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的政治成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

以正确的政治成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杨睿[1](2014)在《新形势下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从三大文明到五大文明,是对我党科学发展观的不断优化,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强调了生态文明的维度,但如何实现生态文明还处在探索的起始阶段。在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中,坚持领导机关、实践一线干部、广大人民群众"三位一体"的政绩观,加强环境立法执法,构建生态文明新现代化,为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试从以上几点对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做以探讨。

谢撼澜[2](2013)在《正确政绩观的学理阐释》文中指出古今中外的为政者都力图谋求政绩。"政绩"的文字涵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是:官员在任职期间的业绩。在中组部1994年举行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课题协调会"上,与会专家们将"政绩"界定为:"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和实现任期目标的实践中,通过正当手段和辛勤工作所取得的业绩,在

谢撼澜[3](2012)在《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的政绩思想述论》文中提出政绩观是政绩主体对政绩的总看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人在为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中,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政绩思想。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凝练、整合为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的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的政绩思想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具有科学性、辩证性、合规律性、人民利益至上性等特征。

黄小明[4](2012)在《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问题自20世纪后半叶即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80年代后就逐渐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以及广大学术界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提出的科学思想体系。研究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基层干部本身的特点、历史使命决定着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担当。能否可持续科学发展,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是关键,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学术界关于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缺乏必要的研究,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留下了较大的难度。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为切入点,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依据、创设长效机制的基本要素而展开,着重探讨长效机制建构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以及基本原则,着力突破长效机制建构难题,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审思,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运行方式,实质是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运行的保障,核心思想是保持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常态化,根本要求是“优化理念·推动发展”,它具有基层性、实践性、区域性、持续性等特点。基于对理论与实践依据的研究,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为指导,认准社会主义的、民本的、幸福与和谐的基本价值向度,遵循人本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围绕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价值向度和原则,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可将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分解成三种基本机制来建设:即“理想固本·内激外驱”的持续动力机制、“理念为先·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制度管理·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前者由理想固本→内在激励→外在驱动,构成由内而外的动力机制;再者由理念认同→认知转化→实践升华,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后者由制度护航→行为监督→检验考核,健全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上述三个基本机制辩证统一,相互支撑,协调互动,构成了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完整体系。其中,动力机制促进实践升华,实践机制催生新的动力,保障机制渗透于二者的始终,共同维系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行为的持续进行。

李钢[5](2011)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绩和政绩观,是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主流是好的,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建政绩中出现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急功近利的异化政绩观、“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造假政绩观、“一届政绩百年还”的借债开发政绩观等一系列歪曲的政绩观。这些发生偏差或错误的政绩观主要是源于权力运行导向的偏误、权力控制机制的缺陷、权力监督机制的失衡、权力考评机制的偏差、权力主体素质的局限等因素。如不及时纠正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轻者导致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长和蔓延,重者阻碍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和执行,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现实国情的深刻而清晰地把握,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思考,也是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重要指导思想。领导干部要创造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就必须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政绩观,着力从加强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权力机制;优化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错误的政绩观,逐步提高各级领导思想道德素质与执政能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王娜[6](2010)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内在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践行科学发展观,

王沈川[7](2010)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绩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党政干部绝大多数在政绩观上的认识是正确的,创造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政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出现错位。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追逐名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政绩观的错位损害了人民利益,破坏政府形象,腐蚀干部队伍,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危及社会稳定。正确的政绩观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之上的,是人们对待政绩、追求政绩的一种正确的态度;是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全面的、实践的、发展的、群众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对待政绩的正确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设科学政绩的思想基础。它本身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全面性、群众性、辩证性、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强化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提高理论素养,提高专业素质;要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和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

