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潘苏楠[2](2021)在《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总和,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呈现出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持续上升的整体态势。而由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逐步向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进,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初级人力资本向中级人力资本过渡,并逐步向高级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化,在演化进程中,要保障各类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与协调发展,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劳动力人口数量连续下降的人口红利瓶颈以及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双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问题已备受关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移,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什么机理、哪些路径作用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协调效应?以及协调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之后,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规划出本文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述几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理论贡献。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梳理与归纳,深入了解人力资本、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以期能够明晰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识别出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追本溯源,界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然后,参考借鉴已有研究并结合发展实际,选取各个变量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具体的测算,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最基础的铺垫。第4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部分文献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效应,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章节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继而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第5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在前文验证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以期能够进一步打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黑箱”。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从而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并对其实证结论进行总结探析。第6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在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冲击轨迹,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此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第7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理,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得出二者协调效应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也相当于对这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互证检验。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论探讨”的科学研究逻辑和解决问题思路指导下,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探究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效应,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一是基于整体刻画和动态演化的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拓展和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是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源动力,因此,人力资本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从整体角度去刻画和描述,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全貌。本文尝试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界定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模型,从整体角度去考察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二是深入剖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探究解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和“作用黑箱”,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从理论分析上建立起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方法应用上丰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经验研究。三是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和作用路径,构建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圈。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中,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和冲击效应,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建立起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
徐杰[3](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关帅[4](2021)在《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这一系列的成果皆来源于改革开放的经济红利,是中国经济新高地的见证。但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同步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依托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难以为继。努力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破解能源资源约束,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发挥环境规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多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环保与经济政策提供参考。1.本文在论述了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中国环境规制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环境规制起步阶段(1972—1991)、环境规制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和环境规制成熟阶段(2002年至今)。总体来说,环境规制强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中国产业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阶段(1949—1976)、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1)、市场加速改革阶段(1992—2003)、科学发展阶段(2004—2008)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阶段(2009年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向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转移。用于衡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示,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和效率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2.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联性影响。随后,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冲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的影响均十分显着。通过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冲击作用的构成,发现环境规制波动可以解释产业结构合理化37.75%的变化,环境规制波动可以解释产业结构高度化23.5%的变化。说明利用环境规制变化解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说服力较强,环境规制能够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能够推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但并未促进产业结构向均衡化发展;对于中部地区来说,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不利影响。3.鉴于环境规制对中国东、中、西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并非简单地表现为线性的正向或者负向的作用,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于是运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未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化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均衡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化也表现出显着的门限特征;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效应逐渐凸显。环境规制有效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且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变得更为明显。同样,当以人力资本水平为转换变量时,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4.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经济与财政自主权,在环境规制执行上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而提升了环境规制执行弹性,为环境规制不完全执行打开机会之窗。因此,通过建立两区制空间Durbin模型,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支出、监督和收益执行三个环节出发,研究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的策略互动形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环境规制执行的策略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存在相互模仿行为,意味着邻近地区降低环境规制强度,本地区将相应地放松环境管制,彰显出环境规制的非完全执行特征。环境规制未能有效抑制本地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且地区间环境规制执行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环境规制亦未减弱邻地产业结构非均衡性;环境规制有效推动本地产业高度化进程,且地区间环境规制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着驱动产业高度化发展,进一步证实“波特假说”的创新补偿效应激发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此外,地区间环境规制工具执行存在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支出执行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而环境规制监督和收益则略逊一筹。