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

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

一、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何晴[1](2021)在《快速冷凝条件下燃煤电厂烟气颗粒物中硫酸根离子的转化规律和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媛[2](2021)在《改性分子筛对二氯甲烷废气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易挥发的二氯甲烷废气为研究对象,以13X分子筛为吸附材料,自制一套动态吸附实验装置,考察了吸附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实际工业废气中存在大量水蒸气的问题,采用液相硅烷化法和液相脱铝硅烷化法对分子筛进行疏水改性,探究不同湿度条件下改性分子筛的疏水效果和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考察了填料高度、气体流速、气体温度、填料空隙率、相对湿度等因素对13X分子筛吸附二氯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填料高度,不会影响穿透曲线的形状;气体流速增大,饱和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温度升高,使吸附脱附平衡更趋于脱附方向,饱和吸附量降低;空隙率和相对湿度均与饱和吸附量成负相关,即空隙率和相对湿度越大,饱和吸附量越小。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三种动态吸附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各模型计算所得理论值与实验值有较高的拟合性,说明这三种模型都能较好地预测13X分子筛对二氯甲烷气体的动态吸附过程。(2)采用液相硅烷化法对分子筛进行改性,探究了不同沉积溶剂和三甲基氯硅烷沉积量对分子筛疏水效果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为:环己烷为沉积溶剂,三甲基氯硅烷沉积量为64 mg/g。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有疏水性甲基基团附着分子筛表面,改善了分子筛的疏水效果。通过静态水吸附实验评价改性分子筛的疏水效果,结果发现改性分子筛的吸水量从30.95%降低至21.10%;通过不同湿度吸附实验探究不同湿度下最佳改性分子筛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RH=95%、RH=65%和RH=25%条件下改性后分子筛饱和吸附量较原分子筛分别增加了24.45 mg/g、18.28 mg/g和-9.07 mg/g,说明改性后分子筛抗湿性能增强,在高湿度下表现出更好的疏水效果,但由于改性后硅烷试剂也占据了部分吸附位点,因而在低湿度下饱和吸附量反而下降。(3)进一步采用液相脱铝硅烷化法对分子筛进行疏水改性研究,探究酸类型和酸的浓度对改性分子筛疏水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脱铝试剂为盐酸,最佳盐酸浓度为0.3 mol/L,在此条件下制备最佳改性分子筛并进行吸附实验。改性后分子筛的表征结果说明盐酸脱铝会提高分子筛的硅铝比,也会造成分子筛比表面积下降;同时脱铝生成的大量羟基窝被硅烷试剂置换为疏水基团Si-(CH3)3,并部分修复了分子筛骨架。静态水吸附实验表明脱铝硅烷化法改性后分子筛吸水量降低至13.66%;不同湿度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在RH=95%、RH=65%和RH=25%条件下改性后分子筛的二氯甲烷饱和吸附量较原分子筛分别增加了27.15 mg/g、16.58 mg/g和-12.09 mg/g,可以发现,在高湿度下脱铝硅烷化法改性效果比单独的硅烷化法更优。但总体来说,采用这两种方法改性后的分子筛均具有较好的抗湿性能,对于高湿度二氯甲烷工业废气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何珊珊[3](2020)在《基于α-FeOOH/H2O2预氧化的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煤炭依旧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次能源,燃煤发电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要地位,但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石灰石-石膏法分别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但上述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失活催化剂处理难、操作系统复杂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工程价值。本课题组研究提出了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同时脱硫脱硝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H2O2催化分解后的强氧化性自由基预氧化难溶于液相的NO成易溶于水的高价氮氧化物,再利用液相吸收装置进行尾气处理,进而达到同时脱硫脱硝的目的。本研究具体采用α-Fe OOH作为催化剂,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架上分别对预氧化系统和液相吸收系统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首先,以α-Fe OOH作为催化剂进行烟气预氧化实验。与空白实验相比,加入2 g催化剂后预氧化效率可以实现大幅度提升,最佳预氧化条件:烟气预热温度140°C、H2O2汽化温度140°C、催化温度160°C时,将H2O2(10 mol/L)以2.5 m L/h注入,NO预氧化效率达80%。研究发现,在催化预氧化实验中,随着汽化温度和催化温度的升高,NO的预氧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增加H2O2浓度对预氧化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低H2O2流量时,增加H2O2流量可明显提高预氧化效率,但H2O2流量过量时预氧化效率反而下降。结合经济性和效率性后续预氧化实验控制条件为汽化温度140°C,催化温度140°C,以2.5 m L/h注入10 mol/L的H2O2,此时NO预氧化效率达76.4%,且催化效率稳定。烟气气氛浓度实验结果显示,当O2浓度在1%-9%时,NO预氧化效率基本保持不变;NO浓度增大时,预氧化效率逐渐降低;在同时脱硫脱硝预氧化实验中发现少量SO2气体可促进NO的预氧化,当SO2浓度为1000 ppm时NO预氧化效率可达86.4%。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长时间催化反应前后α-Fe OOH的晶型、官能团、孔结构等参数基本保持不变,α-Fe OOH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分别研究了氨基液相吸收脱硝、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脱硝及同时脱硫脱硝。