李伟[8](2010)在《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发展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别无选择的发展模式,领导科学发展是我们全党在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执政使命,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着重增强他们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之后,对科学发展和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各界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发展和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同时又要看到,这些研究还处于亟待深化的阶段,特别是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这个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成果不多,还不成系统,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论文以现实背景与理论分析为论述铺垫,以能力构建、现状评估、原因分析及措施途径为研究模式,核心在于论述新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这一课题。第一章为背景分析,即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新使命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阐述了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党在新阶段必然的执政使命,以及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执政使命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本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新的历史起点与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新使命,重在阐明新阶段党的执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指出了新的执政环境对党的领导与执政能力的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党应该及时更新执政理念,积极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历史经验,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干部队伍建设对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主要指出了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能力建设这一历史事实,进一步论述了党不断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党在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三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论述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体现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与时俱进,是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政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第二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在领导科学发展方面所需的能力构成,并构建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该能力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民、靠民和惠民能力,这三个能力,实质上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二是谋划发展、优化发展和推动发展的能力,这三个能力前后相承接,反映党政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完成“发展第一要务”的能力;三是统筹发展的能力,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能力,在实践中则是统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统筹经济与其它领域发展的能力。这三大方面的能力共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章为现状评估,分析介绍了当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总体现状。首先阐述了对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进行现状评估的主要依据,然后在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指出能力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明显主要不足,进而对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亟需加强的重点方面提出建议。第四章为原因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分析了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和作风因素,主要分析了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作风因素的制约;二是分析了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政绩观因素,指出了错误政绩观的种种表现与危害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制约;三是分析了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体制因素,主要是考核评价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制约。第五章为路径分析,即探析了党政领导干部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具体途径上,主要探索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和改进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加强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三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主要是通过岗位锻炼和干部换岗交流等渠道培养锻炼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注重从党政领导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培养他们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

李宏[9](2010)在《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政绩观》文中研究指明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科学的发展观是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政绩观的重要价值尺度,同时正确的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并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主体的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支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才能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才能够创造出能经受住现实的检验,能经受住科学的检验和子孙后代的检验的政绩。

李抒望[10](2009)在《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文中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新

二、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生态法则, 树立“三位一体”的正确政绩观
    1. 领导机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 实践一线的干部应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生态法则
    3. 广大人民群众是落实政绩观的主力军
二、加强环境立法执法,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1. 需健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2. 当今环境法立法目的多头, 亟待加强“目的一元论”建设
    3. 在执法环节上要加大执法力度,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三、促进科技进步, 构建面向“生态文明”新现代化
四、普及生态观念, 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群众基础
    1.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生态观念, 广泛进行生态教育, 以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 建立和完善公民生态意识培养体系, 多角度、全方位地普及生态意识

(2)正确政绩观的学理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政绩观的文献回顾
二、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内涵
三、正确政绩观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政绩观的哲学基础
    (二)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指针和灵魂
    (三)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然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四、正确政绩观的重要特征
    (一) 科学性
    (二) 辩证性
    (三) 合法性与合规律性
    (四) 人民利益至上性
    (五) 实践性与历史性

(3)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的政绩思想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
    1.党员干部要在为人民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中创造政绩。
    2.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创造政绩。
    3.领导干部的素质及责任是创造政绩的条件, 要善于关心、爱护、识别和使用干部。
    4.衡量政绩要看全面、看全局、看长远。
    5.创造政绩与党的执政地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
    1.要真正干出实绩来, 靠实绩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创造政绩要以为人民造福为出发点, 以符合人民利益为决策的准则, 以人民满意度为检验标准。
    3.以辩证的发展观为认识和创造政绩的理论基础。
    4.要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到创造政绩的实践中。
    5.选人民公认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 形成了凭政绩用干部的导向。
    6.对干部政绩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7.要排除私心杂念, 以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谋求和对待政绩。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
    1.领导干部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创造政绩。
    2.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创造政绩。
    3.选干部要凭政绩并且群众公认, 衡量干部政绩应当看他的实绩。
    4.讲政治, 是搞好经济建设、创造政绩的重要保证。
    5.在认识和创造政绩的活动中坚持辩证思维方法。[16]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
    1.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是紧密联系的。
    2.政绩必须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三把尺子的检验。
    3.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4.领导干部创造政绩必须大兴求真务实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5.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提供有力保证。
        一是科学性。
        二是辩证性。
        三是合规律性。
        四是人民利益至上性。

