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Kunming Steel Co;[1](2019)在《钢铁筑基 多元并举 产融结合 绿色发展》文中认为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钢")始建于1939年,前身是中国电力制钢厂和云南钢铁厂。昆钢在云南工业发展史上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云南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云南工业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基本都有昆钢的身影和作用。昆钢是云南省最大的钢铁
盖琳[2](2014)在《西部工业型中小城市转型期景观空间结构研究 ——以安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工业城市而言,当工业区的形态与社会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时,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绿色工业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工业城市转型的方向。在城市转型期内,旧工业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制约、矛盾日益凸显,城市的扩张、旧工业区搬迁等使得城市用地的大幅变动,进而影响城市空间格局以及景观格局的发展。本文基于对城市更新理论、景观设计及后工业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实例,以云南省传统工业城市安宁市为例,分析安宁城市转型期景观现状、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从而得出营造工业城市城市特色景观环境、延续工业型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色的可行途径,以期为转型中的工业型中小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本文共七章。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工业城市景观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梳理了安宁市的发展历程,分析城市特征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核心矛盾。第三章对安宁市景观现状及分类进行研究,分析现状景观资源条件、分布以及景观基本构成元素,总结景观体系特征,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四章总结安宁城市转型动因及模式,重点分析安宁市从工业重镇向绿色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情况,在“工业向西、城市向东”的空间变动下,城市面临的问题与景观建设机遇。第五章对比研究国内及欧洲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工业城市,分析总结绿色工业城市的发展途径,为安宁市转型提供借鉴。即优化工业布局,形成工业与城市的空间隔离;巩固“绿色资本”,整合联动城市绿地与自然景观渗透城市中心;推动科学、生态的产业结构布局,促成工业共生关系,实现工业的绿色新陈代谢;重视工业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实现工业旧址的绿色复兴。第六章分析安宁市主城区景观空间优化的宏观因素,得出安宁未来城市整体景观空间将由都市园林景观带、螳川流域景观带、工业景观区以及后工业景观区构成的结论,并分析各景观区域特点,提出整体优化建议。明确指出后工业景观对于工业城市的重要意义,并选取昆钢炼铁厂为对象阐述云南钢铁工业主题公园的改造构想及具体途径、措施,从微观层面论证景观空间结构优化宏观构想的可实施性。第七章是全文结论,对安宁市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结论作了梳理和总结。
麻德铭[3](2013)在《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对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合理调节,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低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富氧,高炉迅速达产,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杨大锦[4](2010)在《2009年云南冶金年评》文中提出据有关云南的冶金资料,概述了2009年云南冶金的生产、科研及技术开发状况。
张洁[5](2008)在《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制造有关内容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绿色制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制造战略已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并且在我国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本文以昆钢集团的绿色制造战略研究为题,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理论,采用了定性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原因:昆钢实施绿色制造的基础,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的研究以及对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展望,通过对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昆钢只有走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绿色制造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杨大锦[6](2007)在《2006年云南冶金年评》文中研究说明据有关云南的冶金资料,概述了2006年云南冶金的生产、科研及技术开发状况。
