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室栽培古已有之(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宋晓燕,刘鑫,贾军,朱小华,王强[1](2021)在《适宜北方温室一年两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温室葡萄栽培面积的发展,配套的温室葡萄品种则显得单一。目前,国内对适宜温室一年两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研究较少,为了满足果农对温室葡萄品种多样性的需求,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连续3年对‘京香玉’‘瑞都科美’‘香妃’‘京艳’‘早玛瑙’‘寒香蜜’6个葡萄品种实施一年两熟生产,实现了温室葡萄的第一茬在5—7月成熟,第二茬在元旦春节期间成熟。通过对其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与经济效益的调查分析,发现‘京香玉’‘瑞都科美’‘香妃’‘京艳’4个品种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配套的优良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范盼盼[2](2021)在《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第一师11团17连巴山林业暖棚、冷棚和露地栽培的冬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试验和研究,分析比较了冬枣设施栽培及露地栽培所需要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设施环境因子对冬枣物候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的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冬枣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冬枣整个生长发育期,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最高温度均出现在7月份。设施栽培相对湿度和露地相对湿度变化基本一致,一年中,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相反。(2)1-3月份设施栽培温度与露地栽培温度日变化周期趋势基本一致,设施栽培在下午15:00-16:00达到日最高温度,在上午8:00-9:00达到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比露地提前2个小时左右出现,露地栽培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17:00-18:00。与露地温度相比,2-3月份设施内温度明显提高。1月份暖棚相对湿度高于冷棚和露地,冷棚和露地相对湿度基本接近;2月份相对湿度大小为冷棚>暖棚>露地;3月份冷棚相对湿度最高,暖棚湿度仅次于露地。(3)设施栽培冬枣萌芽期日均温为15.35℃~15.82℃,夜间温度7.40℃~7.72℃,白天温度24.74℃~25.39℃。露地萌芽期日均温为23.36℃,夜间温度17.43℃,白天温度30.36℃。露地冬枣萌芽温度高于设施冬枣。暖棚冬枣萌芽期平均相对湿度为37.21%,冷棚为84.45%,露地为35.10%,萌芽期平均相对湿度大小为冷棚>暖棚>露地。(4)设施栽培使冬枣物候期提前。暖棚冬枣物候期出现最早,冷棚次之,露地最晚,设施栽培延长了冬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并且延后了落叶期。与露地冬枣相比,暖棚冬枣提前30-45天成熟,冷棚冬枣提前30天成熟。(5)冬枣适宜花期日均温在21.69℃~24.87℃之间,相对湿度为39.66%~51.80%。冬枣幼果期日均温变化在24.72℃~26.76℃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范围56.99%~64.61%。成熟期日均温为22.01℃~27.33℃,相对湿度范围62.44%~75.73%。设施栽培使冬枣处在各生长期的适宜范围中,有利于冬枣生长发育,使冬枣提前成熟。(6)设施栽培冬枣单果重为16.44g~18.04g,露地冬枣单果重19.09g。冬枣半红期时,设施栽培冬枣总糖含量高于露地栽培,冬枣全红期时,总糖含量冷棚>露地>暖棚。冬枣半红期和全红期时,设施冬枣糖酸比大于露地栽培,露地冬枣的可滴定酸、维C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设施冬枣。(7)设施栽培单果重虽小于露地冬枣,但每株平均果吊比大于露地,单株产量高于露地,暖棚、冷棚和露地亩产量分别为2178kg、2877kg、1746kg。设施栽培投入成本是露地成本的2~3倍,冬枣上市时间比较早,市场价格高于露地,每亩产值达到7.19~8.71万元,经济效益高于露地栽培。
邓彰超,郭巍丹[3](2021)在《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及应用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大概念是当前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领域都积极探讨的课程教学理念之一。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师可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资源条件等多种要素,尝试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精而有力"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围绕重要概念联系和组织形成结构化知识,而非陷于零散的知识点。
张兆北[4](2021)在《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及氮素去向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日光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日光温室具有高投入和高效益的特点,农户为获得高产往往投入大量化肥,导致我国日光温室生产过程中水氮投入过量问题严重。过量的水氮投入不仅会导致水氮利用率降低,还会使大部分氮淋溶至地下水,从而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为探究不同水氮条件下对日光温室氮素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南部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15N微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蔬菜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残效问题。试验共设置4个水氮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常规灌溉(N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和优化施氮+优化灌溉(OPT+OI)。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日光温室进行连续五季水氮调控发现,与常规施氮及灌溉处理相比,优化施氮量及灌溉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显着。各处理五季总氮素携出量差异不显着,说明减氮控水不会影响温室作物的氮素携出量。