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趋势

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趋势

一、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的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百娣[1](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吴莹[2](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曾建辉[3](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认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李鸿祥[4](2017)在《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电子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纸质书籍中多感官体验设计进行探究。传统纸质阅读不仅仅是对所写的文本内容的单纯感受,而应当是融合触感、墨香、印刷效果以及纸质书页柔硬等多种感官愉悦的阅读方式,这些正是书装设计所带给纸质书籍的魅力所在。通过将读者的其它感知体验如:手感、触感、听觉、嗅味觉等多种感官元素结合在一起,体现到纸质书籍装帧设计当中,塑造出一种多元化多感官阅读体验,从而将一种崭新的设计手法运用到我国书籍装帧设计之中。本论文的关键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状况、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系统全面的概述,第二章多感官体验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的概述以及关联性分析,是对核心概念及相关重要概念进行探究。第三章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章节,其第一部分书籍装帧设计中感官体验元素表现形态;第二部分书籍装帧设计中多感官语言的传达;最后一部分是陈述多感官书籍装帧设计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并结合自身参与的设计案例对功能性表达、审美性表达、针对性表达、传承性表达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巩固完善本文的观点。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学术观点及中心思想进行概括与总结,论述了本文论点对中国书籍设计发展道路的启示,并对书籍装帧设计行业的发展进行基于理论指导之上的展望。本文将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中感官体验元素表现形态的研究,将视觉语言的传达、手感设计的体验、听觉感官的共鸣、嗅觉形式的融入、味觉体验的延伸等感官设计方法融入书籍当中,使书籍达到“形神兼备、相得益彰、读来有趣,受之有益”的目的,带给读者阅读体验上的感官刺激,强化读者的阅读效率,为我国书籍装帧带来更加良性的设计方式。在设计过程中把握书籍装帧功能性、审美性、针对性与传承性表达方式的研究,根据读者受众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营造出“引人入胜、感同身受”的阅读氛围,达到书籍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共融。主旨在于通过对多感官体验设计的探析,促进数字媒体时代下纸质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

阎怀兰[5](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胡文敏[6](2011)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长期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迅速由虚拟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一时间金融危机对各产业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的发展研究也紧随其后。但是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研究却没有跟进,所以本文依据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影响,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的长期发展对策。本文主要研究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影响。首先着重从造纸产业主要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包装类用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的产销变化;另外从这四类纸产品的进出口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对它们的影响;并以国内消费和出口量增幅差为测度,对国内和国外市场各类产品的受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其次从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原料的影响来分析我国造纸原料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再次分析梳理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造纸产业为应对危机所提出或实施的一些长短期对策。文章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产业现状对我国造纸产业进行SWOT分析,并通过SWOT矩阵分析整理得出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总体对策;最主要的是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纸产品产销、原料的影响和前期应对危机的长短期对策,着重从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角度提出了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领域对策。

顾琼[7](2010)在《浅谈纸类包装材料及印刷用纸品的发展趋向》文中研究表明①研发食品包装用功能型专用纸板;②发展复合纸袋;开发植物纤维快餐盒;③研发天然绿色包装材料;④开发以草浆为主的一次性餐具专用纸板;⑤开发应用纸浆模塑制品。

孙鹤章[8](2010)在《纸张与印刷(连载三)》文中提出(接上期)2纸张与印刷纸张是印刷耗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好坏决定了印刷作业过程中的稳定与否和印刷品质量优劣。印刷企业作为生产型服务企业,每年的原材料消耗巨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作为薄利行业的印刷业带来不小的影响。纸张是印刷成本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一般纸张成本占到印刷成本的60%~70%,纸张价格的波动,使印刷企业的成本压力加

黄飞珏[9](2010)在《中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社会的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传媒业空前繁荣的局面。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的多样化,带来了与全球化传播同步前进的新时代。中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于近二十余年中飞速发展的一种纸质媒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传播功能。本文依据传播学理论及媒体管理学理论,对生活类周报刊办报理念、媒体定位和管理运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生活类周报刊有别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独特性和缺失性。文章以我国大陆目前有较大影响的多份周报刊为实例,同时比照了香港及国外的同类媒体近况,对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从回顾其历史流变、观照其当下布局着手,指出了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与传统媒体相比,虽然具有专门化、市场化、服务性能强等诸多优势,同时也因其新闻报道的滞后、媒体介入性弱、同业间的恶性竞争等问题的存在,面临了格外严峻的市场风险。文章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的极大丰富、科技的长足发展、多元文化的布局、以及市场经济日趋发达完善的环境、大众阅读群体对生活服务讯息的旺盛需求,是生活类周报刊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这一方兴未艾的纸质媒体,有着可供挖掘的巨大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在研究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之后,认为外部形态的合理设计、内容特质的鲜明确立、营销手段的灵活使用、财务经济的科学管理,是生活类周报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从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机制建构等多方面,设计了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合理途径。文章还展望了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未来的发展前景。

