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高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合理调整与利用方式研究

玉田高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合理调整与利用方式研究

一、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与利用方式合理调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木子然[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刘恩亮[2](2018)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作为我国村镇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郊型乡村,正在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保障,有着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还直接关乎到乡村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聚焦于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通过对研究区内城郊型乡村的实地调研,发现造成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格局混乱、乡土特色缺乏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及方法。为保证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焦作市新形势下的城乡统筹建设进程,亟需一套能够适用于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规划,切实解决绿地现状问题的规划理论和方法。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一种强调土地利用最优化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规划理论,能够给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该理论在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城郊型乡村、乡村绿地系统、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同时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乡村绿地系统建设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的探讨,肯定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运用于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其次,本文对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现状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引入,提出了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目标、原则、策略、构建步骤以及规划建议等内容;最后,本文在总结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后,结合焦作市修武县周庄村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构建周庄村绿色空间网络系统,解决周庄村绿地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此验证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补充和完善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在中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内容,同时促进了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由传统向“绿色”转型的实现,为未来焦作市及我国其他地区同类型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高怀军[3](2015)在《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和谐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推动现代化建设、推进人类工业化进程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矿业城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矿业城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资源采掘,很多矿业城市由于资源枯竭,已经进入衰退期,随着矿山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因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形成了大量城市废弃地,致使矿业城市进入到了“城市危机”时代。采矿废弃地的出现,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而且造成一定范围内植物退化、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对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治理、修复并永续利用矿业城市的采矿废弃地,成为学术界、政府以及公众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上述现实,本文在重新审视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的本质和产生原因的前提下,从当前我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引入和谐理论,结合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的互动关系,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以及产业经济学、协同学等理论,对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实现机制进行探讨,最后选择唐山市南湖生态城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利用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对和谐的内涵、中西方和谐思想观、当代和谐理论的特征等进行概括,论述了和谐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认为和谐理论对于卓有成效地推进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治理具有更加适宜性的指导作用,基于和谐理论有助于实现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端”与“社会端”的和谐治理。2、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治理思路框架的构建。将和谐理论从管理学研究领域引入到城市发展研究领域,借鉴协调度概念,系统评价矿业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程度,贯穿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问题研究的始终。3、基于研讨,提出了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规划“三步走”解决方案。该方案系统性较强,既从矿业城市和谐发展的上位视角界定适于采矿废弃地规划的重点产业批次,又从采矿废弃地所属区域本身出发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从而进一步缩小产业规划选择范围。4、研讨了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的对策体系界定模式。依据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规划“三步走”解决方案,结合和谐理论中的“和则”、“谐则”概念,系统构建了对策体系,更为清晰地完善采矿废弃地治理策略。

叶嘉,申海玉,韩超,张浩,耿霄[4](2014)在《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性举措,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举措,而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对于其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高云[5](2014)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全面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势在必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先行军,本身具有创新性、经济性、先进性、示范性特征,发展基础较好,农业生产效益显着,示范区带动作用明显,不断追求创新示范区发展机制,发展速度较快,示范区竞争力不断提升。本文研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是从示范区竞争概念出发,阐述示范区之间存在“竞争”及其对示范区竞争力提升的推动,使示范区竞争更加充分,发挥示范区先进性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竞争力。