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萌[1](2021)在《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面对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如何以业务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构建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架构,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过程中,知识愈发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如何管理好组织中的知识资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平衡组织中的知识供应,加快组织中的知识创造,使知识切实转化成组织发展的动能,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的知识管理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组织中关于知识收集、分享、整合、利用和治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组织中的咨询关系进行测度。然后以知识使用率和知识缺失产生的影响为判断依据,建立了知识分级体系。最后以知识管理理论、SECI模型为参考,以知识分级为指引,设计了包含促进知识转移与转化、平衡知识供应、将知识管理嵌入业务、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在内的完整优化方案,并介绍了方案的实施情况。本文希望通过上述优化方案的实施,提升组织中的知识管理水平,使知识更好地指导业务的开展,进而提高运维部门的业务响应速度,促进部门间更广泛的协作,获得更多的项目和系统参与度,最终为保证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实现一体化运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助力。
郝佳佳[2](2021)在《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制造业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较大,但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完备的创新体系,创新意识不高等。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现代技术创新理论强调了知识架构的重要性,即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性远超出了知识基础元素本身的重要性。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架构的体现,也是知识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相融合的产物。那么知识基础网络是否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如果是,这种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代表,系统研究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中介机制、调节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和演变过程,发现了不同创新战略环境下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规律。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不同的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策略会带来异质性的知识基础网络,并产生不同的创新绩效。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反映企业不同的创新策略以及创新能力。为了探究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发明专利入手,构建知识基础0-1矩阵,使用UCINET软件将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可视化,并计算知识基础网络的结构特征系数,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阐释了不同创新战略条件下企业对知识的整合、知识依赖以及跨领域知识重组能力。其次,提出了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并检验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以及结构洞三个知识基础网络特征角度,实证检验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结果,构建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再次,阐述了基于双元创新战略的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从知识基础网络—双元创新战略—创新绩效的逻辑出发,将双元创新作为知识基础网络到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机制,分析知识基础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发现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实现的,检验了双元创新战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然后,探讨了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知识流动和知识复杂度两个知识属性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流动的载体,知识被高效利用的前提是知识能够很好的流动。所以,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会受到知识流动的调节。同时,知识复杂度会对知识流动速度、被接受的可能性以及转化效率产生影响。所以,知识复杂度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同样具有调节作用。此外,分析了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约束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存在约束机制,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研发投入的最优作用区间。最后,在上述一系列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从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双元创新战略选择、知识属性的强化以及研发投入策略制定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路径,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魏钊[3](2021)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面临更大都环境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更加凸显了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为了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潮。同时它也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如何实现和提高创新绩效也成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献表明,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研究形成明显的文献流,在管理者个人特征的研究也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是在高层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通过中介变量的传导机制,深入剖析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的文献还不多见。因此,本文以管理者认知风格为研究切入口,依照“认知—行为—结果”的研究线索,研究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和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中企业管理者认知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问题。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同时受企业内部活动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管理者是企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理者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当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是,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应对行动,这些行动会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战略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等。然而,管理者认知风格如何影响创新绩效这一过程却少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引入了创新导向和知识创造过程两个中介变量,研究不同管理者认知风格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此外,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外部的制度环境会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认知方式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制度环境这一不确定的概念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框架,探究管理者不同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认知风格理论、创新导向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资源优势理论、知识创造理论和制度基础观,构建了管理者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模型,同时提出,管理者管理者认知风格通过计划型、创造型、学习型等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对创新导向正向影响,对知识创造过程正向影响,知识创造过程、创新导向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着双中介效应,制度环境的规制、规范、认知三个维度在不同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等。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研究选取了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和辽宁等15个省市地区的企业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采用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和Bootstrap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有预测作用,创新导向和知识创造过程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制度环境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的大部分假设被实证检验结果所支持。