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一、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王燕[2](2021)在《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了一项战略部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上的一项重要工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持续繁荣的进程。在2019年,由政府牵头,出台了贺兰山一体化综合整治方案,本文就是在以上的大背景下,首先对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其次,充分了解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和可用于本项目的生态景观设计技术及手法。立足于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的基本现状,以提升景观为基点,以改善生态为手段,以发展经济为愿景,开展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本项目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坡前中段,占地面积249.186hm2,土壤类型为山前灰漠土和山麓棕钙土,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旅游、文化资源,因而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以“汇历史文化之精华,汲自然生态之灵动,促自然社会之共生,建区域旅游之精品”为主题,以“生态效益突出,景观效果多变,功能分区完善,服务设施一流”为理念,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形成“一带两园五区”的景观结构。“一带”指沿项目内环路外侧设置的宽为40m的防护林景观带;“两园”指以党参、甘草、银柴胡等中草药种植为主的百味园以及以宁夏枸杞、黑果枸杞、葡萄等特色种植为主的特产园;“五区”是指项目的其它五个功能区:入口景观区、休闲娱乐区、文化创意展示区、特产加工销售区和生态植被恢复区。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特色餐饮、民宿,贺兰山精神,诗歌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景观设计手法和生态种植设计理念,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特有植物种和引入的其它适生植物种,在本项目中将生态恢复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结合,打造“有特色、含文化、强生态、高效益”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本文也可为其它类似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卢玲[3](2020)在《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根据宏观和微观特征编制贺兰山大型真菌的检索表;分析真菌的子实体宏观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子实体内孢子的微观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使用ITS序列辅助验证形态学鉴定子实体的分类归属;分析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的影响;对选定的一种外生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plorans的菌种培养特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调查、评估和利用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2012-2016年在内蒙古贺兰山南寺和哈拉乌沟两地进行取样,每个样地分别由5人从沟谷入口处进行拉网式调查,共获得4 000余份样品,经过宏观和微观形态学鉴定辅以ITS序列佐证,鉴定出8目25科69属189种大型真菌,对个种的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盖表面特征、菌盖鳞片特征、菌柄形态特征、菌褶着生方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不同菌种子实体之间存在相似性,同一菌种子实体也存在表型多样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各组成部分形态特征是相互独立的,菌盖表面特征、菌盖附属物特征、菌褶特征和菌柄特征等这4个特征都显示种内多样性小于种间多样性,菌盖形态特征和菌褶特征都与子实体整体特征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关联性,菌盖附属物变化和菌柄特征不会引起子实体整体特征发生变化。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子实体特有的形态特征和各部分形态特征鉴别一些菌种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子实体多样性低、中、高分类,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物种数分别为141种、44种和4种;子实体多样性分类为大型真菌鉴别、分类提供了基本依据。对其孢子的大小和长宽比等的数据研究结论:质量性状方面,孢子形态特征和表面特征相互独立;数量性状方面,大小孢子长宽比、孢子极端比和平均比均具有一致性和关联性,显示孢子数量特征的稳定性;菌种间孢子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按照孢子多样性低、中、高分类,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物种数分别为152种、26种和11种;孢子多样性分类为大型真菌鉴别、分类提供了基本依据。个种的ITS序列比对后佐证了正确的“属”的分类地位,结合形态学特征,将个种确定到“种”。在贺兰山海拔高度高度1900-2650m范围内,海拔高度数值的高低并不影响子实体的整体特征,也不影响子实体各组成部位的形态特征多样性,子实体和各组成部位特征编码(包括)会随机出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数据中。海拔高度数值也不影响大型真菌的孢子的整体形态和其表面特征(其上的纹饰),分别对大孢子和小孢子的长宽比的影响也不显着,但对大小孢子的极端比和平均比都呈现极显着相关性。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plorans的培养特性研究结论:单因素试验结论,影响菌落生长重量的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20-26℃;葡萄糖与麦芽糖混合物的效果最好,可溶性淀粉效果最差,该菌对还原性糖的利用较好,对非还原性糖的利用差。影响菌落生长直径的因素中,碳源以果糖的效果好于其他三种供试碳源,果糖的影响为极显着;氮源以酵母浸膏和天门冬素的效果好于蛋白胨和硝酸钾,但不显着;在实验所设定的范围内pH值和温度对直径的影响也不显着。正交实验验证各因素对菌落生长的重量的影响结果:温度、pH值和氮源都不是显着影响因子,碳源(葡萄糖+麦芽糖)是显着因子。正交实验验证各因素对菌落生长的直径的影响结果:碳源和氮源的交互作用显示,碳源1(葡萄糖+麦芽糖)+氮源1(蛋白胨)组合作用对菌落的生长直径影响极显着。

