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一、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1](2022)在《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文中研究表明经过60年的油气调查与勘探,随着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逐渐加大,海洋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开拓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的调查与勘探发现,中国海域前新生代盆地残留地层具有如下特征:(1)厚度大,一般为4 000~6 000 m,最大厚度超过9 000 m;(2)分布广,有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和南海南部5大分布区;(3)存在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下部层系"、中生界"中部层系"和中生界"上部层系"6套地层;(4)可划分东海-南海型和渤海-黄海型两类层型结构,前者仅由"单一"的中生代地层组成,后者由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叠合"构成;(5)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6套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最广;(6)具有孔隙型、裂缝改造型和风化壳型3类储层,其中,孔隙型储层包括白云岩、礁滩相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裂缝型储层与大型断裂带和挤压构造带伴生,风化壳储层可分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中生代碎屑岩4亚类,其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条件3种因素控制;(7)具备"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古生新储"、"中生中储"、"中生新储"和"上生下储"6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中国海域前新生界油气前景广阔,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东海南部-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新生代富生烃凹陷内的潜山是中国海洋油气下一步勘查方向;北黄海盆地坳陷区的中生界和渤海海域的前新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值得重视。

佟晶,张婉,张玄杰,熊盛青[2](2020)在《基于航空重、磁数据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分布特征识别》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南黄海海域实测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结合航空重、磁场及物性特征,通过平均对数功率谱分析匹配滤波方法技术,对南黄海海相地层界面起伏引起的重、磁异常特征进行分离、提取,采用切线法和外奎尔法计算海相地层界面的深度,经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编制了南黄海海相地层底界面、顶界面深度图及海相地层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初步划分了南黄海海相地层构造单元,探讨了南黄海海相地层的分布特征。苏北—南黄海坳陷区的中部坳陷和南部坳陷均发育在强磁性基底之上,构造变形较弱,海相地层保存完整,埋藏浅,厚度为4~8 km,是南黄海地区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油气勘探区。

徐曦,胡瀚文,张加洪,肖梦楚,高顺莉[3](2020)在《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成藏潜力——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裂后热沉降量大小与油气资源贫富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探究这一现象潜在的成因机制,探讨沉积盆地深部热地质作用与油气富集分布的相关性,以磁异常反演的居里面深度作为沉积盆地深部热状态一级约束,建立其与干酪根裂解的油气生成反应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证,揭示了沉积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与深部热状态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该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沉积盆地构造—热体制与生烃过程,可为油气成藏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研究新视角。

陈影影,夏非,张振克,胥勤勉,陈诗越[4](2020)在《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作为连接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边缘海的最重要水系之一,其形成演化研究备受学者关注。详细梳理了近几十年来苏北-南黄海西部埋藏古河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本区第四纪以来长江古河道的埋藏分布状况进行了综述。研究显示,本区长江埋藏古河道特别发育,并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次迁移、往返摆动。由于本区面积广大且古地貌条件复杂、研究分析所采用的钻孔空间分辨率偏低、高质量的岩芯缺乏和采样密度不够以及测年方法局限等因素限制,目前对长江古河道迁移路线的认识仍存在较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第四纪以来长江古河道大致在扬州-泰州-姜堰-海安-弶港一线以南摆动,但对于其具体入海位置仍存在较多争议;另一种观点认为受长江三角洲地区差异性构造沉降与地形障碍影响,长江古河道自苏北平原、经北翼地区而逐渐南迁。此外,在毗邻的南黄海西部陆架区也发现了一系列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近东西向的长江古河道。作为长江古河道变迁的一个关键研究区,今后需在提高钻孔研究分辨率、建立第四纪高精度可靠年代标尺、加强长时间尺度物源及海陆记录对比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查明长江古河道的埋藏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第四纪长江沉积物源-汇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机制,丰富该区古地貌与沉积环境演化信息,对于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选址亦可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

