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康旭华[1](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邓伟[2](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张振[3](2020)在《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出,是应近年来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产业革命等外部因素冲击下不断出现经济运行模式调整的需要而产生的。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遇到的各种冲击或扰动:自然灾害的侵袭、资源能源的耗尽、周期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都可能使区域经济陷入困境。区域经济遭受外部冲击后,有的区域能够成功复苏,重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有的区域却从此锁定于经济下行轨道难以摆脱。一个区域经济如果具有较好的韧性,则不仅可以在外部冲击到来之际足以抵御这些冲击的影响而保持增长态势不变,而且可以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快速调整为适应新环境的经济运行方式,修复被冲击的增长过程并实现更良性的增长。因此,在面对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现阶段,构建具有良好韧性的区域经济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起步较晚,除其定义有所进展外,但也无定论,有的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有的则强调经济增长的转型。各经济学者之间就区域经济韧性的交流并非基于同一概念和同一指标,从而导致相关研究的混乱,其主要形态、形成机理等理论研究也尚在探讨之中。近年来,东北经济遭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起社会关注。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切入点,探讨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表现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贡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将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界定为:区域经济系统应对外来冲击以维持或改善原有经济运行模式的能力,并将区域经济韧性分为抵抗力和重构力两种形态,东北经济现阶段所表现的区域经济韧性不足,归根结底是重构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不完全市场、区域异质性、开放经济、新产业革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将区域经济韧性视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固有属性,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经济韧性的物质载体,从区域供给系统、社会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外部冲击的背景,阐述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历程,并分别从东北地区产业体系、空间结构、技术能力、贸易体系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构建了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2009至2012年,各经济韧性等级的城市所占比例变化不大,2013年以来,较低经济韧性和中等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迅速增长,较强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骤减;从空间演化上看,较低经济韧性城市和低经济城市呈“集聚化”的分布。沿海地区城市经济韧性高于内陆地区,南部高于北部,东中部高于西部。省际之间经济韧性吉林省最强,其次是辽宁省,黑龙江省最弱;从城市类型上看,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较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高于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型城市内部呈现综合型城市>森工型城市>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的趋势;从城市规模上看,规模越大的城市经济韧性相对较高,其中超大城市的经济韧性远远领先于其他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区位偏远,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缺乏发达的经济中心的带动,经济韧性普遍较低;从增长速度来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慢基本能反映城市经济韧性高低,同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韧性远高于其他城市。第三,基于面板回归方法,通过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创新水平、空间品质有助于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经济韧性;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辽宁省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最弱;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表明,大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幅度远高于中小城市,空间品质对大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对中小城市影响不显着;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区域创新水平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韧性均起到促进作用,空间品质、对外开放度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不显着。第四,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的视角,对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韧性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产业多样化对本地的经济韧性起到了提升作用,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显着。产业专业化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都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证明,东北地区在产业选择上应因地制宜,追求少而精的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区域内相关的配套产业建设带动临近城市的发展。产业选择既不能忽略当前需求的变化、新产业革命、产业政策等具有普遍性的影响要素,更不能忽略当前东北地区产业体系、资源禀赋、企业构成等特殊性的影响要素,各省根据自身源技术、资源禀赋的优势,构建存在技术支撑和产业关联度、符合当前新产业革命范畴内的创新型高附加值产业,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系统。第五,结合东北地区经济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在产业技术层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空间层面,打破行政界限,提高城市群协作水平;在社会系统层面,重视人才作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政府则应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保护企业私有产权,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
王俪静[4](2020)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型城市,主要依靠资源产业进行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出现,资源型城市亟需进行转型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期,其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性面临严峻考验,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期间的协调性,明确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状况,对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协调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持下,以2010-2018年期间34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状况。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政策与资源基础状况,并从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结合相关文献与实际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选取24个指标构建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整体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稳定上升,但个别城市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经济方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平均协调性水平逐步提升,研究期间协调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再生型>成熟型>衰退型>成长型;整体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阶段向更高层次逐渐转移,但2018年整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协调阶段仍较低,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各资源型城市发展较为薄弱的系统,并把资源型城市分为经济障碍类、社会障碍类、环境障碍类,其中经济障碍类城市最多。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调整经济障碍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加强社会障碍类资源型城市民生建设;完善环境障碍类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因地制宜,注重系统协调发展。文章采用TOPSIS-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34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并针对发展较为薄弱的系统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之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苏慧[5](2020)在《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分析》文中提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生态环境涌现出了种种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缓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必然。