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取穴常用穴位(25)

实用取穴常用穴位(25)

一、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二十五)(论文文献综述)

高晖[1](2020)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已有众多文献及临床研究证明。针灸临床的诊疗特色是经络辨证,但目前针灸临床治疗中对经络辨证的强调和重视尚有不足。基于古籍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可知,不论在经脉循行及病候、古今医家针灸处方选择、腧穴主治规律及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甲状腺疾病都同手阳明经关系密切,而手三阳经在不同程度上均和颈部疾患存在联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动态变化的特定部位,其体表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反应等会随着人体脏腑气血的盈亏虚实、机能状况的强弱盛衰而不断变化,因此,通过探寻特定经络腧穴在特定疾病状态下出现的特殊变化,可以更具针对性的指导针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诊察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的经络腧穴反应现象,总结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反应特性。方法以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观察组)和33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经络诊察法诊察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观察其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凹陷等形态异常)及压痛出现情况,并测定压痛点的固定压力值(15N)VAS评分;运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测定压痛点的相对压痛阈值(注:相对压痛阈值=部位压痛阈值-异神经节非穴非压痛点压痛阈值)。本研究以阳性反应物出现率、压痛出现率、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和相对压痛阈值作为观察指标,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诊察。结果1 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1经络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出现阳性反应物最多。其中,观察组内手阳明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与大肠经、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腧穴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两组受试者出现的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松软、凹陷等形态异常等)均多分布在上臂部。大肠经多集中在“手五里—臂臑”段,其中,观察组的手五里阳性反应物出现率为31.8%、臂臑为33.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同名腧穴出现率(手五里4.5%、臂臑3.0%)(P<0.01);三焦经阳性反应物多分布于“清冷渊—消泺”段,且观察组阳性反应物出现率(18.2%)高于对照组同段阳性反应物出现率(4.5%)(P<0.05);小肠经阳性反应物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分布规律。2手三阳经压痛出现率比较2.1经络压痛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观察组内大肠经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压痛率显着高于小肠经(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压痛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与小肠经压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经(P<0.01),但两组间小肠经压痛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腧穴压痛出现率比较上肢手三阳经压痛反应的分布规律为:①前臂部,两组受试者均在大肠经“下廉—手三里”段呈高压痛出现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臂部,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肘髎—手五里”段、臂臑压痛出现率较高,但观察组在“曲池—肩髃”段存在广泛压痛;两组受试者的三焦经压痛均集中在“清冷渊—消泺”段;而两组受试者的小肠经压痛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规律。进一步对两组间腧穴压痛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示:①经穴:大肠经经穴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曲池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68.2%、65.2%、54.5%、28.8%、27.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1);三焦经经穴消泺、清冷渊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22.7%、18.2%,均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5)。②非经穴:大肠经手五里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74.2%)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10.6%),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焦经消泺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9.1%)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比较对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进行比较,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均P<0.01);消泺、清冷渊(均P<0.05)]。4压痛点相对压痛阈值比较比较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的相对压痛阈值,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相对压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均P<0.01);消泺(P<0.05)]。结论(1)观察组大肠经和三焦经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压痛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初步提示两经与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状态具有相关性。(2)手阳明大肠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均显着高于手少阳三焦经,且在上臂循行部位呈现较广泛压痛,提示大肠经和甲状腺结节关系更为密切,临床应重视对本经的诊察,也为从阳明经论治甲状腺疾病提供了佐证。(3)甲状腺结节患者手三阳经阳性反应多分布于上臂部,提示上臂部腧穴和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更密切的联系。其中,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相较于其他穴位,更具特异性。