(4)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概述
    1.1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学理审思
        1.1.1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内涵
        1.1.2 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持续实效运行的保障
        1.1.3 核心思想是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常态化
        1.1.4 根本要求是“优化观念·推动发展”
    1.2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特点
        1.2.1 基层性
        1.2.2 实践性
        1.2.3 区域性
        1.2.4 持续性
    1.3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长效动力机制尚需建造
        1.3.2 长效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1.3.3 长效监督机制尚需健全
        1.3.4 长效考核机制有待建树
第二章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科学依据
    2.1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时代呼唤
        2.1.1 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1.2 转变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陋习的切实需要
        2.1.3 破解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2.2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机制理论
        2.2.2 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机制理论
        2.2.3 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典型理论
    2.3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在建构长效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2.3.1 长株潭试验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典型案例
        2.3.2 长株潭试验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制性探索
        2.3.3 长株潭模式对建构长效机制的有益启示
第三章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
    3.1 长效机制建构的价值取向
        3.1.1 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
        3.1.2 民本的价值向度
        3.1.3 幸福与和谐的价值向度
    3.2 建构的重点难点与切入点
        3.2.1 重点:在实践中建树科学发展观念
        3.2.2 难点:解决好学习实践的动力问题
        3.2.3 切入点:构建持续运行的保障体系
    3.3 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3.3.1 人本性原则
        3.3.2 发展性原则
        3.3.3 创新性原则
        3.3.4 实践性原则
    3.4 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任务
        3.4.1 建构的主要内容
        3.4.2 结构解析与运行
第四章 建立“理想固本·内激外驱”的持续动力机制
    4.1 理想固本机制
        4.1.1 优化党性教育 固“为民服务”之本
        4.1.2 强化先进意识 固“伟大复兴”之本
        4.1.3 深化思想解放 固“科学发展”之本
    4.2 内在激励机制
        4.2.1 创新基层干部人文关怀的激励方式
        4.2.2 打造基层干部持续发展的人生舞台
        4.2.3 激活基层干部全面发展的现代需求
    4.3 外在驱动机制
        4.3.1 健全目标引领体系 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使命感
        4.3.2 完善预警机构办法 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
        4.3.3 深化监管运行模式不断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
第五章 打造“理念为先·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
    5.1 理念认同机制
        5.1.1 在基层学习型社会创建中促进基层干部长效学习认同
        5.1.2 在基层建设实践中促进基层干部体验全面发展精神
        5.1.3 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强化基层干部人本发展观念
    5.2 观念转化机制
        5.2.1 在推进基层发展中改变短期政绩观念
        5.2.2 在解决群众诉求中转变漠视群众倾向
        5.2.3 在破解改革难题中革新观念固定模式
    5.3 思想升华机制
        5.3.1 在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实践中强化执政为民宗旨
        5.3.2 在统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提升协调发展理念
        5.3.3 在基层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砺炼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六章 健全“制度管理·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6.1 完善护航科学发展进程的实施机制
        6.1.1 将民主集中制度具体化保障基层干部的决策科学
        6.1.2 将群众联系制度常规化确保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6.1.3 加速基层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驾驭科学发展能力
    6.2 健全规范科学发展行为的监督机制
        6.2.1 健全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评价机制
        6.2.2 健全组织对基层干部的监管机制
        6.2.3 健全舆情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6.3 建立检验科学发展成就的考核机制
        6.3.1 建立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政治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6.3.2 建立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基层经济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6.3.3 建立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基层文化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6.3.4 建立以和谐稳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6.3.5 建立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基层生态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6.3.6 建立以创先争优为核心的基层党的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领导干部与政绩观
    (一) 政绩和政绩观
    (二) 领导干部与政绩观
    (三)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
二、领导干部政绩观理论探源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的政绩观思想
    (二)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家的政绩观思想
    (三) 马克思恩格斯政绩观思想
三、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的现象透视
    (一) “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急功近利的异化政绩观
    (二)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造假政绩观
    (三) “一届政绩百年还”的借债开发政绩观
四、当前领导干部创建政绩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一) 权力运行导向的偏误:传统发展观的惯性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增
    (二) 权力控制机制的缺陷:不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权力存在失控的风险
    (三) 权力监督机制的失衡:缺乏科学有效地监督
    (四) 权力考评机制的偏差:不合理的政绩考评机制体系助长政绩扭曲之风
    (五) 权力主体素质的局限:“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有些干部领导素质不高
五、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新时期政绩观建设的路径分析和前景展望
    (一) 加强对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教育,纠正权力运行偏误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权力控制机制
    (三)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
    (四) 合理配置公共权力资源,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五) 组织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6)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三、领导干部要以正确政绩观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 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
    (二) 秉持新的公共精神
    (三) 政绩要经得起考验
四、结语