氨基液相吸收脱硝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实验吸收液中,对NO脱除起作用的为亚硫酸铵溶液,考虑尿素溶液易与SO2反应且产物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尿素溶液作为吸收剂时对NO的脱除最为有利。随着吸收液溶液浓度和溶液体积增加,脱硝效率逐渐升高,但上升速度慢慢降低,直至脱硝效率变化不大或保持不变。当烟气流量为1.5 L/min,NO浓度为500 ppm时,使用600 m L 5wt%亚硫酸铵/尿素吸收液可达56.6%的脱硝效率。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脱硝实验结果表明,当H2O2/NO摩尔比为2.5时总脱硝效率达87%,且摩尔比增加效率增加,当H2O2/NO摩尔比大于等于5时NO脱除效率均高于90%。在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实验中,SO2气体浓度对NO脱除效率几乎没有影响,同时SO2的脱除效率都能维持在100%左右。最后,选用Na OH作为催化剂失活因素,模拟了不同负载比例对预氧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水洗和0.05 mol/L的H2SO4洗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负载量的Na OH会引起催化效率大幅度下降,当负载比为0.01、0.05、0.1时催化剂还保留原始催化剂的温度特性,但负载比为0.01的催化剂在120-200°C的温度范围内仅保留50%-70%的催化活性,并且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催化活性下降加快;当负载比为0.25-0.75时,催化剂完全失去原有的温度特性,只在低温段80-120°C区间有一定催化能力;当负载比为1时催化剂完全失活。通过水洗和酸洗再生可以使失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酸洗再生的催化剂催化效率较原样还有提高,可实现汽化温度140°C,催化温度140°C,以2.5 m L/h注入10 mol/L的H2O2时,83.5%的NO预氧化效率。XRD、FTIR、SEM、NH3-TPD、BET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的物理原因是Na OH颗粒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和孔道的堵塞,但主要原因还是Na OH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点反应使得表面酸度下降而使催化剂失活,而酸洗再生因为引入新的酸位点Fe2(SO4)3使催化剂催化效率更高。

宋传令[4](2020)在《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的制备工艺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湿法”生产逐步被淘汰,现国内外普遍用“干法”生产四氟化铀,由于工艺设备的差异,生产稳定性存在很大差距;本文研究“干法”生产四氟化铀,设备采用国内先进的两级串联逆流流化床,通过调整优化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压差和重量等,实现四氟化铀的连续稳定生产运行,从而增大产能,节约成本,减少劳动强度,促进了我国四氟化铀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对于铀纯化生产者产生的酸性废水处理,本文提供了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新途径,生产工业级硝酸钡。通过对产品硝酸钡中铀及总放射性的分析,产品硝酸钡的含量为99.39%(干基),达到Ⅰ级硝酸钡要求,产品中铀及∑α已达到规定的限值标准要求,可减少放射性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硝酸根,节约资源,为我国核燃料加工中生产工艺技术在环保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李勇,吴沐霜[5](2018)在《化工园区低品位余能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化工园区整体以及各装置的特点,引入余能回收单元技术,对硝酸装置副产蒸汽、尿素装置和甲醇装置放空低压蒸汽、冷凝液余热、4.0 MPa蒸汽余能、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改造,回收利用其中的低品位余能,使园区装置整体的年运行成本降低近两千万元。

傅爱军[6](2017)在《硝铵复合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以来,国内尿素行业开工率已经下滑至50%左右,但国内硝基复合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依托国内首套加压管式反应器生产20万吨/年硝铵并联产30万吨/年硝铵复合肥的装置进行研究(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投产运行),装置投产后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硝铵与复合肥的质量控制方面表现出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硝铵与复合肥的量不匹配,硝胺减至系统设计最小量仍然无法满足复合肥三元肥的生产。另外,就是复合肥各产品的养分含量不稳定等。本文通过改造解决了这些问题,期望能为其他国内装置的工艺改造提供技术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硝胺系统不合理部位进行改造,来达到硝铵量与复合肥的匹配。2、对于各种硝铵复合肥的配方,找出系统损失点及量,总结出精确计算公式,来稳定成品的N、P、K含量。3、研究造粒粒度与硝铵量、一二混温度及复合肥组分的关系,使复合肥颗粒度均匀并最大减小返料量。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复合肥配方在采用相同喷头转速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硝铵量、不同的一二混温度、不同的组份,然后比较其粒度合格率大小并最大限度减少返料量。找到最佳点,然后在生产中验证水分、强度及粒度合格率。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改进使得华鲁恒升硝基复合肥产品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裴冰[7](2017)在《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测定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污染源排放的颗粒态污染物各类表征信息是污染物排放清单、颗粒物来源解析及污染源-环境质量响应模型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对该类信息全面而准确的测定对有效、精准制订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的固定源颗粒物测定方法(GB16157)仅关注烟道状况下的颗粒物,所获得的滤筒不能满足后续化学组分分析的需求,也不能代表固定源向环境空气颗粒物的真实贡献,现有的移动源测试方法关注的是颗粒物的排放限值及排放因子,也不能获得颗粒物的化学组分信息。因此采用适当、可行、规范、具有良好质控手段的采样设备对源排放颗粒物进行全面表征,获取及评估其排放量、排放组分等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问题。