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为本 打造大朗车站货运优质服务品牌(论文文献综述)
关剑锋[1](2020)在《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中国快速进入了高铁时代,基础产业以及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单一功能属性的交通建筑正逐渐向枢纽化、复合化、立体化趋势发展,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之间相互连接的节点和城市内部互联互通的中枢,具有比其他公共建筑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我国铁路枢纽建筑空间长期以来存在“标准化”、“同质化”的现状,使其原本具有的城市窗口的公共属性逐渐被弱化,沦为“无场所”感的空间。作为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换乘空间不仅要满足旅客的换乘效率,更需要关注旅客的换乘体验。它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将担负更多的城市功能,是展现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记忆,创造城市活力的媒介。如何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营造成为使用便捷、舒适、高效、愉悦的人性化场所,转变人们对于交通建筑空间单一的固有模式和充斥其中的内心焦躁急切的换乘感受,增进来往旅客内心对枢纽换乘空间产生的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作为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设计课题的研究主线,通过对“场所”概念的详细解读,分析人与空间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在记忆和情感中找寻人们心灵深处的“归属感”意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所追求的导向性与人性化设计的融合是其空间的发展趋势,而这恰恰与“场所”理论重点阐述“定向”与“认同”共同作用构成“归属感”的关系不谋而合,为换乘空间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发现问题,结合大量的文献整理及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状况的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新的时代需求和“场所营造”的原则,进而提出换乘空间场所流线的组织、场所关系的构建、场所环境的塑造、场所设施的优化四个维度的“场所营造”策略,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从“标准化体验”到“定制化体验”的设计趋势的转变,对未来交通枢纽类型建筑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胡京[3](2019)在《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已经成为速度堪比飞机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在人们日常出行的过程中,高速铁路也已经是更多居民的首要选项。高速铁路具有运输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污染排放少、价格昂贵等特点,因此乘客在支付高额费用的同时,对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速铁路在运输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影响广大乘客所需的优质服务,同时也不利于高速铁路运输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速铁路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分析,以构建出更优化的运输服务体系。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特点等进行分析,通过对发展现状和服务体系特点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的高速铁路运输服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车站服务、列车服务以及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乘客在多方面的理想服务。为此,有必要尽快构建优质、完善的服务体系。其次,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车站服务、列车服务以及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评价体系。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的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处于基本良好的状态,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的正视并予以改善。最后,针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高铁运输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提出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定性的提供我国高铁旅客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的一些参考意见,更好的促进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
张小星[4](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靳聪毅[5](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李卓珂[6](2019)在《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商业网点在拉动消费、连接生产、促进城镇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即将进入高阶城镇化阶段,城镇化“后半场”注重“提质”,走精细生长之路,城镇的个性需要得到尊重,市场引导性加强,规划管控弹性加大。作为城镇体系基础的小城镇,需要积极适应这场变化,发展路径从强调发展产业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建设时代,开始转为强调人居环境、注重文化传统的城镇软环境配套;从规模扩张、建设为主导转化为立足生态、精明增长;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人工到智能;城镇“流空间”(space of flow)逐步取代“场空间”(space of place),小城镇的底部能量被激发,自下而上地推动着城镇发展。作为专项规划的商业网点规划在主导思维上应与时俱进,从惯有的自上而下的城镇行政层级配套网点,到重新审视城镇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理清发展流,逐步加强底部作用的规划意识,主动适应以人为本的城镇时代发展脉络,突出顺势而为的哲学智慧。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分析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进行重新省视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促进小城镇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流量元素,提出了“重构1体系,更新5策略,创新6要点,拓展3领域”的流定思路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框架。该框架构建适应流定规划思路的规划新体系,通过整理网点有形要素、网点无形要素、流量与用地的关系、人本化强化商业服务、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和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6个技术支持,结合对“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在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圈、市场、社区商业和“微”商5个层面总结出规划策略,并以“商业+”的形式结合旅游、交通、园区进行商业网点拓展研究。通过该框架,整理明晰了小城镇商业网点繁杂的内容,基于活动的“流”元素,运用以流定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旨在丰富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层次,涵盖更多的服务元素和融入灵活的机制,同时结合城镇的热力空间,将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使商业网点配套能立足长远,以人文本,适应发展,以城镇特色强商业,使小城镇的商业网点更具生命力。论文最后介绍了米易县商业网点规划的实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商业网点体系框架进行了模拟,对前文探索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
