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隐逸九华山的茶人(论文文献综述)
宋博[1](2021)在《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岸登,清代浙江平湖人。一生布衣。工诗词,以词闻名。其词收入《黑蝶斋词钞》以及《浙西二沈词》,诗作多收录在《黑蝶斋诗钞》。《黑蝶斋诗钞》在沈岸登去世后由其侄沈敦义整理刊刻。《黑蝶斋诗钞》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咏物诗、记事诗、酬唱赠答诗、抒情寄怀诗、记行诗等等。沈岸登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第一,诗作题材多样,但语言秀雅,风格恬淡;第二,诗作体裁丰富,但在诗歌表现形式上更多选择组诗;第三,在情感表达上,常寓情于景,多有寄托。本文分上、下编,上编主要介绍沈岸登的生平交游、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下编为《黑蝶斋诗钞》作句读注释。本文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一零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所收沈岸登《黑蝶斋诗钞》为底本,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追远堂刻《清溪沈氏六修家乘》收录沈岸登诗为校本,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利用各种工具书,对《黑蝶斋诗钞》进行校点注释。
姚舒然[2](2020)在《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文中研究指明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纲研究西郊景园形成和生长的脉络,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定位、空间内涵。通过详解历史文献及对现存空间进行考察,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在空间维度上,首次将无锡古城西郊的锡山、惠山等自然山水及其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空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西郊景园”的特定概念。对于一个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各类功能历史空间的复杂地段,用整体性思维构建了研究体系。2)在时间维度上,首次研究西郊景园的生长全过程。这种对于西郊景园复杂性源于历史积淀和转折的延续性视角,跨越南朝到近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复杂性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研究其他城市近郊景园具有启发意义。3)以发掘西郊景园和无锡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实体的孤立研究层面。通过对西郊景园相对于城市的功能分析,旨在探讨江南城市和城郊山水之间的共生现象,以及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山城关系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念。4)通过研究城市历史人群营建活动来阐释历史名胜中反映出的山水观念。士大夫阶层为西郊景园的主导营建人群,尤其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方缙绅及其家族的壮大,无锡西郊的园林和祠堂也密集出现形成群落,形成诸多名胜风景。士大夫人群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利用自然山水的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山水空间上的体现。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无锡城市的选址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西郊地区锡山与惠山的自然特征、西郊景园的格局与遗存现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和公共胜景的构建、清代西郊园墅和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及祠堂群的形成,以及近代惠山镇的形成,直至成为市镇化景园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景园中的佛教文化逐渐被本土的儒家文化所包容消解,山和城的关联不断强化,从城山两立发展为城山相连,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正文约15万字,图121幅,表6幅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牟瑶[4](2019)在《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列为世界遗产的新类型,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九华山风景区为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有着明显的文化景观特征。九华山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们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形态,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区文化景观的价值特点与认知方式,通过观念因素、行为因素、结果因素三个因素的要素类型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认知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载体;将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操作指南中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相对应,从而阐述出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论证其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探索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潜力的同时,从文化资源载体类型、自然资源载体类型、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三个方面论述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总结其保护与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建议。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进行研究,全面认识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是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唤醒人们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论证九华山风景区具有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禀赋,亦为九华山今后的申遗与保护规划工作做一部分基础工作。
邢亚妮[5](2016)在《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的写实山水画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雅集题材山水画是沈周写实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周笔下的雅集图主要借助极具寓意性的景色抒发雅趣和友情。明代初期的雅集题材绘画以雍容华贵、庙堂之气为主,明中期以后一些画家大多为在野的文人,他们有的终身不仕,社会生活趋向休闲化,文人士大夫的宴游之风兴盛,此时的雅集绘画不再是官僚生活的绘画,而是以文士之间的逸乐为主。沈周开创了新的雅集图式,将雅集图赋予了真正的文人画内涵,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取得的艺术成果,这对吴门画派及后世画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结合了沈周的《石田稿》、《石田诗选》等相关文献以及传世的绘画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对沈周不同时期雅集题材绘画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隐逸思想及自娱情感的深刻表达,揭示其蕴藏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试图说明沈周完善了吴门画派山水画的创作体系,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对当代山水画的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也具有时代意义。
