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爽[4](2020)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耐候桥梁钢锈蚀图像识别》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桥梁建造对钢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刚度、强度,较好的可焊性能之外,许多项目还要求钢材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耐候钢因其相对于传统普碳钢更为突出的抗腐蚀性能以及在整个桥梁生命周期中更低的成本受到越来越多桥梁设计师的青睐。然而耐候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锈层的锈蚀状态的检测却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通常由人工目检确定耐候钢桥梁表面锈层的锈蚀状态,但是人工目检不仅精确度差,而且成本高,检测困难,这也导致人工检查的周期往往较长而错过耐候钢桥梁的最佳养护时机。所以研究耐候钢锈蚀状态的评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目的做了以下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室内模拟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环境腐蚀试验,对耐候钢的锈蚀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和相同环境条件下普碳钢的锈蚀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环境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对耐候钢锈层稳定化的影响。在研究钢材锈蚀规律的同时,获取了不同锈蚀环境和不同锈蚀周期的耐候钢锈蚀试样和普碳钢锈蚀试样的图片,以获得耐候钢锈蚀图像数据集和普碳钢锈蚀图像数据集。其次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耐候钢锈蚀图像数据集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初步训练和测试,初步训练和测试的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准确率。因此对该图像识别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本文试验所得的耐候钢锈蚀图像数据集对改进后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图像识别的训练精度可以达到91%,图像识别的测试精度可以到达84%。然后利用本文试验所得的普碳钢数据集对改进的算法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最终都稳定在94%以上,普碳钢图像识别精度比耐候钢高的原因是因为普碳钢母材试样的尺寸更为规则,且在相同锈蚀环境条件下普碳钢各个周期锈蚀图像之间的特征差异更加明显。最后利用改进算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识别过程中训练和测试精度都迅速稳定在95%以上,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图像有裂缝和无裂缝的特征差异十分明显,且混凝土裂缝图像数据集样本充足。

华清君[5](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全华贤[6](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研究 ——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为了有效推进钢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兼并重组成为重要的方式,政府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广西柳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的三次不同模式的兼并重组实践,通过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及钢铁大省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针对问题及经验总结出政府加快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对策建议。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兼并重组前期、中期及完成后还有大量的事宜需要政府部门推动。建立兼并重组项目推动组,以项目管理的形式,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是政府推动兼并重组的组织保障。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过程需要大量相配套的政策进行支撑,所有政策应由各级政府层层分解落实,是政府推动兼并重组的制度保障。政府干预应当适度,通过调配钢铁企业重组地区周边的社会资源,解决企业职工的基本诉求,降低职工兼并重组后的离职风险,是政府推动兼并重组的治理手段。建立良好的钢铁工业市场环境,充分尊重钢铁企业重组的意愿,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重组,是政府推动兼并重组的重要方式。

邹育霖[7](2020)在《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等多项政策,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速步入新态势,企业各项改革面临的风险愈发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保证国有资产价值进一步实现增值为目标,增加企业改革力度,重点关注企业持续性的风险抵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被称之为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首先由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倡导并逐渐推行,它是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和经营环节风险为导向的一种新审计模式。2006年IIA颁布新《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简称IPPF),随后于2003年和2016年进行调整和补充。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准则进行全面修订,在审计流程、审计内容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贯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搭建内部审计体系需要进行不断开拓创新,但在各行业中的具体应用还需在实际业务中不断探索,其研究重点在于判断组织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可能出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本文重点将文献归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基于风险导向内审的当前趋势,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系统控制论、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控制自我评价(CSA)方法,选择华菱湘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代风险内审研究。适逢钢铁企业的内审面临新一轮发展变革,钢铁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向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转变是必然趋势。作为国有钢铁企业,华菱湘钢集团公司规模庞大、业务涉及广泛,本身存在诸多风险,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不到位,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华菱湘钢淘汰旧锅炉回收煤气节能技术改造评估项目”展现华菱湘钢具体内部审计应用程序执行情况,制定计划、审计测试审计发现、得出审计结果制定报告、后续审计。结合华菱湘钢所属的钢铁行业状况和治理结构、经营状况、财务风险分析,了解其内部控制情况及存在的重大风险。通过以上对华菱湘钢内部审计体系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存在风险管理标准缺失、内部审计基础建设不完备、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华菱湘钢具备可行性及必要性,据此结合ERM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及CSA全面控制评估的特点,完善包括风险评估坐标图在内的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设计,以期寻找符合本土钢铁企业的现代内审体系,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突出地位。

