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栋[1](2021)在《门静脉放血及双倍灌注液冲洗对改善肝移植PRS发生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究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OLT)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经门静脉灌注放血是否可减少再灌注综合征(PRS)发生高危因素,降低PRS发生率。2、探究该方法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有无正面影响。方法:选取6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单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B组27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C组20例,为对照组采用普通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采用单倍灌注液灌注,无门静脉放血。三组均采用下腔静脉逆灌注法。监测时间点及获取液体为:移植肝开放门静脉前即刻(T1)、开放门静脉顺行灌注供肝从肝下下腔静脉漏出第一股液体时(T2),门静脉放血200ml即刻(T3)。T1抽取受体门静脉血、T2抽取供肝下腔流出第一股清亮液体、T3抽取门静脉放血200ml左右时后供肝下腔静脉留取的液体、开放前抽取B组受体侧下腔静脉血。对这些标本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静脉血p H值、K离子、Lac、BEecf,记录并分析不同组间移植患者门静脉、下腔静脉开放后术中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术后患者第1、3、5天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PRS发生率0,T1血气理化性质优于T2血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供肝内液体钾离子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PH值和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门静脉灌注放血后,T3血气理化性质明显优于T2血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与下腔静脉血理化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AST、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PT恢复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TA低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经门静脉灌注供肝放血,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供肝内部残存灌注液,并减少供肝缺血再灌注产生的炎性因子、舒血管活性物质等,有效降低原位肝移植术后PRS的发生概率,而对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恢复无影响,仅可改善术后PTA。2、门静脉阻断期间,胃肠道淤血产生的含有酸性物质的血液理化性质与下腔静脉基本一致,对整体循环的作用需进一步确认。3、双倍白蛋白灌注液灌注供肝与单倍灌注液相比,可进一步减少进入受体全身循环的钾离子,而对Lac、剩余碱等无差别。
陈希源[2](2021)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一种新预测模型及其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探究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1周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密切相关的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通过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构建一个新的预测模型,以期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做出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和远期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本中心肝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查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各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围手术期的相关观察资料。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参照《肾脏疾病改善全球组织(KDIGO)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12)》,并将患者按照是否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AKI)分为两组。首先对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观察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再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我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通过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将新预测模型与各独立危险因素引入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对其预测诊断性能进行检验。结果:按KDIGO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本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为53.9%。非急性肾损伤组(Non-AKI group)患者年龄为47.85±9.98岁,急性肾损伤组(AKI group)患者年龄为46.47±10.30岁。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观察指标中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具有显着的组间差异,P值分别为0.011*、0.025*和0.007**;两组患者术中的各项观察指标中仅在自体血的输注量方面具备显着差异,P值为0.007**;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各项观察指标中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ASTP)、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预后营养指数(PNI)以及改良预后营养指数(mPNI)在两组间具有显着差异,P 值分别为 0.007**、0.001**、0.005**、<0.001***、0.003*、0.001**和<0.001***。经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第1天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ASTP)和改良预后营养指数(mPNI)与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独立相关。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改良预后营养指数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mPNI-ASTP)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术后第1天改良预后营养指数(mPNI)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术后第1天ASTP曲线下面积(AUC)为 0.662。结论:本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围手术期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第1天的改良预后营养指数(mPNI)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ASTP)。新构建的改良预后营养指数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mPNI-ASTP)模型是本中心目前对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预测诊断较为合适的工具。
