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切波速预测黄土场地震陷量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彬[1](2021)在《黄土动力反应分析及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测试》文中研究指明天然黄土的震陷特性和动力易损性以及黄土地区与高烈度区域大范围重合,导致黄土震陷、地震滑坡和地震液化灾害严重。由于天然兰州黄土孔隙比较大,震陷性较强,因此本文以该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对黄土地基和黄土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原状黄土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单向水平随机地震波下典型黄土地基和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变形破坏发展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加速度反应谱、加速度放大系数、震陷量以及变形特征,并将数值模拟和动力离心试验进行了对比,相互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地震作用下黄土场地加速度反应谱。反应谱随周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卓越周期在0.2s到0.8s之间,反应谱峰值随高程的增大而增大,地基最大反应谱峰值出现在地表,边坡最大峰值出现在坡肩。(2)黄土地基和边坡皆有明显的动力放大效应。黄土地基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高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地表的放大系数最大;黄土边坡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沿坡面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沿坡肩铅垂线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最大放大系数位于坡肩。(3)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破坏形式。黄土地基产生明显的震陷变形,地表张拉裂缝显着发育并贯穿到地基内部,中下部主要为压缩变形。黄土边坡坡顶和坡面中上部为震陷变形,坡面中下部和坡底则为隆起变形。坡顶张拉裂缝和坡面水平错位裂缝显着发育,边坡仅有滑坡的趋势,但并未发生滑坡破坏,强震作用下边坡内部形成潜在滑动面。(4)含水率和地震荷载为影响黄土场地动力响应的两大因素。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土体抗剪切能力降低,地震作用下地基和边坡破坏严重,震陷量增加,土体软化,动力放大效应减小;随着输入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较大的动剪切作用下土体变形较大,土体刚度快速衰减,动力放大效应较小。(5)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所得加速度反应谱、加速度放大效应以及震陷变形发展规律一致,但有不同之处。数值模拟为连续均匀介质,所得加速度放大系数规律性较好,但难以反映震陷变形和破坏形式;模型试验采用原状黄土制作模型,其天然裂隙发育,其结构性能更好地传递地震波能量,所得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数值结果,震陷量小于数值结果。
刘晓云[2](2021)在《山西河曲黄土-古土壤地层波速特征》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黄土地区工程活动建设进程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建设成为了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土,具有富含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水敏性强等特点。对黄土地层结构的错误判断会给工程建设以及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对黄土地层进行波速测定,有助于了解黄土地层的天然结构特性。本文选取河曲县庄子村一处典型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开展波速测试和探井取样密度测定工作。在试验平台上设计施工了6个钻孔和1个探井,钻孔平均深60米,探井深30m。钻孔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剪切波激发方式激发,发现剪切波波形中存在干扰压缩波较多、正反剪波形振幅不一致而导致初至时间不易判读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第二组使用剪切波锤击发生装置进行优化后的方式激发,结果发现剪切波波形中几乎无压缩波等杂波干扰,正反剪波形清晰、初至可辨。根据优化激发方式获得的波形信息计算出黄土地层的波速,结果发现,在测试深度范围内,剪切波和压缩波波速整体上均随深度增加呈阶梯型增大。依据剪切波波速可将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地层厚度分别为13m、11.3m、18m、11.7m和6m,对应地层波速的大小分别为279m/s、346m/s、422m/s、457m/s和558m/s;依据压缩波波速可将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为四层,自上而下地层厚度分别为13m、14.7m、26.7m和5.7m,对应地层波速的大小分别为467m/s、638m/s、780m/s和988m/s。结合波速试验场地地质剖面,发现利用剪切波波速地层分界线推断出的地层产状倾角与实际地层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剪切波波速能更准确反映黄土地层结构特征。同时将剪切波和压缩波波速与地层密度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两种波的波速与干密度和天然密度间存在相关关系。
刘少鹏[3](2020)在《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评价 ——以富平县为例》文中指出许多研究表明,黄土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而对地震动荷载较为敏感。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对黄土的震陷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密切关系着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对于震陷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富平县地震小区划》项目,采用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TYS-20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土动三轴试验机进行黄土震陷问题的研究。