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璐[1](2020)在《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文中提出2014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与高考改革实施相关的政策方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开始逐步在我国各省市推行。伴随着新制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新高考,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面临极大考验,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研究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探析新高考中化学学科的新变化,解读新高考改革对化学教师的新要求,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其成因,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新高考提出对策。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推进新高考改革与提升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关于新高考改革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着重解读在新高考制度、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下,新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化学教师的要求与影响。“3+1+2”选考模式给学生的选科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许多困难,化学学科地位受到影响;新高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招生模式的改变,让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渐渐受到重视。化学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评价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变化和提高,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则更为考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与教研创新能力。第三部分通过访谈调查与课堂观察,探析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研究发现: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学生异质性增强、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导致化学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新高考下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开展较为困难。第四部分基于新高考的新要求与教师素质的不足,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应多方协作、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本文认为高中化学教师需抓住新高考改革的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
王玉寒[2](2020)在《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及养成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是人类完善自我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在智慧的引领下,教育活动才能够焕发生命活力,实现育人的价值。关于教育智慧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理论研究由探寻“教育规律”转向了探究教育情境中的教育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独特认知的合理性的到了极大的肯定。而我国教育研究者则更加倾向于用教师的“教育智慧”这一概念来阐释教师个人在实践中独特的认识和创造性的行动。立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教育智慧化得到更好的完善。实践表明,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产生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为教育者所独有的。本论文以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是基于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素养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阐释教育智慧的进步与创新。在厘清教育智慧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小学教师教育智慧分析框架,以分析框架为基础,制定访谈提纲。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当前小学教师教育智慧存在的桎梏因素,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教师养成教育智慧的策略做出有益的探索。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智慧是难以言传和习得的,只能由主体自身在实践中动态生成和发展,存在于教师的个体经验之中。明确认知教师教育智慧来源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发生,并且直接指向教育实践。本研究将追寻教育智慧的发展方向,期望所研究的问题对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实践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智慧的解读。主要从两部分进行阐释:教育智慧的基本特征、教育智慧的类型。第二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明确了教育智慧的基本特征、类型,以此来阐释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据此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具体为:教育资源建构的指导性、教学过程的因势利导性、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性、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度性、教育情景的敏感性、教育教学反思的领悟性。第三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认知和实践调查。本部分基于教育智慧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自行编写了访谈提纲,在立足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现状进行了解,同时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行为融入到实践调查中,以期能够呈现出具体的客观情况。第四部分:桎梏小学教师教育智慧养成的因素分析。在对访谈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桎梏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因素的束缚和外部环境的羁绊两方面。第五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策略。本研究依据调查呈现出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具体养成策略,主要包含:追根溯源热烈的职业追求、修身慎行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学相长教与学同步提升、临机应变智慧行动的建构、三省吾身激发智慧的源泉、顺势而为教育规律的遵循、体悟生成润物无声的艺术,本研究期望能为教育智慧注入新的源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释教育智慧在当前的发展现状,以期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结果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完备模式。
叶子凡[3](2020)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教师素养高低对教育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新时代下办好思政课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办好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庞大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高中思政课教师这一主体,以教师素养提升为切入点,探索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及提升策略。首先,通过分析新时代的“新”背景,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论述新时代下高中思政课教师承担的立德树人重任和核心素养培育的新使命。阐明素养提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具有新的实践意义。其次,根据新时代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与要求,紧密结合“六要”思政课教师讲话,总结概括出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专业素养与身心素养,在素养的具体内容中蕴含新时代特征与要求。再次,通过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阐述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师德失范、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身心健康问题受到困扰等,剖析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提升策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引、政府持续发挥统筹协调的领导作用、社会营造支持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有效落实政策搭建平台、教师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知行合一,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协作形成“合力”,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