程远[3](2021)在《逆灌注法对移植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如何减轻移植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研究领域的重难点。I/R过程造成移植肝细胞的线粒体损伤程度超过其自噬清除能力,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维持或重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细胞自噬活性间的平衡可能成为缓解移植肝I/R损伤的新策略。临床研究证实,与常规初始门静脉灌注(IPR)比较,经下腔静脉(IVC)逆灌注(RTR)技术可缓解移植肝I/R损伤,对移植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相关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本研究将改良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以经典IPR技术作为对照,观察RTR技术对移植肝细胞毒性、自噬活性、活性氧(ROS)形成、Ca2+超载、线粒体损伤程度的作用,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以探究其中涉及的分子网络。以期阐明RTR方式缓解移植肝I/R损伤的潜在机制,为在临床肝移植中推广应用RTR技术提供重要证据和理论基础,同时为因其他情况(如肝切除手术、失血性休克)而导致的肝脏I/R损伤贡献新的治疗思路。方法(一)通过改良“双袖套”技术,建立一种可以灵活模拟IPR或RTR两种灌注方式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其中,IPR方式为首先重建并开放门静脉(PV),待PV正向灌注5 min后再恢复IVC血流;而RTR技术则先重建并开放IVC,待腔静脉逆向灌注5 min后再恢复PV血流。记录术中移植肝缺血时间和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7天生存率,以判断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二)与常规的IPR方式比较,观察RTR技术对肝移植术后7天受体大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和微循环障碍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原位细胞凋亡情况(通过TUNEL法检测)和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的影响,从组织和整体动物层面评估RTR技术对移植肝I/R损伤的作用。(三)以常规的IPR方式作为对照,使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并联合氯喹(CQ)预处理检测RTR技术对移植肝灌注后1、2、6 h的微管相关蛋白质1轻链3(LC3)转换水平和p62/SQSTM1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以说明RTR技术对移植肝自噬活性的作用。然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查亚细胞结构,从形态学角度辅助判断灌注方式对移植肝自噬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线粒体损伤程度的差异。(四)分别使用Calcein-AM/Calcein-AM+Co Cl2、JC-1、DCFH-DA和Rhod-2/AM作为荧光探针,通过流式细胞仪实时检测并对比灌注方式对移植肝线粒体通透性孔道(MPTP)开放情况、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细胞内ROS浓度和Ca2+含量的影响;同时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不同灌注方式的初始灌注血流氧饱和情况。综合说明RTR技术的腔静脉血流灌注对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五)使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MT)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采用不同灌注方式的移植肝差异性表达蛋白,然后通过亚细胞定位、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等生物信息分析手段筛选出目标蛋白,最后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方法对选中的目标蛋白进行验证,以期全面阐明RTR技术对移植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一)各组大鼠的术后7天生存率均为100%,而且与临床结果一致的是RTR技术可缩短移植肝的温缺血时间(WIT)。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改良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能够稳定且有效地模拟IPR或RTR方式。(二)与常规的IPR方式比较,RTR技术可降低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7天ALT活性、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和原位细胞凋亡程度,说明RTR技术可一定程度地减轻移植肝I/R损伤。(三)以常规的IPR方式作为对照,采用RTR技术后移植肝的LC3转换水平下降幅度减小且p62蛋白表达峰值出现推后,说明RTR技术可有效缓解I/R损伤所致的自噬活性抑制。同时,TEM检查结果亦表明,RTR组移植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变性较轻。(四)综合分析流式细胞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发现,RTR技术通过含氧量较低的腔静脉血流灌注移植肝,减缓了灌注后的氧供恢复,可有效减少ROS产生和Ca2+超载,进而减少了MPTP开放且更好地维持了MMP水平。(五)经基于TMT的LC-MS/MS蛋白质组学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3种差异性表达的目标蛋白,分别为纤维蛋白原β链(Fgb)、雌激素硫转移酶(EST)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PRM检测证实了RTR技术可抑制Fgb和EST的表达、缓解Lamp1降解,推测这些因素也参与了RTR技术对移植肝功能的保护机制,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RTR技术通过低氧饱和度的腔静脉血流灌注移植肝,减缓了移植肝的氧供恢复速度,从而减少了ROS产生和Ca2+超载,缓解了I/R所致的线粒体损伤和自噬活性抑制,有利于维持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自噬清除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RTR技术可减轻I/R损伤、保护移植肝功能。同时,抑制Fgb和EST的表达、缓解Lamp1降解也可能参与RTR技术对移植肝功能的保护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束云菲[4](2020)在《低剂量前列地尔对肝移植患者术中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 的]通过对比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持续泵入低剂量前列地尔(1.5ng/kg·min)的患者和未使用前列地尔的患者的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确定该药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并分析可能影响新肝期PAP的因素,指导术中麻醉管理,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方 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2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麻醉诱导后,通过右颈内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和漂浮导管鞘,并放置漂浮导管,持续监测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连续心排量(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CCO),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实验组经微量泵持续泵入前列地尔(1.5ng/kg·min),对照组经微量泵持续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在放置漂浮导管后(T1)、阻断前15min (T2)、阻断后15min(T3)、开放前15min (T4)、开放后15min (T5)、新肝期2h (T6)、关腹时(T7)的 MPAP、CCO、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CVP的数值变化(注:本文中所有的阻断、开放均指阻断、开放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结 果]阻断和开放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MPAP都发生了同样的剧烈变化(P<0.05),无肝期阻断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后,大量的静脉血淤滞于下半身,回心血量减少,导致CCO、CVP、MPAP均下降并引起HR代偿性增快(P<0.05);相反新肝初期开放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后,瘀滞于下半身的静脉血大量回流,导致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再加上再灌注损伤、循环超负荷等原因导致CCO、CVP、MPAP升高,但却反射性的引起HR减慢(P<0.05)。