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一、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与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根[1](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消化性溃疡(PU)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PU常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还可并发溃疡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有关PU的临床诊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内窥镜的广泛应用使PU更易得到确诊,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使PU近期疗效良好,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可一定程度减少复发,但并没有彻底改变PU的临床状况,发病率仍高,复发及并发出血和穿孔仍常见。因此,为了更为有效地控制PU,仍有必要深入研究PU在内镜、PPI、Hp时代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此,本研究将对过去8年来PU住院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更为有效地诊治PU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20年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U患者,包括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复合性溃疡(CU),伴有或不伴有并发症(溃疡出血、幽门梗阻或溃疡穿孔)。根据入院前后2周内胃镜检查结果或外科手术确定诊断。2、资料收集:从病案室中检索上述期间主要诊断为PU的患者,并收集病历首页的信息。根据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研究对象,调取病历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病因和诱因、并发症、胃镜资料等。所有资料保存到Excel表,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编码。3、研究内容:(1)临床特点分析:将PU患者按不同指标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包括人口学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病因和诱因、并发症、内镜下溃疡特点、治疗方法。(2)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统计分析PU患者入院时间的分布规律、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多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3)变化趋势分析:按年度统计PU患者的上述各种临床特点、入院时间、住院天数等,比较年度间差异,观察和分析变化趋势。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组数据是否随机分布采用游程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 22.0软件完成上述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993例PU患者,其中合格的PU患者纳入2266例分析,年龄10~93岁,平均51.6±16.7岁,其中男性1615例,女性651例,胃溃疡689例,十二指肠溃疡1447例,复合性溃疡130例。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20岁以上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50~60岁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20岁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迅速增多,而胃溃疡患者在40岁以上才迅速增多,但两者达峰年龄一致;男性多于女性,越年轻男女比例越大(P<0.00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达峰年龄无差别。2、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更常见,除纳差症状外,其余症状的阳性率均<50%,各症状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间的阳性率多无明显差异;有32.6%的女性患者有节律性上腹痛,且显着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上腹压痛的阳性率为47.5%。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和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74%,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P<0.001),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P<0.05),男女之间感染率无显着差异;GU患者的A、B型血阳性率分别为28.9%及26.0%,显着高于DU(P<0.001),DU患者O型血阳性率为43.4%,显着多于GU(P<0.001);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比例多于男性,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比例多于女性。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并发症:61.1%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占比45.8%),其次为穿孔(占比10.7%),DU所致并发症占比为71%;青年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男性尤然(P<0.001);溃疡穿孔患者Hp阳性率最高(81.8%)(P<0.05);AB型血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3%,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54.3%,均高于其他血型(P<0.001);服用NSAIDs者相较于其他诱因更易发生并发症。5、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特点:内镜下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和胃窦最常见(占77.7%),主要呈类圆形(68.1%),以长径1cm以下为主(71.3%);胃底较易出现不规则溃疡,贲门较易出现线性和环状溃疡,十二指肠较易出现霜斑溃疡,胃体溃疡平均长径及面积分别为10.65±6.7mm、50.0(21.0,120.0)mm2,均大于其他部位溃疡(P<0.001);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P<0.001);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P<0.05);女性溃疡小于男性(P<0.001);Hp感染和血型与溃疡大小和形状无明显关系;长径在0.6~1.0cm的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58.1%,显着高于其他组,长径在1.6~2.0cm的溃疡穿孔的发生率最高。6、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85.7%),中老年人尤然;内镜下止血治疗为4.3%,老年患者多于其他年龄组(P<0.001);溃疡穿孔绝大多数为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P<0.001);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P<0.001)。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不同月份和季节的入院例数在GU、DU和CU间、不同年龄段间和男女性间均无差异;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P<0.05),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夏季单纯药物治疗最常用,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P<0.001);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8、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年龄、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小、并发症的有无与住院时间显着相关(P<0.05);胃溃疡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P<0.001)。9、消化性溃疡多次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患者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与本研究调查的其他各项因素多无相关性。10、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冬季病例增长明显(P<0.001);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各年度间无差异;无节律性上腹痛、纳差、嗳气、上腹压痛的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幽门螺杆菌阴性病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A、B型血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胃体、胃角、胃窦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复合性溃疡近期似大幅上升(P<0.001);<20mm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20mm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P<0.001),而典型溃疡(类圆形、不规则形)变化不明显;有复合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P<0.001);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1~2周者呈双峰型增多趋势,而2周以上者呈先升后降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结论: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亚型占比差异明显,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具有较明显的人口学特征,40~60岁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与年龄、性别相关,就单个症状而言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女性患者节律性上腹痛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约半数患者有上腹压痛,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和中青年患者。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发病及并发症发生与幽门螺杆菌、血型、服用NSAIDs和饮酒相关,胃溃疡的Hp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A、B型血者GU多于DU,O型血者则DU多于GU;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尤然,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尤然。半数以上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所致,青年男性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发生并发症者Hp感染率更高、AB型血占比更高、服用NSAIDs者更多。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的部位、形状、大小与年龄、性别和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关系,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女性溃疡小于男性,溃疡出血多见于1cm以内溃疡,溃疡穿孔多见于1~2cm溃疡。5、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少数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穿孔患者一般行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6、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年龄大、有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发生并发症的住院时间更长,胃溃疡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8、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冬季病例增长明显,幽门螺杆菌阴性、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胃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2cm以下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大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复合性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王雪迪[2](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在1980年代初期由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的两名学者发现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Hp与人体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更是胃癌的独立致病因素。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Hp的根除方案也在逐渐完善与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根除率有所下降,而老年群体在此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由于Hp的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群不仅感染率高,而且老年人由于抗生素使用较多、机体各项功能衰退等原因产生的抗生素耐药、不良反应的机率更高,以致于老年群体的根除率偏低。所以如何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老年群体的根除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导师结合前期多项临床观察,创造性的将荆花胃康胶丸替代一种抗生素,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种类,还能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根除率。因此,开展将此方案应用于老年群体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调查老年Hp感染群体的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个性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深入了解老年人Hp感染的特征,为情志、饮食调理及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防治Hp感染提供依据。通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简称“单一抗生素方案”)与标准四联方案对比,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老年Hp感染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60岁以上的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荆花胃康胶丸+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单一抗生素方案;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标准四联方案,疗程均为2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的中医证型、治疗前及疗程后4-8周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并记录症状积分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胃不和证最多,占36.7%,其次为脾胃湿热证,占33.3%,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各占15.0%、8.3%、6.7%;两组Hp感染根除率在不同证型的先后顺序均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的根除率均为最低,且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2)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经过2周的根除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85%,对照组的根除率为81.48%。(3)两组方案对于老年Hp感染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的Hp根除率与年龄、性别、婚姻、身高、体重、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分餐具、外出就餐、中医证型等均无明显关联(P>0.05)。(5)两组于治疗期间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显示观察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老年Hp感染患者的根除率,还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标准四联疗法更加安全,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张荣荣[3](2020)在《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在了解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家庭护理现状基础上,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时间连续性设计,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6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工具采用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遵医行为问卷、生活质量问卷等,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值、标准差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ANOVA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得分为(91.06±8.23),呈正态分布。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复诊(3.05±0.40)、行为改变(2.72±0.35)、用药(2.70±0.40)、自我监测(2.62±0.39)。(2)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躯体综合总分为(160.44±32.41),心理综合总分为(166.52±30.69),呈正态分布,各维度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功能(26.15±7.67)、躯体疼痛(25.2±7.0)、精力(11.57±2.51)、精神健康(9.72±1.41)、情感职能(8.90±6.45)、一般健康状况(8.07±2.56)、生理职能(5.91±3.93)、生理机能(5.40±1.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情况分析,内容包括复诊、自我监测、行为改变、用药4项,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91.06±8.23)、(109.42±13.2)、(133.76±11.26)、(151.95±11.18),以上四个不同时期遵医行为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指标,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躯体综合总分分别为(160.44±32.41)、(207.94±45.8)、(299.47±32.65)、(364.87±22.35),心理综合总分分别为(166.52±30.69)、(215.45±45.06)、(296.08±36.25)、(349.6±25.96),以上四个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2)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

