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银企“双赢”——对宝鸡市银行信贷支持工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袁浩[1](2017)在《银行信贷支持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光伏产业在短短的10年里,经历了从高速扩张到产能过剩的大起大落式发展,而银行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为光伏是资本高度聚集的行业,银行在光伏产业发展的初期采取激进策略,过量的信贷投放,既满足了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也助推了产业规模膨胀,当然银行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丰厚的综合收益;但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一旦发生变化,银行又断然实施压贷、抽贷,造成一些企业财务运转困难,甚至关停、倒闭、淘汰出局,加速了光伏产业的衰败,与此同时对银行的信贷结构与资产质量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由此可见,银行在经营中如果不坚持审慎评估和差异化信贷经营策略,“一窝蜂”式的跟进和退出,既不利于企业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银行的收益和风险。因此,银行针对产能过剩行业,建议采取有保有压的差异化信贷经营思路,既要关注产业政策调整变化,又要加强信贷对象的个体分析,客观判断信用风险,持续加强过剩产业中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进而实现银企共赢。有鉴于此,本文以银行信贷支持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硅业)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在市场环境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分析、发现、培育和支持优质企业金融需求,实现客户与银行双赢策略的规律性做法,进而提升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首先借鉴了银行融资的相关理论,并对光伏产业过剩、银行信贷融资支持等文献进行了阐述。其次,详细阐述了中能硅业的概况和银行信贷支持光伏产业的现状,并对银行信贷支持企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再次,对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原因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指出银行信贷在支持中能硅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银行信贷业务创新机制、优化贷款定价和全面风险防控等三个方面对银行信贷支持产能过剩产业中优质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刘利军[2](2014)在《宝鸡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工业发展的基础。宝鸡作为中国西部一个重要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要建设成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装备制造业作为宝鸡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健发展对全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好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不仅能提升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宝鸡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四市”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论文立足宝鸡实际,以区域内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十年来宝鸡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探讨当前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发展难题和银行信贷风险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提出了应对建议。同时,希望通过对二者在微观经济范围内关系的剖析,找到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切入点和新的支持模式,以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和优化银行信贷结构,真正实现银企“双赢”。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研究:第一部分论述本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并对装备制造业等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宝鸡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关系,通过对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和银行业发展历史简析,以及对2003年2013年之间宝鸡地区的GDP、银行信贷、装备制造业产值和相关信贷数据的详细分析,归纳出区域范围内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对影响这一关系的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资本成本和信贷管理模式等逐一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主要分析现阶段制约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宝鸡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情况、企业核心竞争力、融资渠道、行业利润率等因素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贷政策导向、银企信息对称、银行利率偏高等情况分析,提出银行业信贷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第六部分针对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改善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银企信息通道、优化信贷结构、银行让利等可行性意见和建议;第七部分是根据以上研究得出课题结论,旨在推动形成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良好互利局面。
谢伟峰[3](2014)在《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工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战场,而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发展的核心作用,深化工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工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等动态特征,本文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以及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深化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简要回顾了工业转型升级和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同时对现有的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经验总结。进一步,从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利益主体博弈分析和影响路径三个层面对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下文展开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为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有一个理性认识,结合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主要内容,本文构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具体细分为工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和对外开放共计6个准则层、18个底层指标。同时,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行测度,进而构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和常德市6个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整体上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在2005年-2011年间呈现平稳状态,改善并不明显,同时各地区在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的表现存在显着差异。以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相关率、金融中介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指标作为金融发展代理指标且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湖南地区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确实有显着的积极支持作用,并且对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特别地,关于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综合发展的支持作用,金融发展规模的作用强度最大,其次是金融结构,最后是金融效率。此外,利用系统GMM估计和差分阶GMM估计消除模型内生性带来的偏差并验证结果的稳健性。为设计合理的金融支持体系,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其中,金融支持水平划分为金融产品创新水平、金融机构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能力、金融制度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能力三个维度,影响因素划分为社会环境、金融结构和工业产业三个维度。利用小样本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对初始调查问卷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进而得到修订后的最终调查问卷。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结构方程模型不断检验和修正,实证分析了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以及工业产业因素是金融支持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金融机构因素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最为显着,社会环境因素、工业产业因素对金融支持水平呈正相关影响的假设部分成立。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金融机构与工业产业组织效率是提升金融支持水平的关键。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第一,构建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第二,完善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第三,探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效结合的运行体制;第四,优化湖南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