刘俊[5](2020)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南黄海位于山东、江苏海岸的东部,是我国近海唯一没有工业油气发现的盆地,南黄海盆地不仅是扬子地台在海域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是叠合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由中-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断陷盆地构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盆地构造单元从南往北划分为勿南沙隆起、青岛坳陷(南部坳陷)、崂山隆起(中部隆起)、烟台坳陷(北部坳陷)和千里岩隆起,众多学者认为南黄海崂山隆起古生界变形较弱,构造相对稳定,发育厚度较大的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此外大陆科学钻探CSDP-2井(崂山隆起唯一一口钻井,钻至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也证实了崂山隆起发育三叠系-下志留统较完整的中-古生代地层。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崂山隆起中-新生代地层遭受大量剥蚀,新近系与中-古生界之间形成的强屏蔽界面使地震波能量往下传播困难,加之中-古生界内幕地层反射系数差异小,同时浅水相关多次波比较发育,以及中-古生代地层中逆断层多、地层倾角大的构造特征,导致中-古生界地震成像较差。此外目前整个南黄盆地仅有5口井大都钻至上古生界,因此还未建立针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方法,同时受勘探成本和油气风险等因素制约,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进程依然缓慢。本文针对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存在的问题,以构造变形较弱的崂山隆起东南部为研究区,开展了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处理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拓频处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高精度速度网格层析建模等技术,有效改善了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同时结合已有钻井资料,运用海陆对比思路,针对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展了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储层预测,主要包括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和频谱分解等技术方法,预测了研究区石炭系-下二叠统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研究区开展宽频地震成像技术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受强屏蔽层影响,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反射同相轴有效频带范围为7-35Hz,其频带较窄。为了拓宽地震反射信号的频带宽度,首先采用线性radon变换最小平方求解方法有效衰减了炮检点鬼波,拓宽了信号频带宽度,特别是提升了低频有效信号能量;运用Q补偿技术,对高频端信号能量进行了补偿。结合鬼波压制和Q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浅水低信噪比常规拖缆地震数据的宽频处理尝试,改善了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波组特征,为下一步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低频数据信息。(2)研究区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为50m,地震数据中海底相关短周期多次波异常发育,同时强屏蔽层界面的存在,该界面与海水面之间产生的海底相关长周期多次波也普遍发育,此外强屏蔽界面以下的层间多次波也可能存在。通过分析多次波产生机制和特点,制定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剩余多次波衰减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确定性海底多次波压制和广义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的组合方法,相对以往常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使强屏蔽层界面下中-古生界地震有效反射同向轴得到了不断凸显,速度谱上深部发散的能量团获得了一定收敛。(3)针对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中-古生界地震反射信噪比相对较差的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崂山隆起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多手段质控速度分析提取中-古生界速度信息,同时利用长排列地震的初至波,开展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揭示强屏蔽层(平均深度约700m)下部附近地层的速度变化信息,以指导中-古生界速度提取的准确性,从而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其次以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为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开展网格层析速度反演,获得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中浅部地层层速度模型,迭代反演过程中遵循先浅后深的原则,即先获得较准确的新生代地层层速度,再获得三叠系-志留系层速度;其次综合海域已有钻井的地层速度、层位解释和陆域震旦系-志留系(Tg-T11)的地层认识,建立研究区三叠系-震旦系(T9-Tg)层速度格架,对网格层析速度模型中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层速度进行填充、平滑;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层位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迭代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和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不断优化速度模型,最后获得了研究区高精度速度模型,为开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关键的速度模型。(4)系统分析了海域已有钻井和野外露头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在对测井曲线校正的基础上,根据井-震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关键敏感弹性参数,vp高值是区分生物碎屑灰岩、纯灰岩和碎屑岩的岩性敏感参数,λρ低值是重要的孔隙度敏感弹性参数,λ/μ低值和σ低值是油气流体敏感弹性参数。(5)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是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基于高精度速度模型、偏移成像数据和已有测井资料,采用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方法的岩性预测,以及叠前同时反演方法的物性和流体检测,对孔隙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综合运用频率域多尺度的裂缝预测、RGB融合的岩溶风化壳刻画和时频分析的油气检测方法对裂缝-岩溶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由此建立了针对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有效预测了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6)总结了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储层以裂缝-岩溶型为主,孔隙型为辅,礁滩相储层局部分布,虽受到深埋藏压实作用,但次生孔隙比较发育;后期受印支构造运动作用,裂缝和岩溶不断发育,进一步改善了孔隙空间。

