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为什么叫社稷?(论文文献综述)
熊浚[1](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指出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汪晓琴[2](2020)在《社火的审美研究 ——以甘肃省定西市杏园乡社火为例》文中指出民俗不仅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还与人类的生命、生存活动密切联系,民俗之美可以说是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社火,不管是其缘起上古人民对土地、火的崇拜还是现在的展演形态所呈现出的蓬勃生命力,都体现出人类对生命之美的追寻。人生既如烟花,人生既如社火,纵使生命瞬间即逝,只那一瞬间的欢腾和热闹,就够所有的生命意味。甘肃是远古人类的聚居地、古农业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丰厚,社火历史悠久;同时,笔者自幼生长在这片黄土地,除了故乡情怀,更想以此为契机把黄土地上社火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承出去。因此,本文选择笔者熟悉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杏园乡为田野调查点,选取杏园乡虎头山、南川、牛营三个代表性村社的社火为主要调查对象。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收集、查阅到的口传资料和文献资料,梳理杏园乡社火艺术形式,通过分析社火中的歌乐舞、妆容造型等艺术形态,以及社火中的表演过程、民间信仰、仪式过程和仪式意味等,最终上升到社火审美意味的探究。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包括目前国内外社火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对象社火的源流发展及甘肃省定西市杏园乡社火田野点的情况,为后面章节形式及审美分析做铺垫;第二章着重介绍杏园乡社火艺术形态,形式背后是人类情感的表达;第三章主要结合区域民俗、过渡礼仪等民俗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从混融地方、合序圆满、乐生悦情三方面分析社火中的民俗审美特性。结论部分,基于笔者的田野调查和当地地方的本土话语,概括总结出社火的审美意味:热闹即美,并阐明本研究的不足。
扬州大学文学院会务组[3](2019)在《多元对话: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高端论坛纪要》文中研究说明整合优势学科、进行跨学科创新性研究,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研究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2019年5月24日,"多元对话: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高端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举行,扬州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协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香港、澳门以及大陆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专家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贾晋华,悉尼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赵晓寰,美国西康涅狄格州立大学英文系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祁寿华,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澳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龚刚,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彭兆荣,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徐新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汪小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以欣,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孙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平,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傅书华,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倩、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陈佳等50余位学者及扬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陈亚、花月梅、李林芝等分别发言。为突出本次会议的跨学科研究主题,精选部分代表的发言与论文。
刘维杰[4](2019)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文中提出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本刊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潘维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政治理论、中国政治的教学与研究,代表论着有《法治与"民主迷信"》《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等。在本次专访中,潘维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重点就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制度决定论""社稷民本体制"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等话题作了阐述。
