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1](2020)在《南京云锦图案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在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作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举办的以“匠心传承创新”为主题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上也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传统文化和技艺保护、传承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都说明职业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南京云锦作为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案文化艺术内涵与南京地域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南京云锦图案是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传统吉祥图案。2009年6月南京云锦研究所揭牌,这是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传习基地。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南京云锦的保护和传承非常关注。本研究从国家关于传统文化引入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的需求、南京云锦传承和发展的需求三个方面论述了将南京云锦图案引入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相关教学的必要性。再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江苏部分中职学校传统图案教学应用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得出目前江苏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已经重视到了传统图案的教学应用,并开设了与传统图案教学相关的课程,如《服饰图案设计》课程等,但关于传统图案的教学应用仍有待优化,主要包括传统图案教学内容有待充实、传统图案设计应用过程教学方法有待优化、传统图案教学资源有待发展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将南京云锦图案引入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相关教学的可行性。结合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现状和南京云锦图案的文化艺术、设计内涵等,从引入南京云锦图案文化艺术内涵丰富传统图案教学内容、引入南京云锦图案艺术设计元素促进图案设计应用、根据专业教学需求整合南京云锦图案资源三个方面提出将南京云锦图案引入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的方法。最后通过将“南京云锦图案元素的提取和应用”内容引入中职《服饰图案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通过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将南京云锦图案引入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相关教学,对丰富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地域文化认识、提升学生基于传统图案文化进行传统图案元素的提取和设计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证明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教育价值,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传承和发扬提供一定的思路。
陈炫宇[2](2018)在《南京云锦的旅游生产与消费影响模型研究 ——基于遗产文化再生产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云锦于2006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云锦作为濒临灭绝的稀缺旅游资源,怎样进行有效的文化旅游开发和生产,怎样更好的让消费者认识其文化内涵,最终实现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此项研究旨在探索与分析南京云锦在文化旅游生产-消费闭合循环模型中的文化再生产过程。针对以南京云锦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旅游现象,引入词云工具对南京云锦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现象进行研究,借助叙事分析法探索遗产的文化生产环节,应用定量方法对其生产、消费和再生产的相互关系进行验证,最终构建南京云锦文化旅游的生产-消费影响模型。在此项研究中,作者通过词云分析和质性分析面向游客提取的基本知识认知、环境载体认知和功能价值认知3项因子,能较好反映云锦的文化旅游生产过程;获得的整体价值感知因子能够用于评估云锦的文化旅游消费状况;获得的旅游意愿因子能够测量与评价文化旅游再生产的环节。根据数据分析,设计构建了南京云锦的文化旅游生产-消费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南京云锦文化旅游生产对文化旅游消费有显着正向影响,文化旅游消费对文化再生产有显着正向影响,文化旅游生产对其文化再生产部分有显着影响,文化旅游消费在文化旅游生产影响其再生产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在南京云锦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中,相关生产者应当在充分展示工艺和传承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挖掘南京云锦的各项功能和价值,并积极创新环境与载体的形式,提高游客对南京云锦的整体价值感知,增加游客的参与意愿和推荐意愿,在提高重游意愿上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此项研究也为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生产-消费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管静[3](2018)在《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南京云锦,是南京地区生产的一种提花丝织物。它经过漫长历史更迭,各类丝绸织造技艺逐渐演变、相互渗透、继承发展而来,承载着我国年丝绸文化的优秀基因,是人类丝织技艺的杰出代表。年月,云锦织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通过历史脉络梳理、文献资料归纳、实地走访考察、个案比照分析、实践反馈印证等研究手段,剖析云锦在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精神等多方面价值以及传承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方向,更加综合、立体、全面的研究、解析南京云锦。