本文运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区位与资源禀赋、规模经济与规模化、非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揭示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内涵及特征,理论上分析了示范区竞争力的形成、发展和提升过程,指出示范区竞争力与其他竞争力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示范区发展基础较好,对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论证,指出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据“钻石”模型经典理论,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正,并在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方法,总结示范区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本文还根据2009-2012年示范区和非示范区的数据对比,运用DID模型分析示范区显着性作用,最终得出示范区竞争力提升并非由示范区本身发展趋势所致,而是由政府认定示范区政策所致,更加肯定农业部认定示范区对示范区农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归纳示范区竞争力影响要素,构建示范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示范区竞争力得分排序,并根据示范区所在区位和省份,对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示范区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东部示范区竞争力最强,西部地区示范区竞争力水平最弱,各省之间示范区竞争力差距较大,省内示范区竞争力也存在差距。通过分析,根据示范区竞争力的要素影响不同,得出示范区竞争力的驱动力及阻碍其提升的弱点,指出示范区发展的发展方向,归纳出示范区竞争力的提升重点和提升战略。结合全文对示范区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根据示范区自身发展特点、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农业发展需求,指出示范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条件、农业发展态势及政府的角度提出了提升示范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使竞争力较强的示范区发掘优势加以利用,找出竞争力较弱的示范区的劣势加以改进,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潜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江晶[6](2013)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开始到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2009年11月,农业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性举措,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举措。然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一个新事物,必须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分析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推动其先行探索我国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城乡统筹理论,为研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保障粮食安全、加快产业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以上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本文界定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和特征,认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在城乡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本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金要素和科技要素在发生着变化,且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矛盾。这些分析构成了研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围绕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主线,从主体功能、内容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机制、融资机制、科技支撑机制、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以及示范带动机制五大机制。结合以上五大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提炼总结了六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东部发达地区园区带动型、平原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丘陵、山区粮食主产区基地带动型、中小城市城乡统筹型、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型以及垦区规模化农场带动型;并探讨了六种模式对其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体与其县域经济水平一致,而且劳动生产率高以及资源利用率高的地区,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针对以上研究,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议。主要从科学规划,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投融资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韩永光[7](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赵宝鑫[8](2011)在《油料能源树种毛梾形态变异和优树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主要分布区毛梾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毛梾的形态变异特点,提出了优树选择方法和栽培区划方案,为今后毛梾油料能源林的发展及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野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毛梾的形态性状地理变异规律,并运用主成分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制定了毛梾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最终根据不同地区毛梾资源的适宜性和生态地理条件,提出了毛梾栽培区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毛梾种实、叶片、果序等17个形态性状的系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毛梾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19.88%,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变异。种实形态中,果皮与种壳厚度变异较大,而种子直径变异较小;叶面积变异程度较高,叶长变异较小;果序形状变异最大而果序宽变异最小。各类形态性状变异程度的大小次序为果序>叶片>种实>树皮。群体间以青州群体的综合形态变异最为丰富,而井陉的综合变异程度较低。综上所述,中心群体的叶部形态变异高于边缘群体,而果序形态则是边缘群体变异大于中心群体。群体间形态性状差异随着地理跨度的增大而增加。(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横径与果实百粒重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r=0.811*);种子直径与种壳厚度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r=0.892**)。除此之外,各类形态性状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树皮指数与果形指数、果实百粒重、果实横径、果序宽均有显着相关性;果序高与种子直径、种壳厚度均存在显着相关性(r=0.860*,0.846*);果序宽与果实百粒重、果实横径均存在极显着相关性(r=0.927**,0.876**),果序指数与果皮厚度也有显着负相关性;叶长与果序高、种子直径、种壳厚度均呈显着负相关(r=-0.850*,-0.777*,-0.771*),叶宽与果序指数、种壳厚度有显着的负相关性(r=-0.793*,-0.854*),而与果皮厚度和实壳比显着正相关(r=0.867*,0.889**),叶形指数与果实横径呈显着负相关(r=-0.806*),叶面积与果序高、果序指数、种子直径、种壳厚度显着负相关(r=-0.833*,-0.774*,-0.765*,-0.830*),而与实壳比显着正相关(r=0.788*)。(3)根据生态地理因子与形态性状相关分析可知,叶宽和叶面积与经度有显着正相关性(r=0.812*,0.782*),种子直径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r=-0.759*),种壳厚度不仅与纬度有显着相关性(r=-0.892*),也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存在显着相关关系(r=0.787*,-0.772*);果皮厚度与纬度呈极显着相关(r=0.945**);实壳比与经度和纬度均存在显着相关性(r=0.925**、0.865*)。(4)对10个种子品质性状多重比较发现,种子品质群体间差异明显。其中,杨凌的种子品质最好,种子百粒重和仁重最大,卢氏地区的种子品质最差,活胚率最低。聚类分析可将8个地区的种子品质分成3个等级,杨凌单独为一级,博山、庐山为二级,井陉、沂源、青州、阳城、卢氏为三级。(5)本研究以候选树的选优指标为基础,采用综合评分法和主成分指数法分别制定了散生和林分的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两种方法的入选率分别为14.5%和55.13%,实现了全国毛梾资源的初选,为毛梾散生单株和林分条件下的优树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选优效果。(6)结合主要分布区的适生状况和自然条件差异提出了毛梾的栽培区划方案,将其划分为4个区和7个亚区,包括由渭河平原亚区和晋南盆地亚区构成的最适生区,由晋西南高原亚区、冀西山地亚区和鲁中南低山丘陵亚区组成的适生区,由晋中盆地亚区和黄淮海平原亚区构成的次适生区,以豫西山地为主的非适生区。