李婷婷,马超,郭增长[4](2020)在《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文中指出为了揭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长时序植被初级净生产力(NPP)变化与气候相关性,基于MOD17A3H NPP数据、SRTM DEM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2004—2015年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 2004—2015年研究区植被平均NPP为97.91 g C/(m2·a),增长速率为0.28 g C/(m2·a),12 a间植被总NPP变化范围为0.32~0.50 Tg C/a。(2)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水平地带性表现为NPP总量整体北部优于南部(0.042 5 Tg C>0.031 6 Tg C),东部优于西部(0.014 5 Tg C>0.007 3 Tg C);垂直地带性表现为NPP值呈现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原—荒漠的垂直景观结构变化,NPP高值集中分布在海拔2 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3)研究区气候呈冷湿化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01℃/a,降水变化率为2.77 mm/a。植被NPP变化与年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r=0.646 8,p<0.05),其中草原和灌丛区的植被NPP对降水量响应最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结构虽存在缓慢变好趋势,但森林生态系统仍极端脆弱,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张文文[5](2020)在《贺兰山不同林分枯落物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贺兰山油松纯林、青海云杉纯林和油松、山杨混交林的枯落物和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同一林分不同分层和同一分层不同林分间各样本的OTU组成、在各分类水平上的丰度组成、多样性特征,使用Sperman相关分析和RDA冗余分析明确了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不同林分枯落物门水平上优势菌类差异不明显,属水平差异明显,且真菌差异大于细菌,不同枯落物优势属不同;林分组成对枯落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无显着影响;影响枯落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最主要环境因子是有机碳和全氮;真菌群落组成受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共同影响;枯落物层全氮含量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全氮、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含量均在青海云杉林中最大,这为青海云杉林演替成为贺兰山顶级优势群落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说明森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存在明显的“表聚效应”;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不同林分土壤细菌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差异不显着,在属水平上差异显着;不同林分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有明显差异,针阔混交林土壤为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形成更有利;土壤土壤脲酶和全氮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硝态氮和蔗糖酶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森林土壤中共检测出15个真菌门,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是多数土壤类型中的优势菌纲,真菌的优势菌属受林分影响较大,主要有地星尘菌属、被孢霉属、南极青霉属和双担菌属;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林分和土层的变化无响应;真菌群落组成在门和属水平上手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全磷是对真菌群落组成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因子,对真菌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真菌群落多样有明显提升作用;硝态氮是影响真菌群落多样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本研究能够丰富贺兰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物种资源信息库,为贺兰山优势树种的演替规律提供数据参考,为全面理解森林枯落物、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理提供参考。

高惠[6](2020)在《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种群遗传学及遗传分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由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日益加剧。破碎化景观会对物种的遗传分化模式产生影响,阻碍种群的基因流动,而基因流是决定和维持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对物种的适合度,特别是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马鹿阿拉善亚种(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简称阿拉善马鹿,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是我国所有马鹿亚种中数量最少且分布范围最狭窄的一个孤立种群,研究表明位于“大陆岛”的高山有蹄类比分布在连续景观中的种群表现出更显着的遗传分化,目前关于该亚种的遗传多样性缺乏全面分析,且种群内部的遗传分化研究尚属空白,这对该濒危亚种的可持续管理和科学保护造成严重制约。本研究于2016年的7~8月至2017年2~4月,采用样线法和实体观测法对贺兰山地区有阿拉善马鹿分布的区域进行新鲜粪便样本采集,利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标记和双亲遗传的微卫星标记,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阿拉善马鹿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评估该亚种的遗传分化现状。此外,运用分子生态学手段对阿拉善马鹿的扩散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景观遗传学方法探寻对其基因流造成阻碍的环境变量,从物种自身和外界环境两方面探讨造成该亚种遗传分化的原因,为阿拉善马鹿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采集的413份粪便样品中,共鉴定出329只阿拉善马鹿个体,雌、雄性比为1.69:1。215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序列共得到1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150和0.00019。153只个体的控制区序列共得到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318和0.00047。110个Cyt b与控制区的联合序列共得到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476和0.00036。利用11对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329只个体进行检测,得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68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92。所有标记均表明阿拉善马鹿的遗传多样性在我国所有马鹿亚种野生种群中处于较低水平。种群的近交系数(Fis)为负值,说明目前该种群尚无近亲交配风险。2.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表明:对12个地理群的微卫星数据进行STRUCTURE和Geneland两种贝叶斯聚类分析,得到的最佳分组数均为3,个体邻接树、主成分判别分析(DAPC)、线粒体D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均表明阿拉善马鹿并没有形成显着的系统地理格局。