另外,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既要享受科技带来的幸福感,又要追求生态宜居。尤其是依赖于传统资源的工业部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日渐严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山西省作为全国煤炭能源基地,虽然煤炭经济带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却始终较低,尤其是一些传统资源城市,第三产业贡献率不足,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高,导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下降;同时,资源的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视角,运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利用2003-2018年山西省面板数据,从空间序列与时间序列两方面对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代谢效率与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2003-2018年,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能值代谢总量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能值结构上,不可更新资源在能值代谢总量中的比重一直居于85%以上,且有上升的趋势。远程要素依赖度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能值货币比率呈持续下降的状态,人均能值量则表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018年有所下降。近远程要素的环境承载力都表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但是近程要素环境承载力的上升速度更快,表明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近程要素对环境的依赖性更高。(2)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能值代谢总量空间差异明显,能值外向度整体偏低,经济发展侧重于依赖近程能值要素,而对远程要素的依赖程度较小,且每个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能值结构方面,山西省各城市能值代谢总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所占比重过大,除运城(所占比重为60%)外,其余城市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比重都达到了80%以上。所以山西省城市系统近远程能值代谢结构以近程要素为主,远程要素为辅。同时,近程要素中的不可更新资源能值量所占比重高。(3)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太原市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强度最低,全省以太原为中心,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按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类,太原市为低能值货币比区,临汾和运城属于较低能值货币比区,吕梁、阳泉、晋中、长治和晋城属于较高能值货币比区,大同、朔州和忻州市属于高能值货币比区。人均能值以朔州市最高,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按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类,朔州市属于高能值人口比区,晋城、忻州、阳泉、晋中、长治和大同市属于中能值人口比区,太原、吕梁、临汾和运城属于低能值人口比区。(4)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要素环境承载压力以近程要素承载压力为主,远程要素承载压力较小;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程度、自然资源储量高度相关。近远程要素环境承载力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性。按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类,近程要素方面:太原市属于高近程环境承载压力区,大同、朔州和阳泉市属于较高近程环境承载压力区,忻州、吕梁、长治、晋城属于较低近程环境承载压力区,晋中、临汾、运城属于低近程环境承载压力区;远程要素方面:太原与阳泉属于高远程环境承载压力区,其余城市都属于低远程环境承载压力区。
鱼晓惠[6](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张耀军[7](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新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分布由资源禀赋决定。不可更新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成、演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能值分析成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新思路。本文从理论到实践详细讲解了基于能值分析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陈妍[8](2019)在《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中,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既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家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该跳出长期以来单纯对经济总量的关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转型发展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化。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可以有效地再审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历程,探寻转型期系统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为此,本研究利用20002017年面板数据,以“要素-过程-格局-机理-调控”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数理方法,尝试对东北地区20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共八章,其中,第一、二、三章为文献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现状分析以及研究基本理论和框架;第四、五、六章为研究的重点,包括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时空演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演变和驱动;第七、八章是在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提出分类的调控措施和建议。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熵值、泰尔指数、H-P滤波、集中度指数和DEA模型等方法分别对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进行评价,得出:(1)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周期阶段,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转型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加剧,其中石油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优于森林型城市,而冶金型、森林型、煤炭型城市人口相对迁出为主。(3)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呈现“稳定-波动-上升”的走势,资源成熟型城市和资源再生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于资源成长型城市和资源衰退型城市。(4)环境系统方面,生活环境优于生产环境系统效率,空间分级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并不具有空间相关的规律性,其中石油型城市环境系统效率较好,煤炭型城市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并以下降走势为主。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关系的演变过程,得出:(1)转型期,各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其中经济系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是未来促进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2)人口规模、人口空间分布的移动变化以及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往的社会遗留问题以及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现实发展的缺口,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隐形社会贫困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再一次改变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分配等。再次,通过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的构建,对转型期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演变进行水平测度、分类分型、驱动机理分析,探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演变。发现:(1)20002017年,与各系统转型期内阶段性特征相似,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共经历4次较大波动。(2)无论是空间或是时间变化上方面,协调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特征,钢铁型城市强于石油型城市,森林型城市协调转型能力较差。(3)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靠单一系统驱动发展,协调性较差,只有极少数城市系统发展较均衡。(4)驱动因素方面,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素质的根本保障,在转型期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旧体制依然对新体制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内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系统间和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定量研究结论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未来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可考虑以下几大方面:(1)树立系统协调发展关系意识、建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设立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预警系统,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坚持处理好政府、居民、企业间关系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处理好产业、经济、环境关系的共同发展性原则。