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藿朴夏苓汤治疗重症乙脑高热不退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忠德,邹旭,林琳,郭建文,颜芳,孙良生,何泽慧,张俭,蔡彦,尹鑫,周袁申,陶兰亭,张戈[1](2021)在《广东省107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救治策略》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探讨中医救治策略。方法对广州确诊的107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通过中医临床应急数据采集平台录入数据,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入院时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疾病诊断及分型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78例(72.9%),咳嗽59例(55.1%),咯痰53例(49.5%),疲倦乏力24例(22.4%),咽干22例(20.6%),恶寒21例(19.6%),头身痛20例(18.7%)等。舌质多为淡红(35/89,39.3%)、红(27/89,30.3%)、淡白(13/89,14.6%),舌形多见质嫩(24/81,29.6%)、瘦薄(11/81,13.6%)、齿痕(9/81,11.1%),苔色多为薄白(46/91,50.5%)、黄(41/91,45.1%),62.1%(54/87)的患者可见腻苔。结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核心病机是暑湿化热、疫毒侵肺、元气大虚,以"湿""热""毒""虚"为主,治疗上结合本地区气候、人群特点,根据患者不同分型,采用"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早期扶正、全程扶正"的中医救治策略,以清暑化湿、宣肺解毒、通腑泄热、调肠治肺为治则治法,并据此制定的中医药分类治疗、中西医结合策略已取得较好疗效,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王宏杨,张福利,苑天彤[2](2021)在《基于温病学“分消走泄法”现代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消走泄法"源流于《内经》,首先提出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此后分消走泄法在临床中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创新,并与其它经典理论交叉、融合、补充,创立一系列经典方剂。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家临床诊疗经验,从中医学理法方药角度探讨分消走泄法对于现代临床诊疗中如外感湿热、邪在少阳、疫疠邪气伏于膜原,及内伤杂病中营卫不和、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瘀血等病因病机下,现代医家灵活运用分消走泄理论指导临床不同系统疾病异病同治的经验,为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认识其内涵,拓展其应用,指导其临床进行探索。
赵凰宏,詹向红,马振,关东升,韩冠先,杨柳,雷励飞,曹钰珂[3](2021)在《融合“通路-靶点-活性成分”探讨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与初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潜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大辞典》中获取藿朴夏苓汤的药性与归经,然后运用TCMSP、BATMAN-TCM、TCMID数据库,检索该复方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并将经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的靶基因官方名称及检索出的相应中药成分、中药名称输入Cyoscape3.7.1软件,使"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可视化。其次,运用STRING平台和BioGPS平台获取药物关键靶点和基因表达的器官组织,构建"关键靶点-器官组织"网络图。然后,将藿朴夏苓汤关键基因和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靶基因取交集,获取"药物-疾病"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作用机制和主要有效化合物成分。最后对主要化合物成分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涉及10味中药、53个有效药物成分,210个靶基因;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有79个相互密切作用的关键基因,根据BioGPS基因定位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在肺、心、肝、心肌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CD34+细胞等器官组织内高表达;按照P <0.05的标准,GO富集到细胞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白细胞与细胞粘附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的正调控等938个条目,KEGG富集到甲型流感、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等与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相关的13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有效成分,具有和推荐药类似或更好的与ACE2受体、2019-nCoV spike glycoprotein结合的能力。结论藿朴夏苓汤的有效化合物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能通过多脏器组织与ACE2结合,作用于RELA、CALM1、IL6、IL4、IL2、PRKCB、PRKCA、IL1B、CDK4、CCL2、CXCL10、EGFR等关键靶点参与的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治疗作用。