汪翌旭[8](2020)在《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着严重的供给错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目标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并购重组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统一产业监管调整、增加行业运行的有序进度,在降成本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引领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为两大钢铁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也给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信心。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宝武合并的案例分析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风险及风险应对,一方面可以为日后类似并购的企业提供借鉴,并为我国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导经济改革中提供有效的启发和提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为其他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绩效分析和降本增效提供指引,供其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本文从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并购重组的经典理论,从协同效应、避税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四个角度切入阐述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然后,本文对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背景和过程进行梳理,包含企业介绍、合并的动因以及方案。接着,本文研究了宝钢武钢合并前后的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从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避税效应三个层面介绍了采购、生产、营销、管理、财务和研发降成本的路径,分析了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避税效应三个角度下宝武合并后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变化。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和启示,本案例分析表明了并购重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企业需要注重并购后期的整合工作以达到降成本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宝武合并后在研发、生产制造和管理部门的协同效应较为显着,加深了双方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信息的交流,提升了生产和管理效率,推动了降本增效的进程;在采购、营销部门的规模效应最为明显,通过业务量的增加,营销网络的扩大,提高了采购部门的议价能力和营销部门的服务水平,节约了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在避税效应方面,合并后宝武集团建立了新的财务公司,考虑双方在税务资源方面可能存在的互补性和差异化特点,通过弥补净营业亏损、利息抵税等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董滢[9](2020)在《基于套期保值的NG集团市场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不断完善的今天,各类企业在维持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时无刻都面对了无法预估的市场风险,在市场化不断加深的历程中所受的影响也呈正相关的增加。在传统避险方式的不足下企业急需探索一种新的符合当下时代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金融市场里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对稳定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的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每年都会有诸多大型基础建设,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钢材生产使用的大国,而市场里商品价格的波动时刻影响企业的成本产出和经营,如何规避市场风险成为钢材企业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NG集团,根据该集团自身经营情况与市场环境结合,运用因素比较等分析方法,阐明该集团在规避市场风险中需要完善之处,模拟展示了使用期货期权金融工具后风险规避的效果,对比了企业在使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将市场中的风险用具体数据体现出来,对比选取最合适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最配适的期货期权交易策略与方法。在市场不断壮大发展的未来,套期保值交易模式必将被更多的行业企业所接纳,针对NG集团套期保值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整个行业内的企业与实物制造业都有借鉴作用。

贾冠华[10](2020)在《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国企发行债券时有政府托底、刚性兑付,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其违约频率更高。中国的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民营企业往往存在内部治理问题和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国内很少有人研究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案例。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集钢铁、航运和造船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民营企业——武汉国裕物流集团作为典型案例回顾其违约过程。希望这一案例分析可以为当前正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摸索前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首先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对民营企业的信用债违约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债券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选出适合研究武汉国裕物流集团案例的KMV模型,为后续分析打好基础。