然而在手术的不同时刻,两组患者的M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差异不大(P>0.05),同样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ASA分级)和肝移植术中的基本情况(输液量、浓缩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失血量、尿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在T7与T1时刻,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MPAP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 论]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阻断及开放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着,且持续泵入低剂量的前列地尔(1.5ng/kg·min)对患者的PAP和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仍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和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改善新肝期PAP的急剧升高,以及探索更加快速、精准、无创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来指导术中的输血、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麻醉管理,改善患者的愈后,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戴清清[5](2020)在《儿童供肝应用于成人肝移植受体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供肝应用于成人肝移植受体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并与成人供肝应用于成人受体相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短期生存率情况。方法: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完成的70例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a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肝移植病例的供受体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按供体<12岁和供体>18岁将本组成人受体肝移植病例分为儿童-成人组6例以及成人-成人组62例,对两组病例供体、受体、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Kaplan-Meier曲线计算受体术后总体1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并比较两组间短期生存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供体因素:性别、年龄、BMI、供肝重量、供肝体积、ICU治疗时间在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获取前供体血清N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受体因素:性别、BMI、移植物/受体标准肝体积比(graft volume/standard liver volume,GV/SLV)、移植物与受体质量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在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Child C级的病例数、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25分的病例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围术期因素:受体ICU治疗时间、受体住院日、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细胞及血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儿童-成人组6例受体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人-成人组62例受体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死亡11例,死亡原因为: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1例、胆道并发症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移植肝新发肿瘤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心肺衰竭1例。Kaplan-Meier曲线及分析结果显示受体总体1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5%和78.4%,且两组术后短期生存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中心肝移植受体总体1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5%和78.4%,脓毒症是受体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经过对供体和受体详尽的评估以及围术期精细的个体化管理,可确保儿童供肝成功应用于成人受体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儿童-成人组与成人-成人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短期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
吴凤东[6](2019)在《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肝脏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根治性方法,近年来供肝短缺日益明显,劈离肝脏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可将一个肝脏劈分给两个受者,提高了供肝利用率。体外劈离一般是在冷保存条件下进行,其缺陷是延长了冷缺血时间,增加了术后血管和胆管并发症及移植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体内肝脏劈离缩短了缺血时间,但只能在循环稳定的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患者进行。目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肝脏所占比率越来越大,如果能够对DCD肝脏进行劈离肝移植则会进一步扩大供体来源。DCD患者的循环状况不适合体内劈离,体外劈离又会给经历较长时间热缺血损伤的DCD肝脏带来额外损伤。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能够通过连续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维持细胞的生理机能及代谢,修复肝脏损伤。本研究拟构建简单、稳定、实用的NMP灌注保存系统,并探讨NMP对DCD猪肝SLT的保护作用。方法1.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学研究:结合文献并通过对5只巴马小型猪腹部和肝脏进行解剖研究,观察肝脏各叶的大小,观察肝动脉、门静脉、胆道和肝静脉的解剖分布走行以及肝脏劈离面的选择,为肝脏劈离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2.