周波[7](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赵光辉[8](2018)在《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权是公民享有的满足自身出行需求的权利,是涉及交通发展法律问题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城市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交通一体化,而交通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关键之一在于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作为缩短时空距离的切实手段,交通一体化可以实现经济的优劣互补,是发挥整体优势的前提和保障,也高度契合国家的“交通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战略目标。当然,城乡交通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除了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交通发展自身规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实施。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两个角度,提出了法律保障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部分。界定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基本目标、内涵等。第三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基础理论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为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通过对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实践分析,总结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方面的有益经验。第五部分为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总结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的法律障碍,并剖析这些法律障碍出现的原因。第六部分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针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中的法律制度障碍,提出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内容以及具体运行方案,以构建科学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体系。第七部分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城乡交通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不仅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交通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且可以促使这一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进而使这一问题在更高层面得以解决。实现城乡交通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推动整个交通市场健康持续繁荣,最终使城乡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王荣荣[9](2018)在《A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进入一个迅速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国内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利润空间不断的被压缩甚至被蚕食,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发展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本课题将基于战略理论以及相关技术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以及分析A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下文简称A企业)的转型战略,实践中即是对于企业具体服务和产品进行转型,以期今后为我国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梳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A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第一、二亚欧大陆桥竞争与发展情况、A企业内外部环境、A企业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如何选择发展战略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内容是A企业转型战略,具体分析了适合A企业的四个转型战略,并具体阐述了各战略的内容和实施。第四部分重点分析A企业实现企业业务转型所需要的外部保障和支持,这部分首先着重分析A企业的内部资源,然后分析外部资源,最后提出建设客户网络服务平台这一内容,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对第三部分的进一步补充。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A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观念停滞不前,缺乏竞争、创新和灵活性,部门结构设置不合理。根据A企业自身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因素,适合A企业的转型战略分别是产品领先战略、全面客户解决方案、差异化经营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在实际转型过程中,A企业更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双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为企业转型服务。其中,内部资源包括:拓宽业务领域,培育竞争新优势;延长服务产业链,提升服务价值链;坚持以人为本,重在适岗适人,其所涉及的大多为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外部资源包括:成立新亚欧大陆桥运营管理协调机制;建成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和中哈合作中心;对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班列给予补贴。
林立勇[10](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以人为本 打造大朗车站货运优质服务品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 打造大朗车站货运优质服务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概述 |
2.1.1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
2.1.2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类型特征 |
2.1.3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 |
2.2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概述 |
2.2.1 换乘空间的功能内涵 |
2.2.2 换乘空间的发展脉络 |
2.2.3 换乘空间的表现形式 |
2.2.4 换乘空间的交通组织 |
2.3 场所营造的研究概述 |
2.3.1 场所—场所精神—场所营造 |
2.3.2 场所营造的价值取向 |
2.3.3 场所营造的空间建构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与场所营造的相关要素分析 |
3.1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物质基础 |
3.1.1 自然元素 |
3.1.2 公共领域 |
3.1.3 文脉线索 |
3.2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功能作用 |
3.2.1 定向引导 |
3.2.2 多元复合 |
3.2.3 人文关怀 |
3.3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精神体验 |
3.3.1 距离感 |
3.3.2 仪式感 |
3.3.3 归属感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案例分析及调研总结 |
4.1 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案例分析 |
4.1.1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
4.1.2 日本京都站 |
4.1.3 上海虹桥站 |
4.1.4 沈阳北站 |
4.1.5 对比总结 |
4.2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旅客体验调查分析 |
4.2.1 旅客换乘的时间观念 |
4.2.2 旅客换乘的行为特征 |
4.2.3 旅客换乘的距离感受 |
4.2.4 旅客换乘的迷失因素 |
4.2.5 换乘空间的FEPB分析 |
4.3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现存问题 |
4.3.1 空间尺度问题 |
4.3.2 空间同质问题 |
4.3.3 空间组织问题 |
4.3.4 人性细节问题 |
4.3.5 商业开发问题 |
4.4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原则 |
4.4.1 以流为先 |
4.4.2 以导为则 |
4.4.3 以悦为宜 |
4.4.4 以人为本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
5.1 换乘空间的场所交通组织策略 |
5.1.1 渠化逐级分流 |
5.1.2 针灸节点通络 |
5.1.3 快慢交通并置 |
5.1.4 多向出入通行 |
5.2 换乘空间的场所关系构建策略 |
5.2.1 复合化的空间形式 |