贺海锋[5](2020)在《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潇湘八景—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为研究对象,对两宋时期“潇湘八景”的产生及内在文脉图像脉络,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创作者对这一“母题”不同的表达,以及“潇湘八景”横跨宋代这个特殊时代与新儒家主义的结合及其意义,文学情怀的追溯,图像意义的隐喻,空间规律的遵循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本文的研究发现,“潇湘八景”这一作品群跨时较长,所涉范围涵盖东亚文化区域,参与其间的画家较多,且画家所属阶层也较为多样,但其共同点是遵循“潇湘八景”所涉的诗意命题和各自运用这些诗意命题进行自由组合,这些组合的特点遵循着自董源以来“南方”地域性视觉创造,这种视觉创造遵循着以董源为主的几件可靠作品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向地域性山水风格的“源代码”。其中一脉由宋迪—王洪—马远—夏圭指向董源、巨然,甚至更为广大的北宋传统;另一脉由米芾—米友仁—牧溪—舒城李氏指向董源、巨然。这两条线索关于“潇湘八景”中“潇湘”的地域性在山水中有不同内容呈现,当然本文也涉及对郭熙《树色平远》和赵斡、王诜等人的作品分析。对这些作品群的分析是想通过比较研究,找到有关“士大夫”们是怎样依据中国更为深远强大的文化资源,达到创作者对宇宙秩序的认识,以此作为山水文明形态的精神依托,从而揭示“潇湘八景”作品群创作的内在动力与文化逻辑。山水画的文明形态相对于其他文化文明形态更为年轻,山水所依赖的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用“地域性”的概念知识来诠释山水画的文明也是遵循着在这块“地:域”上更为综合的文化脉络。无论是通过“地域”承载的所有文化生发的实体空间,还是通过携带了这一特定“地域”性文化特性的实体空间反作用于新的文化内容上,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恰恰是关于这一问题诠释的开端”。
邢志强[6](2019)在《秦汉至唐代书体观念演变与书法传统形成 ——以“书体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的书法观念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篆书、隶书、草书、真书、正书、行书、楷书等是每一人都耳熟能详的,但这些书体名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何如此称谓?它们与中国书法传统有没有关系?“书法传统”应该怎样理解?对此,我们只有一种模糊的认识。此外,在阅读书论时常常会遇到“一体多名”和“多体一名”等现象,且书体称谓和书体类型、数量皆不一样。秦汉至唐代是书体演进完成和定名的连续而完整的时期,这一现象与中国书法传统形成有无关系?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书体关键词”为切入点,对书法史上的主流书体名称:篆、隶、草、真、正、行、楷等单字关键词进行统计,总结为七个“关键词丛”并建立“书体关键词数据库”,然后对各书体名称进行词频统计与历史语义分析,同时结合思想、政治、制度、文化、书法等各学科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每一个书体定名的背后都存在着社会制度、道德修身、人之性情各个方面之影响,其关系十分复杂。同时随着儒学“道统”的兴起,书法完成了书体名实与修身观念的自我“传统”建构。如:“小篆”承接周文化,在秦以法立国的大背景中获得文字观念的“正当性”;“隶书”作为汉代官方书体,具有典正人伦,规范道德修身的意义,正是汉代宇宙论儒学的道德价值投射;“草书”在汉末兴起意味着突破代表制度规范的“隶书”,并在追求“势”与“自由”中形成“书法艺术”的另一面。至魏晋在“玄礼双修”二元关系下形成了“真书”与“行书”;至唐代代表“心性论儒学”的“正书”与代表佛学和玄学的“狂草”,均和社会普遍观念变化有着内在联系。此外,“正书”成为隶书、真书、楷书三种规范书体的统称,刻画了秦汉至唐“隶变”与“楷变”的全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只有在书体观念、名实、书写形势各自独立和总体“修身观念”明晰的情况下“书法传统”才会形成。同时“书法传统”又将成为唐之后书法发展的逻辑起点。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为理解中国书法与社会观念互动的宏观图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李华燕[7](2019)在《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A就是A”构式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例如“商人就是商人”“吃亏就是吃亏”“李嘉诚就是李嘉诚”“两元就是两元”等,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法上,该构式具有相同的主语和表语,也被称作“同语式”。语义上,两个“A”分别指代不同的意义;语用上,该构式体现了主观性、简洁性、新颖性,和多产性。这些研究都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该构式进行了系统阐释,但没有详细探析“A就是A”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过程,本文认为该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是一种聚范畴过程。