宋小静[6](2016)在《唐宋僧人茶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僧人写下了诗偈,这些诗偈涉及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这些僧人们不属于主流的文学创作群体,所以他们的诗歌已被忽略太久了。在这形形色色的诗歌中,笔者选择了僧人的饮茶诗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僧人酷爱饮茶,茶和僧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在僧人的诗偈中出现了很多关于茶的诗歌,但是对这些诗歌进行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研究的程度也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反复查阅《全唐诗》《全宋诗》《禅宗全书》等书籍,将僧人的这些关于茶的诗歌进行搜罗整理,整理出了唐宋僧人茶诗500多首。以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从整体上了解唐宋僧人的饮茶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唐宋两代僧人茶诗进行比较研究,能够看出唐宋僧人饮茶诗的不同之处。对于这一论题,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唐宋僧人茶诗的数量,以及写作茶诗的僧人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唐代创作茶诗的僧人数量少于宋代,创作茶诗的数量也要少于宋代。从这里可以看出唐代饮茶状况不如宋代普及和流行。并且这些僧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南方僧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方的茶文化比北方更加盛行。第二章主要是从内容方面对唐宋僧人的茶诗进行了分类。从大的方面分为反映茶事活动的茶诗、寄托感情的茶诗、书写公案的茶诗。通过这些分类,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僧人茶诗的内容。因为这些僧人的茶诗大多数是未被做过注释的,所以在分类的同时,笔者对很多诗歌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第三章主要是唐代的僧人茶诗,以唐代皎然和齐己的茶诗为代表,同时结合其他僧人茶诗的阐释,揭示出唐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主情性、脱俗性、文人化、仪式性。即这些僧人在写作茶诗时,在情感表达上偏向抒写个人感情,在写法上超脱尘俗,文人气息浓厚。另外茶对于唐代僧人的意义表现在,饮茶只是僧人生活的点缀,是僧人生活雅化的一种标志。第四章主要是宋代僧人的茶诗,着重分析了惠洪、慧空和居简三位僧人的茶诗。从而得出了宋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跟唐代的特点具有对应性。即主理性、日常性、僧人化、精致化。宋代僧人的茶诗较唐代来说情感上没有那么浓烈,跟随宋代整体诗歌创作风向,转向说理;从宋代僧人的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饮茶的趋向日常化,饮茶已经成为宋代僧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代僧人的茶诗跟唐代相比,宗教色彩明显,更多是表现僧人的生活,表达方式口语化,涉及大量的禅宗公案;另外宋代僧人极尽所能地进行细节化的描写,通过这些茶诗读者能对当时煮茶的状态,所用的器具,茶的煮法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体现了宋代人对生活的精致化的追求。在小结部分对唐宋僧入茶诗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唐代主情、宋代主理,唐代超脱尘俗、宋代日常性与诗歌发展以及社会饮茶习俗的发展有关。唐代文人化,宋代僧人化,主要是唐代僧人很多是从文人转化过来的,他们积极向文人看齐,而宋代禅宗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宋代僧人地位提高,僧人不需要从文人那里获取认同感。唐代的饮茶活动有仪式感,宋代的饮茶更趋精致化,这是和宋代茶文化的发展程度高于唐代有关。
蔡定益[7](2016)在《明代茶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一些大型丛书进行统计,现存明代茶书共有50种。明代文人有撰写茶书的风气,历史上实际存在过的茶书数量肯定要大大超过50这个数字,可惜大部分都佚失了。明代茶书可从原创性、内容、地域这三种不同的角度分类,从原创性角度,明代茶书可分为原创茶书、半原创半汇编茶书、汇编茶书,从内容角度,可分为综合性茶书和专题性茶书(主要有茶叶专题、水专题、茶具专题、茶艺专题、茶文学专题、茶人专题和茶法专题)两类,从地域角度,可分为全国性茶书和地域性茶书。明代茶书的作者身份可分为宗室、官僚、文人、僧道几类,以无官职的文人数量最多,官僚居次。作者的籍贯南方各省占绝大部分,北方省份寥寥,而南方诸省中又以南直隶、浙江居多。作者的年代以嘉靖以后的晚明时期占绝大部分,而且年代逾往后,出现的茶书越多。明代茶书的内容可分为茶、水、茶具和茶艺四个方面。明代茶书从茶叶的栽培、茶叶的采摘、茶叶的制作和茶叶的收藏几个方面对茶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对茶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唐宋时期。清、流、轻、甘、寒是明代茶书评价水的几个主要标准,与唐代不同,明代茶书很少再去品第天下之水的等次,而主要是从美恶的角度评价。明代茶书论述最多的茶具是炉、盏、壶,这几种器具在茶具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明代茶书对茶艺的认识可分为泡茶的技艺、品茶的技艺、品茶的环境和品茶的伴侣这四个方面。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释、道均对明代茶书有深刻影响。明代茶书的作者大多为儒士,儒家思想大量渗透进入茶书之中,这些茶书体现的儒家观念主要有和谐、中庸、礼仪和人格等思想。一些僧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明代茶书的撰写,许多茶书作者虽非僧人,但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明代茶书大量表现了僧人开展茶叶生产,这与唐代就开始形成的农禅传统有关。明代茶书有许多表现僧人普遍嗜茶并精于茶艺的内容,有关禅茶一味的内容也很多。明代许多茶书作者受到道家思想很深的影响,这些思想不可避免融入他们的作品之中。中国古代道士们普遍嗜好茶叶并且广泛种植茶叶,这在明代茶书中有大量体现。明代茶书中的道家思想最主要的是道法自然和养生乐生。明代特别是到了明代后期,社会有浓厚的隐逸风气和观念,许多文人隐于茶,明代茶书对此多有反映。明代尤其是晚明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迁,与唐宋茶书主要记录贡茶有很大不同的是,明代茶书主要反映的是商品茶。明代士人普遍饮茶,嗜茶者极多,主要原因是他们希望通过饮茶来追求一种闲逸超脱的生活,他们还结成以茶相交的茶人群体,明代茶书至少可归纳出二十六个茶人群体。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8](2016)在《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韩两国茶道形成、发展、流变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同与异,以及这个时期代表茶人——北宋苏东坡和高丽李奎报的人文茶道观,进而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对后世的影响。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其中茶文化的交流最具代表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茶叶的发现利用,由最初的药用逐渐转为食用饮用,最后形成独特的茶道观。从唐至宋及元明清,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制茶法、饮茶法、也相应地形成了茶礼、茶诗等茶文化,遍及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文人、僧侣、平民等,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形成独特的茶道观,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中重要的角色。韩国自百济时期从中国传入茶种,与韩国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交融,先后形成了韩国历史上新罗茶道文化(以花郎道茶文化为特色),高丽时代茶道文化(以宫廷、僧侣、文人茶道文化的丰盛为特色),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特色)。茶道符合人道,人可以通过茶道修行人之道。这种人文茶道精神在中国的唐代陆羽《茶经》表现为“精行俭德”的茶道观。宋朝的《禅苑清规》则是反映丛林的礼仪规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被喻为儒家的“礼经”。宋代中国历史上留存茶诗最多的茶人陆游体现了敬天爱人的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人文主义茶道精神。韩国以元晓大师之“和诤”的人文茶道,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以及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为代表。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1786—1866)的会通思想,和元晓大师、义天大觉国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元晓大师的“大乘菩萨行”实践是近代茶人崔凡述(1904—1979)“人文茶道思想”的根源。总之,韩国的人文茶道精神之根是元晓和诤思想。和诤思想是把一切分歧转换为和解的佛教思想,是奠定韩国佛教基层的核心思想之一。中韩两国属于同样的汉文化圈,在茶文化传入之前的三、四世纪,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传入,与韩国固有的古朝鲜思想融合。作为东方礼仪之国,都重视人要具备仁,礼、敬、和等精神,并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和谐。人文茶道是以人为主,既以人间为中心,又以人间本性为主。本性即是道。对儒家来说,道是仁;对佛教来说,道是真如;对道教来说,道是自然。三教之道呈现出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得道便呈现出向德。在这个世界,能相应的只有道与德,只要怀着道心,就必经由德。所以只要觉悟了人间之本性,就以自然为道,以宇宙万物为和谐。儒家行道,然后获德。佛家则通过“禅”达到真如,真如即本性。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以达到道作为终极目的,与道相辅相成的就是德。中韩两国的茶道其根本要义是相通的,但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中国茶艺表演庄严而华丽,韩国茶礼表演质朴,而且有自然风流的味道。孔子强调以礼与仁为基础,茶道才能表现出礼仪的庄严华丽。韩国的茶礼表演,将从中国传入的茶道思想与韩国古朝鲜的古神道思想融合,这种玄妙之道在韩国称为风流道或花郎道,用质朴、淳朴表现了韩国的人文情怀。