具体而言,高层管理者由于认知风格不同,在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时,会对企业战略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决策,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不同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善于学习,把握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而同时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身与组织知识,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进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学习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计划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善于制定计划,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决策行为,计划制定的过程是一种应对外界变化,不断动态调整管理的过程,这种过程能够刺激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而使得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计划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的创新绩效;创造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具有创造型的思维认知方式,喜欢打破惯例,追求创新,这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管理者的创造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管理者在企业特殊的影响力与决策权意味着其在企业战略选择上有重大的发言权,而这些战略选择的形成与管理者认知风格息息相关。创新导向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其实施强度与水平与管理者认知风格密不可分,同时创新导向影响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这些成为企业实现新过程、开发新产品等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创新导向与知识创造过程在管理者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制度与组织的动态互动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绩效,在中国当前制度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不断重塑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Scott(1995)的研究,制度环境可以划分为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认知环境三个维度,不同制度维度对学习型、计划型和创造型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规制环境分别对学习型认知风格、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显着负向调节作用,认知环境显着负向调节了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规范环境对学习型、计划型、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启示。在理论方面,管理者致力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管理者正确的认知和决策。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本研究结合“认知-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首次揭示了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经过战略选择(创新导向)进行创新活动(知识创造过程)获得结果产出(创新绩效)的微观作用过程,为凸显认知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具有探索性理论意义,有助于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考察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其次,本研究对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特有的制度环境(末级制度)进行了测量。Busenitz,Gomez和Spencer(2000)量表有着较高的被认可度,虽然为多数学者所采纳,但以往的研究中制都把度环境为一整体,并没有界清次级制度与末级制度,实际上,不同的制度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相同。本研究澄清了以往研究中制度环境测量中的混淆,区分了制度环境的次级制度和末级制度,明确了Busenitz,Gomez和Spencer(2000)量表测量末级制度的效用。从而得出结论,在法制水平/产权保护等次级制度环境外生的条件下,未级制度环境(政府支持、资助创新的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提高次级制度质量(法治水平、产权保护程度、市场化进程),才能保证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增长。在实践方面,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部分,对企业创新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实证研究了在企业创新导向的选择和组织内部知识创造过程的中介作用下,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差异性,启示企业,首先,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结合高层管理者认知特点,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其次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和创新导向的重要性,在组织内部培育创新氛围,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同时更加注重知识创造过程和内部知识库建设,通过知识的管理、分享和创造,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技能水平等,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创新实践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行为,提高创新绩效。最后,企业应特别注意当前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并未考虑管理者认知、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创新绩效、制度环境的动态作用过程及时间滞后效应。本研究样本量相对有限,未来的研究应当积极尝试多种调查方式,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最后,本研究采用的量表的开发基于西方情境,应用于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未来的研究应该开发基于中国情境的量表。
沙首伟[4](2021)在《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文中提出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而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根本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对建筑企业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管理方式等的系统分析,本文选择对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的人才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主要以“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国际市场项目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素质、不同层级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才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及知识管理的人力管理策略。融合能力素质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人才管理的6个模块关键内容,丰富现有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以期为身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支撑方面提供准确分析、科学支持和实战参考。能力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潜在的、不明显的、深层次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分绩效出色者与绩效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为深入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能力素质,本文对多家建筑企业中海外项目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制行为量表、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分析,建立了包括自我指向能力维、元能力维、他人指向能力维三个维度的海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差异分析与检验。为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海外竞争环境,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对应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创新。本文结合海外市场特点,构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海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及知识是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知识管理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假设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水平框架、知识管理个人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方案。为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个人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仅仅提高个人能力亦或提高个人知识都不会是最佳方式。因此,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探究了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并进行了决策应用分析。通过以能力素质模型24项能力元素作为条件属性,知识结构3个维度指标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运用遗传算法融合粗糙集算法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得到可以较好预测个人知识水平的7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进行依赖度分析并对决策应用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使能力和知识的联动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海外人才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能力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分别基于人才管理6大模块提出高铁“走出去”海外项目人才管理优化建议。能力素质模型从员工关键行为能力出发,将绩效优秀员工关键行为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要求,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选、用、育、留”的参考依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是知识的产生源泉和关键载体的属性,同时考虑知识型员工相对普通员工而言的特有属性,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为组织内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管理手段的支持。从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海外人才管理提供了一条创新性思路。
