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威尼斯人的圣马可广场

参观威尼斯人的圣马可广场

一、走访威尼期圣马可广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祺[1](2021)在《卡洛·斯卡帕作品中的多重关联设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不只是孤立材料与构件的组合,而是一座与土地、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及人群等等因素相互关联的载体,在阅读设计作品之前,笔者希望将视野放高,将原本孤立的图像和作品放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去观察,以获得建筑本身与种种因素间的关联特征,从而了解形式与表象背后设计师真正的意图与成因。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选择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设计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他在玻璃工艺品设计、展陈设计、景观设计、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及新建建筑设计等多种类型作品的多重关联特征,连接斯卡帕作品的内在(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与外在(艺术品产生的环境和背景),表象(表现上的形式)与内含(设计的真正意图)。核心章节建立包括:环境与地方——斯卡帕作品中的地方关联设计特征;历史与更新——斯卡帕改造建筑中的时间关联设计特征;展物与观看——斯卡帕展陈空间中的关联设计特征;材料与构件——斯卡帕建造节点中的关联设计特征四个核心章节。无论是斯卡帕作品中与城市文脉、地方环境的种种连接和文化再现,在改造建筑中对历史与当下的密切连接与时间对话,或是在展陈设计中建立的展物、空间与观看的对话,再或是通过材料与构件的分离并置而清晰表现关联特征的建造节点,从地理的广度到时间的长度,从空间的维度到细节的深度,无不体现着斯卡帕作品中暗含的种种关联设计特征。四重关联设计特征的梳理之后,笔者将探讨具有多重关联特征的设计价值思考,并借助一次设计竞赛作为对寻求关联设计特征的尝试与实践。

叶君怡[2](2021)在《论传统书院建筑的空间重构与保护 ——以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书院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场所,同时也肩负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的责任。随着书院的改制,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也渐成遗迹。虽然近年我国各地加大了对书院建筑的保护力度,但是荒废仍然在持续。现今遗存书院大致可以分成各级学校、旅游景点、文物遗存、文保单位等几种情况。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且建筑规模宏大,大都独立存在、自成体系或坐落于风景区成为了旅游胜地。相反成为现代学校组成部分的书院遗址则被忽视,这类书院遗址大多已残破不堪,或在书院遗址上建起其他建筑,原有的建筑逐渐颓圮。而这些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文化自信,必将会越来越成为传统书院建筑保护无法回避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书院建筑内部空间的价值和构成,并以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传统书院内部空间的重构策略,为其他建筑的保护再利用提供参考。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然后界定研究主体所涉及的概念,明确设计目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方向。通过对我国传统书院建筑空间文化的梳理,了解历史文脉、抓住传统书院建筑的精神内涵,分析传统书院内部的空间特征和空间重构的意向,探究建筑内部空间的价值构成和改造方向,总结归纳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依据、原则与政策法规,探讨出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建筑内部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的具体原则。在了解建造历史、建筑现状的基础上,将前文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到设计中:以重构兰台书院的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讨兰台书院的空间重构策略;对物理空间主张保护修缮,对文化空间则以重构精神空间和人文空间为主。最后对此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作出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大部分对传统书院建筑的保护利用都是以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用经济来带动书院的发展与保护。本文则是以挖掘书院内在的文化内涵为出发点,以书院文化的传播来带动书院建筑的保护;在保护方面意不在简单的修缮和“室内装修”,而是希望兰台书院文化价值的复兴能够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活化,将“德育优先”,“为学与举夜不想妨”的教学理念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补充并服务地方教育,在人文教化的过程将书院推向大众的视野,不但契合保护利用策略且具有现实意义。

雷婷婷[3](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作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带来的每一次变革,都影响着使用者对设计方案认知和理解的方式,人工智能等科技高速发展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开始涌现。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商业建筑室内空间感官体验与思维认同的价值逐渐凸显,并协同多元化业态成为当下使用者消费行为的重要诉求。因此,将参与性、交互性、动态性强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中,试图通过使用者在逼真的三维虚拟化方案中的互动体验,对有效行为或行为模拟反馈信息等数据采集分析,据此进行从方案的初步设计到优选,以提升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实效性与前瞻性。“研究基础”——通过对互动式建筑、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提出支撑后续方法研究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商业空间室内化进程的研究,探索了当代商业空间复合化、步行化、景观化、公共设施完备化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互动设计方法对于满足当代商业空间中个体需求与多元消费行为等需求特征的必要性。采用实地调研法,对不同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室内空间进行调研,首先应用数理分析法对调研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商业空间中群体属性影响因素,其次对商业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轨迹、访谈交流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使用者对商业空间中寻路与环境的诉求,继而对使用者光顾商业空间的频率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商业空间对于使用者偏好的影响因子,而后结合国内外案例及访谈等信息,分析了商业室内空间影响因子的使用需求,以此展开,为互动设计方法研究任务阐明方向。“设计流程”——归纳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依此对互动设计方法流程进行构建。根据前述理论引申探讨,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继而在原则的指引下论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设计流程。