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二)

一、高教自考有哪些专业(二)(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1](2014)在《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办高校进入了优化整合、以质取胜、内涵发展的快车道。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既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办高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育人质量、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教育史研究理论为指导,同时依循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新主张和新范式,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搜集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1978年至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在论述民办高校教学发展历程后,本研究全面阐述和评析了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展现其活动场景,分析其发展过程,揭示其演进规律,并总结了三十年期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其现实启不。

范洁[2](2011)在《基于高教自考课堂的互动英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高教自考)是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形式,为高考落榜生及其他社会人员打开了获得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的大门。长期以来,英语(二)被认为是自考体系中最难通过的学科之一,通过率低下,高校组织的自考助学效果也不很理想。由于自考助学不属于高校常规教学体制范畴,高校教师针对这自考生的教研和科研几乎是一片空白。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个学派语言学家的认可,然而基础良莠不齐、课堂纪律涣散、唯“试”是图是自考助学课堂上的普遍现象,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也直接导致课堂上师生互动质量不佳、生生沟通数量不足、对课堂互动怀有偏见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作者提出了在自考助学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的设想。60名文化产业专业的二年级自考学生被分成两个班参与了教学实验,B班仍延用传统教学法,A班引用互动教学法。在四个月后的实战考试中,A班学生在通过率、平均分、综合成绩等各方面都胜出一筹。虽然自考没有口语、听力等与互动最直接相关的题型,但是由于在课堂上能更多地参与意义协商与互动,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信心得到增强,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都直接作用并反映到翻译、阅读等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上来。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虽然自考助学课堂是以应试为直接目的,师生压力极大,但一味地埋头于课本和模拟题并不利用成绩和通过率的提高。相反,如果广大助学教师和自考学生能将目光放长远,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致力于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积极地采用和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结果可能是事半功倍。

邓叶丽[3](2010)在《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研究 ——以浙江省为个案》文中指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和终身教育的体系完善,要求各种不同教育形式相互衔接沟通走向一体化,自学考试与其它不同教育的沟通衔接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目前,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处于起步阶段,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能否衔接,采用何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有效衔接等问题,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分析、论证和检验。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从理论上论证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问卷、非结构性访谈调查浙江省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论述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从社会发展需求、自学考试改革和学生个人发展来讲,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衔接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二是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和市场对急需人才的需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证明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是可行的。第二,分析阻碍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传统观念的制约;二是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三是课程和评价体系不适应;四是合作院校双方缺乏相互交流。第三,提出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对策。一是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导人们重视教育衔接;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衔接提供保障;三是完善学分制管理,加强“学分互认”制度建设;四是加快人才培养环节建设,提高衔接的针对性、有效性;五是加强合作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衔接的可持续发展。

邬补科,朱惠玲[4](2008)在《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融正规教育与开放教育为一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之间相互沟通开辟了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满足了求知欲望,增强了就业的竞争力;对学校来说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对自学考试事业来说,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扩大了自学考试的规模和影响。笔者认为普通高校在校生参与自考具有很大的潜力。

吉莉莉[5](2004)在《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学习化社会来临,知识经济初现端倪,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因特网的日益发达,使得计算机科学成为成人高等教育中一个日益热门、前景广阔的专业。 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变革,使得能够较好地适应在职成人学员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夜大学的发展日益面临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课程已成为制约夜大学办学质量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因成人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新时期夜大学的学员呈现出显着的新特点。本人在夜大学日常工作中有一个日益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教材选择很困难,因为专为夜大学学员编写的教材很少,学员也经常对课程资源抱怨。显然,针对学员特点开发夜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为题,参考当代着名成人教育学者诺尔斯的“成人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概念框架和基本理念,以有典型代表性的四所普通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夜大学168名本专科学生和10余名教员为对象,运用文卷调查、深度访谈、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材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技术,侧重从新时期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探讨了夜大学专业课程改革的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本研究结果大体与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一致,但由于中美文化传统和成人教育国情的差异,夜大学学员在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观念、学习动机等方面不完全符合该理论。新时期夜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员还具有跨专业和行业报考者日益增多、年轻化、相当部分学员基础较差等。(2)学员和教员对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主要意见在三个方面:一,“内容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二,“内容太理论化,学完后实际价值不大”;三,“内容与我工作岗位实际需要脱节”等。 (3)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夜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革新的理念与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在国内首次较系统、严谨地调查了夜大学计算机专业师生的特点尤其是学习心理特点,及其对专业课程资源特别是对教材的意见;提出了成人教育教材心理学化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开发的经验。本研究结果对夜大学课程等方面的改革,也可以切实提供智力参考。