首先,综合剖析富平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土工常规试验,对研究区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其次,进行原状黄土动三轴试验,得到了各代表性黄土地层的动剪切模量比Gd/Gd0、阻尼比λ与剪应变γ的变化关系,研究了不同深度、不同地貌单元原状黄土的震陷性质,并通过对震陷曲线的定量分析,建立分段函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处黄土的震陷曲线一般表现为三个典型阶段:初始变形、曲线变形以及剪切变形阶段,变化规律较为相近。不同地貌单元的黄土,具有不同的震陷特性。然后,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典型点三维场地模型,对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超越概率水平地震动作用下场地的竖向位移变化规律,最终震陷量分别为2.467cm、6.167cm。最后,基于分层总和法,对富平县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进行评价,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为:在50年超越概率10%情况下,研究区轻微、中等黄土震陷都分布在黄土塬和渭河二级阶地上;在50年超越概率2%情况下,研究区轻微及中等震陷区主要分布在黄土塬上,严重震陷区主要分布在黄土塬、石川河三-四级阶地和渭河二级阶地。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震陷灾害的场区上的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要恰当考虑黄土震陷带来的危害,地基、基础设计时应重视这部分潜在地震地质灾害。
赵雨瑶[4](2019)在《兰州非饱和黄土震陷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很多地震灾害实例和对黄土震陷特性的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黄土具有明显的震陷现象,兰州黄土由于其特殊的特性,兰州地区的震陷现象较为广泛,因此有必要研究兰州黄土的震陷特性,对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建设有指导意义。由于近期黄土地区发生的大震较少,适合进行震陷研究的事例也较少,所以目前对黄土震陷的研究主要依托实验室方法进行。本文在总结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西安理工大学研制的动单剪仪,对兰州非饱和黄土进行了震陷特性研究,并在原压力室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文通过动单剪试验,对不同含水率的兰州原状黄土试样在不同压缩应力及剪应变条件下进行单剪试验,测试分析了骨干曲线、动强度曲线和震陷变形规律,得到了动剪切模量、动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参数,动剪应力随振次的变化曲线;分析了含水量、侧限变形固结压缩应力、动剪应变幅值变化对震陷系数随振次的变化规律影响,以及震陷系数与含水量、压缩应力、动剪应变幅值和振次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震陷系数与含水量、动剪应变和振次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论证数学模型预测震陷变形的准确性。对压力室剪切平面的侧限板机构进行了改进,对比分析了两种侧限板机构测试结果的差异。研究成果得到了新认识,对黄土的震陷变形测试研究和抗震防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玉祥[5](2019)在《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地震中土体液化是地震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其会导致建筑物及工程结构的震害,进而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地震液化产生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地面震荡、震陷和侧移,其物理本质均是液化土体液化过程中本身的大变形。土体液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液化过程中土中有效应力的降低引起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消失。可液化地基上土体液化大变形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功能丧失甚至毁坏。实际工程中,建筑物的选址可能遭遇可液化地基,准确合理地描述及预测建筑物液化震陷及其影响因素,为场地地基的处理措施提供依据。目前对液化过程中土体变形的模拟主要基于数值试验方法,本文采用可模拟大变形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为模拟工具,建立下卧可液化地基的建筑物概化模型,通过控制模型参数,探讨可液化场地上建筑物震陷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结论概括如下:1.建立可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概化模型,选取合理的模型土性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非液化场地和液化场地建筑物的震陷及其发展规律,结果显示,液化场地建筑的震陷量显着大于非液化场地。2.研究上覆土层参数特征,包括上覆土层厚度、剪切波速和黏土层黏聚力等,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分析上覆土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3.研究可液化层参数特征,即可液化层厚度、剪切波速以及渗透系数等,对建筑物的震陷的影响,通过模拟液化土体中超孔压比的增长和消散过程,分析可液化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4.研究可液化地基上建筑物层高及基础几何尺寸对其液化震陷的影响,讨论建筑物几何特性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规律。
许书雅,王平,王峻,王会娟,于一帆[6](2018)在《强震作用下不同处理方式黄土地基抗震陷性能评价》文中指出由于黄土高原区抗震设防标准长期偏低,无法承受强震带来的严重灾害链后果,因此为了提高地基及公路路基的抗强震能力,以强震动荷载为试验输入条件,以强夯、粉煤灰、水泥土等三种地基改性处理试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寻找针对震陷性黄土工程场地更加经济、科学的抗震陷地基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地基改性处理方法在强震动荷载下的残余应变特性,得到强震作用与残余应变的定量关系,并从变形特征和动载振次两个角度对比三类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估算场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震陷量,给出强震荷载下不同工程场地有效的抗震陷处理方法与评价办法,为黄土场地抗震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王强[7](2017)在《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Q3黄土构成黄土层的上部,是建筑工程中常遇的致灾性黄土类型,其中场地震陷灾害是一种重要的灾害类型。当前,黄土震陷研究多借鉴砂土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和部分研究结论,没有充分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的场地应力条件和力学特性。