韩晓宇[9](2009)在《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公路运输是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而公路,是公路运输方式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修建公路就必须占用土地,在很多情况下还不得不占用耕地。然而,土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耕地则更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总体上来看,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迫切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对我国的公路建设用地形成越来越严格的约束,似乎成为一对无法破解的矛盾。此外不合理的征地补偿给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重重负面效应,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这个背景之下,基于人本经济的视角,研究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的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为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以及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本文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即人本经济视角下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理论框架下属的主要评价内容的研究以及人本经济视角下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总体框架设计。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合理性评价的相关理论,确定了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的对象,构建公路建设用地的合理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平台。在此基础上,从人本学经济理论对于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的启示出发,探讨了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维度与内容,从而构建了人本经济视角下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理论框架强调评价的终极价值标准为是否符合人类整体的、长期的快乐满足的需要;主要的评价维度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两个维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建设用地代价、效果以及征地补偿的合理性。在第二部分,分别对上述三块评价内容做了深入分析研究。首先是界定了公路建设用地代价的内涵,认为主要包括不得不放弃的价值、需要投入的价值、客观负面价值与主观负面价值等四方面,并结合生命成本理论,提出了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合理性的基本评价依据为是否遵循在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人类整体的、长期的快乐最大化的规律,而具体判定标准为代价付出的必要性、操作的可行性、效应的有利性、分配的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农民来说,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在不同用地主体间的分配具有不公平性;其次,本文选定公路建设用地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农民作为用地效果合理性分析的主体,而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农村则为评价的空间维度,对公路建设针对占地区域用地效果合理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认为虽然公路建设用地会对农民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综合效果是合理的;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的基础上,基于人本主义与公平原则提出了合理征地补偿标准的补偿内容应该包括对失地农民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生活环境需要与发展需要的补偿,促进用地代价合理性的实现。在最后部分,基于公路建设用地中使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和快乐满足最大化的合理性原则,构建了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的总体框架,即以提高用地效率为宗旨的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的理论框架。

何洪林[10](2008)在《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03年起,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持续高速上涨,引起二线、三线城市的房价也迅速上涨,上涨幅度大大超出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和2006年先后出台的“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有关稳定房价的宏观调控措施,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原因,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归纳可分为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中对住宅市场供求量起作用,进而影响住宅价格的如政治、经济、行政政策和社会因素等;非市场因素则主要指住宅自身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对住宅价格高低造成的影响,如:自身因素中区位、地质条件、面积等,环境因素中的周边配套生活设施、空气质量、绿化等。为此,该论文试图探讨在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通过对贵阳市房地产价格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揭示内在的运行机理,为有关部门调控房价提供参考。该论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对国内外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归纳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理论,并阐述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的意义、该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第三部分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以贵阳市为例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抑制高房价的政策建议;最后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与利用方式合理调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与利用方式合理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型乡村重要性
        1.1.2 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现状混乱
        1.1.3 焦作市城郊型乡村发展的机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城郊型乡村
        2.1.1 城郊型乡村的概念
        2.1.2 城郊型乡村的特征
        2.1.3 城郊型乡村的界定
    2.2 乡村绿地系统
        2.2.1 绿地系统的概念
        2.2.2 乡村绿地系统的概念
        2.2.3 乡村绿地系统资源要素
    2.3 绿色基础设施
        2.3.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2.3.2 绿色基础设施构成要素
        2.3.3 绿色基础设施的特点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2.4.1 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及实践
