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期恢复驻阿使馆(论文文献综述)
赖子隆[1](2020)在《卡特政府对阿富汗局势的反应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亚洲是美苏冷战对抗的重要舞台,阿富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1977年卡特上台后,华盛顿认为阿富汗是一个相对稳定和不结盟的国家,在全球冷战竞争中没有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卡特执政初期阿富汗并没能出现在美国高层视野中。1978年“四月革命”爆发后,当阿富汗有可能落入苏联轨道的迹象时,美国才对阿富汗的兴趣急剧增加。面对阿富汗局势的恶化,卡特政府认为阿富汗建立共产党政权可能对南亚地区产生不稳定影响,让塔拉基政府倒台,由一个非共产主义政权取而代之,更符合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秘密行动计划逐渐开始酝酿和启动。1979年“九月事件”爆发,阿富汗领导层塔拉基被阿明取代,莫斯科出于对阿明不信任的政治原因决定出兵阿富汗。但是,在苏联对阿富汗持续增兵的情况下,卡特政府推测苏联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叛乱分子以维持阿富汗共产主义政府稳定,不可能撤换阿明使其在阿富汗的目标变得更为复杂,阿富汗战争一触即发。1979年12月25日,阿富汗战争爆发,阿富汗危机上升到美国总统外交政策议程的首位。但是,战前美国推测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目的是为了维持阿明共产主义政权,因而对阿富汗战争的爆发毫无应对准备,卡特政府呈现出混乱而被动的局面。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几天后,卡特政府认为,阻止苏联在阿富汗傀儡政权的巩固、让苏联在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付出尽可能高的代价、迫使苏联撤军符合美国的利益。在这种利益认知和目标的指导下,为了增强抵抗苏联的能力和减少美国的压力,华盛顿逐渐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外交拉拢世界各国抵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阵营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发达国家有英法德意日等国,阿富汗周边国家有巴基斯坦、埃及、沙特、印度和中国等。最终,卡特总统和他的外交政策团队迅速形成和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进行回击,在边实践边总结的基础上构成了对阿富汗政策的总体框架:1、在政治外交上联合他国对苏联施压,谋求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2、对苏联进行以经济为中心的全面制裁;3、在以巴基斯坦为主的帮助下,向阿富汗叛乱分子提供秘密援助。卡特的政策为后来里根政府实施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秘密行动奠定了基础,最终迫使苏联入侵阿富汗将近十年后撤兵。
周宇[2](2019)在《美国与南大西洋冲突(1981-1984)》文中认为自1833年,英国派军进驻马岛及其附属岛屿,马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问题即成为英国与阿根廷关系中的核心议题。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后,延续前任政府在英、阿马岛主权争议上的“中立政策”,积极为英阿谈判提供帮助。1980年12月,英、阿应邀在纽约重启马岛主权谈判。美国国务卿黑格积极斡旋,在与阿根廷达成《布宜诺斯艾利斯修正案》的基础上,前往伦敦沟通,黑格的中立调解失利后,美国相继抛出《美秘调停方案》以及《美巴调解方案》,相关努力均告失败。1982年5月,美国通过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34号文》,美国援英与制裁阿根廷的政策正式确立。英阿马岛战争结束后,美国积极修复美阿伙伴关系,一方面,在1982年7月,通过了《7?12声明》,终止对阿制裁。另一方面,在1982年8月,美阿举行了“圣多明戈会谈”,美阿伙伴关系迅速正常化。1981-1984年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政策调整根本受制于国际冷战格局和美国的冷战战略。着眼于冷战格局,美国为了与苏联竞争,既需要巩固与英国的特殊伙伴关系,以稳定其欧洲战线,同时为了抵制苏联在拉美地区的渗透,也需要将阿根廷纳入其全球战略轨道,以巩固其美洲后院。因此,对于盟友英国和伙伴国阿根廷,美国总体上采取的是拉拢双方的“走钢丝”的战略。从最初的“中立”,到战时的倒向英国,战后迅速改善与阿根廷关系。美国力求在南大西洋冲突中利益最大化。此外,包括里根主义出台、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等在内的美国国内诸因素,英国撒切尔政府的保守政策,以及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的强硬的外交等共同促成了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政策调整。1981-1984年,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所奉行的政策巩固了美英特殊伙伴关系,同时缓和了拉美的反美浪潮,稳定了拉美后院,直接服务于美国的国际冷战战略。在美英阿三边关系中,美国作为英、阿的同盟伙伴国家,当盟国间爆发战争时,作为第三方,该如何处理与英阿两国的关系?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张安,李敬煊[3](2018)在《开辟空中“丝路”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阿关于通航问题的交涉》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在诸多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向中国提出了通航问题。面对阿富汗积极主动的态度,中方一度也赞成中阿通航。中国外交部不仅要求中国驻阿大使馆收集、调研阿富汗民航的相关资料,与阿富汗有关部门沟通,而且与中国交通部多次共同商讨这一问题。但中方经过再三考量,出于中国民航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制于国际冷战局势,最终婉拒了阿富汗直航的要求。此次交涉的搁浅,说明了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只处于边缘地带,也揭示了这一时期中阿关系虽一直平稳发展,但未根本改善。
辛昕[4](2018)在《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研究 ——以阿富汗战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政府重新认识到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世界各主要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公共外交。军事公共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个分支,但对于军事公共外交的讨论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国内外学术界和军事界关于军事公共外交的研究仍比较零星,还没有专门的着作出版。然而,在实践领域,军事公共外交却在美国近十几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文官因为安全原因不便开展公共外交,美国国防部和军队实际承担了公共外交的任务。本文将“军事”和“公共外交”联系起来,选择美国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关系、传播学和公共外交类型研究的理论,构建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总体而言,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是国防部和军队作为主体,协调国务院等政府机构和其他行为体的工作,通过信息传播、教育与任职以及关系建立三种途径向外国军人和公众传递承载国家利益的信息,从而引起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最终实现美国军事、外交和安全战略目标。具体手段主要包括传播美国民主价值观、塑造美军形象与传播美军精神、发布权威信息并进行媒体管控、对外军事教育培训、港口访问、军事援助和国际灾难救援等。