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穷尽性地收集了该构式的1068条语料,建立封闭语料库并结合构式压制、转喻理论提出CM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详尽探析了该构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一步阐释了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以期证明CM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的发现在于:(1)运用构式压制和转喻理论,建立CM模型理论框架,并用其系统地解释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从而弥补前人对该构式动态范畴化研究的不足。(2)从语言哲学,即指称到非指称、客观到主观、词典到百科和抽象到具体四个方面对该构式的语义特征并结合CM模型进行了分类论述,尝试弥补前人仅从语言学层面探讨该构式的不足,进一步论证其聚范畴化的过程,并且发现该构式的语义信息焦点在后面的“A”上。(3)我们从单构式层面上升到句群层面,通过对961条“A就是A”构式及其小句的语料分析,发现其后小句是对后面“A”的进一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并列、条件和让步;进而论证了聚范畴化的结果是突显后面“A”的语义信息。
陈清华[8](2019)在《世界上所有的安逸都在你的脚边——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关乎国家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陈清华[9](2018)在《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观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杂记》文中认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1]是梁漱溟先生的口述历史,他在书中曾谈道: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主持人白岩松称他看到这段话时突然很心动。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幸福在哪里》[2]中写道: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
许晓明[10](2019)在《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西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存在的,被当地民众称为“道”[te:u6]的宗教形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观察,以“少数民族道教志”或“区域道教志”的方式,依照宗教要素,描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时样态,旨在为少数民族道教研究提供较为详细的区域研究个案资料。同时,也希望透过具体的仪式个案,展现道教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多样性传播及影响情况。本文还将重点讨论道教的“地方性”问题,以此回应前人研究中提出的道教对少数民族“汉化”或“中国化”的影响,以及“地方道教宫观及道教科仪,实乃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的提法。本文试图论证:在国家政权鞭长莫及的边疆民族地区,尽管道教在初传时,通过汉堂流官“以道化夷”的努力和少数民族上层社会的主动接受,在其仪式操演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所谓“帝国的隐喻”,但是由于传播时间较短以及当地民俗对道教仪式的改造和传统原生型宗教自身的张力等原因,道教在德靖台地表现出来的“道的外壳,本土民俗的展演”和仪式中“多坛共存”“协作主持”的文化协商状态,使得“地方性”依旧是边疆少数民族道教的特征,所谓道教促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汉化”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只是表象,而不是内核。道教在德靖台地呈现出“外客内土”的特点,是道教文化一体多元的体现。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的写作目的在于讨论德靖台地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单元的可能,以及展示其边缘文化特征。文中首先介绍了德靖台地的地理,按时间脉络梳理了这一地方历史沿革,同时还描述了这里的族群及其生计方式、风俗习惯和仪式专家的概况。德靖台地无论是从地理空间还是历史发展过程看,虽然和中央王朝有过一定的接触,但长期处于自主发展的状态,是中国的边缘地带。直至乾隆时期德靖台地文化上还处在与内地殊异的状态:“土邑与内地,向者语言不通,往来不接,山谷异习,衣食异宜。”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受外来移民文化影响,其文化又呈现多元叠加性,但其地域性、族群性、特殊性依旧是占主导性的。因此即便是外来文化,也容易发生本土化变迁,这也是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由“客”变“土”的原因。第二章。在本章中,笔者利用地方志、文人着述、碑刻、宗教经本、口述资料等,梳理了德靖台地道教从神仙道教到宫观道教和民俗道教发展的历史。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等与道教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司的上层,他们是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对汉文化接受较早的群体,道教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土司上层对求仙的向往和正统化仪式生活的追求。以墓碑志和口述资料反映的情况看,土司上层很可能就担任道公,是道教传承发展的推动者。