陈昆庆[7](2005)在《浅议昆钢水资源效率的提高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引入“水资源效率”的概念,分析了昆钢的节水情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昆钢的节水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伟刚[8](2002)在《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文中指出昆钢6号高炉(2000 m3)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外引进二手设备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环保技术在引进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国内设计、补充、完善。6号高炉环境保护技术与高炉装备技术相配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苏立江[9](2002)在《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对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在“优质、低耗、高产、长寿、清洁”的方针指导下,通过引进国外二手设备以及国内的修配改,昆钢6号高炉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型高炉的先进水平。
杨光景[10](2002)在《前言》文中认为 昆钢炼铁有62年的发展历史。解放前,仅有71 m3高炉1座。解放后,在70年代之前相继建成了255 m3级高炉3座和620 m3级高炉1座。“九五”之前,生产水平以及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九五”之初,昆钢集团公司从技术起点高、设备投资省、见效快的角度出发,经反复论证后,决定从具有世界先进钢铁技术的卢森堡引进Arbed公司Belval厂的C高炉,结合国内修配
二、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钢铁筑基 多元并举 产融结合 绿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昆钢改革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
(一)挖潜改造,提高创效能力 |
(二)高起点建设,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
(三)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
1. 推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用工机制 |
2. 持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 |
3. 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选拔的科学机制 |
4. 推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管理结构 |
(四)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
1. 引进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 |
2. 内引外联,互利互惠共求发展 |
3. 战略合作,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
(五)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1.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
2. 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新产品 |
(六)化解产能,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 统一思想,制定方案 |
2. 细化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 |
3. 依法合规,规范操作 |
4. 广开渠道,妥善分流安置人员 |
5. 规范使用资金,促进人员分流安置 |
6. 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效供给 |
7. 成效 |
(七)央地联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1.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
2.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
3. 产权结构更趋合理 |
4. 企业文化多元共融 |
5.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6. 企业实力不断提升 |
(八)加强党建,增强发展凝聚力 |
1. 持续全面从严治党,为企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
2. 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3.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九)“两化”融合,提升管理效率 |
(十)多元并举,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
(十一)绿色发展,重视节能环保 |
(十二)和谐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二、昆钢改革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一)科学发展,是国有老企业振兴腾飞的必由之路 |
(二)改革开放,是国有老企业焕发青春的不竭动力 |
(三)解放思想,是国有老企业搞好搞活的一大法宝 |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把握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昆钢战胜困难最显着的特色 |
(五)坚持创新驱动是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 |
(六)坚持深化改革是破除各种障碍的活力源泉 |
(七)坚持依法治企是理顺管理关系的有效手段 |
(八)坚持以人为本是战胜各种困难的基本前提 |
三、企业展望 |
(2)西部工业型中小城市转型期景观空间结构研究 ——以安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转型期 |
1.2.2 绿色工业城市 |
1.2.3 后工业景观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1.1 城市更新理论 |
1.3.1.2 后工业景观研究 |
1.3.1.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1 后工业景观研究实践 |
1.3.2.2 云南本土相关实践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途径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安宁城市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 |
2.1 安宁城市发展历程 |
2.1.1 安宁市总体概况简析 |
2.1.2 安宁市城市建设历程 |
2.1.3 安宁市工业发展历史 |
2.1.4 安宁市景观建设历程 |
2.1.4.1 古代寺观园林景观建设 |
2.1.4.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
2.2 安宁市总体特征分析 |
2.2.1 城市区位特征 |
2.2.2 人口就业特征 |
2.2.3 产业结构特征 |
2.2.4 城市性质特征 |