        2.4.2 国内外关于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及实践
    2.5 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相关的学科理论
        2.5.1 景观生态学
        2.5.2 人居环境学
        2.5.3 城乡规划学
        2.5.4 游憩学
    2.6 本章小结
3 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反思
    3.1 研究区焦作市概况
    3.2 城郊乡村绿地系统面临的问题
        3.2.1 绿地系统缺乏相应规划
        3.2.2 绿地系统整体格局混乱
        3.2.3 绿地系统缺乏乡土特色
        3.2.4 绿地系统管理措施较差
        3.2.5 忽略与乡村环境的融合
    3.3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3.3.1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3.2 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
    3.4 绿色基础理论应用于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先进性分析
        3.4.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提倡主动性规划
        3.4.2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弹性规划机制
        3.4.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不单局限于”绿色”
        3.4.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有丰富理论基础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4.1 规划目标
    4.2 规划原则与策略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策略
    4.3 规划步骤与要素确定
        4.3.1 规划步骤
        4.3.2 要素确定
    4.4 保障机制
        4.4.1 健全法律法规
        4.4.2 完善监管机制
        4.4.3 加强宣传教育
    4.5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以焦作市城郊型乡村周庄为例
    5.1 周庄村概况
    5.2 规划范围及构建目标
        5.2.1 规划范围
        5.2.2 规划目标
    5.3 周庄村绿地现状分析
        5.3.1 农林绿地
        5.3.2 乡村道路绿地
        5.3.3 工厂企业绿地
        5.3.4 居民宅旁绿地
        5.3.5 公共休闲绿地
    5.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周庄村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5.4.1 多部门合作,引导公众参与
        5.4.2 绿色空间网络构建
        5.4.3 植物选择优化策略
    5.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周庄村绿地系统规划建议
        5.5.1 尽早落实绿地系统规划
        5.5.2 整体规划,分步建设实施
        5.5.3 生活、生态、生产融合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3)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和谐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和谐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协同论
        2.1.4 产业经济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研究
        2.2.2 城市废弃地资源开发再利用的研究
        2.2.3 城市废弃地土地修复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2.2.4 产业发展与矿业城市修复转型方面的研究
        2.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及国内外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实践
    3.1 矿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3.1.1 矿业城市的产生
        3.1.2 工业化早期的矿业城市
        3.1.3 中国矿业城市的发展
    3.2 矿业城市和采矿废弃物
        3.2.1 采矿废弃物的概念和特点
        3.2.2 采矿废弃物再利用对矿业城市的意义
    3.3 矿业城市和采矿废弃地
        3.3.1 采矿废弃地
        3.3.2 采矿废弃地再利用对于矿业城市的意义
    3.4 国内外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实践
        3.4.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4.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的和谐生态修复
    4.1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风险评价
        4.1.1 生态风险评价
        4.1.2 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风险评价因子的确定
    4.2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4.2.1 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内涵及原理
        4.2.2 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演变过程
        4.2.3 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常用技术模式
    4.3 和谐理论对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导向作用
        4.3.1 和谐理论视角下的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解析
        4.3.2 和谐理论在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路径导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的和谐再利用
    5.1 和谐理论和城市生态系统
        5.1.1 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观
        5.1.2 城市和谐生态系统的性质
    5.2 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模式
    5.3 和谐理论在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再利用中的应用
        5.3.1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的和谐再利用分析框架
        5.3.2 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和谐度计算与评价
        5.3.3 与景观生态协调的产业结构调整
        5.3.4 新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和谐度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的和谐实现机制
    6.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1.1 指导思想
        6.1.2 基本原则
    6.2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和谐实现机制影响因素
        6.2.1 环境因素
        6.2.2 经济因素
        6.2.3 社会因素
        6.2.4 实现机制选择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6.2.5 基于区位商的矿业城市三次产业细分产业分析
    6.3 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和谐实现机制的路径选择
    6.4 基于和则的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对策体系构建
        6.4.1 环境法规构建
        6.4.2 相关政策构建
    6.5 基于谐则的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对策体系构建
        6.5.1 产业布局优化与生态治理
        6.5.2 环境法规与市场机制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山市南湖生态城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案例分析
    7.1 唐山市南湖生态城的概况分析
        7.1.1 唐山市总体概况
        7.1.2 南湖生态城的总体概况
    7.2 南湖生态城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
        7.2.1 南湖生态城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7.2.2 南湖生态城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风险评价