环境规制执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总体而言,并未显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5.国务院在1998年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旨在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排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因此,我们从“两控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从全国层面来看,“两控区”政策显着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此外,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来看,环境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意味,严格环境规制不仅能够改善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双赢”,这将为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提供有力证据。其次,我们对“两控区”政策的持续效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两控区”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具有显着的长期性,并且“两控区”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波动性变化。再次,“两控区”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不同城市规模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该结果表明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各地区发展非均衡性。最后,就区域层面而言,“两控区”政策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显着地推动东部和中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杨静静[5](2020)在《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都是经济学讨论的重点与焦点,毋庸置疑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时期,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也相应逐渐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研究大多是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问题,而对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产业决定论的单一方向的研究角度,其研究重点也是强调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影响。而对于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还缺乏详细系统的阐述。因此,借鉴物理学耦合模型对把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看为子系统,用耦合协调度来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价分析,不仅进一步补充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而且有效促进了新阶段下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更好更快的协调发展,进而对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了物理学中耦合互动思维,以此来详细剖析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理论机理。首先,通过结合已有的理论及文献研究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详细阐述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的要素、耦合互动作用机理以及耦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之后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现状与人力资源现状进行针对性描述分析,通过变异系数法来构建衡量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河南省2002-2018年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耦合协调度值用以反映河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出相关意见与对策,从而有利于加快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河南省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1)通过对2002-2018年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度的测算,在2002-2018年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说明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相互作用关系。(2)在2002-2018年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在不断提升,但是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刚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人力资源发展滞后于产业结构,应该注重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提升。
陈妍[6](2019)在《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中,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既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家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该跳出长期以来单纯对经济总量的关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转型发展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化。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可以有效地再审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历程,探寻转型期系统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为此,本研究利用20002017年面板数据,以“要素-过程-格局-机理-调控”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数理方法,尝试对东北地区20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共八章,其中,第一、二、三章为文献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现状分析以及研究基本理论和框架;第四、五、六章为研究的重点,包括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时空演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演变和驱动;第七、八章是在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提出分类的调控措施和建议。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熵值、泰尔指数、H-P滤波、集中度指数和DEA模型等方法分别对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进行评价,得出:(1)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周期阶段,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转型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加剧,其中石油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优于森林型城市,而冶金型、森林型、煤炭型城市人口相对迁出为主。(3)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呈现“稳定-波动-上升”的走势,资源成熟型城市和资源再生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于资源成长型城市和资源衰退型城市。(4)环境系统方面,生活环境优于生产环境系统效率,空间分级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并不具有空间相关的规律性,其中石油型城市环境系统效率较好,煤炭型城市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并以下降走势为主。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关系的演变过程,得出:(1)转型期,各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其中经济系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是未来促进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2)人口规模、人口空间分布的移动变化以及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往的社会遗留问题以及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现实发展的缺口,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隐形社会贫困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再一次改变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分配等。再次,通过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的构建,对转型期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演变进行水平测度、分类分型、驱动机理分析,探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演变。发现:(1)20002017年,与各系统转型期内阶段性特征相似,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共经历4次较大波动。(2)无论是空间或是时间变化上方面,协调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特征,钢铁型城市强于石油型城市,森林型城市协调转型能力较差。(3)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靠单一系统驱动发展,协调性较差,只有极少数城市系统发展较均衡。(4)驱动因素方面,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素质的根本保障,在转型期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旧体制依然对新体制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内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系统间和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定量研究结论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未来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可考虑以下几大方面:(1)树立系统协调发展关系意识、建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设立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预警系统,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坚持处理好政府、居民、企业间关系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处理好产业、经济、环境关系的共同发展性原则。(2)通过构建经济投资融资、社会政策保障、环境保护修护的实现路径,按照协调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分型,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储备、完善基本保障措施以及建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等。(3)依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与对应驱动因素,今后可提供分层级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李梦涵[7](2019)在《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5%以上的高速增长,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中国奇迹”。