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新疆召开地图市场整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燕阳[1](2021)在《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组织或决策者的注意力配置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和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学术界涌现出大量关于注意力配置的研究成果。起初,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或市场层面,致力于探究影响企业决策者、市场消费者注意力分配的因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间断均衡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即“政策议程设置”。与企业或个人相比,政府组织面临的决策事务更加复杂多样,并且还需要同时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而组织的注意力资源又具有稀缺性,因而探究政策议程设置的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大量文献致力于研究政策议程变迁的特征以及影响议程设置的外部因素,却对议程设置与治理绩效间的关系缺乏足够关照,也就是说,已有文献还不能对“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其对特定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给出明确答案。如果将研究视域聚焦在中国,当代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全面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追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那么,从注意力配置视角看,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对看似冲突但又必须调和的政策议题,地方政府在日常治理实践中会如何分配其注意力资源?政府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能否有效提升区域的环境绩效?而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议程设置又会对地区环境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注意力管理、政策议程设置以及环境管理为理论基点,将中国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组织的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综合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质性文本编码与内容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回归分析及其他相关统计学检验等研究方法,按照“现象——问题——文献——数据——假设——模型——检验——讨论”的管理研究方法论原则构建了从“描述性分析”到“因果关系检验”再到“政策含义”的实证研究思路,从而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按照议程设置动力学的研究范式并基于文本主题建模方法系统呈现和验证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和变迁规律。本文通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获取了 2003~2019年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N=1093),之后利用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我国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以及对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的时间变化规律。之后,本文进一步引入相关统计量检验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特征,并与西方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通过计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策注意力变化的信息熵指数测量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水平。(2)本文利用已有数据库及其他各种途径收集了 2008~2017年间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数据(N=6697),在主题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七阶段质性文本分析法”对每个文本进行了政策主题的识别、编码、归类和计数,形塑出了一个适于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注意力的编码类目系统,并测量了每年各省政府针对单一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水平。(3)以环境治理为例,基于DEA-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 2008~2017年间各省环境治理的年度静态效率,之后再结合各省每年对经济、环境等不同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数据构建Tobit模型,检验了省政府对不同议题的关注度对区域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本文对1972年以来我国环境管理在战略、制度、组织及政策等不同层面的变迁进行了叙事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宏观制度约束强化——地方政府议程设置——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相关假设,最后以新《环保法》和中央环保督察实施的2015年为“政策冲击点”,通过广义双重差分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这一宏观制度变化的处理效应及其对省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以上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包括:(1)基于新的文本数据集实现了对中国政策注意力结构和日常动态的可视化,并丰富了对中国政策议程变迁特征的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在2003~2019年间,尽管中国宏观政策注意力的变化表现为“长期均衡伴随偶然性的重大间断”,但政策间断的程度并不高,这说明2003年以来我国重要领域的关键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此外,2013年后,中共中央政策注意力的信息熵指数较之前出现了明显上升,表明其所关注的政策议题较之前变得更加多样,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新宏观政策议定场所的出现,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建立,这一组织设计有效拓展了中共中央的政策议程空间,使中央有更多的时间和政策资源来解决转型期中国面临的诸多治理挑战。总体上看,与已有关于中国议程设置的研究偏重于碎片化的现象描述或规范性的案例分析不同,本研究则进一步利用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系统揭示了中央政府政策议程的变迁规律以及引起中国宏观政策议程多样性变化的制度性因素。(2)提出了一种将主题模型和文本编码法相结合的政策注意力测量方法,识别了地方政府政策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的关系,并发现议题间的“注意力竞争”是理解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关键,为政策过程理论贡献了新的知识。研究发现,省政府对环境议题关注度的增加显着提升了省域环境绩效,但并没有发现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与地区环境绩效呈负相关的显着证据,这是因为在样本期内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并没有“挤占”环境议题的议程空间,也即两类议题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注意力竞争”现象。此外,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了省政府环境议程设置影响地区环境治理绩效的具体路径。因此,本研究为政策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弥补了当前政策过程文献中对政策注意力配置模式及其影响研究的不足。(3)构建了“制度环境——政策议程设置——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发现了环境治理宏观制度约束趋紧的政策效应及其对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尽管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地方为主”的环境监管体制,但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当中央在环境治理上推出更为“硬性”和“严厉”的制度设计时,地方政府会在日常治理中拿出更多的“议程空间”来关注环境问题,政策注意力的增加将带动治理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环境治理绩效的改善。上述发现增强了议程设置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为理解当代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更具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胡凯基[3](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王红[4](2012)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大国的转变,但与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等世界旅游强国相比,我国旅游业依然缺乏核心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任务依然艰巨。世界旅游组织提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我国旅游业由单纯规模增长向产业素质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分析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问题,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和政策课题。