本文针对原状Q3黄土的动力变形问题,通过开展不同应力条件下循环单剪试验,分析了黄土的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和震陷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随含水量、固结压力、剪应变幅、循环加载周次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骨干曲线及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循环单剪作用下应力比(剪应力幅/正应力)和应变比(体应变增量/剪应变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黄土的循环剪缩方程。通过分析以体应变作为硬化参量的黄土循环硬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Iwan模型。通过对修正Iwan模型串联循环剪缩体应变单元,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土循环硬化特性和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应用修正Iwan剪缩本构方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动力变形计算的一维黄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并采用中心差分法给出了该动力模型的数值求解过程。通过分析随机地震荷载和等幅谐波荷载作用下的原状Q3黄土动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理论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对黄土的适用性。结合不同剪应变幅的动单剪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黄土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并通过大量不同震级不同场地等效地震荷载分析计算,给出了黄土的地震震级与等效振次的对应关系。依据骨干曲线方程、震陷系数经验公式和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法。该项研究在合理考虑黄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可用于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和简化分析法,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黄土地区历史震害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考证了黄土地区几次中强以上地震引发的黄土场地震陷灾害,分析了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的破坏模式、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对比不同场地黄土震陷形成的基本物理性质,论证了震陷区域性变化规律。(2)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立方体铰接机构动单剪仪,该仪器有效解决了当前动单剪仪存在的试样尺寸效应、潜在剪切面、应力应变分布不均、边界条件不稳定和试样与侧面板之间的摩擦效应等问题。(3)通过自主研发的动单剪仪,针对Q3原状黄土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含水量、固结压力和剪应变幅的循环单剪试验,分析了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和震陷曲线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随固结压力和含水量变化的黄土骨干曲线表达式,以及考虑含水量、固结压力、剪应变幅和干密度等因素的黄土震陷系数经验方程。(4)通过分析动单剪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循环应力比(剪应力幅/正应力)和循环应变比(体应变增量/剪应变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黄土的循环剪缩方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5)根据循环单剪作用下Q3原状黄土的硬化规律,建立了通过引入体应变作为硬化参量的循环硬化函数,并基于简化的并联Iwan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并联Iwan模型。进而,通过串联循环剪缩体应变单元,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和循环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6)通过随机地震荷载和谐波等幅荷载加载条件下的原状Q3黄土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土体耗能规律,验证了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理论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对黄土的适用性,并结合不同剪应变幅动单剪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黄土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并通过大量不同震级不同场地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给出了适用于黄土的等效振次与地震震级的关系。(7)应用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并采用中心差分法给出了节点运动控制方程的数值积分求解过程。相对应的,依据骨干曲线方程、震陷系数经验方程和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法。
张晴毅,李明永,王峻,苏永奇,陈永明,马紫娟[8](2017)在《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预测问题,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剪切波速和含水率与震陷系数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拟合函数关系。通过分析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在震陷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建立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预测黄土震陷系数的方法,并依据该方法预测永登地震区黄土场地震陷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剪切波速区间内,震陷系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的含水率区间内,震陷系数随着剪切波速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提出剪切波速可以反映黄土不因外部条件而变化的潜在震陷能力为绝对震陷能力的概念,相应的震陷系数称为绝对震陷系数,含水率影响潜在震陷能力的释放。