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发展粮食深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王香结[1](2021)在《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贺金霞[2](2020)在《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随着粮食贸易的发展,粮食逐渐展现出金融和能源的属性,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全面、系统,涉及整个粮食产业,呈现数量、质量、生态和主权等多维发展的态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须顺应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合理协调粮食产业各环节,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机理打造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实现系统、深层、高水平、全方位的粮食安全。开展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粮食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立足于粮食产业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学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体系,在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与约束机理。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界定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内涵。其次,识别粮食供应链主体,分析各主体间关系,构建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路径。第三,运用协同学理论,探讨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进而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第四,在关系管理理论基础上,运用偏相关分析,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关键关系要素,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第五,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探索粮食供应链协同各约束要素间关系,建立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粮食供应链协同是粮食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信息和收益,创造供应链协同绩效,实现更高的供应链整体收益。该定义强调三点: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目标是实现粮食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改善与提高;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是粮食企业间的关系管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保障是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2)粮食供应链系统可分为供应侧粮食供应链和需求侧粮食供应链。供应侧粮食供应链由原粮供应驱动,政策性特征显着;需求侧粮食供应链由粮食需求拉动,突出市场化特征。基于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市场属性的要求,构建需求侧粮食加工者、粮食生产者和粮食销售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体系。其中,粮食加工者是供应链的核心主导者。(3)组织间因素是促使供应链体系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主要包括关系因素和约束因素。影响粮食供应链系统的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内生变量包括组织间因素和组织内因素。粮食供应链体系演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系统内外部的兼容、平衡和协同进化,外生变量对系统只能产生间接影响,内生变量才是系统演变的直接诱因。供应链体系中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不同的组织间产生的,粮食供应链体系平衡态的产生依赖于组织间的兼容与平衡,即依赖包括合作关系和约束因素在内的组织间因素。(4)信任分关系型信任和计算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信任的决策逻辑是,当买方的资产专用性和供应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时,关系型信任的作用优于计算型信任;当行为不确定性较高时,计算型信任的作用优于关系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在与粮食生产者的合作过程中主要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应着重考虑市场不确定性这一交易属性。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信任决策逻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为不确定性,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5)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因素包括协同收益(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和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正相关;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的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均正相关;信息共享具有中介作用;契约精神在收益共享与信息共享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契约精神在信息共享与财务收益的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但在信息共享与运营收益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从协同的视角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些学者对粮食供应链协调进行了研究,而协调与协同存在较大差异。协同强调共生、增值、共赢的理念,是高层次的合作与协调。以协同为切入点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粮食供应链合作效率,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保障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2)运用偏相关和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因素及信任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国内外关于信任机理的研究文献较多,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研究缺乏。本文运用关系管理理论,梳理了影响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通过偏相关分析,证明了信任要素与供应链协同的高度相关性。运用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企业间信任进行评价,通过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与信任决策逻辑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3)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等方法对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机理。国内外关于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契约精神的分项研究较多,多要素综合研究缺乏。本文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信息共享、收益共享、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为关键要素的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模型中各要素的相关、中介和调节效应进行了分析。
王敏,高强[3](2020)在《增产!丰收!东北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3【二月二龙抬头】DRAGON HEADS-RAISING DAY农历二月二,时至雨水。雨水分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冬天,因为疫情的突然降临,似乎变得格外寒冷。但没有逾越不了的严寒,没有不会到来的暖春。疫情如此,人生如此,经济社会亦如此。