5.2.2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
5.2.3 可视化的空间形态 |
5.2.4 体验化的空间序列 |
5.3 换乘空间的场所环境塑造策略 |
5.3.1 材质色彩的搭配 |
5.3.2 自然光线的导入 |
5.3.3 地面铺装的运用 |
5.3.4 装饰符号的追忆 |
5.4 换乘空间的场所设施优化策略 |
5.4.1 标识系统的导向 |
5.4.2 服务设施的关怀 |
5.4.3 智慧信息的交互 |
5.4.4 安全风险的防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换乘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 B 旅客换乘体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信息汇总 |
附录 C 论文涉及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案例信息汇总 |
附录 D 图片及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铁客运服务体系相关理论 |
2.1 高速铁路服务质量 |
2.1.1 高速铁路服务质量的内涵 |
2.1.2 高速铁路服务质量的特点 |
2.1.3 高速铁路服务质量的作用 |
2.1.4 目前铁路客运服务存在的问题 |
2.2 高速铁路服务评价理论 |
2.3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体系 |
2.3.1 高铁客运服务体系的组成 |
2.3.2 高铁客运服务体系的特点 |
2.3.3 高铁服务体系与其他服务体系的关系 |
2.4 高铁服务质量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3.1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高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高铁服务质量的特点 |
3.2.2 高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因素选择 |
3.3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决策分析法 |
3.3.3 聚类分析法 |
3.3.4 判别分析法 |
3.3.5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3.6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3.3.7 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 |
3.4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体系评价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4.1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选择 |
4.2 模糊评价规则及运算的定义 |
4.3 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
4.3.1 权重向量集W和评价矩阵X计算 |
4.3.2 归一化处理 |
4.3.3 TOPSIS法的服务质量分析 |
4.4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308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实例验证 |
5.1 G308客运服务质量评价过程 |
5.2 改善高铁客运服务水平的建议 |
5.2.1 高铁客运硬件服务改善 |
5.2.2 高铁客运软件服务改善 |
5.2.3 客运服务改进对策及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铁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 |
(4)“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
1.4 研究视角 |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
2.1 导言 |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1 导言 |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3.3.3 小结 |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3.5.2 内在机制 |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1 导言 |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4.3.3 小结 |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4.5.2 内在机制 |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
5.1 导言 |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
6.1 导言 |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载体 |
1.2.4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论 |
1.3.2 文献研究 |
1.3.3 实地调研 |
1.3.4 比较研究 |
1.3.5 信息技术应用 |
1.3.6 实例分析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5.1 流量定型 |
1.5.2 城镇个性与商业网点的耦合性 |
第二章 基础分析与研究 |
2.1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认识 |
2.2 国内商业网点发展历程总结 |
2.2.1 建国后商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商业网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3 国外商业网点发展建设经验 |
2.3.1 日本:交通设施促进都市商圈形成 |
2.3.2 美国:通过商业规划实现有效调控 |
2.3.3 法国:商业规划委员会的机构影响 |
2.4 流动定型理论研究综述 |
2.4.1 流动定型理论的提出 |
2.4.2 以流定型原理运用分析 |
2.5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分析方法 |
2.5.1 区位理论的分析 |
2.5.2 中心地理论的分析 |
2.5.3 周期性市场理论的分析 |
2.6 传统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 |
2.6.1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特点 |
2.6.2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自审 |
2.6.3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函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商业网点规划的影响“流”解析 |
3.1 影响商业网点的外因子“流”分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人口流动 |
3.1.3 产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影响商业网点的内因子“流”分析 |
3.2.1 城镇经济流 |
3.2.2 城镇交通流 |
3.2.3 区块间商业网点 |
3.2.4 商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3.3 受城镇功能影响的商业“流”研究 |
3.3.1 旅游型城镇与客流 |
3.3.2 交通型城镇与物流 |
3.3.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流 |
3.4 小城镇的商业流动环境分析 |
3.4.1 小城镇商业网点要素环境 |
3.4.2 小城镇商业发展趋势研究 |
第四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优化研究 |
4.1 重构商业网点体系 |
4.1.1 传统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2 “流定”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3 两类商业网点体系对比分析 |
4.2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要点创新 |
4.2.1 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基础要素梳理 |
4.2.2 影响小城镇商业网点的无形要素 |
4.2.3 以“流”量定商业网点用地 |
4.2.4 以“人”为本强化商业服务 |
4.2.5 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 |
4.2.6 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 |
4.3 “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4.3.1 城镇规模与网点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2 人群密度与商业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3 差异地段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第五章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的策略建构 |
5.1 更新规划总则 |
5.1.1 转换定位视角 |
5.1.2 更新技术路线 |
5.1.3 优化空间结构 |
5.2 突出规划准则 |
5.2.1 城镇商业突出综合性 |
5.2.2 体系规划体现前瞻性 |
5.2.3 规划措施突出可操作性 |
5.2.4 规划注重地方特色挖掘 |
5.3 “流”定商业网点的策略研究 |
