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文化反叛和两种经济反叛(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文中指出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社会评论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1部文学作品,包括3部纪实文学、2部评论集和6部小说。本文以乔治·奥威尔的3部代表作,即《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和《上来透口气》为研究对象,运用边缘人理论分析其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以此引发人类社会对边缘人的关注与反思。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作家及作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理论界定和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五个部分,主要研究本选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边缘人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以此探讨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形象与特征。第一章的研究重点是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形成原因,通过搜集资料与阅读传记发现,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成因与作家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及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三种原因着手,探究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内在意蕴。第二章主要研究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通过研究发现,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他与英国主流思想的背道而驰,即对殖民主义的抗诉、对工业文明的拒斥、对宗教信仰的叛离。反叛“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与展现盲目亲英的病态心理体现了边缘人对殖民主义的抗诉精神;追寻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价值与揭露工业文明的唯利主义体现了边缘人对工业文明的拒斥精神;逃离基督教的思想禁锢、提倡重现世的“无神论”思想及讽刺宗教信徒的伪善心理体现了边缘人对宗教信仰的叛离精神。第三章重点阐释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价值与意义,边缘人物的书写体现了奥威尔对自由的探索、对极权的否定,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帝国文化的反思、对人性本真的关注。此外,与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边缘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爱·摩·福斯特相比,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边缘人物既揭露了英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同时又促使人们跨越了种族、意识形态的障蔽,实现自由发展。因此,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书写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季婧[2](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马颖寅[3](2021)在《中国动画番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中国动画番剧顺势崛起,z世代的网络原住民成为动画番剧的主要接受、传播和消费群体。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网络动画番剧的前进脚步,国产动画番剧的整体点击量和用户规模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动画呈现以传统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影视动画,向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网络动画番剧之间的媒介转向之势。动画番剧凭借其迅猛的成长态势,成为中国动画整体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艺术学学科,以戏剧影视学为研究路径,以中国动画番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亚文化为主要文化语境,以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本体-审美-文化-展望”为逻辑框架,通过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未来进路四个章节,结合影视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等理论和逻辑推导,对当下的中国动画番剧进行全景式的现象与文化梳理,以及重点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围绕中国动画番剧发展至今的历史轨迹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当下动画番剧的整体现状、成长纬度,窥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动画番剧和中国动画的未来良性发展提出学术性建议。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动画番剧为视角和切入口,正面引导当下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动画如何赋予青少年群体以更多教育和引导意义的启思。
