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汉语(英文)隐喻用法及翻译

红色的汉语(英文)隐喻用法及翻译

一、红色在汉语中的比喻用法与翻译(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冯卓[1](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卞欣洁[2](2021)在《汉法“红、白、黑”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色彩是填满这个多彩的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与色彩相关的词语无处不在,我们将这些词语称为颜色词。颜色词是将颜色所依附的客体、作为感知主体的人和颜色三方面联系在一起,记录颜色的符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复杂性等特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颜色词教学应该受到重视。在对外汉语颜色词教学过程中,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教学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颜色词词语意义,也影响着学生对深层中华文化内涵的认知。来华学习汉语的法语背景留学生与日俱增,面向法语背景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热潮高涨,暴露出的问题也不断增加。目前学界针对法语背景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的教学设计还有所欠缺。据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和《罗贝特法法词典》、《法兰西学院法语词典》、《XMLittré法法词典》这四本词典中“红、白、黑”三种颜色词的文化义,进行了三种颜色在汉法两种语言体系里的来源探索。紧接着依托汉法“红、白、黑”三个基本颜色相关的颜色词对比分析,利用问卷调查发掘学生颜色词使用偏误,分析法语背景的学生学习这三种颜色词文化义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针对进修生的系列教材《成功之路》中这三种颜色词中具有文化内涵义的“红、白、黑”颜色词,补充教材编排中这三种颜色词空缺的文化内涵义,结合两个大纲的这三种颜色词的分析情况,尝试分析教材对于这三种颜色词编排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综合问卷和教材分析结果,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建议,并根据《进步篇3》中第27课《中国的红与白》一课作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具有实践性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建议,并弥补针对法语背景的学生具体的教学设计的空缺。

边玮洁[3](2021)在《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的释义。文章首先查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英文注释研究及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研究的文献综述,再对两套教程的整体情况以及生词释义的理论知识做一概述,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的方法与特点,最后分别针对中级教程和高级教程生词释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的生词释义应在把握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语言阶段的特点、生词的难易程度及生词的性质对释义方法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本文的内容结构整体上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教材概况部分主要从释义的外部形式着手,统计分析了两套教程被释词的数量和词性、释义的基本格式以及释义的语言。生词释义概述部分详细介绍了13种常用的生词释义方法,并将教程的释义与词典的释义进行比较,以便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分析。该部分重点分析了生词的释义方法,发现中级教程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翻译法,高级教程以及整个中文释义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近义词或短语释义法。在分析过后,文章还将中级和高级教程的释义方法进行对比,并介绍了两套教程生词的补充释义。第三部分为所选教材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本文建议中级教程适当增加指示法的使用量、丰富英文释义的形式、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补充被释词的色彩义并在附录的生词表中补充专有名词,建议高级教程提高释义的准确度、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将离合词用特殊符号进行标注并补充成语的语法特征,建议两套教程可以同时增加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总结性说明。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编写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思悦[4](2021)在《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明喻句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喻是汉语修辞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辞格的教学也是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既是HSK(汉语水平考试)对母语为非汉语国家的考生提出的要求,也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汉语和西班牙语这两种语言中的比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从比喻最基本的分类——明喻出发,选取汉语和西班牙语中典型的明喻句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句子结构分析和语法表达对两种语言的明喻句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对应关系。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对汉西明喻句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通过梳理HSK真题和阅读教材,介绍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对中高级留学生在明喻学习上的掌握要求,以此规定了明喻句研究的范围。第二章对汉、西明喻句的概念、结构这两大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西明喻句在喻词和喻体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搜集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分析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中高级留学生在学习明喻句时产生的偏误及偏误成因:偏误的五种常见类型有概念混淆、本体和喻体的偏误、喻体选用不当、句子表达偏误以及由于语法错误造成的偏误,并从多角度的负迁移、教材和教学的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第五章探讨了相应的学习与教学建议、设计教学案例,以期对明喻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可行的策略,且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明喻句。