(2)通过构建经济投资融资、社会政策保障、环境保护修护的实现路径,按照协调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分型,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储备、完善基本保障措施以及建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等。(3)依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与对应驱动因素,今后可提供分层级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刘晨瑶[9](2019)在《资源诅咒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系统的良好运行,但现如今,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普遍出现了自然资源开发不当而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目前,学术界就资源诅咒命题是否普遍成立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少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大部分学者通过考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存在资源诅咒现象或者说资源诅咒是有条件存在的。国内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实证研究,大多主要基于国家层面、省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开展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经济系统的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现有文献得出的结论还不能完全揭示资源相对富集地区的资源依赖效应。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于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行为对其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效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实的实证考察。最后,依据上述结论,就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利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促进其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将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科学依托资源优势,有效规避资源优势陷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依赖程度普遍较高,本文考察期内某些城市资源依赖度最高达58.67%,资源驱动型发展特征较为突出。而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积累、科技创新水平普遍较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第二,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显着阻碍城市经济发展,资源诅咒现象明显存在。61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源产业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资源开发行为未能有效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第三,资源依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中介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行为主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削弱对外开放、抑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政府干预等途径间接阻碍地区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转,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基础建设和政府干预是资源依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综合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的效果不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方式不妥当,过分依赖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是其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非资源型产业,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高效利用各类经济资源,强化道路设施建设是资源型城市提升资源利用效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避免陷入资源依赖陷阱的有效途径。
李思洁[10](2019)在《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快速城镇化发展使得我国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城市空间结构在不断的重构与优化,但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敏感的生态环境也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大制约,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因此,河谷型城市迫切需要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其城市空间结构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当代我国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复杂适应系统和生态适应性等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影响机制来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现实问题以及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构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生态的适应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四川省西昌市为实证对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保障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共计六个章节,主要分为研究缘起、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结语四个部分。第一章研究缘起部分,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厘清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第二、三、四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基于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梳理,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在自然生态视角下的适应性内涵。其次,从时空维度对河谷型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主导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解释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作用机制,即由自然生态约束力、政策制度引导力、社会经济驱动力、历史文化塑造力和交通技术指向力共同作用。最后,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承载力分析的研究思路,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生态足迹法等分析方法,依托GIS技术平台,对自然生态视角下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指导。第五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以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对西昌市基本情况及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特征,进而对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背后成因在于自然生态基底脆弱,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城市空间布局紊乱,经济产业结构失衡;道路交通网络失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历史风貌丧失,绿化景观品质较差。最后,结合西昌市当前问题与发展方向,从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城市绿地、历史文脉和基础设施网络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梳理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二、研究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合作 |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
2.6 小结 |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3 实证检验结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
5.6 小结 |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2)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
4.1.2 构建模型 |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
5.3.3 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经济韧性的相关研究 |
1.2.2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1.2.4 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度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
2.1.3 乘数理论和加速理论 |
2.2 区域产业相关理论 |
2.2.1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
2.2.2 区域产业成长理论 |
2.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2.4 区域产业空间理论 |
2.3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3.1 区域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 |
2.3.2 区域空间溢出理论 |
2.4 自组织理论 |