任晓菲[5](2020)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性知识流动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科研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给予了高校创新型人才以全新的发展平台,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异军突起,成为激发科技创新增长点的中坚力量。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而言,隐性知识流动有利于团队知识资源整合,提升科研效率,加快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于团队成员而言,隐性知识流动有利于成员知识的增值和知识存量空间的扩大。因此,不管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还是对团队成员个体发展,促进隐性知识流动都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学者们对隐性知识流动研究的增多,但是大都研究的是企业间、校企间或是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流动,而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以博弈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模拟仿真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及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并对本研究用到的基础理论,包括知识管理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心理契约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基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有限理性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增值的机制,探讨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发送能力、隐性知识吸收能力、隐性知识转移成本、知识协同创新能力等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有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时,可以使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的隐性知识流动演化博弈达到最优演化稳定策略,实现团队成员的成员的知识增长,进而促进成员间的隐性知识流动。再次,基于团队成员共生关系与种群生长关系的相似性,引入心理契约与人际信任两个因素,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的Logistic模型,并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当团队成员的心理契约满足度和人际信任水平关系维持在一个适度的关系水平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的知识存量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成员间通过隐性知识流动实现互惠互利,进而保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的隐性知识持续流动的形成。最后,利用8个不同学科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分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心理契约(团队责任和成员责任)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意愿的作用机制。以人际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为中介变量,归属感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心理契约(团队责任和成员责任)显着正向影响隐性知识流动意愿,在心理契约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意愿的关系中,人际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归属感正向调节人际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
鹿潇[6](2020)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者不断的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身智慧能力,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知识共享、协作交互的学习环境,但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获取效率上存在着局限。而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则集中在企业来实现企业人员各能力的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最大利益化,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较少的应用于教育方面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社区参与者知识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转化率,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符合虚拟学习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符合建构主义与认知理论基础,不断提升虚拟学习社区教育化信息水平。本文首先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调查法,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以及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功能、价值进行分析以及对知识管理的特点、目的以及转化过程的阐述,同时论述了该研究的特点、方式以及构建其过程模型。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等,分析该研究的影响要素,通过对要素的分析,构建了影响要素分析模型,对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想,确定了一级评价指标五个以及二级指标三十个,接着对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研究,是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各个专家学者的想法进行整理,最终使指标权重确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规定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其运用于《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从而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发现其中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研究,最终验证了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通过研究结论得出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能够使社区中学习者的知识学习效率提升,对知识之间的转化有明显的帮助,通过对管理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知识的产生、获得、存储、转化、应用与创新,促进社区成员高效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从而促进知识创新的发展,使社区成员学习知识更加便利,获取知识更加快捷。在之后的研究中更加不断丰富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内涵,探索出更多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要素,构建更加严谨的影响要素模型,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快捷的促进社区成员对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显隐性知识的转化,最终使学习内容的不断创新成为可能。更好的为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的学习开辟新的航道,促进社区的发展。
郗玉娟[7](2020)在《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宏观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升级、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在稳态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平衡不断被打破,原有竞争优势已不能应对日趋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重构适合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体系,增强其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传统的资源基础观不足以解释企业如何在诸多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来表示企业感知变化、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提高营运效率的能力,解释在新生劣势和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Teece et al.,1997)。知识管理理论指出,知识创造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成为解决企业动态能力问题的新逻辑起点。然而,已有研究仅强调知识对于动态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的异构性和模糊性愈加明显,企业对新知识的饥渴需求与组织行为的矛盾凸显,新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任重道远。学者Eisenhardt&Martin(2000)曾根据惯例基础观(Routine-based view)指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组织惯例的集合,惯例成为解释知识向动态能力转化的重要元素。由于环境变化的瞬时性和复杂性,组织惯例也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改变以减少组织行为发展停滞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故而组织惯例更新应运而生,成为影响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新节点。在组织惯例不断更新的基础上,企业新创造的知识逐渐转化为应对变化的动态能力。因而,探究组织惯例更新对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关系的影响极富价值。近年来,关于知识创造的研究在学术界异军突起,学者们对其也愈发重视。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和能力、企业导向、组织学习等属于组织内部元素的因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较多,而从组织外部资源视角剖析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匮乏。知识创造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既受企业原有知识存量的影响,又借鉴外部资源的推动,成功的知识创造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资源重组固化模式,及时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创造新知识。