优化施氮可以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其中OPT+FI处理和OPT+OI处理氮素利用效率差异不显着,说明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氮素的投入与灌溉存在比较严重的过量现象,优化施氮与灌水措施潜力巨大。(2)日光温室栽培中,15N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仅为7.7-11.8%,且常规施氮水平的当季利用率最低;土壤中残留的15N肥料的吸收量和利用率随种植季逐渐降低,第二到第四季15N利用率分别为3.15-4.30%、1.39-1.57%及0.27-0.47%,五季总氮素利用效率仅为12.7-18.7%。施入土壤的15N肥料主要以矿质态氮的形式存在,第一季结束后各处理0-60 cm土壤全氮15N残留率为72-81%,而矿质态氮残留率为53-57%;第三季结束后全氮残留率降低为34-47%,土壤矿质态氮残留率降低至17-31%;第五季结束后,各施氮处理0-60 cm土壤全氮15N残留率仅为11.0-16.8%,而矿质态氮15N残留率仅为7.6-12.7%。各土层矿质态氮(Ndff)有明显的下移趋势,OPT+OI处理土壤0-60 cm全氮及矿质态氮残留率显着高于FT+FI处理。(3)前三季各处理0-200 cm硝态氮含量变化不显着。第四季开始停用有机肥,第五季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开始发生显着变化,0-1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显着降低。从累积量来看,截止到第五季结束,N0+FI处理降低幅度为59%,而FT+FI处理累积量变化不显着,OPT+FI和OPT+OI两处理显着降低46%和37%。通过对土壤0-500 cm土壤硝态氮进行监测发现,各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峰值均发生在150-250 cm,硝态氮含量峰值为164-191 mg·kg-1;0-500 cm施氮处理累积量差异不显着,在5590.2-6829kg N·ha-1之间。不施氮处理累积量仅为3697.4 kg N·ha-1,显着低于各施氮处理。综上所述,日光温室过量施氮问题突出,导致氮素利用率低、大量硝态氮在土壤剖面累积。减氮控水保证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且减少氮素淋溶损失,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邢云龙[5](2020)在《“堂花”考——中国古代园艺促成栽培技术探源》文中研究指明"堂花"技术在传统农业园艺中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和历史积淀,它在园艺领域的完善和应用,是古代花卉园艺工序革新与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捩点之一。"堂花"作为一种园艺种植技术的完整概念,始见于南宋周密《齐东野语》。然而,明清以来文献对此的着录和阐释,流衍着诸多错讹和误解。现今学界对于"堂花"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与文化知识,尚未有系统论述和综合考察。出于这一动机,我们这里就"堂花"技术的名称与渊源、技术发展与系统原理、流传应用与社会影响等,进行集中梳理和深入探究,力求提供一些最基本的认识。
陈行兵[6](2020)在《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秋果型品系‘PL75’组培幼苗为试材,栽培垄为一个小区重复,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设置6个施肥处理(以下分别为每小区施肥水平):N1(0.4kg尿素)、N2(0.2kg尿素)、M1(30kg农家肥)、M2(15kg农家肥)、H1(0.2kg尿素+15kg农家肥)、H2(0.1kg尿素+15kg农家肥),分别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花前20d、花后20d、花后40d植株生长、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和生长期变化、叶绿素含量、Pn-PAR光响应曲线、根系土壤养分的影响,分析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此初步确定有利于日光温室秋冬季栽培树莓的氮肥施用和温室气候调控方案。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秋季白天温室内出现35℃以上高温,冬季白天最高温度25℃左右、夜间温度出现0℃左右低温,温室内湿度秋季夜间湿度较高可达100%。秋冬季温室内上午太阳初升时CO2浓度最高可达1400μL·L-1,且冬季湿度和CO2浓度远高于秋季。(2)不同施肥处理显着促进植株的生长,H1和H2处理对树莓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不同施肥处理对2020年春季萌芽影响较小,通过观察发现枝条萌芽主要受温度影响。(3)日光温室树莓花前20d气孔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光合参数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高温导致光合“午休”现象,追施氮肥和温室通风对光合“午休”现象具有缓解作用。花后20d和花后40d非气孔和气孔共同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4)N1、M2、H1和H2处理显着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营养生长期N2处理对植株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生殖生长期胁迫作用消除。叶片蒸腾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受饱和蒸气压差影响较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温室内CO2浓度对胞间CO2浓度影响较高。追施氮肥显着提高了光饱和点的净光合速率,提高植株表观量子效率,对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影响较小,农家肥和尿素配施处理对上述光合参数促进最为明显。(5)追施氮肥显着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花前20d两种氮肥配施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96mg·g-1和2.28mg·g-1,单施低量尿素叶绿素含量2.50mg·g-1,显着高于CK;花后20d和花后40d氮肥配施处理对叶绿素含量促进作用高于其他处理。(6)追施氮肥显着增加了树莓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H1处理树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为5.36%和2.08%,均高于其他处理。(7)追施氮肥处理增加根际土壤肥力,单施尿素对根系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影响最高,N1处理全氮含量高达1.52g·kg-1;单施农家肥和农家肥尿素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用明显,M1处理有机质含量23.73 g·kg-1;农家肥尿素配施根系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单施肥处理;综合所有养分含量,农家肥尿素配施对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优于单施氮肥处理,对根际土壤肥力改善作用最佳。