在开展军事公共外交过程中,美国国防部进行了内部管理和协调、与国务院等其他政府部门进行跨部门合作,以及与其他社会行为体协调,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外国军人和公众。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运用情况,并总结了在此过程中暴露的缺陷。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三种途径都得到了运用,并根据阿富汗战争的安全环境和阿富汗民众的特点,转化为不同的手段,包括“温和的伊斯兰之声”、“指挥官应急反应项目”、“人文地形系统”和“妇女接触小组”等。虽然美国成功地进行了媒体管控和丑化塔利班行动,并获得了大部分公众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但由于对受众不够了解、叙事方式不当和没有明显改善公众生活等原因,削弱了军事公共外交的实际效果。最后,论文在讨论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和其在阿富汗运用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出美国军事公共外交在关于目标制定、途径运用和管理协调的等方面的启示,具体包括:要统筹战略和战术目标,选取适合受众的传播媒介,在教育中巧妙传播价值观,课程增加互动且一视同仁,延长部署并长期投入,以及加强军事公共外交人员培训等。本文期待此研究对我国开展军事公共外交有所借鉴和参考。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由来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重点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军方开展军事公共外交的原因,并论述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所依据的政策。第三章综合运用国际关系、传播学和公共外交分类理论,结合美国军事公共外交实践,构建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其目标、途径和管理协调过程。第四章讨论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运用情况和其缺陷,并结合实际事例与数据具体分析。第五章在讨论在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及其在阿富汗战争中运用的基础上,归纳出关于目标制定、途径运用和管理协调等方面的启示。第六章为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设想。研究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对我们了解军事公共外交的一般性规律和运行过程有较大的现实参考价值和实际借鉴意义。如果运用得当,军事公共外交将成为国家总体公共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
富育红[5](2017)在《“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渗透及各方的应对》文中指出自2015年1月"伊斯兰国"南亚分支在阿富汗成立以来,该极端组织的兵力、占领区域及其采取的策略经历了一定的变化。目前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国"分支在驻阿西方部队和阿政府军联合打击下遭受重创,但他们实施暴恐活动的速度、烈度及威胁也在加剧;同时,该分支危及民众个体安全,加剧农村与城市年轻人"极端化"倾向与地区冲突"教派化"色彩,推动萨拉菲—塔克菲利极端教派思想在该地区的扩张,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现实与潜在安全威胁。文章对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国"分支的考察,为分析该极端组织整体发展动向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汪学磊[6](2017)在《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点外交是中国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中国外交话语的实践。叙利亚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热点,期间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国方式"外交话语,构成了中国热点外交研究的典型案例。鉴于在该问题上西方对中国曾发起无端指责和包括"搭便车论"在内的恶劣批评,中国热点外交迫切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层面积极应对,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立足本土的中国热点外交话语研究为此提供了一种途径。这一研究将梳理中国热点外交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还原一个文化的中国外交形象。本文以文化话语研究为理论指导和研究框架,阐释了外交、话语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地吸收了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其他学科以及话语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应地提出了主体语料—辅助语料—语境语料结合的ABC语料分析模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依据"中国方式"话语形成全过程的语料,全面分析了中国热点外交话语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实践情况并讨论了"中国方式"的话语特点与文化内涵。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对叙利亚问题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方式"话语中的言说主体、言说对象、言说方式以及话语内容等要素进行整体历时的研究;其次以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叙利亚化武危机中中美俄话语研究和"中国方式"话语进路为三个"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分别作了更为细致而深入的讨论,强调了超越"议程设置"的"话语设置"之争在此类话语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展示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中国方式"的话语图景,充分说明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不但没有"搭便车",而且全方位综合地进行了包括劝和促谈、推动叙问题政治解决和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道路等方向在内的外交努力,体现出中方公正独立、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解决热点问题的"中国方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叙利亚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并最终形成的。"中国方式"话语实践过程反映出渐进型、学习型、发展型、示范型、有为型、文化型的话语特点,以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价值观、历史观、冲突观、言行观、秩序观、天下观和国际关系观等文化特质。在国际热点频发、中西力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方式"热点外交面临着在更多实践中获得历练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具有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的机会,也是维护和建设中国外交形象的机会;但同时无论在传播实效、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方面"中国方式"依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张晶萍[7](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研究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杨泽榆[8](2018)在《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中东北非能源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现有成果主要针对该地区能源生产、供应和价格等要素进行研究,而本文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消费政策,探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研究视角与以往不同。