其次,回顾了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并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该债券违约发生的原因,与此同时借助Z-score模型以及KMV模型对公司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针对评级机构、行业、公司多个角度给出信用风险的防范建议,提出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分析发现:首先,外部因素方面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给周期性行业带来不利影响,钢铁业、造船业、航运业相互影响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供给端和需求端错配是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且信用中介机构的不作为也促使信用风险加剧。其次,内部因素方面,主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营业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管理层激进的扩张战略致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用Z-score模型和KMV模型对公司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发现国裕物流集团的信用风险早已处于高位。因此,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建议:有必要规范信用机构评级机制,鼓励周期性行业去产能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综合风险管理水平并改善我国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现状。

二、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耐候桥梁钢锈蚀图像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免涂装耐候桥梁钢的发展
        1.2.1 国外耐候钢的发展
        1.2.2 国内耐候钢的发展
        1.2.3 国内外耐候桥梁钢的发展现状
    1.3 免涂装耐候桥梁钢的研发与耐候性能的评价
        1.3.1 高性能免涂装耐候桥梁钢的研发
        1.3.2 耐候钢腐蚀机理研究
        1.3.3 钢材锈蚀室内模拟试验方法
    1.4 耐候钢锈层稳定性研究
        1.4.1 耐候钢锈层稳定性评价
        1.4.2 影响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性的因素
        1.4.3 表面稳定化处理研究
    1.5 耐候钢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室内模拟锈蚀试验与钢材腐蚀规律研究
    2.1 试验目的
    2.2 试验内容
    2.3 试验方案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钢材锈蚀规律
        2.4.2 钢材锈蚀图像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
    3.1 图像识别方法
    3.2 神经网络
        3.2.1 一般神经网络
        3.2.2 深度神经网络
    3.3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3.3.1 深度学习
        3.3.2 卷积神经网络
        3.3.3 卷积层与卷积运算
        3.3.4 池化层
        3.3.5 分类器
        3.3.6 全连接层
    3.4 网络训练过程
        3.4.1 前向传播阶段
        3.4.2 反向传播阶段
        3.4.3 梯度下降
        3.4.4 激活函数
    3.5 本章小结
4 耐候钢图像识别算法实现
    4.1 Mnist_uint8 数据集
        4.1.1 算法结构
        4.1.2 基于Mnist_uint8 数据集图像识别结果及分析
    4.2 CIFAR-10数据集
        4.2.1 算法结构
        4.2.2 基于CIFAR-10数据集图像识别结果及分析
    4.3 耐候钢锈蚀图像数据集
        4.3.1 算法结构
        4.3.2 基于耐候钢锈蚀图片数据集图像识别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图像识别算法的改进研究
    5.1 图像初步预处理
        5.1.1 图像灰度化
        5.1.2 图像二值化
        5.1.3 图像定位
        5.1.4 图像归一化
        5.1.5 图像识别初步改进算法运行结果及分析
    5.2 图像深度预处理
        5.2.1 基于中值滤波器图像去噪
        5.2.2 基于小波分解的边缘检测
        5.2.3 基于遗传算法定位
        5.2.4 图像识别改进算法运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深度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应用推广
    6.1 普碳钢锈蚀状态识别
        6.1.1 普碳钢锈蚀图像数据集
        6.1.2 普碳钢锈蚀图像数据集图像识别算法运行结果及分析
    6.2 常规桥梁病害——混凝土裂缝的识别
        6.2.1 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
        6.2.2 混凝土裂缝数图像据集
        6.2.3 混凝土裂缝图像预处理
        6.2.4 基于混凝土裂缝数据集图像识别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研究 ——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理论分析方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比较研究方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5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理论及相关政策
    2.1 供给侧改革及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概念
        2.1.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2.1.2 企业兼并重组的内涵及类型
    2.2 相关理论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资源配置理论
        2.2.3 政府干预理论
    2.3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政策
        2.3.1 中央政府相关政策
        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政策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现状及政府所起作用
    3.1 钢铁企业现状及兼并重组对供给侧改革影响
        3.1.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现状
        3.1.2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对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
    3.2 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2.1 发布支持性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3.2.2 制定限制类政策倒逼企业重组
        3.2.3 运用行政命令式促进兼并重组
        3.2.4 调整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3.3 本章小结
4 广西政府推动柳钢集团兼并重组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4.1 广西政府推动柳钢集团兼并重组的背景和意义
    4.2 柳钢集团的基本情况
    4.3 广西政府推动柳钢集团兼并重组实践
        4.3.1 柳钢集团与广西钢铁集团兼并重组的实践
        4.3.2 柳钢集团与十一冶集团兼并重组的实践
        4.3.3 柳钢集团与中金公司兼并重组的实践
    4.4 存在的问题
        4.4.1 政府各类审批流程耗时长
        4.4.2 土地使用规划及拆迁问题解决不及时
        4.4.3 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
        4.4.4 公共交通资源匮乏