崔琦[7](2020)在《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乡对立转向城乡融合的关键时期,乡村要找到其特有的发展优势,需要在多个层面和维度上进行改革。2017年我国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的优势在于生态,这一优势决定生态乡村的建设必然成为我国乡村的发展方向。结合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乡村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这种“智慧”不单指技术,也是以更加细致的思维方式看待乡村营建。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智慧乡村”为导向,在研究其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以一个在生态智慧营建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乡村—台湾地区八贤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策略与经验,以此丰富“生态智慧乡村”的理论构成,促进乡村振兴,并结合生态智慧乡村的研究进行相关实践设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理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部分对生态智慧乡村八贤村展开对象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部分是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与典型实践设计探讨,主要为第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作者对两岸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并于2019年上半年作为交换生在台湾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调研,访问当地不同乡建参与者,重点对八贤村多个规划的主编者和乡村营建带头人进行深度访谈,以此完善论文的科学性。采用系统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构建生态智慧乡村要素构成系统,通过对八贤村生态营建的研究,结合乡村发展现状进行可借鉴的经验总结。第二章:主要包括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重点研究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实践进展,其在乡村营建中取得一定成效,为分析研究对象八贤村的各项营建策略提供背景支撑。第三章:从概念内涵、相关理论和要素构成系统三个方面初步构建生态智慧乡村理论体系,完善生态智慧乡村理论研究。第四章: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多层次规划体系对于指引八贤村进行生态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八贤村生态营建策略与特征的重要组成。本章对八贤村历年规划、区域规划和农村再生规划进行系统分析,总结规划特征,并对规划实施状况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第五章:对八贤村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归纳为凝聚“自下而上”生态营建共识、生态营建技术与方法、以生态农业为本的多元产业活化和生态智慧营建五个方面。第六章:基于对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下,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并进行相关实践设计,该设计是一款立足生态智慧乡村建设,虚拟与现实参与式的农产过程增值,连接城市人群与有机生态农场的多元综合服务平台,并阐述其对于营建生态智慧乡村的意义。第七章: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客观分析论文不足与展望之处。本论文的特色在于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探究并丰富生态智慧乡村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基本符合生态智慧乡村愿景的八贤村的营建过程与策略,结合我国乡村发展状况进行建议,在建设生态智慧乡村的研究背景下进行相关创新实践设计。
彭谦泽[8](2020)在《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病毒病目前已经发展成危害茄科蔬菜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危害其品质和产量,生产上缺乏有效防治药剂。香草硫缩病醚(Xiangcaoliusuobingmi,以下简称XCLSBM)是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前人研究表明其能提高辣椒防御酶活性,激活辣椒ABA信号通路。但目前关于XCLSBM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缺乏研究,对其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机理也不清楚。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开展了研究,以期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XCLSBM以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辣椒后,分析其在辣椒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XCLSBM内吸传导试验发现,其在辣椒植株中具有双向传导能力,并且向顶传导的效率大于向基传导的效率;XCLSBM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其在温室栽培的辣椒植株、大田辣椒植株和果实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2、1.0、2.0 d,为易降解农药。2.XCLSBM处理感染CMV的番茄后,分析其对CMV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番茄的免疫激活作用。治疗和保护试验均表明XCLSBM抑制番茄CMV病毒量的积累。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在玉米素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油菜素内酯合成等信号通路;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在莽草酸途径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生物合成、玉米素合成等激素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XCLSBM能激活植物激素通路相关基因。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了XCLSBM诱导番茄JA、SA、ABA、Eth、Auxin等途径的关键基因上调表达,其上调表达最大值在药剂作用后的第3~5 d;XCLSBM间隔6 d施药2次时,JA、SA通路的标志基因在施药后均上调表达,CMV病毒积累量在施药后均受到抑制,而且施药后带毒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3.XCLSBM田间防治植物病毒病。