        7.2.3 南湖生态城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
        7.2.4 南湖生态城生物多样性生态风险评价
        7.2.5 南湖生态城的生态修复建议
    7.3 唐山市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度评价
    7.4 唐山市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和谐度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7.4.1 主成分分析
        7.4.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4.3 唐山市各行政区域产业发展区位商分析
    7.5 南湖生态城和谐再利用发展规划建议
        7.5.1 南湖生态城和谐再利用的第一产业规划分析
        7.5.2 南湖生态城和谐再利用的第二产业规划分析
        7.5.3 南湖生态城和谐再利用的第三产业规划分析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国家现代示范区发展快速, 引领全省农业发展
    1.2 因地制宜, 区域产业优势明显
2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现状
    2.1 示范区发展模式
    2.2 示范区运行机制
        2.2.1 示范区机构完善, 工作考核机制健全
        2.2.2 建立了健全的资金募集机制, 疏通、拓宽了融资渠道
        2.2.3 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生产
        2.2.4 构建了农业科技支撑机制, 强化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
        2.2.5 创新经营机制体制, 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2.2.6 建立示范带动机制, 充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 示范区运行体制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融资政策不完善, 融资渠道不畅通
    3.2 土地流转、承包经营补贴机制不健全
    3.3 农业科技支撑及人才培育体制尚未健全
    3.4 示范区运行示范机制薄弱
    3.5 示范区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5.1 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
        3.5.2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3.5.3 农业组织化水平普遍偏低
        3.5.4 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4 对策研究
    4.1 积极建立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4.2 健全土地流转体制机制,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4.3 建立科技支撑机制,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4.4 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构建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4.5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理论基础
    2.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理论借鉴
        2.1.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2.1.2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合
        2.1.3 区位与资源禀赋理论
        2.1.4 规模经济与规模化论
        2.1.5 增长极与非均衡发展
    2.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内涵及特征
        2.2.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界定
        2.2.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内涵
        2.2.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特征
    2.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和其它竞争力的联系与区别
    2.4 现代农业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
    2.5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影响因素
    2.6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形成、发展、提升
        2.6.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形成
        2.6.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发展
        2.6.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提升
    2.7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3.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略述
    3.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3.2.1 分布状况
        3.2.2 经济社会概况
        3.2.3 农业农村发展情况
    3.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发展水平比较
        3.3.1 分布状况
        3.3.2 发展概况
    3.4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现状
    3.5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机遇
        3.5.1 政策机遇
        3.5.2 行业机遇
        3.5.3 改革机遇
        3.5.4 市场机遇
    3.6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发展驱动力
    3.7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3.8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8.1 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8.2 改革力度不一致难度较大
        3.8.3 资源资金体制机制受约束
        3.8.4 产业分散辐射带动作用弱
        3.8.5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难
    3.9 小结
第四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显着性分析
    4.1 对波特“钻石”模型的扩展
    4.2 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路径分析
    4.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构成要素测算
        4.3.1 数据来源
        4.3.2 指标选择依据
        4.3.3 模型设定
        4.3.4 变量说明
        4.3.5 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4.3.6 模型处理结果
    4.4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显着性分析
        4.4.1 数据来源
        4.4.2 模型设定
        4.4.3 变量说明
        4.4.4 模型处理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评价
    5.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评价的目的
        5.1.1 确定竞争力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5.1.2 分析各要素对示范区竞争力影响
        5.1.3 为区域农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依据
    5.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评价的内容
    5.3 国家现代示范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3.1 数据来源
        5.3.2 数据处理方法
        5.3.3 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5.3.4 数据处理步骤
        5.3.5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战略和提升重点
    6.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