纪宗熙[4](2019)在《粮食深加工A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及粮食加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成长和进步,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管理能力差、农产品存货风险多、企业筹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关注粮食加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当前粮食加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A企业属于粮食加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攀升,但是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风险也逐渐显现了出来。财务风险管理上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风险不能被及时规避,从而引发不可逆的恶果。本文从财务风险理论出发,结合A企业近年来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并深入到企业内部,与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座谈,了解详实情况。本文首先对A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企业特点,结合企业财务数据,对A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结合A企业内因和外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促使A企业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帮助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同时,本文的相关结论能够对A企业和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都能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亚杰[5](2019)在《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作为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加工大省的河南省,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国好粮油”、“优质粮食工程”和“国人厨房”等一系列工程,其中位于豫南黄淮粮仓的大程集团,从2007年开始不断拓展企业粮食产业链条,“以工促农”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民脱贫,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保障粮食安全。为深入研究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情况,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微笑曲线理论对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对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大程集团从成立之初以面粉加工业务为经营核心,通过集团化整合逐渐形成链条式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借助大米、青稞和荞麦等杂粮链条的横向延伸,逐步向链族式经营模式演进。在粮食全产业链经营过程中,大程集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农业综合服务保障农民增收,协同经营效应降低企业成本,主食加工促进产品不断丰富,科技创新推动价值链条增值。但是企业当前也面临一定的经营问题,本地优质原粮供给不稳定、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低、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企业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借助实地调研数据和大程集团当前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针对大程集团当前粮食全产业链经营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国际四大粮商、中粮集团、山东中裕等企业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最后提出了提升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具体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构建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实施深加工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实体运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和强化线上销售平台的竞争实力。
张平,于珊珊,邬德林[6](2018)在《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文中指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出要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产业体系,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来实现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但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目前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瓶颈问题,粮食深加工水平较低且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粮食深加工企业规模优势不足且缺乏优势龙头拉动、粮食深加工企业与粮户利益联结机制松散且低效、粮食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且融资方式单一、粮食深加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且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粮食深加工企业缺乏营销创新思维且品牌意识不足等。因此,在推进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应从调整粮食深加工产品结构、坚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化原料供应与深加工企业合作机制、加大政府融资扶持力度、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龙江粮食深加工知名品牌等方面加快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步伐。
黑龙江省粮食局[7](2017)在《关于河南山东两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9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和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和粮食深加工产业的重大部署,推动黑龙江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产业经济强省转变,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玉文同志率调研组,赴河南、山东两省,就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对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侯庆海[8](2016)在《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SWO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使我们能更清晰地掌握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可以依靠的内部优势和可利用的外部机会,也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需要克服的内部劣势和应当化解的外部威胁,进而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提出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健康发展。
王洋,余志刚[9](2016)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于粮食主产区四省七县的实地调查》文中指出供给侧改革驱动为粮食主产区加工业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带来了机遇。当前,粮食主产区加工业存在产业链条过短、规模小而分散、加工产能过剩、成本压力过大、产品品牌不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土地指标受限、政策支持匮乏、企业融资困难、交通运输不便等。研究建议从推进粮食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发展壮大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加快粮食深加工技术研发与人才引进、加强主产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粮食加工产业链进行整合与优化。
本刊采访组[10](2013)在《焦作:粮食加工撑起产业化集群半边天》文中提出近年来,焦作粮食深加工产业异军突起,一个个食品加工企业,正迎合产业发展的时代节拍,各自集结成群,有力推动着当地及周边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岸,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人在此种植粟等粮食作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几千年的岁月更替,焦作农业繁盛依旧,特别是现代与之相伴而生的粮食深加工产业,更是异军突起。阳春三月,怀川大地麦苗青翠,