从苏东坡与李奎报的茶诗看他们的人文茶道观,将他们的茶道思想分为四点:第一,人际交游人文茶道;第二,社会讽喻人文茶道;第三,禅茶一味人文茶道;第四,行茶三昧人文茶道。苏东坡在思想上追求儒佛道三家兼容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清净茶道观。李奎报天性淳朴,有超然、豁达的性格,而且兼有着老庄逍遥游思想。两位人物都由茶道而得到鲜活的领悟,由此形成两个人物的生活茶、生活禅的人文茶道观。宋丽茶道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以礼节教育影响了后代。宋代的茶道是继承唐代茶道文化的脉络,高丽的茶道是受到了统一新罗茶道精神和唐宋的影响。茶道可以转变人的心灵和行动,恢复人的关系,与自然沟通。中韩的茶道文化进入现代后,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都把重点放在学习古典文学,学习传统思想,提升人性涵养,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说明两国茶道文化在根源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刘雪梅[9](2013)在《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山居文化是古代林业思想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传统隐逸文化的关联亦至为密切。山居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魅力独特,并且对传统文化和古代农业林业史贡献卓着,同时它又蕴含着浓厚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所以应该对山居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思考研究和了解认识,以弥补古代林业史研究中这一领域的欠缺,充实丰富古代林业思想文化的内涵,同时探究其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历史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古代25部正史以及一些地方志和诗集文集等古籍资料中,有关山居隐逸的内容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此原始的素材做了反复的研读思考,分析概括,最后提炼出自己切身感受、看法和观点。在研究中还辅之以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和林学等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法。本文还以个案研究作为研究的基础,对陶渊明、林逋、张岱等具有代表性的山居隐逸人物以及典型的山居隐逸文化行为和现象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此外,本论文还特别以生态文化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探究山居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梳理了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沿革;探究了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思想文化背景;考察了山居隐士文士的物质生活境况及其精神文化生活,挖掘、阐述了隐士文人们在饮食、居住环境、山水行游以及山林雅好等山居生活方面,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阐述了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论述了山居文化对当今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等。以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维来审视,山居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格的自由和独立等精神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文化,并且它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审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其进步和发展。同时,用今天生态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山居文化又是一种朴素的生态文化,种追求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尤其是人与自然交融契合、无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陈雅岚[10](2013)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秦汉的神仙信仰文化开始,在中国道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极其深厚和丰富道教文化资源。道教对生命的珍重、对神仙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医药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等已经代代相传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生活风俗的形成、健康方式的设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对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经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理、比较、反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和评估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其区域优势所形成的竞争力,借鉴并设计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本文从文化学角度,梳理了道教文化及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明确了道教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有用”的、“多功能”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评估模型对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品,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是能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道教文化资源特色、符合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SWOT方法,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探讨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从管理学角度,本文还在现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理顺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制,明确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建立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是阐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并对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章“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首先简述了世界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宗教文化对中国发展史、神仙文化、仪式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及和谐思想的影响,比较分析宗教文化的价值功能,这一章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有待于“开采”。第三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资源”观念。远自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明清、民国历代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道教神仙文化资源、道教祖庭文化资源、道教建筑文化资源、道教仪式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劝善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演变和体制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各类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成长之外,更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和谐共生”的生命观的终极目标,观察了道教文化资源对经济、对社会、对生态、对生命的多重意义。不仅如此,这一章还指出,在今天,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价值深厚的“资源”。第四章“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这一章主要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先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传承能力,设计了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表,听取了道教文化专家意见,肯定了道教文化资源对龙虎山旅游的核心作用,但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区域影响”,这一章指出,道教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竞争力价值。