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的研究领域,旅游经济学应用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理论分析了政府介入旅游市场的必要性及其弥补旅游市场失灵的角色定位,旅游学论述了政府旅游部门在旅游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但是,已有的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的时代背景——“经济转轨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变迁”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为弥补这一研究视角的缺失,本文引入转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转轨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进行了以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1)构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不同阶段对政府作用的不同需求,论证了通过政府转型,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旅游发展方式在经济转轨时期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2)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变迁历程和实质,评估了不同时期我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角色扮演及其绩效,阐述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本质。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由完全取代市场向开放市场和培育市场主体转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开始扮演市场调控者角色,通过产业政策有效促进了旅游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随后借助行政手段调整旅游市场结构的努力未能奏效。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扮演管制人角色,但前期采取的行政性规制手段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而中期出台的规制性法规却促进了行业的有序发展,后期出台的标准引导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政府还扮演了守夜人的角色,动用行政力量促进了行业法规的实施。(3)研究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动力包括开放动力、需求动力与市场动力。其中开放动力是原始动力,需求动力是持续动力,市场动力是主导动力。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变迁具有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渐进性,角色非均衡,约束条件限制性等基本特征。(4)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趋势,以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需求动力调研和市场动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更加关注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市场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等政府理念创新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基本趋势为:公益人的角色将逐步完善;调控者的角色将持续改善。(5)论证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优化的目标与改革路径,一是扮演管制人与守夜人角色,应对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二是扮演调控者、管制人、守夜人与仲裁者的角色,有效解决旅游市场的外部性问题;三是扮演公益人的角色,推进旅游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四是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促进旅游服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和均衡。
冯帆[5](2013)在《报纸记录下的天津社会变迁 ——以《今晚报》的民生报道为例(1984-2000年)》文中研究指明自1984年创刊以来,《今晚报》作为天津地区唯一一份晚报为天津城市的发展变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不同于《天津日报》的党报性质,在报道方式上更加灵活,在报道内容上更加自由,在报道时效上也更加快速。它不同于90年代出现的都市报,在版面编辑和稿件选择上更加注重全局性,更加宏观。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今晚报》就以其独特的市场地位和贴近读者的报道方式赢得了天津读者的喜爱。并成为我国最受欢迎“四大晚报”之一为了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市场,《今晚报》多次改版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暨立足天津,贴近百姓,报道与百姓利益切身相关的新闻也就是民生新闻。在从创刊到2000年世纪之交的16个年头里,《今晚报》的民生新闻报道贯穿始终,从这里不仅能够看到一份负责任的报纸对读者的关注,更能看到天津近20年社会发展变化的足迹。本文从《今晚报》的民生新闻报道入手,分析其在天津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报道策略和报道内容的演变,并争取从中找到都市晚报服务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民生活的可行之策。
黄海珠[6](2007)在《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中心任务是探讨在西部民族旅游发展的前提下,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问题。村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细胞”,它的发展对于西部整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旅游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西部的发展进程,从旅游的角度研究民族村寨的发展。文章从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现实基础阐述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能性,然后从投资和管理的角度阐述建设的可操作性,最后从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发展的可持续性。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不仅是民族乡村经济的建设,而且是民族和谐的建设。研究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拉近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实现赶超战略。文章首先在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和内容。正文从四大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指出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是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在现实中的结合点,以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在现实发展中,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相互交融,共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以民族村寨的发展为基础,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民族乡村的发展,从而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因此,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成为民族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两门交叉学科在现实中的完美结合。第二部分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文章追溯了民族旅游的发展历史,然后从民族村寨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大好机遇出发进行研究,指出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既有历史发展的基础,又有现实的条件,这些有利因素都从各个方面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使之具备现实的可能性。第三部分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操作性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从投资、管理及政府作用的角度分析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操作性。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需要国家及社会的支持,如何平衡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和谐发展,是第三章论述的重点,同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投资模式建议;第四章主要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在理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基础上,确定民族旅游村寨的管理主体,同时借鉴国内目前比较成功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提出创建适合民族旅游村寨发展的管理模式的思考;第五章是从政府对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作用出发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模式,民族旅游村寨从宏观上的市场环境建设到微观上的生态及文化的保护,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指导。第四部分是展望,在第六章持续发展的民族村寨旅游中阐述,首先论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存在及发展的基础,根据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对民族旅游的需求作为分析的基础,以预测未来民族旅游的发展趋势,达到论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然后指出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投资资本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及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推导出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得出的结论为旅游业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民族旅游村寨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展旅游的基础。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不仅对民族乡村经济有促进作用,对于整个西部经济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星星之火,可以达到燎原之势!