在此期间,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转型。自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的政策消化期。面对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模式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过度依赖于投资导致内生经济增长乏力,由此滋生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财税政策安排能够发挥资源要素配置职能,引导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形成优化配置,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带来政策效应。由此可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通过财税政策影响产业升级成为新常态下转变经济方式的必然选择。在此宏观背景下,重新审视财税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产业结果升级中的职能定位、研究如何通过优化财税政策工具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如何解决在运用财税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财政分权、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三个方面揭示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对现阶段我国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细致考察。其次,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支出政策和税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并对比分析不同财税政策工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差异。财政分权的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政策效果取决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的不对称性;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基本与全国保持一致,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支出政策的实证结果表明:扩大支出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果受正负效应的共同影响,而支出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税收政策的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来看,提高税收收入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地区层面来看,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最后,在财税政策效应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影响我国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问题有:支出结构安排缺乏产业协调性、税制结构设置缺乏导向性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普惠性;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纵向财政失衡扭曲公共支出结构、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债务危机以及不对称分权恶化地方政府竞争等。通过借鉴国外典型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调控财政支出规模、提高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促进产业融合的财政补贴激励机制、构建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以及释放税制改革的经济红利等。
郑艳[8](2019)在《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其中,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两大结构性问题。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学两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收入分配是从分配领域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产业结构是从生产领域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从收入分配方面来看,自西方经济学诞生开始,学者们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就没有间断过。对我国而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仍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弱势群体。收入差距引发的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是产业结构成长,这两者是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进入工业化后,结构矛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对我国来说,当前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大而不强,供给侧存在结构性矛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一直以来主要是单线进行的,很少有学者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分析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效应,归纳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方法,能够深化对产业成长机理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关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另外,从收入分配角度审视产业结构现状、从产业结构演变角度审视收入分配状况,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找到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起来看,这两个重要问题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途径、关键点、传导动力是什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基本的传导机制是: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储蓄和投资、产品创新、人力资本积累、政府公共政策等多个途径,影响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调整会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间资源配置、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等,带来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重新分配。本文力图找出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深入地分析产业成长规律、收入分配规律,拓宽研究视野,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一些政策启示。在实证检验部分,本文设计了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量,从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来分别测量收入差距变量,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创新水平、政策支持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受教育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等方面选取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之后,利用199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中,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获得变量的基本信息,确保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确保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最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一般方法获得主要的参数估计值,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交互项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区域层面,无论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是行业收入差距都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在全国总体层面,行业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影响,但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有差异的检验结果,后者对全国总体层面产生了“遮掩效应”。第二,在全国总体层面和中西部地区,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东部地区,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是对过去认识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深化与细化。第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全国总体层面的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这对现有文献中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观点形成了有益补充。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议方面,东部地区应以提升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应以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主。这可以为我国制定、优化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政策,提供较为具体的参考依据。
崔广亮[9](2019)在《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资源要素向城市集聚,驱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一直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东部城市快速发展,带动中西部城市崛起,有力的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距离发达国家水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时代主题,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市群建设发展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建设发展将是中国扩大内需、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合理的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房地产市场改革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城市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发展具有高度依赖性,以及居民消费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城市专业化与多样化的集聚模式,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以及经济持续增长也起到了重要影响,且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也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产业间分工与合作,城市空间集聚水平持续加强,以城市群为主的区域发展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推动城市群发展也将对城市经济增长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投资与居民消费、城市专业化与多样化及城市群发展都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房地产投资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城市集聚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四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1.