第3章 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 |
3.1 研究的前提 |
3.2 区域经济韧性的界定及其构成 |
3.2.1 区域经济韧性的内涵 |
3.2.2 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 |
3.3 区域经济韧性的类型 |
3.3.1 脆弱型区域经济韧性 |
3.3.2 复原型区域经济韧性 |
3.3.3 创新型区域经济韧性 |
3.4 区域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分析 |
3.4.1 区域经济系统的外部冲击 |
3.4.2 区域经济韧性的机理 |
3.5 区域经济韧性的强化路径 |
3.5.1 产业体系调整与韧性重建 |
3.5.2 产业空间优化与韧性溢出 |
3.5.3 社会系统调整与韧性支撑 |
第4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 |
4.1.1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韧性 |
4.1.2 “入世”阶段的经济韧性 |
4.1.3 现阶段的经济韧性 |
4.2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体系问题 |
4.2.2 创新能力不足 |
4.2.3 城市体系脆弱 |
4.2.4 贸易体系问题 |
第5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评价与特征分析 |
5.1 区域经济韧性测度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 |
5.1.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处理 |
5.2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指数及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分析 |
5.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特征分析 |
5.3 数量分析结论 |
第6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2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
6.2.3 面板数据检验 |
6.2.4 总体回归结果 |
6.2.5 分区域回归结果 |
6.2.6 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 |
6.2.7 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 |
6.3 数量分析结论 |
第7章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韧性溢出效应分析 |
7.1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分析 |
7.2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3 东北地区产业选择与转型升级 |
7.4 实证检验 |
7.4.1 研究假设 |
7.4.2 模型方法 |
7.4.3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7.4.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5 数量分析结论 |
第8章 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对策 |
8.1 转换经济运行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8.2 重视人才作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
8.3 突破体制固化,提升市场化水平 |
8.4 打破行政界限,提升城市群协作水平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 |
二 协调发展的研究 |
三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概念 |
二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概况 |
一 政策与资源基础 |
二 经济方面 |
三 社会方面 |
四 环境方面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一节 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 TOPSIS-熵权法 |
二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一 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二 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三 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时空变化 |
二 分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变化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阶段特征 |
一 标准划分 |
二 协调性阶段特征分析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的障碍系统分析 |
一 障碍度模型 |
二 协调发展的障碍系统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地区发展差异大 |
二 整体协调阶段仍较低 |
三 部分城市系统发展不均衡 |
第二节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调整经济障碍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
二 加强社会障碍类资源型城市民生建设 |
三 完善环境障碍类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
四 因地制宜,注重系统协调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
1.3.2 城市能值代谢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评价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生态环境概况 |
2.2 城市能值代谢分析法 |
2.2.1 能量与能值概念 |
2.2.2 城市能值代谢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
2.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要素指标体系 |
2.2.4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评价指标 |
2.3 ARCGIS 自然间断点分类法 |
2.4 数据来源 |
3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能值代谢总量与结构分析 |
3.1 能值代谢总量核算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1 近远程要素能值核算及时间序列特征 |
3.1.2 近远程要素能值核算及空间序列特征 |
3.2 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结构及时空演变分析 |
3.2.1 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结构时间序列特征 |
3.2.2 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结构空间序列特征 |
4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能值外向度分析 |
4.1 能值外向度及时间序列特征 |
4.2 能值外向度及空间序列特征 |
5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能值代谢强度和环境负载力分析 |
5.1 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强度分析 |
5.1.1 能值货币比率(EG)时间序列特征 |
5.1.2 能值货币比率(EG)空间序列特征 |
5.1.3 能值人口比(EP)时间序列特征 |
5.1.4 能值人口比(EP)空间序列特征 |
5.2 近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
5.2.1 近程要素能值代谢环境承载力时间序列特征 |
5.2.2 近程要素能值代谢环境承载力空间序列特征 |
5.3 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
5.3.1 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环境承载力时间序列特征 |
5.3.2 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环境承载力空间序列特征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
6.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发展建议 |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7)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
(一)生态经济系统 |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 |
三、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新思路 |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以往分析的局限性 |
(二)能值: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新思路 |
四、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案例 |
(8)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与评述 |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四、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五、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资源与资源型城市 |
二、转型与转型期 |
三、机制与协调发展机制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协调发展理论 |
三、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四、生命周期理论 |
五、制度变迁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梳理参考方法 |
二、综合指数测度方法 |
三、趋势变量分解模型 |
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五、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
六、时间序列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概况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历史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阶段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现状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现状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环境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数据处理 |
一、研究的数据来源 |
二、研究的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 |
第一节 经济系统时空演变 |
一、经济增长的时空变化 |
二、产业转型的时空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系统时空演变 |