姜娜娜[2](2019)在《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文中认为目的 崩漏是指女子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或者下血淋漓不尽,突然大量出血称“崩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漏下”。崩漏在女性初潮后至绝经期间均可发病,在临床上,二者可以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崩漏病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崩漏病在女性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更年期、青春期发病者较多;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较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等原因也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引起贫血、不孕等妇科中常见并发症。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归属于“崩漏病”范畴。相对于西医,中医对于崩漏病症诊治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对于崩漏学术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有关崩漏的研究,现代学者更加侧重对于临床方药组成、功效、成分的研究,鲜有对文献渊源、针药的施治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崩漏病的古代文献论述,多分散在许多医家的医籍中,造成我们对古代医家理论与经验的继承的困难。综上,为临床治疗崩漏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发掘新的诊疗方法,对于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是势在必行,继承方可创新。方法 本课题采用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先秦至明清时期与崩漏相关的医家医着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崩漏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证治类型、治法用药、禁忌、调护等方面。首先通过使用《中华医典》查找与崩漏相关医籍,再通过阅读古籍、整理与崩漏相关的内容、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相关的图书资料可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中获取。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本论文系统的对崩漏病名源流进行了考辨,从《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病名开始,到后世医籍中出现的血崩、崩中去血、漏下赤白、崩中、漏下、崩中漏下、血山崩不止、崩暴下血等相关的病名,从而全面的了解了崩漏病的定义、范围。第二、本论文以时间为轴,医籍为索,系统整理了历代医家有关崩漏病的理论认识。本论文将崩漏的发展过程分为先秦两汉时期、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四个时期。本论文从每个时期的着名医籍有关崩漏的病名演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证治分型、治法方药、禁忌调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先秦两汉时期是崩漏病认识的发端时期,《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相关内容较少,但为后世诊治崩漏乃至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晋隋唐时期是诊治崩漏病的发展时期,《诸病源候论》补充崩漏的病因病机,提出冲任脉虚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治疗崩漏的针刺用穴。《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崩漏的理论和治法方药,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证无方的不足,提出治疗崩漏的新方法灸法,丰富了崩漏病的诊治内容。宋金元时期是崩漏发展的上升时期,陈自明提出冲任热损。严用和提出崩漏病机以肝伤为主。对崩漏病的理法方药的认识更为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提出脾胃虚弱致崩与肾阴亏虚相火失制致崩理论。张从正认为情志致病以悲为主和火热之邪致病。朱丹溪提倡崩漏乃是热为主,理法方药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是崩漏发展的继承、总结、完善并发扬的一个时期。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给予崩漏用药指导。张景岳提出治疗崩漏要注意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王肯堂、武之望、赵献可等医家对前人医家诊治崩漏病的理法方药进行详细总结。各医家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之时,又总结自身诊疗经验,崩漏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法用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日趋提高,不断完善。崩漏以冲任虚损、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治疗崩漏重视四物汤的应用。第三、本论文讨论了山西地域名老中医治疗崩漏的学术经验,治疗崩漏主要从肝、脾、肾入手。山西地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受东垣脾胃学说和明清医家影响较大,为山西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结论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秦汉时期崩漏病的诊治发端于秦汉,《黄帝内经》指出崩漏病机是阴虚阳搏,《金匮要略》记载治疗方药胶艾汤。隋唐至宋是崩漏病的发展时期,巢元方提出了冲任损伤的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丰富了治疗崩漏的方药,提出了治疗崩漏新方法针灸疗法。宋陈自明提出补阴、理气祛瘀的治疗原则,并强调炭药和风药的应用。严用和的情志致病和肝伤为主要病机,完善了崩漏的病因病机,丰富了崩漏的治法方药。金元时期是崩漏病的鼎盛时期,刘完素提出了滋阴清热法与补法配合使用,后服补药。张从正提出七情以悲为主与火热之邪是崩漏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主张凉血和经,慎用燥药。李东垣提出了脾胃损伤、肾水阴虚是崩漏的发病主要原因,提出脾胃是崩漏的治疗根本,开创了补脾升阳法、滋阴凉血的治法。朱丹溪提出血热是崩漏的主要原因,主张补气血,因证治宜。明清是崩漏发展的完备时期,理法方药丰富完善,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张景岳治疗崩漏重视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王肯堂对治法、方药进行归类。武之望在收录崩漏诊治内容由证录方,对崩漏的诊治更加细化。赵献可丰富了崩漏诊断的方法,腹诊法。傅山治疗重气血、调理脏腑以肝、肾为主。萧埙否认方之约治崩三法,提出澄源、复旧、塞流的治法。唐容川提出了正治法和从治法。崩漏的冲任损伤、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活血化瘀、温中补虚、滋阴清热的治法治则流传至今,四物汤一方在临床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崩漏从肝、脾、肾入手,崇尚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临证化裁。在学术思想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多受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和明清时期医家的学术思想影响。