田永刚[4](2020)在《不同时机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被明确诊断为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不同的内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极早期内镜组共102例(入院≤12h行内镜检查)和早期内镜组共112例(入院1224h内行内镜检查),记录两组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出血的病因、主要综合结局(包括再次出血、手术止血、转入ICU、30天再次入院、院内死亡)、次要综合结局(包括输注红细胞例数、内镜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及其分析主要综合结局的预测因素。结果极早期内镜检查在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总病因检出例数方面是高于早期内镜检查组,且两者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出血,占比达73.83%。其它病因依次为胃癌9.35%、急性胃粘膜病变4.67%、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及其它少见病因所致的出血均为2.80%;与早期内镜检查组相比,极早期内镜检查组老年患者在发生再次出血、转入ICU、30天再入院、院内死亡等治疗效果方面均较高,但极早期内镜检查组在住院时间、内镜检查时间方面是比较短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者在手术止血方面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Blatchford评分(GBS)是极早期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综合结局的预测因素,而GBS和内镜检查时间则是早期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综合结局的共同预测因素。结论极早期内镜检查并没有改善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预后,极早期内镜检查的实际益处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阐明。GBS是极早期内镜诊治该病的主要综合结局的预测因素,而早期内镜检查的主要综合结局的预测因素是GBS与内镜检查时间。