2.2.5 城市空间特征 |
2.2.5.1 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5.2 城市空间的现状特征 |
2.2.5.3 城市空间优化的矛盾 |
2.2.6 城市发展核心矛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宁的“绿色”远见与景观资源分析 |
3.1 工业重镇的“绿色”远见 |
3.2 安宁市“创园”规划解读 |
3.2.1 “国家园林城市”概述 |
3.2.2 “创园”背景及其举措 |
3.2.3 规划解读及后续建设 |
3.2.4 规划总体分析及评价 |
3.3 安宁市景观分类研究 |
3.3.1 自然景观及坝区景观带 |
3.3.2 城市园林景观带 |
3.3.3 工业景观带 |
3.4 安宁市景观现状分析 |
3.4.1 景观资源条件分析 |
3.4.1.1 自然景观资源 |
3.4.1.2 人文景观资源 |
3.4.1.3 社会景观资源 |
3.4.2 现状景观空间分布 |
3.4.3 基本构成元素分析 |
3.4.4 景观体系特征分析 |
3.4.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工业重镇到绿色工业城市的嬗变 |
4.1 城市转型的动因分析 |
4.1.1 外部牵引 |
4.1.2 内部发展 |
4.2 城市转型期空间结构分析 |
4.2.1 工业空间结构的变动 |
4.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 |
4.2.3 绿地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动 |
4.3 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景观发展机遇分析 |
4.3.1 城市空间构架松散 |
4.3.2 城市空间发展失衡 |
4.3.3 城市产业布局剧变 |
4.4 工业城市转型之“安宁模式”的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工业城市”案例研究 |
5.1 工业城市绿色发展诉求 |
5.2 国内案列研究:攀枝花:今日的“阳光花城” |
5.3 国外案列研究 |
5.3.1 赫尔辛基:绵延的“绿色触角” |
5.3.2 格拉茨、凯隆堡:工业的绿色新陈代谢 |
5.3.3 IBA埃姆舍园区:工业旧址的绿色复兴 |
5.4 工业城市绿色发展途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宁市主城区景观空间结构的优化 |
6.1 宏观因素分析 |
6.1.1 城市转型的推动 |
6.1.2 用地功能的调整 |
6.1.3 空间的内涵特点 |
6.1.4 企业文化的保障 |
6.1.5 螳螂川水质改善 |
6.2 安宁市中心城区未来景观空间结构的探析 |
6.2.1 都市园林景观带 |
6.2.2 螳川流域景观带 |
6.2.3 工业景观区 |
6.2.4 后工业景观区 |
6.3 关于安宁城市景观空间优化的建议 |
6.3.1 妥善利用自然环境,促成景观良性互动 |
6.3.2 后工业区景观再造,营造工业城市特色景观 |
6.3.3 建设生态化工业区,注重工业景观塑造 |
6.3.4 重视人文景观塑造,展现工业城市文化魅力 |
6.4 昆钢炼铁厂(局部)景观优化:云南钢铁工业主题公园改造构想 |
6.4.1 地块区位及背景 |
6.4.2 改造的基本条件 |
6.4.3 改造的可行途径 |
6.4.4 改造构想及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开炉方案的制订 |
2 开炉前计算工作 |
2.1 开炉料的计算 |
2.2 布料角度的计算 |
3 开炉测定工作 |
4 开炉过程 |
4.1 炉况波动及处理 |
4.2 稳产操作 |
4.3 达产操作 |
5 结语 |
(4)2009年云南冶金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黑色金属冶金 |
2.1 钢铁冶金 |
2.2 铁合金冶金 |
2.3 锰冶金 |
2.4 铬冶金 |
3 有色金属冶金 |
3.1 铜镍钴冶金 |
3.2 铅锌冶金 |
3.3 锡冶金 |
3.4 锑镉铋冶金 |
3.5 轻金属冶金 |
3.6 贵金属冶金 |
3.7 稀有金属冶金 |
3.8 半金属冶金 |
3.9 稀土金属冶金 |
3.10 其他冶金相关过程 |
4 结 论 |
(5)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绿色制造的理论 |
2.1 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 |
2.2 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内涵 |
2.3 绿色制造体系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基础 |
3.1 昆钢的基本情况 |
3.2 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 |
3.3 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 |
3.4 昆钢实行绿色制造的基础 |
第四章 昆钢的绿色制造战略 |
4.1 昆钢发展绿色制造的重点 |
4.2 昆钢要实现绿色制造战略所要实施的项目 |
第五章 对绿色制造战略的进一步思考 |
5.1 制造发展的特点与走向 |
5.2 21世纪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2006年云南冶金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黑色金属冶金 |
2.1 钢铁冶金 |
2.2 铁合金冶金 |
2.3 锰冶金 |
2.4 铬冶金 |
3 有色金属冶金 |
3.1 铜镍钴冶金 |
3.2 铅锌冶金 |
3.3 锡冶金 |
3.4 锑镉铋冶金 |
3.5 轻金属冶金 |
3.6 贵金属冶金 |
3.7 稀有金属冶金 |
3.8 半金属冶金 |
3.9 稀土金属冶金 |
3.10 其他冶金相关过程 |
4 结 论 |
四、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筑基 多元并举 产融结合 绿色发展[J]. Kunming Steel Co;. 中国钢铁业, 2019(04)
- [2]西部工业型中小城市转型期景观空间结构研究 ——以安宁市为例[D]. 盖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3]昆钢新区1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J]. 麻德铭. 炼铁, 2013(03)
- [4]2009年云南冶金年评[J]. 杨大锦. 云南冶金, 2010(02)
- [5]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D]. 张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6]2006年云南冶金年评[J]. 杨大锦. 云南冶金, 2007(02)
- [7]浅议昆钢水资源效率的提高途径[J]. 陈昆庆. 矿业快报, 2005(12)
- [8]昆钢6号高炉的环保技术[J]. 王伟刚. 炼铁, 2002(S1)
- [9]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J]. 苏立江. 炼铁, 2002(S1)
- [10]前言[J]. 杨光景. 炼铁,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