李宝金[3](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指出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韩厚明[4](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研究说明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连颖妍[5](2018)在《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国时期的中医,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式中医教育模式的诞生、医学期刊的出现、针灸的复兴、西方思维的冲击、战争的威胁和破坏等多个因素影响,令他们无论在对疾病的理解、诊治方法,以至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交流等都有明显的改变,形成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中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阶段。中风病的诊治历代医家研究甚多,在民国时期的中医对中风病各个范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与现今的中风病诊治比较却有不少差异,这些理论、技术、思维如何演变是极具研究意义的范畴。可惜因为战乱等原因影响下,令这个时代不少的文献资料散佚,又或分散于各地,令民国时期的中风病文献研究相对缺乏。目的:通过蒐集民国时期,即1911-1949年,于医学期刊中其间所发表的与中风病相关的医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民国时期中医诊治中风病的情况,就该时期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的讨论、研究及实践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全面地呈现当时各医家或医学流派的理论特色,并分析其对中医发展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电子文献数据及纸质文献数据两大来源。透过检索《全国报刊索引》中的《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以及《大成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络数据库;并查阅《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收录的期刊及各地图书馆馆藏的实体期刊等,搜寻在题名中包含“中风”、“脑贫血”、“脑充血”、“脑溢血”、“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脑冲血”等关键词的期刊论文,筛选当中有关中风病的文献纳入研究,就该时期对中风病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认识,以及当时发表的病案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研究民国期间中风病中医诊治的阶段特色,发掘被遗忘的诊治观点,阐述该时期对中医诊治中风病的发展。成果:透过本研究,搜寻到1911年至1949年各类期刊文献共829篇,排除了与中风病无关的论文322篇,共纳入本次研究论文共507篇。当中以“中风”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64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294篇,共纳入352篇,在已排除的294篇之中,讨论伤寒中风的文献有31篇。以“脑贫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2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2篇,共纳入24篇。以“脑栓塞”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8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5篇,共纳入3篇。以“脑冲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10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3篇,共纳入7篇。以“脑出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35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1篇,共纳入34篇。以“脑充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58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10篇,共纳入48篇。以“脑溢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4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7篇,共纳入39篇。当中,已搜寻期刊共170份,其中来自中国内地期刊共161份,新加坡期刊2份,日本期刊4份,马来西亚2份,台湾期刊1份。结论:经过整理分析,归纳出民国时期与中风病有关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法、组方用药、针灸、病案等的内容,阐述该时期诊治中风病各个范畴的特色。民国时期论及中风病的诊断病名包括“中风”、“脑贫血”、“脑充血”、“脑溢血”、“脑出血”、“脑栓塞”、“脑冲血”等,其中以“中风”为主要常用名称。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理解主要分为外风论、内因论、中西汇通论等三大流派,外风论认为中风是由于风邪直中人体而引起;内因论则认为中风是由于体内火热、痰湿、气虚等内因导致肝风内动,上扰心神而成;中西汇通论医家则结合当时西方医学理论,指出中风乃血冲脑脉神经而成,指出由于各种因素,例如高血压,使血冲脑经,导致脑出血而成中风。由于对当时西方医学理论的认识,医家对人体的生理、解剖有更多的认识,认识到左右脑分别支配对侧肢体、语言功能多由左脑控制、高血压可引致中风等医学概念。治疗上,从外风立论的治法主要以疏风为主,常用方为小续命汤及侯氏黑散;内因立论者则主要以清火热、祛痰湿、补虚为主要治法,常用方包括补阳还五汤;中西汇通论医家则提出以潜阳镇逆,化痰泄浊为主要治法。然而,不同流派的医家对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当中,尤其是反对外风论的文献较为多见。中西汇通论医家认为治疗外风的走窜药会加重血冲脑经,使病情加重。而这理论体系也流传到现代,指导对中风病的治疗。同时,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新的治法如于头部置冰囊、灌肠、电疗等亦相继出现。针灸治疗方面,受承淡安的影响,于1930年后相继复兴,对治疗原则,取穴等,有更多的讨论,并多以艾灸结合针刺疗法,一般报道起效快,效果显着。

