顶水平荷载达到峰值时,节点核心区混凝土被斜向压碎,发生典型的节点剪切破坏;所有试件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均呈现出一定的捏缩现象,说明钢桁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一定的粘结滑移;增大柱顶轴压对节点核心区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是有利的,但延性和耗能能力却变得越差;增加核心区配钢量可以显着提高节点抗剪承载力,同时延性也会有所提升。(2)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该类框架中节点精细化数值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出柱顶水平荷载-位移单调加载曲线。在对比单调加载曲线和试验滞回骨架曲线基础上,研究了该节点的破坏全过程,考察了框架节点的混凝土、桁架式钢骨的应力状态,探究了该节点的破坏机理。(3)基于参数分析结果,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核心区斜腹杆配钢率以及屈服强度对节点柱顶水平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拟合分析得出适用于该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当节点试件水平荷载达到峰值点时,核心区交叉斜腹杆均达到屈服,核心区混凝土被压碎,以此为依据提出该类空腹式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盛汝健[10](2020)在《新型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钢骨混凝土由于其承载力强、延性好、刚度强等特点被广泛关注和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节点区域钢骨采用螺栓连接。同时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实际工程的现场施工条件,以及节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类型预制装配式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数值模型,以此来研究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针对装配式节点破坏形态、现场施工的便捷高效和节点可靠性,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设计,同时考虑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局限性,对试验模型进行简化,运用ABAQUS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该节点的力学性能。(2)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普通钢筋混凝土中节点和边节点数值模型,以及预制装配式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中节点、边节点数值模型。通过对两种类型节点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得到试件的混凝土和钢骨-钢筋应力变化云图、混凝土塑性应变积累变化云图以及滞回曲线等,进而对两类节点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体现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在力学性能上的优越性。(3)为了研究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12个不同类型的中节点、边节点数值模型。并通过对照试验对比分析,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和梁内钢筋混凝土段长度对新型预制装配式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二、外包钢混凝土框架现浇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包钢混凝土框架现浇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研究现状 |
1.3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其他类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 钢管混凝土柱与梁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工作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边节点试验研究 |
2.1 节点构造 |
2.2 试件设计与加工 |
2.3 材性试验 |
2.4 加载方案与测量方案 |
2.4.1 加载方案 |
2.4.2 测量方案 |
2.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2.5.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2.5.2 滞回曲线 |
2.5.3 骨架曲线 |
2.5.4 延性分析 |
2.5.5 耗能能力 |
2.5.6 应变分析 |
2.6 试件的变形组分分析 |
2.6.1 理论分析 |
2.6.2 各变形组成及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边节点有限元研究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材料本构 |
3.1.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3.1.3 接触设置 |
3.1.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3.2 有限元验证 |
3.3 参数分析 |
3.3.1 轴压比 |
3.3.2 下翼缘板厚度 |
3.3.3 梁波纹钢板厚度 |
3.3.4 梁柱线刚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试验研究 |
4.1 中节点构造 |
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3 材性试验 |
4.4 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
4.4.1 加载方案 |
4.4.2 测量方案 |
4.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4.5.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4.5.2 滞回曲线 |
4.5.3 骨架曲线 |
4.5.4 延性分析 |
4.5.5 耗能分析 |
4.5.6 刚度退化 |
4.5.7 强度退化 |
4.5.8 应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有限元研究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 有限元验证 |
5.3 基于节点核心区受剪破坏模型建立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4 节点承载力的参数分析 |
5.4.1 大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4.2 小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4.3 钢材强度的影响 |
5.4.4 钢管厚度的影响 |
5.4.5 节点核心区拉板厚度的影响 |
5.4.6 轴压比的影响 |
5.4.7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 |
6.1 节点核心区受剪机理分析 |
6.1.1 混凝土部分受力机理分析 |
6.1.2 节点核心区钢材受力机理分析 |
6.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6.2.1 核心区混凝土提供抗剪承载力 |
6.2.2 节点核心区拉板及钢管提供抗剪承载力 |
6.3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外包钢管—钢筋贯通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3.1 湿式连接节点 |
1.3.2 干式连接节点 |
1.3.3 各种节点优缺点 |
1.4 课题意义与目的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节点参数 |
2.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干式节点构造及加工 |
2.4 材性实验 |
2.4.1 钢材的材性试验 |
2.4.2 混凝土的材性试验 |
2.5 试验加载制度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试验加载制度 |
2.6 测量方案 |
2.6.1 测量内容 |
2.6.2 数据的采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节点试验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现象 |
3.2.1 试件JPC-1 试验现象 |
3.2.2 试件JPC-2 试验现象 |
3.2.3 试件JPC-3 试验现象 |
3.2.4 试件JPC-4 试验现象 |
3.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3.3.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滞回曲线 |