猪原位无转流劈离肝移植的研究: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20只,分别按文献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预实验组),以及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实验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生化、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掌握猪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手术技巧及验证模型的稳定性;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10只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按前面所述实验组方法获取供肝,供肝在冷保存过程中沿肝中裂劈离,注意保护门静脉右中叶支和右外侧叶胆管,以右半肝为移植物行原位无转流劈离肝移植,观察术中情况、术后化验、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掌握劈离肝移植手术技巧。3.常温机械灌注DCD巴马小型猪劈离肝脏移植研究: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灌注采血用,其余5只在供肝获取时建立功能性热缺血30分钟和无循环热缺血10分钟DCD模型,进行DCD肝脏体外NMP,观察NMP过程中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压、灌注液流量和胆汁分泌量变化,检测胆汁中碳酸氢盐和胆汁PH值,测量灌注液乳酸及ALT、AST变化,评估肝脏活力并改进灌注液组成、灌注通路设计和灌注模式;DCD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移植研究:巴马小型猪30只,其中10只作为采血用,其余20只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10只。供体组均建立功能性热缺血30分钟和无循环热缺血10分钟DCD模型,受体组随机分为冷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冷保存5小时)和NMP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冷保存2小时后NMP 3小时),每组5只,分别进行右半肝供肝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生化、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1.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与人有一定区别,其固定韧带薄弱,肝动脉分支多,门静脉右中叶支起于门静脉左干起始段。胆管有多种变异,尾状叶和右外侧叶胆管绕行汇入左肝管约占2/3。下腔静脉与尾状叶间难以解剖分离,左半肝移植需重建替代下腔静脉的血管。肝中裂平面左右肝之间的交通支较少,在此平面进行劈离可将肝脏分为左右侧体积相近的两个半肝。2.采用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有利于无肝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出血、低体温发生率显着降低,预实验组7天存活率20%,实验组7天存活率80%。冷保存肝脏劈离过程中无门静脉右中叶支的损伤,无肝脏断面搭桥重建肝静脉,与全肝移植实验组对比,劈离肝移植术后ALT、AST均显着增高,生存率稍低(80%对60%)。3.通过在门静脉灌注通路添加压力缓冲装置,保证了灌注期间灌注压力的可控性,采用20分钟内逐渐升温升压的NMP灌注模式,DCD肝脏在体外灌注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灌注液乳酸由灌注初期6.04±0.54mmol/L下降到结束时1.96±0.294mmol/L,NMP期间分泌胆汁逐渐增加,NMP结束前胆汁PH和碳酸氢盐浓度分别为7.59±0.04和32.98±1.04 mmol/L。与冷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比较,NMP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开放后循环更加稳定,其术后在3天生存率为60%,差异有显着意义。结论巴马小型猪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右半肝供肝移植宜选择肝中裂为劈离面,劈离时需注意防止损伤门静脉右中叶支和右外侧叶胆管;采用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的实验模型稳定,但是与全肝移植对比劈离肝移植仍然会对动物恢复造成显着的影响;在门静脉灌注通路增加压力缓冲装置可使灌注血液动力学更稳定,在灌注早期采用逐渐升温升压的NMP灌注模式,在NMP灌注后期进行肝脏劈离,可以修复肝脏并减少灌注机械性损伤。NMP期间通过对灌注液乳酸和分泌胆汁的检测,可以进行肝脏活力的评估。通过对比静止冷保存和NMP条件下DCD猪肝劈离肝移植,证明了NMP保存对DCD猪劈离肝移植的保护作用。
李伟[7](2019)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脏终末期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早期及时进行临床干预,降低患者术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5年01月01日至2019年01月01日期间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共80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后一周内AKI的发生情况分为AKI组(n=34)和未发生AKI组(n=46)。回顾性分析比较AKI组与未发生AKI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因、术前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等进行分析。统计软件SPSS22.0用于统计描述与推断,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符合正态分布时)或中位数及其四分位数间距(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表示,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ROC曲线评价术前及术中相关临床特征对于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探索多因素作用下相关临床指标与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检验水准a=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80例,平均年龄为47.98±10.64岁,其中男性59例,占73.8%,女性21例,占26.2%,根据术后一周内肌酐水平将80例患者划分为肾功能损伤组与非肾功能损伤组,其中肾功能损伤组46人,占57.5%,非肾功能损伤组34人,占42.5%。原发病均为终末期肝病,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37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3例,肝细胞癌1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慢性乙型肝炎爆发性肝衰竭5例,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1例,隐匿性肝硬化1例,布加综合征1例。1.单因素结果:肾功能损伤组与对照组(非肾功能损伤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肌酐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术中尿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功能损伤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均较对照组高,术中尿量较对照组低。2.术中失血小于2450ml的患者中有94.1%的人不会发生肾功能损伤。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量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肌酐、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尿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前2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其中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量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成富军[8](2018)在《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为了延长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存期,在1963年,美国的Starzl教授开展了首例原位肝移植手术,但随着供体肝脏越来越短缺,许多潜在的肝移植患者在等待中死亡。