汤可发,葛友华,程邦尧,李道春,余文[6](2000)在《创新在这里启动——安徽芜湖市开发和推行SD办学模式》文中提出

孙纯淇[7](1996)在《改革务实创佳绩 团结奋进求发展》文中提出

周邦任[8](1994)在《高等农业院校1993年新设院系信息综合》文中研究说明 据各高等农业院校报刊和《高等农业教育信息》报导,1993年以来不少院校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纷纷成立新的院、系和专业,现综合如下: 北京农业大学:开设5个辅修专业:农业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技术与仪器、计算机应用、动物科技与生产管理,开设经济法、农业推广2个本科专业。

何晓淳,刘孟久[9](1992)在《社会助学教育之管见》文中指出 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新育形式",过去狭义理解,"社会助学,它就是社会助学组织帮助自学者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随着自学考试的发展,参加自学考试对象的变化,自学考试命题形式的改变,和来自社会包括自学考试机构等各方而对社会助学提出的要求,再单纯地去理解社会助学就是帮助自学者释疑解难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准确的。实际上,目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职能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含义了,

二、高教自考有哪些专业(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教自考有哪些专业(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初创起步期(1978—1993)
    第二节 发展转型期(1993--2002)
    第三节 有序规范期(2002—2008)
第二章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活动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第二节 教师聘任管理
    第三节 教学质量管理
第三章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活动
    第一节 教师课堂教学
    第二节 教师实践教学
    第三节 教师教学心理
第四章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
    第一节 学生日常学习
    第二节 学生学业考核
第五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成就与启示
    第一节 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借鉴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高教自考课堂的互动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Chinese)
Abstract (English)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Interactiv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1 Interaction and input, output in SLA
        2.1.1 Input and interaction
        2.1.1.1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and Long’s Interaction Hypothesis
        2.1.1.2 Input and meaning negotiations
        2.1.2 Output and interaction
        2.1.2.1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and Long’s Interaction Hypothesis
        2.1.2.2 Output and meaning negotiations
        2.1.3 Summary
    2.2 Socio-cultural theories and interaction
        2.2.1 The theory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2.2.2 Scaffolding
    2.3 Socio-constructive theories and interaction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Problem Analysis in STHEE English Class
    3.1 Problems in STHEE College English tutoring class
        3.1.1 Small quantity of peer interaction
        3.1.2 Low quality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3.1.3 Bias on classroom interaction
        3.1.4 Summary
    3.2 Causes of the problems
        3.2.1 Students’poor foundation in English
        3.2.2 Students’weariness and lack of confid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3.2.3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way —PPP pedagogy
        3.2.4 Exam-pressed and exam-oriented class
    3.3 Interactive ELT —a possible way out
Chapter Four An Experimental Study
    4.1 Description
    4.2 Subjects
    4.3 Instrument
    4.4 Procedure and data collection
        4.4.1 Pre-test
        4.4.2 Implementation
        4.4.3 Post-test
        4.4.4 Post-survey
    4.5 A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4.6 Results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4.6.1 The results of pre-test
        4.6.2 The results of post-test
    4.7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4.8 Research findings
Chapter F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1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 data
        5.1.1 STHEE pass rate
        5.1.2 Total average
        5.1.3 Average score of each part in post-test
        5.1.4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ELT on different test parts in Class B
        5.1.5 Effectiveness of interactive ELT on different test parts in Class A
    5.2 Discussion on interactive ELT in STHEE classroom
        5.2.1 Interaction and meaning negotiations
        5.2.2 Role transformation in the teacher
        5.2.3 Role transformation in students
    5.3 Answers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s
    5.4 Major finding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ggestions for interactive ELT in STHEE classroom
    6.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ppendix Ⅰ Pre-test
Appendix Ⅱ Post-test
Appendix Ⅲ Scores of Pre-test
Appendix Ⅳ Scores of Post-test
Appendix Ⅴ Post-survey
References

