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熠阳,钟福军,潘家永,夏菲,祁家明,李海东,刘文泉[1](2022)在《赣南黄沙铀矿区辉绿岩成因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赣南黄沙铀矿区内发育的辉绿岩脉与铀矿化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岩石成因研究薄弱,影响了对铀成矿过程的认识.对辉绿岩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与Sr-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辉绿岩具有贫硅、贫碱、贫镁、Na2O>K2O、较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REE/HREE=2.81~2.97)、弱Eu异常(δEu=0.95~0.98)、典型Dupal异常铅、高(87Sr/86Sr)i(0.704 93~0.706 58)、低εNd(t)(3.98~4.84)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减薄构造背景下,由软流圈物质与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交代形成的岩石圈富集地幔相互作用后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并与上地壳发生了混染.综合研究认为矿区辉绿岩成岩作用(140 Ma)与铀成矿作用(100 Ma、63~76 Ma)存在巨大时差,辉绿岩为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的赋矿空间和还原性环境.通过与邻区诸广-下庄矿集区内辉绿岩对比,发现它们在成因上有相似性,与下庄矿田具有相似的控矿规律.黄沙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较优越,找矿潜力较好,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应重点关注交点型铀矿化,重视NWW向辉绿岩脉与NE向破碎带交汇部位控矿.
张龙,陈振宇,汪方跃[2](2021)在《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且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本文在简要介绍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产铀花岗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夏地块,以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最为重要。矿床以中小型(300~3000t U)和中低品位(0.05%~0.2%U)为主。产铀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三叠纪(240~205Ma)和侏罗纪(165~150Ma)两个时期,属于S型花岗岩,源区以泥质沉积岩为主。三叠纪过铝质淡色花岗岩是有利的铀源岩,其中铀主要赋存于晶质铀矿。黑云母、晶质铀矿、磷灰石和锆石成分特征是评价花岗岩产铀潜力的有效工具。华南大多数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于白垩纪-古近纪(110~50Ma),以后生热液成因为主,其形成主要与区域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圈伸展作用和幔源基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温度集中在120~260℃、盐度一般小于10%NaCleqv,铀在流体中主要以铀酰碳酸络合物和铀酰氟化物形式迁移,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和CO2去气导致铀在有利部位沉淀。文章指出应加强花岗岩中铀活化机制、铀成矿时代、以及下庄铀矿田侏罗纪(175~145Ma)铀成矿作用研究。
吴迪[3](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陶意[4](2020)在《诸广山地区棉花坑矿床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研究》文中提出诸广山地区热液型铀矿床中广泛发育红色微晶石英脉型矿石,因含大量细小分散状赤铁矿而呈现红色,且该类型矿石品位通常与赤铁矿含量呈正相关,但赤铁矿与常见铀矿物沥青铀矿形成的氧化还原环境具有制约性,因此有必要开展铀成矿的氧化还原条件研究。本文以该区典型矿床棉花坑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法和手段,对成矿时代、矿石矿物和蚀变矿物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演化特征、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将棉花坑矿床铀成矿作用划分为早晚两个期次,成矿早期特征矿物组合为红色微晶石英-赤铁矿-沥青铀矿,成矿晚期特征矿物组合为灰色微晶石英-黄铁矿-萤石-沥青铀矿。运用沥青铀矿LA-ICP-MS原位微区U-Pb定年技术获得早、晚两个期次成矿年龄分别为84.7±1.2Ma和65.3±1.6Ma。铀成矿作用受白垩纪至古近纪区域岩石圈伸展这一地球动力学控制。(2)运用电子探针、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两种类型矿石中沥青铀矿成分分析,发现早期红色矿石中沥青铀矿以结晶差、与铁氧化物共生,高Si、Pb、Al元素,δCe正异常,重稀土元素富集为特征;晚期灰色矿石中沥青铀矿以结晶好、与黄铁矿共生,富U、Fe、Ca、Na、Mn、P元素,δEu负异常,轻稀土元素富集为特征。前者形成于氧化环境,后者形成于还原环境。(3)根据成矿阶段和矿物形态差异将棉花坑矿床黄铁矿分为6种类型(Ⅰ~Ⅵ型):早期铀矿化前期立方体状和五角十二面体状黄铁矿(Ⅰ型)富集Li、Co、Cu,形成温度高,铀含量低。早期铀矿化峰期立方体状黄铁矿(Ⅱ型)亏损Fe、S、Sr,富集U、Pb、Sm、Nd、Cu、Co、Ti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低。