然而,获取知识创造所需的外部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仅凭自身的力量,企业很难在突变的环境下有效从外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社会资本的存在消除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模糊性,可以提供适合企业实施知识创造的条件和资源。个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利用社会关系而具备的资源即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拓宽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突破十分关键(Inkpen&Tsang,2016)。同时,当前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升级体制提供了适合本文相关研究的一片沃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甚至不同组织之间对各种社会关系十分重视。对于组织来说,社会关系体现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结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是组织实现正常运转的保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当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境下,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惯例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旨在解决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促进企业创造新知识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构建与知识创造相关的前因和后果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围绕两条主线: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动态能力,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具有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是否存在差异;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创造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组织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针对上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了375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SPSS22.0、AMOS21.0、LISERL8.70以及PROCESS3.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1)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各异,存在结构性效应。即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分别积极影响知识创造,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不存在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2)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且知识创造中介作用的实现以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为前提。即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也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3)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组织惯例更新正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将完善并丰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第一,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已有研究认为结构型、认知型、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互不影响,且三者分别与知识管理过程的直接关系研究较多,如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Filieri&Alguezaui,2014)、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吸收(García-Villaverde et al.,2018)、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张生太和刘露露,2018)等,忽视了三者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未能全面揭示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导致无法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本文根据社会资本理论,聚焦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研究,重点关注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它们对知识创造的不同作用路径,完善了与社会资本内部结构相关的研究。第二,本研究把知识创造作为连接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的关键变量,聚焦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了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强调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Blyler&Coff,2003;Zheng et al.,2011;刘力钢等,2017;Lee et al.,2018),忽视了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从资源—行为—能力视角,全面检验了知识创造在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不仅拓展了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第三,本研究引入惯例更新的概念,将其作为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调节变量,完善了动态能力边界条件研究。已有研究较多聚焦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过程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Bitencourt et al.,2020;卢启程等,2018),对于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不足,忽视了惯例的隐性作用。本文从惯例视角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将惯例更新作为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键调节变量,明确了知识创造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孙晖[8](2020)在《心理所有权视角下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提高,工程设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出于利己动机维护和竞争优势考虑,工程设计人员倾向于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出现知识贡献惰性行为,阻碍了工程设计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本研究以工程设计人员双重心理所有权为切入点,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下的“外部情境-心理认知-个体行为”范式,探究工程设计组织情境中外部情境因素通过心理所有权过程机制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作用机理。首先,以“组织氛围-心理认知-个体行为”为分析单元,从利己导向、社会责任导向和法律/规范导向组织伦理氛围入手,探究不同导向组织伦理氛围作为组织层面变量通过个体层面的心理所有权过程机制影响个体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提出相应理论假设并建立分层线性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利己导向组织伦理氛围促进工程设计人员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并降低基于组织的心理所有权进而强化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社会责任导向组织伦理氛围则会弱化工程设计人员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和促进基于组织的心理所有权进而缓解知识贡献惰性行为;法律/规范导向组织伦理氛围对工程设计人员的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其次,以“领导力-心理认知-个体行为”为分析单元,探究工程设计人员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策略调节作用下伦理领导力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干预机制。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伦理领导力通过改善工程设计人员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缓解其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工程设计人员的认知再评估情绪调节策略有效调节伦理领导力到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直接关系,且随着认知再评估策略的增强,调节作用越显着;工程设计人员的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在伦理领导力和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在组织氛围影响和领导者干预的基础上,以“个体知觉-心理认知-个体行为”为分析单元,从个体知觉行为控制入手,探究工程设计组织情境下知觉组织支持与主管支持对工程设计人员双重心理所有权动机及其知识贡献惰性行为涌现的作用规律。提出理论假设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知觉组织支持和知觉主管支持都能有效降低工程设计人员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感知以及强化基于组织的心理所有权感知,进而弱化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知觉主管支持在知觉组织支持和工程设计人员双重心理所有权中扮演中介作用。最后,为提升研究的解释力与稳健性,引入组态效应分析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定性数据,综合性的探究组织氛围、领导力干预与知觉支持通过心理所有权过程机制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组合干预路径。研究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双重心理所有权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前因因素之间复杂的组态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双重心理所有权视角下外部情境因素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影响的多组态干预机制框架,推动了心理所有权视角下情境因素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多层次、多维度干预机制的集成与深化。本论文依托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范式,以工程设计人员的心理所有权为研究视角明确了心理所有权是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形成的心理诱因,弥补了以往研究侧重情境因素的净效应作用而忽视心理所有权这一心理要素的不足;通过揭示不同导向组织伦理氛围和伦理领导力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干预机制,突破原有关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认识,肯定伦理要素及情绪调节对抑制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跨层次多维度心理动机机制作用机理;构建组织伦理氛围、伦理领导力、知觉支持以及双重心理所有权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组合干预框架,扩展了知识贡献惰行为影响机理的分析范式,为实现复杂、动态的工程设计实践中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心理所有权过程机制的有效干预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部署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有效治理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与见解。