李文强,郭兴伟,王艳忠,蔡来星,张训华,吴志强,杨田,高小惠,赵冬冬[6](2020)在《基于海陆对比建立苏北—南黄海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格架》文中认为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依托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并结合WX5-ST1井、N5井及南京江宁地区典型剖面,利用岩性、测井、古生物等资料,在识别苏北—南黄海盆地各级层序界面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C1、LC2)和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C1—MC3)。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与苏北盆地实为被海岸线分割的同一沉积盆地,其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其中:LC1长期基准面旋回(上二叠统)不对称性明显,最大海泛面MFS1对应于龙潭组中下部浅海陆棚相的泥岩,LC2长期基准面旋回(下三叠统)因后期印支运动抬升剥蚀,仅存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研究区MC1旋回期(龙潭组)主要发育潮坪、泻湖、三角洲等海陆过渡相,各地水深相差不大;MC2、MC3时期(大隆组、青龙组)发育浅海陆棚、潮坪、泻湖及碳酸盐岩台地等沉积相,水体演变为南西深而北东浅,分析认为是东吴运动时期盆地差异抬升的结果。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7](2019)在《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文中提出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晋[8](2019)在《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文中指出重建上新世-更新世南黄海沉积历史和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对理解黄河和长江对于东亚边缘海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揭示河流演化、区域古环境变化、构造变形和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于南黄海西部所钻取的CSDP-01孔长柱状沉积岩心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组成、结晶学特征、微形貌)、堆积速率、Sr-Nd同位素(<63μm)和粘土粒级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晚上新世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物输入演化历史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晚上新世以来长江和黄河演化历史,阐明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闽浙隆起带及黄、渤海的演化,重建了晚上新世以来长江和黄河流域化学风化趋势历史,并探讨了地貌、构造和气候变化等对河流演化和沉积响应、区域古环境变化及源区化学风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大范围海侵发生于约0.8 Ma以后,很可能与中国东部沿海和闽浙隆起带构造沉降有关。3.5-0.8 Ma期间渤海和黄海的沉积环境主要以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为主。物源分析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物源在0.8 Ma左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长江沉积物转变为黄河沉积物,这与黄河最终整合贯通的时间相一致。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沉降,长江的主河道也由南黄海迁移到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源转换时间和大规模区域性海侵时间上的一致性,表明构造变形是影响黄河和长江演化以及渤海和黄海沉积环境变化的一级控制因素,而非气候变化。通过与现代东南亚河流的CIA值对比表明,长江流域3.5-0.8 Ma化学风化强度远远强于现代长江流域,中更新世之前的古长江流域化学风化强度甚至达到现今赤道热带地区(如泰国和婆罗洲)的强度,古长江流域3.5-0.8 Ma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幅度较大,很可能受构造和气候作用的相对强度变化的影响。0.8 Ma以来黄河流域的化学风化强度处于中等-强烈程度,化学风化强度变率较小,其化学风化强度与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相近,表明0.8 Ma以来黄河流域化学风化强度控制因素可能较为单一,主要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冷。总的来说,晚上新世以来,化学风化代用指标指示了东亚地区化学风化强度逐渐减弱,这响应于晚上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变冷。3.5-2.6 Ma化学风化趋势增强,响应于东亚季风增强和晚上新世温暖期;而2.6-0 Ma化学风化趋势减弱,响应于北极冰盖形成,明显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冷影响。

