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达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达

一、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21)在《《金锁记》中的“陌生化”》文中认为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为我们品读文章提供了另外一种独特的认知视角。在文章中作者对陌生化手法的使用,使文章内涵多了一层意味,让读者对其文本内容多了一种认识角度,把已知的事物变成陌生,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识思维,可以多维度、深层次地认识文本。而陌生化在文本中的使用则是多方面的,不局限于其中一种。本文以《金锁记》中的语言、人物、情节构思等为例,从陌生化这种独特的视角对其文本以及艺术手法进行再认识。

久昂拉姆[2](2020)在《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陌生化是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能够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帮其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为此,本文主要对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开展探究,先从陌生化与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明确其借助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塑造不彻底的人物,并解构传统的人物形象,如被放逐的男性形象、被异化的女性形象。然后从叙事模式、叙事语言两个层面出发,探究了陌生化与张爱玲的小说叙事,以期深入了解张爱玲小说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以供参考。

李悦[3](2020)在《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股清流,在语文教育界影响很大。本论文在研究董一菲个人教学论着以及其他研究者研究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诗意语文”的教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有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董一菲和她的“诗意语文”教学观,具体介绍董一菲“诗意语文”从酝酿到成熟的发展历程,结合语文核心素养,阐述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观的内涵与特征;第二部分,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基础,详细阐述董一菲“诗意语文”的教学实践,主要分析其在教学氛围、教学语言、仿写训练、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特色;第三部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自己真实的教学案例进一步阐述笔者对董一菲诗意语文的思考:董一菲“诗意语文”的观点与实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对教师的成长也有帮助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正确认识董一菲的“诗意语文”教学观,对现在的语文教育和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都有实际的意义。

贾瑞芳[4](2020)在《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传奇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备受读者青睐,曾多次被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其中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是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该小说从1944年出版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改编者们在忠实原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的语境,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新的演绎。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而且体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的创作者们对原作主旨的多重精神文化解读。本文选取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四部改编作品,包括电影和话剧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梳理小说文本、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参与其新时期的话剧改编工作。探析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和话剧作品中的互通性,并追寻《红玫瑰与白玫瑰》屡次被改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鉴于多版改编作品艺术形式的不同,在对现有作品进行逐个的分析与比对。首先探究文本的可改变性及其特征,将其与历次改编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了不同改编作品对原作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与主题再现的变化,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研究不同版本作品所呈现的审美意蕴与美学价值。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本身不仅对爱情、对人生、对人性等主题有着深刻理解,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随着创作者们所处时代的变化,审美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改编作品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角度诠释了这部作品,历久弥新。不同版本的改编作品映射了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受众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改编作品中,还体现了近百年来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爱情和生活影响。经过研究,尝试把近几十年《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努力解读改编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与中国时代发展中个体的精神追求如何相互适应。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5](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邱丹[6](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董晓平[7](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常鹏乾[8](2019)在《神实主义理论与实践 ——阎连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阎连科近年来凭借《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年月日》、《丁庄梦》、《受活》、《炸裂志》等独具特色的作品逐渐被众多读者和批评家所关注。纵观阎连科的创作历程,他逐渐摆脱传统现实主义束缚,在吸收了西方文学和拉美魔幻主义文学之后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神实主义”道路,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因果”逻辑关系,使用荒诞魔幻的写作手法达到透过神奇现实寻找隐藏在背后的“内真实”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研读阎连科相关研究论着和本人作品,探讨“神实主义”的形成过程,分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神实主义在当代文学中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意义。论文分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阎连科写作历程、“神实主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本论文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优缺点,阐述本论文具有的研究价值。正文分三部分讨论阎连科及其“神实主义”,首先讨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具有的特征,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从而分析阎连科小说中的意象所具有的魔幻性;其次从魔幻性特征中探讨阎连科“神实主义”的形成过程和核心,分析“神实主义”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重点结合相应作品探究阎连科“神实主义”在作品中的使用,通过对“生死”、“权力”、“自然环境”等小说意象的分析,细致讨论“神实主义”特征,探究神实主义理论的独特性。阎连科作品在当代文学界褒贬不一,“神实主义”作为新生文学理念也受到学术界不同评价,本论文最后针对学术界评价探讨阎连科以及“神实主义”对于传统现实主义和当代世界文学的贡献和积极作用。