居佳[9](2020)在《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提出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更新逐步加快、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意识到知识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加大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投入。工程项目团队作为建筑企业对外开展活动的最小组织单元,如何将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转移活动纳入项目团队的日常惯例,进而形成项目管理制度,应是建筑企业制定和规范项目管理计划的重点思考问题之一,基于此,如何提升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效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建设工程项目团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关于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炼出12个重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动机、机会和能力(Motivation,Opportunity and Ability,简称MOA)三个维度,运用ISM-MICMAC模型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驱动力以及依赖性进行计算分析,初步形成MOA框架下各因素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出MOA三维度6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影响要素:知识转移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项目紧迫性和联结强度以及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构建MOA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型,提出12个相关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和调节回归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明晰MOA影响因素对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机理,结合工程项目资源约束的特征,将其运用于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中,采用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ed Genetic Algorithm-II,简称NSGA-II),通过工程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最终分别从动机、机会和能力视角提出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管理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梳理了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特性和关联,初步提出动机、机会和能力因素的作用路径,消除了目前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识别具体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易造成各因素间相互独立且作用强度无显着差异的错觉,为在MOA框架下探索各要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二是,发掘工程项目情境下动机、机会和能力要素在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发挥的权变作用。一方面,不再将项目紧迫性仅视为知识转移活动开展的障碍因素,提出并验证了项目紧迫性的“双刃剑”角色作用,另一方面,揭示了员工知识转移的受控动机对其自主动机具有显着的挤出效应,同时,项目紧迫性和知识转移能力存在与预期相反的调节效应,表明前者通过受控动机的“控制功效”强化作用效果,而后者对主观内化路径的巩固作用存在较大缺口,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三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难度相对较大的三项交互作用分析,发现项目团队成员间联结强度和员工知识转移能力的不同匹配将对动机质量和知识转移效果间的关系产生差异化作用,即MOA三要素间的适度互补关系,从统计意义上验证了MOA模型的乘法范式在工程项目情境下知识转移研究中的普适性。最后,基于团队成员的差异性,结合项目资源约束和目标导向特征,应用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MOA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为管理者根据项目特征与企业偏好制定团队成员选派决策提供了具体的模型和算法参考,弥补了知识转移研究在项目实践应用中的不足。
周云[10](2020)在《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的知识共享管理提升》文中认为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共享管理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知识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力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样,是企业增长的动力。企业知识共享管理,就是要规划知识共享的范围,组织企业与外包方之间运用各种工具与系统相互共享已有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创造企业为学习型组织,加快企业变革的速度,从而激活企业的活力;同时知识共享管理也关注知识共享的控制与安全性效果评价,以及组织间的信任机制与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管理的意义。AD公司是标签与印刷行业的全球领导者,AD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AD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通过公司强大的ERP系统把各业务流程串联起来,ERP是AD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ERP运行成本与风险在提升,AD公司ERP升级迫在眉睫,AD公司启动了ERP升级项目。AD公司在ERP升级项目中选择专业的IT外包供应商一起负责AD公司ERP项目的升级改进项目,但在ERP项目升级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知识共享障碍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项目知识共享的效率低下,且ERP项目的风险变大。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管理以及IT外包相关理论的梳理,针对AD公司ERP项目中的知识共享障碍,结合知识共享管理的多维度因素理论框架进行原因剖析,并对如何进行知识共享管理提升提出建议措施。文章先介绍了AD公司的概况,AD公司ERP的概况以及AD公司在ERP外包项目中遇到的知识共享障碍的问题与表现。接着运用知识共享机制模型理论,通过调查问卷的手段,结合项目组织文化、信任机制、知识战略、项目员工素质,项目组织沟通,项目绩效与激励,项目组织学习以及系统技术工具的相关理论知识对AD公司ERP项目中知识共享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运用知识共享管理的多维度理论对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的知识共享管理提出提升改进建议,包括项目中应该培育知识共享管理理念,与IT外包商的知识共享冲突解决机制,项目知识库的建设,先进知识管理系统与工具的应用,学习型项目组织的建设以及AD公司在知识共享管理方面的保障措施。本文对AD公司ERP外包项目的知识共享管理提升建议,对AD公司未来的IT项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为其他类似公司在ERP项目中如何管理知识共享管理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二、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2 SECI模型 |
2.2.1 SECI模型概述 |
2.2.2 SECI模型的内涵 |
2.2.3 SECI模型的意义 |
2.3 数据中心和信息技术服务 |
2.3.1 数据中心的概念 |
2.3.2 数据中心的发展 |
2.3.3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与知识管理 |
3 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Z局数据中心简介及业务现状 |
3.1.1 Z局数据中心简介 |
3.1.2 机房运维部门的组织架构 |
3.1.3 机房运维部门的业务内容与流程 |
3.1.4 机房运维部门的业务发展情况 |
3.2 机房运维部门的知识管理探索历程 |
3.2.1 基于MediaWiki的知识库 |
3.2.2 机房管理平台 |
3.3 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 |
3.3.2 知识文档管理混乱 |
3.3.3 知识文档的可用性差 |
3.3.4 知识管理缺乏可持续性 |
3.3.5 知识流失现象严重 |
3.4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知识收集相关问题分析 |
3.4.2 知识整合相关问题分析 |
3.4.3 知识分享相关问题分析 |
3.4.4 知识利用相关问题分析 |
3.4.5 知识治理相关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管理的优化方案设计 |
4.1 知识流动性测度 |
4.1.1 分析方法及其价值 |
4.1.2 分析指标及工具 |
4.1.3 建立咨询关系网络模型 |
4.1.4 咨询关系网络分析 |
4.2 制定知识管理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4.2.1 知识管理优化的目标 |
4.2.2 知识管理优化的原则 |
4.3 创建知识分类和分级体系 |
4.3.1 知识分类和分级的目的 |
4.3.2 建立知识的多维度分类体系 |
4.3.3 制定知识文档编号规则 |
4.3.4 建立知识分级体系 |
4.4 优化方案设计 |
4.4.1 不同等级知识的收集和分享策略 |
4.4.2 多元化促进知识的转移和转化 |
4.4.3 平衡知识的“推送”和“拉取” |
4.4.4 将知识管理嵌入业务 |
4.4.5 建立知识管理平台 |
4.4.6 建立知识管理专项团队 |
4.4.7 建立知识管理相关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与评价 |
5.1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 |
5.1.1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计划 |
5.1.2 新的知识管理平台试运行 |
5.1.3 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情况 |