李文强[9](2019)在《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文中认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尚未发现工业油气流。中部隆起区中-古生界是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重点。但是,由于缺乏钻井,中部隆起区中-古生界地层发育情况、沉积相类型及演化一直处于推测阶段,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本论文以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首钻-CSDP-2全取心井(全球海洋科钻全取心最深井)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古生物鉴定、薄片鉴定、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等方法,结合下扬子板块苏北-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整体构造和沉积演化背景,对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划分及特征、沉积相类型及演化开展了系统研究。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二叠统-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发育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上三叠统青龙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底界面为泥岩与孤峰组硅质岩的岩性转化面,定于1635.10m。龙潭组与大隆组分界线为地层叠置方式由进积向退积的转变面,界线定于914.80m。上二叠统大隆组与下三叠统青龙组界面为牙形刺Hindeodus parvus带的首现面,同时可以识别出大隆组生物碎屑云岩与青龙组泥晶云岩的岩性转化面,将界线定于866.20m。下三叠统青龙组顶界为区域上的印支不整合面。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为一套砂泥碎屑岩夹薄煤层的沉积,地层厚度向北、南、西3个方向减薄。上二叠统大隆组地层为生物碎屑白云岩和含灰细砂岩的沉积,地层在区域上厚度较薄。下三叠统青龙组地层主要为泥晶灰岩和灰质泥岩,因地层顶部普遍遭受剥蚀,该组地层厚度在区域上变化较大。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潮坪相等海陆过渡相及碳酸盐岩台地相、浅海陆棚相等海相沉积。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相为潮坪-浅海陆棚-三角洲的垂向演化序列,沉积水体深度先增加后降低。上二叠统大隆组主要发育潮坪相沉积。下三叠统青龙组沉积相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垂向演化序列,向上水体加深。龙潭组时期,苏北-南黄海盆地自南西向北东依次发育三角洲相、潮坪、泻湖相(南京),潮坪、泻湖相(N5井),潮坪、浅海陆棚及三角洲相(CSDP-2井、WX5-ST1井),各地水深相差不大,而根据沉积相分布,大隆组、青龙组时期水体变为南西深北东浅,分析认为是东吴运动时期,苏北-南黄海盆地快速差异抬升的结果。

周文生[10](2019)在《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黄海及东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海域重要的油气资源远景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程度较低,海洋地质调查对于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重磁资料对于海洋地质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重力资料和磁资料为基础,搜集研究区岩石物性资料,结合已有的地质认识,对重力资料进行插值切割进行异常分离,得到莫霍面以上各地质构造引起的异常,即剩余重力异常,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边界识别计算和导数换算等,获取研究区构造信息。对磁资料进行变倾角化极处理,以消除一些虚假异常。通过当前高效稳定的延拓方法进行异常的分离,对剩余异常进行解析信号处理,综合重磁资料处理结果,得到反映研究区盆地、断裂与火成岩分布信息的异常。研究分析研究区岩石物性资料,总结重磁异常的主要成因,基于重磁区域异常进行研究区异常分区和构造单元划分,建立研究区区域构造框架。在区域异常背景上,划分若干次级局部异常,通过局部重磁异常形态、幅值变化等特征,结合边界识别处理结果和已有的地质认识,勾画研究区不同级别的断裂,得到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的总体特征。通过局部重磁异常及其解析信号处理,确定了研究区主要的火成岩体分布,共88处,大致确定了研究区火成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已有的地质认识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重磁区域异常及局部异常,对研究区的盆地进行了圈定,并对盆地内的主要凹陷进行了详细的圈划,基本得到了南黄海及东海盆地区内凹陷与凸起的分布、形态、规模等特征。