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固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人才、资金、市场等才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东部地区“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东部地区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优势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化开发,重点做细做优道教文化产品,率先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制定中部地区“请进来”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丰裕的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是其“请进来”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强做真道教祖庭文化、养生文化,吸引海内外的道教信众和对道教养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游客;制定西部地区“区域化发展”战略举措,西部地区有旅游基础较好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双优势”,重点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通过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并实施道教文化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第六章“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这一章论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先阐述了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比较优势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剖析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考察了国际、国内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和单项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的古城类、生态类、园区类对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单项类道教文化资源运作模式对道教文化资源相对一般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助国际、国内的成功案例设计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是对道教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所形成的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就像中国的“酒”和“茶”,不仅可以让中国人分享,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人来品尝。“中国的味道”香飘世界,“中国神仙”逍遥全球,这是“中国梦”的终极境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制度是明确身份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中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服务难度非常大。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创新:(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和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认为道教文化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对道教文化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即信仰文化资源是绝对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这是道教文化生存和传承的根本;(2)在传统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及产业化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资源。引入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寻找理论支持,把道教文化资源作为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根据道教文化资源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了道教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比较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价值,在城市经营、生态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道教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中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借助评估、SWOT、案例、调研的方法,借助文化资源的评估模型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在借助国际、国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龙虎山世界道教文化中心的模式;创新文化贸易方式,推动道教文化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变“送出去”为“卖出去”;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资源价值,变“资源”为“产品”;借助实地调研,寻找“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这个具有挑战性命题的诸多答案。
二、一位隐逸九华山的茶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隐逸九华山的茶人(论文提纲范文)
(1)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前言 |
一、《黑蝶斋诗钞》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黑蝶斋诗钞》的研究现状 |
(二)《黑蝶斋诗钞》的研究意义 |
二、《黑蝶斋诗钞》的版本情况 |
第一章 沈岸登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沈岸登的生平 |
第二节 沈岸登的交游 |
(一)以亲为友 |
(二)广交好友 |
第二章 《黑蝶斋诗钞》的题材内容分类 |
第一节 咏物诗 |
第二节 记事诗 |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
第四节 记行诗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三章 《黑蝶斋诗钞》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风格恬淡,语言秀雅 |
第二节 诸体兼备,善用组诗 |
第三节 寓情于景,多有寄托 |
下编 |
《黑蝶斋诗钞》校注 |
黑蝶斋诗钞 |
《黑蝶斋诗钞》序 |
《黑蝶斋诗钞》卷一 |
农具诗十三首 |
田庐 |
飏扇 |
楼种 |
樵斧 |
耒耜 |
钱镈 |
耰锄 |
袯襫 |
台笠 |
水车 |
田漏 |
耘鼓 |
牧笛 |
自题红柽田舍用《东坡八首》韵 |
别墅 |
舍馆 |
逢掖 |
江梅 |
东阁 |
湖上 |
燕市 |
吴下 |
朱蒙 |
绝徼 |
同朱西畯蔡远士寄怀龚蘅圃用王介甫集中韵 |
醧舫分韵得怀字 |
和演溪老人见投原韵 |
和西畯韵 |
重游白门答梅里同学送别之作用原韵 |
为蘅圃写《西湖听雨图》属题其尾 |
夜泊荷叶陂寄清溪弟兄 |
江上听雨 |
晓过燕子矶 |
江行 |
同张茂宰过六朝松石山房 |
秦淮河口号 |
忆湘湖 |
张子亮席上别蔡苍霖因寄乌目山人王石谷 |
送虔州彭子载入闽 |
寄李耕客 |
长干塔影 |
五月晦日 |
十一夜对月 |
瞻园西偏为徐松塍壬戌读书处夜坐有怀 |
余与路耐庵同客瞻园,晤自八月既望,不数月而耐庵别去,已复再晤再别,分亭离席,触事增感,前后共得纪别诗四首,今忘其三矣 |
纪蝗 |
寄西畯 |
寄蘅圃 |
溪上送耕客晓发之白门 |
洪宿一江上寄怀次韵答之 |
怀中山府旧游再用前韵 |
中山府与朱检讨别八年,音问缺然,三用前韵 |
耕客过溪上四用前韵 |
耕客携家还梅里五用前韵 |
送朱人庵归泉州 |
春夜怀西畯 |
闽中咏物八首 |
收香鸟 |
龙虱 |
芙蓉鸥 |
番薯 |
鲎鱼 |
虎蟳 |
纸箫 |
竹兜 |
楚警 |
挽桃乡农 |
横山桥阻风 |
晓发唐山 |
度昱岭 |
大洪绝顶憩白云庵 |
琅田 |
皖江 |
仲春过同安郡城司马曹升六,为我设饼,因成长句 |
啖虎行为安丘先生赋 |
安庆鲥鱼 |
潜山茶 |
病起 |
初夏郡圃闻莺 |
渔梁 |
严陵钓台 |
乌石滩 |
富春山 |
题《韭花秋雨山房图》 |
《黑蝶斋诗钞》卷二 |
开户 |
昏镜 |
晚食 |
人欲 |
秋暝 |
李辛占过黑蝶斋,言将游南海。因寄榷使蘅圃,用墨稼轩龚李唱和韵 |
再叠前韵寄西畯 |
三叠前韵怀远士 |
四叠前韵怀松塍 |
挽青士五叠前韵 |
再入新安示儿之钘六叠前韵 |
白门子夜四时歌 |
瞻园忆旧诗(有序) |
移寓乌聊山下 |
送钱笠山之高平 |
送曹户部实庵 |
次答东乐寄怀原韵 |
冬夜归红柽田舍 |
除牵牛蔓 |
橘 |
寒笋 |
黄梅 |
雨 |
独饭用王临川题 |
新晴 |
晚坐 |
腊月三日与儿子话梦,计自新安归又匝月矣 |
西畲同余归自新安日,晚过黑蝶斋得江字一首 |
雪后 |
小除立春 |
同皋士、松亭、南城夜集东田破屋 |
小集野意斋 |
雨 |
雨后芥村招饮 |
翠微寺僧雨峰赠余寿藤杖长短各一,渡钱塘失之 |
二月 |
过辰山寓,时往鹤湖不遇 |
村居诗(有序) |
春日村居 |
夏日村居 |
秋日村居 |
冬日村居 |
《黑蝶斋诗钞》卷三 |