(3)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研究 ——以浙江省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概念界定
        1. 自学考试
        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3. 衔接
    (四) 文献综述
        1. 不同教育形式之间衔接沟通的研究
        2. 不同教育阶段之间衔接沟通的研究
        3. 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衔接沟通的研究
    (五)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二、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1. 终身教育背景下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2. 自学考试本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二) 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可行性
        1. 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2. 终身教育理念、能力本位观、学分制管理等提供了思想基础
        3. 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现状和问题
    (一) 衔接的现状
        1. 衔接的概况
        2. 衔接的实践案例
    (二) 衔接的问题分析
        1. 衔接的意识淡薄
        2. 衔接的形式化
        3. 衔接的效果不理想
    (三) 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问题之成因分析
        1. 社会传统观念的制约
        2. 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3. 课程和评价体系不适应
        4. 合作院校双方缺乏交流
四、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的策略
    (一) 转变观念,引导人们重视教育衔接
        1. 加大宣传,转变人们对自学考试的看法
        2. 积极引导,激发各方参与衔接的积极性
    (二) 加强制度建设,为衔接提供保障
        1. 完善政策法规,促进衔接的顺利实施
        2. 健全管理体制,提升管理能力
        3. 完善学习支持与服务体系
    (三) 完善学分制管理,加强学分互认制度建设
        1. 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
        2. 学分互认的具体操作模式
        3. 加强学分互认机制的建设
    (四) 加快人才培养环节建设,提高衔接的针对性、有效性
        1. 重新定位自学考试培养目标
        2. 重构自考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3. 完善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体系
    (五) 加强合作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衔接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主考院校对中职学校师资的培训
        2. 主考院校主动参与中职学校的教学科研
        3. 中职学校主动与主考院校沟通联系
        4. 加强合作院校双方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五、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的意义
    (一)弥补专业缺憾,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砝码。
    (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二、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的可行性
    (一)普通高校与自考课程设置基本相同
    (二)教学资源可以共享
    (三)政策上的优惠
三、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对自学考试认识。
    (二)重视对命题研究,加强对命题教师培训。
    (三)正确引导普通高校在校生参与自考。

(5)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状况与最新动态
        1.2.1 有关成人学习特点的研究
        1.2.2 有关成人课程和教材开发的研究
        1.2.3 有关夜大学的研究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框架的选择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2 本研究选用的基本理论框架
    1.4 研究的假设、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选点与抽样
        1.5.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1.6 问题的分析
        1.6.1 理论框架
        1.6.2 分析技术
    1.7 实施与工作进度
第二章 当前学员的状况与特点
    2.1 基本情况
    2.2 职业状况及其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2.2.1 职业基本状况
        2.2.2 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
    2.3 知识储备与专业教育基础
        2.3.1 所受教育概况
        2.3.2 专业知识基础
    2.4 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2.4.1 引言:成人学员经验的价值
        2.4.2 职业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属性
        2.4.3 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性经验
        2.4.4 学员经验中计算机专业知识卷入程度
    2.5 个体可利用教材外专业学习资源与文化资本
        2.5.1 专业学习资源
        2.5.2 文化资本
    2.6 个体存在的学习困难
        2.6.1 接受专业教材内容的困难
        2.6.2 参与课堂学习的困难程度
        2.6.3 导致学员缺课的因素
    2.7 学习动机
        2.7.1 学员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2.7.2 文凭主义倾向
    2.8 学习定向
    2.9 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导素质
    2.10 认知差异
        2.10.1 智能强项差异
        2.10.2 学习风格差异
    2.11 补充的信息:教师对夜大学学员特点的感受
        2.11.1 夜大学的学员与全日制大学生的差异
        2.11.2 夜大学现在的学员与以前学员的差异
    2.12 小结
    2.13 关于成人学习本质的进一步讨论
第三章 现行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3.1 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3.1.1 学员的总体感受
        3.1.2 学员所不满意教材的比例
        3.1.3 学员不满意教材的原因:教材存在的问题
        3.1.4 学员对夜大学沿用全日制大学教材的态度与感受
    3.2 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
        3.2.1 学生渠道的反馈
        3.2.2 教员自己的感受
    3.3 案例研究:对《数据结构》教材的分析
    3.4 教材问题小结
    3.5 其他课程资源
    3.6 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为何夜大学课程资源存在上述问题?
第四章 针对学员特点革新课程资源的理念与策略
    4.1 课程资源革新:学员的观点
        4.1.1 关于教材革新的主要问题
        4.1.2 教材以外课程资源开发
    4.2 课程资源革新:教员的观点
    4.3 借鉴研究: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案例分析
        4.3.1 案例分析
        4.3.2 小结
    4.4 课程资源革新:本研究的建议
        4.4.1 革新的理念
        4.4.2 革新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问卷
附录二: 谈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材料(教师)
附录四: 访谈材料(学生)
附录五: 国外教材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高教自考有哪些专业(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D]. 朱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2]基于高教自考课堂的互动英语教学研究[D]. 范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5)
  • [3]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衔接研究 ——以浙江省为个案[D]. 邓叶丽.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4)
  • [4]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J]. 邬补科,朱惠玲.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7)
  • [5]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D]. 吉莉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6]创新在这里启动——安徽芜湖市开发和推行SD办学模式[J]. 汤可发,葛友华,程邦尧,李道春,余文. 职教论坛, 2000(08)
  • [7]改革务实创佳绩 团结奋进求发展[J]. 孙纯淇. 黄河水利教育, 1996(01)
  • [8]高等农业院校1993年新设院系信息综合[J]. 周邦任. 中国农业教育信息, 1994(01)
  • [9]社会助学教育之管见[J]. 何晓淳,刘孟久.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2(03)

标签:;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