李元[7](2007)在《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同志们:刚才,文盛同志传达了曾培炎副总理的重要指示。根据会议的安排,文盛同志在会议结束时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受文盛同志委托,代表部党组,先做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安排,供大家讨论。一、2006年国土资源工作回顾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国土资源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为着力点,以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为保证,毫不松懈地工作,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实观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李元[8](2007)在《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刚才,文盛同志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曾培炎副总理的重要指示。根据会议的安排,文盛同志在会议结束时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受文盛同志委托,代表部党组,先讲一讲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安排,供大家讨论。一、2006年国土资源工作回顾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土资源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深化改革、
贾燕[9](2006)在《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研究 ——以农村地震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洪涝、台风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中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和强大的破坏性,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导致房倒屋塌、生命线工程破坏,继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及疾病等次生灾害,使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及正常社会功能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据统计,我国80—90%的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甚至2003年的21次破坏性地震全部发生在农村地区。我国的乡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技术都相对落后,房屋及其它设施的抗震设防能力低,地震一旦发生,容易造成相对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建筑物破坏。为了更好地防御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农村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尤为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地震的研究,早期多偏重于自然现象的成因及自然力量的特征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近些年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人类行为和社会反应,以及社会处理紧急情况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本文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围绕地震引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展开,初步尝试揭示地震灾害条件下人的生存条件由破坏到恢复的运行规律。 本文首先介绍了恢复重建的概念以及本文中农村所指的地域范围。震后的恢复重建活动是超乎社会“正常”运行轨道之外的“非正常”现象,必须由各界社会力量参与完成,因此恢复重建与震后的救灾活动直接相关。震后社会的援助救灾活动可细化分为四个阶段,即抢险期、应急期、复苏期和重建期。因此,恢复重建指震后复苏期和重建期的行为和现象,且更偏重于后者。灾区恢复重建是紧急救援后灾区从无序状态转变到有序状态的必经过程,是灾区人民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状态的必然步骤。本文所指的农村地区为经济欠发达或落后,自救能力弱,即不包括我国东部及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这样的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相对较小,没有市政设施及大型公共设施,生命线系统简单,没有大型工业生产,只有些许乡镇企业或村办副业以及农业生产。 之后,借助于我国二十世纪100多个震例资料和档案文献,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对其进行详尽的筛选、分类和整理,并稍加分析。而这些资料大都是第一手的,颇有价值的,所以整理有关地震灾害灾后恢复的历史资料也是本论文的目标之一。这部分内容涉及震后社会组织及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恢复过程,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及原则措施、灾民基本生存条件的恢复、工农业设施及生产能力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05)在《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时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各单位:经请示省委、省政府同意,从2005年7月1日起,全省(不含深圳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含高等学校和科研事业单位)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高等学校、科研事业单位和深圳市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二、广东新疆召开地图市场整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新疆召开地图市场整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如何延续“中国奇迹”——转型时期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 |
1.1.2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政策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量化研究方法 |
1.4.2 质性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发现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溯源与现象观察 |
2.1.1 理论溯源——议程设置研究的文献脉络 |
2.1.2 现象观察本研究的切入点 |
2.2 关键概念界定 |
2.2.1 政策议程设置 |
2.2.2 制度环境 |
2.2.3 环境治理绩效 |
2.3 重要文献综述 |
2.3.1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
2.3.2 政策议程的结构与变迁——议程设置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
2.3.3 制度环境与政策议程——议程设置影响因素的因果识别 |
2.3.4 中国场域下的政策议程——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与探索 |
2.3.5 政策议程研究方法的演进——量化与质性范式的互鉴融合 |