一是通过对虚拟场景的环境需求分析,按照层级需求模型对应虚拟场景的可用性、准确性、操作效率、实时显示速度对方案构成要素进行选取,完成方案初构;二是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根据文献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商业室内构成要素进行提取,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要素进行权重分析,据此,对方案进行目标性电子化建构,并应用Iris VR、Mars等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进行虚拟现实可视化处理,力求达到化简去繁的同时还原真实视觉效果;三是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互动体验,使用者在虚拟现实方案中通过视觉感知刺激生成行为进行互动体验,并伴随体验过程产生相应的心理及生理反应,或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对接,进行行为模拟分析;最后是互动信息反馈与方案优选,通过对使用者显示反馈与隐式反馈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空间质量并进行设计影响。“设计方法”——总结设计师可以遵循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以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原则为依据,互动设计流程为展开方式,从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布局和空间环境两大维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通过构建街区环境模型及互动体验路径的环境设置等手段,完成功能布局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设计;组织动线互动设计方法利用轨迹追踪记录等方式,将互动后动线进行可视化呈现,继而对照相应空间序列的行为预测提出动线设计及优化方法;方位感认知互动设计方法以使用者互动时辨认方位为动机并生成目标,以虚拟场景的空间识别性与装饰构件表现力为条件,通过在虚拟模型中进行操作并修改方案,以达到预期标准;空间界面互动设计方法应用场所感营造,通过互动时视觉感知表现效果对应预期心理需求以评价界面设计;导向与装饰互动设计方法及室内景观与设施互动设计方法将各设施装饰按功能分类,在互动评估后进行公众参与式设计以满足公众对参与决策的渴望。“应用演示”——演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的应用。首先以商业室内空间布局为研究对象,应用动线可达性与可见性互动设计方法、方位感认知互动设计方法等对该空间布局进行实际优化设计;继而以商业室内标识系统为设计对象,利用Res Net神经网络模拟使用者的视觉感知来对虚拟商业空间中的标识系统进行图像识别完成互动,以此指导并优化设计方案。论文面向当代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的发展与转型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理论及方法体系。通过对互动设计理论及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商业室内设计方法体验不足、延时反馈、不能真正实现公众参与设计等问题。基于此,论文开展了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与方法的研究,以期在设计方法层面为商业建筑室内空间提供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的设计方法创新。

赵琼[4](2020)在《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困境。这就提醒我们,城市形象尤其是视觉形象设计应受到地域文化的规约。苏州的水文化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州水网塑造了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象,对建筑、人居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水乡风貌。同时,这条水文化的文脉,对于今天苏州的城市建设、城市视觉形象建构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水文化的视角研究苏州的城市视觉形象,这两者的联系也能更好地凸显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的特色。论文从古代到现代进行梳理,论析了苏州水文化的赓续、嬗变,及其在文学、绘画、传统与现代设计作品中的表现,总结出苏州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并对苏州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及其类型进行分析。文中还将苏州与威尼斯两座城市进行了比较。随后分析了当代城市视觉形式设计中对水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生活景观、城市生态、旅游视觉三个向度,并提出了水文化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识别方便、个性明确、内涵丰富、认同广泛。最后提出了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形象的设计创新问题,在创新前要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资源,学习其他优秀城市的经验,并使创新回归人与生活。在设计创新中要注重不同类型设计的碰撞,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

马瑞[5](2020)在《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创作实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现代文明的城市景观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们在实践创作中创新绘画技法和画面形式语言,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城市题材山水画作品。本文研究城市题材山水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城市题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上的创新,并运用城市题材山水画的观念和技法来解决我创作实践中的问题。本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章,研究城市题材山水画产生的背景。由于城市环境的发展,带来画家思想和审美意识的转变,本章分析了城市题材山水画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研究城市题材山水画的代表性艺术家及作品。分析了城市题材山水画在绘画技法上的创新,归纳出城市题材山水画笔墨、色彩、构图运用的特点;第三章,运用城市题材山水画的理论和技法来解决我创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论述城市题材山水画技法对我写生、构图、色彩运用、笔墨语言的启发,写生过程中我把城市中的艺术元素进行提炼组织,构图上我采用了焦点透视,结合明暗、光影来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色彩运用上我吸收了城市题材山水画的用色特点,运用墨色浓淡来表现城市的空间,墨色结合,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俞华婷[6](2019)在《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大鲁墅村和小鲁墅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是诸葛亮后裔聚居的村落,直至1998年八阵图河道布局、家谱等陆续被发现,诸葛亮后人的身份才被重拾。2009年,大鲁墅村和小鲁墅村申请改名为“诸葛八阵图村落”。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始建于宋末,以八阵图河道和诸葛家族文化最具特色。在历史上,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多次遭受战乱破坏,原貌景观留存较少。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注重经济发展,传统历史文化逐渐被淡忘,八阵图护村河多被改为养殖塘,古名居也多被改建为现代楼房等。因此,目前紧迫需要科学地对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进行研究,以其景观保护与恢复为主,进行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优化工作。