一、人口要素的时空变化 |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时空变化 |
第三节 环境系统时空演变 |
一、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 |
二、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格局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与演化过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协调发展关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演化过程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置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类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驱动机理 |
第一节 驱动要素的数理检验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检验 |
第二节 系统要素驱动的定量分析 |
一、协调发展驱动的模型构建 |
二、协调发展的驱动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制度安排驱动的定性分析 |
一、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二、非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三、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经济投资融资措施 |
二、社会政策保障措施 |
三、环境保护修复措施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 |
一、基于协调类型分层提供政策指导支撑 |
二、基于发展阶段分类制定产业转型方针 |
三、基于资源属性分划环境治理有效手段 |
四、基于转型需求强化专业人才服务体系 |
五、基于系统风险识别建立控制预警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问题说明与展望 |
一、问题说明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2000~2017年东北地区各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度值 |
附录2: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回归检验结果 |
附录3: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格兰杰检验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资源诅咒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资源 |
1.4.2 资源诅咒 |
1.4.3 资源型城市 |
1.4.4 资源依赖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资源诅咒命题研究 |
2.2 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2.3 关于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依赖影响经济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资源依赖、人力资本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 |
3.1.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3.1.2 人力资本在经济系统中的效应 |
3.1.3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不足的形成机制 |
3.2 资源依赖、政府干预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 |
3.2.1 政府干预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
3.2.2 政府干预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 |
3.3 资源依赖、对外开放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 |
3.3.1 对外开放理论概述 |
3.3.2 对外开放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 |
3.4 资源依赖、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 |
3.4.1 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
3.4.2 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特征描述 |
4.2 初步统计观察 |
4.3 资源依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 |
4.3.2 指标设定及数据描述 |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资源依赖效应的发生机制 |
4.4.1 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 |
4.4.2 指标设定及数据描述 |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资源依赖促进区域发展的策略 |
5.1 国家层面 |
5.2 地区层面 |
5.3 行业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关键任务 |
1.1.2 “城市双修”提出城市与自然关系转型发展新思路 |
1.1.3 河谷型城市生态保护与城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
1.1.4 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面临转型 |
1.1.5 西昌市“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发展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梳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生态 |
2.1.2 河谷型城市 |
2.1.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 |
2.1.4 生态适宜性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基础理论梳理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3.5 生态适应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 |
3.1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特征 |
3.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起源时期 |
3.1.2 政治经济主导下的缓慢发育时期 |
3.1.3 多元要素主导下的突变与协调发展时期 |
3.2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问题 |
3.2.1 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 |
3.2.2 交通功能冲突,路网负荷过大 |
3.2.3 用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恶化 |
3.2.4 景观风貌杂乱,山水格局丧失 |
3.3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影响因素 |
3.3.2 人文影响因素 |
3.4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 |
3.4.1 自然生态约束力 |
3.4.2 政策制度引导力 |
3.4.3 社会经济驱动力 |
3.4.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3.4.5 交通技术指向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 |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2.1 生态适宜性分析 |
4.2.2 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
4.3.1 评价技术路线 |
4.3.2 确定评价指标因子 |
4.3.3 单因子评价分析 |
4.3.4 确定因子权重 |
4.3.5 综合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优化 |
5.1 西昌市基本概况 |
5.1.1 自然环境 |
5.1.2 社会经济 |
5.1.3 历史文化 |
5.1.4 基础建设 |
5.2 西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
5.2.1 西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06~公元1840 年) |
5.2.2 民国时期(1840~1949 年) |
5.2.3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年) |
5.2.4 经济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 |
5.3.1 评价技术路线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细化 |
5.3.3 生态足迹测算 |
5.3.4 单因子分级评价 |
5.3.5 综合评价结果与成因分析 |
5.4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5.4.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
5.4.2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
5.4.3 协调城市绿地系统 |
5.4.4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
5.4.5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指标体系权重专家问卷表 |
附表2 2015 年安宁河州控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
附表3 2015 年西昌市东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
附表4 2015 年西昌市西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
附表5 2015 年西昌市海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
附表6 2015 年邛海入湖河流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研究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D]. 张振. 吉林大学, 2020(08)
- [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 王俪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5]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分析[D]. 苏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新思路[J]. 张耀军. 产业创新研究, 2020(04)
- [8]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陈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资源诅咒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效应研究[D]. 刘晨瑶.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D]. 李思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