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率与城市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的经济学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规模城市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的城市产出效应。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率与城市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的经济学机制,并且构建了分析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城市产出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利用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PD-GMM方法,建立了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对城市产出影响的4个面板数据模型(特大、大、中、小四类不同规模城市)。相应的实证研究结论有以下三点:(1)四类城市规模的城镇化率与城市产出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是测算出的最优城市人均产出所对应的适度城镇化率存在差异,达到最优城市人均产出时所对应的适度城镇化率在80.81%~41.01%之间,根据经济理论分析,也是使各类城市人民能够达到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点。(2)产业结构调整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对其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工业发展仍然是当下一段时间内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在各类城市中,财政支出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的供给增加城市空间集聚效率和提高对教育、科研创新的投入促使人力资本高级化,从而提升城市经济增长效率。2.建立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城市产出影响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与中小规模城市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的城市产出效应。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利用我国253个地级城市2003~2016年面板数据,依据区域不同,将城市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依据中小规模城市标准,将城市样本划分为中等规模城市和小规模城市两个部分,使用PD-GMM方法,建立和估计了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城市产出影响的5个面板数据模型(东、中、西部城市和中、小规模城市)。相应的实证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1)城市房地产投资水平与城市产出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产出会随着城市房地产投资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直至达到城市房地产投资水平的边际收益为0的点,城市产出随着城市房地产投资水平的提升呈现减小趋势,无论分东、中、西不同区域城市,还是中、小规模城市,该理论都成立。(2)城市居民消费与城市产出正相关,即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居民消费水平对城市产出的正向效应越大。(3)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加将弱化居民消费水平对城市产出的正向效应。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弱化效应越明显。(4)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区域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市间要素资源的有效流动,有利于城市产出增加。政府支出、产业结构特征的增加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3.论证了东北城市形成以城市专业化为特征、机械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城市、原材料工业集聚于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城市结构体系,实证分析了东北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及人力资本的城市产出效应。本文基于城市专业化、多样化理论,分析了东北城市形成以城市专业化为特征、机械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城市、原材料工业集聚于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城市结构体系,以及逐步向城市多样化发展的城市结构体系过渡的特征。利用我国东北3个省份(辽宁、吉林、黑龙江)的34个地级城市2003~2016年面板数据,使用PD-GMM方法,建立和估计了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及人力资本对城市产出影响的5个面板数据模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相应的实证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1)城市专业化水平与东北城市产出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产出会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直至达到城市专业化水平的边际收益为0的点,城市产出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呈现减小趋势。(2)城市多样化水平与城市产出正相关,即东北城市进行产业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3)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东北城市产出的增加。(4)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区域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市间要素资源的有效流动,这尤其对城市专业化特色突出的东北地区影响更为重要,有利于形成城市分工协作的产业创新体系。投资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特征的增加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城市经济增长。4.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集聚与区域差距存在倒U型曲线的经济学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集聚、产业结构对区域差距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集聚与区域差距存在倒U型曲线的经济学机制,并构建了分析城市集聚与产业结构对区域差距影响的理论框架,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长江经济带所涵盖三个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PD-GMM方法,建立了城市集聚、产业结构对区域差距影响的3个面板数据模型(3个不同城市群)。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有以下三点:(1)长江经济带所涵盖三个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城市集聚和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区域差距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并计算出倒U型曲线的顶点,计算结果表明三个城市群仍然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三个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区域差距还会随着城市集聚水平的增加而进一步扩大。从短期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集聚已接近临界值点,过一段时期将会越过临界值点,之后随着城市集聚水平的增加,区域差距会缩小。(2)长三角城市群、长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中产业结构差异变量与区域差距变量显着正相关,说明中心城市注重服务业比重的提升,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提升,而外围城市承接中心城市的制造业转移,外围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形成差异互补之势,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3)在三个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差异和投资规模差异的增加,都会加大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区域差距。基于本文的主体研究,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适度城镇化率,研究得出不同规模城市存在不同适度城镇化率,并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2)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集聚与区域差距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城市集聚的初期,存在非对称均衡,城市集聚的中期,区域差距随着城市集聚程度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大,城市集聚的后期,区域差距随着城市集聚程度进一步加强而缩小,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差距随着城市聚集先逐渐扩大,直到达到某一临界点,区域差距随着城市聚集呈现缩小趋势,并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刻认识城市群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我国推动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3)本文总结分析了东北城市形成以城市专业化为特征、机械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城市、原材料工业集聚于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城市结构体系,以及逐步向城市多样化发展的城市结构体系过渡的特征,城市专业化水平与东北城市产出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东北城市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并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可以为我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助推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依据。
孙雨露[10](2019)在《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云南省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电力、石油炼化等行业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扩张,产业结构已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第三产业占比依旧偏小,第三产业人力资本与产业产值面临“双低”的平衡陷阱,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滞留量庞大,产业内部资本与技术要素集聚优势不明显。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阻碍不断增大,云南省人力资本在空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人力资本不能有效服务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种种问题使得云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阻力和不确定性加大。在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收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出发,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借助云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数据,进一步分析云南省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和三种类型人力资本的得分状况,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需求的均衡性问题。在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构建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异质性角度分别建立一般型、知识型、创业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实证分析了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力资本二元分割差距正逐渐缩小,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加快,但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偏低又制约着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依旧突出。(2)当期人力资本存量每增加1%,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1.50%,其长期均衡作用高于人力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二元分割。(3)创业型、知识型、一般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均呈正向作用,而云南省产业构成体系对劳动要素的依赖和吸纳以一般知识技能劳动者为主,创业型人力资本所蕴含的高层次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无法获取足够容纳空间,创业型人力资本对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影响偏弱。(4)从整体而言,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仍以物质资本的推动为主,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偏低,且并未超越物质资本的收益,人力资本未能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推动力。