道教在德靖台地的发展原因,和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的推动有关,汉堂流官可能利用道教作为改土归流后王化的手段,而土司上层则把道教信仰作为其对正统文化认同的标志。改土归流后外来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道教文化,对德靖台地原有的宗教形态产生了影响,使得原有宗教形态,尤其是麽群体,发生道教化,更充实了道教群体。除了汉堂流官出于“以道化夷”的王化需要和土官们以道认同中化文化的自我王化需求,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土司世袭管理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的影响,道教传播中还体现出“逆王化”的现象的存在,关于道教祖师的造反故事是这一现象的最好隐喻。第三章。本章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道公因担心祖师怪罪而“承祖学道、投师学道”,以及做道公需要的文化水平、宗教观念和家族因素。最后,本文还以详细的田野个案,描述受戒的过程,以此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公传承过程与组织方式。从田野资料来看,在道教的传承中,“承祖学道”占了主要因素。带有垄断性质的“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保证了道教的代际传递。由于道教在德靖台地的传播一开始就只在土官、官方和商人群体中传承,因此“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也使得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传播,一直保持由上层社会性的特点。上层社会本来就把持了德靖台地的神权,把持道,只是把持原来其他宗教形态的转换,这也是道公在德靖台地体现出地方性的一个表现。另外,除了承祖学道,德靖台地道教的传承还有投师学道的方式,即认可一般识字的人,或者说那些改土归流和近代学校教育推广后可以识字的土民(普通人)都可以学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教的土司上层和外来商人垄断道教的局面,增加了道教的本土化进程。第四章。本章以德保县都安乡收集到的《还嗣启师科》经本和德靖台地壮族道公家庭神龛为分析对象,并以大新县下雷镇土湖社区合龙屯的安神迎花仪式为个案,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教复杂的神灵系统。从这些经本、神龛和仪式个案看,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既有道教所包括的神灵,另外还有花王圣母、土司神等本土神灵,其中花王圣母在仪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除了道公本身,一般人并不关注道教的神灵,最重要的还是花王圣母这样,掌握生育功能的神灵。而作为村社屯的“老彝”“阿公”等土司神,又是常祭的对象。可以说,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体现显示出“外客内土”的特征,即表面上是为对外来宗教神灵的崇拜,实际上核心的崇拜对象还是本土神灵。第五章。本章讨论的是基于信仰和对神灵崇拜基础之上的,道公们企图用来实现人和这些神灵体系通沟以祈福禳灾的手段及过程,即道教的科仪及实现方式。德靖台地壮族道教仪式是一个照本宣科的通神御鬼过程,而仪式的实现需要以阴阳交泰为理念基础的秘旨的支撑。道公的秘旨既有汉传道教的基本观念,又结合当地民俗,基于本土知识和认知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笔者观察到的仪式中,按照“照本宣科”的原则,德靖台地不同壮族不同支系的科仪结构是相似的,但是在具体的民俗展演过程中,又呈现也多样性的特点。道公们利用各种法器、文书等通神手段,和最高神和职能神沟通,同时也通过法术驱鬼逐役,道公在请诸神时多自称“臣”。从表面上看,是复制政府官员向朝廷汇报的模式,为“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照本宣科进行仪式的操演的背后,是本土民俗的展演过程,地方性才是其内核。第六章。本章讨论的是道教对德靖台地壮族民俗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教与麽、末两类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关系。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逐渐成为成为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和解释者,道公们具有基层管理人员和宗教仪式专家的双重身份,表现出一定的汉文化色彩,使其起到沟通地方和中央的一个重要的媒介。通过分析道和麽、道和末在信仰观念、仪式手段等方面的异同可以看出,道教和本土宗地教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相互保持各自边界,又相互吸收。道在和麽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代替了麽的功能,使麽在德靖台地宗教生态中处于劣势,并有被道取代的趋势,也因为如此,道继承了麽的衣钵,使其显示出浓重的本土文化性。道和以女性仪式专家为主体的末之间,则形成相互利用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和“男尊女卑”观念相对应的“道有法而末只能言”观念的形成,使得末必须依靠道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末以其女性和口承唱词优势,充当灵媒沟通人和鬼、人和祖先、地方和地方之间关系的特点,获得自身独有的宗教地位。这一独有的宗教地位包括:吸引了以女性为主的信众,迎合民众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鬼魂崇拜观念等。由此,末对道形成一种反作用力,使其不能象麽一样,被道所取代,而是维持一种即保持边界,又相互协调合作的状态,从而也使得道不能在德靖台地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