过梅里五首 |
白土炉四首 |
孙检讨恺似再至湖中,走仆讯余溪上,是日出郭,晤于西林舟次 |
病起为金沙花作 |
八月十六夜 |
秋夜怀镇海广文,时在湖上 |
牵牛竹屏 |
香草 |
寄深竹山房 |
舟行和东乐叔送余之徐沟原韵 |
同苍翮晓渡扬子 |
维扬怀旧游诸子 |
渡临淮河 |
大梁城下怀古 |
晚至荥泽渡河 |
郎车 |
入徐沟界二首 |
甲戌元旦 |
雨止作雪登徐沟北楼 |
读《杨诚斋集》 |
春柳四首(并序) |
再咏春柳四首 |
食韭 |
鹦鹉 |
桃花 |
见燕 |
得清溪信 |
送宝垂南还 |
寄示之钘 |
天河以诗见讯,余方客徐沟,展转乡园,历春夏秋方达旅所,且读且和,因次原韵,时当量移,故末句期之 |
徐川杂咏 |
唐叔虞祠用王介甫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韵 |
次韵答鞠塍 |
四月六日夜坐忆福先南还,计程已到扬州矣 |
闻刘汉思讣 |
闻吴中前辈之讣 |
久不作南城讯,闻举一子,时余亦得孙 |
雪 |
读乐笑翁《北归集》 |
立春日口占 |
病起拟以人日过寓斋言别作南归计,晨起以心悸复止 |
高少詹江村招饮,病不能赴,率成四绝句并以志别 |
上元夜次柘西见示原韵 |
曹仪部席上诵家柘西题《珂雪词》“红藕庄边看黑蝶,眼前词客未萧凉”,仪部赏之不已 |
虞山王石谷为钱塘龚氏写《摄山秋望图》,壬戌八月见自江南藩治之瞻园,再观于都下十砚斋,余方南归,因赋二截句志别 |
留别龚柱史蘅圃即用赠行原韵,兼答怡斋孝廉、家柘西司马、禾畘户部 |
四月二十九日归清溪,次东乐四月八日题西斋韵 |
答东乐吟夜雨韵 |
东乐、西畲过小斋同简客游草,兼看红藕庄赠砚 |
寄答宗环 |
六月一日雨 |
白小 |
食粥 |
山房藤花复开,六月八日同东乐赋 |
苦风 |
怀柘西 |
题客子《春山丝竹图》 |
不雨禁杀,北村杨媪以苔心菜来饷,方食,东乐过小斋,因约同赋 |
风雨答东乐 |
风定 |
读《江帆集》 |
残月 |
与东乐夜话西湖旧游,得绝句九首 |
寄题《柳庆集》,即次送行原韵,今年春三月别于都门 |
题唐墓才子亭四绝句 |
秋夜怀桐石 |
三月二十七日集十砚斋观《摄山秋望图》并旧藏画迹因忆瞻园所见《墨林写照图》迥别人间赝本,今则失之矣,蘅圃有诗见寄,因次韵奉答 |
寄怀禾畘 |
次红藕庄韵寄西畯 |
再用前韵寄蘅圃 |
次桐石寄赠原韵 |
陆东村移居郡城六里街,属余为图并题二绝句 |
题《小长芦卷子》五六七言三绝句 |
题王(?)庐《大宝岩栖图》 |
高巽亭招饮朗润堂 |
东乐携水并径山茶过西斋同煮得酲字 |
《黑蝶斋诗钞》卷四 |
次涵中仲兄正月三日夜韵 |
正月四日过竹垞曝书亭 |
题高槎客小影 |
立春日雨简朱楫师 |
雪晴 |
雪霁招东乐 |
杂拈唐宋人五言句足以七字得绝句十一首 |
青山忽已曙 |
当门觅柳栽 |
夕阳无限好 |
先催冻笋生 |
罾船聚小潭 |
看山屋外眠 |
吹香到别家 |
荷叶卷新醅 |
不起花边坐 |
青钱买野竹 |
春来梦少灵 |
“垂头屏息如持钓,日夕斋中拥短蓑”,东乐屋漏句也。今年丁丑,以《葺屋既成》诗见示,次韵二首 |
桐石翁以便面索画且云将游都下乞诗为赠复以五言二首 |
严视公以画竹名盐官,来湖中有诗见怀,答以三绝句并送其游魏塘,然余与视公未尝谋面也 |
午睡 |
老翁 |
潜溪陆蕴崑索和草堂诗如韵答寄十二首 |
西征凯旋歌三首次邑侯王东岩韵 |
题《月波吹笛图》 |
长句送借山和尚结茅匡庐并为之图 |
李奇峰席上用“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分韵得好字 |
过李辰山寓舍题其龛壁。辰山,华亭人,隐于医者也 |
挽茜村 |
读《嘉树堂遗藁》悼谭舟石太守 |
新年口号 |
题金圣叹诗墨。济南刘中丞幕客某请乩仙,作诗有云“石头城外草芊芊,多少愁人泉下眠。惟有金生眠不得,孤魂夜夜听啼鹃”,后书“人瑞”二字,知为圣叹也 |
题自画《富春山图小卷》 |
过查夏重居 |
曝书亭梅花 |
仙游茅笔歌 |
送宝升入粤 |
野意斋盆豆 |
西湖十二首 |
题周虞衡《琴山遗照》十二首 |
用翁拾遗承赞句足以二语示儿子之钘 |
用江村、柘西赠答韵,作村居感怀二首 |
寄蘅圃 |
中秋霖雨不止即事二首 |
病起 |
范蠡祠次刘观察韵 |
绿溪草堂次刘观察韵 |
病起 |
病中 |
东湖曲 |
陆堂移居二首 |
得宝升三水信,兼有寄肃度侄钘儿诗,忆其入粤时斋前梅花方落也 |
上元夜梦蘅圃龚侍御过索槜李,余饷以杨梅,醒成长句十六韵寄志别怀 |
次江村学士过南田韵 |
次高巽亭翰林过南田韵 |
山中 |
家柘西候补入京师,留宿鸳鸯湖上,别后作小律送之,兼寄蘅圃御史 |
月夜登南湖楼 |
五日 |
漱石轩同人送春,余不能赴,遥分嘲字十二韵 |
赋得嗜好与俗殊酸盐 |
冬夜过潜采堂,值西畯葬日,记之 |
东城小集分题得邓尉观梅一首 |
北村 |
宝升过黑蝶斋夜话,时归自南海 |
感春四首用昌黎韵 |
蜜香纸阁讯余近状答之 |
用诚斋语作起句题画,悼道登开士 |
南田看牡丹分韵 |
立夏前一日风雨不止,静寄山房独坐二首 |
夏云升哀辞 |
雨中宝升过谈,去后同云隐僧捡画 |
题朱楫师《采莼图》 |
送柘西叔之任辰州 |
解衣行赋谢高巽亭翰林 |
黑蝶斋诗补遗 |
挽庆叔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江南邑郊风景园林存在的普遍性与特点 |
0.1.2 研究江南邑郊景园的突出现实意义 |
0.1.3 江南邑郊景园的典型个例——无锡古城西郊锡惠景园 |
0.2 研究对象及路径 |
0.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0.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
0.3 文献综述 |
0.3.1 历史文献 |
0.3.2 现当代研究 |
0.4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无锡及其西郊景园的特征 |
1.1 无锡城市起源与周边山水的关系 |
1.1.1 汉代设县选址及周边水系 |
1.1.2 古人对于城市起源与山的关联认知 |
1.2 西郊之山——锡山与惠山的特征 |
1.2.1 山多泉涧 |
1.2.2 山北为前,山南为后 |
1.2.3 “九龙”形胜 |
1.3 西郊景园的形成与构成 |
1.3.1 西郊景园历史简述 |
1.3.2 西郊景园的格局与要素 |
第二章 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 |
2.1 从历山草堂到惠山寺 |
2.1.1 历山草堂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
2.1.2 由宅而寺以及寺的方位辨析 |
2.2 中晚唐时期惠泉的景观营建与成名 |
2.2.1 中唐时期由县令主导的寺内泉景营建 |
2.2.2 茶俗兴起下晚唐时期惠泉的成名 |
2.3 南朝至唐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初步形成 |
2.3.1 空间的主体与区位——江南运河沿线的城郊山寺 |
2.3.2 唐代西郊景园的功能 |
第三章 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 |
3.1 二泉景观格局的形成 |
3.1.1 “山自锡无后,寺因有泉名” |
3.1.2 宋元时期二泉景观的格局 |
3.2 “二泉映月”景观与陆子祠 |
3.2.1 从“二泉”到“陆子泉” |
3.2.2 “二泉映月”的景观意象与陆子祠的出现 |
3.3 惠山寺的墓祠化以及功德坟庵的陆续出现 |
3.3.1 南宋初惠山寺的功德寺化 |
3.3.2 “地府之庙”东岳庙的迁建 |
3.4 宋元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确立与功能拓展 |
3.4.1 城市的“行乐之地” |
3.4.2 山之容纳——佛道香火与先灵栖息 |
3.4.3 泉之三用——饮泉、观泉、思人 |
第四章 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 |
4.1 园墅空间的奠定:时代之变下惠山寺的重建与格局 |
4.1.1 时代之变——元末丙申之乱与明初佛教大兴 |
4.1.2 一体两翼——明初重建后惠山寺格局 |
4.2 园墅出现的动因:泉茶名会的传承以及僧院的转化 |
4.2.1 洪武至成化年间听松庵内的竹炉茶会 |
4.2.2 听松庵的胜景化 |
4.2.3 成化至弘治年间碧山吟社内的十老诗会 |
4.2.4 碧山吟社——“开惠山园林之先” |
4.3 成化至万历年间西郊园墅群的形成与分布 |
4.3.1 明代无锡私家园林的分布 |
4.3.2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一——山地之园 |
4.3.3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二——水路之园 |
4.4 明代西郊园墅营建特色 |
4.4.1 西郊园墅的用山之法——倚山和借山 |
4.4.2 西郊园墅的用水之法——泉涧的引流和汇集 |
4.4.3 西郊园墅中的活动 |
第五章 明代西郊公共胜景的构建 |
5.1 从城郊名胜到城市圣地——明代二泉景观的维系与发展 |
5.1.1 明代城市缙绅对二泉庭院的接力维护 |
5.1.2 从陆子祠到群贤祠——泉上之祠在明代的转变 |
5.1.3 “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一” |
5.2 名士胜景——二泉影响下的先贤祠建设及祠中景观 |
5.2.1 二泉庭院旁的华孝子祠 |
5.2.2 二泉书院中的李忠定公祠 |
5.3 神灵胜景——锡山北麓张中丞庙的新建 |
5.3.1 元末至明初张巡信仰的转变 |
5.3.2 明中期张中丞新庙的出现 |
5.3.3 张中丞庙对西郊地区的影响 |
5.4 文风胜景——锡山龙光塔的出现及景观影响 |
5.4.1 从金匮山到锡山——掌管城市文运的“主山” |
5.4.2 作为“龙角”的龙光塔 |
5.4.3 龙光塔的景观影响 |
5.5 明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丰富性及空间内涵形成 |
5.5.1 泉之三用在明代的延续与丰富 |
5.5.2 惠山寺内土地的流转与寺外空间的生长——空间丰富性的形成 |
5.5.3 明代城市缙绅主导的“人杰地灵”空间内涵形成 |
第六章 清代西郊园墅及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
6.1 寄畅园的传承与改筑 |
6.1.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明代寄畅园的三个时期 |
6.1.2 清初寄畅园的名扬天下 |
6.2 清帝南巡惠山的活动 |
6.2.1 康熙南巡惠山的活动 |
6.2.2 乾隆南巡惠山的活动 |
6.3 惠山园墅与泉茶文化对于帝京苑囿的影响 |
6.3.1 帝王眼中的寄畅园价值 |
6.3.2 惠山园对寄畅园的写仿 |
6.3.3 泉茶名物引发的苑囿茶舍大量出现 |
第七章 清代西郊祠堂群的形成 |
7.1 园林崩解后祠堂群的形成 |
7.1.1 清代祠堂数量的迅速增加 |
7.1.2 清代祠堂群的分布与构成 |
7.1.3 西郊祠堂群的特点 |
7.2 祠堂聚集的因素和特点 |
7.2.1 重秩序——祠堂数量激增的时代背景 |
7.2.2 便祭扫——墓的集中与西郊的位置之便 |
7.2.3 彰美德——“人杰地灵”和南巡影响下的宗族先贤纪念 |
7.2.4 妥先灵——祠中有园,园中有祠 |
7.3 以祠堂维系家园——寄畅园的宗祠化 |