二、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2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 自主创新理论 |
2.2.1 自主创新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自主创新思想的演进 |
2.2.3 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
2.2.4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4 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3 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
2.4.4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4.5 经济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3.1.2 自主创新 |
3.1.3 产业结构升级 |
3.1.4 经济发展 |
3.2 评价指标选取及测度模型构建 |
3.2.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C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2 自主创新(INN)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3 产业结构升级(IU)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4 经济发展(ED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4.3.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5.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3.2 自主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
6.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6.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6.2.1 VAR模型构建 |
6.2.2 脉冲响应函数 |
6.2.3 方差分解分析 |
6.3 基于Bootstrap的传导路径检验 |
6.3.1 链式中介理论模型构建 |
6.3.2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路径理论模型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 |
7.1 协调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
7.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分析 |
7.1.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7.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测度 |
7.3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预测 |
7.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3.2 基于ARIMA模型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4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7.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7.4.2 障碍因素挖掘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1.2 相应的对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
3.2.2 第一产业 |
3.2.3 第二产业 |
3.2.4 第三产业 |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数据检验 |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数据检验 |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环境规制理论 |
2.3 产业结构理论 |
2.4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现状 |
3.1 环境规制演变历程和现状 |
3.2 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
3.3 产业结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域异质性效应 |
4.1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脉冲响应分析 |
4.2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模型构建 |
4.3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
5.1 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 |
5.2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5.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 |
6.1 环境规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
6.2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的实证设计 |
6.3 环境规制执行互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两控区环境规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7.1 “两控区”政策 |
7.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3 “两控区”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点 |
一、本文可能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
二、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 |
三、人力资源其他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及分类 |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
三、产业结构其他理论 |
第三章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系统概述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机理分析 |
一、要素配置机理 |
二、市场供求机理 |
三、科技效能机理 |
第三节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作用分析 |
一、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分析 |
二、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源的作用分析 |
第四章 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描述 |
第一节 河南省人力资源现状 |
一、河南省人力资源总量分析 |
二、河南省人力资源布局分析 |
三、河南省人力资源素质分析 |
第二节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
一、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现状 |
二、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现状 |
第五章 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度测量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二、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内容 |
第二节 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测算 |
一、数据选取来源及权重计算方法 |
二、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 |
第六章 促进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的对策 |
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投资体系 |
二、提升人力资源年龄结构 |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四、改善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配置结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与评述 |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四、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五、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资源与资源型城市 |
二、转型与转型期 |
三、机制与协调发展机制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协调发展理论 |
三、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四、生命周期理论 |
五、制度变迁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梳理参考方法 |
二、综合指数测度方法 |
三、趋势变量分解模型 |
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五、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
六、时间序列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概况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历史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阶段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现状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现状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环境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数据处理 |
一、研究的数据来源 |
二、研究的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 |
第一节 经济系统时空演变 |
一、经济增长的时空变化 |
二、产业转型的时空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系统时空演变 |
一、人口要素的时空变化 |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时空变化 |
第三节 环境系统时空演变 |
一、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 |
二、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格局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与演化过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协调发展关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演化过程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置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类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驱动机理 |
第一节 驱动要素的数理检验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检验 |
第二节 系统要素驱动的定量分析 |
一、协调发展驱动的模型构建 |
二、协调发展的驱动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制度安排驱动的定性分析 |