二、国家为什么叫社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为什么叫社稷?(论文提纲范文)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社火的审美研究 ——以甘肃省定西市杏园乡社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社火研究总体趋势与概貌 |
(二) 期刊类社火研究成果 |
(三) 专着类社火研究成果 |
(四) 学位论文类社火研究成果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杏园乡社火源流 |
第一节 社火的历史文化渊源 |
第二节 杏园乡社火的发生发展及现状 |
一、 杏园乡社火的发生发展 |
二、 别具特色的杏园乡社火 |
第二章 杏园乡社火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音乐舞蹈 |
一、 简单纯朴的音乐 |
二、 质朴热情的舞蹈 |
小结 |
第二节 妆容造型 |
一、 粗朴简拙的脸谱 |
二、 浓丽鲜艳的服饰 |
小结 |
第三章 社火的民俗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区域民俗:混融地方之美 |
一、 历史积淀:多元共生 |
二、 黄土文明:豁达刚毅 |
第二节 礼俗同在:合序圆满之美 |
一、 祭拜阶段:庄严合序 |
二、 表演阶段:和谐圆满 |
第三节 过渡礼仪:乐生悦情之美 |
一、 分离阶段:忙碌充实之乐 |
二、 阈限空间:生命愉悦之美 |
三、 聚合阶段:新生回归之情 |
结论 社火的审美意味:热闹即美 |
参考文献(注:按作者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 :田野调查情况汇总 |
一、 虎头山社火调查情况 |
二、 南川村社火调查情况 |
三、 牛营村社火调查情况 |
四、 田野调查收集到的部分社火小曲 |
五、 田野调查部分照片汇集 |
致谢 |
(3)多元对话: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高端论坛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叶舒宪:跨学科研究与人类学转向 |
二、赵晓寰:剑桥仪式学派与百年戏剧史研究评述 |
三、祁寿华:“本土”“异质”和主义的交错掩映:国外跨文化戏剧研究理念/模式评述 |
四、龚刚:比较文学的最高价值是建构共同诗学 |
五、彭兆荣:比较:“文”在多元样态中 |
六、汪小洋:中国墓室壁画比较研究三题 |
七、王以欣:历史叙事中的母题、类型、模式或图式 |
八、孙岳:大历史与人间大爱:文学人类学与跨学科研究 |
九、李永平:“纵出”与“横出”:“文化文本”观念对文学人类学的革新:兼论“后理论”时代的理论创新 |
十、傅书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民间价值谱系的意义 |
十一、陈佳:试谈原型意象对语词翻译的影响:以“风骨”“崇高”翻译为例 |
十二、陈亚:浅析《普通人》中的暴力书写 |
十三、胡梦婕:科幻电影中的迫害文本———以《流浪地球》和《2001∶太空漫游》为例 |
十四、花月梅:浅析《大地的成长》中的神话原型 |
十五、李林芝:维吉尼亚·伍尔夫《奥兰多》中的神话书写 |
十六、彭兆荣:会议学术总结 |
(5)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绪论) |
一 选题缘起、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有关《潇湘八景》研究的基本信息 |
第一章 何谓潇湘 |
第一节 潇湘的地理传承及变迁 |
第二节 上古有关“潇湘传说 |
第三节 先秦的潇湘诗文传统 |
第四节 唐宋以来的“潇湘诗文传统” |
小结 |
第二章 宋迪的“潇湘八景”文图旨意及上下文关系 |
第一节 宋迪生平及师承 |
第二节 宋迪与苏东坡 |
第三节 宋迪随复古思潮上求杜甫 |
小结 |
第三章 在时空中流动的“潇湘” |
第一节 “士大夫的觉醒”——上下求索中得以体现 |
第二节 “潇湘作为文化”母题其诗文意象的历史背影 |
第三节 “潇湘”画意的影射 |
第四节 “潇湘八景”的新演绎 |
小结 |
第四章 牧溪与潇湘八景 |
第一节 牧溪生平 |
第二节 牧溪绘画的师承,其作品形式及流转 |
第三节 牧溪山水的绘画风格及其禅宗思想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其他衍变出新 |
第一节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几种可能 |
第二节 夏圭与“潇湘八景” |
第三节 马远的“潇湘八景” |
小结 |
第六章 潇湘八景地域性风格形成与演变 |
第一节 精神归处的潜在动力 |
第二节 有关“潇湘八景”笔墨造型性因素的内在延续及表现 |
第三节 “潇湘八景”绘画语言在“皴法”上的表现及主题元素的呈现 |
第四节 “潇湘画意”的绘画元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6)秦汉至唐代书体观念演变与书法传统形成 ——以“书体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的书法观念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时间跨度、材料运用与数据库资料整理 |
2.1 时间跨度 |
2.2 材料范围 |
2.3 “书体关键词数据库”架构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方法及发现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发现 |
五 研究构想与各章分布 |
5.1 研究构想 |
5.2 各章分布 |
5.3 本文自行归纳若干术语解释 |
第二章 失守与立法:从篆书到隶书 |
一 “书同文”与“篆书”定名 |
二 “篆引”与“小篆”之法家文字观 |
三 “史书”、“书法不隐”与“书同文书” |
四 “司隶校尉”与隶书“正名” |
五 小结:失守与立法 |
第三章 异化与楷模:草隶与行书 |
一 “隶古定”与“隶变” |
二 “隶—正”与“草—势”两大审美观念与范式的起源 |
三 释“隶草”与“草隶” |
四 “玄礼双修”观念下的“真书”与“行书” |
4.1 “真、正、隶”的观念互涉与“真书”形成 |