5.3.1 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
5.3.2 商业街(区)/商业圈规划策略 |
5.3.3 交易市场规划策略 |
5.3.4 社区商业规划策略 |
5.3.5 流动“微”商规划策略 |
5.4 商业网点的拓展 |
5.4.1 旅游产业孵化商业网点 |
5.4.2 物流交通促进网点聚集 |
5.4.3 园区经济衍生商业配套 |
第六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实证研究——以米易县城为例 |
6.1 城区商业网点现状分析 |
6.1.1 米易县概况 |
6.1.2 商业网点现状及评价 |
6.1.3 POI数据分析城镇商业网点 |
6.1.4 发展城镇商业网点的流量因子识别 |
6.2 “流定”商业网点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
6.2.1 确定规划总则 |
6.2.2 商业网点布局 |
6.2.3 融合城镇特色 |
6.2.4 强化网点效用 |
6.3 小结 |
结论 |
1、本文基本结论 |
2、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8)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及内涵 |
2.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演进 |
2.1.1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前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提出 |
2.1.2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后的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
2.2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
2.4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
3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 |
3.1 交通权理论 |
3.2 利益和利益机制理论 |
3.3 市场规制理论 |
3.4 宏观调控理论 |
3.5 效率与公平理论 |
3.6 协同理论 |
3.7 共享理论 |
4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经验借鉴 |
4.1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实践 |
4.1.1 美国实践 |
4.1.2 英国实践 |
4.1.3 日本实践 |
4.1.4 德国实践 |
4.1.5 巴西实践 |
4.1.6 澳大利亚实践 |
4.2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借鉴 |
4.2.1 “立体式”的立法体系保障 |
4.2.2 “全程式”的财政补贴制度保障 |
4.2.3 统一交通管理协调机制和发展规划 |
5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 |
5.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现状 |
5.1.1 城乡交通发展滞后 |
5.1.2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不均衡 |
5.1.3 城乡交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差距大 |
5.1.4 城乡交通衔接不畅 |
5.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 |
5.2.1 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
5.2.2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规定不统一 |
5.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调机构缺失 |
5.2.4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同服务机制缺失 |
5.2.5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监管不到位 |
5.3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法律障碍原因分析 |
5.3.1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
5.3.2 城乡交通财政支持差距大 |
5.3.3 城乡交通运输规则发展不平衡 |
6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
6.1 城乡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
6.2.1 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 |
6.2.2 建立统一的城乡交通设施标准和规则 |
6.2.3 建立统一的城乡旅客运输法规保障体系 |
6.2.4 完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法律保障制度 |
6.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配套措施 |
6.3.1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6.3.2 加强规范统筹交通规划建设 |
6.3.3 强化公共财政的作用 |
6.3.4 规范城乡交通一体化市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A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转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2.1 第一、二亚欧大陆桥竞争与发展情况 |
2.1.1 竞争分析 |
2.1.2 优、劣势分析 |
2.1.3 A企业与第二亚欧大陆桥 |
2.2 A企业内外部环境 |
2.2.1 外部环境 |
2.2.2 内部环境 |
2.2.3 A企业现状 |
2.3 A企业优势分析 |
2.3.1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资金品牌实力 |
2.3.2 先进的沟通平台 |
2.3.3 全球化的服务网络 |
2.3.4 丰富的物流信息资源 |
2.3.5 其他优势 |
2.4 A企业存在的问题 |
2.4.1 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
2.4.2 停滞不前的经营理念 |
2.4.3 缺乏竞争、创新和灵活性 |
2.4.4 部门结构设置不合理 |
第三章 A企业业务转型战略 |
3.1 产品领先战略 |
3.1.1 产品领先战略方案 |
3.1.2 具体实施 |
3.2 全面客户解决方案 |
3.2.1 全面客户解决方案 |
3.2.2 具体实施 |
3.3 差异化经营战略 |
3.3.1 差异化经营战略方案 |
3.3.2 具体实施 |
3.4 客户关系管理 |
3.4.1 客户关系管理方案 |
3.4.2 具体实施 |
第四章 A企业转型后的保障 |
4.1 A企业外部资源整合 |
4.1.1 构建新亚欧大陆桥运营管理协调机制 |
4.1.2 建成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和中哈合作中心 |
4.1.3 对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班列给予补贴 |
4.2 A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
4.2.1 拓宽业务领域,培育竞争新优势 |
4.2.2 延长服务产业链,提升服务价值链 |
4.2.3 坚持以人为本,重在适岗适人 |
4.3 建设客户网络服务平台 |
4.3.1 丰富网络下单渠道 |
4.3.2 建立货物网络跟踪系统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
2.2.1 上海浦东新区 |
2.2.2 天津滨海新区 |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
2.5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
3.4 小结 |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
4.4 小结 |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
5.6 小结 |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
6.2.1 申请报批阶段 |
6.2.2 总规制定阶段 |
6.2.3 控规制定阶段 |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
6.5 小结 |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以人为本 打造大朗车站货运优质服务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D]. 关剑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胡京.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4]“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D]. 李卓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8]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 赵光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9]A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转型战略研究[D]. 王荣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10]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