本文所指能源消费,包括中东北非国家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即是该地区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生产目标和保障民众福利、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一种引导能源消费的方式和具体措施。在本文研究中,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主要表现为价格低廉的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国家为维持低价能源消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从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分析为起点,找出能源消费增长快、增量大、人均能耗高等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价格低廉,探究该地区能源低价消费的政策性因素——能源价格补贴。能源补贴在中东北非地区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政府实施能源补贴的经济成本高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带来了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为了消除能源补贴的负面影响,中东北非国家大力推行能源补贴改革,核心是提高能源消费价格。此外,笔者在研究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过程中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规律,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能源导向型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最终推动了能源消费政策的变革。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论部分共分为五章,遵循从历史和现有现象背后寻找原因、深入分析原因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有形势,是研究的起点;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部门分布特点和低价特点。第二章从政策性因素解释能源消费价格低廉的原因,分析了中东北非实施能源补贴政策的基础和目标,以及各国推行能源补贴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一步回应了前章所述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原因。第三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其中能源补贴的负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内容,是对上一章所述各国推行能源补贴政策影响的进一步论述;对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必要性的论述,又为后一章讨论能源消费价格调控做了铺垫。第四章概述了该地区国家能源补贴改革的情况,归纳了改革的特点、经验和改革面临的风险、挑战。第五章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演进历程,归纳出该地区能源消费政策植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特征,以及能源消费政策调整与该地区经济改革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判断。结论部分采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变化进行解释,笔者认为,中东北非地区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地区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的弊端,因此,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必须符合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此外,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改革的部分成功经验,可对中国的能源补贴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沈志华[9](2016)在《破镜重圆:1965—1969年的中朝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调整对内、对外政策,加大对朝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度,金日成对苏联的态度随之缓和。接着,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极"左"的外交路线把朝鲜劳动党也作为修正主义加以指责和批判,红卫兵和造反派又在中朝边界地区制造了一系列麻烦,引起了金日成极大的不满,中朝关系由此再次陷入低谷。不过,毛泽东本人始终没有批评朝鲜,金日成也不想恶化与中国的关系。1968—1969年,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美国对朝鲜政策趋于强硬。为此,朝鲜需要得到邻邦中国的强力支持。与此同时,珍宝岛武装冲突导致中苏关系进入冰点,中国有意消除与其他边境国家关系紧张的状态,并迫切需要修复与朝鲜的关系。1969年9月30日崔庸健意外地收到访华邀请,随后便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中朝关系逐渐恢复友好状态。然而,中朝之间的分歧并没有解决,只是搁置了。
朱雄关[10](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二、中国近期恢复驻阿使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期恢复驻阿使馆(论文提纲范文)
(1)卡特政府对阿富汗局势的反应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卡特政府前美国对阿富汗的政策 |
第一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时期 |
第二节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 |
第三节 尼克松—福特时期 |
第二章 美国对阿富汗建立共产党政权的因应 |
第一节 四月革命:华盛顿的评估 |
第二节 苏阿关系的深化:美国对巴基斯坦担忧的回应 |
第三节 阿富汗局势的恶化:美国秘密行动计划的酝酿 |
第三章 卡特政府对阿富汗局势新变化的应对 |
第一节 阿富汗局势的继续恶化:美国秘密行动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九月事件:白宫的认知 |
第三节 出兵前后:卡特政府的判断 |
第四章 阿富汗战争爆发和卡特政府的反应与对策 |
第一节 卡特政府的反应:混乱与被动 |
第二节 卡特政府的对策:三管齐下战略的形成与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美国与南大西洋冲突(1981-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南大西洋冲突前的美国“中立斡旋” |
第一节 英阿马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
第二节 1977年英阿谈判重启与美国的立场 |
第三节 1982年黑格的伦敦之行与《希思罗机场声明》 |
第四节 1982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修正案》与美国斡旋失败 |
第二章 冲突爆发与美国的危机管控 |