殷紫苇[4](2021)在《82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药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的研究,观察中医药对于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儿,其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符合入组观察条件的共82例,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记录分组:其中A组21例(普通治疗组)的方式为一般对症处理加热毒宁静滴、干扰素喷雾治疗,B组22例的治疗方法为普通治疗组基础上加胆木浸膏糖浆,C组21例方案为普通治疗加小儿化毒散,D组18例方案则加上康复新口服液,分析收集、比较治疗前患儿一般情况(其中包含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性别等)、治疗前症状的基线分布(包括皮疹的部位分布、热势的高低等)以及治疗后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等,最后比较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症转化情况、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82例患儿当中,男女比例为1.65:1,四组相比,B、C、D三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以及其他伴随的症状的改善时间均要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对于患儿发热、口腔溃疡所致的疼痛、咳嗽流涕等症状效果更好;C组对于患儿口溃、皮疹、便秘效果好,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肌;D组能够迅速改善患儿口腔疼痛所致流涎、纳差等症状,促进皮疹的消退;治疗过程中四组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所收集分析的病例当中患儿男性比例较高,不同中药制剂均能够改善手足口病患儿(普通型)的临床症状,加速皮疹的恢复,缩短退热时间,但不同中药制剂所针对的患儿症状各有优势,治疗方案安全性高。
李路燕[5](2020)在《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真实世界环境下,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同时以《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指南为标准,评价临床治疗与指南的符合度,为《指南》的推广应用及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患儿对治疗药物的接受程度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有效性,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并评价其与《指南》的符合度。结果:1.治疗5天后,疾病疗效比较,中成药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6.49%,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和98.25%,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两组在皮疹/疱疹、口腔溃疡、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纳差、恶心呕吐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口腔溃疡、咽痛方面,中成药组显着优于中药组(P<0.05)。2.用药方面,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开喉剑(儿童)喷雾剂、小儿青翘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康复新液、连花清瘟颗粒;中成药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中药频数位于前20味中药分别为:连翘、金银花、炙甘草、藿香、黄芩、薄荷、炒牛蒡子、紫草、桔梗、石菖蒲、淡竹叶、板蓝根、滑石、柴胡、葛根、茵陈、射干、荆芥、赤芍、芦根;对中药进行分类,显示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其次为解表药、祛湿药、凉血药;对中药性味进行研究,药性主要为寒性,次之为温、凉,平性使用频数最少;药味主要为苦、辛、甘;咸、酸、涩使用频数较少;归经主要为肺经,其次为脾经、心经。3.在符合度评价方面,指南中“诊断”的应用符合率最高(100%);“辨证”、“治则治法”的应用符合率均为91.67%;“方药”符合率为89.48%;“中成药”应用符合率为86.95%;临床愈显率为82.5%。结论:1.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着。2.结合临床用药规律及临床治疗符合度评价,该《指南》适用于临床,是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规范方案。3.建议《指南》在今后的修订中:(1)证型方面将心脾积热证明确为手足口病常证证型之一,相应的治则治法为清热泻脾,泻火解毒,方药为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加减;(2)根据临床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中成药使用频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儿童用药经验的循证依据,适当调整中成药品种,增加儿童专用中成药,同时推广局部用药在临床的应用;(3)为便于《指南》的掌握和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满足西医医生的使用要求,可进一步细化中医证型和症候的相关性及中成药的使用指征。
王淞[6](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熊继柏[7](2020)在《国医大师熊继柏谈《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文中研究说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药诊疗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医药人的担当与作为。国医大师熊继柏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通晓中医经典,善于辨证施治,其在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开的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视频培训中,从该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邪特点到整个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诊疗预防思路进行了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为我们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胜疫情,提供了重要的中医支持和智慧保障!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学习中医精髓,借鉴经验与方法,深刻领会并运用该中医药诊疗方案,共同努力,打赢抗疫阻击战!