王新琪[4](2021)在《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唐代后期“排胡”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对唐代胡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进行简要探究。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和李唐皇室的胡人血统是唐代胡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唐代的胡化风气主要体现在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代社会存在胡化的现象,“排胡”现象的出现实际是唐代胡化过程中两种文化碰撞与摩擦的结果。然后,从朝廷对胡人态度的转变这一研究视角展开探讨。胡人入朝为官,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汉人士大夫的政治活动空间。加之其中部分人对胡人一直抱有“非我族类”的主观印象,对胡人官员表现出猜忌与怀疑。安史之乱后,手握重兵的蕃将成为统治者猜忌与排挤的对象。神策军建立后,大批蕃将进入军中任职,但他们实际上已无法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唐代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胡”现象。胡商因其拥有的巨额财富与异域特质成为当时人排挤的对象。胡僧所代表的佛教文化,受到本土道教徒的抵制,双方进行了激烈论辩,在部分道教小说中,胡僧被塑造成奸邪狡猾的无能之辈,在佛道斗法中处于下风。胡兵因其与战争的特殊联系,在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深受唐人排斥,他们好战滥杀的行为给唐人带来了深重的心理阴影。在许多唐代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对胡人这一群体的丑化现象。唐人对胡族文化也存在警惕之心,这种心理一般存在于唐代的士大夫群体中。安史之乱导致唐人的华夷观念发生变化,胡服、胡乐、胡舞成为他们的警惕对象,认为正是这类胡族文化的流行导致了祸乱的发生。最后,分析唐代后期“排胡”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受安史之乱的冲击、唐人华夷观念的变化、佛道之争等几方面的影响。其中又以安史之乱与华夷观念变化为最重要的原因。
杨灵草[5](2021)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现代文明不断展开,面临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家可归感和自我迷失感,苏珊·桑塔格对艺术审美形式的探索、对主体感觉感官的关怀、对多元文化的自信,以及以审美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倡导和实践,实际上都采取了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这一立场构成了进入桑塔格复杂视域的新路径,也为桑塔格研究打开了新维度。身为美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家,桑塔格的批评领域涉及文学、电影、摄影、疾病、哲学,理论观照到美国乃至欧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其身后展开的是美国当代的文化图谱。就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而言,大都局限于其思想中的“形式主义”,或以其前期主张统摄全部思想。本文将桑塔格文艺思想置于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尝试揭示其现代意义与审美内涵,理清审美现代性的发展之于桑塔格本人思想转变的相关性,以弥补桑塔格研究相关缺失。本文包含绪论、主体、结语一共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聚焦其文艺思想之“发生”。首先对审美现代性做出界说,理清其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阐明桑塔格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力图以审美的批判抵制后工业时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的麻木,激活人的感知,将人从现代性困境中解救出来——本章以此为出发点来揭示桑塔格早期思想中旗帜鲜明地对工具理性展开审美批判的动机。第二章以桑塔格的审美批判为中心,以“反对阐释”“新感受力”“坎普”为重点,提炼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意识,即,包容多元艺术,肯定现代艺术的救赎功能,以及以审美的眼光打破平庸存在状态的理论追求。第三章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出发,揭示桑塔格的困惑及其思想转变。她是身处于西方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之分水岭上的思想家,进入70年代,她适时发现,自己早年思想的批判性在消费时代和娱乐工业的冲击下被消解,反而流于浅薄的感性狂欢。于是,“反思”与“缅怀”成为其后期的思想主题。本章从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对影像世界的反思,对现代主义的怀缅,以及作为一位充满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实践,揭示其开始由一位“美学家”转变为“道德家”,重申文学艺术应当承载的功能与责任的思想脉络。第四章将桑塔格的文艺思想置于20世纪中期西方艺术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以桑塔格从“审美乌托邦之思”到“返还现实之路”为线索,对桑塔格文艺思想之意义进行相应阐发。
马艳秋[6](2020)在《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对印度底层研究的代表理论家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后殖民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底层研究这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帕沙·查特吉始终致力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研究印度当代的政治及文化体制,他的观点架构隐含批判的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经济侵入,抵制这一侵入并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他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查特吉十分注重对后殖民国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去殖民化”,将现代政治的研究深入地扎根于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历史语境中,运用庶民研究的批评策略对当代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和解构,其理论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诚如菲利普·霍尔登所说:“查特吉为我们阐明了,理论如何能够动摇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框架。