1998年,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外科团队在体外静脉旁路及低温灌注等技术支持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肝脏病灶离体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实现了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的结合,该手术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肝脏供体缺乏的问题。由于该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病人病理生理变化异常复杂,特别是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系统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仅有小样本量的个案报道和研究,还缺乏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行性、安全性和麻醉管理经验。自2009年起我院外科团队开展了改良(modified)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手术,相对于既往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减少了静脉-静脉体外转流相关的致命并发症和设备要求,但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变化更加复杂,麻醉管理难度大。我院开展的43例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为唯一最大样本量临床资料。本课题旨在对在我院改良体外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的既往病例围术期麻醉管理作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术中血流动力学调控、液体管理、凝血功能调控、脏器功能保护策略等麻醉管理经验和处理措施。方法:1、收集所有自2009年到2016年在我院行改良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病例,经医院病案室网络管理系统检索得到43例患者基本资料。2、统计项目包括患者一般特征、各时间点术中监测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如CVP、MPAP、PCWP、CO、SV、EF、LEDV、SVRI、EVLW、ITBV,凝血功能指标:TEG,血浆凝血试验,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3、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分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3例病人,平均年龄52.2岁,均采用快诱导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麻醉维持和一般处理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手术时间8.2±2.3h,其中无肝期时长达250±45min,出量1587±434ml,术后死亡(包括自动出院)9例,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依次为胆漏10例(23.2%)、肝功能衰竭8例(18.6%),大出血5例(11.6%),平均住院时间为26.1天。2、在平衡液体治疗方案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下,血流动力学在病肝切除期基本保持稳定;第一次阻断下腔静脉后HR、SVR、LVP明显升高(p<0.01),CVP、PVR及CO显着降低(p<0.01),平均动脉压稍微下降(p<0.05);与开放下腔静脉前相比,开放后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阻力及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1);第二次阻断下腔静脉与第一次相比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术中各时间点TEG监测值变化较复杂,长时间无肝期纤溶前期发生率高(35.5%)应予以监测和处理。病人凝血指数呈现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术前为3.45±0.25,第一次血管重建完成时上升到峰值,第二次血管重建完成后下降至1.22左右(p<0.05)。R时间和K时间到第一次血管重建之前保持平稳,后期各时间点显着增加(p<0.05)。α角和Ma在第二次血管重建之前一直保持稳定,到手术结束前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LY-30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第一次血管重建前所有病人无纤溶状态发生,第一次血管重建期间发生3例,第二次血管重建期间和新肝再灌注期各发生4例。Fib浓度从术前的3.24±0.28 g/L缓慢降低。手术前后APTT、PT、TT无明显变化。4、血气监测方面,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浓度在过程中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严密的监护和积极干预的结果;术中Na+、K+、Ca2+浓度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在各时间节点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pH值从手术开始时开始下降,在第二次再灌注开始时降至最低值7.26±0.03(p<0.05)。乳酸值逐步上升(p<0.05),是造成pH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结论: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管理的发展,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手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用于临床上常规肝切除术无法解决的特殊部位的肝占位性病变;复杂的外科手术操作和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给围术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43例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已经是最大样本量的手术报道,但仍然需要更多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来了解围术期的变化及其机制。
程远[9](2018)在《逆灌注法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的逆灌注法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及手术相关指标,评估逆灌注法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二、通过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对术后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05年至2015年期间在本中心接受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手术的321位成年(年龄≥18岁)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术前及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和分期标准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于2012年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肝移植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钠浓度(MELD-Na)评分对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与术后急性肾损伤严重等级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二部分: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ham)组、经下腔静脉逆灌注(RETR)组和经门静脉正向灌注(IPR)组,每组各8只。