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保小额农贷安全高效(论文文献综述)
徐攀[1](2021)在《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协同机制与效应——浙江省农担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信贷配给问题,但抵质押物的不足决定了其对政策性担保制度的高度依赖。目前农业信贷担保资源存在闲置与紧缺并存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对全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调研了浙江省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需求与供给,突破协同理论传统视角,系统分析了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浙农担")从部门、技术、数据、政策、流程五个维度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实现农业政策性担保杠杆效应的绩效及路径,为中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和经验。
张婷婷[2](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王一博[3](2021)在《农户借贷动机、申贷行为及贷款获取结果研究 ——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种粮大户为例》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项重大战略,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深远。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直以来如何服务好规模化经营主体,保证其资金需求和生产可持续,是政策出台的目标,也是金融学研究的热点议题。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规划要求:“鼓励各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地方搭建投融资担保平台,引导和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工作。”规划的出台在金融保障层面给规模经营主体打了一针“强心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金融资金在配置上仍旧存在短板。种粮大户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性运转关系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发展和粮食安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关注点落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一份子—种粮大户上,主要探究其贷款获取结果。根据调研可知,在农村金融充分竞争的今天,不同种植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获取情况有所改善1,该改善具有差异性。本文从借款主体的异质性的角度去探究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的问题。从种粮大户借贷动机和申贷行为出发,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在探究影响种粮大户正规贷款获取障碍因子的基础上,引入其他经营主体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与种粮大户进行贷款获取概率的对比分析,定位种粮大户贷款获取“位置”,得到各类种植业经营主体贷款获取难易程度序列,从差异中发现“逆”精英俘获的现象,结合精英俘获、信贷担保等理论及调研实际对模型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化的解读,进一步构建交互模型对“逆”精英俘获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和印证。此外,本文还运用Tobit模型对贷款获取缺口进行分析。最后,对贷款获取结果的后续影响进行评价,该评价属于贷款获取结果分析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学研究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文章分别构建了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贷款的收入效应分析。本文整体的研究框架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动机-行为-结果”的理论框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基于心理学中动机理论、行为理论,种粮大户参与正规贷款需要一个关键的申贷行为。它直接影响贷款获取结果,而贷款的申请需要内在推动力即“动机”,“动机”是需求方申贷的源泉。第二,本研究的内容安排遵循“动机-行为-结果”的理论框架。对贷款获取结果的研究不仅要对贷款获取与否和贷款获取缺口进行分析,还应该全面展现与贷款获取结果相关的整个逻辑过程,即包括借贷动机、申贷行为、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和贷款缺口研究部分以及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评价部分)。文章结合信贷担保、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理论和精英俘获等理论,围绕贷款获取进行各个环节的分析并综合已有文献、调研实际进行每部分研究的科学讨论。第三,本文得到种粮大户正规贷款获取的异质性结论和“逆”精英俘获结果,该结果的理论贡献是对原有“精英俘获”内涵进行补充。具体来看,本文对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了假设中信用记录、是否有担保(互保)以及年总收入、是否有外债、欠款或其他非正规贷款逾期等为影响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的障碍因子;进一步地,选择其他种植业经营主体与种粮大户进行贷款获取难易程度的对比研究,产生“逆”精英俘获结果排序:种粮大户<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结合实际情况、担保理论以及同伴监督理论等对结果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进行交互分析,对上文得到的显着分类变量是否有担保(互保)、是否有外债、欠款或其他非正规贷款逾期与种植业经营主体类型进行交互研究,进一步印证互保的作用使得种粮大户贷款出现“逆”精英俘获的结果,并对“精英俘获”的内涵进行补充。此外,结合Tobit模型结果可知,影响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缺口研究部分)的显着障碍因子和影响其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的障碍因子具备“异同性”。第四,改进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对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到价值感知是作用于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关键因子。本部分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补充了种粮大户正规贷款满意度题项,构建了适用于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路径系数分析得到对应结果。本文属于贷后满意度研究部分,完善了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研究,同时也为未来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种粮大户和贷款跨期申请提供了参考。第五,对种粮大户贷款的收入效应进行分析。本部分也是对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进行评价,从属于贷款获取结果研究,贷款资金的使用对种粮大户的生产收益会产生影响,因此,文章也对贷款资金的收入效应进行评价。本文分别从营造良好的信用和担保环境,提升贷款获取概率;构建完善的风险分散机制,提升贷款偿付能力;推出“靶向性”的金融服务,增加贷款满意度;强化借贷双方的规范运营,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林梦瑶[4](2021)在《浙江网商银行金融服务产品旺农贷预授信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葛晶尔[5](2021)在《我国网络小额贷款的政府监管研究》文中认为
钱莉[6](2021)在《N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的运营改进策略》文中研究指明