通过震害实例计算验证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张晴毅[9](2017)在《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震陷是地震作用下黄土的大孔隙结构产生崩溃性破坏而引发的地震灾害,具体表现为地面塌陷和黄土滑坡等。历史上因强烈地震引发的黄土震陷灾害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极大损失。黄土震陷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评价黄土震陷的方法主要是室内实验测试不同深度的震陷系数,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震陷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兰州新区及周边地区大量剪切波速、含水率和震陷实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利用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的方法。通过研究,本论文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结论:1.选取了剪切波速和含水率两个独立的参数组成评价震陷的参数体系,分析了剪切波速和含水率与震陷系数的关系。在一定含水率条件下,随着剪切波速的增大震陷系数减小。在一定剪切波速情况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震陷系数增大;并且剪切波速越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震陷系数增长的越缓慢。2.分析了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在震陷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出天然震陷能力的概念。通过分析二者与震陷系数的关系,得出剪切波速反映着非饱和土体的强度特征和绝对变形量及含水率影响非饱和土体的强度特征和绝对变形量的释放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表征黄土潜在震陷能力的概念—天然震陷系数,其与剪切波速呈正相关,含水率对天然震陷系数影响较小,但含水率对震陷过程的完成有着明显的影响。3.在预测黄土震陷方面,通过剪切波速拟合公式和含水率拟合公式得到两个震陷系数,通过对两个系数进行比较后,得出场地的实际震陷系数,再进行黄土场地震陷量的预测。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可能存在两种工况:第一种工况,当由含水率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的震陷系数小于天然震陷系数,此时黄土的潜在震陷能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实际震陷系数由含水量拟合公式计算。第二种工况,当依据含水率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的震陷系数大于天然震陷系数,此时黄土的潜在震陷能力得到完全释放,实际震陷系数由剪切波速拟合公式计算,即天然震陷系数。4.利用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对兰州新区黄土震陷特性进行了评价,并与室内震陷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室内震陷试验预测结果基本相符。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黄土震陷评价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宋丙辉[10](2017)在《兰州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反应》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分布区。由于大孔隙亚稳定微结构以及强烈的水敏感性使得黄土具有独特的动力性质,表现出较高的地震易损性和震陷性。黄土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震陷和液化等黄土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场地条件是影响地震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土地区常见的深埋厚层场地特征对地震动长周期分量会有显着的放大效应,倘若在降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场地地震动长周期分量的放大效应会更加明显,这显然对地表建筑物的抗震稳定性是十分不利的。作为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必要的输入参数,土的动力特性一直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黄土的动力特性,本文以兰州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室内共振柱试验测试了兰州黄土的小应变动力特性,并和现场黄土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借助循环动三轴仪得到了兰州黄土的大应变动力特性,通过汇总整理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情况下兰州黄土从小到大更广应变范围内的动力特性,最后将室内试验成果应用于典型黄土剖面的一维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中,重点探讨了地表水下渗深度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规律,对比讨论了等效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结果在不同计算工况下的异同,研究成果为更深入、科学的认识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兰州黄土小应变动力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黄土的初始动剪切模量Gmax受含水量和围压的影响显着,相反黄土的最小阻尼比Dmin则对含水量不甚敏感,含水率和围压对黄土的动剪切模量衰减曲线G/Gmax-γ和阻尼比曲线D-γ的影响不容忽视。黄土的Gmax随含水量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在塑限(PL)附近,Gmax衰减速率最快;低围压下Gmax的水敏感性较弱,随着围压的增大,Gmax的水敏感性越发明显;黄土的Dmin随含水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但整体来看含水量对Dmin的影响比较有限;黄土的Gmax与围压σ’间满足Hardin等提出的幂函数相关关系,但材料参数A和围压指数m分别随含水量的增大呈幂函数形式增大和减小;在双对数坐标系中Dmin随着围压的增大而线性减小;结构强度对黄土的小应变动力特性影响很大,原状黄土的Gmax和Dmin均大于重塑黄土的值,但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原状和重塑黄土动力特性间的差距呈不断减小趋势;随着围压和含水量的增大,兰州黄土的动剪切模量衰减曲线G/Gmax-γ和阻尼比曲线D-γ的归一化程度均越来越高;黄土的参考剪应变γ0.85与围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不同围压和含水量下黄土的模量衰减曲线G/Gmax-γ/γ0.85可以进行很好的归一化。