本研究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访谈、建立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景观评价体系,对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原貌及现状景观进行研究,并比较古今景观,有针对性地提出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优化建议。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研究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对象及内容、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古村落保护历程、景观评价研究及古村落保护与优化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归纳,构建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诸葛八阵图村落的原貌以及评价现状景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景观保护与优化建议。(2)通过整理《谨慎堂诸葛氏宗谱》、《金坛县志》等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访谈资料,整理出诸葛八阵图村落的由来考证及传承的家族文化,分析村落的毗邻风景及地貌,探究八阵图护村河景观、古聚落景观及古遗迹景观原貌,推测村落的植被景观与色彩景观。同时,整理出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变迁历史,概述村落遭受的破坏及当下村落的保护。(3)通过对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现状的调研,结合VRM景观感知评价体系,对村落现状景观的人文、毗邻风景、地貌、水体、奇特性、植被、色彩七个方面进行概述及评价,并探讨村落的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4)针对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现状的不足之处,参考村落景观原貌的优点,以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恢复为主导思想,从人文、毗邻风景、地貌、水体、奇特性、植被、色彩七个方面提出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优化建议。以古村落的保护与恢复为主导思想,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相关资料,首次从景观的角度提出了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保护与优化策略。希望在古村落景观的研究上有所创新,实现诸葛八阵图村落未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付美桥[7](2018)在《萨金特水彩艺术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是活跃于欧美两地的油画肖像大师和水彩画大师,与佐恩、索罗拉并称三剑客。萨金特的水彩画用笔凝练、用色大胆,不仅在西方画坛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近现代水彩的发展中也有不少萨金特的影子,影响了一批中国水彩画人。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叙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概述了萨金特的艺术生涯,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萨金特艺术风格的成因,包括迁徙的家庭背景;师从杜兰的艺术经历;法国艺术沙龙对萨金特绘画生涯的影响;以及对于萨金特壁画工程的简要介绍。论文第三章将萨金特的水彩风景作品按题材分类为:威尼斯题材;意大利着名花园题材;阿尔卑斯山景题材;以及最受瞩目的船只题材,并将每一个题材结合作品分类解读。第四章对萨金特在水彩艺术方面的贡献做了一个宏观上的剖析,第四章第一节是对萨金特水彩艺术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将萨金特与透纳、拉斯金的艺术思想进行对比,突出萨金特在水彩艺术领域的独创性贡献;第三节,总结了萨金特在构图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具体作品阐释了萨金特受莫奈影响以及区别于印象派的地方。第五章以我的毕业创作为轴心,讲述了我研究萨金特的一些学习心得,以及萨金特的水彩艺术对我个人的水彩风景创作的影响。

秦阳[8](2018)在《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历史片区的地域特色,包括建筑风貌、文化标志、外部公共空间以及体现其独特城市文化氛围和形象的社会活动等,已经成为城市吸引投资、发展文旅产业及激活老城区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片区所体现的城市公共职能、文化情感价值、政治经济成就等,都逐渐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的重点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及其周边区域,在我国大规模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已经不能满足市民活动和城市发展需求。遗址保护形势严峻,公共空间有待重塑,城市文化与空间环境脱离。因此在对小雁塔历史片区综合改造的同时,更加需要重视历史片区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建筑遗产对地块的影响,传承历史文化,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和谐的西安唐里坊格局。论文根据小雁塔历史片区现状和课题背景提出问题,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多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法,对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基础理论、特点、问题以及构成要素,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概况,整体城市设计与目标、原则、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完成三大公共空间节点设计。同时整理出城市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设计经验,希望能够对今后我国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和可鉴之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两章,主要是提出问题和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在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内容,明确小雁塔历史片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章研究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的分类和演变、布局模式及特征,归纳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的构成、特点、问题和设计要素,为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寻找设计切入点。第二部分为第三至四章,主要是分析问题。第三章对小雁塔历史背景和现状进行梳理,详细总结当前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三章进行回应,以本体研究为主,结合多个典型历史片区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对其外部公共空间梳理分析,归纳出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设计细节和方法,并确定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目标、原则和措施。学习实际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面的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五至六章,主要是结合前文对本体的研究解决问题。结合小雁塔综合改造板块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整体定位,对项目内的东西里街巷、小雁塔南广场、东西苑三大节点,从空间布局与尺度、空间界面与风貌、人性化设计、文化传承与展示等多个具体层面进行设计分析。探索性的完成一套自成体系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案,解决当前小雁塔历史片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这个项目进行反思,总结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和设计策略等。