姚春丽[10](2008)在《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尾巨桉为原料,测定其材性,并采用不同制浆方法、生物预处理及不同漂白程序,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干强剂,对其制浆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尾巨桉的工业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指导。对尾巨桉材性和APMP制浆工艺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尾巨桉相比于其它桉木的综纤维素含量高(75.8%),木材色泽较浅,基本密度比较小(0.487g/cm3),纤维长宽比最大61,柔性系数比较大;得到尾巨桉APMP较适宜的化学预处理条件,尾巨桉APMP的白度达到了66%ISO,运用NOSA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尾巨桉APMP裂断长、白度与化学预浸条件的回归方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尾巨桉KP-AQ的制浆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东门和雷州尾巨桉材性差别不大。得出东门和雷州尾巨桉尾巨桉KP-AQ制浆的蒸煮工艺条件比较相近。对雷州尾巨桉KP-AQ浆进行漂白研究,得出常规D1-E-D2-P漂后浆白度为81.1%,黏度为972mL/g。通过丙酮抽滤后,白度上升到83.2%;用Mg(OH)2代替NaOH的漂后浆白度为81.0%,黏度为931mL/g;原浆经氧漂后白度为58.4%,黏度为914mL/g,卡伯值为7.76;O-D1-E-D2漂后纸浆白度为86.0%,黏度为872mL/g;O-D-E-P漂后纸浆白度为85.4%,黏度为883mL/g。用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用量10U/g,反应时间90min,处理温度60℃,pH值6.0,浆浓度10%。纸浆白度为55.2%,卡伯值为8.38。纸浆黏度有所提高,木聚糖酶助漂后纸浆物理强度有所增加。研究生物漂白机理得出:木聚糖酶处理后,浆中聚戊糖的含量下降了3.51%,酸不溶木素含量下降了0.12%。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木聚糖酶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化不大。扫描电镜分析得出,未经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纤维表面比较光滑,结构紧密。经过预处理浆纤维表面出现了孔隙。对照浆和酶解浆的红外光谱和酶解液紫外光谱分析得出,木聚糖酶生物处理后纤维上产生游离羟基,增加了纤维间的氢键结合。木聚糖酶降解了纸浆中的部分木聚糖,溶出纸浆中的少量木素。与其它木聚糖酶相比,由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浆料黏度提高,酶用量少。雷洲尾巨桉KP-AQ浆TCF漂白的O-X-Mn-P中,纸浆白度达到80%,而黏度在800mL/g以上;轻(超轻)ECF工艺漂白尾巨桉KP-AQ浆,O-X-A-D1-Ep-D2漂白效果较好。总用氯量为0.95%时,纸浆白度达到85%以上。比达到相同白度的常规ECF(O-D1-E-D2)节省60%ClO2,比O-D1-Ep-D2漂白工艺节约40%ClO2,降低了漂白废水污染负荷。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作用及机理。得到了添加LAS尾巨桉AS-AQ蒸煮的最佳条件,LAS能够使纸浆得率增加,白度提高,黏度增加,保水值增加,苯醇抽出物降低;加入LAS并没有使蒸煮液中蒽醌颗粒的粒径减小,蒸煮液中小于0.45μm粒径的蒽醌浓度在常温下比无LAS要低35%;LAS使木片内部的蒽醌含量大幅度的增加,使100℃和120℃的磺酸基数量提高了。在氧漂过程中最优的助剂为复合型表面活性剂(0.25%LAS和0.25%AEO-9)使白度增加3.6度,卡伯值降低1.3,黏度稍有降低;木聚糖酶在Tween80加入量20mg/mL时,酶活达到最大并提高27%;H2O2漂白的最佳助剂为NP系列,加入0.25%NP-10和0.75%NP40时,HLB值为16.1时效果最佳;在O-X-Q-P各段均加入助剂,可以使白度增加5.1度,手抄片纸浆物理强度增加。研究了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通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将其应用在尾巨桉KP-AQ浆中。结果表明,CTSAD(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比CTS(壳聚糖)各项物理强度指标提高明显,且用量较少。电子显微镜下看出,加入助剂后纤维交织状况更加密集,尤其加CTSA后,纤维交织的密集程度较之空白纸样有很大提高。探讨了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CTSAD三元接枝共聚物及混合使用工艺条件及其增干强效果。接枝率为35.59%阳离子淀粉-聚丙烯酰胺应用效果很好。用量在0.8%,打浆度在46°SR附近,成纸的撕裂指数由4.7mN·m2/g提高到9.5mN·m2/g,耐折度由229次提高到278次,抗张指数由74.70N·m/g提高到147.94N·m/g。对于混合增强剂,在反应温度40℃,pH8.5,阳离子淀粉-丙稀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与C他SAD三元接枝共聚物之比为5:5时,纸张的撕裂度、耐折度、抗张指数分别得到显着提高,并为碱性造纸和低定量造纸提供可能。