相比线粒体标记,微卫星检测到更多的种群遗传结构。所有标记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均表明大部分遗传分化来自于地理群内部,但不同标记的分析结果有所差异。线粒体DNA标记的AMOVA均显示内蒙和宁夏两个群组间的遗传分化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微卫星标记显示地理群内和群间的遗传分化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0),但群组间的遗传分化不显着(P=0.363),推测可能是由偏雄性扩散导致两种标记检测结果的差异性。遗传分化(Fst)值计算表明,相较线粒体DNA,微卫星标记检测到更多(74.2%)地理群间存在极显着的遗传分化(P<0.001),表明阿拉善马鹿经历了逐步分化的过程。3.种群历史动态分析表明:基于微卫星数据检测发现,阿拉善马鹿可能出现过瓶颈效应。基于线粒体序列的中性检验表明,种群的Fu and Li’s D和Tajima’s D均为显着负值,错配分布图为单峰,均表明该亚种曾经发生过种群扩张。4.扩散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核标记与标准化线粒体标记的Fst值比较发现,大部分地理群间的两值相差不大,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性扩散模式。亲缘关系分析中,多数地理群内雌性的亲缘关系(R)值(均值为0.158)大于雄性(均值为0.115),呈偏雄性扩散特征。两性Fst值比较中,雌性地理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显着高于雄性(雌性Fst=0.072,雄性Fst=0.048,P<0.01),也表现出偏雄性扩散特征。分配检验得到雌性校正过的平均分配系数(AIc)为正值(0.375),雄性为负值(-0.663),且居于长尾位置的个体大部分为雄性,支持偏雄性扩散。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雌性在0~3 000 m距离内呈显着正相关,存在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而雄性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与邻近的4只个体呈显着正相关的马鹿共38只,其中32只为雌性,6只为雄性,表明相较雄性,雌性更偏向于“留居”。单独对雌性和雄性个体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雌性和雄性的平均相关系数(lr)分别为-1.6和-1.9,表明雌性阿拉善马鹿也可能存在扩散现象,但扩散比例低于雄性,雌性群体并不符合“玫瑰花瓣模型”中的空间利用排他性。近期扩散检测共发现10只个体发生了扩散,其中9只为雄性,占所有雄性比例的8.0%,只有1只为雌性,占雌性比例的0.52%。雄性扩散距离从3.33~37.88 km不等,雌性为0.89 km,雄性的扩散比例和距离明显大于雌性。综合分析表明阿拉善马鹿整体表现为偏雄性扩散,符合一般哺乳动物的扩散模式。5.景观遗传学分析表明:阿拉善马鹿的遗传分化符合距离隔离(IBD)模式,在3000 m范围内,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着正相关。Reciprocal causal modelling分析表明地形复杂度是造成阿拉善马鹿遗传分化最重要的环境变量,由于植被分布和积雪等因素,阳坡对马鹿扩散阻力最低。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s)分析发现地形复杂度、坡向、海拔和坡度4种变量的组合,共同影响了阿拉善马鹿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阿拉善马鹿的电流图表明苏峪口和插旗口这两条沟道对宁夏和内蒙群组间的基因流连通非常重要,在保护规划中,应重点对这些区域进行保护,减少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遗传分化加剧。

李婷婷,马超,郭增长[7](2019)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2000-2015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气候响应》文中指出宁夏贺兰山作为大尺度地理界限成为宁夏平原的气候屏障和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研究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长时序植被初级净生产力变化与气候相关性,可为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7A3H NPP数据(2000-2015年)、SRTMDEM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2000-2015年),运用分类处理、数据统计、趋势变化、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NPP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NPP以0.0154Tg C/a的速率波动性下降,2004-2015年森林面积占比不足0.03%,森林生态管理不容乐观;NPP高值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整体呈现出林地-灌丛-荒漠草原-灌丛的垂直景观结构变化;NPP变化与气温、降水气候因素不相关。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结构变差,植被净初级净生产力下降,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赵吉麟[8](201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立地学是探究林木生长环境条件及其分异规律的科学。开展立地类型划分并对林地进行多功能性评价,进而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对区域森林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在收集气象、土壤、地形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确立了立地分类的主导因子,运用ArcGIS将各个主导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完成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根据研究区生态功能现状,进行林地多种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多种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地形、海拔、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为宁夏地区立地划分的主导因子。(2)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为5个立地区,分别为贺兰山山地立地区、宁夏平原立地区、中部丘陵风沙区立地区、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18个立地组,45个立地类型。(3)根据宁夏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将每种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分为4级: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等重要、极重要。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和中等重要性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的区域在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等江河源头。一般重要地区所占面积36900 km2,占比71.3%;比较重要地区面积14100 km2,占比27.3%;中等重要面积736 km2,占比1.42%;极重要地区面积只有64 km。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是在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中等重要区所占面积最大25100km2,占比48.47%;极重要区面积最小只有1900km2,占比3.55%。