王金榜,梁保丽,孙树椿[8](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现代中医诊疗建议方案与探讨》文中认为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为主的新型传染病。疫情传入地的患者早期症状由于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各地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先后集体或个人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法和建议方案。作为现代中医,按照习近平主席:"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并重"的指示精神。为规范这一新型传染病"瘟疫"的认知和诊疗,综合相关资料,根据疫情演变规律,结合个人经验与体会,特此探讨COVID-19感染性肺炎的诊疗建议方案。
焦如春[9](2019)在《《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温,是湿热合邪所致的一种疾病,属温病中的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相关理论指导辨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湿温相关理论,对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艾滋病、SARS等疾病诊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临床中,湿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拓宽到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湿温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研究湿温证治规律对现代临床诊疗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在诸多温病学着作中,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是较系统、完整、集大成的一本温病学专着。论着中创建了新的温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可为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为主体,对书中湿温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分别从“因、机、证、治”等方面研究湿温证治规律。本研究主要分为九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湿温定义及相关疾病关系辨析。明确本研究主体是广义湿温,包含暑温、伏暑、湿温3个病种。对3者关系辨析,存在发病时节、病位、证、治法侧重的不同。关于湿温与寒湿则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可孤立。第二部分论述湿温病因与发病。湿温病因为湿热邪气。邪气或从外来,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或湿自内生,而病湿温;或内外合邪发病。另外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痰饮等病理性产物,亦可导致新病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湿温病机。此部分从湿温病位与病性、传变规律、转归三方面研究。湿温病位广泛,三焦俱受,但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性有虚有实,疾病以三焦传变为主,也有卫气营血相传。后期或是湿温化燥;或是湿温化为寒湿。第四部分论述湿温治则治法。湿温治则治法遵从三焦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以三焦分论,上焦治宜芳香宣化为主,中焦治宜苦辛通降为主,下焦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治法分别为芳香宣化、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邪、宣通三焦,分消走泄、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第五部分论述湿温辨治规律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辨治特点、三焦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寒湿辨治规律研究、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湿温的辨治特点发现,湿温辨证方法主要有从纵向维度进行的三焦辨证、从横向维度进行的卫气营血辨证,二者可相互结合,明确病变脏腑及气血病理阶段;重视体质因素,发现体质不同,影响发病及病情轻重、传变与转归;重视阴阳平和;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有得汗而解、催吐而解、轻下热结而解、淡渗从小便而解;注重舌象、脉象,重视舌象辨湿热,重视脉象定邪正盛衰及预后情况、定三焦病位、据脉施治;既病防变;顾护阳气;顾护阴津。研究三焦辨证论治发现:上焦湿温多病在肺,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气袭表,出现湿热邪气伤阴、湿热邪气伤气、邪闭肺经、邪伤肺气、邪伤肺阴、邪闭肺气、邪蒙清阳、邪阻气逆等病理变化;治法宜芳香宣化为主;药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药量也宜轻。中焦湿温多病在脾胃,病证繁多,多属气分阶段;以湿热邪气阻滞气机,脾升胃降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脾胃受病,上则清阳不升,中则失于健运,下则浊阴不降,又有脾主四肢肌肉,病亦可延及向外,故在此将其统归,总不离蒙上、滞中、滞下及湿热日久出现的湿伤阳、热伤阴、阴阳两伤,其中蒙上包含蒙蔽清窍、发于肌表、郁于经络关节肢体三类;治法以苦辛通降法为主。下焦湿温多病在肝、肾;病性多属邪少虚多;病理表现有邪伤肝络、邪灼真阴、邪损脾肾阳气、阴阳两虚、闭阻下窍、上蒙清窍等,治法以淡渗利湿、补益法为主。三焦同病,仍以脾胃为论治重点;总以通宣三焦,分消走泄为法;治法宜选宣气化湿、苦辛通降、淡渗利湿之法,有时要同时应用方可显效。研究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发现,湿温所处卫气营血阶段并非遵循卫-气-营-血逐级深入,该现象的出现与发病病因、病邪强盛程度有关。疾病在三焦辨证所处病情阶段与卫气营血所处病情阶段并非相对应。研究寒湿辨治规律发现:上焦寒湿多病在肺,发病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中焦寒湿多病在脾胃;治法以苦辛通降法、温阳化湿法为主,或二法相合,或分别合以淡渗利湿法。下焦寒湿日久,多伤及肝、肾;其中寒湿日久耗损肾阳或脾肾两伤者,可见寒湿所致痔疮下血、阻滞气机之便血、肾阳虚衰、脾肾阳虚等虚证,亦可出现津液积聚胃口所致之阴吹等实证;寒湿伤于厥阴,发为寒疝,其中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病势急;总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研究中发现吴鞠通善用温补督脉的特殊治法,用于肾阳虚衰的治疗,药多用鹿茸一味。