二、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的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的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3)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一、新闻体
        二、论文体
        三、杂感体
        四、文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三、关于童书出版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本章小结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状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多感官体验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的概述以及关联性分析
    2.1 多感官体验设计概述
        2.1.1 多感官体验设计的追本溯源
        2.1.2 多感官体验设计的发展态势
        2.1.3 多感官体验设计的理念特性
    2.2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2.2.1 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解析
        2.2.2 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演变
        2.2.3 书籍装帧设计的表现要素
    2.3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联性
        2.3.1 从电子媒介时代背景下看纸质媒介发展的现状
        2.3.2 论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融入书籍中的积极影响
        2.3.3 多感官体验设计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联与互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感官元素、传达方式及运用原则
    3.1 书籍装帧设计中感官体验元素表态
        3.1.1 形神兼备——书籍外形中的感官体现
        3.1.2 鉴貌辨色——书籍色彩中的感官体现
        3.1.3 图文韵律——书籍板式中的感官体现
        3.1.4 感同身受——书籍插图中的感官体现
        3.1.5 因材制宜——书籍材质中的感官体现
    3.2 书籍装帧设计中多感官语言的传达方式
        3.2.1 视觉语言的传达
        3.2.2 手感设计的体验
        3.2.3 听觉感官的共鸣
        3.2.4 嗅觉感知的融入
        3.2.5 味觉体验的延伸
        3.2.6 五感之间的互通联觉
    3.3 多感官书籍装帧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3.3.1 把握书籍装帧中感官的整体性
        3.3.2 遵循书籍装帧中感官的秩序性
        3.3.3 整合书籍装帧中感官的规范性
        3.3.4 强化书籍装帧中感官的可读性与交互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表达方式分析
    4.1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功能性表达
        4.1.1 传道授业——满足传播功能
        4.1.2 识书明理——满足识别功能
        4.1.3 百读不厌——满足阅读功能
        4.1.4 手不释书——满足便携功能
    4.2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审美性表达
        4.2.1 千姿百态、形具神生——书籍多感官的“形态美”
        4.2.2 重于过程、轻于结果——书籍多感官的“体验美”
        4.2.3 循序渐进、由浅至深——书籍多感官的“仪式美”
        4.2.4 引人入胜、身临其境——书籍多感官的“意境美”
    4.3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针对性表达
        4.3.1 舒适、安全的多感官体验设计表达——儿童书籍
        4.3.2 个性、趣味的多感官体验设计表达——青年书籍
        4.3.3 品味、成熟的多感官体验设计表达——中年书籍
        4.3.4 宜识、便捷的多感官体验设计表达——老年书籍
    4.4 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传承性表达
        4.4.1 民族特色与感官设计的互融意义
        4.4.2 传统工艺在多感官书籍中的继承
        4.4.3 书卷之气在多感官书籍中的体现
        4.4.4 文化价值在多感官书籍中的承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及见解
    5.2 后续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附录 《读者调查问卷表》
致谢