巩昱良[9](2020)在《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春芽作为中国当代独具个性与洞察力的艺术家,他的绘画是正统视觉之外的反叛性分支,其绘画中“陌生化”表现是贯穿他整个艺术历程的核心,也是他将日常元素化熟悉为陌生的利器。他所表现的动物、人物、太湖石、园林无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但这些司空见惯的元素被加以反常化的表现性突破后,呈现出了一种超越常境、常理、常态的艺术形式,改变了物象原有的物质性和指涉性。他的作品在疏离人们认知经验同时,也更深刻的唤起了人对事物的审美感受,使观者与作品之间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交合。周春芽的绘画是经过文化反思以及自身内在精神挖掘之后的产物,笔者研究周春芽的绘画,目的是为了更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西方现代艺术,是为了寻求一条中国式的现代艺术之路。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陌生化”概念的提出和在文学、戏剧领域的应用做简要地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周春芽绘画中的“陌生化”做出了界定,为后面章节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章以周春芽的绘画历程为主线,以艺术家的自述以及国内外评论家的相关评论为载体,客观的对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辩证分析。分别从社会环境因素、艺术家个人的疏离观念、德国新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周春芽对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形式和观念的借鉴等几个小节展开论述。周春芽以一个东方人独特的视觉模式和全新的艺术视角对西方艺术进行了反叛和消解,建构了既符合民族审美情感又具有个性特征的“陌生化”画面形式。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笔者首先对周春芽的绘画题材和主题做出了基本的分类,便于读者对其不同阶段作品中“陌生化”表现的嬗变做宏观的把握。其次,从方法论角度对其建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周春芽通过反自然主义的用色、模糊与遮蔽形象、空间重构、视觉强化以及异化光色等一系列的“陌生化”表现手法,建构了陌生、疏离的画面艺术形式,他所追求的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陌生化”表现,其画面中异化的符号和空间更是他个人内心情感外化的载体和精髓。第四章为艺术价值和启示,分别从周春芽绘画融汇中西的“陌生化”表现、周春芽对画面中“陌生化”表现维度的把握以及对观众心理距离的掌握等三方面进行艺术价值的提炼和拓宽。以周春芽的“陌生化”表现为落脚点,启示青年艺术创作者在求新求异的过程中要遵循“反常合道”的原则,恰当把握作品与观者审美心理的“距离极限”,创作出符合中国式现代艺术之路的个性化作品。总之,周春芽的作品始终是介于中国艺术语境下的“陌生化”表现,既不像西方极端表现主义或抽象主义那样将形象过度的扭曲、割裂,令人晦涩难懂,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于主流审美之中使人疲劳,他的绘画始终是以一种最熟悉的陌生的状态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下。

何鑫[10](2019)在《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陌生化手法”是由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的,他认为现今文学界出现的语言过于“自动化”,文字通俗易懂,平淡无味,经不住推敲,这需要出现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把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以一种异于常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感到新奇,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体验。由此,文学界渐渐涌现出大量“陌生化手法”现象的文学作品。本文从“陌生化手法”入手去解读文本,首先界定“陌生化手法”概念、其次揭示“陌生化手法”在文本中的现象、最后通过解读实践于阅读教学中,明确文本解读与教学的研究方向。本文分五章来论述文章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陌生化手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奠定了研究的价值基础;第二部分: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概述。界定“陌生化”与“陌生化手法”的概念、“陌生化手法”的特征、“陌生化手法”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体现。此部分立足于文学文本,把“陌生化手法”融于文学之中,界定了“陌生化手法”的概念,明确了“陌生化手法”的特征,探讨出“陌生化手法”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体现;第三部分: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探析。此部分依据篇章形式结构划分角度,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递进方式,按照词语→句段→篇章的序列来分层。这直接呈现出“陌生化手法”在文本上形式上的体现,起着“指引一种意蕴”的作用,实现从文本形式到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文学理论的推动下,“陌生化手法”在形式上必须指向文本的实质内涵,与文本层次的三要素密切结合,这使得文字背后的实质意义不言而喻。第四部分:“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解读策略。这部分开始对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进行解读,通过运用“还原比较”策略来理解词语的陌生化、“结合语境”策略来理清句段陌生化、“多元对话”策略来体会篇章陌生化,这三个策略分别对应文学语言、文学概念、文学视角这三个方面,探寻出一系列有效的解读策略来理解“陌生化手法”的实质内涵;第五部分:“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实践。这部分建立在前四章对“陌生化手法”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陌生化手法”在语言表达上明显异常,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可从“语言感知”的角度入手,实现“以读促教”。由此,笔者结合学生“语感”的形成过程,通过“品读法”来理解文学文本中“陌生化手法”的现象,最后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探索过程。本文将从绪论、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概述、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探析、“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解读策略、“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实践这五个方面对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作探讨。