刘定慧[5](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裴红幸[6](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7](2020)在《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喻修辞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它是每一种语言所共同具有的修辞格。因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自然环境、认知心理等因素影响,使汉语比喻修辞格和英语比喻修辞格在使用功能上等方面产生差异,而差异会给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困难。本文语料选自《人生比喻语辞典》、《比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等,通过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去对比分析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异同,通过文献研究法、材料例释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找出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共同点,以及分清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差异,使进一步加深对汉语比喻修辞格的了解,并且提高对英语比喻修辞格的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在汉语与英语中比喻修辞格中的喻义,提升语言学习者对汉语英语中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本文将从六个部分进行撰写: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系统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再基础上梳理并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二部分简单的阐述了汉语比喻修辞和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定义,再进一步分别从明喻与英语Simile、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汉语博喻与英语Sustained Metaphor三个基本类型进行对比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词的方面、词组方面、单句方面、复句方面进行了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的对比。论文的第四部分从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进行研究,通过以动物为喻体、以颜色为喻体、以植物为喻体进行对比研究,并作出说明。论文的第五部分分析了造成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基本类型、喻体、喻义的差异的原因。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军欢[8](2020)在《欧美留学生并列连词“和”“与”“跟”“同”的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中,四个连词“和”、“与”、“跟”、“同”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对外汉语教学里需要重点掌握的虚词。但是它们又是典型的介连兼类易混词,表义丰富、用法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很难掌握的虚词,《新汉语水平大纲》明确将它们列为最难辨析的高频虚词之一。“和”、“与”、“跟”、“同”的共同点是都有介词与连词功能,本文只讨论它们的连词用法,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将这四个连词简称“和”类并列连词。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连词的来源与用法上存在的系统性差异,欧美留学生在习得“和”类并列连词时存在很大困难,特别容易产生偏误。本文拟基于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欧美留学生习得“和”类并列连词的情况进行系统地考察与分析,文章首先结合语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从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对“和”类并列连词及其在英语中的对译词与易混词做对比分析,为后续讨论打下基础;然后基于欧美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深入分析欧美留学生习得“和”类并列连词的偏误类型,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尝试针对“和”类并列连词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通过对近17万余字语料进行调查,本文共收集到“和”类并列连词的偏误用例126例,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和”类并列连词的偏误细分为混用、缺失、错位、误加与关联项失当等5种类型。从使用频次来看,四个“和”类并列连词的顺序为:和>与>跟>同;从偏误类型比例来看,五种偏误类型的顺序为:混用>关联项失当>误加>缺失>错位。基于偏误分析理论,我们尝试从母语干扰因素探讨“和”类并列连词的习得和教学问题。从汉英差异的影响来看,“和”类并列连词的使用规则无法完全对等,致使欧美留学生难以把握其差异,从而诱发偏误;从欧美留学生母语的负迁移来看,母语对“和”类并列连词五种类型的偏误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欧美留学生习得“和”类并列连词的偏误情况以及偏误原因,我们从教学角度提出三点建议:1)掌握使用规律,弄清留学生偏误情况;2)了解虚词的特点,制定合理教学顺序;3)树立系统教学观,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以《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为例,尝试以任务教学法为主线,依据汉语虚词的特点,结合虚词教学法,对“和”类并列连词进行语言点的教学设计,我们设计考虑了留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差异性。主要观点如下:1)基础阶段以“和”类并列连词的翻译为手段,在汉英之间进行连词的对比分析,并在课堂内外加强巩固练习。