赵健伟[7](2021)在《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政府一直关注三农问题,2020年的中央1号文件亦有涉及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意见。因此,当前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受到多家传统商业银行的关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释放的庞大潜能使其成为了一片蓝海。然而,三农信贷产品体系的复杂性、低营利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对Y银行沈阳分行提出了挑战。以Y银行沈阳分行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本文在综述国内外三农信贷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托三农信贷相关理论,深度分析Y银行三农信贷产品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分析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的中心管理模式,发现研发部、市场部和风控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构建“产品创新——供求契合——风险管理”的全流程业务发展策略的框架体系,指出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三农信贷业务产品缺乏针对性,导致产品与市场之间的供需错位,引发风险防控的问题。最后,针对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产品创新策略、市场需求契合策略以及风险管理策略三个维度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方案。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信贷业务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为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产品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Y银行沈阳分行作为“国有六大行”中服务三农的银行主力军,其三农信贷业务发展事关银行发展指标以及满足监管要求等重要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了一点支撑。
曾若妤[8](2021)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的战略目标,农村贫困治理的中心产生转变,进入到相对贫困治理阶段,迈入了后扶贫时代,需从科学的角度治理农民贫困问题。而农村金融力量可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顺利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因此,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也是让广大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方面也更加薄弱。实践中,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立法位阶较低,多为行政法规或是部门规章,相关规范性文件相对滞后;法律体系较为混乱,缺乏法律统一的指导;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法律界定还十分模糊,导致其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性不高,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农村地区征信不健全,支付环境落后,法律监管缺位。这些法律制度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持续性发展,而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是保护农村金融抵御市场风险的护身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对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高度重视,否则,将为农村金融业的繁荣发展埋下隐患,存在再度返贫的风险,不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纵观国内外文献,主要从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出发研究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界定及影响,关于数字化时代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研究,也更多地是从理论层面研究对于农村减缓贫困、农民增收的影响因子分析,缺乏从法学角度探讨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经济法的角度,分析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发展以及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其面临的法律困境着手,提出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完善对策,这也是为农村普惠金融构建可持续发展法治道路,切实保护农户等弱势群体金融权利。首先阐述农村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农村普惠金融是一项惠民的金融工程,通过金融政策增加广大贫困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其次从经济学的金融深化、市场竞争理论,以及法学的实质正义、金融发展权理论深入论证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考察大北农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并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现有的政策法规,按整体框架、金融机构扶持性法规、基本制度相关规范和配套保障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域外四个国家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践,通过比较分析法得出相关经验借鉴。最后,提出法律制度完善的对策,首先确立立法基本原则,即金融公平原则以及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倾斜保护原则,这是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的特殊所在,需要将弱势群体的金融权利放在首位,保障社会各个阶层的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健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进行农村金融市场专门立法,并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法律主体,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合作性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在其中辅助的支农金融组织分工协作体系,从协调规划农村金融机构激励与约束制度、完善制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法律监管制度以及推动农业保险业发展四个方面健全农村普惠金融基本制度,运用大数据加快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支付结算体系,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完善农村普惠金融相关配套保障措施。
王静仪[9](2021)在《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基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双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普惠金融业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理论成果颇丰,实践效果良好。然而在原有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中,小微群体获取贷款的难度较大,风险程度也高,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仍面临多重困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大量应用,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进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但互联网银行具有传统银行不可比拟的技术和客源优势,与小微群体形成息息相关的金融生态圈,其普惠金融业务极具创新特色。因此对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及效果的深入分析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丰富相关理论成果,而且对传统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如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进行界定,从创新的概念出发,并结合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划分出定位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三个维度。