RETR组和IPR组的大鼠均施行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其中RETR组采用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IPR组采用经门静脉正灌注法。术后6小时取三组大鼠双肾组织行光镜检查,对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行分级评分;检测肾皮质组织丙二醛(MDA)含量、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结果第一部分:在321位接受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的患者中,共有206位患者于术后1周内发生急性肾损伤(64.2%)。发现三项独立影响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术前MELD评分(似然比1.048,P=0.021)、术中悬浮红细胞的输入量(似然比1.001,P=0.002)和术前存在肝硬化(似然比2.015,P=0.012)。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预测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和0.672,两条ROC曲线下面积无显着性差异(Z=1.952,P=0.051)。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与术后急性肾损伤严重等级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406和0.385(P=0.001,P=0.001)。第二部分:Sham组与RETR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评分无明显差异(P=0.645),IPR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评分较Sham组和RETR组均显着增高(P=0.005、P=0.038)。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评分与动物分组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628。RETR组MDA含量、8-OHdG浓度[(21.79±0.95)nmol/mg pro、(7.77±0.17)ng/ml]显着高于Sham组[(13.60±0.55)nmol/mg pro、(6.29±0.09)ng/ml;P<0.001、P=0.001],而显着低于IPR组[(24.96±0.68)nmol/mg pro、(8.58±0.21)ng/ml;P<0.001、P=0.001]。RETR组总SOD活性、Δψm水平[(1.46±0.05)U/mg pro、4.42±0.14]显着低于Sham组[(2.46±0.07)U/mg pro、6.05±0.32;P<0.001、P=0.001],而显着高于IPR组[(1.07±0.04)U/mg pro、3.77±0.08;P<0.001、P=0.001]。结论第一部分: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术中悬浮红细胞的输入量和术前合并肝硬化是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损伤的三项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初步证实了MELD评分对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强于较新的MELD-Na评分。第二部分: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可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翁亦齐[10](2017)在《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肝脏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失代偿肝硬化、肝癌、肝衰竭可导致出现不可逆肝损害,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肝病。目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肝脏的冷缺血再灌注是肝移植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导致肝损伤还可引起心肌损伤,是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有剂量依赖性镇痛、镇静、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等作用,已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已有相关文献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目前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报道,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设立该课题,旨在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对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作用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肝移植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编号:2016N0038KY),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移植术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4263岁,体重指数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本研究所有病例术式均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mg/kg、舒芬太尼1μ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间歇正压通气,VT 810m L/kg、RR 1014次/min,维持PETCO2 3540mm Hg。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及Swan-Ganz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通过Flo Trac/Vigileo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排量(CO)。麻醉维持:靶控输注丙泊酚24μg/m L,吸入1%2%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镇痛,静脉输注苯磺顺酸阿曲库铵12μg/(kg·min)维持肌松,维持BIS 4050。术中维持Hb>80 g/L,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输注血浆。D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2min输完),继之0.5μ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相同时点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基础值)、切皮时、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和术毕时记录记录HR、MAP、CVP、MPAP、SVV及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于麻醉诱导后(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术毕(T3)、术后4h(T4)及24h(T5)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浓度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T05时取桡动脉血样检测血气分析。记录所有病人术中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及再灌注后综合征(PRS)发生率;术中和术后24h内心肌缺血、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基础值比较,两组HR从切皮时到术毕均升高(P<0.05);MAP于切皮时、新肝期30min、术毕时升高,无肝期30min下降(P<0.05);CVP、MPAP和CO于无肝期30min下降,新肝期30min和术毕时升高(P<0.05);SVV于无肝期30min升高,新肝期30min下降(P<0.05),术毕时恢复至基础水平。与C组比较,D组HR从切皮时至术毕均降低(P<0.05);D组MAP切皮时降低(P<0.05)。(2)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T0比较,两组T15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升高(P<0.05),T25血清HMGB1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5时TNF-α、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T25时血清HMGB1浓度降低(P<0.05)。