晚期铀矿化早阶段黄铁矿具有自形五角十二面体(Ⅲ型)、半自形立方体状(Ⅳ型)两种晶形,其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富集K、P、As、Tl、Au、Sb等元素,亏损Nb、Zr、Hf、Ba、Sr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极低。晚期铀矿化晚阶段有脉状(Ⅴ型)、胶状黄铁矿(Ⅵ型)两种,强烈亏损Fe、S,富集U、Pb、As、Th、Sm、Nd、Bi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沥青铀矿与黄铁矿接触部位具有反应边结构,成分上渐变式过渡,愈靠近沥青铀矿,黄铁矿具有Fe、S含量降低,U、Pb、REE、Co、Ni、As、Se元素含量增高特征。黄铁矿可还原成矿热液中的U6+形成沥青铀矿,其中S-为主要的还原剂,Fe2+也可能参与该还原过程。(4)将棉花坑矿床红色矿石中赤铁矿分为矿前期斑状、成矿期云雾状、成矿期浸染状、矿后期网脉状4种类型,与沥青铀矿密切相关的赤铁矿结晶差,粒径小,主要呈云雾状。成矿前斑状赤铁矿为蚀变长石、黑云母的产物,富含Fe、Al、Mg、K、LREE等元素,亏损Ba、Sr、Nb、Ta、Zr、Hf等元素;与沥青铀矿共生的云雾状赤铁矿富含Fe、Si、Al、U、Pb、Li、Rb等元素,具有明显δCe正异常。(5)运用显微测温技术和激光拉曼测试分析对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发现,早期铀矿化成矿前流体为高温(360℃~400℃)、中等密度(平均0.9g/cm3)、低盐度(6.0~9.0wt%Na Cl)流体;红色矿石中流体包裹体气相中富含O2,流体为中高温(240-320℃)、中等密度(平均0.826g/cm3)、低盐度(5.0~9.0wt%Na Cl);灰色矿石中共生的石英、萤石包裹体气相中富含大量H2、CH4、CO2,成矿流体为中高温(240-300℃)、中等密度(平均0.869g/cm3)、低盐度(5.0~8.0wt%Na Cl)流体;晚期铀矿化矿后期为中低温(120~180℃)、中等密度(平均0.918g/cm3)、低盐度(2.0~4.0wt%Na Cl)流体。从早期成矿前至晚期成矿后,成矿流体具有温度、盐度降低,密度增大的趋势。早期成矿流体为氧化性流体,晚期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流体。(6)棉花坑矿床早期深源还原性成矿流体混合了较多的大气降水,成矿流体呈氧化性,形成红色微晶石英脉型铀矿化;晚期深源还原性成矿流体混合了较少的大气降水,成矿流体保持还原性,形成灰色微晶石英脉型铀矿化。沥青铀矿并非只能形成于强还原环境中,也可形成于氧化环境中,还原环境不是沥青铀矿沉淀富集的必要条件。还原环境更加有利于沥青铀矿富集沉淀,更易形成富矿。
周堂波,江卫兵,李俊[5](2020)在《粤北下庄铀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文中提出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区内铀矿资源具有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作用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南方硬岩型铀矿资源的不断枯竭,寻找新地区、新类型铀矿床显得尤为紧迫。在大致总结归纳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和中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围岩蚀变、地幔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下庄铀矿田下步找矿方向即寻找构造、岩浆、蚀变构成的"三位一体"地段以及"交点型"铀矿床,为该地区对矿田研究及勘查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赵如意,王登红,陈毓川,冷成彪,秦锦华,赵晨辉[6](2020)在《南岭成矿带铀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全位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南岭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产出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为主,其次为碳硅泥岩型和少量砂岩型。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找矿勘查和科研成果,认为南岭成矿带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初始铀源、产铀花岗岩、断裂网络和含铀热液等有利的成矿条件。产铀花岗岩大多是由高硅、过铝、偏钾高碱的S型花岗岩,沿断裂分布的构造碎裂岩、蚀变岩和还原性地质体是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化与蚀变中心带发育沥青铀矿、黑色微晶玉髓、紫黑色萤石、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矿物组合。铀矿体形态多样,以中小规模、中低工业品位为主。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多阶段区域性拉张过程中形成了多阶段铀矿化。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内部构造结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矿体沿断裂与蚀变体一起赋存于氧化-还原界面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面之间的"成矿壳层"内。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显示,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建造、不同的岩性及不同的部位均有铀成矿潜力,但由于具体成矿条件的不同组合而产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铀矿化。也就是说,难以排除某一空间部位不成矿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全位"成矿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尚未落实的"缺位",再根据工作区具体成矿条件指导铀矿找矿新突破。