5.2 知识管理的相关成果及其评价 |
5.2.1 业务变化 |
5.2.2 相关成果 |
5.2.3 成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理论 |
2.1.1 知识基础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2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概念 |
2.2.1 知识基础网络的形成 |
2.2.2 知识基础网络的界定 |
2.2.3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件 |
2.2.4 知识基础网络的特征 |
2.3 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双元理论 |
2.3.2 知识管理理论 |
2.3.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构建与演变分析 |
3.1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基础网络构建 |
3.1.1 社会网络的构建过程 |
3.1.2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过程 |
3.2 知识基础网络特征度量 |
3.2.1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 |
3.2.2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 |
3.2.3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 |
3.3 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
3.3.1 研究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3.2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
3.3.3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
3.3.4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
3.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
3.4.1 双元创新战略企业的界定 |
3.4.2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
3.4.3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
3.4.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机制 |
4.1 创新绩效的内生机理 |
4.2 创新绩效的度量 |
4.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假设 |
4.3.1 基于知识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
4.3.2 基于双元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
4.4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4.4.1 变量定义 |
4.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5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4.5.1 实证模型构建 |
4.5.2 主效应回归结果 |
4.5.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路径检验 |
4.6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4.6.1 变换替代变量 |
4.6.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 |
5.1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假设 |
5.1.1 知识流动在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5.1.2 知识复杂度在知识依赖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5.2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5.2.1 变量定义 |
5.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5.3.1 实证模型构建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实证结果稳健性检验 |
5.4.1 变换替代变量 |
5.4.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约束机制 |
6.1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假设 |
6.1.1 跨领域知识重组与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 |
6.1.2 研发投入的约束机制 |
6.2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6.2.1 变量定义 |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6.3.1 门槛回归模型 |
6.3.2 门槛效应检验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启示 |
7.2 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2.1 培育以企业知识整合为基础的创新能力 |
7.2.2 构建以知识依赖为基础的创新路径 |
7.2.3 拓展以跨领域知识重组为基础的创新方法 |
7.3 权衡双元创新战略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3.1 坚持以利用式创新战略为导向的创新模式 |
7.3.2 明确以探索式创新战略为指引的创新方向 |
7.4 发挥知识属性优势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4.1 利用知识流动性促进知识创造 |
7.4.2 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加速知识分享 |
7.5 完善研发投入决策实现跨领域知识重组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管理者认知风格研究综述 |
2.2 创新导向研究综述 |
2.3 知识创造过程研究综述 |
2.4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2.5 制度环境研究综述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假设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过程概述 |
4.2 研究工具 |
4.3 量表修订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正式调研分析 |
5.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5.4 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
5.5 假设检验 |
5.6 研究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
1.2.1 人才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
1.2.2 人才管理与能力素质研究发展 |
1.2.3 能力素质模型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研究综述 |
1.2.4 人才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
1.2.5 知识管理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能力视角下的人才管理 |
2.1.1 智力与能力素质 |
2.1.2 能力研究的学派 |
2.1.3 能力结构 |
2.1.4 能力识别——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2.2 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人才管理 |
2.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
2.2.2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2.3 研究中运用的其他理论方法 |
2.3.1 粗糙集理论 |
2.3.2 遗传算法 |
2.3.3 灰色关联分析 |
2.3.4 结构方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铁“走出去”及其人才建设发展现状与特点 |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 |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人才培养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4.3 因素分析 |
4.4 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重要性的差异 |
4.4.1 元能力 |
4.4.2 自我指向行为能力 |
4.4.3 他人指向行为能力 |
4.5 能力元素重要性显着性差异检验 |
4.5.1 研究思路 |
4.5.2 能力素质重要性检验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
5.1 假设及模型提出 |
5.1.1 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架构及相关假设 |
5.1.2 个人知识管理影响因素 |
5.2 模型与假设的验证分析 |
5.2.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
5.2.2 量表信效度检验 |
5.2.3 模型验证 |
5.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研究结果和假设分析 |
5.3.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粗糙-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与知识关系研究 |
6.1 基于粗糙集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决策表构建 |
6.1.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知识表达 |
6.1.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决策表 |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属性约简 |
6.2.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步骤 |
6.2.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结果 |
6.3 有效性分析 |
6.4 决策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能力-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分析 |
7.1 人才管理规划 |
7.2 人才招聘与配置 |
7.3 人才培训与开发 |
7.4 人才绩效管理 |
7.5 人才激励管理 |
7.5.1 薪酬与福利管理 |
7.5.2 员工关系管理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件B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调查问卷 |
附件C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D 建筑施工海外项目人才知识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E 能力知识决策表原始数据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隐性知识流动研究的引文可视化分析 |
1.3.2 隐性知识流动相关研究综述 |
1.3.3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相关研究 |
1.3.4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相关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
2.1.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管理理论 |
2.2.2 心理契约理论 |