(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当前政绩观错位的表现、根源及危害
    2.1 政绩和政绩观的基本内涵
        2.1.1 政绩的含义
        2.1.2 政绩观概念的界定
    2.2 政绩观错位的表现
        2.2.1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2.2.2 心浮气躁、追逐名利
        2.2.3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2.2.4 随心所欲、自搞一套
        2.2.5 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发展
    2.3 政绩观错位的根源
        2.3.1 “官本位”意识的影响
        2.3.2 价值取向的偏移
        2.3.3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2.3.4 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2.3.5 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缺憾
        2.3.6 舆论宣传的误导
        2.3.7 现行政绩考核制度的不健全
    2.4 政绩观错位的主要危害
        2.4.1 损害人民利益
        2.4.2 破坏政府形象
        2.4.3 腐蚀干部队伍
        2.4.4 妨碍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
        2.4.5 危及社会稳定
第3章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及其理论依据
    3.1 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溯源
        3.1.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政绩观
        3.1.2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政绩观
    3.2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
        3.2.1 科学发展观与止确政绩观的辩证关系
        3.2.2 正确政绩观的内涵
        3.2.3 正确政绩观的核心
        3.2.4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特征
        3.2.5 正确政绩的取得方式
        3.2.6 正确政绩的评价标准
    3.3 正确政绩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3.3.1 正确政绩观的唯物论基础
        3.3.2 正确政绩观的辩证法内涵
        3.3.3 正确政绩观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3.3.4 正确政绩观的唯物史观解读
第4章 树立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正确政绩观的意义及途径
    4.1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意义
        4.1.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
        4.1.2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4.1.3 坚持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4.1.4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4.1.5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4.2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
        4.2.1 强化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
        4.2.2 完善规章制度
        4.2.3 建立健全政绩考评机制
第5章 结论
    5.1 当前我国政绩观错位现象分析
    5.2 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探析
    5.3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8)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论题研究现状
    四、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新使命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第一节 新的历史起点与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新使命
        一、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的新情况
        二、党执政的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党执政的新使命:领导科学发展
    第二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历史经验
        一、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二、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三、党加强领导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体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与时俱进
        二、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第二章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构成
    第一节 为民、靠民、惠民的能力
        一、为民发展的能力
        二、靠民发展的能力
        三、以发展成果惠民的能力
    第二节 谋划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
        一、谋划发展的能力
        二、优化发展的能力
        三、推动发展的能力
    第三节 统筹发展的能力
        一、统筹兼顾方法的运用能力
        二、统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统筹经济与其它领域发展的能力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党的建设的能力
第三章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现状评估
    第一节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现状评估的主要依据
        一、材料选择
        二、选材依据
        三、选材局限性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现状
        一、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
        二、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存在明显主要不足
    第三节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亟需加强的重点方面
        一、增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
        二、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三、增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增强管党治党的能力
第四章 制约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与作风因素
        一、理论素质的制约
        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
        三、作风的制约
    第二节 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政绩观因素
        一、片面狭隘政绩观的制约
        二、“官本位”政绩观的制约
        三、短视政绩观的制约
        四、逐利政绩观的制约
    第三节 制约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机制性因素
        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的制约
        二、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的制约
        三、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的制约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制约
第五章 党政领导干部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加强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的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一、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的思想教育与改造
        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体系
        三、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机制
    第二节 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一、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
        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方法体系
        三、扩大党政领导干部考评过程中的民主
        四、强化干部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
    第三节 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一、注重党政领导干部本职岗位的锻炼
        二、注重通过干部交流提高能力
        三、注重在破解复杂难题上锻炼干部
        四、积极构建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开发的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政绩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绩与政绩观的内涵
二、当前的片面政绩观的特点
    (一) 在“为谁创造政绩”上, “谁”就是“自己”。
    (二) 在“创造怎样的政绩”上, “怎样”就是“形象工程”。
    (三) 在“如何创造政绩”上, “如何”就是“当前、当地”。
    (四) 在“如何评价政绩”上, “如何”就是“唯上级是从”。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政绩观

四、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探索[J]. 杨睿. 学理论, 2014(28)
  • [2]正确政绩观的学理阐释[J]. 谢撼澜.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3(02)
  • [3]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的政绩思想述论[J]. 谢撼澜. 湖湘论坛, 2012(06)
  • [4]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 黄小明. 中南大学, 2012(12)
  •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领导干部政绩观研究[D]. 李钢. 延安大学, 2011(01)
  • [6]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内在逻辑[J]. 王娜. 现代企业教育, 2010(14)
  • [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绩观研究[D]. 王沈川. 东北大学, 2010(04)
  • [8]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研究[D]. 李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政绩观[J]. 李宏.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 [10]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J]. 李抒望. 党史纵横, 2009(08)

标签:;  ;  ;  ;  ;  

以正确的政治成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