其次,对金融生态圈理论、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梳理,为后续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再次,按照时间序列对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同时对双案例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案例对象的选取作了详细介绍;在案例描述的基础上,借助金融生态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展开对比分析,并从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可得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效果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建议,并提炼出深挖客户需求,促进价值共创、共享;开展跨界合作,打造全方位金融生态圈;强化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启示。本文选取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进行双案例对比分析,研究两者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归纳出通用的、可复制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为其他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涂秋雨[10](2021)在《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模式,金融扶贫在反贫困战争和振兴贫困地区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全面胜利,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更表明“绝对贫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然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并不代表着扶贫工作的结束,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任务严峻。金融扶贫将在振兴乡村经济,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继续发挥作用。近年来,J城商行在“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的要求下承担了大量的金融扶贫任务,为贫困农村地区产业的建立与壮大起到了极为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扶贫效果的有限性、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失衡、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的困境,极大地阻碍了J城商行金融扶贫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功能的发挥。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是金融扶贫产品的接受度低;二是金融扶贫成本较高;三是金融扶贫机制不完善。本文结合公平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普惠金融理论上,在科学分析国内外金融扶贫模式,汲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功能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对策、建议如下:一是要健全“政、银”协作机制,增强金融扶贫持续性;二是要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机制,提升扶贫贷款安全性;三是要创新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拓宽抵押物担保范围;四是要完善金融扶贫考核机制,提升金融扶贫效率;五是要建立“银、保”联动机制,拓展金融扶贫模式;六是要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二、确保小额农贷安全高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保小额农贷安全高效(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协同机制与效应——浙江省农担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理论回顾 |
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协同机制解构——以“浙农担”为例 |
(一)“浙农担”构建多元协同破除农业融资痛点初显成效 |
(二)路径一:“浙农担”以部门协同打造优势互补金融支农生态圈 |
1.担政协同,搭建平台破解融资难题。 |
2.担银协同,激发“金融赋能”活力。 |
3.担担协同,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
4.担联协同,机构下沉破解管理失效问题。 |
5.担律协同,精准施策提高代偿追偿效率。 |
(三)路径二:“浙农担”以技术协同解决农村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
1.重置农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准入标准。 |
2.构建反欺诈和细分场景信用评分模型。 |
(四)路径三:“浙农担”以数据协同解决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
1.农担业务与金融科技有天然共生性。 |
2.大数据平台为担保风控奠定了基础。 |
3.数字赋能为立体化评价提供了方法手段。 |
(五)路径四:“浙农担”以政策协同精准设计特色农担系列产品 |
1.政策化,定位农担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普惠化,以小额批量业务扩大惠农覆盖面。 |
3.产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下游。 |
4.数字化,找准客户需求精准设计担保产品。 |
5.标准化,开发非标抵质押物激发融资潜能。 |
(六)路径五:“浙农担”以流程协同解决业务单笔成本高的问题 |
1.精简业务流程助推银担融合协同效率。 |
2.依托数字信用实施批量担保降低成本。 |
四、“浙农担”协同效应经验启示 |
(一)机构下沉,处理好政府不同层级的协同关系 |
(二)明确责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互补的协同关系 |
(三)完善自身,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相佐的协同关系 |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创新“政银担”全方位政策协同运作机制 |
(二)构建农村农业数字信用担保协同评价体系 |
(三)完善农户加入协会和农合联协同激励制度 |
(四)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小散农户协同发展路径 |
(五)创建品牌文化激发政府担保协同引领效应 |
(六)建立不同层级政府信贷担保协同考核体系 |
(2)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农户借贷动机、申贷行为及贷款获取结果研究 ——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种粮大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粮大户 |
2.1.2 借贷动机 |
2.1.3 申贷行为 |
2.1.4 贷款获取结果 |
2.1.5 精英与精英俘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贷风险及信贷担保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农户借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借贷动机-申贷行为-贷款获取结果”形成机理与理论分析框架 |
3.1 “动机—行为”的形成机理 |
3.2 “行为—结果”的形成机理 |
3.3 “动机-行为-结果”理论框架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4 种粮大户贷款借贷动机、申贷行为与贷款获取结果情况概述 |
4.1 调研地区及调研主体情况 |
4.1.1 调查地区 |
4.1.2 调研对象 |
4.1.3 政策支持情况 |
4.2 种粮大户借贷动机描述性分析 |
4.2.1 种粮大户资金需求额度高 |
4.2.2 种粮大户资金借贷期限长 |
4.2.3 种粮大户的资金借贷多为生产性用途 |
4.2.4 种粮大户的融资渠道倾向于正规借贷 |
4.3 种粮大户申贷行为描述性分析 |
4.4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描述性分析 |
4.5 种粮大户贷款“动机-行为-结果”数据描述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种粮大户借贷动机与申贷行为分析 |
5.1 种粮大户借贷动机分析 |
5.1.1 种粮大户的借贷动机 |
5.1.2 种粮大户借贷动机的有效性 |
5.2 种粮大户申贷行为的机理分析 |
5.2.1 影响交易成本的关键因素分析 |
5.2.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种粮大户申贷行为机理分析 |
5.3 种粮大户申贷行为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5.3.3 种粮大户申贷行为的Logistic模型构建 |
5.3.4 种粮大户申贷行为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分析 |
6.1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的机理分析 |
6.1.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贷款获取结果机理分析 |
6.1.2 基于精英俘获理论的贷款获取结果机理分析 |
6.1.3 基于信用理论的贷款获取结果机理分析 |
6.2 种粮大户与其他种植业经营主体样本特征概述 |
6.2.1 资产规模不高 |