2.3.6 环境治理与环境绩效——探究政策与绩效间的因果关系 |
2.4 文献评述——本研究与已有文献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可视化——基于NMF主题模型的分析 |
3.1 问题提出 |
3.2 方法与数据 |
3.2.1 主题模型——LDA模型和NMF模型 |
3.2.2 数据获取与文本语料库构建 |
3.3 参数选择与模型调试 |
3.3.1 主题数目的确定与调试 |
3.3.2 主题一致性评估 |
3.4 初步发现——宏观政策议程的纵向分析 |
3.4.1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 |
3.4.2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变化的历时性分析 |
3.4.3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水平 |
3.5 进一步讨论——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及其变化 |
3.5.1 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基于信息熵的测算 |
3.5.2 议程多样性为何变化——基于政策议定场所的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基于TOBIT模型的检验 |
4.1 问题提出 |
4.2 地方政府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以省政府常务会议为例 |
4.2.1 数据获取与文本预处理 |
4.2.2 主题建模与结果输出 |
4.3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水平的测量 |
4.3.1 管理学研究中组织注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 |
4.3.2 省政府常务会议政策注意力的测量——方法与步骤 |
4.3.3 对单一政策议题相对注意力变化的描述性分析 |
4.4 基于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度 |
4.4.1 研究方法——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
4.4.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4.3 基于BCC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静态效率测算 |
4.4.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省域环境治理动态效率测算 |
4.5 基于TOBIT模型的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
4.5.1 假设提出 |
4.5.2 模型设定 |
4.5.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5.5 稳健性检验 |
4.6 基于逐步回归法的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机制分析 |
4.6.1 假设提出 |
4.6.2 模型设定 |
4.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绩效基于广义DID的检验 |
5.1 问题提出 |
5.2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背景的叙事分析 |
5.2.1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 |
5.2.2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中的“央地关系” |
5.2.3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思路 |
5.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量 |
5.3.1 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 |
5.3.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绩效测度 |
5.4 基于DID的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1 假设提出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4.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1.1 案例研究与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结论 |
6.1.2 因果推断与机制分析的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发挥制度优势,有效拓展议程设置空间 |
6.2.2 拓宽信息渠道,合理安排政策议程内容 |
6.2.3 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 |
6.2.4 理顺央地关系,积极发挥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 |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 |
6.3.1 研究内容方面 |
6.3.2 方法模型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一致性检验结果 |
附录2: 省政府常务会议文本编码类目系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
(二) 沿海崛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一、婚姻恋爱 |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
(二) 商业化加剧 |
二、社会风尚 |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
(三) 消费增长 |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
三、精神生活 |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
一、农民心理变迁 |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
(一) 使命感勃发 |
(二) 物质待遇影响 |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4)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选题的意义 |
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4. 研究的方法 |
5. 研究的思路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相关研究总述 |
1.1.2 国内相关研究总述 |
1.1.3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
1.2 理论基础 |
1.2.1 政府经济学理论 |
1.2.2 转轨经济学理论 |
1.2.3 政府失灵理论 |
1.3 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转轨视角下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
2.1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 |
2.1.1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分析框架的要素 |
2.1.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分析框架的结构 |
2.1.3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分析的结论 |
2.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扮演分析 |
2.2.1 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建设旅游大国的政府角色需求 |
2.2.2 政府失灵制约着建设旅游强国的政府角色扮演 |
2.2.3 建设旅游强国的政府角色扮演呼唤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发展模式 |