如果我们乐意去挑战一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那么这种理论恰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各民族国家对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是民族主义研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民族主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深入研究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查特吉将其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西方的文化本质论,通过分析殖民地精英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理性的复杂纠葛,他意识到了本土精英对殖民意识的承袭和内化。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查特吉认为,只有将底层对两种精英主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反抗纳入到去殖民化的历史向度中,才有可能实现印度的去殖民化和后殖民时代的自由发展。论文的写作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精英民族主义话语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抵制,另一条是底层实践对殖民话语和精英话语的双重拆解。在历史层面上,查特吉深刻揭示了印度民族历史中充斥着的各种精英话语及其对底层群体革命力量的歪曲和压制,继而对精英民族主义历史中有问题的底层声音进行了重新书写。在现实层面上,查特吉充分肯定了底层的反抗力量在政治与文化领域对保有民族特性的印度发展;对冲破新式殖民主义的封锁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
刘钰[7](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刘木森[8](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靳晓珂[9](2020)在《泛娱乐化视域下网络影视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我们审美追求的日益提升,丰富多元的网络生活成了我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网络影视作为新媒体技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因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而备受欢迎。网络影视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网络影视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影视凭借影像叙事的表现方式,因浓厚的网络化特色形成了不同于以往任何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它改变了传统影视的接受方式与接受心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明显的交互性特征。网络影视满足了网络受众主动参与的愿望与个性化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网络影视凭借自身日益广泛的影响力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网络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网络文艺研究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同时,网络影视具有更加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是传统影视的反叛者与颠覆者。并且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被包装成一种面对受众群体的消费符号进行消费。网络影视在叙事结构上也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模式,是对经典的继承、反叛与创新,实现了宏大叙事向微小叙事的转变,呈现出碎片化、非线性与互动叙事的网络化叙事风格。因此通过对网络影视美学特征的阐释、文化内涵的透析以及叙事艺术的分析,是展开网络影视艺术特征研究的重要方面。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有双面性,网络影视在迎合受众审美趣味的同时,呈现出泛娱乐化的传播倾向。我们在追寻网络影视艺术性的同时,也要重视网络影视的泛娱乐化传播倾向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者,网络影视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何在不失娱乐性的前提下展现网络影视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艺术渲染力、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是目前丞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做到娱乐的适可而止,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网络影视的长远发展。