庞雅菲[9](2018)在《基于顾客体验的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大众消费的升级,旅游行业逐步发展并成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行业内出现文化旅游、定制旅游等新兴业态,成为旅游市场未来竞争的“蓝海”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跟团游产品,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目前开发的较少,部分企业存在产品开发成本高、缺乏标准流程等问题。本文基于顾客体验、顾客参与、文化旅游等相关理论,以T公司为案例探讨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各类旅游企业设计文化旅游类型的定制产品提供设计方案和解决办法。本文通过理论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展开研究,首先梳理了关于顾客体验、顾客参与、文化旅游及产品定制理论和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内容和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利用各类分析工具对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及相关细分领域进行分析,以在线旅游企业T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及其竞争对手在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产品设计提出任务目标。然后,基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利用顾客体验管理模型设计一套符合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确定关键体验,形成初步方案,通过方案与顾客需求的差距分析匹配相应资源,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和方案。最后,基于体验质量理论设计两份调查问卷,选择同一目的地的大众跟团文化游产品与定制文化游产品进行比较,对比两个产品的体验感知度和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论。通过通过案例研究以及产品数据比较,本文得出定制文化游产品体验度好、参与度高的结论,进一步论证文化旅游、定制旅游是未来行业内增长的巨大潜力。同时,本文在产品设计和实证研究中应用的方法和工具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具体包括:一是以T公司为案例,为文化旅游定制产品规划服务流程、构思产品设计框架和方法,可供各类旅游企业参考借鉴;二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建立文化旅游定制产品感知及效果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价文化旅游产品的顾客满意度和产品收益效果,可为各类旅游企业测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参考价值。

季嫣然[10](2018)在《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区域竞争愈演愈烈,城市作为区域间的主体,它的竞争力就代表着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莫过于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这是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有利于创建品牌城市,加速城市全方位发展。本论文选取苏州作为研究对象,苏州的水文化是其城市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今天的苏州。要研究苏州城市形象,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方法就必须从苏州城市文化中最重要的水文化入手,了解苏州从古至今水文化的演变和建设,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化建设,并探讨苏州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点出苏州城市新形象,且从中总结出苏州水文化建设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最后从同样是水城的威尼斯文化发展道路中,比较苏、威两座城市在文化上水性特征的异同,探寻威尼斯如何通过水文化来提升自身形象,给苏州未来的城市形象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方式。本文力图从苏州的历史发展、哲学意蕴、水文化实践以及城市形象的认识出发,对现代苏州水文化进行了解析论述,结合具体时间实例做出具体的经验总结,有其现实意义。将水文化与城市形象联系起来的研究并不算很多,本研究致力于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水文化研究和城市形象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二、走访威尼期圣马可广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访威尼期圣马可广场(论文提纲范文)

(1)卡洛·斯卡帕作品中的多重关联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调研法
        1.4.2 草图研究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框架
        1.6.1 一重关联——章节结构
        1.6.2 二重关联——小节结构
        1.6.3 三重关联——论述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联阅读视角与研究对象
    2.1 关联阅读视角的界定
        2.1.1 关联相关话题界定
        2.1.2 哲学上的关联性背景
    2.2 研究对象——卡洛·斯卡帕的设计作品
        2.2.1 卡洛·斯卡帕—职业经历
        2.2.2 卡洛·斯卡帕—设计作品
    2.3 关联设计特征与研究对象
        2.3.1 研究对象的选择缘由
        2.3.2 多重关联特征的提取与界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与地方——斯卡帕作品中的地方关联设计特征
    3.1 斯卡帕所生活的地方环境
        3.1.1 地理环境
        3.1.2 文化环境
    3.2 斯卡帕作品中的地方关联设计特征
        3.2.1 地理环境关联设计特征
        3.2.2 文化环境关联设计特征
    3.3 奎里尼·斯坦帕尼亚基金会——水的回应
        3.3.1 进入方式
        3.3.2 室内细部
        3.3.3 庭院水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与更新——斯卡帕改造建筑中的时间关联设计特征
    4.1 历史建筑更新的主题与线索——时间
        4.1.1 时间——联系过去、现在与将来
        4.1.2 历史建筑的时间价值
    4.2 斯卡帕的历史建筑改造观
        4.2.1 时间信息的明辨与提炼
        4.2.2 新旧关系的真实表达
        4.2.3 斯卡帕的博物馆建筑改造
    4.3 维罗纳古堡博物馆改造——时间对话
        4.3.1 层叠的时间——改造过程
        4.3.2 对话的时间——过渡与高潮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展物与观看——斯卡帕展陈空间中的关联设计特征
    5.1 展物、空间、观看
        5.2.1 展物
        5.2.2 空间
        5.2.3 观看
    5.2 斯卡帕展陈作品中的展物、空间与观看
