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牧类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文延梅[1](2021)在《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方兴未艾。西藏的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模扩大。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及管理人才的重担,是实现西藏农牧业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化、农牧区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其对于整个西藏的安定祥和及富足美好而言,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传统观念、政策平台建设、职业教育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制约。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主要采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试图较为全面地刻画出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再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以探索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的发展路径,促进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与为同行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章,阐述了本文之研究缘起和研究旨趣等内容,亦对国外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加以概括,临了对研究思绪、门径以及剏新点予以了说明。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等内容。先对中心概念的内涵加以界定,然后对舒尔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舒马赫的农村发展理论以及孙勇的西藏非典型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理论等理论基础加以简介。第三章为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的现实依据,梳理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等内容,为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相应的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为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分析,通过对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政策建设平台以及西藏职业教育自身的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等诸多困境。第五章基于国内外经验的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路径。在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启示下,提出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办学基础条件,构建涉农专业群、注重特色课程和乡土教材开发,加强校地、校县与校乡合作等推动多元办学以及落实各项保障机制等对策。
张珍[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冯娜[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才流入城市,农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问题,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好农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才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对此农村职业教育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农牧区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关系出发,阐述了达拉特旗如何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抓住机会发展农牧区职业教育。调查了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和达拉特旗农牧业局的相关情况,与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和达旗农牧业局人员进行访谈,从调查与访谈中了解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职业教育资金来源单一、农牧区职业教育吸引力低、民众不认可、就业渠道不畅通、农牧民缺乏对新技术的运用。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分析其对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最后,借鉴外国农村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结合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自身发展不足,,从政策扶持、宣传引导、系统构建及就业扶持等方面提出适合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希望能为达拉特旗的乡村振兴服务。
邓文勇[4](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龙晓玲[5](2020)在《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将“三农”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民生根本,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现阶段,需要解决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土地、依靠农业和农民,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还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需要大量会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现阶段依靠从外引进人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持续的。归根到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得依靠本地自己培养的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最好的培养途径,这也是农民参与终生教育的做好方式。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围绕青海省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利用国内外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西宁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意见建议。西宁辖区内仅有1所省属的高职的畜牧专业技术学校,它从省级宏观层面针对青海牧区畜牧业的发展,但没有市属专门的农村职业院校,现有职业技术院校中涉农的专业少,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国家的政策机遇,以及对口支援省市的扶持政策。西宁市应当抓紧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西宁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需求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突出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方向的新型主干专业。积极在广大农村搭建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切实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及发展能力。
李浩,黎弘毅[6](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李文龙[7](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王国玲[8](2019)在《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壤风蚀和沙化危害严重。本研究依据地表沉积物特性,采集研究区常见的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风成沙4种类型的沉积物发育的表层(05cm)土壤,对其表层土壤粒度特征以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讨论。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地表沉积物为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和风化残积物的土壤,其表层粒度组分中粉粒含量为37.28%52.83%、极细砂为16.81%35.21%、细砂为8.41%21.74%,其中地表沉积物为风化残积物的表层土壤中粗砂含量较多;风沙土粒级组分以细砂(48.64%57.38%)和中砂(22.82%29.41%)为主。(2)4种地表沉积物的土壤粒度参数中,平均粒径沙黄土和覆沙黄土残积物土壤属粉粒级(4.78Φ、4.62Φ),风化残积物和风成沙(3.80Φ、2.46Φ)属细砂级;分选性以风成沙(1.37)为最好,风化残积物(2.41)相对最差;偏度表现为风化残积物(0.19)和覆沙黄土残积物(0.19)属正偏,沙黄土(0.35)和风成沙(0.44)属极正偏;峰态以风成沙表现最为尖窄(2.30)。(3)同一地表沉积物发育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其表层土壤粒级组分差异明显,农田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含量较多(0.56%9.82%),草地粉粒含量(38.65%60.33%)较多,林地极细砂含量较多(22.46%39.93%);沙丘地中固定沙丘粉粒含量(12.76%)略多,半固定沙丘细砂含量(57.73%)最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有分布(3.12%)。(4)研究区不同地表沉积物的土壤表层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9793)>覆沙黄土残积物(2.9715)>风化残积物(2.9343)>风成沙(2.8021);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其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分形维数可定量化反映地表沉积物的差异,是表征土壤粒度特征的综合性指标。(5)同一沉积物,各地类易蚀颗粒含量及可风蚀程度差异明显。沙黄土表现为林地(85.13%)>农田(79.21%)>草地(77.43%),各地类均为可风蚀性最强;覆沙黄土残积物表现为林地(84.06%)>农田(69.82%)>草地(65.87%),农田和草地为可风蚀性强,林地为可风蚀性最强;风化残积物表现为林地(58.07%)>农田(54.83%)>草地(52.43%),各地类均为可风蚀性中等;沙丘地易表现为流动沙丘(92.42%)>半固定沙丘(91.31%)>固定沙丘(88.10%),各地类均为可风蚀性最强。