黄培冬[6](2018)在《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对CRF兔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的渐进性肾损害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属于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且预后极差。既往临床研究发现隔药饼灸可以改善早中期CRF患者的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CRF进程[2],但其内在机理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发现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时均与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而肾间质纤维化最重要的通路便是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3]。因此,我们提出假设:隔药饼灸防治CRF的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使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达到治疗、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因此,本实验希望通过研究隔药饼灸对CRF模型兔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正反馈因子TGF-β1、Smad3、CTGF、ILK及负反馈因子BMP-7、Smad7的表达,探讨隔药饼灸防治CRF的机制,从而提高隔药饼灸治疗CRF的临床指导价值及运用价值,并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CRF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本实验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干预慢性肾衰竭兔的机制研究”(8166150111)的部分内容。目的:通过观察隔药饼灸治疗CRF兔常规检查(血压、体重、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的变化及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1、Smad3、CTGF、ILK、Smad7、BMP-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隔药饼灸治疗CRF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体重在1.8kg2.2kg的清洁级雄性健康新西兰兔30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选6只为A组(空白组),其余给予为期3周的腺嘌呤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C组(氯沙坦钾组)、D组(隔药饼灸组)、E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每组6只,并予检测各组兔的血压、体重、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随即给予相应治疗3个疗程(共计36天),再次检测血压、体重、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处死后行肾脏病理切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采用Q-PCR、Western blotting测定正反馈因子TGF-β1、Smad3、CTGF、ILK及负反馈因子Smad7、BM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RF家兔血清TGF-β1、CTGF、BMP-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1.对体重、血压的影响体重方面:造模后与空白组对比,其余各组家兔的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干预组家兔的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及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体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体重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方面:造模后与空白组对比,其余各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隔药饼灸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舒张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抑制剂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尽管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钾组对比,隔药饼灸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的影响造模后与空白组对比,其余各组Scr、BUN、24h尿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Sc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Scr、BUN、24h尿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Scr、BUN、24h尿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Scr、BUN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药饼灸+抑制剂组Scr、BUN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24h尿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24h尿蛋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cr、BU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氯沙坦钾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cr、BUN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隔药饼灸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24h尿蛋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HE染色结果:空白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完整,毛细血管结构,肾间质结构正常,纤维组织增生不明显。模型组肾小球、肾间质充血,毛细血管结构破坏,肾小管肿大,管腔间隙狭窄,上皮细胞变性、肿大,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其它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间质充血,肾小管肿大,上皮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较之于模型组均有所减轻。Masson染色结果:空白组肾小管基底膜、小血管周围及肾间质可见少量胶原分布。模型组肾间质管腔明显增宽,肾间质、毛细血管周围纤维因增生而出现明显的蓝色。其余各组均能清楚观察到肾间质管腔不同程度增宽、胶原纤维不同程度增生的情况,但较之于模型组均有所减轻。4.对TGF-β1、Smad3、ILK、CTGF、Smad7、BMP-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TGF-β1、Smad3、ILK、CTGF mRNA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Smad7、BMP7mRNA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TGF-β1mRNA表达量下降(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TGF-β1mRNA表达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Smad3 mRNA表达量下降(P<0.01),而隔药饼灸+抑制剂组的Smad3 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mad3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ILK 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而隔药饼灸+抑制剂组的ILK 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的ILK mRNA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的CTGF mRNA表达量下降(P<0.01或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CTGF mRNA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Smad7 mRNA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mad7 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BMP-7mRNA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与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BMP-7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5.对血清TGF-β1、CTGF、BMP-7蛋白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TGF-β1蛋白表达显着下调(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TGF-β1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CTGF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CTGF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BMP-7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而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BMP-7蛋白表达升高(P<0.01)。6.TGF-β1、Smad3、ILK、CTGF、Smad7、BMP-7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1)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3的表达空白组肾组织TGF-β1、Smad3少量表达,为淡黄色;模型组TGF-β1、Smad3表达上调(P<0.05),为黄褐色。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抑制剂组的TGF-β1蛋白表达显着下调(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TGF-β1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干预组的Smad3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mad3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2)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ILK、CTGF、Smad7、BMP-7蛋白表达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TGF-β1、Smad3、ILK、CTGF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Smad7、BMP7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其中,与模型组对比,各干预组的TGF-β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TGF-β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干预组的Smad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的Smad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ILK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ILK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CTGF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或P<0.05)。与模型组对比,氯沙坦钾组、隔药饼灸组的Smad7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Smad7蛋白表达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各干预组的BMP-7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隔药饼灸+抑制剂组对比,隔药饼灸组的BMP-7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通过隔药饼灸改善CRF兔症状、体征、增加体重、降低血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降低血清Scr及BUN水平,减少24h尿蛋白排泄的趋势,证实隔药饼灸对CRF兔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隔药饼灸调节正反馈因子TGF-β1、Smad3、CTGF、ILK及负反馈因子Smad7、BM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证实隔药饼灸抗CRF肾间质纤维化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从而提高了隔药饼灸治疗CRF的临床指导价值及运用价值,也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CRF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于本性[7](2016)在《古代治疗性针灸歌赋的处方用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灸处方学是针对某一病机或某一症状,研究针灸治法、穴位配伍、组方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积累了大量的针灸处方,从春秋至明清,至今约有4300余首针灸处方(1)。从临床流传广泛的本身即是经验总结的针灸歌赋入手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处方取穴,则是不失为一个捷径。从流传下来的治疗歌赋来看,很多针灸歌赋保留了当时医家对疾病的观察、分析、诊断、针灸治疗的手段以及取穴等信息,由于诸多歌赋传播广泛,也是最经得起考验的处方用穴来源。从古代流传广泛的众多针灸歌赋中总结出最常见的针灸病症,并整理出这些常见病症的最基础的处方用穴,即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的目的。原则与方法:本文采用优选法的原则,即是从众多治疗性针灸歌赋处方用穴中找出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那么这些出现频率高的穴位,即是针对某个病症的最基础处方用穴。具体的方法包括收集、汇总和整理三个步骤。本课题共收集从宋至明清时期的治疗性针灸歌赋24首,包括玉龙歌、百症赋等。汇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针对穴位的汇总,另一方面是针对歌赋描述的病症,按病症进行分类汇总。最后的整理是根据汇总的结果分别进行穴位和病症的整理。结论:针对对古代24首治疗性针灸歌赋的纵向汇总与整理,本课题得出了如下结论:1、总结出针灸歌赋中最常用的20个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委中、太冲、中脘、曲池、气海、照海、列缺、阳陵泉、涌泉、(三)阴交、环跳、后溪、昆仑、大陵、承山、内关、大敦、内庭。再加上《天星十一穴歌》等歌赋反复出现的通里穴,本课题提出了临床最常用21精穴的概念,并21精穴之后探讨了这21精穴的相关规律。2、根据这21个穴位,汇总了所有歌赋中完全取自于这21个穴位的35个针灸处方。3、指出了众多针灸歌赋中的重复现象,并根据诸多重复的歌赋,总结出最常用的27个处方用穴。4、总结了40个(类)针灸歌赋中最常见的病症,并提炼出这些病症的最基础用穴。根据这40个(类)歌赋中最常见的病症的基础用穴,总结了诸多的用穴特点。并且提出了“取类比象”和“脏腑别通”两个特殊的取穴规律。5、在整理相关歌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文献学方面的问题。确定了《玉龙歌》的源头其实是来自于《针灸神书》的内容,确定了担截之法实为补泻之意,理顺了关于天星穴歌的脉络关系,对《通玄指要赋》中疑似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了探讨,也对中魁穴进行了辨析。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8](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王磊选编.-人民出版社,2011.-ISBN978-7-01-00ISBN9783-1:$30.00A163光荣与梦想:斯大林和民族国家的现代抉择/沈国权,林小芳着.-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6.-ISBN978-7-5136-0610-3:$39.80A745;K512.5