(3)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T0比较,两组T25血清H-FABP、c Tn I、Myo、NT-pro BNP、CK-MB、LDH和α-HBDH水平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25时血清H-FABP、c Tn I、Myo、NT-pro BNP、CK-MB、LDH和α-HBDH水平降低(P<0.05)。(4)其它指标比较:与C组比较,D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使用量均降低(P<0.05),心肌缺血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PRS、心动过缓、室性早搏、房颤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以及各时间点血气指标组间比较,两组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降低心肌缺血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肝移植术患者移植肝再灌注后的心肌损伤。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周龄810周,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仅行单纯开关腹手术并且游离相应血管;模型组(Model),制备大鼠肝冷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模型;右美托咪定组(Dex),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0μg/kg;阿替美唑组(Atip),在给予右美托咪定30min前腹腔注射阿替美唑(atipamezole)500μg/kg,其它操作同Dex组;AG490组,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AG490(10mg/kg)。于再灌注后8h(Sham组于术毕8h),经肝下下腔静脉取血样,之后取心肌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HMGB1浓度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 Tn I和H-FABP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JAK2(p-JAK2)、STAT1(p-STAT1)和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Dex组、Atip组和AG490组血清TNF-α、IL-6、HMGB1、CK-MB、c Tn I和H-FABP水平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Caspase-3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升高,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Model组比较,Dex组和AG490组血清TNF-α、IL-6、HMGB1、CK-MB、c Tn I和H-FABP水平下降,心肌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Caspase-3表达水平、凋亡指数降低,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Dex组比较,Atip组血清TNF-α、IL-6、HMGB1、CK-MB、c Tn I和H-FABP水平升高,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Caspase-3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升高,心肌病理学损伤加重,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与其抗炎、抗氧化及抑制JAK/STAT通路的激活有关。
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门静脉放血及双倍灌注液冲洗对改善肝移植PRS发生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肝移植术中再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概述 |
2.1 PRS定义 |
2.2 PRS发生病理生理学改变 |
2.3 PRS发生机制 |
2.4 PRS危险因素 |
2.5 PRS发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 |
2.6 PRS的预防 |
2.7 小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实验步骤 |
3.3 指标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一种新预测模型及其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移植及其术后急性肾损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逆灌注法对移植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项目资助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改良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及逆灌注法对移植肝作用评估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二章 逆灌注法对移植肝功能的保护机制 |
第一节 逆灌注法对移植肝自噬活性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二节 逆灌注法对移植肝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逆灌注法对移植肝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细胞自噬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临床肝移植灌注方式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低剂量前列地尔对肝移植患者术中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的容量监测技术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儿童供肝应用于成人肝移植受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数据收集 |
2.2 Child-Pugh评分标准 |
2.3 MELD-Na评分标准 |
2.4 手术方式 |
2.5 术后并发症分级标准 |
2.6 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及随访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供体基本资料 |
3.2 受体基本资料 |
3.3 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数据 |
3.4 儿童-成人组供体基本资料 |
3.5 儿童-成人组受体基本资料 |
3.6 儿童-成人组手术方式 |
3.7 儿童-成人组围术期数据 |
3.8 两组间术后严重并发症情况 |
3.9 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和随访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边缘供肝及器官功能维护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6)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学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麻醉及静脉动脉通路建立 |
1.1.3 手术方法 |
1.2 结果 |
1.2.1 巴马小型猪肝脏大体解剖 |
1.2.2 巴马小型猪肝脏各叶重量及比率 |
1.2.3 巴马小型猪肝脏血管和胆道 |
1.3 讨论 |
二、巴马小型猪经典非转流肝脏移植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麻醉及静脉动脉通路建立 |
2.1.3 肝脏获取及修整 |
2.1.3.1 预实验组供肝获取及修整 |
2.1.3.2 实验组供肝获取及修整 |
2.1.4 受体手术 |
2.1.5 术后治疗方案 |
2.1.6 观察指标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
2.2.2 术中血流动力学及体温改变 |
2.2.3 实验组术后肝功能改变 |
2.3 讨论 |
2.3.1 猪肝脏移植的困难 |