3.3.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骨架曲线和延性 |
3.3.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承载力退化 |
3.3.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刚度退化 |
3.3.5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 |
3.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应变分析 |
3.4.1 梁应变分析 |
3.4.2 钢筋应变分析 |
3.4.3 外包钢管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预制构件的承载力设计 |
4.2.1 预制梁的设计分析 |
4.2.2 预制柱设计分析 |
4.2.3 预制梁-柱连接处承载力设计 |
4.3 节点核心区承载力分析 |
4.3.1 节点区的抗剪承载力 |
4.3.2 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基本假定 |
5.2.2 材料属性 |
5.2.3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4 约束与接触 |
5.2.5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
5.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5.3.1 骨架曲线对比 |
5.3.2 破坏现象对比 |
5.4 节点的非线性过程分析 |
5.4.1 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应力分析 |
5.4.2 节点的破坏模式分析 |
5.5 有限元参数分析 |
5.5.1 轴压比 |
5.5.2 钢材强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RC梁柱边节点置换加固高温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验装置与方案 |
2.4 材性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核心区低强度混凝土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4 常温下不同材料置换加固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置换加固梁柱边节点高温后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温试验 |
5.3 整浇梁柱边节点高温后抗震性能研究 |
5.4 C35混凝土置换加固梁柱边节点高温后抗震性能研究 |
5.5 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梁柱边节点高温后抗震性能研究 |
5.6 温度对不同材料置换加固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6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的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工程实例分析 |
6.3 置换混凝土法加固技术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
1.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
1.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 |
1.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 |
1.3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3.1 RCS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3.2 外包钢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4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6.1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介绍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概况 |
2.1 概述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料性能 |
2.2.4 试验加载方案 |
2.2.5 量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2.3 静载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2.3.1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L1 |
2.3.2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L2 |
2.3.3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L3 |
2.3.4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L4 |
2.3.5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L5 |
2.4 破坏形态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分析 |
3.1 荷载-位移曲线 |
3.2 截面高度-混凝土应变曲线 |
3.3 钢筋、钢板荷载-应变分析 |
3.4 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实测值和挠度实测值 |
3.5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3.5.1 计算基本假定 |
3.5.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3.5.3 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4.2.2 材料本构模型 |
4.2.3 接触面相互作用 |
4.2.4 边界条件及加载形式 |
4.2.5 网格划分 |
4.3 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 |
4.3.1 破坏形态对比 |
4.3.2 极限荷载对比 |
4.3.3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4.4 有限元扩大参数分析 |
4.4.1 梁钢套长度 |
4.4.2 混凝土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节点的试验研究 |
1.2.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 |
1.2.3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 |
1.2.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预制梁的设计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性试验 |
2.2.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法 |
2.2.4 测点布置及量测设备 |
2.3 框架破坏过程及试验现象 |
2.3.1 框架HC-F1 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 |
2.3.2 框架HC-F2 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2.4.2 骨架曲线和延性系数 |
2.4.3 刚度退化 |
2.4.4 变形恢复能力 |
2.4.5 梁端转角 |
2.4.6 预应力损失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材料本构关系 |
3.1.2 框架模型的建立 |
3.2 数值结果分析 |
3.2.1 节点处的破坏形态对比 |
3.2.2 滞回曲线对比 |
3.3 耗能器参数对框架承载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受力分析 |
4.1 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分析 |
4.1.1 节点的传力机理 |
4.1.2 受力分析 |
4.2 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验算 |
4.3 梁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 |
4.4 梁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种面向框架体系的抗震补强子结构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需要加固补强的既有结构分类 |
1.2.1 抗震设防等级不足的建筑 |
1.2.2 震后需加固补强的建筑 |
1.3 框架结构加固补强方法发展以及应用现状 |
1.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1.3.2 外包钢套加固法 |
1.3.3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 |
1.3.4 增设消能减震装置 |