骆金诚,齐有强,王连训,陈佑纬,田建吉,石少华[7](2019)在《粤北下庄铀矿田基性岩脉Ar-Ar定年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新认识》文中研究表明基性岩脉是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对研究地幔性质和地球动力学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区内发育了大量与铀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基性岩脉。前人从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对基性岩脉和铀矿床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有关铀矿床的成因及其与基性岩脉内在联系仍有不同认识。本研究新获得一批下庄铀矿田基性岩脉的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数据,识别出一期形成于200~190Ma的基性岩脉,标志着华南地区在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结束后岩石圈伸展裂解作用可能至少在200~190Ma已经开始。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粤北下庄至少发育三期基性岩脉:200~190Ma、~180Ma和145~140Ma,与华南地区在此期间广泛的岩石圈伸展作用相对应。结合成岩成矿作用的时差以及铀矿体与基性岩脉的空间关系,笔者认为准确的获得基性岩脉的侵位时代与铀的成矿作用的年龄,是探讨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关系的前提。当基性岩脉与铀的成矿作用年龄接近或具有对应关系时,铀矿床中基性岩脉可能不仅可提供幔源流体(∑CO2矿化剂和He)参与铀的成矿作用,也可为铀的沉淀富集提供理想场所(还原障);当基性岩脉与铀的矿化作用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时差时,基性岩脉也可为后期铀的沉淀富集提供条件,且与基性岩脉相关的深大断裂可为幔源流体(∑CO2矿化剂)参与铀成矿过程提供运移通道。基于此,笔者认为无论基性岩脉的侵位与铀的矿化作用是否存在时差,基性岩脉均可以为后期铀的沉淀富集提供场所,进而促进铀的成矿作用。因此,本文深化了花岗岩型铀矿区内铀成矿作用与基性岩脉内在联系的认识,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郑欣[8](2019)在《下庄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原位微区U-Pb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岭地区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型铀矿最重要的成矿带,其中下庄矿田位于贵东岩体东部,是我国首个找到花岗岩型铀矿的地区,矿田内铀矿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研究者们已注意到下庄地区各铀矿床具有多期次成矿的特点。而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全岩或混合单矿物的U-Pb等时线方法,获得的可能是多期次及次生成矿的混合年龄。探索解决花岗岩型铀矿的精确定年问题,对推动铀矿年代学学科发展、更好地指导该类型铀矿的找矿和勘探、以及丰富矿床学精确定年方向的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下庄矿田希望(330)、仙石(339)、寨下(335)花岗岩型铀矿床为对象,在国内外测年和花岗岩型铀矿现状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分析了矿石矿物组合特征;以先进的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和飞秒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fs-LA-ICP-M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直接对主要铀矿物(本区为沥青铀矿)进行原位微区U-Pb同位素测定,成功地完成了花岗岩型铀矿原位微区U-Pb定年的探索和研究,获得系列铀成矿年谱;同时进行了原位微区铀矿物稀土元素(REEs)研究,为成矿物质来源的探究提供了证据;探讨了铀成矿作用年代学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可能的成因类型。初步建立和摸索了一套包括制样、多技术手段互补的花岗岩型铀矿精确定年方法。主要认识如下:(1)仙石矿床铀成矿年龄为:晚白垩世(73.1±2.9 Ma,SIMS方法)、始新世(46.1±1.9 Ma,SIMS方法;54.9±3.1 Ma,fs-LA-ICP-MS方法)、渐新世(29.33±0.48 Ma;fs-LA-ICP-MS方法)。寨下矿床铀成矿年龄为:晚白垩世(66±2.0 Ma,fs-LA-ICP-MS方法;70.7±2 Ma,SIMS方法)、始新世(46.4±1.1Ma,fs-LA-ICP-MS方法)。希望矿床铀成矿年龄为:始新世(42.3±2.0 Ma;SIMS方法)、渐新世(31.0±2.0 Ma;SIMS方法)、早中新世(20.00±0.85 Ma,fs-LA-ICP-MS方法)。这些数据与前人所做的传统的全岩U-Pb法年龄结果相比明显偏年轻,没有测得比晚白垩世更老的年龄,同时所得结果与下庄矿田矿床地质、构造演化及区域地质背景特点相耦合,其中渐新世和始新世的成矿年龄数据,为华南地区下庄铀矿田的多阶段伸展活动和铀成矿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2)详细分析了测年结果与区域构造动力学相耦合的特点,证实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为矿床成因类型的认识提供了证据。