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板块展开研究:(1)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概况。通过史料、实物证据的整理、分析,结合我国织锦业的变迁过程,追溯云锦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并通过对元、明、清官营织造机构以及民间云锦织造业传统业态的研究,探寻云锦兴衰起伏的根本原因。(2)南京云锦的工艺与品种。云锦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织造技术是其之所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主体因素。不同织造方式、方法是传统云锦品种分类确立的重要指标。以相关图文资料、考察采录为依据对云锦织造核心流程进行文字记录与描述,并对传统织造口诀进行采集、记录;同时归纳云锦主要品种的本质特点,明晰概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3)南京云锦的传统图案与色彩应用。南京云锦,不仅是丝织技艺的载体,更是我国吉祥文化精粹的集中体现。云锦图案的设计与色彩应用是云锦艺人们高超艺术造诣的全面反映。通过对明、清时期云锦图片资料的归纳与研究,结合相关对照表格的制作,系统分析云锦图案与色彩的设计规律与演变走向。(4)南京云锦的宫廷礼制内涵与文化衍生。由于云锦兴盛于封建王朝,以及其一直作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们专享高级丝织品的特殊历史使命,云锦自带有极其深刻的“君权神授”的统治阶级烙印与属性。通过研究礼制威严下云锦图案与色彩的应用,可推及其蕴含着的严苛等级观念、引申寓意以及御用审美趋向,这也是云锦最重要与特殊的文化艺术内涵体现。(5)南京云锦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云锦面临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问题、矛盾不断凸显,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云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潜力。通过对云锦多维度价值与传承现状的阐述与分析,增强人们的传承危机感与紧迫感。提倡在保护、继承传统云锦优秀的技艺成就基础上,深刻地自我剖析、重新定位,联系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优秀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议。南京云锦的多维度价值体系是我们民族丝绸文化生命力延续的重要活态证据,是丝绸文化复兴、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通过对南京云锦历史背景、技艺成就、艺术文化成就、现代传承与发展建议等方面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可以为现代意识形态与审美语境下如何为云锦争取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寻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新路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支持。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引发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考。
桂晶晶,卢山[4](20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钦州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文中提出对钦州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种类进行介绍,包括:海洋历史文化资源、反侵略资源、渔业资源,提出全面保护钦州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田学军[5](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文中提出南京云锦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产品定位、图案设计、工艺织造等强劲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对于南京云锦匠心营造和良性发展的反拨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资金短缺的当下,南京云锦联手V.GRASS实现强强联合,为行走(服饰)高端路线、强化自身造血功能、补强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辟出了道路。匠心营造云锦产品/品牌、由现代化企业管理引领南京云锦创新发展,就能实现南京云锦创新型可及性跨越式发展。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钱才能做好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能够赚到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保护的对象,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自救、自保、自强。
金砚舒[6](2016)在《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锦”是一种彩色提花织物,以厚缯(帛之总称)为地,在织造过程中直接用彩丝织出各式花纹。“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其字从帛与金也。”古时,与普通的素织物相比,锦属于比较名贵的一类,不为平民所常服。有三大名锦之首之称的南京云锦更属于传统织锦中的高档品种,用材讲究,工艺复杂,封建时期专为王室贵族所用。出身帝王家的南京云锦由昂贵的织料与繁复的织造工序造就,品种丰富,蕴含深刻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代表着我国织锦技术的巅峰水平,极具研究与传承意义。文章回顾南京云锦的历史源流,解读其中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在织造工艺方面,以织造手法与地部结构的不同对云锦产品进行分类,并选取其中的重点产品进行组织结构的介绍。同时概述云锦产品织造的工序,并对各工序的原理及流程进行说明。笔者运用田野考察法与访谈法,总结建国后云锦织造工艺保护机构的演变历程,按照师承对曾为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工作奉献一生的艺人们进行谱系梳理与记录。同时,经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发现,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云锦研究所的产业化改革之后陷入了新一轮困境。当下传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过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冲击的云锦织造工艺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内地市场尚未打开,受众面狭窄,过往生存主要依赖的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市场被印度占领;研究所改制后传承人难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出现大量人才流失情况,特别是40岁以下的年轻传承人,在行业内已经所剩了了。