刘青[5](2019)在《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依据病例选择标准选择临床病例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活血解毒汤煎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及康复新液口服。疗程均为8周。采集入选病例治疗前及整个疗程周期结束后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像及HP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对药物安全性评估,最终做出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分析统计得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为60%,分析得出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胃镜像疗效及HP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活血解毒汤对于老年胃疡属脾虚毒瘀交阻证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证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尤洁[6](2019)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分析主体,探究其导致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监护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搜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05例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两周内有无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和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其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患者为59例;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患者为146例。并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胃病史、消化道临床症状、服药情况等进行多层面的比较与分析,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监护要点。结果1.对本次搜集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的患者情况如下:本次临床研究中最终筛选患者数量为205,其中男性患者150例,整体占比为73.2%,女性患者为55例,整体占比为26.8%。2.从性别来看,在本次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数据信息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36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23例;本次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数据信息中来看,男性患者的数量为114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32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和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两组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13)。3.在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的数量为32例,年龄<60岁的患者的数量为27例。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的数量为41例,年龄<60岁患者的数量为105例。两组中年龄≥60岁患者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00)。4.消化道症状是判定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信息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消化道症状方面,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占比为19.5%的患者(4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方面的多种不适症状,而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研究对象中,则有占比为48.7%的患者(100例)在上腹不适或上腹痛、呕吐等症状,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组和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组两个研究组之间现的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所占比例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0.01)。5.既往病史是判定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关于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和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两个小组之间的既往病史对比来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4例。非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中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数量有43例,两组间既往有溃疡病史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既往有溃疡出血史者17例,脑血管病史者33例。非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既往有溃疡出血史者15例;心脑血管病史者共28例。6.内镜下溃疡特点对于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的患者溃疡直径≥2.0cm的有10例,疡直径<2.0cm的患者有49例;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溃疡直径≥2.0cm患者21例,溃疡直径<2.0cm患者125例。两组中溃疡直径大小所占比例差异总体上来看并无统计学意义(P=0.642)。7.幽门螺旋菌是分析和探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的一个重要数据信息。具体来看,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患者之中,幽门螺旋菌感染的患者数量是18例,在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组的患者数量中,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的患者数量是93例。两组间的幽门螺旋菌感染所占比例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0)。8.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的服药原因:(1)脑血管疾病。该类患者的数量是29例,在研究者中的数量占比为49.2%;(2)呼吸道感染,该类患者数量为16例,占比为27.1%;(3)关节疾病。该类患者的数量是11例,占18.6%;(4)他疾病,比如牙痛、痛经、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患者数量是3例,在研究者中的数量占比为5.1%。结论1.非甾体类抗炎药所导致的出血副作用和年龄存一定的相关性,即年龄越大,出血风险越高,年龄越小,出血风险越低。2.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在临床常规检查时,如果辅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是能够帮助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开展防治出血的治疗。3.要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胃肠道损伤的发生,就要通过严格控制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量、加强常规检测、关注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等措施,这些措施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出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斌,颜秀英,刘寿,杜文琪,汪海静,赵磊,梁军[7](2017)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早期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共检索到308篇文献。所纳入的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合并OR(95%CI)值。结果最终共纳入17篇文献,影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Hp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规律饮食、抑郁症状、文化程度,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2.41(1.87,3.10)、2.61(1.80,3.78)、2.55(1.88,3,47)、5.50(3.85,7.86)、1.58(1.26,1.98)、2.83(2.39,3.34)、0.37(0.22,0.61)。结论吸烟、饮酒、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服用、抑郁症状、不规律饮食、低文化程度均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的主要危险因素。