4.2 “行书”起源与观念形成以及“势”的“真——逸”化 |
五 小结:异化与楷模 |
第四章 秩序与法度:从“楷变”到“书法传统形成” |
一 唐代“隶书”观念与“楷变”外延 |
1.1 长时段历史中的书体名称和唐代楷书“缺席” |
1.2 唐代“隶书”观念与“楷变” |
二 从“隶—草”对举到“情—理—法”融合对书法的双向塑造 |
三 “楷变”与真、正介入下的“楷书”和“草书” |
3.1 真书与正书比较下的“真、楷”名实 |
3.2 正、楷同构与书法修身 |
3.3 唐代“草书”规范和“狂草”与佛学关系 |
四 唐代书法众体兼善与“书法传统”形成 |
五 小结:秩序与法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书体关键词数据库”——秦汉至唐代收录文献目录 |
致谢 |
(7)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Rationale |
1.2 Research Objective |
1.3 Methodology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and At Home |
2.1.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
2.1.2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t Home |
2.1.2.1 Syntactic Approach |
2.1.2.2 Semantic Approach |
2.1.2.3 Pragmatic Approach |
2.1.2.4 Th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
2.2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ategory Theory |
2.2.1 The Class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2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3 The Schemat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4 The Dynam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3 The Gap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Con-categorization |
3.2 Cognitive Construction Coercion |
3.3 Metonymy |
3.4 Theoretical Integration:CM |
3.4.1 Necessity for CM |
3.4.2 Case Study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Data Description |
4.2 Data Analysis of“A jiushi A” |
4.2.1 Syntactic Features of“A jiushi A” |
4.2.1.1 The Part of Speech of“A” |
4.2.1.2 The Syllable Distribution of “A” in “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1.3 Syntactic Properties of“jiushi” |
4.2.1.4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2 Semantic Features |
4.2.2.1 The Meaning of“A” |
4.2.2.2 The Semantic Distribution of“A” |
4.2.2.3 The Semantic Meaning of“A”from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4.2.3 Pragmatic Reatures |
4.2.3.1 Subjectivity |
4.2.3.2 Concision |
4.2.3.3 Productivity |
4.3 The Studies of the Subsequent Clauses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3.1 Causal |
4.3.2 Adversative |
4.3.3 Progressive |
4.3.4 Sup-positional |
4.3.5 Coordinating |
4.3.6 Conditional |
4.3.7 Conceding |
4.3.8 Summary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9)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观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杂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们都希望世界更好。 |
2. 女导演的世界: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
3. 父母的世界:孩子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
4. 更好的世界, 什么样? |
5. 北欧的世界:天空什么样? |
6. 现实的世界:校园暴力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
7. 寄宿学校的世界:星星也没有点亮克丽斯汀邪恶的心。 |
8.“易怒族”的世界:该如何行使防卫权? |
9.“60后”的世界:也曾经五洲震荡风雷激, 看过激荡人心的奋斗故事。 |
1 0. 大白菜的世界:万种佳肴千千好, 谁解白菜品位高。 |
1 1. 大白菜的世界:大白菜就是一味好药。 |
1 2. 大白菜的世界:大白菜为什么叫“菘”? |
1 3. 大枣的世界: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1 4. 稻米的世界:秋气降临大地。 |