        6.1.1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6.1.2 区域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6.1.3 示范区竞争力良性发展提升
    6.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提升战略
        6.2.1 科技设施装备与区域资源条件相匹配
        6.2.2 创新经营方式与劳动力转移相互协调
        6.2.3 发挥后发优势与实现赶超发展相适应
        6.2.4 多元资金支持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符合
    6.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提升重点
        6.3.1 扩大示范区影响力
        6.3.2 增强示范区可推广性
        6.3.3 提高示范区改革创新能力
    6.4 小结
第七章 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7.1 规划产业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7.2 明确发展需求,按需强化农业建设
    7.3 整合农业技术,完善相关支持条件
    7.4 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农民生活状态
    7.5 拓宽融资渠道,政府支持向农倾斜
    7.6 探索改革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机制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1.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
        1.3.2 国外农业园区现状
        1.3.3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
        1.3.4 国内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
        1.3.5 国内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
        1.3.6 国内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现状
        1.3.7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1.1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核心内容
        2.1.2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适用性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核心内容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适用性
    2.3 经济增长极理论
        2.3.1 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容
        2.3.2 经济增长极理论的适用性
    2.4 城乡统筹理论
        2.4.1 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
        2.4.2 城乡统筹理论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
    3.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3.1.1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3.1.2 政府引导,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1.3 创新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1.4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3.1.5 加大标准化生产,保障安全农产品供应
        3.1.6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3.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3.2.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发展水平引领全国
        3.2.2 不同类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明晰
        3.2.3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3.2.4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
        3.2.5 产业化经营方式明显完善
        3.2.6 示范带动作用强劲
    3.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不够明显
        3.3.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3.3.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制约大
        3.3.4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3.3.5 金融支农力度不够大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不够高
        3.3.7 农业人力资源有待开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
    4.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和特征
        4.1.1 内涵
        4.1.2 特征
    4.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比较
        4.2.1 现代农业园区的演变与发展
        4.2.2 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联系与区别
    4.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内涵
        4.3.1 机制
        4.3.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机制
    4.4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
        4.4.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前提
        4.4.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需解决的四个矛盾
        4.4.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机制研究
    5.1 土地流转机制
        5.1.1 土地流转机制的基本内涵
        5.1.2 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5.1.3 土地流转机制的要素构成
    5.2 投融资机制
        5.2.1 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内涵
        5.2.2 投融资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5.2.3 投融资机制的要素构成
    5.3 科技支撑机制
        5.3.1 科技支撑的基本内涵
        5.3.2 科技支撑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5.3.3 科技支撑机制的构成要素
    5.4 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
        5.4.1 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的基本内涵
        5.4.2 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5.4.3 人才开发与培养的要素构成
    5.5 示范带动机制
        5.5.1 示范带动机制的内涵
        5.5.2 示范带动机制的运行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6.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六种模式
        6.1.1 东部发达地区园区带动型模式
        6.1.2 平原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模式
        6.1.3 丘陵、山区粮食主产区基地带动型模式
        6.1.4 中小城市城乡统筹模式
        6.1.5 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动型模式
        6.1.6 农垦规模化农场带动型模式
    6.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6.2.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农业全产业链的打造
        6.2.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体制机制创新
        6.2.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现代新型农民培育
        6.2.4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6.2.5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