一般重要区面积9100km2,占比17.59%;比较重要区面积15700km2,占比30.39%。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中中等重要区面积24200 km2,在四种重要性等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24000 km2,比较重要区和极重要区所占面积较小。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地区面积22800k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12116km2,中等重要区和比较重要区面积分别为8925km2和7957 km2。(4)分区域统计出每种立地类型中林地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辅助功能,并提出相适宜森林发展策略。在水源涵养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地区如六盘山中高山森林暗灰褐土立地类型应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主;在水土保持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区域如台地落叶阔叶林立地类型应加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在植被资源比较好的立地类型区如高海拔平原温带落叶灌丛立地类型应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在防风固沙功能中等及以上重要的立地类型如沙地荒漠风沙土立地类型等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森林发展策略。

刘鹏[9](2019)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iacus)与岩羊(Pseudoisnayaur)的活动规律、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阿拉善马鹿与岩羊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及季节变化;从时间角度分析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分析了马鹿与岩羊的集群类型和大小及其出现的频次和季节性变化。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马鹿的日活动节律属于晨昏活动模式,日活动高峰期:5:00-10:00、16:00-21:00,存在季节性变化(冷季与暖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Δ=0.77),由暖季到冷季晨昏活动高峰期均向中午移动(暖季:4:00-8:00、16:00-22:00,冷季:6:00-11:00、15:00-20:00)昼间活动强度大于暖季,而夜间低于暖季。2.岩羊日活动节律为主要在昼间活动的模式,其活动高峰期有两个(8:00-10:00、13:00-15:00),存在一定季节性变化(Δ=0.74):由暖季到冷季,昼间活动高峰期向后推迟(暖季:7:00-9:00、12:00-14:00,冷季:9:00-11:00、13:00-17:00),夜间活动降低。3.两者在日活动节律模式上的相似度较高(Δ=0.67),存在冷季(Δ=0.66)高于暖季(Δ=0.61)的季节变化。日活动节律模式分离特征为:马鹿为晨昏活动模式,岩羊为昼间活动模式;前者昼间活动强度低于后者,而夜间强于后者;两者活动在高峰期上大体错开。4.马鹿的平均集群大小1.4±1.04只,最大的群为11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550.32,df=5,p<0.001),单个雌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6,df=5,p<0.001)。集群大小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4.94,df=1,p<0.05),在冷暖季中马鹿的集群大小均以1-2只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90%左右。不同集群类型平均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x2=0.022,df=1,p=0.881),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大小也不存在差异不显着(x2=2.018,df=1,p=0.155)。5.岩羊平均集群大小为1.78±1.49只,最大的群为20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1108.87,df=5,p<0.001),单个雄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188.67,df=5,p<0.001)。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df=1,p=0.131),在冷暖季中岩羊均以单独活动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60%左右。不同季节不同集群类型平均群集大小不存在显着差异(x2=0.428,df=1,p=0.513),不同集群类型群大小的季节变化差异也不显着:在所有季节中,母仔群、雌性混合群、雄性混合群、雌雄混合群以2只大小为主。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两者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也为两者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从时间角度探究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

宋小龙[10](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二、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
        1.4.1 生态恢复
        1.4.2 生态旅游
        1.4.3 景观生态学原理
        1.4.4 自我设计理论与人为设计理论
        1.4.5 生态恢复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3.1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
        3.1.1 案例介绍
        3.1.2 案例分析
        3.1.3 经验总结
    3.2 江西凤凰沟风景区
        3.2.1 案例介绍
        3.2.2 案例分析
        3.2.3 经验总结
    3.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3.3.1 案例介绍
        3.3.2 案例分析
        3.3.3 经验总结
    3.4 浙江磐安江南药镇
        3.4.1 案例介绍
        3.4.2 案例分析
        3.4.3 经验总结
    3.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设计
        3.5.1 案例介绍
        3.5.2 案例分析
        3.5.3 经验总结
    3.6 广州派潭生态观光苗圃
        3.6.1 案例介绍
        3.6.2 案例分析
        3.6.3 经验总结
4 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分析
        4.1.2 区域概况
        4.1.3 项目SWOT分析
    4.2 项目设计定位
    4.3 规划设计理念
    4.4 规划设计原则
        4.4.1 生态性原则
        4.4.2 功能性原则
        4.4.3 因地制宜原则
        4.4.4 产业综合原则
        4.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5 规划设计目标
    4.6 规划设计依据
    4.7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4.7.1 总体布局
        4.7.2 功能分区