1.4 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1 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2 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补强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设计 |
2.1 新型补强子结构的布置方案 |
2.2 试件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补强子结构试件设计 |
2.2.3 材性试验 |
2.3 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案 |
2.3.1 补强子结构试件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补强子结构试件数据采集 |
第3章 新型补强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1.1 混凝土补强子结构试件试验现象 |
3.1.2 钢构件补强子结构试件试验现象 |
3.2 位移数据分析 |
3.3 应变数据分析 |
3.4 滞回曲线 |
3.5 骨架曲线 |
3.6 强度退化 |
3.7 耗能性能分析 |
3.8 刚度退化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ABAQUS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 |
4.1.1 ABAQUS简介 |
4.1.2 材料属性 |
4.1.3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
4.1.4 边界条件与加载 |
4.2 有限元模拟结果 |
4.2.1 角钢的应变与变形情况 |
4.2.2 滞回曲线对比 |
4.2.3 骨架曲线对比 |
4.3 参数分析 |
4.3.1 轧制角钢厚度的影响 |
4.3.2 摩擦系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构件补强子结构OpenSees数值模拟 |
5.1 模型建立 |
5.1.1 模型简化 |
5.1.2 本构关系 |
5.1.3 加载历程 |
5.2 模拟结果 |
5.2.1 滞回曲线对比 |
5.2.2 骨架曲线对比 |
5.2.3 耗能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装补强子结构的钢框架体系的时程分析 |
6.1 原框架模型的选用 |
6.2 安装补强子结构的钢框架模型建立 |
6.3 安装补强子结构的钢框架体系的时程分析 |
6.3.1 瞬时层间位移角对比 |
6.3.2 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1.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1.2.2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 |
1.3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相关课题研究概况 |
1.3.1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3.2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
1.3.3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承载力设计方法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选取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件制作 |
2.2.4 材料力学性能 |
2.3 加载方案 |
2.3.1 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破坏准则 |
2.4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5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2.5.1 边节点试验现象 |
2.5.2 中节点试验现象 |
2.5.3 破坏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梁端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3.3 节点剪力—剪切变形关系曲线 |
3.4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曲线 |
3.5 应变分析 |
3.5.1 钢材应变分析 |
3.5.2 钢筋应变分析 |
3.5.3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5.4 节点模块应变分析 |
3.6 抗震性能分析 |
3.6.1 节点延性 |
3.6.2 耗能能力 |
3.6.3 强度退化性能 |
3.6.4 刚度退化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滞回模型 |
4.1 引言 |
4.2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概述 |
4.2.1 国外典型恢复力模型 |
4.2.2 国内钢混组合构件、节点恢复力模型 |
4.3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4.3.1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方法与基本假定 |
4.3.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 |
4.3.3 刚度退化规律分析 |
4.3.4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4.3.5 恢复力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4.4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 |
4.4.1 损伤变量 |
4.4.2 典型地震损伤模型及适应性分析 |
4.4.3 试验结果的损伤量化 |
4.4.4 地震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有效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5.2.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5.2.3 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 |
5.2.4 接触和连接处理 |
5.2.5 高强螺栓预紧力 |
5.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5.3.1 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5.3.2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5.3.3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5.4 模块化组合节点应力分布 |
5.4.1 钢材应力 |
5.4.2 螺栓应力 |
5.4.3 混凝土应力 |
5.5 有限元参数分析 |
5.5.1 轴压比 |
5.5.2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 |
5.5.3 节点模块内方钢管宽厚比 |
5.5.4 预制柱与节点模块间的连接螺栓 |
5.5.5 节点盖板厚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承载力计算及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受力机理 |
6.2.1 模块化组合节点内力分析 |
6.2.2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剪机理分析 |
6.3 模块化组合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6.4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
6.5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设计构造措施 |
6.5.1 钢材的构造措施 |
6.5.2 混凝土的构造措施 |
6.5.3 高强螺栓的构造措施 |
6.5.4 角焊缝的构造措施 |
6.5.5 加劲肋的构造措施 |
6.5.6 抗剪栓钉的构造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1 RCS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2 外包钢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3 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
1.3.1 等同现浇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
1.3.2 非等同现浇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
1.4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简介 |
1.4.1 结构选型背景 |
1.4.2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提出 |
1.4.3 新型节点的构造与装配 |