XCLSBM田间防治番茄CMV的相对防效为57.72%,防治番茄TMV相对防效为29.16%,其相对防效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着;防治辣椒主要病毒病的相对防效为63.65%,其相对防效显着好于对照药剂。综上所述,XCLSBM属于易降解农药,半衰期时间短,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危害风险较小;XCLSBM调控番茄多种重要激素基因,特别是防御相关激素通路标志基因,推测其通过激活植物免疫进而有效抑制植物病毒;XCLSBM田间防治番茄CMV和辣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效。这些结果可以为该药剂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邢茜,安文杰,张江萍,顾春雷[9](2019)在《不同栽培方式灵芝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林下仿野生和温室栽培灵芝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的差异,以赤芝的子实体为试验材料,对粗蛋白、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物质以及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温室栽培的灵芝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仿野生栽培灵芝;仿野生栽培灵芝灰分含量达3.398 g/100 g,高于温室栽培(1.488 g/100 g)2.3倍;在粗纤维方面,两者含量无显着差异。温室栽培灵芝可侧重于补充蛋白或用于化妆品方面,林下仿生栽培灵芝可侧重于食药用或保健品研发。仿野生和温室栽培灵芝子实体3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现行标准规定,但仿野生栽培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温室栽培灵芝,安全性更高。
陈浩天[10](2019)在《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和甜瓜均具有丰富营养,多汁爽口的特点,并且栽培周期短,栽培门槛低且栽种效益显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四季分明,适合西甜瓜栽培。近40年来,西甜瓜产业在我国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为种植户增收和满足消费者逐渐提高的生活品质上有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但随着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规范、生产上的问题。本文依据“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内容,通过走访和数据查询,概括了我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的一般栽培模式现状,产量现状,以及各地典型栽培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发展状态——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栽培模式虽较为多样,但比例仍需平衡;设施栽培发展较为迅速,但仍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等。同时整理归纳了各产区典型或特有的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模式,如辽宁省新民市的春秋茬大棚、春茬露地双膜的栽培模式,甘肃凉州日光温室一年四茬栽培模式等,更深层次的对比了不同产区的西甜瓜栽培模式的异同。其次通过对西甜瓜产业栽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现阶段西甜瓜栽培还存在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搭配不合理;工厂化育苗发展滞后,自育苗栽培过多;产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在基层推广力度;扶持并树立典型育苗工厂;发展多样栽培模式,平衡各栽培模式比例,使栽培茬口相对平均的一系列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从而使得产业能够良性发展。
二、温室栽培古已有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栽培古已有之(论文提纲范文)
(1)适宜北方温室一年两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项目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果实经济性状 |
2.3 产量与经济效益 |
3 小结 |
(2)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
1.2.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
1.3 枣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
1.4 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 |
1.5 设施栽培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
1.5.1 设施栽培环境因子 |
1.5.2 设施果树物候期研究 |
1.5.3 设施果树果实品质研究 |
1.5.4 设施栽培经济效益研究 |
1.6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设施环境因子的调查 |
2.2.2 设施环境对冬枣生长结果影响的调查 |
2.2.3 冬枣不同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设施栽培环境因子变化特点 |
3.1.1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的季节变化 |
3.1.2 不同设施栽培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 |
3.1.3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的月变化 |
3.1.4 不同设施栽培相对湿度的月变化 |
3.1.5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
3.2 不同设施栽培环境冬枣萌芽期温湿度变化特点 |
3.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物候期调查 |
3.4 不同设施栽培温湿度变化与冬枣物候期关系 |
3.4.1 不同设施栽培花期和温湿度变化 |
3.4.2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幼果期和温湿度变化 |
3.4.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成熟期和温湿度变化 |
3.5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品质比较 |
3.5.1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外在品质比较 |
3.5.2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
3.6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
3.6.1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经济产量比较 |