余金珊[9](2017)在《从阳论治抑郁症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狭义的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临床从阳论治抑郁症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方法查找历代医家对阳气与抑郁症关系的认识,从中医康复学的角度寻找和梳理以激发、振奋阳气为核心的传统康复方法,同时梳理从阳论治抑郁症的理论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溯源法、证实法相结合的文献研究法,在临床从阳论治抑郁症的基础上,以记载历代医家对阳气与抑郁症关系的认识的着作、医案等古代文献为主要文献依据,对文献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和归纳分析,以激发、振奋阳气为康复疗法的核心,对从阳论治抑郁症的传统康复疗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的症状分析,阐明抑郁症患者存在阳不足,气不顺,气不畅的病机特点。通过历代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的文献记载,从中选取能够提升人体阳气的康复方法,结合临床研究为该方法的提出补充证据。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心理康复法、运动康复法、药物康复法和针灸康复法--针刺三阳经和督脉法,选取的康复疗法主要以激发、振奋人体阳气为原则。并且传统康复疗法注重辨证论治、形神共养和杂合以治,从整体上进行调理,从而可以促进机体全面、整体的康复。结论:抑郁症归属于情志疾病的范畴,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文献记载中,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满胀痛,或者易怒善哭等为临床特征表现。本研究在临床从阳论治抑郁症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历代文献中阳气与抑郁症的关系,认为抑郁症的中医康复应遵循以振奋阳气为核心的治疗准则,以舒畅情志、调畅神机为核心的调养准则和以练意、练息、练形为核心的锻炼准则。同时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要做到辨证论治、形神共养和杂合以治,使得康复疗法既因人而异,满足病人各方面需求,又能做到综合调理,促进全面、整体康复。

夏铂[10](2010)在《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论》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历史研究可以发现,中医骨伤科技术主要表现为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零散到全面的发展历程。如在晋唐时期,仅有《肘后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着作记载部分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普济方》、《医宗金鉴》、《中国接骨图说》等着作记载了各部位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在发展过程中,中医骨伤科技术游离于中医基础理论之外,导致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理论的缺失。中医基础理论不关注人体的精细结构,没有解释病理变化的实证性语言。而对于医学而言,没有解剖学则影响了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学走上实证医学研究的道路。而骨伤科的发展需要解剖学等实证医学。这是因为骨伤科的基础是形态学,而中医学的辨证体系是非形态学,所以中医学的规范不包含骨伤科局部病变。这使中医骨伤科理论薄弱,尤其是技术方面,所以游离于中医基础理论之外。中医骨伤科在用药技术方面从属于辨证体系,但辨证与用药技术并不十分密切,用药技术具有非特异性。由于用药与骨折脱位无特异性,所以中医骨伤科用药与技术缺少相关性。对证用药与治病的关系,仅表现为用药有效性,这都是针对骨伤科疾病显示的证来采取用药,所以用药技术具有非特异性。另外,中医骨伤科技术与中国法医解剖学存在历史错位,纠其根源,是因为当时解剖水平尚不足以说明生理病理,对临床的应用价值尚不显着,故医学界持冷漠态度。而形态解剖学对司法验伤却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所以才受到重视。最后,中医骨伤科技术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重视实用经验和直观体验思维模式,导致了在发展过程中重视临床实用技术的发明,而忽视基础解剖生理的发现。所以,中医骨伤科技术没有理论指导,从而走向纯经验道路。此研究,不但帮助我们对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有一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摄取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发现其技术特点和历史规律,为以后研究提供借鉴。