        4.4.5 职工安置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4.5 影响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4.5.1 政府治理方面的原因
        4.5.2 政策制定方面的原因
5 国内外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分析
    5.1 国外发达国家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分析
        5.1.1 英国政府实践情况
        5.1.2 美国政府实践情况
        5.1.3 日本政府实践情况
    5.2 中国钢铁大省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分析
        5.2.1 河北省政府实践情况
        5.2.2 山西省政府实践情况
    5.3 经验分析
6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快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对策建议
    6.1 协调各相关部门参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环节
        6.1.1 建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项目推进组
        6.1.2 优化完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各项业务审批流程
    6.2 提供必要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政策
        6.2.1 制定完整的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相配套的政策
        6.2.2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的细化和落实
    6.3 调控市场资源,维护正常秩序
        6.3.1 合理调配、整合钢铁企业重组前后的社会资源
        6.3.2 充分考虑兼并重组钢铁企业职工的诉求
    6.4 有效推进钢铁企业各种类型重组的实现
        6.4.1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6.4.2 支持钢铁企业进行“双跨”重组
        6.4.3 加强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走出去”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内部审计基本理念的研究
        1.3.2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的研究
        1.3.3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念与特征
    2.3 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
        2.4.3 全面风险管理(ERM)
        2.4.4 CSA控制自我评价方法
3 华菱湘钢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华菱湘钢基本情况
    3.2 华菱湘钢内部审计现状
        3.2.1 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3.2.2 内部审计范围和内容
        3.2.3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3.3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现状
        3.3.1 审计计划的制定
        3.3.2 审计测试与审计发现
        3.3.3 审计结果与报告
        3.3.4 后续审计
    3.4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4.1 当前华菱湘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4.2 湘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 华菱湘钢面临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4.1 战略风险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2 产业环境分析
        4.1.3 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
    4.2 经营环节风险分析
        4.2.1 采购环节
        4.2.2 生产环节
        4.2.3 销售环节
        4.2.4 研发环节
        4.2.5 内部治理与内部管理
        4.2.6 湘钢经营业务风险评价
    4.3 财务风险分析
        4.3.1 筹资风险分析
        4.3.2 投资风险分析
        4.3.3 资金周转风险分析
    4.4 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
        4.4.1 控制环境
        4.4.2 风险评估
        4.4.3 信息系统与沟通
        4.4.4 风险控制活动
        4.4.5 内部监督
        4.4.6 湘钢内部控制评价
    4.5 风险评估矩阵
5 华菱湘钢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5.1 建立风险应对流程
    5.2 建立CSA风险自我评估机制实现全员风险管控
    5.3 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
6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途径
    6.1 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健全内审制度
    6.2 引进大数据分析人才,提升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6.3 搭建风险控制平台,加强企业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
    6.4 重视后续审计,强化整改措施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效率理论
        2.1.2 代理理论
        2.1.3 并购浪潮理论
        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 并购重组效应相关理论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避税效应理论
        2.2.3 规模效应理论
        2.2.4 范围经济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协同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2 避税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3 规模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4 范围经济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分析
    3.1 协同效应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1.1 管理协同
        3.1.2 财务协同
        3.1.3 研发协同
    3.2 避税效应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3 规模经济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4 范围经济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第四章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案例介绍
    4.1 合并企业介绍
        4.1.1 合并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4.1.2 被合并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4.2 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