将结果与下庄矿田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及热液活动相联系对比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本区大规模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印支-早燕山期,而后期断裂和热液活动则主要在晚燕山期和始新世-中新世,本次所得年龄结果与后者时期相耦合,即本区铀矿床类型是岩浆期后的热液型铀矿床。这也与前人从矿床基本特征和流体作用等方面得出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的认识是相符的。而传统的全岩U-Pb法测年中所得较多的早白垩世或更老的年龄与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本身特征的认识相矛盾。也说明了本次原位微区测试年龄结果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可信性和先进性。
王正庆[9](2018)在《广西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苗儿山铀矿田产出大量花岗岩型铀矿床,如沙子江、双滑江、孟公界及张家矿床等。本文通过对苗儿山花岗岩铀矿区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岩(脉)体、矿床地质及流体演化等进行详细研究,揭示了铀成矿的动力源、热源、流体源及铀的“源、运、储、变”机制,并构建了该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含铀性的分析,认为富铀的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清溪组地层提供铀的能力较强,是铀成矿的重要铀源之一。(2)研究区应力场由印支期近南北向挤压向燕山早期的北西南东向挤压变化,燕山晚期及以后,应力场转变为北西南东向的拉张为主。NNE、NE向两组构造最为发育,是主成矿构造。新资断裂为区域一级切壳断裂,对铀矿床的形成极为重要。不仅控制了断陷红盆的形成,并与次级断裂共同控制了铀矿床的形成。(3)系统厘定了研究区各岩体的成岩年龄,深入剖析了各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区加里东期岩基SIMS锆石U-Pb年龄为417.9±2.3Ma,为加里东期岩浆脉动累积式侵位第3阶段的产物;香草坪、豆乍山及张家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3.9±1.3Ma、216.0±1.8Ma、222.4±3.6Ma。不同期次的花岗岩同属高钾钙碱性、低钡锶、S型花岗岩,是晚印支期后造山环境下由华夏板块元古代基底变泥质岩经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各岩体铀含量的差异性可能由源区砂、泥质成分不同引起。各岩体对铀成矿无明显专属性。自变质作用及构造活动是导致铀活化的重要因素,为后期成矿流体萃取铀奠定了良好的铀源基础。(4)分析了双滑江矿床外围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测定了其形成年龄,并揭示了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双滑江矿床外围龙家田NE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LA-ICP MS锆石U-Pb年龄为199.4±1.5Ma。该年龄与铀成矿时代相差50Ma以上,表明其不能为铀成矿提供热源及矿化剂CO2,仅能提供有利的构造环境。(5)剖析了矿体、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矿体均为倾角较陡的群脉状。矿石以赤铁化-硅化碎裂花岗岩型为主,继承了围岩部分地球化学特征。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硅钙铀矿、钙铀云母、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萤石等。铀成矿过程中,轻稀土分馏,重稀土富集。首次发现极少量的金属硒被包裹于硅钙铀矿中,说明其形成于弱氧化或氧化条件。(6)详细分析了沙子江铀矿床外围某钻孔的地化特征、元素迁移规律。同一钻孔不同矿化蚀变位置U含量与SiO2、CaO、Fe2O3、LOI、HREE含量正相关、Na均消失殆尽、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LREE呈较富集的右倾特征。相对于新鲜围岩,蚀变围岩和碎裂花岗岩(矿石)分别表现出Sb、Cd、U和Sb、U明显增高,共同表现出W、Ni略有增加的特征,说明铀不是来自于围岩,而是来源于铀矿床以下的深部位置。矿化蚀变带样品Sb、LOI、CaO、Ni、Cu、In、Sr均迁入,Na2O、FeO、Be、Cs、Th、Nb均迁出,迁入率最大的组分均为Sb,迁出率最大的组分均为Na2O。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迁移规律指示成矿流体呈碱性,氧逸度较高。(7)剖析了张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并与沙子江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张家铀矿床主成矿温度范围为109229℃,均值175℃,集中区间125236℃,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热液流体。盐度0.35%1.40%NaCleq,均值0.87%NaCl,为低盐度流体。在各成矿阶段,气相成分以H2为主,而在成矿主阶段含少量以N2和CH4。张家矿床和沙子江矿床成矿流体一致,皆属H2O-盐(NaCl)流体。研究区成矿早阶段及主成矿阶段显示出高温成矿流体参与特征。(8)联合使用传统的沥青铀矿物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与现代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厘定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期次。