3.6.2 不同设施栽培投入成本比较 |
3.6.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经济效益比较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设施栽培对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
4.1.2 设施栽培环境因子与冬枣物候期的关系 |
4.1.3 设施栽培对冬枣物候期的影响 |
4.1.4 设施栽培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5 设施栽培对冬枣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4.2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及应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内涵特点 |
●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
●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
1.STEM“温室栽培”项目简要介绍 |
2.STEM“温室栽培”项目实施过程 |
●结束语 |
(4)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及氮素去向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吸收与氮素利用效率 |
1.2.2 日光温室氮素投入现状 |
1.2.3 日光温室肥料氮去向 |
1.2.4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肥料氮去向 |
1.2.5 降低设施菜地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
1.3 日光温室减氮控水潜力分析 |
1.3.1 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
1.3.2 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氮素利用及表观盈余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温室概况 |
3.2.2 田间试验设计 |
3.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4 计算公式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作物产量变化 |
3.3.2 氮素携出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
3.3.3 氮素表观盈余情况 |
3.4 讨论 |
3.4.1 水氮调控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
3.4.2 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氮素平衡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 |
4.2.2 田间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2.4 计算公式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水氮调控肥料~(15)N后季残效的影响 |
4.3.2 水氮调控肥料~(15)N残留量及残留形态的影响不同土壤剖面矿质态氮变化 |
4.4 讨论 |
4.4.1 水氮调控肥料~(15)N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2 水氮调控肥料~(15)N土壤残留的影响 |
4.5 结论 |
第五章 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5.2.4 计算公式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 H、EC变化 |
5.3.2 土壤硝态氮累积 |
5.4 讨论 |
5.4.1 水氮调控土层剖面土壤养分、pH、EC差异 |
5.4.2 水氮调控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堂花”考——中国古代园艺促成栽培技术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1“堂花”技术的名称和渊源 |
2“堂花”技术的发展与流布 |
3“堂花”技术及其系统原理 |
4“堂花”技术的流传应用与社会影响 |
5余论 |
(6)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树莓概述 |
1.1.1 树莓营养价值 |
1.1.2 树莓生物学特性 |
1.2 国内外树莓产业现状 |
1.3 果树施氮肥研究概况 |
1.3.1 果树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
1.3.2 施氮肥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施氮肥对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1.4 设施果树栽培光合生理和土壤肥力研究 |
1.4.1 设施果树栽培光合作用研究 |
1.4.2 施氮肥对设施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处理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光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
3.1.1 秋冬季温度日变化 |
3.1.2 湿度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
3.1.3 CO_2浓度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
3.2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树莓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树莓茎粗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树莓叶面积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树莓物候期和翌年春季萌发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树莓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3.3.2 不同处理树莓气孔导度日变化 |
3.3.3 不同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 |
3.3.4 不同处理蒸腾速率日变化 |
3.4 不同氮肥配施对温室树莓不同生长期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Pn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Gs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Ci的影响 |
3.4.4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Tr的影响 |
3.4.5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Chl的影响 |
3.4.6 不同处理对树莓不同生长期Pn-PAR光响应曲线 |