第六部分论述《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与煎服药特点分析。此部分分别从湿温用药特点、特殊煎服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研究湿温用药特点时发现:湿温辨证用药,当细分疾病所属阶段,分而论治。一般湿温用药,忌柔喜刚;若湿热日久,伤阴耗津,药用阴柔生津之品。三焦湿温用药各不同,上焦宜选轻清之品,且药量宜轻;中焦用药质地不轻不重,用药以达中焦脾胃燥湿相济、脾升胃降,气机和畅为旨,药物多选用辛温之品配以苦寒之品;下焦用药,药味当厚。研究特殊煎服药特点时发现:煎煮药物时,依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性选用相应的溶媒;服药时间方面,除一般服药时间外,尚有昼夜时时服药法、病发前预防性服药法;临证中,服药剂量需根据体质、年龄进行调整。针对寒湿患者,煎服药亦有其法。第七部分论述湿温后期调摄及治疗禁忌。湿性黏滞,湿温病情缠绵,疾病后期及愈后均需时时调摄。饮食当以淡薄滋味为主,痢疾患者尤需重视此点。针对不同体质,亦须选用不同的调摄方式。治疗湿温时,应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忌纯辛温发汗。第八部分论述《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二者在疾病病位、辨证方法、诊法、治法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温病条辨》主要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施治;而《湿热病篇》主要以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施治,同时参以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重视舌象、脉象;而《湿热病篇》尤其重视观舌象,以查病位、定证型。第九部分论述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此部分从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两方面研究。后世医家治疗湿温的方剂,很大程度受到吴鞠通论治湿温理论的影响,其中较为代表性名方有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菖蒲郁金汤。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较多,孔伯华提出肝热、脾虚理论,秦伯未提出芳香化湿宜分为芳香、香燥化湿,章次公提出湿温急症需重视脉诊,赵绍琴提出治湿、治气、宣肺三要法,另有医家将三焦辨证灵活应用临床。以上研究对《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对现代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陈云[10](2019)在《基于聚类与因子分析对颅脑术后发热中医证候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二科自2015年1月-2018年9月的住院病人进行筛选,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以探讨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为初步制定适合临床的、可操作性强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将数理统计学方法引入,采用文献调研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制定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信息评分表,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初步探讨关于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分型,为建立临床适用的证候分类标准建立基础。结果:(1)文献研究方面: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8篇,整理得到15个不同的证型如下:湿热内蕴证(15例)、阴虚发热证(12例)、里热炽盛证(12例)、气虚发热证(11例)、血瘀发热证(7例)、热入营血证(5例)、痰热内扰证(5例)、血虚发热证(3例)、痰湿郁热证(3例)、食滞化热证(3例)、少阳阳明合病证(1例)、寒湿内结证(1例)、肝阳上亢证(1例)、阳虚发热证(1例)、气滞发热证(1例)。(2)对文献中所载的证候描述进行统计以及规范化分析,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对选取的50个症状根据有无、轻重进行赋值,无者赋值0分,有者据轻重赋1-3分(其中舌脉象由于经口气管插管、有创动脉压检测、患者昏迷等客观因素病历记录缺失较多,不纳入最终统计)。(3)临床研究方面:纳入符合颅脑术后发热患者250例,收集临床症状、体征建立数据库,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符合中医证候诊断的12个公因子,与文献中所反映的颅脑术后发热基本病机一致。以公因子为自变量对150例患者进行聚类,反复验证,最终经专家组讨论得到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证型5类,分布如下:阳明腑实证(57例)、热入营血证(35例)、阴虚外感证(112例)、肝郁脾虚证(27例)、痰热扰神证(19例)。其分布规律与因子分析所反映的病因病机基本一致,体现颅脑术后发热的基本病机。结论:将数理统计的方法引入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标准研究,体现了中医理论研究引入现代科研方法的新模式,为临床辨证施治治疗颅脑术后发热提供了相对客观、系统的辨证参考依据。
二、藿朴夏苓汤治疗重症乙脑高热不退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藿朴夏苓汤治疗重症乙脑高热不退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107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救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和分型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调查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 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调查结果 |
2.3 患者入院时舌象调查情况 |
3 讨论 |
(2)基于温病学“分消走泄法”现代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消走泄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2 分消走泄法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3 分消走泄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4 分消走泄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5 分消走泄法在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6 分消走泄法在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进展 |