        5.2.1 高度、角度与观看(视线关联)
        5.2.2 肌理、质感与触摸(触觉关联)
        5.2.3 光的营造与感知(知觉关联)
        5.2.4 运动路径与体验(身体关联)
    5.3 奥利维蒂打字机展示商店——路径与视线
        5.3.1 路径与体验
        5.3.2 视线控制与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材料与构件——斯卡帕建造节点中的关联设计特征
    6.1 材料构件的分离与并置
        6.1.1 复杂语境下的“断片”表象
    6.2 .从不同类型构件看建造节点
    6.3 建造节点的关联设计特征
        6.3.1 节点是断片的汇聚
        6.3.2 “表现性”意图的关联呈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多重关联设计价值思考与实践
    7.1 多重关联设计的价值思考
        7.1.1 地方关联设计的价值思考
        7.1.2 时间关联设计的价值思考
        7.1.3 展物与观看关联设计的价值思考
        7.1.4 材料与构件关联设计的价值思考
    7.2 多重关联设计实践延伸——以惠新西街小关公园为例
        7.2.1 设计背景
        7.2.2 设计前的多层关联思考
        7.2.3 设计中的多层关联策略
    7.3 反思与期冀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设计成果
致谢

(2)论传统书院建筑的空间重构与保护 ——以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中国传统书院
        1.2.2 空间重构与保护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传统书院建筑空间的重构
    2.1 传统书院的文化空间
        2.1.1 儒家文化
        2.1.2 儒家理念
    2.2 传统书院建筑内部空间特征
        2.2.1 传统书院建筑的整体布局
        2.2.2 传统书院建筑平面
        2.2.3 传统书院建筑结构
    2.3 传统书院建筑空间重构意向
        2.3.1 教育空间
        2.3.2 陈列空间
        2.3.3 公共空间
    2.4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法规政策
        2.4.1 国外相关法规政策
        2.4.2 国内相关法规政策
3 以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为例
    3.1 项目概况
        3.1.1 兰台书院历史
        3.1.2 实地考察情况
        3.1.3 建筑分析
        3.1.4 功能定位
    3.2 兰台书院设计原则
        3.2.1 空间重构原因与目标
        3.2.2 保护的目的与原则
        3.2.3 保护的手法与策略
    3.3 物理空间的修缮
        3.3.1 外部空间
        3.3.2 内部空间
    3.4 文化空间的重构
        3.4.1 精神空间
        3.4.2 人文空间
4 总结
    4.1 主要研究成果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1.2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互动设计方法
        1.3.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互动设计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1.4.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基础
    2.1 互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思想解析
        2.1.1 建筑互动理念的产生-建筑控制论
        2.1.2 信息技术变革下的响应式建筑理论
        2.1.3 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交互设计理论
    2.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选择
        2.2.1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2.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2.2.3 虚拟现实技术对互动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3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3.1 商业空间的室内化发展历程
        2.3.2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及互动设计的必要性
    2.4 购物行为及心理需求影响因子分析
        2.4.1 购物行为及心理需求调研内容与方法
        2.4.2 商业空间中群体属性因素影响分析
        2.4.3 商业空间寻路分析与环境诉求
        2.4.4 商业建筑室内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5 使用者对商业空间影响因子的需求分析
        2.5.1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布局需求分析
        2.5.2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可识别性需求分析
        2.5.3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熟悉度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的建立
    3.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
        3.1.1 基于虚拟现实双向互动的公众参与设计原则
        3.1.2 基于虚拟现实主体间性的审美交互设计原则
        3.1.3 基于虚拟现实构想性的动态设计原则
    3.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构成要素
        3.2.1 构成要素提取
        3.2.2 构成要素权重分析
    3.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
        3.3.1 虚拟场景环境需求分析
        3.3.2 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
        3.3.3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互动体验
        3.3.4 互动信息反馈与方案优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
    4.1 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
        4.1.1 功能布局与城市环境融合的互动设计方法
        4.1.2 空间配置的形态与功能互动设计方法
    4.2 组织动线互动设计方法
        4.2.1 动线的可达性与均好性互动设计方法
        4.2.2 动线序列的互动设计方法
    4.3 方位感的认知性互动设计方法
        4.3.1 空间识别性互动设计方法
        4.3.2 装饰构件表现力认知互动设计方法
    4.4 空间界面互动设计方法
        4.4.1 空间界面形式的场所感互动设计方法
        4.4.2 空间界面的材质与色彩互动设计方法
    4.5 导向与装饰互动设计方法
        4.5.1 导向系统互动设计方法
        4.5.2 商业空间装饰展陈互动设计方法
    4.6 室内景观与设施互动设计方法
        4.6.1 室内景观小品互动设计方法
        4.6.2 室内设施互动设计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应用
    5.1 商业建筑室内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流程展示
        5.1.1 设计方案的环境需求分析
        5.1.2 设计方案虚拟现实互动场景建立
    5.2 以商业建筑室内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为例的应用展示