        4.7.3 交通组织
        4.7.4 景观结构
        4.7.5 竖向设计
        4.7.6 服务设施规划
        4.7.7 产业发展规划
    4.8 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4.8.1 入口景观区
        4.8.2 防护林区
        4.8.3 休闲娱乐区
        4.8.4 中草药生产示范景观区
        4.8.5 宁夏特产区
        4.8.6 文化创意展示区
        4.8.7 特产加工销售区
        4.8.8 生态植被恢复区
    4.9 专项设计
        4.9.1 驳岸设计
        4.9.2 铺装设计
        4.9.3 基于植被恢复的种植设计
    4.10 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贺兰山大型真菌的研究现状
        1.1.1.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学特征相关性和孢子微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1.1.2 贺兰山大型真菌检索表编制的研究
        1.1.1.3 贺兰山大型真菌分子学鉴定与分类的研究
        1.1.1.4 贺兰山子实体分布地海拔高度对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及数量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1.1.1.5 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特性研究
        1.1.2 研究意义
        1.1.2.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学特征相关性和孢子微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意义
        1.1.2.2 贺兰山大型真菌检索表编制的研究意义
        1.1.2.3 贺兰山大型真菌分子学鉴定与分类的研究意义
        1.1.2.4 子实体分布地海拔高度对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及数量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意义
        1.1.2.5 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plorans菌种的培养特性研究意义
    1.2 大型真菌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 国内各地区大型真菌研究概况
        1.2.2 贺兰山的大型真菌的研究概况
        1.2.2.1 贺兰山真菌的研究工作
        1.2.2.2 贺兰山大型真菌形态学研究现状
        1.2.2.3 贺兰山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与分布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观察方法
        2.2.1.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观察方法
        2.2.1.2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中孢子的微观形态学观察方法
        2.2.1.3 编制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形态检索表
        2.2.2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特征统计分析
        2.2.2.1 子实体宏观特征的统计分析
        2.2.2.2 子实体的孢子的微观形态特征统计分析
        2.2.3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方法
        2.2.3.1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2.2.3.2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实验方法
        2.2.4 海拔高度对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和孢子形态与数量特征的影响
        2.2.5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plorans的菌种培养研究
        2.2.5.1 单因素实验
        2.2.5.2 多因素分析实验
    2.3. 数据分析
        2.3.1 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子实体特征、孢子特征和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和孢子的影响
        2.3.2 暗黄粘盖牛肝菌培养特性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观察结果
        3.1.1 子实体的宏观形态观察结果
        3.1.2 子实体中孢子的微观形态观察结果
        3.1.2.1 大型子囊菌类
        3.1.2.2 胶质菌类
        3.1.2.3 珊瑚菌类(Ramaria)
        3.1.2.4 多孔菌、齿菌及革菌类
        3.1.2.5 牛肝菌类
        3.1.2.6 伞菌类
        3.1.2.7 红菇类(Russulaceae)
        3.1.2.8 地星和马勃菌类(Geastraceae & Lycoperdales)
        3.1.2.9 子实体内孢子形态特征编码统计
        3.1.3 内蒙古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分类检索表
    3.2 子实体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结果
        3.2.1 子实体整体形态特征编码分析
        3.2.1.1 子实体不同部位表型的多样性类型分析
        3.2.1.2 菌盖特征与菌柄特征多样性的关联性分析
        3.2.1.3 子实体局部特征变化对整体特征的影响
        3.2.1.4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3.2.1.5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的讨论
        3.2.1.6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结论
        3.2.2 子实体中孢子微观形态的多样性分析
        3.2.2.1 孢子形态特征及表面特征的多样性
        3.2.2.2 孢子大小比值多样性
        3.2.2.3 孢子形态特征与孢子表面特征的关联性
        3.2.2.4 孢子长宽比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
        3.2.2.5 基于孢子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3.2.2.6 聚类与判别的结果探讨
        3.2.2.7 孢子的多样性分析讨论
        3.2.2.8 孢子的多样性结论
    3.3 大型真菌ITS序列比对结果
    3.4 贺兰山海拔高度对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及孢子形态特征的影响
        3.4.1 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及菌盖整体形态多样性影响
        3.4.2 海拔高度对菌盖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3 海拔高度对菌盖附属物形态多样性影响
        3.4.4 海拔高度对菌褶着生方式多样性影响
        3.4.5 海拔高度对菌柄形态及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6 海拔高度对孢子形态多样性影响