二、努力发展粮食深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发展粮食深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2)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粮食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
1.3.2 信任文献综述 |
1.3.3 约束机理文献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
2.1.2 粮食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
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定义 |
2.2.2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协同学基本原理 |
2.3.2 协同学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
2.4 企业间网络理论 |
2.4.1 企业间网络理论的演变 |
2.4.2 企业间网络理论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粮食供应链体系研究 |
3.1 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原则 |
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识别 |
3.2.1 粮食的内涵 |
3.2.2 粮食供应链体系 |
3.2.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 |
3.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关系分解 |
3.3.1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分析 |
3.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各主体间关系分解 |
3.4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分析 |
3.4.1 粮食供应链体系特征 |
3.4.2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研究 |
4.1 粮食供应链协同动因分析 |
4.1.1 粮食供应链的开放性 |
4.1.2 粮食供应链的动态性 |
4.1.3 粮食供应链的自组织 |
4.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界定 |
4.2.1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
4.2.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5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研究 |
5.1 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分析 |
5.1.1 关系管理的内涵 |
5.1.2 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分析 |
5.2 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偏相关分析 |
5.2.1 偏相关分析 |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3 分析结果 |
5.2.4 结果讨论 |
5.3 粮食供应链信任评价 |
5.3.1 信任类型 |
5.3.2 云模型 |
5.3.3 评价步骤设计 |
5.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5 标准评价云生成 |
5.3.6 指标综合云生成 |
5.3.7 综合云相似度分析 |
5.4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构建 |
5.4.1 信任的决策逻辑 |
5.4.2 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 |
5.4.3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研究 |
6.1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 |
6.2 研究假设 |
6.2.1 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 |
6.2.2 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 |
6.2.3 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 |
6.2.4 契约精神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样本 |
6.3.2 变量测量 |
6.3.3 样本基本特征 |
6.4 数据分析 |
6.4.1 信度分析 |
6.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模型及假设检验 |
6.5.1 模型检验 |
6.5.2 中介效应分析 |
6.5.3 调节效应分析 |
6.6 结果分析 |
6.7 政策建议 |
6.7.1 多渠道信息共享,促进粮食供应链收益分配合理化 |
6.7.2 培育契约精神,保障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增产!丰收!东北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论文提纲范文)
03 |
中国最大的粮仓——东北 |
从一产向二产迈进 |
(4)粮食深加工A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对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3 国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风险概念特征 |
2.1.2 财务风险概念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风险理论 |
2.2.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
2.2.3 财务风险识别理论 |
第三章 A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
3.1 A企业简介 |
3.2 A企业财务整体分析 |
3.3 A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
3.3.1 偿债能力分析 |
3.3.2 营运能力分析 |
3.3.3 盈利能力分析 |
3.3.4 企业投资风险 |
3.4 小结 |
第四章 A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
4.1 A企业财务风险外因 |
4.1.1 粮食加工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
4.1.2 工业化率及装备处于劣势 |
4.1.3 粮食价格受政策干预影响明显 |
4.1.4 融资结构较为单一 |
4.1.5 外资大量进入 |
4.1.6 粮食安全问题频现 |
4.2 A企业财务风险内因 |
4.2.1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人力资源水平低 |
4.2.2 内部管理滞后,企业费用支出高 |
4.2.3 资金能力管理不强,偿债能力下降 |
4.2.4 信用管理不到位,原材料采购存货问题突出 |
第五章 A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
5.1 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
5.2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
5.3 强化资金管理,优化降低企业期间费用 |
5.4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政策背景 |
2.实践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3.国内外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内涵 |
(二)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理论基础 |
1.产业融合理论 |
2.循环经济理论 |
3.微笑曲线理论 |
三、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状况 |
(一)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发展历程 |
1.以面粉加工业务为经营核心(1999 年——2006 年) |
2.集团化整合产业链逐渐清晰(2007 年——2009 年) |
3.打造链条式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2010 年——2015 年) |
4.链条不断拓展向链族式经营模式演进(2015 年——至今) |
5.小结 |
(二)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现状 |
1.上游:以原料保障为核心的农业综合服务 |
2.中游:以产业链增值为主导的粮食深加工 |
3.下游:以品牌引领为理念的供应链体系 |
(三)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成效 |
1.农业综合服务保障农民增收 |
2.协同经营效应降低企业成本 |
3.主食加工促进产品不断丰富 |
4.科技创新推动价值链条增值 |
(四)本章小结 |
四、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实证调研 |
(二)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存在的问题 |
1.本地优质原粮供给不稳定 |
2.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低 |
3.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
4.企业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
(三)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人才队伍支撑力度不够强 |