        5.2.1 空间布局设计内容分析
        5.2.2 空间布局的互动反馈与分析
        5.2.3 空间布局方案设计优化策略
    5.3 以商业建筑室内导向系统互动设计方法为例的应用展示
        5.3.1 导向系统的虚拟模型建立
        5.3.2 导向系统的互动反馈与分析
        5.3.3 导向系统方案设计优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哈尔滨商业空间购物行为特征研究调查
附录2 意大利米兰商业空间购物行为特征研究调查
附录3 专家评分定权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文脉和艺术表现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一、赓续和嬗变
        二、现实状况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艺术表现
        一、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类型
        二、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
第二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与类型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
        一、小桥流水
        二、湖山风月
        三、荷柳亭榭
        四、鱼蟹莼菱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类型
        一、流与游:动态符号
        二、立与观:静态符号
        三、变动与交织:综合符号
        四、特色的呈现:符号的组合
第三章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与苏州的比较
    第一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与水元素
        一、水与威尼斯的城市形象
        二、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水元素应用与传播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与威尼斯比较和案例分析
        一、相同点察看
        二、不同点辨析
    第三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对苏州的启示
第四章 水文化元素在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节 运用向度和案例分析
        一、生活景观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二、城市生态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三、旅游视觉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第二节 运用原则和案例分析
        一、视觉原则: 识别方便
        二、艺术原则: 个性明确
        三、文化原则: 内涵丰富
        四、接受原则: 认同广泛
第五章 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创新
    第一节 对创新前提的认知
        一、源头自有活水来
        二、借镜它山之石
        三、回归人与生活
    第二节 对创新路径的理解
        一、集萃: 不同时空的结合
        二、生发: 不同类型的碰撞
        三、跨越: 审美、科技的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城市题材山水画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的产生
    第二节 城市新环境促进了城市山水画的繁荣
    第三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代表性艺术家
第二章 城市题材山水画的技法分析
    第一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的笔墨转变
    第二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色彩的运用
    第三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构图的探索
第三章 城市题材山水画在我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节 传统精神的传递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第二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写生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构图形式的影响
    第四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山水画用色的影响
    第五节 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笔墨语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村落保护形势严峻
        1.1.2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发现
        1.1.3 诸葛家族文化受到关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内容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社会访谈法
        1.5.4 问卷调查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历史与景观变迁
    2.1 诸葛八阵图和八阵图村概况
        2.1.1 诸葛亮的八阵图
        2.1.2 国内诸葛村及八卦村概况
    2.2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原貌、变迁
        2.2.1 家族文化为主的人文
        2.2.2 名山胜川的毗邻风景
        2.2.3 水网交织的地貌
        2.2.4 八阵图布局的水体
        2.2.5 奇特的古聚落和古遗迹
        2.2.6 盎然生机的植被景观
        2.2.7 意境优美的色彩
        2.2.8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的变迁
    2.3 小结
第三章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现状及评价
    3.1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现状概况
        3.1.1 人文现状
        3.1.2 毗邻风景现状
        3.1.3 地貌现状
        3.1.4 水体现状
        3.1.5 古聚落及古遗迹现状
        3.1.6 植被现状
        3.1.7 色彩现状
    3.2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现状评价
        3.2.1 诸葛八阵图村落现状景观的VRM评价感知体系
        3.2.2 问卷设计、发放及汇总
        3.2.3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3.2.4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现状景观整体评价
        3.2.5 “人文影响”评价
        3.2.6 “毗邻风景”评价
        3.2.7 “地貌”评价
        3.2.8 “水体”评价
        3.2.9 “奇特性”评价
        3.2.10 “植被”评价
        3.2.11 “色彩”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保护与优化建议
    4.1 景观保护与优化原则
        4.1.1 整体综合性原则
        4.1.2 原真性原则
        4.1.3 乡土性原则
        4.1.4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人文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2.1 恢复诸葛家族文化及历史传承