兰州黄土大应变动力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起湿黄土,干黄土的动剪切模量G随应变的增大衰减的更快;不同围压下黄土G随γ的增大呈指数形式衰减,黄土大应变动剪切模量衰减曲线G/Gmax-γ也可以进行归一化处理;兰州黄土大应变阻尼比D随含水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围压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当含水量较高时(W>14.11%),不同含水量下黄土阻尼比关系曲线D/Dmax-γ可用幂函数进行归一化描述;含水量的增大也会使得原状和重塑黄土的阻尼比互相的接近。通过汇总整理兰州黄土大、小应变范围内动力特性测试成果可知,不同含水量和围压下黄土广应变范围内的模量衰减关系G/Gmax-γ和阻尼比关系D-γ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中考虑含水量和围压对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是必要的;不同试验状态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衰减曲线G/Gmax-γ/γ0.5具有良好的归一化特征,可以利用双曲线模型对该归一化特征进行描述;通过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可知,本文得到的黄土模量衰减关系G/Gmax-γ衰减的更早更快一些,而前人得到的黄土阻尼比关系D-γ则介于本文的研究成果之间。利用现场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计算得到的黄土初始动剪切模量Gmax与室内共振柱试验得到的Gmax吻合的较好;与前人研究成果类似,兰州黄土地区土层的剪切波速Vs与埋深H间也存在幂函数统计经验关系。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围压效应的黄土动力本构模型进行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得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PGA要明显小于不考虑围压效应的分析结果,暗示围压对于深埋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小震情况下等效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较接近,但随着地震震级的增大,等效线性分析得到的PGA要大于非线性分析得到的PGA;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均随地表水下渗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衰减速率先快后慢,说明地下水下渗对黄土场地地震动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相比起基岩地震动,长周期范围内的黄土场地地表地震动表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同时场地的特征周期也有增大趋势,而地表水的不断下渗也会增强这种放大效应。
二、剪切波速预测黄土场地震陷量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剪切波速预测黄土场地震陷量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动力反应分析及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黄土震陷研究现状 |
1.3.1 黄土震陷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2 黄土震陷性判定与震陷量计算方法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黄土地基震陷变形动力反应分析 |
2.1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黄土地基模型 |
2.2 黄土地基数值建模及模型参数 |
2.3 黄土地基加速度响应分析 |
2.3.1 动力输入与加速度时程曲线 |
2.3.2 黄土地基加速度反应谱 |
2.3.3 黄土地基加速度放大效应 |
2.4 黄土地基动力反应过程中震陷变形计算方法 |
2.4.1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 |
2.5 黄土地基震陷变形分布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测试分析 |
3.1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3.2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边界条件 |
3.3 黄土地基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3.4 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加速度反应及放大系数 |
3.5 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震陷变形反应测试分析 |
3.6 动力反应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黄土边坡震陷变形动力反应分析 |
4.1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黄土边坡模型 |
4.2 黄土边坡数值建模及计算参数 |
4.3 黄土边坡加速度响应分析 |
4.3.1 黄土边坡加速度时程曲线 |
4.3.2 黄土边坡加速度反应谱 |
4.3.3 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 |
4.3.4 边坡坡体加速度放大效应 |
4.4 黄土边坡震陷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黄土边坡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测试分析 |
5.1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5.2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边界条件 |
5.3 黄土边坡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5.4 黄土边坡动力离心模型加速度反应及放大系数 |
5.4.1 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 |
5.4.2 边坡坡体加速度放大效应 |
5.5 黄土边坡动力离心模型震陷变形与竖向位移反应测试分析 |
5.6 动力反应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山西河曲黄土-古土壤地层波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剪切波研究现状 |
1.2.2 压缩波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形地貌 |
2.2 区域气象水文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地层岩性 |
第3章 剪切波和压缩波的波速测试 |
3.1 仪器介绍 |
3.2 测试参数选取 |
3.3 波速测试原理及过程 |
3.3.1 测试场地布置 |
3.3.2 波速测试原理 |
3.3.3 波速测试过程 |
3.4 波形特征及波速计算 |
第4章 剪切波激发的优化 |