        6.2.6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建立与测评
    7.1 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7.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1 框架确定
        7.2.2 具体指标确定
        7.2.3 评价方法选取
    7.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
        7.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7.3.2 因子分析法
    7.4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确保示范区发展方向正确
        8.2.2 进一步加大项目聚集和政策支持,建立以粮为本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8.2.3 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8.2.4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信息化协同共进
        8.2.5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8.2.6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培育职业农民
        8.2.7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2.1.7 社会经济条件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4.1.2 光热资源优势
        4.1.3 水资源优势
        4.1.4 土地资源优势
        4.1.5 植被资源优势
        4.1.6 农业基础优势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风沙灾害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4.2.4 自然灾害频繁
        4.2.5 人口压力过大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4.2.7 科技相对落后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6.7.1 法律支持
        6.7.2 资金支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油料能源树种毛梾形态变异和优树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能源植物概述
        1.1.1 能源植物定义
        1.1.2 发展现状
        1.1.3 开发利用
        1.1.4 生物质能源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形态变异研究与发展
        1.2.2 优树选择研究与发展
        1.2.3 栽培区划研究与发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毛梾介绍
    2.1 生物学特性
    2.2 生态学特性
    2.3 经济价值
    2.4 开花结果特性
    2.5 形态变异特征
    2.6 资源现状
    2.7 研究现状
第三章 形态变异研究
    3.1 形态变异指标体系
    3.2 研究方法
        3.2.1 材料来源
        3.2.2 各性状的测定方法
        3.2.3 统计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群体间(内)方差分析
        3.3.2 表型分化
        3.3.3 变异特征分析
        3.3.4 性状相关关系
        3.3.5 聚类分析
        3.3.6 性状与生态地理因子关系
    3.4 结论与讨论
        3.4.1 毛梾形态变异丰富
        3.4.2 变异规律分析
第四章 选优研究
    4.1 选优指标体系
    4.2 综合选优
        4.2.1 各性状基础得分值的确定
        4.2.2 优树单株性状指标评分标准
        4.2.3 优良单株选择指标体系
    4.3 人工林选优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4.5 优树信息表
第五章 种子品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收集及预处理
        5.1.2 含油率测定
        5.1.3 活胚率测定
        5.1.4 空壳率测定
        5.1.5 体积测定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均值及多重比较
        5.2.2 相关分析
        5.2.3 聚类分析
        5.2.4 地理变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栽培区划研究
    6.1 区域划分依据
        6.1.1 自然条件差异
        6.1.2 生物学特性及种源适应性差异
    6.2 区划方法
    6.3 毛梾栽培分区特点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形态变异
    附录B: 病虫害情况及种仁发育
    附录C: 优良类型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弥补现有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理论的不足,促进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2.2 节约耕地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2.3 改善公路建设的人文环境,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1.2.4 促进公路网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为公路网规划用地合理性评价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合理性评价理论
    2.1 合理性评价的概念
        2.1.1 合理性的基本内涵
        2.1.2 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可能性分析
    2.2 实践合理性评价标准
    2.3 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对象的确定
第三章 人本经济视角下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框架
    3.1 人本经济学的概念与观点
        3.1.1 人本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
        3.1.2 人本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3.2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简析
        3.2.1 物本经济简析
        3.2.2 人本经济发展观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主要区别
    3.3 人本经济学理论对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的启示
    3.4 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价值标准
    3.5 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原则
        3.5.1 符合自然规律性与符合建设者目的性的统一
        3.5.2 人本终极价值标准的绝对性与需求差异的相对性的统一
    3.6 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人本经济维度与评价内容
        3.6.1 主要维度
        3.6.2 主要评价内容
第四章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合理性与计量研究
    4.1 研究现状
    4.2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相关理论基础
        4.2.1 土地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4.2.2 自然资源边际机会定价理论
        4.2.3 生命成本理论
    4.3 公路建设用地方式与特点
        4.3.1 公路建设用地方式
        4.3.2 公路建设用地特点
    4.4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内涵分析
    4.5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合理性分析
        4.5.1 公路建设用地活动与代价关系分析
        4.5.2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合理性分析
    4.6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的计量
        4.6.1 直接价值损失的计量
        4.6.2 间接价值损失的计量
    4.7 公路建设用地代价计量的实证分析
        4.7.1 直接价值损失
        4.7.2 间接价值损失
第五章 公路建设对占地区域用地效果合理性分析
    5.1 研究现状
    5.2 公路建设用地效果的主体与空间维度的确定
    5.3 公路建设对占地区域用地效果分析
        5.3.1 负面效应
        5.3.2 正面效应