        4.2.2 恢复金坛诸葛氏特殊节庆
    4.3 地貌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3.1 恢复两村之间的土丘
        4.3.2 集约式管理农田和养殖塘
    4.4 水体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4.1 恢复八阵图河道布局
        4.4.2 加强水体的养护管理
    4.5 地域性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5.1 修缮和恢复古遗迹景观
        4.5.2 发展民宿经济留住诸葛后裔
    4.6 植被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6.1 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
        4.6.2 采取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4.6.3 合理配置不同空间的植物群落
    4.7 色彩景观的保护与优化
        4.7.1 控制现代建筑色彩
        4.7.2 丰富植物色彩层次
        4.7.3 丰富铺装的材质及色彩
        4.7.4 设计本土色彩的户外设施
    4.8 毗邻风景的保护与优化
        4.8.1 加快长荡湖风景区体系建设
        4.8.2 向农业的渗透
    4.9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不足
        5.3.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现状的感知评价SD问卷
附录二 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景观现状的问卷统计表

(7)萨金特水彩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萨金特的艺术经历
    2.1 迁徙中学习绘画
    2.2 师从杜兰
    2.3 巴黎沙龙时期
    2.4 多才多艺的萨金特
3 萨金特水彩风景的分类解读
    3.1 对威尼斯情有独钟
    3.2 意大利花园
    3.3 阿尔卑斯山
    3.4 帆船及水
4 萨金特的艺术贡献
    4.1 萨金特的水彩之路
    4.2 萨金特水彩风格独特
    4.3 “片段式”构图
5 萨金特对我的水彩风景画创作的启发
    5.1 临摹中学习
    5.2 毕业作品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阐述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1.4.2 国外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基础理论和设计要素
    2.1 公共空间的定义与演变
        2.1.1 公共空间定义与起源
        2.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2.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2.1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2 场所精神与现象学
        2.2.3 建筑类型学研究
        2.2.4 城市触觉与人性化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及特点
    2.4 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的构成及特点
        2.4.1 广场绿地空间及其特点
        2.4.2 街巷空间及其特点
        2.4.3 过渡空间及其特点
        2.4.4 空间构成复合化趋势
    2.5 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2.5.1 空间关系
        2.5.2 空间尺度
        2.5.3 空间界面与风貌
        2.5.4 场所人性化关怀
        2.5.5 文化传承与展示
    2.6 本章小结
3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概况
    3.1 相关背景
        3.1.1 小雁塔概况
        3.1.2 小雁塔历史片区研究范围
        3.1.3 小雁塔历史片区发展变迁
    3.2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现状
        3.2.1 片区用地现状分析
        3.2.2 历史文化遗址分析
        3.2.3 人群行为活动分析
        3.2.4 空间肌理现状分析
        3.2.5 广场绿地街巷分析
    3.3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3.3.1 布局缺乏有效规划
        3.3.2 尺度风貌控制失调
        3.3.3 功能缺失与空间利用率低
        3.3.4 缺少场所的人性化
        3.3.5 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缺失
        3.3.6 公共空间原型模糊
        3.3.7 城市管理与配套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整体设计
    4.1 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设计
        4.1.1 项目背景介绍
        4.1.2 片区功能定位
        4.1.3 整体规划布局
        4.1.4 公共空间设计
    4.2 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研究
        4.2.1 上海太平桥片区公共空间研究
        4.2.2 西安永宁门片区公共空间研究
        4.2.3 成都太古里片区公共空间研究
        4.2.4 北京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研究
        4.2.5 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研究
        4.2.6 案例对比分析
    4.3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构建目标
        4.3.1 社会目标
        4.3.2 经济目标
        4.3.3 文化目标
        4.3.4 生态目标
    4.4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4.4.1 地域特色与整体统一原则
        4.4.2 尊重历史与场所精神原则
        4.4.3 人群行为与空间互动原则
        4.4.4 文化经济生态可持续原则
        4.4.5 功能复合化与系统化原则
    4.5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采取措施
        4.5.1 空间功能布局
        4.5.2 空间要素处理
        4.5.3 场所感知设计
        4.5.4 城市公众参与
    4.6 本章小结
5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节点详细设计
    5.1 小雁塔东西里街巷空间设计分析
        5.1.1 空间布局与尺度
        5.1.2 空间界面与风貌
        5.1.3 设计多方案比较
        5.1.4 人性化与场所感知
        5.1.5 文化传承与展示
    5.2 小雁塔南广场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5.2.1 空间布局与尺度
        5.2.2 空间界面与风貌
        5.2.3 人性化与场所感知
        5.2.4 文化传承与展示
    5.3 小雁塔东西苑景观设计分析
        5.3.1 空间布局及风貌
        5.3.2 设计多方案比较
        5.3.3 空间细部设计
        5.3.4 文化传承与展示
    5.4 小雁塔公共节点空间文化策划
    5.5 本章小结
6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设计总结与反思
    6.1 小雁塔历史片区公共空间实践总结
        6.1.1 挖掘地域性文化特色
        6.1.2 构建复合型公共空间
        6.1.3 营造人性化空间感知