郭金鑫[4](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培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人才,我国于2016年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而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其制定则更加细化和明确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不仅对学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做了规定,相应的也促进了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应随着教育目标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本研究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并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调查分析等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概述:第一章即绪论,主要是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形成文献综述进行展开。第二章则是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一个界定;其次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意义。最后对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进行概述,以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则是基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一个调查了解,通过问卷形式的调查,分析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以及不足之处,然后从国家、学校和教师自身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一个原因的分析,找出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原因。第四章则是从国家、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提出改进的策略,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玉春[6](2014)在《《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对为师之道的启示》文中认为《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讲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帅是指挥打仗的,需要具备五德。教师是教育学生的,更需要五德具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孙子兵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应吸取其精华,借以完善新世纪教师的素质,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文化。
毋改霞[7](2012)在《新世纪教师素养的阙失与提高——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时代审视》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近几年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校园"冷暴力"事件,使社会各界对新世纪教师的素养问题提出了质疑。新世纪教师素养的阙失主要表现在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四方面,教师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身、学生个体、学校管理者和政府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钟晨音[8](2005)在《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及其思考》文中指出文章对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的背景和基本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戴桂荣[9](2005)在《高校教师形象的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朴泰洙[10](2004)在《中国的师道文化与新世纪新教师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师道文化随着社会的教育职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并在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中,不断得到发展。新世纪中,社会发展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世纪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健康的身体及心理。
二、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新高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二、化学教师需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高考改革 |
三、新高考下有关化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待发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考 |
二、新高考改革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
五、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变化与要求 |
第一节 创新高考模式,教学方式转变 |
一、选考模式改变,科目选择成难题 |
二、采取等级赋分,化学地位受冲击 |
三、考察综合素质,教师素质待提升 |
四、创新招生方式,生涯教育需关注 |
第二节 新修化学课标,教学理念革新 |
一、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
二、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深化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
三、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
第三节 更替化学教材,考验教学能力 |
一、新编教材的使用,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
二、新教材重视实验,着重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
三、新教材要求教师角色转型,应培养教研与创新能力 |
第三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理解尚不透彻 |
一、缺乏有关新高考的培训 |
二、化学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
第二节 新高考下化学课堂教学难度提升 |
一、学生异质性强,分层教学难度升级 |
二、新教材待启用,影响素养课程开展 |
三、教师素养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体系欠成熟 |
一、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待完善 |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更困难 |
第四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敏而好学,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 |
一、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
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由消极转为积极 |
三、化学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
第二节 推陈出新,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 |
一、确立多层次的师生观 |
二、更新陈旧的教师观 |
三、领悟新高考下的化学学科观 |
第三节 厚积薄发,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 |
一、了解丰富的化学史知识 |
二、积累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 |
三、熟悉大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知识 |
第四节 以思促教,全面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
一、提高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文本研读能力 |
二、提升设计与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能力 |
三、增强化学教学研究的信息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及养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关于教育智慧的相关研究 |
2.国内关于教育智慧的相关研究 |
3.已有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 |
2.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七)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教育智慧的解读 |
(一)教育智慧的基本特征 |
1.教育智慧的知识性 |
2.教育智慧的实践性 |
3.教育智慧的个人性 |
4.教育智慧的道德性 |
5.教育智慧的生命性 |
6.教育智慧的艺术性 |
(二)教育智慧的类型 |
1.理解性教育智慧 |
2.情境性教育智慧 |
3.实践性教育智慧 |
4.反思性教育智慧 |
二、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 |
(一)教育资源建构的指导 |
(二)教学过程的因势利导 |
(三)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 |
(四)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度 |