(5)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媒介的变化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二、经济审美化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长期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研究
        1.3.2 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发展研究
        1.3.3 对当前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2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影响分析及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预测
    2.1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发展
        2.1.1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根源分析
        2.1.2 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2.2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影响分析
        2.2.1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2.2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3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发展预测
        2.3.1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发展定性预测
        2.3.2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发展定量预测
第3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纸产品的产销影响及对后危机时期的启示
    3.1 纸产品的分类和选择
        3.1.1 纸产品的分类
        3.1.2 本文研究纸产品的选择
    3.2 金融危机对各类纸产品的产销影响分析
        3.2.1 金融危机对包装类用纸的产销影响分析
        3.2.2 金融危机对文化用纸的产销影响分析
        3.2.3 金融危机对生活用纸的产销影响分析
        3.2.4 金融危机对特种纸及纸板的产销影响分析
    3.3 金融危机对后危机时期产销的启示
        3.3.1 金融危机对各类纸产品的影响度分析
        3.3.2 后危机时期我国纸产品的产销发展方向
第4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原料结构的影响及对后危机时期的启示
    4.1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原料消耗情况的分析
        4.1.1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原料消耗总体情况分析
        4.1.2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进口原料消耗情况分析
        4.1.3 金融危机对我国造纸国产原料消耗情况分析
    4.2 金融危机对后危机时期原料结构的启示
        4.2.1 金融危机下造纸原料消耗变化的影响分析
        4.2.2 后危机时期我国造纸原料的发展方向
第5章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造纸产业对策的梳理
    5.1 对策的梳理与分类
        5.1.1 短期对策
        5.1.2 长期对策
        5.1.3 对策梳理
    5.2 长短期对策的效用分析
        5.2.1 短期对策的效果分析
        5.2.2 长期对策的作用分析
第6章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发展对策
    6.1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1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优势
        6.1.2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劣势
        6.1.3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机会
        6.1.4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威胁
    6.2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总体对策研究
        6.2.1 SWOT矩阵分析
        6.2.2 基于SWOT矩阵的总体对策研究
    6.3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领域对策研究
        6.3.1 市场对策
        6.3.2 产品对策
        6.3.3 原料对策
        6.3.4 其他对策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8)纸张与印刷(连载三)(论文提纲范文)

2纸张与印刷
    2.1纸张的分类及印刷书写用主要纸及纸板
        2.1.1纸张的分类
        2.1.2纸张的结构特点
        2.1.3印刷书写用主要纸及纸板
        2.1.4印刷书写纸的发展趋势
        2.1.5目前我国所采取的主要印刷方式和相应使用的纸张
        2.1.6包装用纸及纸板