罗丹萍[9](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而职业教育能促进“人的城镇化”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湛江市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未来发展呈现利好态势。湛江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湛江市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双主体合作能培养出促进湛江市城镇化发展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查阅湛江市历年统计年鉴和湛江市教育志总结出湛江市城镇化与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规模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和内涵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城镇化背景下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以及企业访谈提纲作为本文研究工具,实地调研湛江市13所公办中职学校,回收有效学生问卷641份、有效教师问卷296份,对14位教师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对11位企业的校企合作负责人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现状。“实践出真知”,从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本文通过调查法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中职学生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公办中职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政府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王晶[10](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二、对农牧类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牧类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
1.1.1 国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1.1.2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诉求 |
1.1.3 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职业教育 |
2.1.2 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 |
2.2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舒马赫的农村发展理论 |
2.2.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孙勇的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理论 |
第三章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的现实依据 |
3.1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农牧区职业教育需求状况分析 |
3.1.1 西藏的自然概况 |
3.1.2 西藏人口分布概况 |
3.1.3 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4 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农牧区职业教育需求状况分析 |
3.2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概括及其面向农牧区的需求分析 |
3.2.1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3.2.2 西藏职业教育面向农牧区的发展需求分析 |
第四章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
4.1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困境及外部影响因素 |
4.1.1 社会层面 |
4.1.2 政府层面 |
4.2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困境及内部影响因素 |
4.2.1 学校层面 |
4.2.2 教师层面 |
4.2.3 学生层面 |
第五章 基于国内外经验的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路径 |
5.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
5.1.1 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立法 |
5.1.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
5.1.3 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教学 |
5.1.4 办学主体和经费投入形式多元化 |
5.1.5 推广农业知识创新体系 |
5.1.6 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5.2 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职教的发展经验 |
5.2.1 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5.2.2 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有关法律法规 |
5.2.3 注重设置本土特色专业 |
5.2.4 重视创办农牧类职业学校 |
5.2.5 推进农村职教办学主体多元化 |
5.2.6 加强双语教学和思政教育 |
5.3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策略探析 |
5.3.1 更新办学理念,引导农牧民转变就业观 |
5.3.2 扩大农牧区职教办学规模,完善办学基本条件 |
5.3.3 构建涉农专业群,注重特色课程与乡土教材开发 |
5.3.4 加大涉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师资质量 |
5.3.5 加强校地、校县及校乡合作,推动多元化办学 |
5.3.6 完善农牧区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落实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现状内容提纲(职成处一线人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乡村振兴战略下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1.4 新型职业农民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劳动力迁移的推拉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 乡村振兴与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辩证关系 |
2.3.1 农牧区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
2.3.2 乡村振兴助推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 |
3 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
3.1 达拉特旗概况 |
3.2 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3.2.1 学校学生情况 |
3.2.2 涉农培训基地 |
3.2.3 社会服务情况 |
3.2.4 农牧民受教育情况 |
3.2.5 对农牧民的培训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
3.3 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低于普通中学教育,且经费来源单一 |
3.3.2 农牧民对于职业教育的陈旧认识导致职业教育招生难 |
3.3.3 农牧民教育归口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
3.3.4 农牧区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单一,培训流于形式 |
3.3.5 农牧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 |
4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4.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
4.2 法国职业教育模式 |
4.3 美国职业教育的模式 |
4.4 澳大利亚TAFE办学模式 |
4.5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达拉特旗的启示 |
5 乡村振兴战略下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
5.1 加大对农牧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5.2 政府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
5.3 完善农牧区职业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县级职教中心整合教育资源 |
5.3.1 加强农牧区职业教育归口管理机构的协同 |
5.3.2 建立县级职教中心,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
5.4 拓宽农牧区职业教育实施主体,丰富农牧区职业教育手段 |
5.4.1 广泛引入社会资源,促进招生、教育、就业的多样性 |
5.4.2 系统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新时代农民职业化、现代化 |
5.5 加强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职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协同发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协同共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业教育 |
2.1.2 农村职业教育 |
2.1.3 农民教育 |
2.1.4 农村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终身教育理论 |
2.2.5 巴洛夫和福斯特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方法选取 |
3.2 调查说明 |
3.2.1 问卷及访谈提纲初稿设计 |
3.2.2 小规模预调查 |
3.2.3 问卷的定稿与发放 |
3.2.4 资料收集 |
3.3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情况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情况 |
3.3.3 西宁市农民培训情况 |
3.4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
3.4.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5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3.5.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
3.5.2 缺乏面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 |
3.5.3 职业教育实训条件有限 |
3.5.4 欠缺就业机制 |
3.5.5 发展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难度较大 |
第四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传统思想阻碍 |
4.1.1 学生和家长的观念 |
4.1.2 政府相关部门的理念 |
4.1.3 现有思想观念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