2.2.3 博弈论理论 |
2.3 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演化博弈的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3.2.1 参数设定 |
3.2.2 模型建立 |
3.2.3 复制动态方程 |
3.3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3.3.1 稳定策略分析 |
3.3.2 参数分析 |
3.3.3 仿真分析 |
3.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持续流动形成机制的研究 |
4.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Logistic模型构建 |
4.1.1 建模思想及变量确定 |
4.1.2 建模工具的确定 |
4.1.3 参数设定 |
4.1.4 模型构建 |
4.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Logistic模型分析 |
4.2.1 平衡点稳定性判定 |
4.2.2 平衡点参数分析 |
4.2.3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Logistic模型仿真 |
4.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意愿作用机制的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理论与假设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变量的测量 |
5.3.2 预测试 |
5.3.3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5.3.4 数据的分析方法 |
5.3.5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5.3.6 量表一介构面的拟合度评价与修正 |
5.3.7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5.3.8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与无回复偏差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心理契约影响高校科技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意愿的主效用检验 |
5.4.2 人际信任中介效应检验 |
5.4.3 条件过程分析 |
5.4.4 小样本稳健性检验 |
5.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件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 |
1.2.2 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1.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虚拟学习社区 |
2.1.1 虚拟学习社区概念 |
2.1.2 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 |
2.1.3 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 |
2.1.4 虚拟学习社区的价值 |
2.2 知识 |
2.2.1 知识的概念 |
2.2.2 知识的性质和特点 |
2.2.3 知识的分类 |
2.3 知识管理 |
2.3.1 知识管理的概念 |
2.3.2 知识管理的特征 |
2.3.3 知识管理的目的 |
2.3.4 知识管理的转化过程 |
2.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 |
2.4.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概念 |
2.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特点 |
2.4.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方式 |
2.4.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
2.5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5.2 分布式认知理论 |
2.5.3 科学管理理论 |
2.5.4 行为组织理论 |
2.5.5 知识管理理论 |
第3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影响要素分析 |
3.1 虚拟学习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
3.1.1 虚拟学习社区主体 |
3.1.2 虚拟学习社区客体 |
3.1.3 虚拟学习社区资源环境 |
3.2 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
3.2.1 知识管理主体 |
3.2.2 知识管理客体 |
3.2.3 组织知识管理 |
3.2.4 知识管理工具 |
3.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影响要素及分析模型 |
3.3.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影响要素 |
3.3.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要素分析模型 |
第4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遵循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步骤 |
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
4.2.1 评价体系的总目标拟定 |
4.2.2 评价体系的各个子目标拟定 |
4.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
4.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1 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设计 |
4.3.2 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
4.4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表 |
第5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
5.1 评价方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施步骤 |
5.2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指标体系的应用 |
5.2.1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的介绍 |
5.2.2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过程 |
5.2.3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
5.3 分析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社会资本理论 |
2.1.2 知识管理理论 |
2.1.3 惯例基础理论 |
2.1.4 动态能力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2 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3 惯例更新的相关研究 |
2.2.4 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变量界定 |
3.1.1 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
3.1.2 知识创造概念界定 |
3.1.3 惯例更新概念界定 |
3.1.4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
3.2 概念模型提出 |
3.2.1 变量间作用机理 |
3.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
4.1.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 |
4.1.2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1.3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 |
4.2.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2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3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4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
1.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2. 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4.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选取 |
5.1.3 数据收集 |
5.2 变量测量 |
5.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
5.2.2 知识创造的测量 |
5.2.3 惯例更新的测量 |
5.2.4 动态能力的测量 |
5.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3 无反应偏差分析 |
6.4 信效度分析 |
6.4.1 信度分析 |
6.4.2 效度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5.2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检验 |
6.5.3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检验 |
6.5.4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检验 |
6.5.5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6.5.6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
6.6.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讨论 |
6.6.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心理所有权视角下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特征与动机研究综述 |
2.1.1 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特征与内涵研究述评 |
2.1.2 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动机控制研究述评 |
2.2 心理所有权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
2.2.1 心理所有权理论与内涵研究综述 |
2.2.2 心理所有权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述评 |
2.3 伦理规范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
2.3.1 组织伦理氛围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述评 |
2.3.2 伦理领导力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述评 |
2.4 知觉支持对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研究范式 |
3.2 研究方法 |
3.3.1 基于问卷的实证主义分析研究策略 |
3.3.2 基于访谈的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组织伦理氛围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跨层次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组织伦理氛围的跨层次作用 |
4.2.2 双重心理所有权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 |
4.2.3 双重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4.3 研究方法 |
4.3.1 构念量表选取 |
4.3.2 样本收集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测量模型检验 |