4.1 常规剪切波激发 |
4.1.1 常规剪切波激发过程分析 |
4.1.2 常规激发的剪切波波形 |
4.1.3 几种常见的剪切波形 |
4.2 优化剪切波激发 |
第5章 场地波速测试结果 |
5.1 剪切波波速测试结果 |
5.2 压缩波波速测试结果 |
第6章 波速特征与地层划分 |
6.1 剪切波波速结果分析 |
6.1.1 剪切波分层界限 |
6.1.2 浅表地层结构 |
6.2 压缩波波速结果分析 |
6.3 密度测试过程与结果 |
6.3.1 取样工艺 |
6.3.2 密度测试方法 |
6.3.3 密度测试结果 |
6.4 波速与密度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评价 ——以富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黄土震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富平县的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层岩性 |
2.1.5 地质构造 |
2.1.6 地震活动 |
2.1.7 水文地质 |
2.1.8 人类工程活动 |
2.2 研究区黄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
2.2.1 黄土的分布 |
2.2.2 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
2.3 研究区地震动参数区划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原状黄土震陷特性研究 |
3.1 黄土震陷定义 |
3.2 原状黄土震陷动三轴试验研究 |
3.2.1 固结应力状态的确定 |
3.2.2 等效循环荷载及其确定 |
3.2.3 动三轴试验步骤 |
3.3 黄土震陷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与剪应变的关系 |
3.3.2 不同深度黄土震陷规律分析 |
3.3.3 不同地貌单元黄土震陷规律分析 |
3.4 黄土震陷曲线的定量分析 |
3.4.1 震陷曲线 |
3.4.2 震陷曲线的数学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场地震陷的数值模拟 |
4.1 黄土场地模型的建立 |
4.2 场地地震波 |
4.3 静力计算结果 |
4.4 动力计算结果 |
4.4.1 动力计算条件设置 |
4.4.2 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场地的震陷评价实例 |
5.1 场地震陷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
5.1.1 计算方法 |
5.1.2 评价标准 |
5.2 黄土震陷评价实例 |
5.2.1 各钻孔的震陷量 |
5.2.2 场地震陷评价 |
5.3 震陷评价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兰州非饱和黄土震陷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综述 |
1.3 黄土震陷特性研究综述 |
1.4 动单剪仪技术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 动单剪仪器简介 |
2.2 试验土样与制备 |
2.3 试样的应力状态 |
2.4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4.1 试验方案 |
2.4.2 试验方法 |
3.动单剪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动力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黄土的骨干曲线关系 |
3.2.1 压缩应力对兰州黄土骨干曲线的影响 |
3.2.2 含水率对兰州黄土骨干曲线的影响 |
3.3 黄土的动剪切模量 |
3.3.1 黄土动模量曲线 |
3.3.2 压缩应力对黄土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
3.3.3 含水率对黄土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
3.3.4 黄土初始动剪切模量 |
3.3.5 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 |
3.3.6 建立兰州黄土初始动剪切模量的经验公式 |
3.4 黄土的阻尼比 |
3.4.1 动单剪试验条件下兰州黄土滞回曲线 |
3.4.2 含水率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
3.4.3 压缩应力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
3.4.4 阻尼比的总体范围 |
3.5 黄土的动强度 |
3.5.1 压缩应力对黄土动强度曲线的影响 |
3.5.2 含水率对黄土动强度曲线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往复单剪荷载作用下黄土的震陷特性分析 |
4.1 动单剪条件震陷机理概述 |
4.2 往复单剪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曲线 |
4.3 含水率对黄土震陷系数的影响 |
4.4 压缩应力对黄土震陷系数的影响 |
4.5 振次对黄土震陷系数的影响 |
4.5.1 不同含水率黄土震陷系数与振次的关系曲线 |
4.5.2 不同压缩应力黄土震陷系数与振次的关系曲线 |
4.5.3 不同剪应变幅值下黄土震陷系数与振次的关系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5.新型动单剪压力室的改造与震陷特性分析 |
5.1 新型动单剪压力室结构 |
5.2 新型动单剪压力室条件下的黄土震陷特性研究 |
5.2.1 压缩应力对非饱和黄土震陷曲线特性的影响 |
5.2.2 含水率对非饱和黄土的震陷曲线特性的影响 |
5.2.3 循环振次对非饱和黄土的震陷系数的影响 |
5.2.4 剪应变对黄土震陷系数的影响 |
5.3 新型动单剪压力室条件下兰州黄土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
5.3.1 剪应变幅值对非饱和黄土的震陷系数的影响 |
5.3.2 兰州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5)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日本新泻县历次地震液化大变形震害 |
1.1.2 新西兰2011年Mw6.3 地震液化大变形震害 |
1.2 液化大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震后现场调查及经验公式预测方法 |
1.2.2 简化分析方法及流体力学方法 |
1.2.3 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
1.3 FLAC3D计算液化大变形方法 |
1.3.1 FLAC3D求解流程 |
1.3.2 FLAC3D计算液化大变形原理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筑物液化震陷研究模型的建立 |
2.1 FLAC3D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 研究模型动力计算阻尼和荷载的选取 |
2.3 研究模型土结相互作用接触面 |
2.4 研究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
2.5 研究模型变量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覆土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非液化场地与液化场地的建筑物震陷研究 |