肖彬彬[10](2020)在《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严歌苓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边缘人形象,而作者对他们的塑造很多都是围绕着性爱叙事展开的。以性爱叙事为着力点,通过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探究严歌苓小说边缘人的生命形式和生命意识,可以发现严歌苓小说以性爱叙事所突显出的女性意识以及对边缘人尤其是对边缘女性的人文关怀,进而揭示严歌苓小说性爱叙事和边缘人书写的价值所在。在严歌苓的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本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主要有理想主义的追随者、历史主流的游离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三种,异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主要有自我牺牲的弱者、不甘的寄居者、孤独的他者三种。他们是作者关注的主要人物类型,也是作者给予关怀和怜悯的对象。本土语境下,边缘人在理想、历史、政治与个人的缠绕中面对着性爱两难抉择的问题。严歌苓在她所塑造的边缘人身上,既表达着对时代苦难的思考,也融合了个人苦难的生命体验。当理想成为虚无的口号,情性纠缠下的青年选择了逃离,他们反叛理想,回归自我。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女性所具有的坚韧、善良品格展现女性强悍生命力的同时,张扬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是男性情感的慰藉。最终,女性救赎男性,也在性爱中完成了自我解放。知识分子在坚守自由、守望精神的过程中走上了自我情感的救赎之路,找到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异域语境下,由于种族、文化、社会的差异,边缘人的处境十分艰难,他们的性爱问题更为复杂。移民经历丰富了严歌苓的创作,她笔下的边缘世界是对边缘人生活的展现,亦包含个人人生反思。弱者的牺牲是纯粹的,她们以独自承担苦痛的方式结束错位情感,宁愿忍受心灵痛楚也不愿接受性爱之间的隔阂。寄居者不能完全摒弃生理欲望,也不甘就此丧失自我,尝试寻找新的路径宣泄自己的情感,最终却只能在畸形情感中体会到仅有的温暖,在不甘又无奈的状况下等待生命燃尽。他者所面临的性爱困境也是身份认同危机的反映,他们的焦虑表现在性爱两难的矛盾心态。严歌苓对于边缘人的性爱书写常常带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构筑边缘人复杂多变的性爱世界时,表达出她的女性意识和人文思考。她以女性视角观照边缘人,从多个层面描绘他们的精神、情感和欲望。严歌苓站在女性的立场,对理想、历史等因素造成的生存和性爱问题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在一种追问和反思中诠释着对边缘个体生命的关怀。严歌苓以女性的独特感受揣摩边缘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性爱困境,在对边缘人形象的塑造中也透露出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审视态度。严歌苓有着自己的女性立场,她以性爱叙事为角度,反思边缘人的基本情感问题,探讨边缘人的两难生存状态,既是对人性的考量,也是对边缘人生命尤其是边缘女性的关怀。同时,对边缘人这一形象的书写,传达着严歌苓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是同情边缘人的自觉,也为我们了解和体察边缘人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严歌苓对边缘人生命形式和生命意识的关怀,也是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关怀。
二、两种文化反叛和两种经济反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文化反叛和两种经济反叛(论文提纲范文)
(1)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及作品介绍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理论界定 |
五、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成因 |
第一节 思想环境:等级思想与人道主义的对峙 |
一、贵族等级思想的禁锢 |
二、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 |
第二节 社会背景:落寞时代与工业文明的排斥 |
一、“日不落”帝国的衰微 |
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繁荣 |
第三节 个人经历:颠沛人生与殖民体系的碰撞 |
一、下层中产阶级的尴尬身份 |
二、学生时期的孤独彷徨 |
三、成年后的流浪生活 |
第二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 |
第一节 对殖民主义的抗诉 |
一、反叛“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 |
二、展现盲目亲英的病态心理 |
第二节 对工业文明的拒斥 |
一、追寻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价值 |
二、揭露工业文明的唯利主义 |
第三节 对宗教信仰的叛离 |
一、逃离基督教的思想禁锢 |
二、提倡重现世的“无神论”思想 |
三、讽刺宗教信徒的伪善心理 |
第三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一、对自由的探索 |
二、对极权的否定 |
第二节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
一、对帝国文化的反思 |
二、对人性本真的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生平经历 |
二、思想流变 |
三、研究综述 |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
(一)语言的偶然性 |
(二)自我的偶然性 |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
(一)何谓想象力 |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动画番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 |
第一节 动画番剧概念界定 |
一、中国动画、中国电视动画、中国动画番剧 |
二、“动画番剧”概念、词源基因与衍化 |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研究范围限定 |
第二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发展脉络 |
一、萌芽阶段:“草根”式的FLASH动画与“闪客” |
二、早期阶段:“平台搭建”与“多元发展” |
三、转型阶段:动画番剧的“起步”与“蓄力” |