研究区存在6期成矿作用,主成矿期为70Ma(71±1Ma、70.6±6.1Ma),次要成矿期为146.4±5.5Ma、124.4±4.6Ma、100Ma(95.6±6.3Ma、94.1±38Ma)、60Ma(60±3Ma、61.7±2.8Ma)及53.0±6.4Ma。前2期为本次新发现成矿期,随后3期与前人的成矿期有良好的吻合性。(9)结合前人成果,揭示了铀成矿的动力源、热源、流体源及铀的“源、运、储、变”机制。铀成矿热源及动力源为岩石圈的伸展构造活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碳主要来源于地幔去气作用;铀应该是壳源的,主要来源于富铀地层及富矿花岗岩;铀主要是在氧化条件下以UO2(CO3)22-和UO2F42-形式迁移;降压去气(CO2)是导致铀沉淀富集的最关键因素;铀富集沉淀时成矿流体可能偏向于弱氧化条件;沥青铀矿氧化形成次生铀矿物。(10)构建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模式。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形成阶段(440381Ma)、印支期花岗岩(脉)体形成阶段(250200Ma)为铀成矿奠定了铀源基础及有利的物理构造条件;晚侏罗世-古近纪阶段(15050Ma),作为岩石圈6次伸展构造活动的响应,研究区发生了6期铀成矿作用。
何德宝[10](2017)在《粤北下庄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下庄矿床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了下庄铀矿田碱性及酸性蚀变铀矿床特征,包括硅质脉型、交点型、碱交代型、碎裂蚀变岩型、花岗岩外带型等铀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差异、控矿要素差异等,并分别选取典型矿床建立了铀成矿模式,指出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下庄铀矿田构造、热液活动频繁,岩石蚀变作用强烈,早期发育碱性蚀变,晚期为酸性蚀变,主要矿化蚀变类型包括钠交代、钾交代、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萤石化、高岭土化等。早期碱性蚀变以石土岭、竹山下矿床为代表,石土岭矿床中高温蚀变矿物组合为电气石-绢云母-沥青铀矿,竹山下矿床中高温蚀变矿物组合为钠交代-赤铁矿-沥青铀矿,铀矿化主要赋存在帽峰岩体与下庄岩体接触带,受东西向挤压带控制;晚期酸性蚀变范围较广,整个矿田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有希望、仙石、下庄等矿床,希望矿床主要蚀变矿物组合为微晶石英-黄铁矿-沥青铀矿和紫色萤石-沥青铀矿组合,仙石、下庄矿床蚀变矿物组合为红色硅质脉-沥青铀矿和红色方解石-沥青铀矿组合。铀矿化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及其与北西西向辉绿岩脉交点控制,主要赋矿围岩为下庄岩体、帽峰岩体及辉绿岩脉。下庄铀矿田成矿时代主要有三期,前两期为主成矿期,第三期为晚期热液对早期矿体改造。第一期成矿以碱性蚀变为特征,以石土岭、竹山下矿床为代表,受东西向构造控制的成矿阶段,主要赋存在东西向韧性蚀变带内,铀成矿年龄为138Ma左右;第二期成矿为酸性蚀变,铀矿床定位主要受北东向拉张构造控制,为希望、下庄、寨下等铀矿床的主成矿期,铀成矿年龄为8196.4Ma;第三期铀矿化为主成矿期后热液活动,主要是北东向含矿构造再活动,代表矿床有希望矿床,铀成矿年龄为61Ma。系统地对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期伴生矿物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下庄矿田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富含CO2、H2,同时含CO和少量CH4气体,下庄矿田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来源,流体还原性强,含有深部幔源成分。石土岭、竹山下矿床等第一期铀成矿温度高(200330℃),成矿流体盐度大,含子矿物包裹体中盐度可达到40%,气体成分CO2含量高;第二期成矿时希望、下庄、寨下、仙石矿床成矿流体为酸性流体,气相成分富H2和CO2,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希望硅化断裂带型铀矿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30140℃,1.57%4.03%和270290℃,5.26%7.45%;下庄、仙石交点型铀矿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为130140℃,0.58%4.03%和270290℃,6.59%9.21%,其成矿机制表现为深部含铀流体、大气降水两种不同性质流体混合。同时稀土元素示踪及C、H、O同位素示踪结果亦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不同来源混合的特征。通过对区域构造活动背景分析、铀成矿阶段划分、不同类型铀矿床的控矿因素及铀成矿机理研究,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建立了下庄矿田综合成矿模式,认为深部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控制,构造减压沸腾、幔源流体与壳源流体混合是铀矿沉淀卸载两种主要机制。早期铀矿化受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来自幔源碱性流体沿韧性剪切带上涌,与围岩发生碱交代,同时萃取花岗岩中成矿物质铀,韧性剪切带中铀矿床成矿时间早、深度大、碱性蚀变强烈,为深部找矿重点部位;晚期铀成矿主要受北东向构造控制,铀矿体主要呈北东向展布,赋存于硅化破碎带及其次级构造中,铀矿物与微晶石英、赤铁矿、紫黑色萤石、红色方解石共存,该期构造活动频繁,铀矿化持续时间长,脉石成分复杂。晚期热液构造对矿体保存具有破坏作用,引起矿体活化,可形成晚期铀矿脉,同时引起矿体贫化。综上所述,下庄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具有一致性,铀成矿是多期作用结果。铀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和壳源多种来源,成矿流体具有碱性向酸性演化的性质,铀源来自于富铀岩体,矿化剂来自幔源,铀矿体定位受构造性质、围岩、矿后期流体活动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同类型铀矿床是某一阶段流体在物理、化学性质突变情况下在不同围岩中卸载成矿的结果。早期铀成矿为中高温碱交代成矿,晚期为中低温酸交代成矿,多期热液活动可能形成矿体的叠加,也可造成矿体的再活化。