并且,产业化与机械化生产的目的是让这一传统工艺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然而,一方面,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核心技术——木机妆花织造工艺目前并不能完全由机械代替。另外,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机械化生产反而对传统工艺本身生命力的延续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与当下南京云锦的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及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大环境有关。针对南京云锦当下面临的困境,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的理念。与日本的成功经验相结合,试图厘清南京云锦织造工艺后期传承工作的思路。目前来说,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工作主要面临传承人流失与产业化方向两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解决:一是完善目前的传承机构与传承研究体系,在此之前必须明确一个对真正的工艺传承有正面作用的传承人认定标准;二是借助政府力量,建立传承人保护与培养体制,给予他们经济、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留住传承人。同时,在政府的财政拨款工作上要注意工作方式,尽量避免出现资金截留等问题。最后是挖掘南京云锦织造工艺本身在当今时代的内在价值,界定与之匹配的产品定位,以此为推动力,寻找产业化保护的方向。
谈玮玮[7](2016)在《云锦·十二钗 ——运用南京云锦图形元素对红楼人物的设计》文中提出南云锦精湛的织造工艺、独特的图形纹样并且蕴含丰富的文化,曾作为国礼相送,近年来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榜首,生产于江苏南京,被称赞为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现今收藏云锦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南京博物院、江宁织造博物馆、金文博物馆和南京云锦博物馆这几个。在徐仲杰、王宝林、金文、戴健等大师的研究保护下,云锦得以完好展示于世人面前。云锦结合当地的图案元素与色彩搭配,原料生产与制造过程都由本地工匠操作,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这也成为云锦与南京地区紧密联系的佐证,也为考古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本论文通过对云锦的传统品种、图案纹样、组织结构、制作工艺、材料与配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传统云锦必须依托当今科技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背景,建构艺术、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思维模式,为南京云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开辟出新思路。云锦特有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可以将其视为长江流域丝质艺术最突出的“语言符号”。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红楼故事、人物性格特征与云锦艺术元素融合并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设计领域。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被人们遗忘,传承与保护成为当下应当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经过前期实地和市场调研,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通过探讨云锦与红楼人物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到两种艺术的关联性并分析二者相融合的可行性、共通性方法。设计上结合南京云锦与红楼梦小说元素进行探索,根据红楼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及故事情节,结合云锦特有的纹样,创作出特有的云锦人物图形图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云锦元素绘制红楼人物图形,运用纹样和色彩来诠释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红楼人物十二钗间的部分纹样相互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在表现形式上以手绘和电脑上色的形式呈现,这种形式上的结合赋予了南京云锦艺术新的生命力,并对云锦未来前瞻性预估预估红楼梦人物与云锦图形元素相结合的走势动向。这种形式的结合在艺术和设计观念上,进一步提升市场价值同时提供相应的艺术文化资料,为当地博物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让南京云锦艺术得以传承延续与创新。
李鑫[8](2014)在《传统的复兴与再造 ——以南京云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兴起一股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南京云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与保护过程可以视为传统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南京云锦经历了鼎盛到衰落再到复兴与再造的过程,表现了国家意志的渗透和传统文化自身的改造适应。国家、社会与民间各种力量互动与博弈促成了云锦这项传统文化的发展、复兴与再造。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为研究对象,试图描绘其发展过程及保护过程,力图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力量的作用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传统文化改造的动力,以期望通过研究云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过程,探寻传统文化的保护方式。本文共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是对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背景、方法及目的等内容。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及过程,并且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云锦从鼎盛到衰落再到复兴与再造的发展过程进行资料上的描述。第三章描写了当下云锦的复兴过程,主要从政府、传承人、民间三方面进行描述。第四章主要写了新时代的云锦再造。