        3.4.7 海拔高度对孢子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8 海拔高度对大孢子长宽比多样性影响
        3.4.9 海拔高度对小孢子长宽比多样性影响
        3.4.10 海拔高度对大小孢子极端比多样性影响
        3.4.11 海拔高度对大小孢子平均比多样性影响
        3.4.12 海拔高度对孢子形态特征的影响讨论和小结
        3.4.12.1 小结
        3.4.12.2 讨论
    3.5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 plorans)的菌种培养研究
        3.5.1 pH值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2 温度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3 碳源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4 氮源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5 维生素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6 正交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3.5.6.1 碳源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2 氮源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3 pH值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4 温度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5 碳源和氮源对菌种的直径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3.5.6.6 温度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7 碳源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8 氮源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9 pH值对菌落重量的影响
        3.5.7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研究结论
        3.5.8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研究讨论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录1 海拔高度数据统计
    附录2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
    附录3 论文中自测的ITS序列
    附录4 未鉴定确认的贺兰山大型真菌物种名录
    附录5 新鲜子实体图片

(4)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数据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2 数据质量验证
    2.2 研究方法
        2.2.1 偏差分析
        2.2.2 相关性分析
        2.2.3 趋势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MODIS NPP分类处理
    3.2 MODIS NPP时间变化分析
    3.3 MODIS NPP空间变化分析
        3.3.1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剖面水平地带性变化
        3.3.2 贺兰山山脊线生态剖面垂直地带性变化
    3.4 MODIS NPP的气候响应
        3.4.1 气候变化情况
        3.4.2 气候与NPP的响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 论
    4.2 结 论
        (1) 时间变化规律。
        (2) 空间分布规律。
        (3) 气候响应规律。

(5)贺兰山不同林分枯落物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贺兰山森林土壤研究进展
    1.3 森林枯落物研究现状
        1.3.1 研究进展及内容
        1.3.2 研究意义与作用
    1.4 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1.5 土壤微生物与枯落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3.1 样地的选择和样品的采集
        2.3.2 样地调查
        2.3.3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方法
        2.4.1 各理化指标及酶活性测定方法
        2.4.2 微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细菌和真菌
        2.4.3 数据处理及作图
第三章 不同林分枯落物特征分析
    3.1 不同林分枯落物化学组成分析
    3.2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OTU分析
    3.3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3.1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丰度比较
        3.3.2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的丰度比较
    3.4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
        3.4.1 物种累积箱型图
        3.4.2 不同林分枯落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3.5 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5.1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5.2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6 讨论与小结
        3.6.1 讨论
        3.6.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4.1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4.1.1 不同林分同一分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4.1.2 同一林分不同分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4.2 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2.1 不同林分同一分层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2.2 同一林分不同分层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3 土壤理化指标与四种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5.1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OTU分析
    5.2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5.2.1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门水平丰度前十分析
        5.2.2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属水平丰度前十分析
    5.3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5.3.1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稀释曲线