7 分消走泄法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进展 |
8 分消走泄法在皮肤相关疾病中临床应用进展 |
9 结语 |
(3)融合“通路-靶点-活性成分”探讨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与初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藿朴夏苓汤的四气五味与药物归经 |
1.2 藿朴夏苓汤有效成分筛选及“药物组成-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网络构建 |
1.3 藿朴夏苓汤“关键靶标-器官组织”网络构建 |
1.4 新冠肺炎炎症风暴靶蛋白获取及“药物-疾病”靶标的PPI网络构建 |
1.5 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
1.6 构建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通路-靶点-活性成分”网络 |
1.7 运用分子对接对1.6得到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初步验证 |
2 结果 |
2.1 构建藿朴夏苓汤复方药性与归经网络图 |
2.2 构建藿朴夏苓汤的“药物组成-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网络 |
2.3 构建藿朴夏苓汤“关键靶标-器官组织”网络 |
2.4 构建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靶蛋白PPI网络 |
2.5 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 |
2.6 构建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通路-靶点-活性成分”网络 |
2.7 藿朴夏苓汤活性化合物成分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分子对接结果 |
3 结语 |
(4)82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药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终止试验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2.1 A组治疗 |
3.2.2 B组治疗 |
3.2.3 C组治疗 |
3.2.4 D组治疗 |
3.2.5 疗程 |
4.观察内容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观察指标 |
5.统计学处理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1.一般情况资料 |
2.开始退热时间分析比较 |
3.完全退热时间 |
4.咳嗽痊愈时间 |
5.流涎消失时间的对比 |
6.治疗前后纳差消失的时间比较 |
7.治疗前后患儿呕吐消失的时间比较 |
8.治疗后患儿便秘消失时间的比较 |
9.皮疹消退时间的对比分析 |
10.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的分析 |
11.临床治疗结局 |
12.实验室指标比较 |
13.不良事件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1.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
1.2 HFMD发病机制 |
1.3 HFMD的治疗 |
1.3.1 一般治疗 |
1.3.2 抗病毒 |
1.3.3 重症治疗 |
2.中医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疗 |
2.3.1 辨证论治 |
2.3.2 中成药 |
2.3.3 外治 |
2.3.4 其他治疗 |
3.对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分析 |
4.对胆木浸膏糖浆的分析 |
5.对小儿化毒散的分析 |
6.对于康复新液的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口病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选择 |
(一) 病例来源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三) 西医诊断标准 |
(四) 纳入标准 |
(五) 排除标准 |
(六) 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治疗方案 |
(三) 临床观察时间 |
(四) 临床观察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指南在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
(七) 数据整理及分析 |
结果 |
一、入组情况 |
二、基本信息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龄分布 |
(三) 病程分布 |
(四) 发病季节分布 |
(五) 皮疹、疱疹部位分布情况 |
(六)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三、研究结果 |
(一) 疗效结果 |
(二) 符合度结果 |
(三) 用药结果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名 |
(二) 病因 |
(三) 病机 |
(四) 治疗原则 |
二、西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原微生物学认识 |
(二) 流行病学 |
(三) 治疗 |
三、结果及分析 |
(一) 疗效分析 |
(二) 符合度评价 |
结语 |
一、总结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口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现代中医诊疗建议方案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COVID-19的概念与发病 |
1.1 概念 |
1.2 发病特点 |
2 流行病学与病因病机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病因病机 |
2.2.1 定性 |
2.2.2 定位 |
2.2.3 定量 |
2.2.4 定势 |
3 诊断与辨证 |
3.1 诊断[2] |
3.1.1 诊断要点 |
3.1.1.1 临床表现 |
3.1.1.2 实验室检查 |
3.1.1.3 胸部影像学 |
3.1.2 诊断标准 |
3.1.2.1 疑似病例 |
3.1.2.2 确诊病例 |
3.1.3 鉴别诊断 |
3.2 辨证 |
4 辨证论治 |
4.1 基本原则 |
4.2 一般治疗 |
4.3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
4.4 中药分期分型治疗 |
4.4.1 早期(潜伏期) |
4.4.1.1 寒湿郁肺证 |
4.4.1.2 湿阻肌表经络证 |
4.4.1.3 湿蒙清窍,湿困脾胃证 |
4.4.1.4 风热浊毒,侵袭肺卫证 |
4.4.2 中期(进展期) |
4.4.2.1 湿浊蕴毒,郁闭肺气证 |