2.2.4 建设旅游强国国政府角色扮演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1 旅行社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1.1 政府主要扮演直接经营者角色阶段(1978—1984) |
3.1.2 政府主要扮演调控者、管制人角色阶段(1985—1995) |
3.1.3 政府主要扮演调控者、管制人、守夜人角色阶段(1996至今) |
3.2 饭店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2.1 政府主要扮演调控者、经营者角色(1978—1987) |
3.2.2 政府主要扮演管制人、调控者角色(1988—1993) |
3.2.3 政府主要扮演管制人、公益人角色(1994今) |
3.3 景区(点)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3.1 政府主要扮演公益人角色阶段(1978—1998) |
3.3.2 政府主要扮演管制人角色阶段(1999今) |
3.4 旅游交通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4.1 旅游航空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4.2 我国旅游铁路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4.3 旅游公路、水运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5 旅游购物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5.1 政府主要扮演调控者角色阶段(1978—1991) |
3.5.2 政府主要扮演管制人、守夜人角色阶段(1992至今) |
3.6 旅游餐饮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6.1 未考虑我国旅游业个性的餐饮业政府角色变迁历程 |
3.6.2 专门针对我国旅游餐饮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管制人 |
3.6.3 我国旅游餐饮业政府角色扮演的绩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1 我国旅行社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1.1 政府有序培育了旅行社市场 |
4.1.2 政府积极规范了旅行社市场 |
4.1.3 政府对旅行社市场的服务存在滞后性 |
4.2 我国饭店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2.1 政府成功培育了饭店业市场 |
4.2.2 政府积极规制了饭店业市场 |
4.2.3 政府对饭店业市场的服务具有滞后性 |
4.3 我国景区(点)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3.1 政府积极服务于景区(点)市场 |
4.3.2 政府适时规制了景区(点)市场 |
4.4 我国旅游交通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4.1 我国旅游航空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4.2 我国旅游铁路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4.3 我国旅游公路、水运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5 我国旅游购物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5.1 政府积极培育了市场 |
4.5.2 政府积极规制与服务市场 |
4.6 我国旅游餐饮业政府角色变迁的实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特征与趋势 |
5.1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动力特征 |
5.1.1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动力的类型 |
5.1.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动力的效能特征 |
5.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过程特征 |
5.2.1 变迁初始条件的特征 |
5.2.2 变迁过程的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特征 |
5.2.3 变迁过程的渐进性特征 |
5.2.4 变迁过程的角色非均衡特征 |
5.2.5 变迁过程的条件约束性特征 |
5.3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绩效特征 |
5.3.1 政府由完全取代市场向培育(开放)市场角色转变的绩效 |
5.3.2 政府扮演调控者角色的绩效特点 |
5.3.3 政府扮演管制人角色的绩效特点 |
5.3.4 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的绩效特点 |
5.4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动力特征 |
5.5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理念的变迁趋势 |
5.5.1 更加关注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 |
5.5.2 强化市场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
5.6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变迁趋势 |
5.6.1 公益人角色的逐步完善 |
5.6.2 管制人角色的逐步优化 |
5.6.3 调控者角色的持续改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变迁的优化分析与政策建议 |
6.1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优化分析 |
6.1.1 我国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2 我国旅游市场的外部性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3 我国旅游市场的公共产品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4 我国社会性规制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5 我国转轨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6 我国旅游业综合性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 |
6.1.7 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优化的具体目标 |
6.1.8 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优化目标 |
6.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扮演的优化分析 |
6.2.1 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的政府角色扮演优化分析 |
6.2.2 解决我国旅游市场外部性的政府角色扮演优化分析 |
6.2.3 解决我国旅游市场公共产品问题与政府角色扮演的优化分析 |
6.2.4 提升旅游业市场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扮演的优化分析 |
6.2.5 满足旅游业发展阶段性需求与政府角色扮演的优化分析 |
6.3 政策建议 |
6.3.1 强化政府在旅游业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
6.3.2 强化政府在旅游业中的公益人代表者角色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与主要贡献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7.4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附录:旅游业政府角色需求重点访谈说明及提纲 |
(5)报纸记录下的天津社会变迁 ——以《今晚报》的民生报道为例(1984-200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今晚报》的历史沿革 |