二、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1)《金锁记》中的“陌生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的陌生化
二、典型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三、情节构思的陌生化

(2)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陌生化与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塑造不彻底的人物
    (二)解构传统的人物形象
        1.被放逐的男性形象
        2.被异化的女性形象
二、陌生化与张爱玲的小说叙事
    (一)叙事模式
    (二)叙事语言
三、结语

(3)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理论指导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董一菲的“诗意语文”教学观
    第一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发展历程
        一、酝酿期:1993—2003年
        二、探索期:2004—2009年
        三、成熟期:2010年至今
    第二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观的内涵
        一、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二、富有哲理的文本解读
        三、全面的教学反思
    第三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一、诗意语言
        二、文学气息
        三、浪漫情怀
        四、文化浸润
    第四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价值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顺应学生成长天性
        三、揭示名师成长规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注意课堂教学氛围
        一、诗意导入渲染情感
        二、教学过程诗意浓郁
        三、教学结尾余音绕梁
    第二节 注意教学语言之美
        一、讲述语优美流畅
        二、评价语独具特色
        三、板书语简洁精彩
    第三节 强调悟性的仿写
        一、句的仿写
        二、段的仿写
        三、篇的仿写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情意—思维——创新”模式
        二、“点—线—面—网”模式
        三、“读写—读品—作评”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意语文”之“我”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单篇教学
        一、分析文本
        二、定位目标
        三、确定教法
        四、教学过程
        五、总结实践,反思评价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
        一、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二、设计思路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分析
    第三节 “诗意语文”之“我”的反思
        一、以教学的“陌生化”推行诗意语文
        二、以思维引导语言
        三、培养教师与学生的阅读习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后记