1 5. 姜的世界:不撤姜食, 不多食。 |
(10)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本文突破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边缘与多元——作为壮族文化单元的德靖台地 |
第一节 地理边缘 |
第二节 政治边缘 |
一、羁縻州县时代 |
二、土司统治时期 |
三、改土归流之后 |
第三节 聚峒而居 |
一、族群分布 |
二、生计方式 |
三、风俗习惯 |
第四节 多元宗教 |
一、末 |
二、麽 |
三、经 |
四、其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化与逆王化——道教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的传播 |
第一节 地方史志资料中的道教 |
一、神仙道教 |
二、宫观道教 |
三、民俗道教 |
第二节 口传资料中的道教 |
一、黄九霄 |
二、李将法师 |
三、道公庙的传说 |
第三节 传播原因分析 |
一、改土归流后的王化措施 |
二、外来移民影响 |
三、原有宗教的道教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祖学道与投师学道——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与组织 |
第一节 谁可以成为道公 |
一、为什么要做道公 |
二、成为道公的基本条件 |
三、成为道公的其他条件 |
第二节 如何成为道公 |
一、提袋徒弟 |
二、披服受戒 |
三、戒律与禁忌 |
四、开酒(开师酒) |
五、道公组织 |
第三节 受戒仪式个案 |
一、仪式相关背景 |
二、仪式准备 |
三、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教神与本土神——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系统 |
第一节 《还嗣启师科》体现道教的神灵系统 |
一、《还嗣启师科》中的神目 |
二、神灵体系分析 |
第二节 从道公家庭的神龛看其神灵系统 |
一、壮族聚居区道公家庭神龛列举 |
二、道公家庭神龛神灵体系分析 |
第三节 仪式中复杂的神目: 迎花安神个案 |
一、仪式相关背景 |
二、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官方仪式的展演和地方民俗实践——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科仪 |
第一节 仪式过程 |
一、仪式准备 |
二、仪式的构成与程序 |
第二节 仪式理论基础:秘法 |
一、《灵宝秘旨》个案 |
二、“阴阳交泰” |
三、秘法中的本土知识 |
第三节 仪式手段:法术 |
一、通神法 |
二、御鬼术 |
第四节 经本和文书 |
一、经本 |
二、仪式文书 |
第五节 做斋仪式个案 |
一、仪式背景 |
二、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商与融合——道教与原生型民间宗教互动 |
第一节 道教与德靖台地壮族社会 |
一、以主持仪式的方式参与民俗活动 |
二、作为社会精英参与乡村治理 |
第二节 道与麽 |
一、德靖台地的麽 |
二、道经中的麽元素与麽经中的道元素 |
三、从道麽共坛、道兼麽到道替麽 |
第三节 道与末 |
一、德靖台地的末 |
二、道与末的区别 |
三、道与末的互动 |
第四节 乜娲“踢娲”[ThEK7Ve1]仪式个案 |
一、仪式背景 |
二、仪式过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2007年起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田野调查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间科研成果表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国家为什么叫社稷?(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社火的审美研究 ——以甘肃省定西市杏园乡社火为例[D]. 汪晓琴.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多元对话: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高端论坛纪要[J]. 扬州大学文学院会务组. 丝绸之路, 2019(03)
-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J]. 刘维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5]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D]. 贺海锋.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6]秦汉至唐代书体观念演变与书法传统形成 ——以“书体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的书法观念史研究[D]. 邢志强.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D]. 李华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世界上所有的安逸都在你的脚边——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上)[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9(04)
- [9]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观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杂记[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8(12)
- [10]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D]. 许晓明. 四川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