基于“大气中心观”的测试理念,本研究在现有污染源测试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污染源颗粒态污染物测试技术体系,研发了采样设备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在燃煤源、燃生物质源、燃气源、餐饮源及流动源进行了外场测试及应用,得到了典型污染源可凝结颗粒物及细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从而为本市及我国细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研发的CPM采样设备与方法与我国现有固定源颗粒物测定体系有较好的衔接性,可在FPM测试的同时进行CPM测试。使用质量浓度评估方法对CPM采样设备的停留时间进行了现场验证,根据不同源现场实测结果确定了停留时间。使用本研究研发的设备建立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28mg/m3,与基于EPA方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精密度优于EPA方法。对稀释采样系统的模拟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使用质量浓度评估方法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典型污染源烟气状况下的最小稀释比及最短停留时间。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适用性较强、通用性、模块化及自动化的稀释采样系统(SEMC系统),并建立了针对固定源、流动源及有组织排放餐饮源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基于稀释比稳定性、采样通道的流量平行性、混合均匀性及气密性对SEMC系统进行了评估,120组实时稀释比围绕设定值波动,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18次测试结果各通道流量与均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1%;10次采样过程Teflon通道质量浓度相对偏差小于10%;系统抽取负压后在30s内负压下降≤0.2kPa;该系统与国外系统(DRI-b型稀释采样系统)PM2.5质量浓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SEMC测试结果的精密度更好。对典型燃煤源、燃气源、燃轻油源及燃生物质源的CPM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固定源的FPM平均排放浓度为16.0±1.9mg/m3,CPM平均排放浓度为19.0±2.1mg/m3,TPM平均排放浓度为35.0±2.7mg/m3。各类固定源中,CPM对TPM的贡献为在41.4%68.3%之间,平均值为58.0%。现有污染物控制设施(FF、ESP及WFGD)对FPM可有效去除,但对CPM影响有限。不同燃料种类的固定源中CPM的质量浓度组成差异较大,滤膜贡献在16.2%41.9%之间,冷凝液中无机组分贡献在52.3%75.0%之间,冷凝液中有机组分贡献在1.6%8.8%之间。CPM滤膜中地壳元素占总量的30.0%,其次为有机物(24.5%),硫酸盐为22.0%,未识别组分为15.2%。对于单物种而言,质量百分比较高的组分为SO42-、OC、Al及Ca2+。燃煤源CPM冷凝液中SO42-浓度最高,对水溶性离子的当量分析表明冷凝液中酸性较强。对燃煤、燃生物质、燃气等典型固定源、不同菜系的餐饮源及内河船舶流动源进行了基于稀释方法的现场测试,得到典型污染源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排放状况,并建立了相应污染源的源成分谱。基于本研究的测试结果,所测固定源的PM2.5质量浓度均值为7.3±0.7 mg/m3(范围为1.9 mg/m312.2 mg/m3之间),PM2.5/FPM的比值均值为0.64±0.06(范围为0.280.90之间)。餐饮源有组织排放的细颗粒物浓度在0.3250.693mg/m3之间,其质量浓度约比周边环境高一个数量级。燃煤源成分谱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SO42-,Ca2+,Al,Ca,Fe,S以及OC;生物质成分谱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K+及Cl-;燃气源成分谱中,含量较高的为TC及NO3-,燃气源的[NO3-]/[SO42-]为5.7,远高于其他的固定源。船舶源成分谱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OC、EC、SO42-以及S。POM是餐饮源细颗粒物中最为主要的化学组分,约占总质量的69.1%77.1%。POM中可定量的有机物约占总质量的3.86.5%,其中非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为饱和脂肪酸。正构烷烃、多环芳烃、二元羧酸、单糖酸酐及固醇类含量远低于脂肪酸含量。在SCS(四川菜系餐厅)与ITS(意大利菜系餐厅),油酸是含量最高的有机物种,对于SHS(上海菜餐厅)则为亚油酸。三家餐厅在正构烷烃、饱和脂肪酸、二元羧酸、单糖酸酐及固醇类中的主导物种及在正构烷烃和脂肪酸中的分布规律类似。基于不同源间的分散系数(CD)评估表明,即使同为燃煤源,之间的源谱也有不小差异,但基于同一设备和方法得到的燃煤源谱差异较小。不同燃烧方式对生物质源的成分谱有较大影响,燃气源成分谱与其他燃料种类的固定源有较大的差异。有组织排放的餐饮源中,中式餐饮之间的源谱差异要小于中式餐饮与西式餐饮。不同地域的船舶源谱差异较大。鉴于源谱较大的差异性,使用通用性的设备和方法开展局地化的源成分谱测试工作十分必要。

郑惠文[8](2016)在《硅芯腐蚀废酸液资源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硅材料广泛应用于科技行业、电子行业、宇航事业及太阳能电池中,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工艺过程中的硅芯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硅芯腐蚀废酸液,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43%wt)、一定含量的氟硅酸(2.1%wt)以及极少量的氢氟酸。此种废酸液具有强腐蚀性,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排入环境中将会对人类及地球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既是硅和酸的浪费,又违背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本研究开发出采用添加沉淀剂(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钠)的方法,与浓酸废液中的氟硅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以氟硅酸盐的形式沉淀析出,泥水分离后得到不含氟硅酸的稀硝酸滤液,利用精馏浓缩的方法提纯浓硝酸溶液和去除硝酸溶液中金属离子等杂质,最终实现硝酸的循环利用的硅芯腐蚀废酸液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研究以脱氟为目标,筛选出沉淀剂,并考察了采用不同沉淀剂情况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形成氟硅酸盐沉淀效果的影响,以及以浓硫酸为脱水剂的蒸馏稀硝酸滤液的工艺条件设计计算,以期得到含有高浓度的硝酸溶液。