初级阶段以内,多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语言点的讲解,通过创设情境来拓展延伸,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汉英对比。2)中级阶段以小组讨论与合作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区别“和”类连词及“和”类介词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法,并关注“和”类连词之间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细微区别,针对语言点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3)在高级阶段,围绕“和”类并列连词适度进行知识拓展,通过对英汉语言现象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汉语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挖掘学生在语言生成上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一句话、一次经历、一个观点等。帮助学生分析出现多个“和”类并列连词或与其他关联词共现使用的长难句,以期在语篇层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丁艳[9](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余新华[10](2020)在《《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语义构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佛经传入中土过程中,除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不断被加强,中土的语言也随之产生变化,中土的词汇系统反应较为明显。《法华经》作为佛教极重要的经典之一,为社会各层面带来的影响也较大。经过对《法华经》不同版本的初步对比,确定姚秦鸠摩罗什译着《妙法莲华经》作为研究对象。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考察后发现,该部文献中252个佛缘双音复合词有较高研究价值。为保证研究的全面和有效,选取静态变化和动态变化作为探讨方向,研究佛缘词语的语义构成,探察其中蕴含的学术作用和实用价值。从静态变化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佛缘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参考王宁先生在分析双音复合词语义结构模式中的相关理论,通过考察所有佛缘词语中语素的意义,从直接生成式、半直接生成式和非直接生成式三种语义结构模式的角度分别阐释所筛选的佛缘双音复合词,形成对佛缘词语语义结构模式的完整认识,并结合词语梵汉对应关系,总结它们的语义在静态层面呈现的特征。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佛缘双音复合词的语义变化类型和途径。一部分词语一直被使用,并延续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主要表现为词语产生新义。从形成原因方面,分析影响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包括词义沾染、表达力更新和加强、语言内部系统不平衡性引起的词义体系调整等内在因素和社会发展、人际交流、跨文化的语言接触等外在因素。从语义变化方式方面,即俗解异构三种方式的视角和引申视角,分析佛缘词语新义形成机制。另一部分词语受同义词场中的激烈竞争、构词语素变化、语义羡余、特定语境消失、表达习惯和心理的选择、不被接受的类推等因素限制,消失在词汇发展的长河中,未能被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从辞书编纂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佛缘双音复合词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参考作用。《大词典》是一部影响极大的辞书汇编,但也存在不足,需要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不断完善。虽然从本佛经语料中摘录的佛缘词语数量不多,但其价值不容忽视:一是补充词语的源头语,即梵语,完善《大词典》的词条,便于梵汉对勘研究;二是增补部分词语的义项,完善《大词典》的释义,便于词语意义演变系统完整性的考察;三是提前部分词条的书证用例或补充部分词条的佛教文献语料,完善《大词典》的书证,有助于保持辞书的严谨性和包容性。

二、红色在汉语中的比喻用法与翻译(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色在汉语中的比喻用法与翻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1.6 研究方法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2.1 复合式构词
        2.1.1 偏正式复合词
        2.1.2 联合式复合词
        2.1.3 动宾式复合词
        2.1.4 主谓式复合词
        2.1.5 补充式复合词
    2.2 派生式构词
        2.2.1 词缀界定
        2.2.2 词缀考察
    本章小结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3.2 造词法分析
        3.2.1 语法造词法
        3.2.2 仿词造词法
        3.2.3 简缩造词法
        3.2.4 修辞造词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4.1 异形词
        4.1.1 异形词界定
        4.1.2 异形词成因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4.2 同素异序词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5.1 新词研究
        5.1.1 外来新词
        5.1.2 本土新词
    5.2 新义研究
        5.2.1 词汇义的演变
        5.2.2 色彩义的演变
        5.2.3 语法义的演变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汉法“红、白、黑”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汉语颜色词本体的研究
        1.3.2 汉法颜色词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分析现状
        1.3.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汉法“红白黑”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整合分析
    2.1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论
    2.2 “国俗语义学”理论
    2.3 “红”和“Rouge”相关词条整合分析
        2.3.1 “红”和“Rouge”词条整合
        2.3.2 “红”和“Rouge”词条对比分析
    2.4 “白”和“Blanc”相关词条整合分析
        2.4.1 “白”和“Blanc”词条整合
        2.4.2 “白”和“Blanc”词条对比分析
    2.5 “黑”和“Noir”相关词条整合分析
        2.5.1 “黑”和“Noir”词条整合