7.3.1 雍正年间寄畅园之变故 |
7.3.2 从嘉树堂到秦氏双孝祠 |
7.3.3 以“孝”立园,以祠守园 |
7.4 清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格局确立与功能的增加 |
7.4.1 景园要素的传续与演变 |
7.4.2 新的功能——城市家族构建组织和维系传统的中心地 |
第八章 近代西郊景园的延续与转变 |
8.1 庚申之变后西郊景园的快速恢复 |
8.1.1 从惠山寺到忠烈祠——近代惠山寺的完全祠堂化 |
8.1.2 宗祠群的复建与继续扩展 |
8.2 西郊景园的旧景出新 |
8.2.1 到达方式的转变 |
8.2.2 旧景的重建——云起楼与贯华阁 |
8.2.3 旧景的功能转变——从李鹤章祠到无锡第二公园 |
8.3 近代西郊景园的市镇化 |
8.3.1 运河经济下近代北塘地区的发展 |
8.3.2 北塘经济辐射下惠山镇的形成 |
8.4 .西郊景园的近代规划与现当代的现实发展 |
8.4.1 近代规划设想 |
8.4.2 现当代发展概述 |
结论 |
9.1 西郊景园的空间生长 |
9.1.1 三重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性 |
9.1.2 多水的地理特性造就的艺术性 |
9.2 西郊景园的历史生长 |
9.2.1 从寺的出现到寺的消解——景园的世俗化生长 |
9.2.2 从自然山水到功能小镇——景园的城市化生长 |
9.3 西郊山水与无锡城市的关联性 |
9.3.1 山水与城市关联的必然与变化 |
9.3.2 祠堂群是山城历史关联的极致表现 |
9.4 山水背后的人与观念 |
9.4.1 从宦游士子到地方贤达——主导人群的转变 |
9.4.2 山水名胜——人、风景、历史的结合 |
9.5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
9.6 研究的体会与启示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郊地区祠堂统计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文化景观概念演变及类别 |
2.2.1 概念演变 |
2.2.2 文化景观遗产类别 |
2.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
2.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及标准 |
2.4.1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2.4.2 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估标准 |
2.5 真实性与完整性概述 |
2.6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
2.7 本章小结 |
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3.1 九华山风景区概述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宗教文化 |
3.1.5 建筑特点 |
3.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3.2.1 观念因素 |
3.2.2 行为因素 |
3.2.3 结果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世界遗产下的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价值 |
4.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特征 |
4.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阐述 |
4.4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
4.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4.4.2 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4.5 本章小结 |
5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 |
5.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 |
5.1.1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保护现状 |
5.1.2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
5.1.3 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
5.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问题 |
5.2.1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策略问题 |
5.2.2 九华山风景区发展问题 |
5.2.3 九华山风景区商业化现象问题 |
5.2.4 文化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2.5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2.6 非物质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3 保护策略与建议 |
5.3.1 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
5.3.2 整体风貌的保护 |
5.3.3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4 自然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5 非物质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6 科研检测和多方合作保护 |
5.3.7 价值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名单 |
附录B 九华山风景资源点 |
附录C 重点保护建筑名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 明代雅集活动及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界定 |
(一) 明代前期雅集活动的广泛性 |
(二)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界定 |
二、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的形成 |
(一) 人文荟萃的时代背景 |
(二) 高蹈隐世的个人因素 |
三、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的表现类型与艺术特征 |
(一)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的表现类型 |
1. 田园幽寂 |
2. 出世情怀 |
3. 雪夜情思 |
4. 世情感慨 |
(二)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
1. 繁复疏简,主题鲜明 |
2. 凝重清澈,笔墨苍润 |
四、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的意义 |
(一) 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
(二) 晚明及后世雅集题材山水画的持续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唐宋僧人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宋僧人茶诗的概况 |
第二章 僧人茶诗的内容 |
第一节 茶事活动 |
一、采茶 |
二、制茶 |
三、品茶 |
第二节 茶系情思 |
一、以茶结情 |
二、隐逸之情 |
第三节 茶中公案 |
一、赵州茶 |
二、其他公案 |
第三章 唐代僧人的茶诗 |
第一节 皎然的茶诗 |
第二节 齐己的茶诗 |
第三节 唐代茶诗的特点 |
一、主情性 |
二、脱俗性 |
三、文人化 |
四、仪式性 |
第四章 宋代僧人的茶诗 |
第一节 惠洪的茶诗 |
第二节 慧空的茶诗 |
第三节 居简的茶诗 |
第四节 宋代茶诗的特点 |
一、主理性 |
二、日常性 |
三、僧人化 |
四、精致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明代茶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明代茶书的版本、种类和作者 |
第一节 茶书的版本 |
第二节 茶书的种类 |
一、从原创性角度看茶书 |
二、从内容角度看茶书 |
三、从地域角度看茶书 |
第三节 茶书的作者 |
一、作者的身份 |
二、作者的籍贯 |
三、作者的年代 |
第二章 明代茶书的内容 |
第一节 茶书中对茶的认识 |
一、茶叶的栽培 |
二、茶叶的采摘 |
三、茶叶的制作 |
四、茶叶的收藏 |
第二节 茶书中对水的认识 |
一、水的评价标准 |
二、水的品评 |
三、水的保存 |
第三节 茶书中对茶具的认识 |
一、茶具中的炉 |
二、茶具中的盏 |
三、茶具中的壶 |
四、茶具中的其它用具 |
第四节 茶书中对茶艺的认识 |
一、泡茶的技艺 |
二、品茶的技艺 |
三、品茶的环境 |
四、品茶的伴侣 |
第三章 明代茶书与儒、释、道 |
第一节 茶书与儒家的关系 |
一、儒士大量撰写茶书 |
二、茶书中的和谐思想 |
三、茶书中的中庸思想 |
四、茶书中的礼仪思想 |
五、茶书中的人格思想 |
第二节 茶书与佛教的关系 |
一、僧人参与茶书的撰写及茶书作者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
二、茶书表现僧人开展茶叶生产 |
三、茶书表现僧人嗜茶和精于茶艺 |
四、茶书中的禅茶一味思想 |
第三节 茶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
一、茶书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
二、茶书表现道士嗜茶种茶 |
三、茶书中的道法自然的思想 |
四、茶书中的养生乐生的思想 |
第四章 明代茶书与明代社会 |
第一节 茶书与明代隐逸之风 |
一、明代的隐逸之风 |
二、茶书大量表现了隐逸之风 |
第二节 茶书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明代茶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茶书大量反映商品茶的内容 |
第三节 茶书与明代士人 |
一、明代士人饮茶风气极盛 |