    5.4 公路建设对占地区域用地效果合理性评价指标设计
        5.4.1 公路建设对占地区域用地效果的特点
        5.4.2 指标设计原则
        5.4.3 具体指标设计
    5.5 实证分析
        5.5.1 综合评价方法-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5.5.2 实证分析
第六章 征地补偿标准合理性研究
    6.1 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变化
    6.2 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理念
    6.3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性分析
        6.3.1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忽视了对农民作为人本身的补偿
        6.3.2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农用土地对于农民的多重效用
    6.4 合理补偿标准的制定
        6.4.1 生存需要补偿
        6.4.2 安全需要补偿
        6.4.3 生活环境需要补偿
        6.4.4 发展需要补偿
    6.5 实施合理征地补偿标准的条件保障
        6.5.1 政府应尽快转换观念,确立公平补偿原则
        6.5.2 基于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建立促进利益补偿的相关保障机制
        6.5.3 设立征地补偿基金,落实持续补偿资金来源
第七章 人本经济视角下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总体框架设计
    7.1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的概念
        7.1.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7.1.2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概念和内涵
    7.2 公路建设集约节约用地技术促进手段
        7.2.1 前期工作阶段
        7.2.2 工程建设阶段
        7.2.3 建成管养阶段
    7.3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性质和目的、
    7.4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
        7.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7.4.2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7.4.3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过程与方法
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形成住宅均衡价格的影响因素
        1.2.2 通货膨胀与住宅价格的关系
        1.2.3 管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2 房地产有关概念及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
    2.1 房地产的有关概念及解释
        2.1.1 房屋属性类
        2.1.2 建筑物比例类
        2.1.3 房屋建设状类
        2.1.4 商品房销售类
    2.2 房地产价格的涵义与构成
        2.2.1 房地产价格的概念
        2.2.2 房地产价格的种类
        2.2.3 房地产价格的特性
    2.3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
        2.3.1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Ⅰ——供给价格
        2.3.2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Ⅱ——有效需求价格
        2.3.3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Ⅲ——交易双方的市场价格
        2.3.4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理Ⅳ——土地与房价的关系
        2.3.5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理Ⅴ—影响力因素
3 房价影响因素分析
    3.1 房价影响因素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1.4 行政因素
        3.1.5 其他因素
4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4.1 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1.1 贵阳市历史沿革
        4.1.2 人口现状
        4.1.3 经济概况
        4.1.4 城市规划
        4.1.5 贵阳市房地产市场现状
    4.2 住房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2.1 住房度改革历史回顾
        4.2.2 住房制度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理
        4.2.3 住房信货政策的历程回顾
        4.2.4 住房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
    4.3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3.1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
        4.3.2 城市发展战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3.3 实证分析
    4.4 金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及实证分析
        4.4.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4.2 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4.3 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5 金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5.1 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4.5.2 房地产金融的重要作用
        4.5.3 住宅抵押货款对住宅需求价格的影响
    4.6 区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6.1 城市区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6.2 区位因素(宗地位置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4.6.3 实证分析
    4.7 城市人口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7.1 城市人口因素分析
        4.7.2 贵阳市人口与房地产价格关系分析
    4.8 住宅成本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4.9 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5 政策建议
    5.1 宏观政策调控
    5.2 调整住房结构
    5.3 完善房地产存量市场
    5.4 增大房地产投资,建立稳定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与利用方式合理调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焦作市城郊型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刘恩亮.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3]矿业城市采矿废弃地和谐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D]. 高怀军. 天津大学, 2015(08)
  • [4]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问题研究[J]. 叶嘉,申海玉,韩超,张浩,耿霄. 林业经济, 2014(11)
  • [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研究[D]. 高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6]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江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7]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8]油料能源树种毛梾形态变异和优树选择研究[D]. 赵宝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9]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D]. 韩晓宇. 长安大学, 2009(11)
  • [10]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何洪林.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玉田高试验示范区土地结构合理调整与利用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