4.2 专业设置不合理 |
4.2.1 涉农专业稀缺 |
4.2.2 课程结构不合理 |
4.2.3 家长和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 |
4.3 对师资的吸收和培养不足 |
4.3.1 总体师资不足 |
4.3.2 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培训机制 |
4.4 不重视实训和就业机制 |
4.4.1 不重视实训 |
4.4.2 不重视就业机制的建立 |
4.5 生源不足 |
4.5.1 职业教育生源少 |
4.5.2 职业教育生源素质偏低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
5.1.2 英国的CEB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 |
5.1.3 法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4 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 国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1 江苏的中心辐射模式 |
5.2.2 山东省平度样板 |
5.2.3 河南省农学结合的弹性学制 |
5.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
5.3.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大 |
5.3.2 校企合作比较紧密 |
5.3.3 有效监督教育质量 |
5.3.4 国内其他省市的具体经验 |
第六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法规政策 |
6.1.1 制定相应国家政策消除落后观念 |
6.1.2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
6.2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
6.2.1 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 |
6.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6.2.3 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
6.3 改善实训条件 |
6.3.1 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 |
6.3.2 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的互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6)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
附录 |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地系统 |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社会-生态系统 |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
3.1.5 研究区典型性 |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
5.1 适应结果分析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
5.2 适应行为分析 |
5.2.1 适应行为 |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
5.3 适应能力评价 |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
5.4.1 数据分析模型 |
5.4.2 数据分析结果 |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5.6 适应机制分析 |
5.6.1 适应障碍分析 |
5.6.2 适应机制分析 |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粒度 |
1.2.2 土壤分形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与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数据来源实验方法 |
2.2.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2.2.2 室内样品测试 |
2.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地表沉积物的土壤粒度特征 |
3.1 土壤粒度组分特征 |
3.2 土壤粒度曲线分布特征 |
3.3 土壤粒度参数特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粒度特征 |
4.1 土壤粒度组分特征 |
4.2 土壤粒度曲线分布特征 |
4.3 土壤粒度参数特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特征 |
5.1 土壤分形维数 |
5.2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参数相关性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可蚀性评价 |
6.1 敏感粒径提取 |
6.2 释尘颗粒提取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初步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湛江市中职发展 |
二、湛江市城镇化发展需要中职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湛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
四、湛江城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镇化 |
二、中等职业教育 |
三、校企合作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
第二章 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初步发展阶段(1978 年—1992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92 年-2001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内涵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四节 湛江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总结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企业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学生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一、教师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四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访谈调查 |
一、公办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学校参与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学校管理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访谈调查 |
一、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结果与分析 |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共建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管理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十、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 |
二、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追求享乐等问题 |
三、中职生心智不成熟 |
第二节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 |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 |
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 |
第三节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 |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 |
三、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 |
第四节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
第五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 |
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 |
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 |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 |
一、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
二、启动教师进修工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回炉”实践的机制 |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
第三节 推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一、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二、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 |
第四节 政府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 |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三阶段 |
二、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三、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几点问题与对策 |
四、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10)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标准化理论 |
2.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对农牧类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发展路径研究[D]. 文延梅. 西藏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乡村振兴战略下达拉特旗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冯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5]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龙晓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6]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8]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D]. 王国玲. 山西大学, 2019
- [9]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D]. 罗丹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10]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