二、茶书反映士人形成了茶人群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韩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
第一节 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国茶道概念 |
二. 唐代以前文献饮茶记录 |
三. 唐代茶道文化 |
四. 宋代茶道文化的发展 |
五. 元明清茶道文化 |
第二节 韩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
一. 韩国茶道文化概念 |
二. 茶传来说与初期茶文化的流入 |
三. 新罗茶道文化 |
四. 高丽时代茶道文化 |
五. 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 |
第二章 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中国人文茶道观 |
一. 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人文茶道 |
二. 《禅苑清规》中人文茶礼 |
三. 陆游的人文茶道 |
第二节 韩国人文茶道观 |
一. 元晓之“和诤”的人文茶道 |
二. 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 |
三. 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 |
第三节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异 |
一.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 |
二.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异 |
第三章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观比较 |
第一节 苏东坡的茶道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 苏东坡的茶文化背景 |
二. 苏东坡的人文思想 |
第二节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 |
二. 李奎报的文学思想背景 |
三. 李奎报三教合一思想 |
第三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茶诗中的茶道观 |
一. 人际交游的人文茶道 |
二. 社会讽喻的人文茶道 |
三. 茶禅一味的人文茶道 |
四. 行茶三昧的人文茶道 |
第四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中的人生观 |
一.积极超越的人生观 |
二. 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
三. 仁心博爱的人生观 |
第四章 中韩茶道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中日韩茶道文化融合 |
第二节 人性茶道教育影响 |
征引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姜美爱个人简历 |
(9)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山居绪论 |
1.1 “山居”释名及其历史源流考证 |
1.1.1 “山居”一词历史源流略考 |
1.1.2 山居含义与山居传统之历史源流略考 |
1.2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趋势 |
1.2.2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内容、范畴与研究思路、方法等 |
1.2.3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举要 |
1.2.4 国外山居隐逸文化研究述要 |
1.3 山居文化研究的范畴、对象与视角、方法及意义 |
2 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山岳崇拜传统 |
2.1 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征与山居 |
2.2 山岳崇拜文化传统与山居 |
2.2.1 华夏民族对山岳的敬畏崇拜及其演变 |
2.2.2 道教的山岳崇拜文化及其影响 |
3 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生态文化背景 |
3.1 儒家与道家的生态思想文化与山居 |
3.1.1 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
3.1.2 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
3.2 山水审美文化风尚和性好山水之个体动机与山居 |
4 山居生活的内容及形态 |
4.1 山居者的谋生之道及其物质生存境况 |
4.1.1 山居者的谋生之道及其物质生存概况 |
4.1.2 山居者衣、食、住之生活情形 |
4.2 山居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及娱乐消遣 |
4.2.1 着述立说,授徒讲学 |
4.2.2 文学艺术创作 |
4.2.3 抚琴弈棋、饮酒品茗等娱乐消遣 |
5 山居生活的生态文化含蕴 |
5.1 崇尚天然的饮食文化 |
5.2 追求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居住文化 |
5.3 注重精神沟通契合的山水游赏文化 |
5.4 托物言志、以心感物的山林雅好文化 |
6 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
6.1 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 |
6.1.1 对古代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
6.1.2 对古代农林科技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
6.1.3 对古代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弘扬 |
6.1.4 对古代养生学的传承和弘扬 |
6.2 山居文化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
6.2.1 对树立生态文化观,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道德素质的教育意义 |
6.2.2 对当代人心理健康、性情陶冶、道德升华、价值选择的启悟意义 |
6.2.3 对林业与生态产业之文化和经济开发、建设的借鉴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atalogue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国际背景 |
1.1.3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
1.1.4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
1.3.2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
1.3.3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
1.4 小结 |
1.4.1 简评 |
1.4.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 |
2.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2.1 宗教文化综述 |
2.1.1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
2.2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
2.2.1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2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3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4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5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3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
2.3.1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2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教文化 |
2.3.3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4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
2.3.5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6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
2.3.7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8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
2.4 小结 |
2.4.1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
2.4.2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
2.4.3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
3.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1 道教文化内涵 |
3.1.1 道教文化的内涵 |
3.1.2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
3.2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
3.3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
3.3.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
3.3.2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