第一节 黑格《华盛顿声明》与“美秘调停” |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下的联合国调停 |
第三章 冲突期间的美国援英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对英政策的辩论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34号文》与美国援英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美巴《黑格—菲戈雷多调解方案》 |
第四章 战争后美阿关系的正常化 |
第一节 舒尔茨的继任与美国对阿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1982年美阿“圣多明戈会谈”与两国关系正常化 |
第五章 评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政策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 :主要人物及其职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开辟空中“丝路”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阿关于通航问题的交涉(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和中国政府的最初反应 |
二、阿富汗对通航问题的积极推动和中国政府的应对 |
三、中阿通航问题的搁浅 |
结语 |
(4)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研究 ——以阿富汗战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由来与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公共外交 |
1.2.2 军事公共外交 |
1.2.3 军事公共外交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共外交概念和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军事公共外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美国在阿富汗公共外交和军事行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回顾 |
2.1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 |
2.1.1 一战、二战时期 |
2.1.2 冷战到“9·11”之前 |
2.1.3 “9·11”之后 |
2.2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开展原因 |
2.2.1 外界原因 |
2.2.2 内部原因 |
2.3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相关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 |
3.1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构建 |
3.1.1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2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构建 |
3.2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目标 |
3.3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途径 |
3.3.1 信息传播途径 |
3.3.2 教育与任职途径 |
3.3.3 关系建立途径 |
3.4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管理与协调 |
3.4.1 国防部内部的军事公共外交管理与协调 |
3.4.2 国防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 |
3.4.3 国防部与其他社会行为体的协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运用 |
4.1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目标设定 |
4.2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途径的运用 |
4.2.1 信息传播途径的运用 |
4.2.2 教育培训途径的运用 |
4.2.3 关系建立途径的运用 |
4.3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管理与协调 |
4.3.1 国防部内部的管理和协调 |
4.3.2 国防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 |
4.3.3 国防部与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和非政府组织等的协调 |
4.4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缺陷 |
4.4.1 信息传播途径运用的缺陷 |
4.4.2 教育培训途径运用的缺陷 |
4.4.3 关系建立途径运用的缺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启示 |
5.1 目标设定的启示 |
5.2 途径运用的启示 |
5.2.1 信息传播途径运用的启示 |
5.2.2 教育和任职途径运用的启示 |
5.2.3 关系建立途径运用的启示 |
5.3 管理和协调的启示 |
5.3.1 改善国防部内部的管理和协调 |
5.3.2 改善国防部与其他机构的协调 |
5.3.3 改善国防部与其他社会行为体的协调 |
5.3.4 改善对军事公共外交资源的协调 |
5.3.5 加强军事公共外交人员培训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要求 |
1.1.2 "中国方式"的诞生 |
1.1.3 "中国方式"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
1.2.2 外交、话语与文化 |
1.3 小结 |
2.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热点)外交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2 文化话语研究 |
2.3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性质 |
2.3.1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一般性 |
2.3.2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特殊性 |
2.4 文化话语研究关照下的理论框架 |
2.4.1 研究目的 |
2.4.2 研究对象 |
2.4.3 研究原则 |
2.4.4 研究方法 |
2.5 ABC语料分析模式 |
2.6 小结 |
3. "中国方式"的形成:叙利亚问题外交话语整体分析 |
3.1 语料收集 |
3.2 "中国方式"之"面"(整体分析) |
3.2.1 "中国方式":谁在说? |
3.2.2 "中国方式":怎么说? |
3.2.3 "中国方式":对谁说? |
3.2.4 "中国方式":说什么? |
3.2.5 话语效果 |
3.3 小结 |
4. "中国方式"的话语设置研究 |
4.1 中国的三张否决票 |
4.1.1 第一张否决票 |
4.1.2 第二张否决票 |
4.1.3 第三张否决票 |
4.1.4 话语权之争 |
4.2 化武危机 |
4.2.1 危机背景 |
4.2.2 俄美外交话语互动 |
4.2.3 决议(S2118号)分析 |
4.2.4 中俄话语比较及启示 |
4.3 "中国方式"的话语进路 |
4.3.1 "中国方式"的递进过程 |
4.3.2 概念形成 |
4.4 小结 |
5. "中国方式"的特点及其后续效应 |
5.1 "中国方式"的话语特征 |
5.1.1 渐进型话语 |
5.1.2 学习型话语 |
5.1.3 发展型话语 |
5.1.4 示范性话语 |
5.1.5 有为型话语 |
5.1.6 文化型话语 |
5.2 "中国方式"的文化特质 |
5.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 |
5.2.2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观 |
5.2.3 "以文化之"、"非危不战"的冲突观 |
5.2.4 "听其言,观其行"的言行观 |
5.2.5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秩序观 |
5.2.6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天下观 |