3.5 不同氮肥配施对温室树莓根际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对温室树莓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2 不同处理对温室树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树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 不同氮肥配施对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3 不同氮肥配施处理对温室土壤肥力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振兴” |
1.1.2 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存在挑战 |
1.1.3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发展的先进性与试验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小结 |
2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
2.1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
2.1.1 生态智慧研究进展 |
2.1.2 我国生态智慧乡村研究进展 |
2.2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实践进展 |
2.2.1 生态村 |
2.2.2 智慧城乡 |
2.2.3 生态智慧乡村 |
2.3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相关实践研究 |
2.3.1 台湾地区乡村营建实践进展 |
2.3.2 台湾地区生态智慧乡村相关典型实践 |
小结 |
3 生态智慧乡村基本理论构建 |
3.1 生态智慧乡村的概念及内涵 |
3.1.1 概念定义 |
3.1.2 内涵界定 |
3.2 生态智慧乡村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核心理论 |
3.2.2 支撑理论 |
3.3 生态智慧乡村要素构成系统 |
3.3.1 要素系统构建方法 |
3.3.2 构成系统的确立 |
3.3.3 构成系统的要素释义 |
小结 |
4 台湾地区八贤村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多层次规划体系评析研究 |
4.1 分阶段侧重的历年相关规划分析 |
4.2 区域生态联合的多层次规划分析:《北海岸农村区域亮点整和规划》 |
4.2.1 规划评析 |
4.2.2 规划文件编制结构 |
4.2.3 规划工作程序 |
4.2.4 规划特征总结 |
4.3 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农村再生建设先期规划分析:《台北县三芝乡共荣社区农村再生建设先期规划》 |
4.3.1 规划评析 |
4.3.2 规划文件编制结构 |
4.3.3 规划工作程序 |
4.3.4 规划特征总结 |
4.4 规划实施状况调查与分析 |
4.4.1 规划实施前后对比调查 |
4.4.2 功能分区发展现状调查 |
4.4.3 规划实施状况分析 |
小结 |
5 台湾地区八贤村生态智慧营建策略与方法归纳探讨 |
5.1 凝聚“自下而上”生态乡村营建共识 |
5.1.1 社区生态营建凝聚感的营造 |
5.1.2 乡村生态营建带头人与村民参与意识的提升 |
5.1.3 乡村生态营建组织 |
5.2 生态营建技术与方法 |
5.2.1 污水净化再利用:生态池 |
5.2.2 无毒生产方式 |
5.2.3 乡村垃圾减量与分类 |
5.2.4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 |
5.2.5 建立本地生物站点,增强保护认知 |
5.2.6 乡村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
5.3 以生态农业为本的多元产业活化 |
5.3.1 以生态农业为本 |
5.3.2 农产品加工业 |
5.3.3 生态示范教育业 |
5.3.4 生态乡村体验旅游业 |
5.3.5 生态文化产业 |
5.4 生态智慧营建 |
5.4.1 居民的生态营建意识培育 |
5.4.2 青年营建力量 |
5.4.3 软件资源建设 |
5.4.4 网络信息建设 |
小结 |
6 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的启发及典型实践设计探讨 |
6.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智慧乡村营建启发 |
6.1.1 产业兴旺——以生态智慧为核心的多元产业活化 |
6.1.2 生态宜居——立足乡村生态优势 |
6.1.3 乡风文明——重视乡村软性资源和网络信息建设 |
6.1.4 治理有效——建构“自下而上”的营建共识和力量 |
6.1.5 生活富裕——吸引青年乡建力量 |
6.2 基于生态智慧乡村启发下的创新实践设计探讨 |
6.2.1 创新实践设计概述 |
6.2.2 创新特色——虚拟与真实连接的农作过程可售化增值 |
6.2.3 项目平台服务 |
6.2.4 实践设计对于建设生态智慧乡村的意义 |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病毒病 |
1.1.1 黄瓜花叶病毒 |
1.1.2 烟草花叶病毒 |
1.1.3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 |
1.1.4 蚕豆萎蔫病毒2 |
1.2 主要的植物抗病毒药剂 |
1.2.1 植物激活剂 |
1.2.2 病毒抑制剂 |
1.3 农药内吸传导及残留消解研究进展 |
1.3.1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传导 |
1.3.2 农药的残留分析 |
1.4 植物组学概念及研究进展 |
1.4.1 植物转录组学 |
1.4.2 植物蛋白组学 |
1.4.3 植物代谢组学 |
1.5 植物激活剂机理研究进展 |
1.5.1 植物免疫系统 |
1.5.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
1.5.3 植物激活剂作用机理 |
1.6 植物激活剂剂应用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香草硫缩病醚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及准确度 |
2.2.2 香草硫缩病醚的内吸传导特性 |
2.2.3 香草硫缩病醚的降解特性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香草硫缩病醚防治番茄CMV作用机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剂与引物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植物材料与培养方法 |
3.2.2 药剂处理方法 |
3.2.3 植物总RNA提取 |
3.2.4 CMV-AN发病表型与进化关系分析 |
3.2.5 RT-q PCR分析CMV累积量 |
3.2.6 转录组分析 |
3.2.7 代谢组分析 |
3.2.8 RT-q PCR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 |
3.2.9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MV-AN的病症表型及进化关系 |
3.3.2 香草硫缩病醚对CMV的防治效果 |
3.3.3 香草硫缩病醚对感病番茄基因转录水平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3.3.4 香草硫缩病醚调控番茄重要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