二、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航空重、磁数据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分布特征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物性特征
3 航空重、磁数据特征
    3.1 航磁数据
    3.2 航重数据
4 研究方法
    4.1 构造界面异常分离
    4.2 构造界面深度计算及图件编制
        4.2.1 构造界面深度
        (1)切线法。
        (2)外奎尔法。
        4.2.2 图件编制
        4.2.3 方法验证
    4.3 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厚度
5 识别结果
    5.1 海相构造单元划分
    5.2 磁性基底
    5.3 印支期构造运动界面
    5.4 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
6 结论

(3)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成藏潜力——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潜力
    1.1 大地热流与居里面深度
    1.2 沉积盆地热结构研究
    1.3 沉积盆地热状态约束油气潜力
2 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资源赋存
3 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潜力关系
4 苏北—南黄海盆地热状态与油气
    4.1 苏北—南黄海盆地新生代沉积盆地地质概况
    4.2 苏北—南黄海盆地深热状态与油气成藏
5 结论

(4)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1 早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2 中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3 晚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3.1 苏北东南部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3.2 南黄海西部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2.4 全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钻孔空间分辨率偏低
    3.2 古河道判识依据有待商榷
    3.3 古河道形成时代存在争议
4 研究建议
    4.1 提高钻孔研究分辨率
    4.2 建立第四纪高精度可靠年代标尺
    4.3 加强长时间尺度物源研究
    4.4 加强海陆记录对比研究
5 结语

(5)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1.2.2 海洋地震成像关键技术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
        2.1.1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1.2 主要边界划分
    2.2 崂山隆起地质条件分析
        2.2.1 隆起主要构造单元
        2.2.2 断裂特征
        2.2.3 地震反射特征
    2.3 崂山隆起碳酸盐岩储层条件
        2.3.1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
        2.3.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与特征
第三章 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
    3.1 地震处理成像难点分析
        3.1.1 强屏蔽层界面分析
        3.1.2 中-古生界弱反射系数
        3.1.3 浅水多次波干扰
    3.2 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
        3.2.1 叠前多域去噪
        3.2.2 海底多次波周期提取
        3.2.3 海底相关多次波衰减
        3.2.4 剩余多次波压制
    3.3 地震拓频处理分析
        3.3.1 虚反射压制
        3.3.2 弱振幅补偿
    3.4 高精度速度建模
        3.4.1 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
        3.4.2 基于层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
    3.5 宽频成像效果分析
第四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1 碳酸盐岩储层的井-震响应特征
    4.2 测井曲线校正与虚拟井建立
        4.2.1 测井曲线校正
        4.2.2 研究区虚拟井建立
    4.3 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
        4.3.1 横波测井曲线预测
        4.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4.4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4.1 岩性预测分析
        4.4.2 物性与流体预测分析
        4.4.3 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5 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4.5.1 裂缝预测
        4.5.2 岩溶风化壳预测
        4.5.3 油气检测分析
第五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分析
    5.1 有利储层分布
        5.1.1 研究区圈闭构造特征
        5.1.2 石炭系-下二叠统栖霞组有利储层分布
    5.2 石炭系-下二叠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5.3 石炭系-下二叠统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海陆对比建立苏北—南黄海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及古地理背景
2 CSDP-2井地层特征及旋回划分
    2.1 CSDP-2井地层特征
    2.2 CSDP-2井层序界面及层序划分
3 地层岩性对比及格架建立
    3.1 地层岩性对比
    3.2 地层格架建立
4 结论