2.1 《今晚报》的由来 |
2.2 《今晚报》的几次改版 |
第三章 民生新闻的发展及其反映的天津社会发展 |
3.1 民生新闻 |
3.1.1 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 |
3.1.2 民生新闻的定义及特点 |
3.2 改革开放后天津社会发展步伐 |
3.2.1 天津城市建设 |
3.2.2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四章 对《今晚报》民生新闻报道内容的分析 |
4.1 《今晚报》对天津城市建设的报道 |
4.1.1 南市食品街的建设 |
4.1.2 中环线等道路建设 |
4.1.3 津门十景的评选 |
4.1.4 危改工程的报道 |
4.2 《今晚报》对市民基本需求的报道 |
4.2.1 对市场物价和市场环境的报道 |
4.2.2 对天津传统商业商圈的报道 |
4.3 《今晚报》对社会转型期敏感民生课题的报道 |
4.3.1 对投机倒把现象的报道 |
4.3.2 对国企改制问题的报道 |
第五章 对《今晚报》民生新闻报道方式的分析 |
5.1 舆论监督与宣传弘扬的结合 |
5.2 议程设置与突发事件报道的结合 |
5.3 消息、通讯与评论不同文体的结合 |
5.4 专栏开设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
第六章 《今晚报》民生报道的不足之处及相应对策 |
6.1 《今晚报》民生报道的不足之处 |
6.1.1 批评稿件“只拍苍蝇,未打老虎” |
6.1.2 连续改版导致部分品牌专栏消失 |
6.1.3 个别报道忽视客观造成媒体审判 |
6.2 《今晚报》民生报道改进的具体对策 |
6.2.1 强化调查性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原因 |
6.2.2 做大做强现有专栏尝试恢复部分名专栏 |
6.2.3 加强记者法制意义培养变猎奇报道为普法宣讲 |
6.2.4 发挥集团多平台传播优势联手新媒体开展微博业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三、理论依据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六、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及研究特色 |
第一章 民族旅游村寨: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现实结合点 |
第一节 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在现实中相互交融 |
一、民族经济中的旅游经济 |
二、旅游经济中的民族经济 |
第二节 民族经济中的旅游村寨建设 |
一、旅游业是启动民族乡村经济的首选 |
二、旅游业是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 |
三、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特色 |
第三节 旅游经济中的民族村寨建设 |
一、民族旅游村寨的概念及特点 |
二、村寨建设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 |
第四节 旅游打开致富之门——以广西融水勾滩苗寨发展为例 |
一、旅游开发前乡村经济主题及村民的主要职业 |
二、旅游开发后出现的新职业 |
三、旅游开辟了致富之路 |
四、对该案例的思考 |
第二章 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一、旅游业供求失衡阶段(70年代后期) |
二、逐步开放阶段(80年代) |
三、遍地开花阶段(90年代) |
四、持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特色文化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坚实基础 |
一、特色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业的灵魂 |
二、特色文化在民族村寨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
第三节 倾斜政策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有力保障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创造软硬条件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出台为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提供机遇 |
三、其他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 |
第四节 广西京族万尾村旅游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二、旅游现实发展情况 |
三、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民族旅游村寨投资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旅游投资现状分析 |
一、西部民族旅游投资的涵义 |
二、西部民族旅游投资的特点 |
三、西部民族旅游业投资现状分析 |
四、未来西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投资趋势 |
第二节 民族旅游村寨现有投资类型分析 |
一、民族旅游村寨的投资主体分析 |
二、民族旅游村寨的投资合作形式分析 |
三、民族旅游村寨的投资类型分析 |
第三节 民族旅游村寨投资存在问题及经验借鉴 |
一、民族旅游村寨投资存在问题分析 |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模式探讨 |
第四节 龙脊平安村民族旅游多元投资主体非和谐因素探讨 |
一、个案研究 |
二、投资主体非和谐理论探讨 |
三、协调各主体利益关系的理论建议 |
第四章 民族旅游村寨管理模式研究 |
第一节 民族旅游村寨的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界定 |
一、所有权及其权能的界定 |
二、管理权的界定 |
三、经营权的界定 |
四、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三者的关系 |
第二节 民族旅游村寨可资借鉴的国内外旅游管理模式及经验 |
一、可资借鉴的国内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
二、可资借鉴的国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民族旅游村寨管理模式的构建 |
一、当前民族旅游村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二、民族旅游村寨管理模式探讨 |
第四节 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侗寨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变迁 |
一、政府专营管理模式阶段(1987—2000) |
二、“企业承包经营+政府管理”模式阶段(2001—2005) |
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侗寨景区模式阶段(2006至今) |
第五章 民族旅游村寨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政府介入民族旅游市场的理论前提 |
一、民族旅游市场存在外部性现象需要政府的介入 |
二、民族旅游市场的易波动性需要政府的协调 |
第二节 中外政府的旅游管理职能研究 |
一、各国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的职能 |
二、我国政府在旅游发展各阶段的职能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在民族旅游村寨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
一、地方政府在民族旅游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能 |
二、地方政府在民族旅游村寨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
第四节 南丹县旅游局的管理职能分析 |
一、南丹县旅游局的主要管理职能 |
二、南丹县旅游局在民族旅游村寨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
三、思考 |
第六章 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民族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