四、发展阶段:“量的爆发”与“格局的成形”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形式表征 |
一、丰富多元的类型化题材 |
二、以跨媒介改编为特色的文本来源 |
三、推陈出新的衍生范式 |
四、优势互补的技术形态 |
第四节 动画番剧在中国动画全景中的形态管窥 |
一、身份:小众向主流衍变 |
二、格局:中国动画整体版图的改写 |
三、困境:艺术商业之间的矛盾与内容尺度的诟病 |
第二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总体表征:异域风格影响与本土化特征 |
一、日式化风格的影响与效仿 |
二、西方科幻元素的注入与融合 |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本土化风格特征 |
第二节 内容形态:“她”视角下的青春物语 |
一、青春消费:幼态化的审美趣味与消费诉求 |
二、身体凝视:从女性身体符号书写到性别异化 |
三、性别取向:唯美色彩下的青春女性题材书写 |
第三节 艺术表达:形式、技术与影像功能的风格化呈现 |
一、形式体系:跨艺术形态下的差异化表达 |
二、技术手段:制作、传播与视觉上的虚拟性 |
三、影像功能:动画影像造梦机与精神乌托邦 |
第三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总体融合性:基于媒介、受众与文化衍变视角 |
一、媒介与次元融合 |
二、受众扩大化与破圈融合 |
三、向主流文化的衍变与融合 |
第二节 青春反叛性:基于青少年亚文化基因、现象表征与群体心理 |
一、反叛之流变:青少年亚文化的显性基因 |
二、反叛之动画番剧现象表征 |
三、反叛之生成与群体心理机制 |
第三节 大众参与性:基于碎片化特征、媒介赋权和参与式表达 |
一、碎片化特征:快感诉求和观影体验 |
二、媒介赋权与大众参与性 |
三、动画番剧中的参与式表达 |
第四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未来进路 |
第一节 创作与市场 |
一、优质内容的多维度开发 |
二、跨媒介联动效应的全面激活 |
三、受众细分的自觉完善 |
四、工业化制作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教育引导与教学实践 |
一、迷群画像: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群像 |
二、瑕瑜互见:动画番剧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 |
三、影视育人: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
四、积“微”成着: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实践基础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思考与展望 |
一、引导与塑型:建构第三极文化体系下的新中国动画学派 |
二、未来展望:在更迭流变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论文结构思维导图 |
附录二:绪论中的图表 |
附录三:2011 年-2014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
附录四:2015 年-2021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
附录五:本文所涉及图片、表格索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关于“胡”与“排胡”的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唐代的胡化风气 |
第一节 唐代胡化现象的出现 |
第二节 唐代胡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
第二章 朝廷对胡人态度的转变 |
第一节 朝廷用人政策的转变 |
一 位列宰相、三公三师者 |
二 任职于中书省、鸿胪寺的译语人 |
第二节 蕃将地位的转变 |
一 安史之乱前的唐代蕃将 |
二 安史之乱后突厥蕃将地位变化 |
三 安史之乱后有功蕃将受到猜忌——以仆固怀恩为例 |
第三章 唐代社会的“排胡”现象 |
第一节 对不同胡人群体的排斥 |
一 从事商业活动的胡人 |
二 胡兵好战滥杀形象的塑造 |
三 无能胡僧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胡人形象的丑化 |
一 容貌与举止 |
二 性格与习俗 |
三 道德品质 |
四 胡人的污名化 |
第四章 唐人对胡风胡俗的警惕 |
第一节 胡乐与胡舞 |
第二节 胡服与胡帽 |
第五章 唐代“排胡”现象出现的原因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唐人华夷观念的转变 |
一 唐以前的华夷观念的演变 |
二 唐人夷夏观念的变化 |
第三节 佛教与道教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审美现代性视域与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性分化:启蒙与审美的悖论 |
第二节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发生 |
一 现代性体验: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化语境 |
二 理论资源:对话中的互动交流 |
第三节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
第二章 审美的批判:桑塔格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 |
第一节 崇尚多元的“反对阐释” |
一 反对传统道德批评的阐释 |
二 反对“内容说”的阐释 |
第二节 摆脱“铁笼”的“新感受力” |
一 一种新感受力的产生 |
二 新感受力与审美 |
第三节 拒绝平庸的“坎普” |
一 一种审美的“观看”的方式 |
二 一种先锋感受力 |
第三章 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桑塔格的思想转向 |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内部矛盾与桑塔格的困惑 |
一 审美现代性内部矛盾 |
二 桑塔格的困惑 |
第二节 反思影像世界——为审美注入道德维度 |
第三节 缅怀现代主义——为审美注入历史维度 |
第四节 批判型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意义 |
第一节 审美的救赎:桑塔格的“乌托邦”之思 |
第二节 反思和批判:桑塔格的重返现实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的突围 |
一、众声喧哗:以民族主义思想为例 |
(一)知识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