(4)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可见”的文本——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改编可行性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奇情化书写
    第二节 情节元素的精确性雕琢
    第三节 情绪氛围的可视性构建
第二章 银幕再现——1994年电影版《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原着搬演
    第二节 意象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意识
第三章 创造性演绎——2007年明星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推陈出新
    第二节 舞台上的时空
第四章 颠覆性改写——2010年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颠覆原作
    第二节 戏剧危机下的生存
第五章 奇观化呈现——2019年现代版话剧《红白玫瑰》
    第一节 时尚版与现代版版本演变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化舞美升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化的传播营销策略
结论:《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实践的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张爱玲文学作品被改编信息表
附录 B 时尚版与现代版差异表
附录 C 2010 年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话剧剧本
附录 D 2019年现代版《红白玫瑰》话剧剧本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小结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小结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8)神实主义理论与实践 ——阎连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阎连科小说创作与魔幻现实主义
    (一)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二)阎连科文学创作中的魔幻性
二、阎连科创作中的神实主义
    (一)阎连科神实主义的形成
        1.神实主义的形成因素
        2.神实主义及其核心
    (二)阎连科小说中的神实主义——以《受活》《日光流年》《丁庄梦》《炸裂志》为研究对象
        1.小说中的荒诞性及其作用研究
        2.对于神实主义的认识
三、阎连科神实主义创作意义
    (一)阎连科与传统现实主义
    (二)阎连科神实主义独特意义
        1.神实主义对作家创作的意义
        2.神实主义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超脱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1章 “陌生化”的阐释及在绘画中的界定
    1.1 关于“陌生化”的概念阐释
    1.2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的界定
第2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成因
    2.1 生活环境与个人的疏离观念
        2.1.1 家庭环境与巴蜀地域环境的影响
        2.1.2 疏离潮流的个性观念
    2.2 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2.2.1 德国新表现主义“陌生化”语言影响
        2.2.2 超现实主义“潜意识”观念的影响
    2.3 怪诞风格文人画的影响
第3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
    3.1 动物系列“陌生化”表现的嬗变
        3.1.1 色与形的反常化
        3.1.2 表现欲的克制与表现力的强化
    3.2 人物系列“陌生化”表现的实验性转换
        3.2.1 虚拟重构的新舞台空间
        3.2.2 形象的模糊与遮蔽
    3.3 园林系列“陌生化”表现突破
        3.3.1 生命体征太湖石的视觉强化
        3.3.2 光的异化
        3.3.3 散点式的多维空间
第4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艺术价值与启示
    4.1 融汇中西的“陌生化”表现
    4.2 把握“陌生化”表现与观念的维度
    4.3 把握作品与观者的“心理距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陌生化手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陌生化手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诗歌“陌生化”
        1.2.2 “陌生化手法”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写作“陌生化”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教学设计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文学文本中“陌生化手法”的解读策略
        1.4.2 “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 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概述
    2.1 “陌生化”与“陌生化手法”
        2.1.1 “陌生化”概念界定
        2.1.2 “陌生化手法”概念界定
        2.1.3 “陌生化”与“陌生化手法”辨析
    2.2 “陌生化手法”的特征
        2.2.1 “陌生化手法”在表达形式上的超常性
        2.2.2 “陌生化手法”在表达内容上的可感性
    2.3 “陌生化手法”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体现
        2.3.1 体现文学语言的现象创新
        2.3.2 揭示文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2.3.3 突出文学视角的审美建构
3 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探析
    3.1 词语——陌生化的言语表达
        3.1.1 词语变形
        3.1.2 词义别解
        3.1.3 词序异构
    3.2 句段——陌生化的句式形象
        3.2.1 标点词断裂的残缺句
        3.2.2 修辞变形的异化句
        3.2.3 对立表达的反差句
        3.2.4 反复排列的强调句
    3.3 篇章——陌生化叙事的主题意蕴
        3.3.1 叙事顺序的错乱
        3.3.2 叙事视角的奇变
        3.3.3 叙事线索的陌生
4 “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解读策略
    4.1 “还原比较”词语,理解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4.1.1 “还原”词语本身的意义
        4.1.2 “比较”词语之间的含义
    4.2 “语境结合”段落,理清文学概念的陌生化
        4.2.1 上下文语境——残缺句
        4.2.2 语体语境——异化句
        4.2.3 背景语境——反差句
    4.3 “多元对话”篇章,体会文学视角的陌生化
        4.3.1 与读者对话——叙事顺序的错乱
        4.3.2 与作者对话——叙事视角的奇变
        4.3.3 与文本对话——叙事线索的陌生
5 “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5.1 “以读促教”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
        5.1.1 着眼于:语感形成
        5.1.2 着力于:品读指点
    5.2 “以读促教”在教学课例中的具体运用
        5.2.1 初读,发现语言障碍
        5.2.2 品读,体会语境概念
        5.2.3 美读,对话文学视角
        5.2.4 写读,拓展迁移训练
    5.3 “陌生化手法”教学实践的反思
        5.3.1 “陌生化手法”教学实践的问题梳理
        5.3.2 “陌生化手法”教学问题的原因探析
        5.3.3 “陌生化手法”教学发展的改进趋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锁记》中的“陌生化”[J]. 张楠. 新纪实, 2021(12)
  • [2]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研究[J]. 久昂拉姆. 北方文学, 2020(26)
  • [3]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研究[D]. 李悦. 苏州大学, 2020(03)
  • [4]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D]. 贾瑞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7]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8]神实主义理论与实践 ——阎连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与超越[D]. 常鹏乾.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D]. 巩昱良. 西南大学, 2020(05)
  • [10]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D]. 何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