        5.3.2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5.3.3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5.4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4.1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5.4.2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5.4.3 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6.1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OTU分析
    6.2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6.2.1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门水平上群落组成分析
        6.2.2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属水平上群落组成分析
        6.2.3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属水平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6.3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分析
        6.3.1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6.3.2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6.3.3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Beta多样性分析
    6.4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6.4.1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6.4.2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6.4.3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种群遗传学及遗传分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马鹿种群遗传学研究
        1.2.1 种群遗传学研究内容
        1.2.2 非损伤性采样技术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2.3 国外马鹿种群遗传学研究
        1.2.4 国内马鹿种群遗传学研究
    1.3 扩散研究进展
        1.3.1 扩散的种类和原因
        1.3.2 偏性扩散研究方法
        1.3.3 马鹿偏性扩散研究进展
    1.4 景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1.4.1 概念和研究内容
        1.4.2 景观阻力模型介绍
    1.5 阿拉善马鹿研究现状
        1.5.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研究
        1.5.2 种群数量研究
        1.5.3 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6.2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范围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及土壤
    2.5 植被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阿拉善马鹿种群遗传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粪便DNA提取
        3.2.3 线粒体及核标记扩增引物设计和筛选
        3.2.4 目的片段扩增、测序
        3.2.5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样本扩增结果
        3.3.2 个体识别及性别判定
        3.3.3 基于线粒体序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基于微卫星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基于线粒体序列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6 基于微卫星数据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7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3.4 讨论
        3.4.1 样本采集及扩增信息分析
        3.4.2 阿拉善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阿拉善马鹿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阿拉善马鹿扩散模式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本采集及遗传数据获取
        4.2.2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线粒体及微卫星Fst比较
        4.3.2 亲缘关系分析
        4.3.3 两性Fst比较
        4.3.4 分配检验
        4.3.5 空间自相关分析
        4.3.6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7 近期扩散检测
    4.4 讨论
        4.4.1 阿拉善马鹿扩散模式
        4.4.2 偏性扩散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4.4.3 扩散原因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阿拉善马鹿景观遗传学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本采集及遗传数据获取
        5.2.2 距离隔离(IBD)分析
        5.2.3 环境隔离(IBE)分析
        5.2.4 基因流评估
    5.3 研究结果
        5.3.1 IBD分析
        5.3.2 IBE分析
        5.3.3 基因流评估
    5.4 讨论
        5.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4.2 距离隔离(IBD)效应
        5.4.3 环境隔离(IBE)效应
        5.4.4 保护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森林立地类型研究综述
        1.2.1 国外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1.2.2 国内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1.2.3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现状
    1.3 森林多功能研究综述
        1.3.1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1.3.2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气象
    2.4 土壤水文
    2.5 植被状况
    2.6 社会经济
    2.7 宁夏森林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立地分类原则
        3.1.2 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
        3.1.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3.1.4 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