一、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二、非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三、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经济投资融资措施 |
二、社会政策保障措施 |
三、环境保护修复措施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 |
一、基于协调类型分层提供政策指导支撑 |
二、基于发展阶段分类制定产业转型方针 |
三、基于资源属性分划环境治理有效手段 |
四、基于转型需求强化专业人才服务体系 |
五、基于系统风险识别建立控制预警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问题说明与展望 |
一、问题说明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2000~2017年东北地区各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度值 |
附录2: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回归检验结果 |
附录3: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格兰杰检验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2.1.2 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 |
2.1.3 支出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 |
2.1.4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2 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 |
2.2.3 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 |
2.2.4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依据 |
3.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3.1.3 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理论 |
3.2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2.1 财政分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2.2 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2.3 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3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3.3.1 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3.3.2 支出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3.3.3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4章 中国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分析 |
4.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现状 |
4.1.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政分权现状 |
4.1.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政支出现状 |
4.1.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现状 |
4.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效果 |
4.2.1 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化程度 |
4.2.2 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级化程度 |
4.3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及原因 |
4.3.1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4.3.2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原因 |
第5章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5.1 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
5.1.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支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
5.2.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 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
5.3.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6章 典型国家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及启示 |
6.1 美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 |
6.1.1 运用支出政策支持战略新兴产业 |
6.1.2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 |
6.1.3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府投资 |
6.2 德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 |
6.2.1 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扶持 |
6.2.2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6.2.3 制定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
6.3 日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 |
6.3.1 制定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支出政策 |
6.3.2 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财税政策 |
6.3.3 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补贴 |
6.4 典型国家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启示 |
6.4.1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
6.4.2 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 |
6.4.3 提高财税政策运用的普惠程度 |
第7章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建议 |
7.1 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实现政府治理转型 |
7.1.1 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
7.1.2 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资金分配体系 |
7.1.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财力差距 |
7.2 调控财政支出规模,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
7.2.1 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协调产业区域差异 |
7.2.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明确重点扶持领域 |
7.2.3 统筹运用支出工具,实现有效公共供给 |
7.3 释放税制改革红利,突出产业优化功能 |
7.3.1 推动税制结构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
7.3.2 创新税收优惠方式,缩短税收政策时滞 |
7.3.3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加快依法治税进程 |
7.4 强化财税政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7.4.1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统筹使用财政资金 |
7.4.2 创新资金支出方式,建立多元融资平台 |
7.4.3 建立财政监督机制,完善财政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分析方法和内容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分析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收入差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国外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
三、国外论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国外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和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单向研究方面 |
二、研究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四节 我国学者关于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一、对收入分配的研究 |
二、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 |
三、对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
第一节 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
一、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二、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三、收入差距变化影响产品创新,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四、收入差距变化影响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五、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公共政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机理 |
一、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资本和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三、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行业间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四、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力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五、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六、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区域间资源配置,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七、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第三节 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
一、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收入差距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差距的总体分析 |
一、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和指标 |
二、我国收入差距状况 |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分析 |
一、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和方法 |
二、我国总体及各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模型设定及说明 |
一、研究假设 |
二、回归模型设定 |
三、变量说明 |
四、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二节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 |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四、基本结论 |
第三节 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总体层面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二、区域层面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进一步分析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总体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二、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三、基本结论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稳健性检验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稳健性检验 |