3.3.3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
3.3.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
3.3.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
3.3.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
3.3.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
3.3.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
3.3.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
3.4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2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3.4.3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3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
3.6 小结 |
3.6.1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
3.6.2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
4.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
4.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
4.1.1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
4.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4.2.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因分析 |
4.2.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
4.3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
4.3.1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
4.3.2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
4.3.3 小结 |
5. 道教文化资源 SWOT 分析与区域影响 |
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
5.1.1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2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3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
5.2.1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2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3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的劣势 |
5.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5.3.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5.3.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5.3.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
5.3.5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5.3.6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看竞争平台 |
5.4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
5.4.1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
5.4.2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
5.4.3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
5.4.4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
5.5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
5.6 小结 |
5.6.1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没有成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
5.6.2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
5.6.3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5.6.4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
6.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
6.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6.1.1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 |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
6.1.3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
6.1.4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
6.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
6.2.1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6.2.2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模式 |
6.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
6.3.2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并有待于整合 |
6.3.3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
6.3.4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
6.4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
6.4.1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
6.4.2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
6.4.3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
6.5 小结 |
6.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
7.1.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
7.1.3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
7.1.4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
7.1.5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
7.1.6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
7.1.7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
7.2.2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
7.2.3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
7.2.4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
7.2.5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
7.2.6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位隐逸九华山的茶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沈岸登《黑蝶斋诗钞》校注[D]. 宋博.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2]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D]. 姚舒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D]. 牟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沈周雅集题材山水画研究[D]. 邢亚妮. 渤海大学, 2016(08)
- [6]唐宋僧人茶诗研究[D]. 宋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明代茶书研究[D]. 蔡定益. 安徽大学, 2016(08)
- [8]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D].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 浙江大学, 2016(05)
- [9]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D]. 刘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10]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