3.3 上覆土层厚度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4 上覆土层剪切波速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5 上覆土层黏聚力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化层特征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液化层厚度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3 液化层剪切波速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4 液化层渗透系数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物几何尺寸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上部结构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3 基础面积对建筑物液化震陷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强震作用下不同处理方式黄土地基抗震陷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简介 |
1.1 试样制备 |
1.2 动三轴试验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不同改良方式下黄土的震陷性特征 |
2.2 动载振次对三种改良黄土震陷的影响 |
3 抗震陷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
4 结论 |
(7)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黄土震陷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震陷的形成机理研究 |
1.2.2 黄土震陷性判定与震陷量估算 |
1.2.3 砂土场地震陷计算方法 |
1.3 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3.1 黏弹性理论 |
1.3.2 弹塑性理论 |
1.4 等效地震荷载算法研究现状 |
1.4.1 金属疲劳破坏中的等效荷载理论 |
1.4.2 砂土液化中的等效地震荷载理论 |
1.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5.1 SHAKE系列程序 |
1.5.2 DESRA系列程序 |
1.5.3 DEEPSOIL程序 |
1.5.4 LSSRLI-1程序 |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
2 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特征及物性和应力条件分析 |
2.1 黄土场地震陷的灾害发育特征 |
2.2 黄土震陷形成的物性条件 |
2.2.1 孔隙结构和颗粒连接形式的影响 |
2.2.2 孔隙比和干密度的影响 |
2.2.3 含水量的影响 |
2.3 黄土震陷形成的应力条件 |
2.3.1 地震作用下的土体应力状态 |
2.3.2 黄土震陷形成的临界动应力 |
2.4 土动力试验仪器的应力条件比较分析 |
2.4.1 动三轴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
2.4.2 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
2.4.3 动单剪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循环单剪试验条件下原状Q3黄土的动力特性和震陷变形规律 |
3.1 新型立方体铰接机构动单剪仪的研发 |
3.1.1 压力室结构 |
3.1.2 加荷系统 |
3.1.3 量测系统 |
3.1.4 自动控制系统 |
3.1.5 动单剪应力条件的数值模拟比较 |
3.2 动荷作用下的Q3黄土的动力变形特性 |
3.2.1 试验土样条件 |
3.2.2 动单剪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动力学特性 |
3.2.3 动单剪应力条件下黄土的震陷变形特性 |
3.3 基于动单剪试验的Q3黄土震陷系数经验方程 |
3.3.1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建立 |
3.3.2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参数确定 |
3.3.3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拓展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Q3黄土循环硬化和剪缩特性的动本构模型研究 |
4.1 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 |
4.1.1 并联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参数确定方法 |
4.1.2 串联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参数确定方法 |
4.2 模型参数简化的并联Iwan模型 |
4.2.1 模型简化思路及参数确定方法 |
4.2.2 简化并联Iwan模型的实例验证 |
4.3 考虑Q3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并联Iwan模型 |
4.3.1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本构关系 |
4.3.2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参数确定 |
4.3.3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实例分析 |
4.4 考虑黄土循环硬化和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 |
4.4.1 循环加载条件下黄土的剪胀性 |
4.4.2 黄土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 |
4.4.3 基于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的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适用于黄土动力分析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 |
5.1 非饱和黄土动力变形中的能量耗散分析 |
5.2 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等效的地震荷载等效算法 |
5.3 基于能量耗散分析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验证 |
5.4 基于黄土震陷变形等效的地震荷载振次 |
5.5 本章小结 |
6 黄土场地震陷的分析评价方法与实例验算 |
6.1 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 |
6.1.1 运动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 |
6.1.2 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
6.2 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方法 |
6.3 黄土场地震陷分析评价计算实例 |