刘宁[4](2013)在《广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广东,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历史性成就,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军。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广东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土地告急、资源短缺、用工紧张、环境污染、成本飞涨”等矛盾凸显,尤其是在金融海啸席卷之后,广东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与挑战。因此,为保证和促进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就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而言,可以通过优化产业间的比重,进而提升产业结构的产出效率。措施大多都是采取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方式,无论使用哪种措施,其实都无法脱离金融体系的有效支持。金融的本质是“在金融供给方与需求之间提供链接路径,提供金融资源由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转化的渠道,金融资源的配置时刻都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行为的变化”。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金融资源的供给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直接因素。具体功能细分后发现,金融体系是通过其对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风险分散、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方式,引领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必须研究金融体系的性质、结构以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完善和合理的金融体系,以促进和加快广东省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目前理论界的主流研究成果对于金融如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甚少,相关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不强。特别是,国内近来年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对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问题的研究较为欠缺。另一方面,针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因素的关系的实证研究也极为欠缺,无法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实践提供有效的、具有指导价值的政策建议。因此,深入研究金融因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机制,探求广东金融供给现状与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现实价值。简单而言,在理论意义方面,深入探讨金融发展、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等金融体系的性质和构成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机制,可丰富和扩展现有的关于金融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的理论。在现实意义方面,基于对多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结论,结合广东省现阶段实际发展中所遭遇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广东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这将有利于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综合应用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基于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对经济的作用机制,来分析它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研究将从更广阔的视角,结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理论,在进行理论模型和描述之后,对广东省的实践进行实证检验。同时,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制度创新经验,在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对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具体可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建立了四个理论模型对金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第一节分析了金融体系如何通过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研究发现金融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分散在社会各个方面和个人手中的资金集合起来,形成资本的能力或效率,决定了经济中可用于投资的总资本;还可以通过影响资本流向来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二节分析了金融体系如何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体系可以通过信息揭示机制来规避投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达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第三节分析了金融体系如何通过产业整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政策可以引导资本在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促进资产的整合与重组,从而造成不同地区融资成本的差异,进而推动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第四节分析了金融体系如何通过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来降低和分散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可以通过分散单个投资者的投资以及风险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转移和交易这两个途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进行分散和防范。第三章考察了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模式。上述四种金融体系的作用机制都依赖于一定的金融运行模式,不同的金融运行模式也决定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速度和效果。大体而言,金融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市场主导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这一章首先结合德国案例,分析了市场主导型模式(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得出单纯的市场主导模式或者政府主导模式都可能出现失灵现象。一味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市场自由竞争至上,由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结果会导致“市场失灵”。其次,结合日本案例考察了政府主导型模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发现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奉行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会出现“政府失灵”。最后,对这两种模式进行简要的评价,认为金融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把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合理定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广东省的启示,认为广东应做好全能经营的制度准备,建立起政策性银行的引导机制,同时协调好银行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关系。第四章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对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一节对广东金融体系的演进进行了考察,发现尽管当前广东省金融资产存贷款额、金融机构数量和从业人数都有所增长、金融调控监管力度不断上升,但仍存在着金融体系风险突出、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第二节利用198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尽管短期内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会出现反向偏离的现象,但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长期均衡关系。第五章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分别考察广东省金融结构、银行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对广东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运用2006-2011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省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银行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该结论说明了银行业的发展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股票市场由于不完善及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对广东省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对1980-2011年期间广东省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长期的负向影响。因此,为了使银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提高银行业的竞争,逐步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第六章在前述分析基础上,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广东省应如何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和如何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广东省应利用利率杠杆、信贷配给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对金融政策进行重新定位,优先安排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珠三角、加快发展东西两翼、保护发展北部山区。还要通过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挥政策性金融以及金融市场开发等方式促进战略性产业、中小企业等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语是总结性评述,总结全文的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扩展的方向。