小结 |
一、全国总体层面 |
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
第五章 主要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产业政策 |
一、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收入水平 |
二、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 |
三、加强垄断行业监管,打破垄断收入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政策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力流动 |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第三节 收入分配优化政策 |
一、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业政策 |
二、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教育培训政策 |
三、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次分配政策 |
四、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再分配政策 |
结束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
1.2.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 |
1.2.3 产业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 |
1.2.4 房地产、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
1.2.5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差距 |
1.2.6 国内外文献综评 |
1.3 全文的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适度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
2.1 城镇化推进模式、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观点论述与分析 |
2.1.1 城镇化推进模式的观点分析 |
2.1.2 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观点分析 |
2.2 城市产出与产业结构理论分析 |
2.2.1 城市产出与城镇化率的倒U曲线理论分析 |
2.2.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
2.2.3 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相适应的理论分析 |
2.3 我国城市规模分析与产出模型设定 |
2.3.1 我国城市分类与特征分析 |
2.3.2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
2.3.3 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选择 |
2.3.4 指标的选定与检验 |
2.4 适度城镇化率、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2.4.1 不同规模城市最优产出所对应城镇化率和倒U曲线存在差异 |
2.4.2 不同规模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差异 |
2.4.3 财政支出的产出效应因城市规模不同而存在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 |
3.1 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1.1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
3.1.2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
3.2 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和经济学假设 |
3.2.1 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2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3 房地产投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3.3 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特征分析及计量模型设定 |
3.3.1 指标选取与检验 |
3.3.2 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影响城市经济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
3.3.3 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选择 |
3.4 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3.4.1 东、中、西城市面板数据模型 |
3.4.2 中小规模城市面板数据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城市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4.1 东北城市发展的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解释 |
4.1.1 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了东北经济快速发展 |
4.1.2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
4.2 城市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2.1 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2.2 多样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3 东北城市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特征分析及计量模型设定 |
4.3.1 专业化、多样化指标测量 |
4.3.2 东北三省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
4.3.3 指标选取与检验 |
4.3.4 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影响东北经济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
4.3.5 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选择 |
4.4 专业化、多样化与人力资本对东北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东北三省城市面板数据模型 |
4.4.2 东北区域2个城市群城市面板数据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对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 |
5.1 城市群城市集聚与产业结构对区域差距具有重要影响 |
5.1.1 城市群城市集聚形成“中心-外围”城市结构体系 |
5.1.2 城市群的产业空间集聚对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影响 |
5.2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差距的理论分析和经济学假设 |
5.2.1 城市集聚与区域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的理论分析 |
5.2.2 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差距之间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
5.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分析与模型设定 |
5.3.1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特征分析 |
5.3.2 指标的选取与检验 |
5.3.3 城市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区域差距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
5.3.4 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选择 |
5.4 城市集聚、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差距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5.4.1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集聚与区域差距之间关系的分析 |
5.4.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区域差距的效应分析 |
5.4.3 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差距的效应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的结论 |
6.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6.3 政策建议 |
6.4 本文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力资本 |
1.2.2 产业结构升级 |
1.2.3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人力资本概念 |
2.1.4 人力资本内涵 |
2.1.5 人力资本投资特性 |
2.1.6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
2.1.7 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
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概述 |
2.2.1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发展 |
2.2.3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
2.3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 |
2.3.1 技术进步效应 |
2.3.2 收入效应 |
2.3.3 城镇化效应 |
2.4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 |
第3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分析 |
3.1.1 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
3.1.2 人力资本存量累积加快 |
3.1.3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3.1.4 人力资本二元分割改善 |
3.2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测度 |
3.2.1 测度原理及模型 |
3.2.2 指标选取说明 |
3.2.3 检验及测算过程 |
3.2.4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分类 |
3.3 产业结构变动 |
3.3.1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3.3.2 三次产业贡献率 |
3.3.3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
3.3.4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效率 |
3.4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
4.1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
4.1.3 分析过程 |
4.1.4 脉冲响应分析 |
4.1.5 方差分解 |
4.2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0-2017 年西南五省份人力资本存量变动 |
附录B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数据 |
附录C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 |
附录D 三种类型人力资本及综合水平得分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 潘苏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D]. 关帅. 吉林大学, 2021(01)
- [5]河南省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互动研究[D]. 杨静静.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陈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李梦涵. 辽宁大学, 2019(11)
- [8]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D]. 郑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 崔广亮.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10]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孙雨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