从云锦产业化问题的角度对云锦的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描写了与南京云锦有关联的两种传统文化的不同境况,试图将两者进行对比,更加直观的看待传统文化保护背后各方力量的角逐。第六章探讨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云锦这一案例,探寻其背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博弈。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国家意志的渗透与传统文化的适度迎合是相互伴随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即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空间,但也使传统文化失去其本身传统的东西。这就需要双方的配合与妥协。在这个过程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与互动,正是因为两者的博弈,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保护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之下,不会因为一方的利益而造成名为保护,实为破坏的后果。
王媛媛[9](2013)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以“南京云锦”为例》文中指出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创新,并以此为例,提出解决的方法。
李斌[10](2013)在《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该地区已有多项染织技艺入选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学术界对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的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染织技艺进行了尽可能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阐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其次,通过对数据库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阐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第三章为棉染织篇。第二章主要讨论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对棉花传入上海地区的问题、乌泥泾手工棉纺织的工序、黄道婆的“错纱配色、束综挈花”技术、“先蚕”和“先棉”的比较以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传承等五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章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首先,详细介绍了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工艺及其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南通蓝印花布与剪纸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南通蓝印花布的产生、发展原因以及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第四章到第八章为丝纺织篇。第四章主要讨论了长三角地区丝纺织技艺发展的基础,首先,对长三角地区丝织技术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分期,将其划分为活跃期、沉寂期、复兴期三个阶段。其次,对长三角地区桑蚕技术、缫丝技术、丝线加工技术以及织造技术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展示了古代长三角地区高超的丝织技术水平。第五、六、七、八章从织物的起源、品种、特征、工艺、传承等几个方面分别对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杭州杭罗织造技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丝织技术的发展与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九章为染织文化篇,即长三角地区的染织文化。从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行业中的禁忌、风俗、传说以及相关的表演艺术四个方面对该地区的染织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的染织文化在其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认识:1、黄道婆在改进汉族丝、麻织造工具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棉纺织业,并结合黎族的挑花技术创造出松江乌泥泾地区独特的手工棉纺织技术。2、嫘祖崇拜和黄道婆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嫘祖崇拜是一种祖先崇拜,它是由自上而下的路径完成其作为“先蚕”的崇拜,即官方祭祀和崇拜→民间祭祀和崇拜→丝纺织文化。而对于黄道婆的崇拜则完全相反,它是由自下而上的路径完成其作为“先棉”的崇拜,即民间祭祀和崇拜→官方祭祀和崇拜→棉纺织文化。3、南通蓝印花布直接起源于药斑布,本质上与夹缬、蜡缬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南通蓝印花布采用刮浆式的防染工艺,因此,其纹样图案一般具有造型平面化、构图规整化、题材多样化的特征。4、本文认为,良渚人的迁徙是长三角地区先进的丝绸技艺传入中原并促成两地丝绸文明大融合的直接原因。浙江吴兴的钱山漾遗址(约公元前2750年)出土的丝织物显示,长三角地区良渚文化时期的丝织技术水平远远高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水平,大约四千二百年前良渚人的大规模的迁徙使得他们的丝绸技艺传入中原并迅速融入中原文明当中,进而引爆中国的丝绸文明。我们有理由相信,长三角地区与中原地区应同为中国丝绸文明的发源地。5、花楼织机早在唐代就已经产生,正是在使用花楼织机的基础上,南宋时期长三角地区才能生产出像宋锦、云锦这类织造工艺复杂、纹样图案独特的丝织物。6、对于“宋锦”这一名称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然而我们通过考察明代《天水冰山录》中的相关记载,认为“宋锦”这一称呼的出现时间应该不晚于明代嘉靖年间,远远早于清代。7、宋代以来缂丝的生产中心沿着自北向南的方向转移,其具体路线为:华北(北宋之前)→定州、卞梁(北宋)→临安、苏松地区(南宋)→苏松地区(元代)→苏州、北京宫廷(明代)→苏州、杭州、湖南祁阳、浙江温州(清代)→苏州(民国)。由此路径可知,自南宋以后,苏州始终是缂丝的生产中心,对中国缂丝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8、云锦应产生于南宋时期,并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元代。我们对云锦织机、织金和妆花技术的产生时代以及南京丝织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云锦织机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而织金和妆花技术在辽代开始普遍运用。同时,南京的丝织业在南宋时期得到了复兴,因此,云锦极有可能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