二、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赣南黄沙铀矿区辉绿岩成因及其与铀成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岩相学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 Sr-Nd-Pb同位素 |
4 讨论 |
4.1 岩石成因 |
4.2 成岩构造背景 |
4.3 与诸广?下庄矿集区辉绿岩对比 |
4.4 辉绿岩与铀矿化关系 |
5 结论 |
(2)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地质特征 |
2 产铀花岗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特征 |
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2.2 矿物学特征 |
3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 |
3.1 成矿时代 |
3.2 成矿物质来源 |
3.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3.4 成矿模型 |
4 研究展望 |
4.1 花岗岩中铀活化机制和铀成矿时代研究 |
4.2 侏罗纪(175~145Ma)花岗岩型铀矿床以及铀钨多金属的成因研究 |
5 结语 |
(3)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
1.1.4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2.2.1 参数特征 |
2.2.2 放射性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变形特征 |
3.3.2 微观变形特征 |
3.3.3 有限应变测量 |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
4.1.1 连山关铀矿床 |
4.1.2 黄沟铀矿床 |
4.1.3 玄岭后铀矿床 |
4.2 铀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
4.3.1 铀矿体围岩 |
4.3.2 围岩蚀变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
4.4 铀成矿作用 |
4.4.1 铀成矿时代 |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
4.4.4 铀的活化迁移 |
4.4.5 铀的沉淀机制 |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诸广山地区棉花坑矿床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热液型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 |
1.2.2 黄铁矿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
1.2.3 赤铁矿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
1.2.4 诸广山地区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构造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床分布特征 |
2.2.2 矿体特征 |
2.2.3 矿石特征 |
2.2.4 围岩蚀变特征 |
3 铀成矿年代学 |
3.1 成矿阶段划分 |
3.2 铀成矿年龄 |
3.2.1 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
3.2.2 分析结果 |
3.3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4 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 |
4.1 矿物学证据 |
4.1.1 沥青铀矿 |
4.1.2 黄铁矿 |
4.1.3 赤铁矿 |
4.2 流体地球化学证据 |
4.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5 热液型铀矿沉淀富集条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粤北下庄铀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铀成矿地质条件 |
2.1 构造与铀成矿 |
2.1.1 NWW向控矿构造 |
2.1.2 NEE向控矿构造 |
2.1.3 NNE向控矿构造 |
2.1.4 断裂构造对矿床、矿体的影响 |
2.2 岩浆活动与铀成矿 |
2.3 中基性脉岩与铀成矿关系 |
2.4 围岩蚀变 |
2.5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 |
2.6 成矿物质来源 |
3 找矿方向 |
4 结论 |
(6)南岭成矿带铀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全位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铀成矿条件 |
2.1 初始铀源充足 |
2.2 多阶段大规模复式花岗岩广泛发育 |
2.3 “多”字形断裂网络 |
2.4 多阶段多来源成矿流体活动 |
3 铀矿地质特征 |
3.1 产铀花岗岩特征 |