6.2.2 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
6.2.3 需要较高的贷款额度 |
6.2.4 老龄化趋势明显 |
6.2.5 家庭声誉情况良好 |
6.2.6 近3年贷款获取率逐渐提升 |
6.3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的实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
6.3.3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的Logistic模型构建 |
6.3.4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可得性研究部分)的实证结果分析和“逆”精英俘获结果理论与现实解析 |
6.3.5 交互模型结果与精英俘获理论贡献 |
6.4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缺口研究部分)的实证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6.4.3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缺口研究部分)的Tobit模型构建 |
6.4.4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贷款缺口研究部分)的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评价 |
7.1 基于种粮大户满意度的贷款获取结果评价 |
7.1.1 贷款满意度“源理论—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作用机理阐述 |
7.1.2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
7.1.3 种粮大户贷款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
7.1.4 模型结果分析 |
7.2 基于种粮大户收入效应的贷款获取结果评价 |
7.2.1 种粮大户贷款对其收入的影响机理 |
7.2.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7.2.3 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结果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7.2.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政策建议 |
8.1 营造良好的信用和担保环境,提升贷款获取概率 |
8.2 构建完善的风险分散机制,提升贷款偿付能力 |
8.3 推出“靶向性”的金融服务,增加贷款满意度 |
8.4 强化借贷双方规范运营,提高收入水平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种粮大户贷款获取研究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三农业务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三农信贷业务的管理研究 |
1.2.3 三农信贷业务的风险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三农信贷业务相关概念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特征分析 |
2.1.3 信贷风险 |
2.2 普惠金融相关概念 |
2.2.1 内涵与外延 |
2.2.2 普惠金融特征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市场细分理论 |
3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现状与问题 |
3.1 Y银行沈阳分行简介 |
3.2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现状 |
3.2.1 三农信贷业务的基本情况 |
3.2.2 三农信贷业务的SWOT分析 |
3.3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3.1 跨部门协同机制非有效 |
3.3.2 产品创新多样化不足 |
3.3.3 市场需求契合待提高 |
3.3.4 全流程风险管理不完善 |
4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改进措施 |
4.1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的中心管理结构 |
4.1.1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 |
4.1.2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总体架构 |
4.2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产品创新策略 |
4.2.1 针对农户特点实施个性化产品创新 |
4.2.2 根据用途和主体、额度以及担保丰富产品要素 |
4.2.3 按照贷款类型完善产品结构 |
4.3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市场契合策略 |
4.3.1 实施信贷客户的市场细分 |
4.3.2 强化信贷客户的关系管理 |
4.3.3 优化信贷业务的产业布局 |
4.4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的风险管理策略 |
4.4.1 提升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 |
4.4.2 改进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 |
5 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机制 |
5.1 规范监管审批流程 |
5.2 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
5.3 加强对农村信用环境重视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课题研究的工作量 |
2.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3.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农村普惠金融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
(一)农村普惠金融相关概念 |
1.普惠金融 |
2.农村普惠金融 |
(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孕育 |
1.传统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陷入困境 |
2.数字技术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背景 |
3.普惠金融发展新方向——数字普惠金融 |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 |
1.传统金融机构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践 |
2.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普惠化发展实践 |
三、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理论 |
1.金融深化理论 |
2.市场失灵理论 |
(二)法学理论 |
1.实质正义理论 |
2.金融发展权理论 |
四、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规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践案例分析 |
1.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案例分析——以大北农为例 |
2.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实践面临的困境 |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立法现状及规范梳理 |
1.普惠金融体系的整体法律框架 |
2.农村金融扶持性的法规政策梳理 |
3.农村普惠金融基本制度法律规范 |
4.农村普惠金融配套保障法律制度梳理 |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问题分析 |
1.立法基本原则僵化 |
2.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 |
3.农村普惠金融基本制度缺失 |
4.相关配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
五、国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一)国外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发展实践 |
1.日本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 |
2.美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 |
3.印度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 |
4.秘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 |
(二)国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践的经验借鉴 |
1.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要立法先行 |
2.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监管机制 |
3.农村金融发展应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