二、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云锦图案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 |
1、国家关于传统文化引入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 |
2、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的需求 |
3、南京云锦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南京云锦图案 |
2、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
3、教学应用 |
(六)理论基础 |
1、美育教育理论 |
2、“做中学”教育理论 |
二、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一)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应用现状调研 |
1、调研设计与实施 |
2、江苏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应用现状 |
(二)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传统图案教学应用不足及成因分析 |
1、传统图案教学内容有待充实 |
2、传统图案设计应用过程教学方法有待优化 |
3、传统图案教学资源有待发掘 |
(三)南京云锦图案引入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可行性分析 |
1、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支持南京云锦图案引入教学 |
2、南京云锦图案拥有多样化的可转化性教学资源 |
3、其他传统图案引入中职教学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发 |
三、南京云锦图案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探究 |
(一)引入南京云锦图案文化艺术内涵丰富传统图案教学内容 |
1、整合南京云锦图案类型,丰富传统图案教学内容 |
2、提取南京云锦图案思想文化内涵渗透教学,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
(二)引入南京云锦图案艺术设计元素促进图案设计应用 |
1、发掘南京云锦图案设计内涵,提升学生地域文化认识 |
2、提取南京云锦图案构成元素,加强图案构成设计应用 |
3、提取南京云锦图案配色元素,丰富图案色彩设计应用 |
(三)根据专业教学需求整合南京云锦图案资源 |
1、整合南京云锦数字化资源因地制宜拓展教学实践活动 |
2、整合南京云锦图案现代服装设计资源拓展学生图案设计视野 |
四、南京云锦图案在中职《服饰图案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
(一)教学实践基本概况 |
(二)“南京云锦图案元素的提取和应用”教学设计 |
1、教学实践学生学情分析 |
2、“南京云锦图案元素的提取和应用”教学内容分析 |
3、根据教学需求设定教学目标 |
4、巧用项目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
(三)“南京云锦图案元素的提取和应用”项目教学实施 |
1、设置项目任务书,明确教学目标 |
2、分组收集整理资料,促进合作探究 |
3、制定小组项目计划,拓展设计思维 |
4、引导各组计划实施,鼓励图案创新设计 |
5、开展小组作品展示,交流分享设计理念 |
(四)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1、本次教学实践效果 |
2、教学实践反思 |
五、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南京云锦的旅游生产与消费影响模型研究 ——基于遗产文化再生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2 研究现状 |
2.1 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生产与消费研究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研究 |
2.3 南京云锦旅游式开发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理论与方法 |
3.1 研究区和研究对象概况 |
3.2 概念界定 |
3.3 理论基础 |
3.4 研究框架 |
4 南京云锦文化生产现状调查 |
4.1 收集语料 |
4.2 抽取关键词 |
4.3 构建共词网络 |
4.4 构建词云图 |
4.5 研究小结 |
5 南京云锦的文化旅游叙事 |
5.1 确定研究问题 |
5.2 选择研究对象 |
5.3 构建现场文本 |
5.4 构建研究文本 |
5.5 研究小结 |
6 南京云锦的文化旅游生产-消费影响模型研究 |
6.1 预调研 |
6.2 正式问卷设计 |
6.3 数据采集 |
6.4 数据分析 |
6.5 研究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南京云锦文化遗产相关官方机构与项目与活动调查报告 |
附录B 南京云锦文化遗产和旅游相关机构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群众认知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南京云锦的文化旅游生产和消费影响机制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六、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织锦业的发展与云锦起源 |
一、中国织锦业发展轨迹 |
二、南京丝织业与云锦起源 |
三、云锦名称由来 |
第二节 南京云锦的兴衰与传统生产业态 |
一、南京云锦的兴衰起伏 |
二、南京云锦的传统业态与生产关系 |
第二章 南京云锦的工艺与品种 |
第一节 南京云锦工艺的特点 |
一、南京云锦织机 |
二、南京云锦的原料特性与织造准备 |
三、南京云锦织制工艺流程与口诀 |
第二节 南京云锦的品种分类及命名方法 |
一、库缎 |
二、织金 |
三、库锦 |
四、妆花 |
第三章 南京云锦的传统图案与色彩应用 |
第一节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云锦的图案 |
一、传统图案素材类型 |
二、传统吉祥观念的体现 |
三、云锦传统图案装饰手法 |
第二节 天衣无缝云锦图案的构成形制 |
一、织成与御用云锦服饰 |
二、匹料 |
三、纹样设计构成规律 |
第三节 繁华似锦云锦的色彩 |
一、对中国传统织物色彩的继承与革新 |
二、南京云锦的配色规律 |
第四章 南京云锦的宫廷礼制内涵与文化衍生 |
第一节 君权神授明、清御用云锦图案 |
一、龙纹 |
二、蟒纹、飞鱼、斗牛 |
三、凤纹 |
四、十二章纹、江崖海水 |
第二节 明威辨等明、清云锦补子与色制 |
一、云锦官补纹样的题材内涵 |
二、明、清云锦补子的形制变化 |
三、礼制威严下的用色制度 |
第三节 南京云锦的其他文化衍生 |
一、南京白局 |
二、《红楼梦》中的南京云锦 |
三、云锦与佛教、少数民族 |
四、西方文化对南京云锦的影响 |
第五章 南京云锦的保护与现代传承 |
第一节 云锦保护、传承的意义与现状 |
一、南京云锦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
二、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