(9)中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资料来源
第二章 生活类周报刊的特定性与缺失性分析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分类和优劣势分析
        一、传统媒体的类别
        二、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第二节 生活类周报刊的独特性和缺失性分析
        一、趋于专门化的生活类周报刊的特点
        二、生活类周报刊的办报理念、媒体定位和管理运作
        三、生活类周报刊的文化影响力
        四、生活类周报刊的优势
        五、生活类周报刊的劣势
第三章 生活类周报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历史流变
    第二节 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的发展布局问题
        一、市场格局形成缓慢
        二、媒体自身发展失衡
    第三节 我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实例分析
        一、实例一:上海《申江服务导报》发展分析
        二、实例二:北京《精品购物指南》发展情况分析
        三、实例三:重庆《新女报》发展情况分析
        四、实例四:天津《假日100天》发展情况分析
    第四节 它山之石:香港和国外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经营情况分析
        一、香港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经营情况分析
        二、国外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经营情况分析
第四章 生活类周报刊的市场和发展价值分析
    第一节 生活类周报刊的市场分析
        一、市场竞争与淘汰的现实原因分析
        二、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潜在空间分析
        三、从"独大现象"到"二元现象"
    第二节 生活类周报刊的发展价值分析
        一、物质丰富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要求
        四、生活类周报刊价值的形成
        五、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风险
第五章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合理途径
    第一节 外部环境:市场的需求及其定位
        一、读者群体特征及心理需求
        二、广告客户特征及心理需求
        三、生活类周报刊的市场定位
    第二节 内部条件:报社内部的经营要素
        一、人才资源分析
        二、资金资源分析
        三、竞争力主导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的合理途径
第六章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前景展望
    第一节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契机
    第二节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出路
    第三节 生活类周报刊发展前景展望
        一、进入全媒体介质传播时代
        二、转向通讯社式的传播流程
        三、互动传播彰显人性关怀
        四、公司化运营完全走向市场
结语
附录一:申江服务导报创刊10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附录二:中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样本资料一览
附录三:生活类周报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10)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国际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2 我国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3 桉木的种植现状及制浆特性
    1.4 桉木现有的制浆方法
        1.4.1 桉木KP法制浆
        1.4.2 桉木APMP制浆
        1.4.3 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研究现状
    1.5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和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5.1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中的应用现状
        1.5.2 表面活性剂在TCF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6 桉木浆的漂白现状
        1.6.1 桉木浆有元素氯漂白
        1.6.2 桉木常规ECF、TCF漂白
        1.6.3 桉木浆生物漂白
    1.7 增强剂的应用
        1.7.1 造纸增强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1.7.2 纸张干强剂增强机理
        1.7.3 干强剂的种类和应用
    1.8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8.2 论文研究内容
2 尾巨桉与其它桉木材性比较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取样
        2.1.2 试样准备
    2.2 结果
        2.2.1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长度
        2.2.2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宽度
        2.2.3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的维壁厚和腔径
        2.2.4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纤维形态
        2.2.5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化学组成
        2.2.6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密度
        2.2.7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弦径顺纹尺寸在干燥和饱和水分后变化情况
    2.3 讨论
        2.3.1 尾巨桉纤维形态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2 尾巨桉化学组成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3 尾巨桉密度与其他树种的比较分析
    2.4 小结
3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试样准备
        3.1.2 预浸设备
        3.1.3 磨浆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两段预浸废液残碱、残余过氧化氢测定
        3.2.2 消潜条件
        3.2.3 纸浆性能检测
        3.2.4 浆料及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2.5 纸张性能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研究
        3.3.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研究
        3.3.3 尾巨桉原料、APMP、制浆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4 小结
        3.4.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
        3.4.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
4 尾巨桉KP-AQ制浆与漂白特性的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1.1 原料
        4.1.2 实验设备
        4.1.3 酶液
        4.1.4 抄纸与纸性检测
    4.2 实验方法
        4.2.1 纸浆性能测定
        4.2.2 漂白方法
        4.2.3 乙烯糖醛酸含量(HUT法)
        4.2.4 纸浆化学成分分析
        4.2.5 酶解液紫外光谱图的绘制
        4.2.6 酶解前后纸浆的X射线衍射分析
        4.2.7 酶解前后纸浆的扫描电镜测定
        4.2.8 酶解浆红外光谱扫描
        4.2.9 DNS法测定酶解液总还原糖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立地条件尾巨桉KP-AQ制浆工艺研究
        4.3.2 雷洲尾巨桉KP-AQ浆常规ECF漂白工艺及浆料红外光谱扫描
        4.3.3 木聚糖酶生物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工艺研究
        4.3.4 雷洲尾巨桉KP-AQ浆超轻ECF及TCF漂白的研究
        4.3.5 木聚糖酶漂白雷洲尾巨桉KP-AO浆的机理研究
5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应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仪器规格及来源
        5.1.3 蒸煮实验
        5.1.4 打浆
        5.1.5 抄纸
        5.1.6 纸张性能检测
    5.2 实验方法
        5.2.1 黑液残碱
        5.2.2 浆料保水值测定
        5.2.3 蒽醌浓度与吸光度值标准曲线的绘制
        5.2.4 分光光度法测定碱性亚钠蒸煮液中的蒽醌含量
        5.2.5 分光光度法测定木片内蒽醌浓度梯度
        5.2.6 离子交换法测定木片内磺酸基含量
        5.2.7 分子结构式法计算HLB值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蒸煮表面活性剂筛选
        5.3.2 添加LAS的尾巨桉AS-AQ制浆正交试验
        5.3.3 LAS在蒸煮中作用机理研究
        5.3.4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尾巨桉AS-AQ的TCF漂白研究
6 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在尾巨桉KP-AQ浆中的应用研究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药品及仪器
        6.1.2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测定
        6.1.3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合成
        6.1.4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性能指标测定
        6.1.5 红外光谱扫描
        6.1.6 浆料羧基含量测定
        6.1.7 抄纸
        6.1.8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
        6.1.9 纸页电镜扫描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机理
        6.2.2 壳聚糖类接枝共聚物增强机理
        6.2.3 合成接枝共聚物性能测定及分析
        6.2.4 CTS-DMDAAC及CTS-AM-DMDAAC共聚物结构标识
        6.2.5 尾巨桉KP-AQ浆中羧基含量分析
        6.2.6 添加CTS-AM-DMDAAC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6.2.7 纸页电镜扫描结果及讨论
        6.2.8 添加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增强剂前后纸性比较
        6.2.9 混合二元和三元体系干强剂工艺条件和使用效果研究
        6.2.10 添加二元、三元共聚物干强剂对尾巨桉KP-AQ漂白浆纸性影响
        6.2.11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尾巨桉材性
        7.1.2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制浆机理研究
        7.1.3 尾巨桉KP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7.1.4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7.1.5 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
    7.2 建议
        7.2.1 尾巨桉APMP制浆
        7.2.2 尾巨桉KP-AQ漂白
        7.2.3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和TCF漂白
    7.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的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3]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4]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研究[D]. 李鸿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5]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 [6]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造纸产业长期发展对策研究[D]. 胡文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浅谈纸类包装材料及印刷用纸品的发展趋向[J]. 顾琼.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0(10)
  • [8]纸张与印刷(连载三)[J]. 孙鹤章. 印刷世界, 2010(05)
  • [9]中国大陆生活类周报刊发展研究[D]. 黄飞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D]. 姚春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新世纪印刷纸品种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