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钾及硫酸钠分别作为沉淀剂与废酸液中氟硅酸离子反应,经中速滤纸过滤后,得到含有稀硝酸的滤液;以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浓缩稀硝酸溶液是可行的。(1)硝酸钾作为沉淀剂时,添加量最低(为0.01978 mo1),金属离子添加量与废酸液中氟硅酸的摩尔比最低(为1:1.35),且溶液中残留金属离子浓度最低(为0.003098 mol/L);(2)硫酸钠作为沉淀剂时,其沉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氟硅酸盐沉淀量最高(为0.01403 mo1);(3)硫酸钾作为沉淀剂时,其在化学沉淀过程中金属离子的利用率最高(86.2%);(4)优化比较各沉淀剂及其沉淀物产品的市场经济效益,选择硝酸钾作为沉淀剂;(5)仅从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方面考虑,采用硝酸钾作为沉淀剂最合适,此时最佳反应时间为300s,最佳搅拌速度为160r/min,沉淀时间为1.73min,反应温度为20℃。本文还研究了采用简单蒸馏法和连续精馏连用的方法将含有43%硝酸的滤液精馏提纯至浓度为65%所需精馏塔的塔高、塔径及回流比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精馏塔中塔高为6m,塔径0.3m,回流比为0.3,蒸馏塔中塔高为0.2m,塔径为0.4m,可将用硝酸钾与废酸液中的氟硅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氟硅酸盐沉淀去除氟硅酸后的稀硝酸提纯浓缩为65%,并实现循环回用。本研究实现了硅芯腐蚀废酸液的氟和硅的去除,同时获得的高浓度的硝酸,再次用于硅芯酸洗,降低酸洗液的成本,为多晶硅行业产生的酸洗废液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减少酸的用量和后处理系统的负荷,以及环境的污染,最终实现该行业的清洁生产目标。

念吉红[9](2015)在《稀氨水回收使用技术总结》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云峰分公司100 kt/a合成氨装置的稀氨水回收情况,以及稀氨水在磷肥厂、硝酸铵厂的使用情况。浓度较高,品质较好的稀氨水在硝酸铵装置替换蒸发冷凝液使用,可多利用氨9.165%,节约生产成本480600万元/a。稀氨水的回收利用为公司其他装置污水"零"排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红莉[10](2014)在《硝化废液中酸与危险物质的分离》文中认为硝基甲苯化合物在医药、炸药、染料、国防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硝基甲苯工业生产中会存在大量的危险有害物质,如甲酚的硝基衍生物(2,6-二硝基对甲酚,4,6-二硝基邻甲酚,4,6-二硝基邻甲酚,2,4,6-三硝基间甲酚)等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本文以甲苯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硝酸为硝化剂,参照现在工业中甲苯的硝化工艺,对甲苯进行硝化,然后对硝化后的一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和三硝基甲苯所产生的硝硫混合混酸中所含的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进行分离研究。通过添加氧化剂和吸附剂等处理剂对废酸的危险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分离,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和表征了分离后的废液,确定了氧化剂和吸附剂A共同作用对杂质的去除效果最好。分离后得到的以硫酸铵为主的溶液中,虽然含有少量的杂质,但对其重结晶提纯后,产物的纯度与分析纯相当,可达到98%左右。通过以上研究,初步为甲苯硝化过程产生的硝硫混酸中的危险物质的分离提出了一条绿色有效的途径,为以后甲苯硝化后的废酸安全处理和有效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二、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2)改性分子筛对二氯甲烷废气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二氯甲烷简介
        1.2.1 二氯甲烷理化性质
        1.2.2 二氯甲烷的用途及排放情况
        1.2.3 二氯甲烷的环境和健康危害
    1.3 二氯甲烷废气的治理技术
        1.3.1 富集回收法
        1.3.2 销毁降解法
        1.3.3 各种处理技术的综合评估
    1.4 吸附技术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现状
        1.4.1 吸附材料
        1.4.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1.5 分子筛疏水改性方法
        1.5.1 脱铝改性
        1.5.2 覆硅法
        1.5.3 表面硅烷化法
    1.6 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制备
        2.2.1 液相硅烷化法改性分子筛的制备
        2.2.2 液相脱铝硅烷化法改性分子筛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与内容
        2.3.1 实验装置
        2.3.2 13X分子筛动态吸附二氯甲烷影响因素实验
        2.3.3 液相硅烷化法改性13X分子筛吸附实验
        2.3.4 液相脱铝硅烷化法改性13X分子筛吸附实验
        2.3.5 分子筛静态水吸附量实验
        2.3.6 分子筛再生实验
    2.4 材料的表征分析方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2.4.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5 比表面积测定分析
    2.5 吸附性能评价及计算公式
        2.5.1 二氯甲烷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2.5.2 分子筛对二氯甲烷饱和吸附量计算
        2.5.3 分子筛静态水吸附量的计算
第三章 13X分子筛对二氯甲烷废气的动态吸附实验
    3.1 动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3.1.1 填料高度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3.1.2 气体流速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3.1.3 气体温度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3.1.4 填料空隙率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3.1.5 相对湿度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3.2 分子筛固定床的动态吸附模型研究
        3.2.1 Thomas模型