三、保护、传承的主要相关机构及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南京云锦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与局限 |
一、南京云锦现代传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二、南京云锦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南京云锦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的活态传承 |
一、南京云锦的时代机遇与可持续化发展建议 |
二、云锦在现代设计产品中的衍生 |
三、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例索引 |
附录二 南京云锦图案素材对照图表 |
附录三 南京云锦龙纹对照图表 |
附录四 明、清存世云锦官补对照图表 |
附录五 南京云锦绒线色卡 |
附录六 南京云锦常用色系对照表 |
附录七 明、清御用云锦服饰列表 |
附录八 南京云锦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九 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三维结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钦州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钦州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
1.1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
1.2 钦州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 |
1.3 钦州海洋反侵略文化 |
1.4 钦州丰富的渔业资源 |
1.5 钦州海港的升级建造 |
1.5.1 整体钦州港口的升级 |
1.5.2 钦州海洋产业的发展 |
1.5.3 丰富的海洋文化传承 |
1.6 钦州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2.1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 |
2.2 精神调节的功能 |
2.3 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形成和心理取向更好地促进作用 |
3“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执行措施 |
3.1 开发旅游资源 |
3.2 带动海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3.3 科学引导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求更好地提升其附加值 |
3.4 在摸清综合实力的基础上, 更加积极地做好相关的规划 |
4 结语 |
(5)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工匠精神是南京云锦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 |
1.1 定位于高端/高品质 |
1.2 图案设计精美时尚、寓意隽永丰富 |
1.3 工艺织造浸润独特、精细、艺术、匠心、臻美之风韵 |
2 南京云锦现状催生创新发展 |
3 联手V.G R A S S, 打造高端南京云锦 (服饰) 品牌, 实现南京云锦创新型跨越式发展 |
3.1 强化自身造血功能, 补强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
3.2 匠心营造云锦产品/品牌, 锻造国际高端品牌 |
3.3 管理优化升级, 由现代化企业管理引领南京云锦创新发展 |
4 结语 |
(6)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案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六、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南京云锦的历史源流及文化价值 |
第一节 历史源流 |
一、初步发展阶段(417年至六朝灭亡) |
二、辉煌时期(元朝至清朝) |
三、衰落——重生阶段(清末至今) |
第二节 艺术审美价值 |
一、纹样素材多样化 |
二、锦缎配色艺术的顶峰 |
第三节 历史文化价值 |
一、吉祥文化 |
二、天人合一思想 |
三、传统礼制 |
第二章 南京云锦的分类及其织造工艺 |
第一节 品种分类 |
一、妆花 |
二、库锦 |
三、库缎 |
第二节 织造工序 |
一、原材料及其加工 |
二、图案纹制 |
三、挑花结本 |
四、上机织造 |
第三节 工艺成就 |
第三章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现状 |
第一节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传承机构的演变 |
一、云锦研究工作组成立(1953—1957) |
二、云锦研究所时期(1957-2005) |
三、云锦研究所改制时期(2005年至今) |
四、其他传承集体 |
第二节 当代云锦织造工艺传承人谱系分析 |
一、挑花业 |
二、木机业 |
第四章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困境及原因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冲击 |
一、早期没落根源 |
二、机械生产与传统手工技艺的悖离 |
第二节 传承群体的危机 |
一、人才的流失 |
二、传承方式的改变 |
第五章 基于生产性保护理念的云锦织造工艺传承探讨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生产性保护理念 |
二、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本质 |
三、确立“人”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核心地位 |
第二节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传承措施 |
一、建立相关传承机构及传承研究体系 |
二、财政支持 |
三、建立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 |
四、生产性传承中的产业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一、部分访谈记录 |
二、部分原文件图片 |
三、民众对于南京云锦了解程度调查问卷 |
(7)云锦·十二钗 ——运用南京云锦图形元素对红楼人物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课题的创新点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6 项目依托 |
第二章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及艺术审美观综述 |
2.1 南京云锦概述 |
2.1.1 南京云锦的起源 |
2.1.2 南京云锦的发展 |
2.2 南京云锦的艺术审美观 |
2.2.1 云锦的艺术审美诉求 |
2.2.2 云锦的艺术特征 |
2.3 南京云锦文化与十二钗的因缘分析 |
2.3.1 云锦与十二钗的文化追溯 |
2.3.2 云锦图形元素与十二钗性格表征剖析 |
第三章 云锦图形元素与红楼人物性格特征融合设计的构建思路 |
3.1 南京云锦与红楼人物性格特征融合设计的可行性 |
3.1.1 云锦图形元素的设计思路分析 |
3.1.2 红楼梦人物性格特征的艺术转换分析 |
3.2 云锦图形和红楼人物特征的造型与配色诠释 |
3.2.1 云锦图形的样式与配色阐释 |