二、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二十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二十五)(论文提纲范文)

(1)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穴位敏化及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1 腧穴的概念及内涵
        2 穴位敏化的研究概况
        3 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4 甲状腺疾病的经络诊察研究进展
        5 诊察经络腧穴敏化反应的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诊治概况
        1 现代医学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2 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3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治疗概况
        4 甲状腺疾病相关经脉的理论研究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
        2.3 观察指标
        2.4 入组与诊察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诊察结果
        3.3 上肢手三阳经腧穴诊察结果
        3.4 小结
讨论
    1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2 上肢手三阳经诊察结果分析
    3 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现象差异探讨
    4 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的意义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崩漏的定义、病名沿革
    1.1 定义
    1.2 病名沿革
2.先秦两汉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2.1 概述
    2.2 《黄帝内经》
    2.3 张仲景《金匮要略》
    2.4 《神农本草经》
3.晋唐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3.1 概述
    3.2 王叔和《脉经》
    3.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3.5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3.6 小结
4.宋金元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4.1 概述
    4.2 宋代官修医着
    4.3 齐仲甫《女科百问》
    4.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4.5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4.6 金元四大家
    4.7 小结
5.明清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5.1 概述
    5.2 方之约《丹溪心法附余》
    5.3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5.4 万全《万氏女科》
    5.5 李时珍《本草纲目》
    5.6 王肯堂《证治准绳》
    5.7 武之望《济阴纲目》
    5.8 张介宾《景岳全书》
    5.9 赵献可《邯郸遗稿》
    5.10 傅山《傅青主女科》
    5.11 萧埙《女科经纶》
    5.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5.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5.14 唐容川《血证论》
    5.15 小结
6.地域医家
    6.1 山西地方名医
    6.2 山西名老中医治崩特色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诊治崩漏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现状
        1.1.1 窦汉卿生平
        1.1.2 《针经指南》
        1.1.3 《针经标幽赋》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1.1.5 《交经八穴》
        1.1.6 针刺法和穴法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1.1.8 小结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2.1 生平
        2.1.1 儒家理学
        2.1.2 道家背景
    2.2 着述篇目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3.1 经穴
        3.1.1 命名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3.1.2 定位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3.1.2.2 头面部经穴
        3.1.2.3 肩背部经穴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2.6 上肢部经穴
        3.1.2.7 下肢部经穴
        3.1.2.8 讨论
        3.1.3 主治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3.1.3.2 头面部经穴
        3.1.3.3 肩背部经穴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3.6 上肢部经穴
        3.1.3.7 下肢部经穴
        3.1.3.8 讨论
        3.1.4 刺灸法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3.1.4.2 头面部经穴
        3.1.4.3 肩背部经穴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3.1.4.6 上肢部经穴
        3.1.4.7 下肢部经穴
        3.1.4.8 讨论
    3.2 经外奇穴
        3.2.1 来源
        3.2.1.1 源于《千金方》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3.2.1.3 窦氏首载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3.2.2.1 整理方法
        3.2.2.2 体例
        3.2.3 价值与影响
        3.2.3.1 价值
        3.2.3.2 影响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4.1 刺法
        4.1.1 治神得气
        4.1.2 补泻法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4.1.2.7 讨论
        4.1.3 透穴法
        4.1.3.1 应用腧穴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4.1.3.4 主治病症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4.1.3.6 产生因素
        4.1.4 刺血法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4.1.4.3 弹针出血
        4.1.5 针刺禁忌
    4.2 灸法
        4.2.1 灸须气至
        4.2.2 灸分补泻
        4.2.3 有常有变
        4.2.4 针、灸不同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学术专着
    学术论文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2 《针灸原枢》概况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查新报告