4.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需向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 |
六、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一)确立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基本原则 |
1.金融公平原则 |
2.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倾斜保护原则 |
(二)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 |
1.构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专门立法 |
2.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法律主体 |
(三)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主要制度 |
1.协调规划农村金融机构激励与约束制度 |
2.完善制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
3.强化农村金融法律监管制度 |
4.推动农业保险有效发挥扶贫作用 |
(四)相关配套保障措施 |
1.加快进行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
2.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支付结算体系 |
3.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基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相关研究 |
1.2.2 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互联网银行的界定 |
2.1.2 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生态圈理论 |
2.2.2 价值共创理论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3.1 定位创新 |
2.3.2 产品创新 |
2.3.3 技术创新 |
第3章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案例描述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微众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发展历程 |
3.2.1 以社交平台为主导模式:2014.12-2017.10 |
3.2.2 以多元平台为主导模式:2017.11-2020.9 |
3.2.3 以智能化平台为主导模式:2020.10-至今 |
3.3 网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发展历程 |
3.3.1 以电商平台为主导模式:2015.6-2018.5 |
3.3.2 以开放平台为主导模式:2018.6-2020.8 |
3.3.3 以数字化平台为主导模式:2020.9-至今 |
第4章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
4.1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定位创新分析 |
4.1.1 成立目的对比 |
4.1.2 服务理念对比 |
4.1.3 市场定位对比 |
4.2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产品创新分析 |
4.2.1 目标客群对比 |
4.2.2 产品开发对比 |
4.2.3 产品类型对比 |
4.3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技术创新分析 |
4.3.1 信用数据来源对比 |
4.3.2 信贷评级机制对比 |
4.4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效果分析 |
4.4.1 借助价值思维重视客户体验,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 |
4.4.2 借助生态圈思维拓展服务网络,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
4.4.3 借助大数据思维有效防控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
第5章 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建议与启示 |
5.1 优化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建议 |
5.1.1 注重服务升级,增强创新能力 |
5.1.2 提升数据质量,保持生态安全 |
5.1.3 整合多方渠道,提升业务认可度 |
5.2 对传统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的启示 |
5.2.1 深挖客户需求,促进价值共创、共享 |
5.2.2 开展跨界合作,打造全方位金融生态圈 |
5.2.3 强化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化驱动管理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扶贫 |
2.1.2 金融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平理论 |
2.2.2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2.2.3 普惠金融理论 |
2.3 我国扶贫政策发展历程 |
3.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
3.1 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3.1.1 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措施 |
3.1.2 J城商行金融扶贫取得的成效 |
3.2 J城商行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
3.2.1 金融扶贫效果的有限性 |
3.2.2 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
3.2.3 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失衡 |
3.2.4 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 |
3.3 J城商行金融扶贫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金融扶贫产品的接受度低 |
3.3.2 金融扶贫成本较高 |
3.3.3 金融扶贫机制不完善 |
4.国内外金融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金融扶贫经验 |
4.2 国外金融扶贫经验 |
4.3 相关启示 |
5.J城商行金融扶贫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5.1 健全“政、银”协作机制,增强金融扶贫持续性 |
5.2 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机制,提升扶贫贷款安全性 |
5.3 创新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拓宽抵押物担保范围 |
5.4 完善金融扶贫考核机制,提升金融扶贫效率 |
6.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确保小额农贷安全高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协同机制与效应——浙江省农担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徐攀. 农业经济问题, 2021(10)
- [2]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农户借贷动机、申贷行为及贷款获取结果研究 ——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种粮大户为例[D]. 王一博.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浙江网商银行金融服务产品旺农贷预授信案例研究[D]. 林梦瑶.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5]我国网络小额贷款的政府监管研究[D]. 葛晶尔. 西南大学, 2021
- [6]N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的运营改进策略[D]. 钱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Y银行沈阳分行三农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赵健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 曾若妤.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互联网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基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双案例研究[D]. 王静仪.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10]J城商行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D]. 涂秋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