3.2.1.1 图案样式分类 |
3.2.1.2 云锦图形的配色原则 |
3.2.2 红楼梦人物造型与配色分析 |
3.3 云锦图形与人物性格特征融合设计的构建策略 |
3.3.1 红楼人物典型故事情节与性格特征的构建导向 |
3.3.2 十二钗性格特征与云锦图形结合的构建策略 |
第四章 云锦图形元素与红楼人物性格特征的融合创新方法 |
4.1 红楼梦人物故事与云锦图形中融合设计的要素分析 |
4.1.1 纹样和人物性格特征组合设计的理念分析 |
4.1.2 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方式 |
4.1.3 设计图形元素的选取分析 |
4.2 红楼梦人物在云锦纹样插画中的设计探讨 |
4.2.1 人物纹样设计 |
4.2.2 动物纹样设计 |
4.2.3 植物纹样设计 |
4.2.4 器物和文字设计 |
4.2.5 作品呈现形式 |
第五章 融合创新设计的实施方案 |
5.1 云锦图形与红楼梦人物性格特征结合的插画设计 |
5.1.1 林黛玉 |
5.1.2 薛宝钗 |
5.1.3 贾元春 |
5.1.4 贾迎春 |
5.1.5 贾探春 |
5.1.6 贾惜春 |
5.1.7 李纨 |
5.1.8 王熙凤 |
5.1.9 妙玉 |
5.1.10 史湘云 |
5.1.11 秦可卿 |
5.1.12 巧姐 |
5.1.13 贾宝玉 |
5.2 云锦与红学吉祥寓意的设计 |
5.2.1 二龙戏珠 |
5.2.2 连年有余 |
5.2.3 永结同心 |
5.2.4 延年益寿 |
5.3 关于云锦的衍生品设计探索 |
5.3.1 陶瓷器具类 |
5.3.2 包类设计 |
5.3.3 服装设计 |
5.3.4 方巾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
6.1 设计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8)传统的复兴与再造 ——以南京云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云锦的研究 |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
(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进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进程 |
第二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 |
一、从皇家御用到遗落民间 |
二、破落的贵族到国家名片 |
第三章 云锦的“申遗”之路 |
一、艰难的“申遗”之路 |
二、政府、传承人、民间 |
(一)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发展 |
(二)传承的困境 |
(三)民众的认知 |
第四章 新时代的云锦改造 |
第五章 云锦的延伸——不同的待遇 |
一、南京白局 |
二、南京绒花 |
三、小结 |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一、互动与博弈 |
(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
(二)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与适当迎合 |
(三)传统再造的动力 |
二、思考与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以“南京云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
1.2“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
2 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
2.1 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
2.2 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
3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
3.1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
3.2 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
3.3 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
3.4 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
4 结语 |
(10)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1.1.1 研究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合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范围 |
1.4.1 时间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参考文献 |
棉染织篇 |
2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
2.1 棉花传入上海地区的研究 |
2.2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工艺 |
2.2.1 扞——棉花脱籽的工艺 |
2.2.2 弹——棉花开松的工艺 |
2.2.3 纺——棉花成条成纱工艺 |
2.2.4 织棉前的准备 |
2.2.5 织——织出“衣被天下” |
2.3 黄道婆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术 |
2.3.1 “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定义及其实现 |
2.3.2 经架和纬车的简单特性决定其被织棉所用 |
2.3.3 黄道婆的身份决定了棉织机的简单性 |
2.3.4 黎锦与黄道婆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 |
2.4 先蚕和先棉的比较 |
2.4.1 “先蚕”和“先棉”的共同性 |
2.4.2 “先蚕”和“先棉”的相异性 |
2.5 “棉花革命”不能引发中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 |
2.5.1 水转大纺车的结构和原理 |
2.5.2 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结构和原理 |
2.5.3 水转大纺车与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比较 |
2.6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传承 |
2.6.1 丁娘子与三梭布 |
2.6.2 陆梅氏、潘曹氏效法黄道婆 |
2.6.3 当代的黄道婆们 |
参考文献 |
3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3.1 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 |
3.1.1 南通蓝印花布染料的起源 |
3.1.2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 |
3.1.3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产生的原因 |
3.2 南通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及其特征 |
3.2.1 南通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 |