顾以波,王成年[8](2015)在《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并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同时期收治的40例60岁以下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组与对照组。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结果老年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常见病变部位、并发症、常见发病诱因等的调查结果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在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并发症以及常见诱因等方面与年轻患者均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杨智晖,潘洁,李林,刘青,孙建璞,宋霄[9](2015)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Meta分析及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20122014年公开发表关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查找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研究吸烟、饮酒、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危险因素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其中吸烟、饮酒和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其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5(1.392.20)、1.6(1.331.93)及5.19(4.266.32)。结论吸烟、饮酒及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

向阳,杨力[10](2013)在《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或穿孔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近十余年医院收治的23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或穿孔的临床资料,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或穿孔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3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198例合并出血,34例合并穿孔,21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73例有服用NSAID类药物史,26例恶性溃疡。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综合,复杂的,出血及穿孔是常见的两个并发症。由于老年人胃黏膜防御因子减弱,动脉硬化,器官组织退行性变,服用NSAID类药物,加之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导致症状不典型,病变愈合慢,易复发,病情严重,复杂。临床医师对老年患者要高度重视,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二、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与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与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1.2 消化性溃疡的诊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2.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入选过程
        2.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分析结果
        2.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
        2.2.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分析结果
        2.2.5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分析结果
        2.2.6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胃镜下溃疡特征分析结果
        2.2.7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人口学特点
        2.3.2 临床表现特点
        2.3.3 病因和诱因特点
        2.3.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特点
        2.3.5 内镜下溃疡特点
        2.3.6 治疗方法特点
第3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统计结果
        3.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统计结果
        3.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统计结果
    3.3 讨论
        3.3.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特点
        3.3.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特点
        3.3.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特点
第4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1 病例来源
        4.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4.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4.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病例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2 人口学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3 溃疡症状和体征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4 溃疡病因和诱因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5 胃镜下溃疡外观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6 溃疡并发症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7 患者住院天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8 患者住院次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消化性溃疡复发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3.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5.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适应症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 病名及历史沿革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因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进展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西医诊断标准
        4. 中医诊断标准
        5. 纳入与排除标准
        6. 终止及脱落标准
        7. 调查方法
        8. 治疗方案
        9. 观察指标
        10. 疗效评价标准
        11. 统计方法
        12.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情况
        4.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疗效评价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语
    结论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3)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理论依据
    1.6 文献回顾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干预方案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方法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
    3.3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4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4.2 家庭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不同时机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2 研究及观察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观察内容和方法
        2.3 疗效判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4.2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3 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4.4 治疗后两组的胃镜像疗效比较
        4.5 治疗后两组的根除HP疗效比较
        4.6 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中医学对老年胃疡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胃疡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胃疡的治疗
    2 西医学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2.1 西医学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西医学对老年胃溃疡的治疗
    3 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诊治
        3.1 老年人的体质特点
        3.2 脾虚贯彻始终
        3.3 瘀毒并重
        3.4 健脾活血
        3.5 药物分析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总体疗效分析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3 主要症状疗效分析
        4.4 胃镜疗效分析
        4.5 HP清除情况分析
        4.6 安全性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胃溃疡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临床观察表
致谢

(6)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吸烟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2 饮酒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3 Hp感染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4 非甾体抗炎药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5 抑郁状况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6 不规律饮食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2.7 文化程度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2.3 敏感性分析
    2.4 发表偏倚
3 讨论

(8)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Meta分析及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检索
    二、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三、资料和数据提取
    四、文献质量评价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和纳入文献特征
    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三、Meta分析结果
    四、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
    五、发表偏倚
讨论

(10)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或穿孔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胃镜检查
    2.3 X线检查
    2.4 幽门螺杆菌检测
    2.5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
3 讨论

四、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与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D]. 黄根. 南昌大学, 2021(01)
  • [2]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D]. 王雪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 张荣荣. 延边大学, 2020(05)
  • [4]不同时机内镜诊治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D]. 田永刚.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D]. 刘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研究[D]. 尤洁.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李斌,颜秀英,刘寿,杜文琪,汪海静,赵磊,梁军.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8)
  • [8]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 顾以波,王成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5)
  • [9]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Meta分析及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探讨[J]. 杨智晖,潘洁,李林,刘青,孙建璞,宋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0)
  • [10]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或穿孔临床分析[J]. 向阳,杨力.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6)

标签:;  ;  ;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