        3.2.2 Yoon-Nelson模型
        3.2.3 BDST模型
    3.3 分子筛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相硅烷化法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
    4.1 改性条件对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影响
        4.1.1 沉积溶剂种类对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4.1.2 不同沉积量对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4.2 改性前后分子筛结构表征结果
        4.2.1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4.2.2 扫描电镜分析
        4.2.3 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
        4.2.4 X射线衍射分析
        4.2.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3 改性后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研究
        4.3.1 静态水吸附量
        4.3.2 不同湿度下改性后分子筛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相脱铝硅烷化法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
    5.1 不同改性条件下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影响
        5.1.1 酸的类型对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5.1.2 酸的浓度对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5.2 改性前后分子筛结构表征结果
        5.2.1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5.2.2 扫描电镜分析
        5.2.3 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
        5.2.4 X射线衍射分析
        5.2.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5.3 改性后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研究
        5.3.1 静态水吸附量
        5.3.2 不同湿度下改性后分子筛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α-FeOOH/H2O2预氧化的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催化剂制备及测试表征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及催化剂制备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预氧化效率和脱除效率
    2.4 液相产物表征方法
    2.5 催化剂及固相产物表征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α-FeOOH催化 H_2O_2预氧化 NO实验研究
    3.1 α-FeOOH催化 H_2O_2预氧化 NO实验研究
        3.1.1 H_2O_2流量的影响
        3.1.2 H_2O_2浓度的影响
        3.1.3 汽化温度的影响
        3.1.4 催化温度的影响
        3.1.5 烟气共存气浓度对预氧化效率的影响
        3.1.6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3.2 催化氧化后液相产物分析
    3.3 催化剂表征结果
        3.3.1 XRD分析
        3.3.2 SEM分析
        3.3.3 XPS分析
        3.3.4 FTIR分析
        3.3.5 BET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4.1 鼓泡式反应器氨基液相脱除NO和 SO_2实验研究
        4.1.1 吸收液种类对NO和 SO_2脱除效率的影响
        4.1.2 吸收液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4.1.3 吸收液体积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4.2 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脱硝实验研究
        4.2.1 H_2O_2流量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4.2.2 H_2O_2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4.3 预氧化耦合氨基液相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4.4 经济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催化剂α-FeOOH的碱金属钠失活与再生
    5.1 α-FeOOH催化剂Na中毒实验和表征结果及讨论
        5.1.1 α-FeOOH催化剂Na中毒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5.1.2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讨论
    5.2 中毒催化剂再生实验和表征结果及讨论
        5.2.1 中毒催化剂再生后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5.2.2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四氟化铀生产研究现状
        1.2.2 铀纯化酸性废水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四氟化铀连续稳定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2.1 四氟化铀的制备的工艺
        2.1.1 四氟化铀的“湿法”生产反应原理
        2.1.2 四氟化铀的“干法”生产反应原理
    2.2 UF_4“干法”生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物理、化学性质
        2.2.1 二氧化铀氢氟化反应的热力学
        2.2.2 二氧化铀氢氟化反应的动力学
        2.2.3 四氟化铀物理、化学性质
    2.3 “干法”生产四氟化铀系统的设计与描述
        2.3.1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功能描述
        2.3.2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2.3.3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设计描述