3.2.2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 |
3.3 南通蓝印花布与剪纸艺术 |
3.3.1 剪纸艺术丰富了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 |
3.3.2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和剪纸图案在文化底蕴上具有相通性 |
3.4 南通蓝印花布发展的原因分析 |
3.5 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的现状与传承 |
3.5.1 南通蓝印花布的现状 |
3.5.2 南通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 |
参考文献 |
丝纺织篇 |
4 长三角地区丝纺织发展的基础 |
4.1 长三角地区丝织技术发展的历程 |
4.1.1 长三角地区史前先进的丝织技术 |
4.1.2 长三角地区丝织技术的复兴 |
4.2 桑蚕技术的发展 |
4.2.1 先进植桑技术得到推广 |
4.2.2 养蚕技术更加细化 |
4.3 缫丝工艺的发展 |
4.3.1 脚踏缫车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缫丝速度 |
4.3.2 “冷盆”缫丝法的发明提高了生丝的质量 |
4.3.3 水质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生丝的质量 |
4.4 丝线加工技术的发展 |
4.4.1 络丝和并捻 |
4.4.2 整经和制纬 |
4.4.3 宋锦和云锦的丝线加工 |
4.5 织造技术的发展 |
4.5.1 联珠纹的流行促进了花楼织机的产生 |
4.5.2 花楼织机的产生奠定了宋锦和云锦发展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5 苏州宋锦织造技艺 |
5.1 宋锦的品种和特征分析 |
5.1.1 宋锦的品种 |
5.1.2 宋锦的特征 |
5.2 宋锦的起源研究 |
5.2.1 宋锦工艺的起源 |
5.2.2 宋锦之名的起源 |
5.2.3 宋锦出现的原因分析 |
5.3 宋锦的织造工序 |
5.3.1 宋锦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3.2 挑花结本工艺 |
5.3.3 织造工艺 |
5.4 宋锦的传承与发展 |
5.4.1 传承机构 |
5.4.2 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6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
6.1 苏州缂丝的起源和特点 |
6.1.1 苏州缂丝直接起源于北方缂丝 |
6.1.2 苏州缂丝的特征 |
6.2 苏州缂丝的织造工序和技法 |
6.2.1 缂丝的织造工序 |
6.2.2 缂丝的主要技法 |
6.3 从中国缂丝的发展来看苏州缂丝 |
6.3.1 孕育期 |
6.3.2 诞生期 |
6.3.3 发展期 |
6.3.4 衰退期 |
6.4 苏州缂丝发展的原因分析 |
6.5 苏州缂丝的传承与发展 |
6.5.1 传承机构 |
6.5.2 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7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
7.1 南京云锦的品种和特征 |
7.1.1 南京云锦的品种 |
7.1.2 南京云锦的特征 |
7.2 南京云锦起源的研究 |
7.2.1 南京云锦织机至迟在唐代后期已出现 |
7.2.2 南京云锦所特有的织金和妆花技术早于辽代已产生 |
7.2.3 南京丝织业在南宋时期再度复兴 |
7.2.4 南京云锦始于南宋盛于明清 |
7.3 南京云锦织造工序 |
7.3.1 挑花结本工艺 |
7.3.2 云锦织造工艺 |
7.4 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 |
7.4.1 传承机构 |
7.4.2 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8 杭州杭罗织造技艺 |
8.1 杭罗的品种和特征 |
8.1.1 杭罗的品种 |
8.1.2 杭罗的特征和用途 |
8.2 杭罗织机的结构分析 |
8.2.1 古代杭罗织机的结构 |
8.2.2 当代杭罗织机的结构 |
8.3 杭罗的织造工序 |
8.3.1 原料准备 |
8.3.2 上机准备 |
8.3.3 上机织造 |
8.3.4 后整理 |
8.4 杭罗的传承与发展 |
8.4.1 传承机构 |
8.4.2 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染织文化篇 |
9 长三角地区的染织文化 |
9.1 长三角地区染织业中的禁忌 |
9.1.1 行为上的禁忌 |
9.1.2 言语上的禁忌 |
9.2 长三角地区染织业中的风俗 |
9.2.1 桑蚕业的风俗 |
9.2.2 机神崇拜的风俗 |
9.2.3 先棉崇拜的风俗 |
9.2.4 梅葛二仙崇拜的风俗 |
9.3 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题材的传说 |
9.3.1 染织行业起源的传说 |
9.3.2 染织行业中因果报应的传说 |
9.3.3 染织行业中的爱情故事 |
9.4 长三角地区染织相关的表演艺术 |
9.4.1 扫蚕花地 |
9.4.2 南京白局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致谢 |
四、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云锦图案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晓.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南京云锦的旅游生产与消费影响模型研究 ——基于遗产文化再生产的视角[D]. 陈炫宇. 暨南大学, 2018(01)
- [3]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管静. 苏州大学, 2018(01)
- [4]“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钦州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 桂晶晶,卢山. 图书情报工作, 2017(S2)
- [5]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J]. 田学军. 服饰导刊, 2018(02)
- [6]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研究[D]. 金砚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7]云锦·十二钗 ——运用南京云锦图形元素对红楼人物的设计[D]. 谈玮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8]传统的复兴与再造 ——以南京云锦为例[D]. 李鑫.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8)
- [9]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以“南京云锦”为例[J]. 王媛媛. 艺术科技, 2013(05)
- [10]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 李斌. 东华大学, 2013(05)
标签:云锦论文; 蓝印花布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南京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