3.2 赋矿围岩特征 |
3.3 控矿构造特征 |
3.4 热液蚀变特征 |
3.5 铀矿化特征 |
4 区域铀成矿规律 |
5 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 |
6 讨论 |
6.1 “全位成矿与缺位找矿”理念 |
6.2 找矿应用 |
7 结论 |
(7)粤北下庄铀矿田基性岩脉Ar-Ar定年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特征 |
1.2 矿床地质特征 |
2 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 |
2.1 样品特征 |
2.2 测试方法 |
2.3 测试结果 |
3 讨论 |
3.1 基性岩脉角闪石40Ar-39Ar年龄及其可靠性 |
3.2 基性岩脉的侵位年龄与铀矿化年龄的关系 |
3.3 下庄地区200~190Ma(角闪石Ar-Ar)基性岩脉的构造意义 |
3.4 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关系 |
4 结语 |
(8)下庄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原位微区U-Pb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花岗岩型铀矿现状 |
1.2.2 铀矿年代学现状 |
1.2.3 研究区年代学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 |
3.1 研究区位置 |
3.2 铀矿化特征 |
3.2.1 铀矿化概况 |
3.2.2 矿石矿物组合特征 |
第四章 铀矿原位微区年代学 |
4.1 样品及预处理方法 |
4.2 fs-LA-ICP-MS铀矿物U-Pb定年 |
4.2.1 方法概述 |
4.2.2 样品制备及标样选定 |
4.2.3 仪器参数及对仪器的调整 |
4.2.4 年龄特征 |
4.3 SIMS铀矿物U-Pb定年 |
4.3.1 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 |
4.3.2 样品制备 |
4.3.3 仪器性能与标样选择 |
4.3.4 年龄特征 |
第五章 成矿年代学地质意义分析 |
5.1 下庄矿田铀成矿年龄 |
5.2 成矿与构造动力学耦合 |
5.2.1 构造演化背景 |
5.2.2 岩浆活动 |
5.2.3 区域热液活动 |
5.3 成矿铀源-稀土元素(REEs)的证据 |
5.4 铀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响应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期的的科研成果 |
(9)广西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依据、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及讨论 |
1.2.4 苗儿山花岗岩铀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7.1 主要成果 |
1.7.2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构造分级 |
2.3.2 构造特征 |
2.4 岩浆岩 |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脉体及围岩蚀变 |
3.3 矿石主要特征 |
3.3.1 矿石类型及组构 |
3.3.2 矿物学特征 |
3.3.3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4 铀矿物成分分析 |
4 区域铀成矿的制约因素 |
4.1 区域地层与铀成矿的关系 |
4.1.1 区域地层含铀性与铀成矿的关系 |
4.1.2 区域地层发展变化与铀成矿的关系 |
4.2 区域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 |
4.2.1 构造应力方向的确定 |
4.2.2 构造演化与构造应力场的对应关系 |
4.2.3 成矿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动力学分析 |
4.3 岩浆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 |
4.3.1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4.3.2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讨论 |
4.4 脉岩与铀成矿的关系 |
4.4.1 地球化学特征 |
4.4.2 年代学 |
4.4.3 脉岩与铀成矿的关系讨论 |
4.5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
4.5.1 矿化蚀变特征及分带 |
4.5.2 不同矿化蚀变带地球化学特征比较 |
4.5.3 不同矿化蚀变带的元素迁移特征 |
4.5.4 地化特征和元素迁移规律对铀成矿机理的指示 |
5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5.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1.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2 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
5.2.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2.2 碳同位素组成 |
6 矿床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构建 |
6.1 成矿年代学 |
6.1.1 典型矿床成矿期次划分 |
6.1.2 岩矿时空特征、类型讨论 |
6.2 成矿来源 |
6.2.1 成矿流体来源 |
6.2.2 铀源 |
6.2.3 热源 |
6.3 成矿机理探讨 |
6.3.1 铀的迁移形式 |
6.3.2 铀的沉淀富集机理 |