    6.2 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反思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基于顾客体验的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顾客体验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顾客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拟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回顾
    2.1 文化旅游的相关理论
        2.1.1 文化旅游的内涵
        2.1.2 文化旅游的类型及构成要素
    2.2 文化旅游产品定制的相关理论
        2.2.1 关于定制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的相关研究
    2.3 文化旅游产品定制的相关方法
        2.3.1 顾客体验管理模型
        2.3.2 PEST分析
        2.3.3 五力模型
第三章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T公司行业背景及发展现状
        3.1.1 国内文化旅游行业现状
        3.1.2 T公司及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2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现状
        3.2.1 T公司主要竞争对手
        3.2.2 T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分析
        3.2.3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现状
    3.3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及服务流程
        3.3.2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3.3.3 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开发问题的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的设计
    4.1 基于顾客体验的文化旅游定制产品设计思路
        4.1.1 总体框架
        4.1.2 设计原则
    4.2 顾客体验与定制文化旅游需求分析
        4.2.1 顾客定制文化旅游需求获取
        4.2.2 顾客定制文化旅游需求分析
        4.2.3 确定关键体验
    4.3 文化旅游定制产品的设计过程
        4.3.1 产品定位
        4.3.2 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与体验设计
        4.3.3 文化旅游路线规划与设计
        4.3.4 文化旅游服务设计
    4.4 产品设计效果检验
        4.4.1 产品与需求体验差距分析
        4.4.2 文化旅游要素配置
        4.4.3 产品的实施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效果的实证分析
    5.1 大众文化旅游产品与定制文化旅游产品的比较分析
    5.2 基于体验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比较分析
        5.2.1 旅游体验质量
        5.2.2 问卷设计
        5.2.3 评价与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附录A:T公司定制文化旅游需求调查表
附录B:X客户意大利16日定制文化游产品
附录C:意大利一地12日跟团文化游产品
附录D: 文化旅游产品感知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E:文化旅游产品效果反馈表
参考文献

(10)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苏州水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
    第一节 苏州水文化与城市形象关系探讨
        一、水文化决定苏州的城市定位
        二、水文化影响苏州的城市格局
        三、水文化蕴养苏州的城市精神
    第二节 苏州新形象——人间天堂,自在苏州
        一、上善若水的理念形象
        二、城水融合的视觉形象
        三、海纳百川的行为形象
    第三节 自在苏州的“水性特征”
        一、细致灵巧的精致性
        二、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三、自强不息的创新性
        四、刚柔并济的坚韧性
    第四节 自在苏州对城市文化起推动作用
第三章 苏州水文化阐述
    第一节 古城苏州水文化渊源
        一、水城苏州的形成与演变
        二、水与苏州的物质生活
        三、水与苏州的精神生活
    第二节 现代苏州水文化实践
        一、水城风貌与现代元素和谐共存——造城市之形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守城市之根
        三、广宣传造声势——兴城市之名
第四章 苏州水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一节 打造水文化和谐新形态
        一、加强亲水特征构筑水系新风貌
        二、提升环境活力建造绿色新家园
        三、注重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旧文脉
    第二节 完善水文化软硬件设施
        一、举办水文化活动丰富水文化气息
        二、建造水文化基地完善水文化设施
    第三节 采取市场化运作
        一、产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二、加强宣传推广重视品牌宣传效应
第五章 威尼斯城市文化与形象案例镜鉴
    第一节 威尼斯水城概述
        一、水城的辉煌历史
        二、当代威尼斯——艺术节之城
    第二节 苏州与威尼斯城市文化比较
        一、苏州与威尼斯文化上的相同特色
        二、苏州与威尼斯文化上的相异特色
    第三节 给苏州城市形象建设带来的启示
        一、借助科技创意 彰显新艺术风采
        二、博采东西众长 造历史文化名城
        三、增加节事营销 提升城市知名度
        四、做强文化产业 促商业文化联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走访威尼期圣马可广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卡洛·斯卡帕作品中的多重关联设计特征研究[D]. 刘嘉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1
  • [2]论传统书院建筑的空间重构与保护 ——以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书院为例[D]. 叶君怡.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D]. 雷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D]. 赵琼. 苏州大学, 2020(03)
  • [5]城市题材山水画对我创作实践的影响[D]. 马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研究[D]. 俞华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萨金特水彩艺术探析[D]. 付美桥.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1)
  • [8]小雁塔历史片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秦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基于顾客体验的T公司文化旅游定制产品设计[D]. 庞雅菲. 东南大学, 2018(05)
  • [10]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 季嫣然.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参观威尼斯人的圣马可广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