1.4.4 新型节点的优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料性能测试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1 试验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加载过程及试件破坏形态 |
3.2.1 试验加载过程 |
3.2.2 试件破坏形态及裂缝分布 |
3.3 试件试验结果 |
3.3.1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
3.3.2 强度退化 |
3.3.3 刚度退化 |
3.3.4 延性性能 |
3.3.5 耗能能力 |
3.3.6 应变分析 |
3.3.7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3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本构模型 |
4.3.3 有限元单元类型的选取 |
4.3.4 网格划分 |
4.3.5 接触面相互关系 |
4.3.6 边界条件 |
4.4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验证 |
4.4.1 节点破坏形态与应力应变分析 |
4.4.2 节点破坏全过程分析 |
4.4.3 柱端骨架曲线 |
4.5 节点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
4.5.1 分析参数的确定 |
4.5.2 参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有限元分析 |
5.1 概述 |
5.2 框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框架破坏形态与应力分析 |
5.4 框架骨架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骨混凝土结构简述 |
1.3 钢骨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1 钢骨混凝土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钢骨混凝土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
1.4 钢骨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课题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现场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现场制作 |
2.2.3 材料力学性能 |
2.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2.4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节点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
3.2.1 试验加载过程与现象 |
3.2.2 裂缝分布与破坏形态 |
3.3 试件的主要试验结果 |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3.3.2 节点延性 |
3.3.3 耗能能力 |
3.3.4 刚度退化 |
3.3.5 强度退化 |
3.3.6 试件应变分析 |
3.3.7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单元类型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定义相互作用 |
4.2.5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4.2.6 非线性方程求解 |
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1 模拟值与试验值骨架曲线对比 |
4.3.2 试件破坏形态模拟 |
4.3.3 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 参数影响分析 |
4.4.1 轴压比 |
4.4.2 混凝土强度 |
4.4.3 核心区配钢率 |
4.4.4 核心区角钢屈服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1 钢骨节点受力模型 |
5.2.2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模型 |
5.3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1 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 |
5.3.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3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公式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型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历程 |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历程 |
1.3 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研究和构造 |
1.3.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分类 |
1.3.2 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钢骨混凝土结构及其抗震研究 |
1.4.1 钢骨混凝土特点 |
1.4.2 钢骨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
1.5 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设计及有限元建模 |
2.1 软件的选用 |
2.1.1 ABAQUS简介 |
2.1.2 节点数值模拟现状 |
2.2 各材料本构模型 |
2.3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设计 |
2.3.1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设计思路 |
2.3.2 设计配筋及尺寸 |
2.4 有限元模型 |
2.4.1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2.4.2 边界条件和荷载 |
2.4.3 加载方案 |
2.4.4 接触关系 |
2.4.5 材料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中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
3.1 节点应力变化及破坏形态 |
3.2 滞回曲线 |
3.3 承载力退化 |
3.4 刚度退化 |
3.5 节点延性 |
3.6 节点耗能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边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
4.1 节点应力变化及破坏形态 |
4.2 滞回曲线 |
4.3 承载力退化 |
4.4 刚度退化 |
4.5 节点延性 |
4.6 节点耗能能力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强度等级 |
5.2.1 混凝土塑性应变积累及破坏形式 |
5.2.2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对比 |
5.3 轴压比 |
5.3.1 混凝土塑性应变积累及破坏形式 |
5.3.2 不同轴压比节点力学性能对比 |
5.4 梁内钢筋混凝土长度 |
5.4.1 混凝土塑性应变积累及破坏形式 |
5.4.2 不同梁内钢筋混凝土段长度的节点力学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外包钢混凝土框架现浇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时建新.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外包钢管—钢筋贯通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梁春旺.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RC梁柱边节点置换加固高温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杨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 陈功. 扬州大学, 2020(01)
- [5]设置外置耗能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黄飞.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6]一种面向框架体系的抗震补强子结构的试验研究[D]. 代春雪. 山东大学, 2020(12)
- [7]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吴成龙.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8]预制装配钢套连接式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李喆. 扬州大学, 2020(04)
- [9]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D]. 钱芮. 扬州大学, 2020(04)
- [10]新型钢骨接头钢筋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盛汝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