        2.5.2 “黑”和“Noir”相关词条对比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红、白、黑”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义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3.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3.1.1 设计原则
        3.1.2 设计内容
        3.1.3 调查对象
        3.1.4 调查方法及平台
        3.1.5 调查结果分析
    3.2 法语背景的学习者学习三种颜色词文化义产生问题的原因
        3.2.1 法语文化的影响
        3.2.2 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2.3 缺乏系统的学习
    3.3 小结
第四章 对大纲中具有文化义的“红、白、黑”颜色词的分析及《成功之路》教材分析
    4.1 教学大纲中“红”、“白”、“黑”颜色词编排现状
        4.1.1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编排
        4.1.2 《新HSK考试词汇大纲》中的编排
    4.2 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中汉语“红、白、黑”颜色词的编排问题
        4.2.1 《入门篇》、《起步篇》、《顺利篇》、《进步篇》“红、白、黑”颜色词统计
        4.2.2 《提高篇》、《跨越篇》“红、白、黑”颜色词统计
        4.2.3 《冲刺篇》、《成功篇》“红、白、黑”颜色词统计
    4.3 对外汉语教学中“红、白、黑”颜色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4.3.1 大纲和教材对颜色词的占比不够,不注重生活实际
        4.3.2 教材中颜色词出现的顺序与大纲要求不符
        4.3.3 教材对颜色词注释不全面,练习不够
        4.3.4 含有文化义的颜色词并未按照大纲要求的难度等级编排
    4.4 小结
第五章 对外汉语“红、白、黑”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教学策略
    5.1 对教师教学“红”、“白”、“黑”颜色词文化义的建议
        5.1.1 从历时、共时角度解读三种颜色词的文化义
        5.1.2 结合热点新闻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5.2 对学生学习“红”、“白”、“黑”颜色词文化义的建议
        5.2.1 克服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义不同产生的厌学情绪
        5.2.2 养成系统化学习习惯
    5.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5.3.1 生词索引环节增加颜色词版块
        5.3.2 增加有文化义的颜色词在练习版块的占比
    5.4 《中国的红与白》的教学设计
        5.4.1 课程性质
        5.4.2 教学对象
        5.4.3 教学目标
        5.4.4 教学重难点
        5.4.5 教学时长
        5.4.6 教学步骤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内容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附录2:基于“红白黑”颜色词文化涵义的问卷调查

(3)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
    第一节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
    第二节 生词释义概述
    第三节 本文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与词典释义的比较
第三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分析
    第一节 被释词与释义格式、语言分析
    第二节 释义方法分析
    第三节 生词的补充释义分析
第四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一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
    第二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编写的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明喻句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比喻本体与教学研究
        1.2.2 汉西比喻对比研究
        1.2.3 对于中高级留学生的明喻句掌握要求分析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西明喻句对比分析
    2.1 汉西明喻概念对比分析
    2.2 汉西明喻句结构对比分析
        2.2.1 喻词比较
        2.2.2 喻体比较
        2.2.2.1 喻体的结构形式对比
        2.2.2.2 喻体和喻义在两种语言中的对应关系对比
第三章 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明喻句偏误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概述
    3.2 问卷设计
        3.2.1 设计方法
        3.2.2 问卷形式
    3.3 问卷调查
        3.3.1 调查对象
        3.3.2 调查方法
    3.4 问卷分析
第四章 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明喻句偏误类型与归因
    4.1 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明喻句偏误类型
    4.2 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明喻句偏误归因
        4.2.1 负迁移的影响
        4.2.1.1 母语负迁移
        4.2.1.2 文化负迁移
        4.2.2 阅读教材的影响
        4.2.3 教师教学的影响
第五章 针对母语为西语的留学生比喻的教学建议
    5.1 留学生个人学习方面
    5.2 阅读教材编写方面
    5.3 教师教学方面
        5.3.1 教师教学建议
        5.3.2 教案实例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与回顾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明喻句偏误调查
附录2:对阅读教材中明喻现象的梳理
附录3:教学案例讲义

(5)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类型对比
    1.1 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阐述
    1.2 汉语明喻与英语Simlie
    1.3 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对比
    1.4 汉语博喻与英语 Sustained Metaphor 对比
第二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对比