(4)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三、《脉书》研究综述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五、《盖庐》研究综述
        六、《引书》研究综述
        七、《遣册》研究综述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第一节 历谱
        第二节 二年律令
        第三节 奏谳书
        第四节 脉书
        第五节 算数书
        第六节 盖庐
        第七节 引书
        第八节 遣策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古代有关中风病的论述
    二、中风病的治疗研究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文献状态 第二章 文献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文献收集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病名
    一、中风
    二、伤寒中风与金匮中风
    三、真中与类中
    四、西医病名的汇聚:脑出血、脑充血、脑贫血
第二节 机理、病因病机
第三节 治法方药
第四节 针灸
    一、针刺
    二、灸法
    三、针灸病案分析
    四、民国时期针灸的复兴
第五节 民国治疗中风名家研究
    一、张山雷
    二、王清任
    三、费赞臣
    四、张锡纯
第六节 民国时期中风病特色疗法
第七节 西方医学的冲击
    一、解剖
    二、中西医理汇聚
    三、高血压
第八节 中风病的预防与预后
    一、中风病的预防
    二、高血压的防治及预后
    三、其他
第九节 民国年代期刊特色
    一、投稿形式
    二、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三、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对CRF兔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硏究
    第一节 慢性肾衰竭的西方医学认识
        一、流行病学
        二、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CRF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三、治疗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学认识
        一、病名沿革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隔药饼灸对慢性肾衰竭兔一般状态、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隔药饼灸对慢性肾衰竭兔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TGF-β1、Smad3、ILK、CTGF、Smad7、BMP-7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隔药饼灸对慢性肾衰竭兔血清TGF-β1、CTGF、BMP-7表达水平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隔药饼灸对慢性肾衰竭兔TGF-β1/Smads信号通路TGF-β1、Smad3、ILK、CTGF、Smad7、BMP-7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讨论
    一、隔药饼灸延缓CRF的机理探讨
        1.隔药饼灸对正反馈调节因子TGF-β1、Smad3、CTGF、ILK的影响
        2.隔药饼灸对负反馈因子Smad7、BMP-7的影响
    二、隔药饼灸延缓CRF的中医机理探讨
        1.光热效应是隔药饼灸起效的基础
        2.腧穴是隔药饼灸起效的途径
        3.药物是隔药饼灸起效的关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附件

(7)古代治疗性针灸歌赋的处方用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参考文献
2 前言
3 治疗性针灸歌赋处方用穴研究
    3.1 本篇引用针灸歌赋简介
        3.1.1 《针灸神书》
        3.1.2 《标幽赋》
        3.1.3 《通玄指要赋》
        3.1.4 《玉龙歌》
        3.1.5 《天星十一穴歌诀》
        3.1.6 《针灸歌》
        3.1.7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3.1.8 《灵光赋》
        3.1.9 《千金十一穴歌》
        3.1.10 《四总穴歌》
        3.1.11 《席弘赋》与《天元太乙歌》
        3.1.12 《孙思邈十三鬼穴歌》
        3.1.13 《治病十一证歌》
        3.1.14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3.1.15 《百症赋》
        3.1.16 《拦江赋》
        3.1.17 《肘后歌》
        3.1.18 《行针指要歌》
        3.1.19 《玉龙赋》
        3.1.20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
        3.1.21 《杂病穴法歌》
        3.1.22 《胜玉歌》
        3.1.23 《症治要穴歌》
    3.2 选用针灸歌赋版本出处
    3.3 针灸歌赋处方用穴的研究方法
        3.3.1 注意穴位的别名
        3.3.2 注重计算机检索与原始文献查询的结合
        3.3.3 歌赋中重复现象的说明
        3.3.4 对特殊穴位的甄别
    3.4 针灸歌赋处方用穴研究
        3.4.1 临床常用二十一精穴研究
        3.4.1.1 二十一精穴的提出
        3.4.1.2 二十一精穴的特点
        3.4.1.3 与二十一精穴相关的35个处方用穴
        3.4.2 古代针灸歌赋中最常见的40个(类)病症的用穴分析
        3.4.2.1 眼部疾病 (69)
        3.4.2.2 足踝部疾病 (65)
        3.4.2.3 腰部疾病 (55)
        3.4.2.4 心脏相关疾病 (55)
        3.4.2.5 头部相关疾病 (54)
        3.4.2.6 背部相关疾病 (42)
        3.4.2.7 妇科疾病 (41)
        3.4.2.8 肠腹部相关疾病 (39)
        3.4.2.9 精神系统相关疾病 (38)
        3.4.2.10 膝关节相关疾病 (36)
        3.4.2.11 腿部相关疾病 (35)
        3.4.2.12 胸部相关疾病 (34)
        3.4.2.13 汗症相关疾病 (29)
        3.4.2.14 疟疾(29)
        3.4.2.15 口舌相关疾病(28)
        3.4.2.16 手指和腕部相关疾病(27)
        3.4.2.17 咳嗽 (27)
        3.4.2.18 牙齿相关疾病(26)
        3.4.2.19 咽喉部相关疾病(25)
        3.4.2.20 耳部相关疾病(25)
        3.4.2.21 面部相关疾病(24)
        3.4.2.22 喘证 (24)
        3.4.2.23 劳、虚、瘵证 (23)
        3.4.2.24 鼻部相关疾病 (23)
        3.4.2.25 肩部疾病 (21)
        3.4.2.26 颈项部疾病 (19)
        3.4.2.27 胁肋部疾病 (18)
        3.4.2.28 水肿疾病 (18)
        3.4.2.29 疝气(18)
        3.4.2.30 臂部相关疾病 (17)
        3.4.2.31 肛周相关疾病 (17)
        3.4.2.32 恶寒发热相关疾病 (17)
        3.4.2.33 呕吐相关疾病 (15)
        3.4.2.34 中风瘫痪相关疾病 (15)
        3.4.2.35 肠鸣泄泻相关疾病 (15)
        3.4.2.36 大便秘结相关疾病 (15)
        3.4.2.37 黄疸相关疾病 (13)
        3.4.2.38 肘部相关疾病 (12)
        3.4.2.39 脐部相关疾病 (12)
        3.4.2.40 乳房部相关疾病 (11)
        3.4.3 古代针灸歌赋中最常见的40个(类)病症的用穴汇总及规律探讨
        3.4.3.1 40个(类)病症的特点
        3.4.3.2 肢体经络病症的取穴特点分析
        3.4.3.3 内科诸病症的取穴特点分析
        3.4.3.4 肢体经络病症与内科病症取穴特点之共性
        3.4.3.5 所汇总的歌赋中与《针灸处方学》相同病症的用穴比较
        3.4.4 古代针灸歌赋中最常用的针灸处方
    3.5 针灸歌赋处方取穴的先后顺序
    3.6 针灸歌赋相关的文献学研究
        3.6.1 天星十二穴歌的传本讨论
        3.6.2 天星穴歌传承中的遗失
        3.6.3 天星穴之《治病手法歌》
        3.6.4 天星穴歌赋的源头
        3.6.5 担截之法的探讨
        3.6.6《玉龙歌》的源头
        3.6.7《玉龙歌》的功与过
        3.6.8 对疑似错误歌赋的探讨
        3.6.8.1“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之辨
        3.6.8.2 对“中魁穴”的探讨
4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4.1 提出临床常用21精穴
    4.2 总结出27个歌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处方
    4.3 提炼出40个(类)针灸歌赋最常见病症及其基础处方用穴
    4.4 从歌赋处方中提炼出“取类比象”和“脏腑别通”两个特殊规律
    4.5 文献学上发现《玉龙歌》的源头,明确担截法的意义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科技查新报告
    图表