6.4 成矿模式构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粤北下庄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花岗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花岗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3 工作区地质研究概况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铀矿成矿时代研究 |
1.4.2 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1.4.3 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深度研究 |
1.4.4 含矿、控矿构造研究 |
1.4.5 综合成矿模式构建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3.1 花岗岩 |
2.3.2 中酸性脉岩 |
2.3.3 中基性脉体 |
2.4 构造 |
2.4.1 东西向构造 |
2.4.2 北东东向构造 |
2.4.3 北北东向构造 |
2.5 区域矿产 |
3 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流体对比 |
3.1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 |
3.3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3.4 流体包裹体成矿深度估算 |
3.5 岩体剥蚀深度估算 |
4 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对比 |
4.1 不同类型矿床矿化蚀变特征对比 |
4.1.1 不同类型矿床矿物组合特征 |
4.1.2 石土岭矿床矿化蚀变化学元素变化特征 |
4.1.3 希望矿床矿化蚀变化学元素变化特征 |
4.1.4 竹山下矿床矿化蚀变化学元素变化特征 |
4.1.5 下庄、仙石交点型矿床矿化蚀变化学元素变化特征 |
4.2 成矿期矿物中稀土元素特征对比 |
4.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稀土元素总量 |
4.2.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4.3 不同类型矿床同位素特征对比 |
4.3.1 C、O同位素 |
4.3.2 H、O同位素 |
4.3.3 Sr、Nd同位素 |
5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
5.1 下庄矿田铀矿床类型划分 |
5.2 石土岭(337)矿床铀成矿模式研究 |
5.2.1 矿床地质背景 |
5.2.2 矿体地质特征 |
5.2.3 成矿模式 |
5.2.4 找矿标志 |
5.3 竹筒尖矿床铀成矿模式研究 |
5.3.1 矿床地质背景 |
5.3.2 矿体地质特征 |
5.3.3 矿床成矿模式 |
5.3.4 矿床找矿标志 |
5.4 希望(330)矿床铀成矿模式研究 |
5.4.1 矿床地质背景 |
5.4.2 矿体地质特征 |
5.4.3 成矿模式 |
5.4.4 找矿标志 |
5.5 下庄(336)矿床铀成矿模式研究 |
5.5.1 矿床地质背景 |
5.5.2 矿体地质特征 |
5.5.3 矿床成矿模式 |
5.5.4 矿床找矿标志 |
5.6 新桥东(332E)矿床铀成矿模式研究 |
5.6.1 矿床地质背景 |
5.6.2 矿体地质特征 |
5.6.3 矿床成矿模式 |
5.6.4 矿床找矿标志 |
6 下庄铀矿田铀成矿机制及铀成矿模式 |
6.1 铀成矿时代 |
6.2 不同类型矿床铀成矿机制 |
6.2.1 成矿流体来源 |
6.2.2 成矿物质来源 |
6.2.3 成矿热量来源 |
6.2.4 成矿物质运移机制 |
6.2.5 成矿物质卸载机制 |
6.2.6 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对比 |
6.3 铀成矿模式构建 |
7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赣南黄沙铀矿区辉绿岩成因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 张熠阳,钟福军,潘家永,夏菲,祁家明,李海东,刘文泉. 地球科学, 2022(01)
- [2]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张龙,陈振宇,汪方跃. 岩石学报, 2021(09)
- [3]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4]诸广山地区棉花坑矿床铀成矿氧化还原条件研究[D]. 陶意.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5]粤北下庄铀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J]. 周堂波,江卫兵,李俊.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0(02)
- [6]南岭成矿带铀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全位成矿模式[J]. 赵如意,王登红,陈毓川,冷成彪,秦锦华,赵晨辉. 地质学报, 2020(01)
- [7]粤北下庄铀矿田基性岩脉Ar-Ar定年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新认识[J]. 骆金诚,齐有强,王连训,陈佑纬,田建吉,石少华. 岩石学报, 2019(09)
- [8]下庄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原位微区U-Pb年代学研究[D]. 郑欣. 西北大学, 2019(12)
- [9]广西苗儿山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王正庆.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8(05)
- [10]粤北下庄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对比研究[D]. 何德宝.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