    2.1 词充当喻体方面
    2.2 词组充当喻体方面
    2.3 单句充当喻体方面
    2.4 复合句充当喻体方面
第三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
    3.1 以动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3.2 以植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3.3 以颜色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第四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差异的成因
    4.1 自然环境差异
    4.2 文化溯源差异
    4.3 认知心理差异
    4.4 语言体系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欧美留学生并列连词“和”“与”“跟”“同”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理论基础
        1.4.1 对比分析理论
        1.4.2 偏误分析理论
        1.4.3 中介语理论
    1.5 研究方法
        1.5.1 语料库研究
        1.5.2 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并列连词本体研究
        2.1.1 汉语并列连词研究
        2.1.2 英语并列连词研究
    2.2 “和”类并列连词研究
        2.2.1 “和”类并列连词语义对比
        2.2.2 “和”类并列连词句法对比
        2.2.3 “和”类并列连词语用对比
        2.2.4 “和”类并列连词汉英对比
    2.3 “和”类并列连词二语习得研究
        2.3.1 “和”二语习得研究
        2.3.2 “和”“与”二语习得研究
        2.3.3 “和”“与”“跟”二语习得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和”类并列连词偏误探究
    3.1 “和”类连词语料分析
        3.1.1 使用频次统计与描述
    3.2 “和”类并列连词偏误类型
        3.2.1 并列连词“和”偏误类型
        3.2.2 并列连词“与”偏误类型
        3.2.3 并列连词“跟”偏误类型
        3.2.4 并列连词“同”偏误类型
    3.3 “和”类并列连词偏误分析
        3.3.1 “和”类并列连词偏误频率
        3.3.2 “和”类并列连词偏误原因
    3.4 小结
第四章 “和”类并列连词教学建议
    4.1 教学对象分析
        4.1.1 欧美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其教学影响
        4.1.2 欧美留学生汉语课堂表现的异同分析
        4.1.3 欧美留学生课堂互动环节的注意事项
    4.2 教学要点分析
        4.2.1 掌握使用规律,弄清留学生偏误情况
        4.2.2 了解虚词的特点,制定合理教学顺序
        4.2.3 树立系统教学观,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4.3 教学环节设计
        4.3.1 初级阶段“和”类并列连词教学设计
        4.3.2 中级阶段“和”并列类连词教学设计
        4.3.3 高级阶段“和”并列类连词教学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启示
    5.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语义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华经》的内容和版本
        一、内容简介
        二、版本介绍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法华经》的研究现状
        二、复合词语义构成研究现状
        三、佛缘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概况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理论
        三、《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消长概况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法华经》的语料价值
        二、《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静态语义分析
    第一节 语义结构模式
        一、语义结构模式探讨的必要性
        二、复合词语义结构模式的内容
    第二节 直接生成式佛缘双音复合词
        一、直接生成式的分析
        二、释例
    第三节 半直接生成式佛缘双音复合词
        一、半直接生成式的分析
        二、释例
    第四节 非直接生成式佛缘双音复合词
        一、非直接生成式的分析
        二、释例
第三章 《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动态语义分析
    第一节 词语产生新义
        一、概况
        二、原因
    第二节 词语产生新义的方式
        一、俗解异构与新义生成
        二、词义引申与新义生成
    第三节 词语消亡
        一、概况
        二、原因
第四章 《法华经》佛缘词研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参考作用
    第一节 为《汉语大词典》完善词条
        一、补充跨语言研究材料
        二、保持《大词典》的包容性
    第二节 为《汉语大词典》完善义项
    第三节 为《汉语大词典》完善书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红色在汉语中的比喻用法与翻译(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法“红、白、黑”颜色词文化内涵义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卞欣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D]. 边玮洁. 兰州大学, 2021(02)
  • [4]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明喻句偏误研究[D]. 王思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5]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7]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D].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8]欧美留学生并列连词“和”“与”“跟”“同”的习得研究[D]. 张军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10]《法华经》佛缘双音复合词语义构成研究[D]. 余新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红色的汉语(英文)隐喻用法及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