        4.2.1 外部动因
        4.2.2 内部动因
    4.3 并购重组的方案
第五章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的分析
    5.1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前后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5.1.1 生产成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5.1.2 期间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5.1.3 研发支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4 小结
    5.2 宝武整合降成本的路径
        5.2.1 协同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2.2 避税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2.3 规模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3 并购重组效应视角下宝钢武钢降成本效果的分析
        5.3.1 协同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3.2 避税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3.3 规模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4 宝武钢铁并购重组降成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4.1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存在的问题
        5.4.2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并购重组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
        6.2.2 有效整合是并购重组降成本的前提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套期保值的NG集团市场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技术路线
    1.4 相关文献简述
        1.4.1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文献综述
        1.4.2 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理论文献综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简述
    2.1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2.2 套期保值理论
        2.2.1 套期保值的含义
        2.2.2 套期保值的原理
        2.2.3 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
        2.2.4 套保交易中的重要元素
        2.2.5 套保理论的发展
    2.3 套期保值与风险管理
        2.3.1 有效对冲风险
        2.3.2 增加灵活性与准确性
第三章 钢材期货与NG集团发展现状以及现存问题
    3.1 钢材期货发展历程
        3.1.1 钢材在期货市场中的发展
        3.1.2 期货市场里钢材品种的发展状况
    3.2 螺纹钢市场概况和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3.2.1 螺纹钢概况
        3.2.2 市场风险影响因素
    3.3 NG集团简介和发展历程
    3.4 NG集团规避风险的套保现状与问题分析
        3.4.1 NG集团规避市场风险的套保现状
        3.4.2 NG集团规避风险的套保策略不足分析
        3.4.3 影响NG集团规避风险套保目标实现的因素
第四章 NG集团利用套期保值工具进行市场风险控制
    4.1 NG集团运用螺纹钢期货合约实施套保管理
        4.1.1 螺纹钢期货合约介绍
        4.1.2 螺纹钢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里价格的相关性研究
        4.1.3 运用螺纹期货交易合约对库存管理分析
    4.2 NG集团运用期权进行风险敞口管理
        4.2.1 期权基本交易策略
        4.2.2 期权对冲风险方案设计
    4.3 方案实施结果
        4.3.1 期货方案结果
        4.3.2 期权方案结果
第五章 NG集团使用套保策略时内外部保障制度
    5.1 企业实施的外部保障
        5.1.1 衍生品交易市场制度的完善
        5.1.2 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保障
        5.1.3 期货合约交割制度的完善
    5.2 企业内部层面的实施保障
        5.2.1 建立套保交易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
        5.2.2 公司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5.2.3 优秀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储备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成因及风险度量
    第一节 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二、内部因素分析
    第二节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一、定性分析阶段
        二、初级定量模型阶段
        三、现代定量模型阶段
第二章 国裕物流债券违约案例概述
    第一节 违约主体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发展历程及业务状况
    第二节 违约前后经营与财务状况
        一、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二、融资能力恶化
    第三节 债券违约过程
第三章 国裕物流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第一节 债券违约外部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
        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三、造船业下行趋势明显
        四、世界航运业运力过剩
        五、信用评级未能及时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变化
    第二节 债券违约内部因素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资本结构分析
        五、现金流量分析
        六、经营战略分析
        七、同业对比分析
        八、Z-score违约预警分析
        九、KMV模型违约预警分析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耐候桥梁钢锈蚀图像识别[D]. 陈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研究 ——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D]. 全华贤. 广西大学, 2020(07)
  • [7]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 邹育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D]. 汪翌旭. 苏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套期保值的NG集团市场风险控制研究[D]. 董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10]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D]. 贾冠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我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