4.4.2 分层线性模型与假设检验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伦理领导力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弱化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1 基于知识的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5.2.2 伦理领导力与知识贡献惰性行为 |
5.2.3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3.2 无反应偏差 |
5.3.3 研究构念的量表选取 |
5.3.4 分析工具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测量模型检验 |
5.4.2 结构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觉支持对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1 知觉支持与双重心理所有权 |
6.2.2 知觉主管支持的中介作用 |
6.3 研究方法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6.3.2 量表选取 |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1 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测量模型检验 |
6.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3 结构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心理过程机制的组态效应分析 |
7.1 引言 |
7.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7.3 研究方法 |
7.3.1 个案选取与样本情况 |
7.3.2 资料收集与变量赋值 |
7.4 案例定性比较分析 |
7.4.1 单因素分析 |
7.4.2 组态分析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MOA模型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自我决定理论 |
2.2 项目情境下知识与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1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定义与区别 |
2.2.2 项目知识的定义及分类 |
2.2.3 项目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2.3 工程项目情境下的知识管理相关研究 |
2.3.1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相关的研究主题 |
2.3.2 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的研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分类 |
3.2 基于ISM-MICMAC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建模 |
3.2.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ISM建模 |
3.2.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MICMAC建模 |
3.3 基于ISM-MICMAC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
3.3.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 |
3.3.3 MOA框架下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假设提出 |
4.1 基于MOA模型的机理研究理论框架 |
4.2 研究变量的内涵及维度 |
4.2.1 知识转移的动机质量: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 |
4.2.2 知识转移的机会:项目紧迫性和联结强度 |
4.2.3 知识转移的能力:传播能力和吸收能力 |
4.2.4 知识转移效果 |
4.3 相关研究假设 |
4.3.1 知识转移动机质量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2 知识转移机会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3 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4.3.4 知识转移机会和能力的调节作用:两两交互效应 |
4.3.5 知识转移机会与能力的的协同调节作用:三项交互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变量测量、数据收集与实证方法的选择 |
5.1.1 问卷设计 |
5.1.2 变量测量 |
5.1.3 数据收集与描述 |
5.1.4 实证方法的选择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被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被调查项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数据质量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收敛效度分析 |
5.3.3 区分效度分析 |
5.4 研究假设检验分析 |
5.4.1 背景特征的控制效应检验 |
5.4.2 单维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4.3 两两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4.4 三者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检验 |
5.5 实证结果汇总与讨论 |
5.5.1 单维作用模型 |
5.5.2 两两交互模型 |
5.5.3 三者交互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研究 |
6.1 MOA框架下团队成员差异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6.2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
6.3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构建 |
6.3.1 目标函数 |
6.3.2 约束条件 |
6.4 基于NSGA-II算法的模型求解 |
6.4.1 编码与解码 |
6.4.2 适应度评价 |
6.4.3 进化策略 |
6.5 工程算例分析 |
6.5.1 算例基本情况 |
6.5.2 既定参数取值下的运算结果 |
6.5.3 多属性决策 |
6.6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优化模型结果讨论 |
6.6.1 员工初始知识水平的作用 |
6.6.2 工程项目复杂性的作用 |
6.6.3 MOA三维度因素的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7 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管理建议 |
7.1 内化与认同化双管齐下,培育个体知识转移的优质动机 |
7.2 设计和实施时间管理策略,减少项目紧迫性的负面效应 |
7.3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推进项目团队内部关系的发展 |
7.4 创建知识资源支持系统,多样化知识流动渠道和媒介 |
7.5 综合转移双方的能力与关系,构建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型 |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的知识共享管理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
1.2.1 IT外包研究现状 |
1.2.2 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知识共享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D公司现状描述及问题的提出 |
2.1 AD公司概况 |
2.2 AD公司IT外包现状描述 |
2.2.1 AD公司ERP团队现状 |
2.2.2 AD公司IT外包现状 |
2.2.3 AD公司ERP项目 |
2.3 AD公司ERP项目知识共享管理问题的提出 |
2.3.1 AD公司内外部知识共享障碍 |
2.3.2 AD公司ERP项目中与IT外包商的知识共享障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知识共享管理问题成因 |
3.1 外包项目知识共享机制模型 |
3.2 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3.2.1 调查问卷 |
3.2.2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3.2.3 调查问卷网络分析(ANP) |
3.3 项目组织文化与战略因素 |
3.3.1 项目组织文化 |
3.3.2 项目组织信任机制 |
3.3.3 公司战略与IT系统战略对知识共享管理战略的影响 |
3.3.4 项目组织结构因素 |
3.4 ERP外包项目组织中人力资源因素 |
3.4.1 ERP外包项目员工素质 |
3.4.2 项目组织沟通 |
3.4.3 项目绩效与激励 |
3.4.4 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 |
3.4.5 组织学习 |
3.5 系统与技术因素 |
3.5.1 项目知识分享工具 |
3.5.2 项目知识管理系统 |
3.6 外包合作能力因素 |
3.6.1 外包合作质量 |
3.6.2 外包合同的完善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的知识共享管理设计 |
4.1 项目中培育知识共享管理理念 |
4.1.1 构建项目知识共享战略 |
4.1.2 项目知识共享管理文化与理念的落实 |
4.1.3 总结ERP外包项目经验教训与建立AD公司ERP实施标准 |
4.2 建设与外包商知识共享冲突的协调机制 |
4.2.1 知识共享契约设计 |
4.2.2 知识共享管理冲突协调机制 |
4.2.3 关心外包商的知识提升 |
4.3 学习型项目组织建设 |
4.3.1 建设学习型项目组织 |
4.3.2 建设虚拟学习型项目组织 |
4.3.3 建设项目论坛 |
4.3.4 建设项目FAQ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D公司知识共享管理应用及保障 |
5.1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5.1.1 合作伙伴战略 |
5.1.2 IT项目与公司各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5.1.3 与IT外包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5.2 加强IT项目治理 |
5.2.1 简化业务流程 |
5.2.2 注重员工的发展 |
5.2.3 通过Smart Path确保项目成功 |
5.3 利用先进的知识共享管理工具 |
5.3.1 借助DICE加快AD公司的数字创新步伐 |
5.3.2 引进JIRA项目管理工具 |
5.3.3 Google G Suit生产力工具 |
5.3.4 项目论坛 |
5.4 企业管理层关于知识共享的管理 |
5.4.1 全面的数字化工作场所策略重塑员工体验 |
5.4.2 问我(Ask Me Program) |
5.4.3 建立AD公司ERP项目的Blueprint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D]. 王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郝佳佳. 燕山大学, 2021(01)
- [3]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魏钊. 吉林大学, 2021(01)
-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D]. 沙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隐性知识流动研究[D]. 任晓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鹿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D]. 郗玉娟. 吉林大学, 2020(01)
- [8]心理所有权视角下工程设计人员知识贡献惰性行为研究[D]. 孙晖. 天津大学, 2020(01)
- [9]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D]. 居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AD公司ERP外包项目中的知识共享管理提升[D]. 周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