(9)从阳论治抑郁症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工具和方法
    1 主要研究方法
    2 资料收集范围
    3 文献检索工具
    4 文献筛选标准
        4.1 文献纳入标准
        4.2 文献排除标准
    5 数据规范化整理
    6 研究流程路线
二、研究结果
    1 文献纳入情况
    2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2.1 郁的释义
        2.2 抑郁症病名的出现
        2.3 抑郁症研究的历史沿革
        2.4 阳气与抑郁症的关系
        2.5 以振奋阳气为核心的中医康复观
    3 抑郁症的传统康复疗法
        3.1 以针刺三阳经、督脉为主的针刺康复法
        3.2 以舒畅情志、振奋精神为目的的心理康复法
        3.3 以调动阳气、促进全身气血运行为目标的运动康复法
        3.4 以激发、振奋阳气,调畅气机为核心的药物康复法
三、分析与讨论
    1 抑郁症从阳论治的合理性分析
    2 抑郁症的中医康复准则
        2.1 以振奋阳气为核心的治疗准则
        2.2 以舒畅情志、调畅神机为核心的调养准则
        2.3 以练意、练息、练形为核心的锻炼准则
    3 传统康复方法的着眼点及优势
        3.1 辨证论治
        3.2 形神共养
        3.3 杂合以治
    4 抑郁症的传统康复方法的前景及意义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上篇 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概况
    一、中医骨伤科技术的萌芽起步时期
    二、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形成时期
    三、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时期
    四、中医骨伤科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时期
下篇 中医骨伤科技术特点及其历史文化解析
    一、中医骨伤科技术特点分析
        (一) 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特殊性
        (二) 中医骨伤科技术纯经验性的特点
        (三) 中医骨伤科技术与中国法医解剖学的历史错位
        (四) 中医骨伤科整复固定技术治疗各部位骨折脱位的发展及原理分析
        1、中医骨伤科技术治疗骨折、脱位的基本手法
        2、中医骨伤科技术治疗各部位骨折脱位损伤诊治的发展及原理分析
        (五) 中医骨伤科外固定器具介绍及特点分析
        1、中医骨伤科外固定器具介绍
        2、中医骨伤科外固定器具特点分析
        (六) 中医骨伤科麻醉用药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1、中医骨伤科麻醉用药技术的发展
        2、中医骨伤科麻醉用药技术特点分析
        (七) 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脱位用药技术特点分析
        1、中医骨伤科由博而约、辨证用药的技术特点
        2、中医骨伤科用药具有非特异性
    二、中医骨伤科技术形成的历史文化问题
        (一) 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详细摘要

四、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二十五)(论文参考文献)

  • [1]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D]. 高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D]. 姜娜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4]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5]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D]. 连颖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对CRF兔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D]. 黄培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古代治疗性针灸歌赋的处方用穴研究[D]. 于本性.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8]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5)
  • [9]从阳论治抑郁症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D]. 余金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02)
  • [10]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论[D]. 夏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标签:;  ;  

实用取穴常用穴位(2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