(8)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黄海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1.2 黄河和长江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1.3 源区化学风化历史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南黄海地质背景
    2.2 南黄海气候背景
    2.3 南黄海水文状况及洋流特征
    2.4 流入南黄海的主要河流
    2.5 黄河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2.6 长江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2.7 淮河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CSDP-1孔
        3.1.2 黄河长江样品
    3.2 分析方法
        3.2.1 陆源碎屑矿物学分析
        3.2.2 沉积物堆积速率分析
        3.2.3 粒度分析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4章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响应
    4.1 矿物和沉积学记录
        4.1.1 粒度和物质堆积速率
        4.1.2 粘土矿物
        4.1.3 全岩显微镜观察及粘土矿物扫描电镜
    4.2 Sr-Nd同位素
    4.3 晚上新世以来南黄海大规模海侵历史及原因
    4.4 潜在物源分析
    4.5 粘土矿物和Sr-Nd约束沉积物物源分析
    4.6 河流的演化及沉积响应
    4.7 驱动机制:构造隆升还是气候变化?
    4.8 小结
第5章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因素
    5.1 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
        5.1.1 常量元素
        5.1.2 稀土元素
    5.2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因素
        5.2.1 化学风化指标
        5.2.2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及控制因素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CSDP-1 孔陆源碎屑粘土粒级组分常量元素含量
    附表2 CSDP-1 孔陆源碎屑粘土粒级组分稀土元素含量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类型及演化研究现状
        1.2.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上二叠统地层特征
        2.2.2 下三叠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特征
    3.1 地层划分
        3.1.1 上二叠统龙潭组底界面界线
        3.1.2 龙潭组与大隆组界线
        3.1.3 大隆组与青龙组界线
        3.1.4 下三叠统青龙组顶界面界线
    3.2 地层特征
        3.2.1 龙潭组
        3.2.2 大隆组
        3.2.3 青龙组
    3.3 研究区地层展布及区域对比
        3.3.1 中部隆起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展布
        3.3.2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区域对比
第四章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性特征
        4.1.2 沉积构造
        4.1.3 古生物标志
        4.1.4 测井相标志
        4.1.5 地震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浅海陆棚相
        4.2.2 碳酸盐岩台地相
        4.2.3 三角洲相
        4.2.4 潮坪相
第五章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沉积演化
    5.1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沉积演化
    5.2 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沉积相展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简介及研究现状
        1.1.1 研究区概况
        1.1.2 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
2 东海及南黄海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 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
        2.1.3 岩浆岩特征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岩石密度及其特征
        2.2.2 岩石磁性及其特征
        2.2.3 重磁异常成因分析
3 重磁数据资料处理与编图
    3.1 重力数据资料处理
        3.1.1 重力异常分离
        3.1.2 重力异常构造边界识别
    3.2 磁力数据资料处理
        3.2.1 化极处理
        3.2.2 磁异常分离
        3.2.3 磁力异常构造边界识别
4 重磁异常定性解释与构造区划
    4.1 重磁异常特征分区
        4.1.1 重力异常总体特征
        4.1.2 磁力异常总体特征
        4.1.3 重磁异常特征分区
    4.2 基于重磁异常的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5 重磁异常揭示的岩体、断裂和盆地构造
    5.1 南黄海及东海地区局部重磁异常特征
        5.1.1 局部重磁异常分类
        5.1.2 局部地质构造的重磁异常特征
    5.2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断裂构造
        5.2.1 断裂构造识别的重磁异常依据
        5.2.2 断裂构造划分方法
    5.3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火成岩
        5.3.1 岩体磁异常特征
        5.3.2 南黄海及东海地区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火成岩
    5.4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沉积盆地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认识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J].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01)
  • [2]基于航空重、磁数据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分布特征识别[J]. 佟晶,张婉,张玄杰,熊盛青. 中国地质调查, 2020(05)
  • [3]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成藏潜力——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J]. 徐曦,胡瀚文,张加洪,肖梦楚,高顺莉.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6)
  • [4]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J]. 陈影影,夏非,张振克,胥勤勉,陈诗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4)
  • [5]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基于海陆对比建立苏北—南黄海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格架[J]. 李文强,郭兴伟,王艳忠,蔡来星,张训华,吴志强,杨田,高小惠,赵冬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1)
  • [7]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J].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6)
  • [8]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D]. 张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
  • [9]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D]. 李文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D]. 周文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