(五)教育教学情境的敏感 |
1.情境预设掌控能力 |
2.情境回应行动能力 |
(六)教育教学反思的领悟 |
三、小学教师教育智慧认知与实践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材料收集 |
(三)调查内容与实施 |
(四)调查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
1.小学教师对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中的认知情况 |
2.小学教师对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
四、桎梏小学教师教育智慧养成的因素分析 |
(一)个人因素的束缚 |
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2.教师的师德状况 |
(二)外部环境的羁绊 |
1.职业环境影响着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
2.家校关系影响着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
五、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策略 |
(一)追根溯源——坚定的职业信念 |
(二)修身慎行——高尚的师德修养 |
(三)教学相长——教与学同步提升 |
(四)临机应变——智慧行动的建构 |
(五)三省吾身——激发智慧的源泉 |
(六)顺势而为——教育规律的遵循 |
(七)体悟生成——润物无声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总结评论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时代背景 |
一、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转型 |
第二节 新使命:高中思政课教师承担的光荣时代重任 |
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落实主体 |
二、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栽培者 |
三、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推动者 |
第三节 新意义: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作用 |
一、有利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性 |
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
三、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 |
四、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内容 |
第一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
一、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结构 |
第二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具体内容 |
一、政治素养 |
二、师德素养 |
三、专业素养 |
四、身心素养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现状 |
一、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培育取得的成果 |
二、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第四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策略探究 |
第一节 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明方向 |
一、“四有”好老师 |
二、四个“引路人” |
三、“六要”思政课教师 |
第二节 顶层设计:政府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
一、跟进政策落实进展,确保保障措施有力实施 |
二、加大力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第三节 重要保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作用 |
一、努力营造支持思政课发展的社会氛围 |
二、高校增强使命意识提高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
第四节 践行落实:学校为教师素养提升搭建发展平台 |
一、对照“六要”要求,制定适应于新时代的评价体系 |
二、彰显校本力量为专业发展助力 |
第五节 关键动力:教师个人是素养提升的首要因素 |
一、在认识自我中实现自身与教学的统一 |
二、在师生互动中促进专业发展 |
结语 |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 |
(三)教师专业成长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
(一)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 |
(三)有利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联系 |
(一)学科核心素养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方向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
四、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
(一)拥有高尚的专业情意,做有理想的教师 |
(二)形成先进的专业理念,做有信仰的教师 |
(三)掌握多层次专业知识,做有内涵的教师 |
(四)具备多元化专业能力,做有本领的教师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研究说明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 |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 |
(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自身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阻力 |
(二)外部环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阻力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
一、国家政策的有力保障 |
(一)强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性 |
(二)改革和完善相应的教师评价制度 |
(三)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 |
二、学校职能的有效发挥 |
(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
(二)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
(三)注重校本课程的研发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我发展 |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
(二)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
(三)培养多元化的专业能力 |
(四)增强个人专业情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成长问卷调查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对为师之道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 |
(一) 新世纪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
(二) 新世纪教师必备的能力结构 |
二、“信” |
三、“仁” |
四、“勇” |
五、“严” |
(8)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的背景分析 |
(一)师资培养的传统典范受到质疑 |
(二)新教师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
(三)教师的职业声望低落 |
(四)教师质量令人担忧 |
二、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的基本理念 |
(一)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
(二)教师教育向临床教学转型 |
(三)加强教育实习,提高新教师的职业入行标准 |
三、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引发的思考 |
(一)教师教育必须有系统的专业技术文化的支撑 |
(二)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典范 |
(三)助新教师“一臂之力” |
(四)提高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 |
(9)高校教师形象的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世纪教师的形象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
二、新世纪的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
三、新世纪教师应是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授课艺术的学者型教师 |
四、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 陈雪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及养成策略研究[D]. 王玉寒. 河南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D]. 叶子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 郭金鑫.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对为师之道的启示[J]. 刘玉春.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03)
- [7]新世纪教师素养的阙失与提高——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时代审视[J]. 毋改霞.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 [8]卡内基“打造新世纪教师计划”及其思考[J]. 钟晨音.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8)
- [9]高校教师形象的新设计[J]. 戴桂荣. 教书育人, 2005(08)
- [10]中国的师道文化与新世纪新教师像[J]. 朴泰洙. 东疆学刊,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