    3.2 研究方法
        3.2.1 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3.2.2 技术路线
        3.2.3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3.2.4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3.2.5 不同立地类型生态功能重要性排序方法
4 立地类型划分及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
    4.2 立地因子的分级
    4.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体系
        4.3.1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4.3.2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4.3.3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4.3.4 防风固沙重要性评价
5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结果
    5.1 贺兰山山地立地区
        5.1.1 贺兰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5.1.2 贺兰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5.2 宁夏平原立地区
        5.2.1 黄河冲积平原立地组
        5.2.2 缓坡丘陵立地组
        5.2.3 盐碱地滩地立地组
        5.2.4 河滩、湖泊洼地立地组
        5.2.5 清水河川道、扬黄灌区立地组
    5.3 中部丘陵风沙立地区
        5.3.1 台地立地组
        5.3.2 山地立地组
        5.3.3 罗山立地组
        5.3.4 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半流动沙地立地组
        5.3.5 腾格里沙漠南缘流动沙地立地组
    5.4 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
        5.4.1 黄土丘陵山地立地组
        5.4.2 清水河上游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4.3 茹河蒲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4.4 葫芦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5 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
        5.5.1 六盘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5.5.2 六盘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6 林地多功能性评价
    6.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6.2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6.3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6.4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
7 基于林地多功能的立地类型管理
    7.1 每种立地类型所发挥的多功能重要性排序
    7.2 不同立地类型的林业发展规划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宁夏立地类型划分统计表
附表B 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附表C 不同立地类型多功能重要性排序表
附图A 宁夏立地区
附图B 宁夏立地组
附图C 宁夏立地类型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运用进展
    1.3 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1.3.1 活动节律的研究进展
        1.3.2 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1.3.3 红外相机技术在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运用
    1.4 马鹿与岩羊的研究概况
        1.4.1 马鹿的研究概况
        1.4.2 岩羊的研究概况
        1.4.3 贺兰山岩羊和马鹿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类型
    2.5 植被分布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马鹿与岩羊的活动节律
    3.1 研究方法
        3.1.1 红外相机架设
        3.1.2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马鹿日活动节律
        3.2.2 岩羊日活动节律
        3.2.3 两者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3.3 讨论
        3.3.1 马鹿日活动节律
        3.3.2 岩羊日活动节律
        3.3.3 岩羊与马鹿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3.3.4 不足与展望
    3.4 本章小结
4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行为
    4.1 研究方法
        4.1.1 红外相机架设
        4.1.2 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马鹿的集群行为
        4.2.2 岩羊的集群行为
    4.3 讨论
        4.3.1 马鹿的集群行为
        4.3.2 岩羊的集群行为
        4.3.3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比较
        4.3.4 不足与展望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银川市贺兰山山前生态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D]. 王燕.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D]. 卢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4]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J]. 李婷婷,马超,郭增长.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6)
  • [5]贺兰山不同林分枯落物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张文文. 宁夏大学, 2020(03)
  • [6]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种群遗传学及遗传分化驱动因素研究[D]. 高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贺兰山自然保护区2000-2015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气候响应[A]. 李婷婷,马超,郭增长.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交流材料, 2019
  • [8]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D]. 赵吉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D]. 刘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