(二)在政治发展史上重新解码民族主义 |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殖民与后殖民国家的在场 |
二、重述民族主义:从精英到底层 |
(一)“消极革命”与精英阶层对自身统治特权的再确认 |
(二)查特吉的底层叙事及其对多元民主诉求的再演绎 |
(三)去殖民化与现代的印度历史 |
第二章 精英民族主义的历史叙述 |
一、精英民族主义话语的构建 |
(一)精英阶层的权力意识与文化自省 |
(二)甘地主义及其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收编 |
(三)平稳的过渡与西方现代化的印度式发展 |
二、精英民族主义对底层历史的书写 |
(一)农民:反抗者?亦或边缘的愚众? |
(二)妇女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
(三)少数族裔的边缘与分裂 |
第三章 底层的政治社会及其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拆解 |
一、政治社会:查特吉对后殖民政治现实的理论构想 |
(一)以市民社会为“镜像”的政治设想 |
(二)对东方社群文化现代意义的重构 |
(三)后殖民国家底层的民主政治实践 |
二、庶民政治思想对西方民主制的反拨 |
(一)从资本的时间到异质化的民族现实 |
(二)后殖民国家现代政治的真实景观 |
(三)庶民政治主体性的重构与政治解殖民化的开始 |
第四章 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大众文化的多面向辨析 |
一、殖民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反殖民的政治斗争 |
(一)足球与反殖民斗争的集体认同 |
(二)戏剧艺术与反殖民政治意识的传播 |
二、后殖民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及其政治指向性 |
(一)文化研究面对后殖民文化实践的“失语状” |
(二)印度后殖民时期文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反抗 |
三、遇见查特吉后殖民理论的审美之维 |
(一)大众文化对审美政治化的表征 |
(二)艺术在“颠覆”之处重生 |
(三)尊重和肯定大众的审美趣味 |
第五章 查特吉后殖民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超越 |
一、思考现代性发展的东方视角与实践 |
(一)从泰戈尔访华看东方文明的现代性问题 |
(二)社群与西方现代的民族国家 |
(三)泰戈尔对西方技术理性的美学批判 |
二、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 |
(一)后民族时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对西方现代性的反叛 |
(二)全球化时代殖民话语的消解、重述与帝国霸权主义的新实践 |
(三)帕沙·查特吉:重塑他者的自由之界 |
结语 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泛娱乐化视域下网络影视的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网络影视的泛娱乐化倾向 |
2.1 泛娱乐化概述 |
2.2 中国网络影视的缘起与演变 |
2.3 网络影视的泛娱乐化表现 |
3 网络文艺下网络影视的美学特征 |
3.1 网络文艺催生的审美体验 |
3.2 网络影视的审美追求 |
3.3 网络影视的艺术表达方式 |
4 网络影视的文化内涵 |
4.1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影视 |
4.2 过度娱乐的后现代反思 |
4.3 消费景观下的网络影视 |
4.4 消费景观下泛娱乐化表现 |
5 网络影视的叙事艺术 |
5.1 叙事策略的文化透视 |
5.2 网络影视的叙事策略 |
5.3 青春叙事 |
6 网络影视未来路径探析与展望 |
6.1 打造精品,把握文化方向 |
6.2 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
6.3 政府监管与引导的双重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严歌苓小说研究概述 |
二 严歌苓小说性爱叙事、边缘人相关研究概述 |
三 边缘人、性爱叙事等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一)边缘人 |
(二)性爱叙事 |
四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在主流之外:严歌苓小说的边缘人形象 |
一 本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 |
(一)理想主义的追随者 |
(二)历史主流的游离者 |
(三)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
二 异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 |
(一)自我牺牲的弱者 |
(二)不甘的寄居者 |
(三)孤独的他者 |
第二章 拯救与逃离:本土语境下边缘人的性爱抉择 |
一 来自边缘:童年和军旅生涯的苦难回望 |
二 情与性纠缠后的反叛 |
三 爱和恨交织下的救赎 |
第三章 “生存还是毁灭”:异域语境下边缘人的性爱困境 |
一 走向边缘:婚姻与留学生活的人生反思 |
二 情感错位的心灵痛楚 |
三 身份认同的生存焦虑 |
第四章 性爱叙事对边缘人形象塑造的作用及转变 |
一 女性意识的彰显与人文价值的展现 |
二 从生命关怀到文化审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两种文化反叛和两种经济反叛(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D]. 张倩.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动画番剧研究[D]. 马颖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D]. 王新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 杨灵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D]. 马艳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7]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8]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9]泛娱乐化视域下网络影视的艺术特征研究[D]. 靳晓珂.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D]. 肖彬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