3.3.5 香草硫缩病醚二次喷施对番茄激素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香草硫缩病醚·氨基寡糖素田间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 |
4.1 试验地点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植物 |
4.2.2 试剂和引物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番茄病毒田间接种 |
4.3.2 田间药剂喷施 |
4.3.3 病毒检测 |
4.3.4 调查方法 |
4.3.5 统计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病毒病的田间检测 |
4.4.2 香草硫缩病醚田间防治番茄CMV、TMV相对防效 |
4.4.3 香草硫缩病醚田间防治辣椒主要病毒病相对防效 |
4.5 讨论与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试验仪器 |
附录 C:CMV比对序列信息表 |
致谢 |
(9)不同栽培方式灵芝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一般营养成分测定 |
1.3.2 重金属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成分分析 |
2.2 重金属含量 |
3 讨论 |
4 结论 |
(10)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西甜瓜嫁接技术现状 |
1.4.2 国内外西甜瓜设施栽培现状 |
1.4.3 国内外栽培模式现状 |
2 全国五大西甜瓜产区栽培概况 |
2.1 全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分布 |
2.2 东北西甜瓜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2.1 东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2.2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2.3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2.4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典型栽培模式 |
2.2.5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3 黄淮海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3.1 黄淮海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3.2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3.3 黄淮海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3.4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4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4.1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4.2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4.3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5 西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5.1 西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5.2 西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5.3 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6 华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6.1 华南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6.2 华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6.3 华南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7 小结 |
2.7.1 设施栽培面积成为各地区主要栽培模式,露地栽培面积减少 |
2.7.2 设施栽培形式多样,南北方构成略有差异,主要以简单设施为主 |
2.7.3 上市时间集中在夏季,且南北上市时间差异不大 |
2.7.4 因地制宜,发展了多种特色简约高效栽培模式 |
2.7.5 无土栽培开始在实际生产中发展 |
2.7.6 人工授粉方式仍在多数主栽产地使用,蜜蜂授粉和激素喷花广泛应用 |
3 我国西甜瓜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
3.1 存在问题 |
3.1.1 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较为缓慢,老品种较多 |
3.1.2 自育苗仍占规模化生产较大比重,工厂化育苗仍需发展 |
3.1.3 上市时间过于集中 |
3.1.4 露地栽培仍占有较大比重 |
3.2 解决建议 |
3.2.1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
3.2.2 加大对工厂化育苗的扶持力度,树立典型育苗企业 |
3.2.3 调节生产方式构成,改善上市时间分布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全国西甜瓜栽培模式调查表 |
致谢 |
四、温室栽培古已有之(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宜北方温室一年两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研究[J]. 李峰,宋晓燕,刘鑫,贾军,朱小华,王强. 中国果树, 2021(08)
- [2]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D]. 范盼盼.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大概念视角下STEM教学模式及应用案例研究[J]. 邓彰超,郭巍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09)
- [4]水氮调控对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及氮素去向影响[D]. 张兆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堂花”考——中国古代园艺促成栽培技术探源[J]. 邢云龙. 池州学院学报, 2020(06)
- [6]树莓温室栽培氮肥配施技术研究[D]. 陈行兵.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生态智慧乡村营建理论与实践探究 ——以台湾地区八贤村营建为例[D]. 崔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8]香草硫缩病醚防治茄科作物病毒病的应用及机理探究[D]. 彭谦泽. 湖南大学, 2020(08)
- [9]不同栽培方式灵芝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的分析研究[J]. 邢茜,安文杰,张江萍,顾春雷. 山西林业科技, 2019(04)
- [10]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陈浩天.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