4.4.2.2 湿浊困脾,清阳不升证 |
4.4.2.3 湿浊困阻 |
4.4.2.4 湿浊化热,肺胃同病证 |
4.4.2.5 湿浊蕴毒,蒙蔽心包证 |
4.4.2.6 化燥入血,邪闭心包,灼伤脉络证 |
4.4.3 极期(危重期) |
4.4.3.1内闭外脱证 |
4.4.4 后期(恢复期) |
4.4.4.1 余邪留恋证 |
4.4.4.2 肺脾气虚证 |
4.5 养护 |
4.5.1 防护措施 |
4.5.2 养生“四大基石” |
5 讨论 |
5.1 关于温疫治疗总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
5.2 关于本病早期是否存在寒邪表证 |
5.3 关于本病的分期与传变 |
5.4 关于西医西药 |
5.4.1 抗病毒药物 |
5.4.2 输液治疗 |
5.4.3 糖皮质激素 |
5.4.4 免疫球蛋白 |
5.4.5 抗生素治疗 |
5.4.6 关于ICU和现代救治技术 |
6 结论 |
(9)《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湿温定义 |
2 湿温相关疾病关系辨析 |
2.1 湿温与暑温、伏暑 |
2.2 湿温与寒湿 |
3 湿温病因与发病 |
4 湿温病机 |
4.1 湿温病位与病性 |
4.2 湿温传变规律 |
4.2.1 三焦相传 |
4.2.2 卫气营血相传 |
4.3 湿温转归 |
4.3.1 湿温化燥 |
4.3.2 湿温化为寒湿 |
5 湿温治则治法 |
5.1 芳香宣化 |
5.2 苦辛通降 |
5.3 淡渗利湿 |
5.4 通下逐邪 |
5.5 宣通三焦,分消走泄 |
5.6 清热利湿 |
5.7 益气化湿 |
5.8 温阳化湿 |
5.9 疏风胜湿 |
6 湿温辨治规律研究 |
6.1 湿温辨治特点分析 |
6.1.1 湿温辨证方法 |
6.1.2 重视体质因素 |
6.1.3 重视阴阳平和 |
6.1.4 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 |
6.1.5 注重舌象、脉象 |
6.1.6 既病防变 |
6.1.7 顾护阳气 |
6.1.8 顾护阴津 |
6.2 三焦湿温辨证论治 |
6.2.1 上焦湿温辨证论治 |
6.2.2 中焦湿温辨证论治 |
6.2.3 下焦湿温辨证论治 |
6.2.4 三焦同病辨证论治 |
6.3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
6.4 寒湿辨治规律研究 |
6.4.1 上焦寒湿辨证论治 |
6.4.2 中焦寒湿辨证论治 |
6.4.3 下焦寒湿辨证论治 |
6.5 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 |
6.5.1 痹 |
6.5.2 疸 |
6.5.3 疟 |
6.5.4 痢 |
7 《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及煎服药特点分析 |
7.1 湿温用药特点 |
7.2 湿温特殊煎服药特点 |
7.3 寒湿特殊煎服药特点 |
8 湿温后期调摄 |
8.1 淡薄滋味 |
8.2 因人而异 |
9 湿温治疗禁忌 |
9.1 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 |
9.2 忌纯辛温发汗 |
10 《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 |
11 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 |
11.1 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 |
11.2 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聚类与因子分析对颅脑术后发热中医证候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术后发热的认识 |
一、颅脑外科发热的简介 |
二、颅脑外科发热原因的探讨 |
三、颅脑术后发热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二节 传统祖国医学对颅脑术后发热的认识 |
一、颅脑术后发热的病因病机 |
二、中医药对颅脑术后发热治疗作用的研究 |
三、评价与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文献纳入标准 |
三、文献排除标准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候及症状分析 |
二、编制颅脑术后发热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质量控制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一般资料描述 |
二、颅脑术后发热中医证型分析 |
讨论 |
一、颅脑术后发热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必要性 |
二、研究思路 |
三、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评分表的制定 |
四、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五、临床医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藿朴夏苓汤治疗重症乙脑高热不退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107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救治策略[J]. 张忠德,邹旭,林琳,郭建文,颜芳,孙良生,何泽慧,张俭,蔡彦,尹鑫,周袁申,陶兰亭,张戈. 中医杂志, 2021(23)
- [2]基于温病学“分消走泄法”现代临床应用进展[J]. 王宏杨,张福利,苑天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11)
- [3]融合“通路-靶点-活性成分”探讨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与初证[J]. 赵凰宏,詹向红,马振,关东升,韩冠先,杨柳,雷励飞,曹钰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2)
- [4]82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药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D]. 殷紫苇.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D]. 李路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国医大师熊继柏谈《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J].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8]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现代中医诊疗建议方案与探讨[J]. 王金榜,梁保丽,孙树椿. 世界中医药, 2020(01)
- [9]《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D]. 焦如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10]基于聚类与因子分析对颅脑术后发热中医证候的探讨[D]. 陈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