一、亚太地区旅游市场的成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日趋细化 |
二、国内民族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一、保护民族旅游资源是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二、从民族旅游资源的性质与特点看可持续发展 |
三、从旅游资源整合的角度看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
一、民族旅游村寨建设资本的可持续发展 |
二、民族旅游村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民族村寨旅游大有可为 |
一、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
二、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
三、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民族旅游村寨亟待实践与理论的完善 |
一、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模式有待改进 |
二、旅游业对民族村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
三、民族村寨旅游中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人的发展关系的问题 |
四、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6年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
(一)从严管理,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 |
(二)开源节流,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 |
(三)标本兼治,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 |
(四)改进方式,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 |
(五)继承创新,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更加卓有成效 |
二、2007年国土资源工作安排 |
(一)认真落实严格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各项政策,加快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
(二)全面完成整顿规范的各项任务,切实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 |
(三)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 |
(四)大力夯实业务基础,不断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
(五)深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
(9)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研究 ——以农村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农村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
1.1.2 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震例研究状况 |
1.2.2 国际震例研究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定义 |
2.1 恢复重建的定义 |
2.2 农村地区所指地域范围 |
2.3 与城市恢复重建的关系 |
第三章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房屋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 |
3.1.1 房屋重建的原则措施 |
3.1.2 房屋重建的规划设计 |
3.1.3 房屋重建中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 |
3.1.4 房屋恢复重建的实施进度 |
第二部分 其他项目的恢复重建 |
3.2.1 工农业生产恢复 |
3.2.2 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
3.2.3 社会功能及生活秩序恢复 |
3.2.4 灾民心理恢复 |
3.2.5 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政策原则及组织领导 |
第四章 农村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分析 |
4.1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6.8级地震 |
4.1.1 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 |
4.1.2 恢复重建的政策与原则 |
4.1.3 农业生产的恢复 |
4.1.4 房屋的恢复重建 |
4.1.5 道路修复进度及人力投入 |
4.2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7级地震 |
4.2.1 援助投入及其合理部署 |
4.2.2 农业生产恢复 |
4.2.3 房屋的恢复重建 |
4.2.4 个别道路恢复情况 |
4.2.5 部分工业生产及社会功能恢复 |
4.3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 |
4.3.1 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 |
4.3.2 房屋的恢复重建 |
4.3.3 工业生产恢复 |
4.3.4 生命线工程恢复 |
4.4 公共建筑的恢复重建 |
4.4.1 公共建筑的重要性 |
4.4.2 提高公共建筑设防标准的迫切性 |
4.4.3 目前农村学校和卫生院所的抗震现状 |
4.4.4 增强农村公共建筑抗震设防能力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恢复重建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
5.2 对恢复重建初步研究的结论 |
5.3 对恢复重建工作的技术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广东新疆召开地图市场整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D]. 燕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4]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研究[D]. 王红. 东北大学, 2012(07)
- [5]报纸记录下的天津社会变迁 ——以《今晚报》的民生报道为例(1984-2000年)[D]. 冯帆.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6]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 黄海珠.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7]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李元.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02)
- [8]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李元. 国土资源通讯, 2007(01)
- [9]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研究 ——以农村地震为例[D]. 贾燕.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2)
- [10]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时间的通知[J].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政报,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