        2.3.4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安全特性与保障
        2.3.5 四氟化铀生产系统仪表
        2.3.6 四氟化铀生产辅助系统
    2.4 UF_4“干法”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2.4.1 料仓
        2.4.2 一级流化床
        2.4.3 中间料斗
        2.4.4 二级流化床
        2.4.5 氟化氢预热器
        2.4.6 HF加热器
        2.4.7 尾气冷凝器
    2.5 影响UF_4生产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常见故障
        2.5.1 螺旋故障
        2.5.2 分布板故障
        2.5.3 气体路径堵、漏
        2.5.4 死床
        2.5.5 设备腐蚀泄漏
        2.5.6 串气
    2.6 UF_4生产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及讨论
        2.6.1 温度控制
        2.6.2 系统压力压差控制
        2.6.3 系统固体物料平衡控制
        2.6.4 尾气酸度控制
        2.6.5 氟化氢进气压力控制
    2.7 生产线运行工艺参数图
        2.7.1 一级流化床温度
        2.7.2 一级床板下压力
        2.7.3 一级床床层压差
        2.7.4 二级床温度
        2.7.5 二级床板下压力
        2.7.6 二级床床层压差
        2.7.7 尾气酸度
        2.7.8 2#螺旋电流
        2.7.9 3#螺旋电流
    2.8 结论
        2.8.1 一级流化床工艺参数
        2.8.2 中间料斗工艺参数
        2.8.3 二级流化床工艺参数
        2.8.4 AHF加热器工艺参数
        2.8.5 AHF进气压力工艺参数
        2.8.6 尾气酸度工艺参数
第三章 铀纯化含铀酸性制备硝酸钡的研究
    引言
    3.1 废水制备硝酸钡工艺流程和原理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及试剂
        3.2.2 试验方案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渣产率、产品中U及总放射性分析
        3.3.2 结晶温度及产品率
        3.3.3 渣含U量及铀平衡
        3.3.4 结晶母液处理
        3.3.5 产品成分
    3.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化工园区低品位余能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品位余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1.1 低品位余能的普遍性特征
    1.2 余能利用技术的分类
        1.2.1 热交换技术
        1.2.2 泵节能技术
        1.2.3 喷射升压技术
        1.2.4 余热发电技术
2 低品位余能综合利用项目
    2.1 副产蒸汽综合利用
        2.1.1 问题简述
        2.1.2 技术方案[7]
        2.1.3 节能效果
    2.2 放空低压蒸汽升压利用
        2.2.1 问题简述
        2.2.2 尿素装置放空低压蒸汽利用技术方案
        2.2.3 甲醇装置放空低压蒸汽利用技术方案
        2.2.4 节能效果
    2.3 低品位显热利用
        2.3.1 问题简述
        2.3.2 技术方案
        2.3.4 节能效果
    2.4 螺杆膨胀机发电
        2.4.1 问题简述
        2.4.2 技术方案
        2.4.3 节能效果
    2.5 泵节能
        2.5.1 问题简述
        2.5.2 技术方案
        2.5.3 节能效果
    2.6 改造项目节能效益汇总
3 结束语

(6)硝铵复合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硝基复合肥代替过剩尿素的必然
    1.2 硝基复合肥概述
        1.2.1 硝基复合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
        1.2.2 硝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1.2.3 影响硝基复合肥质量控制的因素
    1.3 华鲁恒升的硝基复合肥装置
        1.3.1 华鲁恒升的硝基复合肥装置简介
        1.3.2 华鲁恒升的硝基复合肥装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的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硝铵负荷的匹配性研究改造
    2.1 硝铵概述
        2.1.1 硝铵生产出现的问题
        2.1.2 丝网除沫器在硝铵分离设备的应用
        2.1.3 丝网除沫器除雾效率在硝铵各分离设备中达不到要求的计算说明
    2.2 硝铵系统改造措施
        2.2.1 增加叶片除沫器的改造
        2.2.2 叶片式除沫器优点:
        2.2.3 硝铵各分离设备叶片式除沫器分离效率计算
        2.2.4 硝铵各分离设备除沫器改造前后分离效率比较
    2.3 不同负荷下的改造效果
        2.3.1 满负荷下的改造效果
        2.3.2 50%左右负荷下的改造效果
        2.3.3 42%左右负荷下的改造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硝铵复合肥的养分控制
    3.1 稳定复合肥养分的方法
    3.2 改造效果
        3.2.1 硝铵流量计系数的影响
        3.2.2 分析误差的影响
        3.2.3 引风除尘设备的影响
    3.3 得出算法后的实际效果
        3.3.1 举例一:16-6-20产品
        3.3.2 举例二:15-5-25产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生产工艺参数
    4.1 课题提出
    4.2 优化工艺参数
        4.2.1 复合肥品种一:16-6-20产品
        4.2.2 复合肥品种二:15-5-25产品
        4.2.3 复合肥品种三:15-15-15产品
    4.3 不同配方为何出现不同的温度及硝铵量控制
        4.3.1 混合槽温度及硝铵量对造粒影响的原因
    4.4 解决的效果
    4.5 改造后取得的成果
        4.5.1 举例一:16-6-20产品
        4.5.2 举例二:15-5-25产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测定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环境颗粒物污染形势