5.2.7 "以德服人"、"以德为邻"的国际关系观 |
5.3 “中国方式"与中国热点外交之后续发展 |
5.3.1 叙利亚问题后续发展 |
5.3.2 "中国方式"与其他国际热点问题 |
5.4 "中国方式"的机遇与挑战 |
5.5 对中国热点外交的建议 |
5.6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与不足 |
6.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话语事件汇总(含主体、客体、形式、时空) |
附录二 言说对象国别统计 |
附录三 S/2011/612 |
附录四 S/2012/77 |
附录五 S/2012/538 |
附录六 决议案2118(2013) |
附录七 安南的六点建议 |
附录八 王毅在叙利亚国际支持小组第三次外长会议上的讲话 |
(7)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关键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
一、外交研究会 |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
一、就业指导训练 |
二、外交部实习 |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
三、外交实务研究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8)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价值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东北非能源问题相关研究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问题有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 |
一、1970~2015年能源消费与GDP增长 |
二、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构建的历史原因 |
第二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形势和结构特点 |
一、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费形势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部门分布特点 |
一、能源消费部门分布总体情况和特点 |
二、发电部门 |
三、海水淡化 |
四、石油化工及其他高能耗产业 |
第四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低价特征 |
第二章 中东北非国家实施的能源消费政策——能源补贴 |
第一节 丰富能源资源禀赋及其财富累积 |
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禀赋 |
二、巨额能源财富的累积 |
第二节 能源补贴及其初始目标 |
一、能源补贴的定义和内涵 |
二、能源补贴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能源补贴的社会保障目标 |
四、能源补贴的政治因素考量 |
第三节 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及国别情况 |
一、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 |
二、能源补贴的国别情况 |
第四节 能源补贴的特点 |
一、中东北非各国的差异性比较 |
二、能源补贴的特点 |
第三章 中东北非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社会成本及其挑战 |
第一节 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特点及形势 |
一、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
二、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成本分析 |
一、能源、经济增长及其联系 |
二、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
三、政府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 |
第三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社会影响 |
一、能源低价消费负面影响使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遭质疑 |
二、边境能源走私问题 |
三、能源低价消费的环境影响 |
第四节 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 |
一、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经济安全问题 |
二、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能源安全问题 |
三、能源价格补贴改革刻不容缓 |
第四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调整——价格调控 |
第一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一、地区各国启动改革及改革历程 |
二、能源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三、补贴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二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经验及面临的风险挑战 |
一、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和经验 |
二、能源补贴改革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第五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分析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演变及特点 |
一、能源消费政策的演变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消费政策与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 |
一、地区经济改革的推行情况 |
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一、能源消费政策对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9)破镜重圆:1965—1969年的中朝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昔日的“血盟”兄弟反目 |
二崔庸健“突然”现身天安门 |
三中朝握手言和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主要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近期恢复驻阿使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卡特政府对阿富汗局势的反应与对策[D]. 赖子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美国与南大西洋冲突(1981-1984)[D]. 周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开辟空中“丝路”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阿关于通航问题的交涉[J]. 张安,李敬煊. 世界历史, 2018(03)
- [4]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研究 ——以阿富汗战争为例[D]. 辛昕.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渗透及各方的应对[J]. 富育红. 新疆社会科学, 2017(05)
- [6]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D]. 汪学磊. 浙江大学, 2017(07)
- [7]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D]. 杨泽榆. 云南大学, 2018(04)
- [9]破镜重圆:1965—1969年的中朝关系[J].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