2.农户利益连接粘合度不足 |
3.粮食精深加工环节占比低 |
4.企业信息化经营程度不够 |
五、粮食企业全产业链经营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四大跨国粮商的经验 |
1.ADM的纵向整合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
2.邦吉的多元一体化经营模式 |
3.嘉吉的产业链立体化延伸经营模式 |
4.路易达孚的选着性整合经营模式 |
(二)我国粮食企业的典型经验 |
1.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
2.中裕集团的农牧企一体化经营模式 |
(三)国内外粮食企业全产业链经营的启示 |
六、推动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的对策措施 |
(一)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
1.加强产学研合作 |
2.增加研发资金投入 |
(二)构建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 |
1.构建利益分配和连接机制 |
2.积极推广“四包一优”协议 |
(三)实施深加工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战略 |
1.推进主食产业化链条升级 |
2.实施“中国好粮油”战略 |
(四)实体运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 |
1.保障企业实体运营 |
2.拓宽资本运营渠道 |
(五)强化线上销售平台的竞争实力 |
1.开展电商平台营销推广活动 |
2.提升平台运营团队实力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问卷 |
附录2 :农户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
(6)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二) 水稻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三) 大豆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二、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 粮食深加工能力水平较低且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 |
(二) 粮食深加工企业规模优势不足且缺乏优势龙头拉动 |
(三) 粮食深加工企业与粮户利益联结机制松散且低效 |
(四) 粮食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且融资方式单一 |
(五) 粮食深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尚浅且技术创新水平较弱 |
(六) 粮食深加工企业缺乏营销创新思维且品牌意识不强 |
三、加快发展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对策 |
(一) 调整粮食深加工产品结构, 提升粮食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
(二) 坚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粮食深加工集群化经营 |
(三) 优化原料供应与深加工企业合作机制, 探索利益联动机制 |
(四) 加大政府融资扶持力度, 拓展企业多元化融资平台渠道 |
(五)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提高粮食深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六) 打造龙江粮食深加工知名品牌, 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
(7)关于河南山东两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山东两省粮食加工业发展主要成效和做法 |
(一)政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二)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科学确定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 |
(三)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 |
(四)注重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 |
(五)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加工工艺,提高粮食加工产业现代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
(六)具有强力的配套支持政策保障。 |
二、考察调研得到的重要启示 |
(一)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产业对推动龙江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
(二)应当因地制宜确定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
(三)应当把培育综合产业园区和大型骨干企业做为推进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
(四)应当把提升粮食产品绿色生态特色品牌商誉价值作为核心竞争力。 |
(五)应当抓住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实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机遇,实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专项推进行动。 |
三、促进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建议 |
(一)强化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组织领导保障。 |
(二)加强规划引领作用。 |
(三)完善和强化扶持政策,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
(8)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内部优势分析 |
(一)区位优势 |
(二)资源优势 |
(三)产业优势 |
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内部劣势分析 |
(一)产业衔接性差 |
(二)政策针对性不强 |
三、 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
(一)宏观发展机遇 |
(二)顺应 “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
四、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面临的威胁分析 |
(一)问题农产品带来的威胁 |
(二)来自外部环境的竞争威胁 |
五、对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建议 |
(一)加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园区建设 |
(二)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于粮食主产区四省七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 |
二、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三、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的路径 |
(10)焦作:粮食加工撑起产业化集群半边天(论文提纲范文)
天香面业:一粒小麦产出90种面粉 |
孟州华兴:百变玉米联姻多种产业 |
河南鑫源: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
四、努力发展粮食深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业发展研究[D]. 王香结.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1
- [2]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D]. 贺金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增产!丰收!东北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J]. 王敏,高强. 东北之窗, 2020(02)
- [4]粮食深加工A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纪宗熙.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5]大程集团粮食全产业链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亚杰.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6]黑龙江省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J]. 张平,于珊珊,邬德林.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 [7]关于河南山东两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J]. 黑龙江省粮食局. 黑龙江粮食, 2017(04)
- [8]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SWOT分析[J]. 侯庆海. 理论观察, 2016(03)
- [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于粮食主产区四省七县的实地调查[J]. 王洋,余志刚. 学习与探索, 2016(03)
- [10]焦作:粮食加工撑起产业化集群半边天[J]. 本刊采访组.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