        1.1.2 颗粒物污染防治主要应对措施及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1.1.3 细颗粒物的分析表征及主要来源
    1.2 污染源颗粒物采样技术进展及细颗粒物源成分谱研究
        1.2.1 固定源
        1.2.2 流动源
        1.2.3 开放源
        1.2.4 餐饮源
        1.2.5 细颗粒物源成分谱研究
    1.3 测定可凝结颗粒物的意义及EPA测定方法背景
        1.3.1 测定可凝结颗粒物的意义
        1.3.2 可凝结颗粒物的测定历史
    1.4 稀释采样设备的需求背景及发展
        1.4.1 稀释采样的需求背景
        1.4.2 稀释采样系统的发展
        1.4.3 现有稀释采样设备的评估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可凝结颗粒物采样设备的研发与测定方法
    2.1 可凝结采样设备的研发
        2.1.1 EPA CPM测定方法
        2.1.2 可凝结颗粒物采样设备
        2.1.3 停留时间的确定
    2.2 可凝结颗粒物样品采集方法
        2.2.1 采样前准备
        2.2.2 采样过程
    2.3 可凝结颗粒物的样品分析方法
        2.3.1 质量浓度分析
        2.3.2 组分分析
    2.4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方法小结及评估
        2.4.1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方法小结
        2.4.2 可凝结颗粒物测定方法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染源稀释采样系统的研发与测定方法
    3.1 稀释采样系统的设计及研发
        3.1.1 稀释比
        3.1.2 停留时间
        3.1.3 SEMC稀释系统原理
        3.1.4 SEMC稀释系统模块构造
        3.1.5 SEMC稀释采样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3.1.6 SEMC稀释系统软件菜单树
    3.2 稀释采样系统的评估
        3.2.1 系统稀释比稳定性
        3.2.2 采样通道的流量平行性
        3.2.3 质量浓度平行性暨混合均匀性
        3.2.4 气密性
        3.2.5 系统比对
    3.3 基于稀释采样系统的污染源细颗粒物样品采集方法
        3.3.1 固定源采样方法
        3.3.2 移动源采样方法
        3.3.3 餐饮源采样方法
    3.4 细颗粒物样品分析方法
        3.4.1 质量浓度分析
        3.4.2 组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采样设备的应用及排放特征
    4.1 测试计划
    4.2 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特征
        4.2.1 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质量浓度
        4.2.2 典型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质量浓度贡献
        4.2.3 燃煤源污染物控制设施对CPM、FPM的影响
        4.2.4 CPM质量浓度的组成
        4.2.5 燃煤源CPM滤膜的组分
        4.2.6 燃煤源CPM冷凝液的组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源稀释采样系统的应用及细颗粒物排放特征
    5.1 基于稀释采样方法的典型固定源细颗粒物排放特征
        5.1.1 测试对象及计划
        5.1.2 固定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5.1.3 燃煤源细颗粒物质量重构及源成分谱
        5.1.4 生物质燃烧源及燃气源细颗粒物源成分谱
        5.1.5 固定污染源[NO_3-]与[SO_4~(2-)]比例
        5.1.6 固定源细颗粒物成分谱比较
    5.2 基于直接抽取法的典型有组织餐饮源细颗粒物排放特征
        5.2.1 测试计划
        5.2.2 餐饮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5.2.3 餐饮源细颗粒物化学组成
        5.2.4 餐饮源细颗粒物源成分谱比较
        5.2.5 餐饮源细颗粒物定量有机组分特征
    5.3 基于稀释采样方法的典型流动源细颗粒排放特征
        5.3.1 测试计划
        5.3.2 内河船舶细颗粒物质量重构及源成分谱
        5.3.3 船舶细颗粒物源成分谱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6.3.1 可凝结颗粒物研究
        6.3.2 源成分谱研究
        6.3.3 采样设备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EPA及我国固定源测试方法
附录2 固定污染源间细颗粒物源成分谱比较
附录3 污染源细颗粒物源成分谱汇总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8)硅芯腐蚀废酸液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混酸废酸液处理的研究进展
        2.1.1 废酸中和处理
        2.1.2 游离酸再生处理
        2.1.3 全酸再生回收
    2.2 硅芯腐蚀废酸液处理的研究进展
        2.2.1 与其他废水混合处理
        2.2.2 预处理后与其他废水混合处理
        2.2.3 直接沉淀脱氟处理
    2.3 含氟硅酸废酸液处理的研究进展
        2.3.1 生成氟硅酸盐沉淀
        2.3.2 氟化物沉淀
        2.3.3 制备白炭黑
    2.4 稀硝酸浓缩的研究进展
        2.4.1 间硝法
        2.4.2 直硝法
        2.4.3 超共沸酸精馏法
        2.4.4 萃取法
    2.5 小结
第三章 沉淀法去除废酸液中的氟硅酸根离子
    3.1 实验原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3.1.2 化学沉淀反应机理
        3.1.3 实验方法
        3.1.4 分析测定方法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沉淀剂用量与滤液组成的关系
        3.2.2 沉淀剂用量与沉淀量的关系
        3.2.3 沉淀剂用量与利用率的关系
        3.2.4 沉淀物的结构分析
    3.3 四种沉淀剂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沉淀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4.1 实验原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反应时间及搅拌速率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沉淀的影响
    4.3 四种沉淀剂的性能比较