2.3.2 猪肝脏移植血液的准备及无肝期处理 |
2.3.3 猪肝脏移植供肝获取和移植技术的改进 |
2.3.4 猪肝脏移植的体温维持和术后管理 |
2.4 小结 |
三、巴马小型猪经典非转流劈离肝脏移植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1.2 手术方法 |
3.1.2.1 麻醉和供肝获取方法 |
3.1.2.2 供肝劈离及修整 |
3.1.2.3 受体肝脏劈离式移植手术(右半肝) |
3.1.3 术后治疗方案 |
3.1.4 观察指标 |
3.1.4.1 手术基本情况 |
3.1.4.2 受体术后监测指标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
3.2.2 术后肝功能情况 |
3.3 讨论 |
3.3.1 劈离肝移植左、右半肝移植物的选择 |
3.3.2 血管和胆道的劈离 |
3.3.3 劈离肝移植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
3.4 小结 |
四、巴马小型猪DCD肝脏常温机械灌注研究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常温机械灌注装置的主要设备及材料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动物 |
4.1.4 DCD供肝获取 |
4.1.5 常温机械灌注灌注液配方 |
4.1.6 常温机械灌注管路运行及检测 |
4.1.7 灌注过程中标本收集 |
4.1.8 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灌注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情况 |
4.2.2 常温灌注过程中灌注液酶学、乳酸,胆汁情况 |
4.3 讨论 |
4.3.1 DCD肝脏模型的建立 |
4.3.2 NMP灌注液成分 |
4.3.3 氧气浓度 |
4.3.4 灌注模式(灌注压力和灌注温度) |
4.4 不足 |
五、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肝脏移植的研究 |
5.1 对象和方法 |
5.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5.1.2 手术方法 |
5.1.2.1 冷保存组手术方法 |
5.1.2.2 NMP组手术方法 |
5.1.3 术后治疗方案 |
5.1.4 观察指标 |
5.1.4.1 手术基本情况 |
5.1.4.2 受体术后监测指标 |
5.1.5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
5.2.2 生化检验情况 |
5.2.3 组织学改变 |
5.3 讨论 |
5.3.1 DCD肝脏在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的优势 |
5.3.2 DCD肝脏在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的时机 |
5.3.3 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需要注意情况 |
5.3.4 NMP对DCD劈离肝移植的保护作用 |
5.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肝脏机械灌注保存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移植术中血液保护策略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逆灌注法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逆灌注法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部分 逆灌注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情况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右美托咪定对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1.1.2 试验材料 |
1.1.3 麻醉方法 |
1.1.4 手术方式 |
1.1.5 指标检测时间点 |
1.1.6 指标检测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患者一般情况 |
1.2.2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比较 |
1.2.3 两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比较 |
1.2.4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1.2.5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
1.2.6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1.2.7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
1.2.8 两组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比较 |
1.3 讨论 |
1.3.1 原位肝移植术式对循环的影响 |
1.3.2 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 |
1.3.3 细胞因子变化 |
1.3.4 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 |
1.3.5 炎症因子与心肌损伤 |
1.3.6 右美托咪定心肌保护作用探讨 |
1.4 小结 |
二、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对象 |
2.1.2 动物模型制备与分组 |
2.1.3 标本采集 |
2.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心肌组织病理结果 |
2.2.2 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
2.2.3 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 |
2.2.4 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 |
2.2.5 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 表达水平变化 |
2.2.6 大鼠心肌组织凋亡水平变化 |
2.2.7 大鼠心肌组织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 |
2.3 讨论 |
2.3.1 实验模型的选择 |
2.3.2 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
2.3.3 JAK/STAT通路与心肌损伤 |
2.3.4 右美托咪定心肌保护作用分析 |
2.3.5 右美托咪定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 |
2.3.6 右美托咪定器官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门静脉放血及双倍灌注液冲洗对改善肝移植PRS发生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高晓栋. 吉林大学, 2021(01)
- [2]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一种新预测模型及其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D]. 陈希源.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逆灌注法对移植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程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4]低剂量前列地尔对肝移植患者术中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束云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儿童供肝应用于成人肝移植受体的临床分析[D]. 戴清清.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D]. 吴凤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D]. 李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D]. 成富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逆灌注法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观察[D]. 程远. 蚌埠医学院, 2018(02)
- [10]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翁亦齐. 天津医科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