6.3.1 黄土场地及地层条件 |
6.3.2 计算场地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
6.3.3 一维场地震陷简化分析方法计算结果 |
6.3.4 一维场地震陷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兰州黄土特性参数与震陷系数的关系 |
1.1 含水率与震陷系数的关系 |
1.2 剪切波速与震陷系数的关系 |
2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联合预测黄土震陷方法 |
2.1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的相对关系 |
2.2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与震陷系数的拟合关系 |
3 黄土震陷预测计算实例 |
4 结论 |
(9)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工程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
1.3.1 地形地貌 |
1.3.2 场地地层条件 |
1.3.3 水文地质条件 |
1.4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震陷评价方法 |
2.1 震陷评价参数选取 |
2.1.1 非饱和黄土三相物质的动力反应 |
2.1.2 剪切波速与干密度和含水率的相互关系 |
2.2 剪切波速与震陷系数的关系 |
2.3 含水率与震陷系数的关系 |
2.4 震陷过程中剪切波速和含水率的相对关系 |
2.4.1 剪切波速不变条件下震陷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
2.4.2 含水率不变条件下震陷系数与剪切波速的关系 |
2.5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方法 |
2.6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震陷评价方法的验证 |
2.6.1 场地土基本参数 |
2.6.2 场地震陷计算 |
2.6.3 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方法与震陷试验结果对比 |
第三章 兰州新区黄土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
3.1 兰州新区黄土的分布特征 |
3.2 场地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
3.3 场地黄土含水率测试结果 |
3.4 黄土动三轴实验结果 |
第四章 兰州新区黄土震陷的综合评价 |
4.1 震陷结果预测 |
4.1.1 钻孔及探井的震陷系数 |
4.1.2 钻孔及探井的震陷量 |
4.2 兰州新区黄土震陷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兰州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4.1 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2.1.1 黄土小应变动力特性 |
2.1.2 黄土大应变动力特性 |
2.2 黄土场地土层地震动反应研究现状 |
2.2.1 等效线性分析方法 |
2.2.2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2.1 土层剖面 |
3.2.2 取样步骤 |
3.2.3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
3.3 黄土的压缩变形性质 |
3.4 黄土的剪切变形性质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的小应变动力特性 |
4.1 共振柱试验原理 |
4.2 试验程序 |
4.2.1 土样制备 |
4.2.2 试验设备及步骤 |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3.1 黄土的初始动剪切模量Gmax |
4.3.2 黄土的最小阻尼比Dmin |
4.3.3 黄土小应变G/Gmax-γ关系 |
4.3.4 黄土的临界剪应变 |
4.3.5 黄土小应变阻尼比D(%)-γ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的大应变动力特性 |
5.1 动三轴试验原理 |
5.2 试验程序 |
5.2.1 土样制备 |
5.2.2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
5.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5.3.1 黄土大应变G-γ关系 |
5.3.2 黄土大应变D(%)-γ关系 |
5.3.3 黄土广应变动力特性 |
5.3.4 与前人成果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场波速测试 |
6.1 剪切波速与剪切模量 |
6.2 现场波速测试结果 |
6.3 剪切波速预测经验公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 |
7.1 土层反应的等效线性模型 |
7.2 土层反应的非线性模型 |
7.3 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 |
7.3.1 计算原理 |
7.3.2 数值计算工况 |
7.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剪切波速预测黄土场地震陷量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动力反应分析及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测试[D]. 张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山西河曲黄土-古土壤地层波速特征[D]. 刘晓云.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评价 ——以富平县为例[D]. 刘少鹏. 长安大学, 2020(06)
- [4]兰州非饱和黄土震陷特性试验研究[D]. 赵雨瑶.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液化场地建筑物震陷影响因素研究[D]. 陈玉祥.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6]强震作用下不同处理方式黄土地基抗震陷性能评价[J]. 许书雅,王平,王峻,王会娟,于一帆.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
- [7]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D]. 王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8]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J]. 张晴毅,李明永,王峻,苏永奇,陈永明,马紫娟.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2)
- [9]剪切波速和含水率双指标评价黄土震陷方法研究[D]. 张晴毅.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7(03)
- [10]兰州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反应[D]. 宋丙辉. 兰州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