        4.3.1 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硝酸的精馏浓缩回收工艺条件探讨
    5.1 实验原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内容
    5.2 蒸馏实验结果及讨论
    5.3 精馏计算过程及讨论
        5.3.1 基础数据
        5.3.2 由质量分率求甲醇水溶液的摩尔分率
        5.3.3 全塔物料衡算
        5.3.4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5.3.5 填料塔压力降的计算
        5.3.6 精馏塔基础参数计算
        5.3.7 填料塔参数
    5.4 简单蒸馏计算过程及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9)稀氨水回收使用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稀氨水的来源
2稀氨水回收
3稀氨水在磷肥厂的使用
4稀氨水在硝酸铵厂的使用
5结语

(10)硝化废液中酸与危险物质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一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废液的处理
        1.1.1 MNT废液的处理
        1.1.2 DNT废液的处理
    1.2 TNT废液的处理
        1.2.1 TNT工业生产过程
        1.2.2 TNT生产过程中废酸的处理方法
        1.2.3 国内外TNT废液处理的研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2 MNT废酸中危险物质的分离研究
    2.1 MNT的性质
    2.2 MNT制备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2.2.1 硝基甲苯的合成机理
        2.2.2 MNT的制备工艺
    2.3 MNT及吸附剂A的制备
        2.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2 制备方法与工艺
        2.3.3 吸附剂A的制备
        2.3.4 产物的分离工艺及表征分析
    2.4 MNT废酸中危险物质的分析
        2.4.1 硝化过程中的副反应
        2.4.2 副产物的分析
    2.5 M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离的方法
        2.5.1 分离原理
        2.5.2 实验过程及流程图
        2.5.3 废液透过率的测试及谱图分析
        2.5.4 添加氧化剂对危险物质分离的效果
        2.5.5 添加吸附剂A对危险物质分离的效果
        2.5.6 添加混合试剂对危险物质分离的效果
        2.5.7 中和产物干燥后的谱图测试及分析
        2.5.8 杂质去除率
    2.6 本章小结
3 D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离的研究
    3.1 DNT的性质
    3.2 DNT制备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3.2.1 DNT的合成原理
        3.2.2 DNT合成工艺
    3.3 DNT的制备
        3.3.1 DNT的制备及流程图
        3.3.2 DNT的表征分析及讨论
    3.4 D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离方法的研究
        3.4.1 D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析
        3.4.2 分离原理
        3.4.3 实验过程及流程图
        3.4.4 中和后废液透过率的测试及谱图分析
        3.4.5 中和产物干燥的谱图及分析
        3.4.6 杂质去除率
    3.5 本章小结
4 TNT废酸中危险物质的分离研究
    4.1 TNT的性质
        4.1.1 物理性质
        4.1.2 化学性质
        4.1.3 爆炸性质
    4.2 TNT制备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4.2.1 TNT的反应原理
        4.2.2 制备工艺
    4.3 TNT的制备
        4.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2 TNT制备及工艺流程图
    4.4 T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析
        4.4.1 硝化氧化副反应
        4.4.2 主要副产物的性质分析
    4.5 TNT废酸中危险物质分离的方法研究
        4.5.1 分离原理
        4.5.2 实验过程及流程图
        4.5.3 中和后废液的测试及谱图分析
        4.5.4 添单一试剂对危险物质分离的效果
        4.5.5 添加混合试剂对危险物质分离的效果
        4.5.6 中和产物干燥的红外谱图及分析
        4.5.7 杂质去除率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冷凝条件下燃煤电厂烟气颗粒物中硫酸根离子的转化规律和模拟研究[D]. 何晴.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改性分子筛对二氯甲烷废气吸附性能研究[D]. 刘媛.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α-FeOOH/H2O2预氧化的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D]. 何珊珊. 东南大学, 2020(01)
  • [4]核燃料加工中四氟化铀生产工艺及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D]. 宋传令. 南华大学, 2020(01)
  • [5]化工园区低品位余能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J]. 李勇,吴沐霜. 大氮肥, 2018(04)
  • [6]硝铵复合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傅爱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7]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测定技术研究及应用[D]. 裴冰.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硅芯腐蚀废酸液资源化研究[D]. 郑惠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稀氨水回收使用技术总结[J]. 念吉红. 硫酸工业, 2015(05)
  • [10]硝化废液中酸与危险物质的分离[D]. 李红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中和废气冷凝液中硝酸铵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