景晓宁[5](2012)在《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宝鸡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为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西部地区发展增速加快,但受西部地区条件差、底子薄、资金少、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西部地区与东部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西部大开发颁布十周年之际,国务院结合西部发展的实际需要,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北部湾和成渝经济区之后,在西部地区规划建设的又一新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区。这对于发挥该地区优势,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规划建设关天经济区,通过加快经济区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加快宝鸡金融业的发展,为宝鸡乃至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至关重要,而积极打造以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宝鸡为坐标的区域金融中心就成为必然选择。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准备工作。第二章,区域经济理论概述。为加深对区域经济的理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综述,把握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脉搏。第三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实践。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西三角经济区发展状况,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第四章,金融支持宝鸡现状分析。文章对宝鸡在关天经济区中的地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深入解读了金融支持宝鸡经济社会及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宝鸡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五章,宝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宝鸡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宝鸡经济发展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可以看出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第六章,金融支持宝鸡发展的对策建议。结合宝鸡的实际情况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尹杞月[6](2012)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 ——基于投融资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角度》文中提出中小企业对—国经济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对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和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看,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国外近几十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果都—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融资的可得性上具有世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融资关系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企业不讲信用、银行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信息不对称严重,银企关系恶化的现象与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总是有“后继乏力”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与中国同样有着间接金融制度为主的金融体系的日本、德国的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中国解决得好。有着直接金融体系的美国有数以万计的社区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关系型”贷款的融资模式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广泛认可。在我国,国有体制为主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存在规模歧视和制度歧视,中小企业自身往往不守信用、逃废银行债务。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似乎从来只存在于口头上,现实中双方永远都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基于此,论文从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投融资关系出发,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论文以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假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为研究前提。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中观与宏观的角度分别分析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融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博弈机理与相互作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中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信用支持制度和有关金融体制度的改革问题;在宏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论文从经济人的理性出发,独立分析中小企业和银行各自的经济动机与需求,确定投融资双方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焦点和均衡点。接着,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融资关系问题进行博弈论模型的推理和计量模型检验。求出中小企业与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博弈中的纳什均衡解以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再分别从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追求稳定合作的投融资关系应该重视信用价值问题、金融体系发展与中小企业稳定合作融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最后,论文以发展可持续的合作融资关系的对策与环境分析作为结尾。论文共分八章。导论部分首先阐明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总体研究思路,接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论文的假设前提和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诸如: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对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结果进行了交代。第二章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在理论上回顾了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中小企业信贷缺口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代理理论、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用于论文后面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和我国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制度的分析。论文特别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关系型贷款、中小银行理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文献,作为西方中小企业融资中投融资关系发展的佐证和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融资关系研究方法的启示。接着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十年来文献的梳理和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问题文献的综述与分析,找出论文进行研究的方向。本章对每一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小结,对比了西方和中国在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并说明了这些宝贵的文献对论文研究的帮助。第三章从经济人的独立角度对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和中小企业对稳定合作融资关系的需求进行了理论分析,作为论文的理论前提。其中涉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理论包括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小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论文结合二者讨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的制度需求和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需求问题。涉及金融体系的理论问题包括金融中介与借款者关系、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讨论了在金融约束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都有寻找经济租金、获得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说明二者具有“双赢”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对传统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恶化的原因进行了规范分析和制度分析。包括中小企业的资质问题、银行的传统经营思路问题、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对银企关系的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恶化的制度原因。第五章正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关系的不可持续性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论文首先运用博弈论的逻辑推理说明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在现有制度下单纯依靠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实现合作的,而这种不合作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接着,论文运用了来自东莞和杭州的两个案例说明博弈论模型的宏观启示是正确的:如果宏观经济发展能够保证有足够多的盈利项目,则该国中小企业信贷能够持续发展。需要其他主体的参与,比如政府的扶植,从而使银行获得保障,能够有动力贷款给中小企业,从而发展银企的合作关系。最后,论文运用计量模型对有公开财务报告的18家地方性中小银行和银行所在地的GDP、失业率进行了相互交叉的四次回归,得出中小企业银行的利润依赖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如GDP的增长、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利润对宏观经济指标如GDP是有贡献的、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发展是一种金融产业行为的结论。从实证的角度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本身是有经济效益的,是金融发展的一部分,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贡献。在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相配合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稳定合作有可能实现第六章根据前面的推理,提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关键是实现信用价值,而我国的现行信用体系排斥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并说明信用价值实现的途径包括: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以及这些方面我国存在的问题。在讨论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这个我国金融实践领域最为头痛的问题时。论文介绍了大量的最新技术:包括财务分析法、信用评分法、复杂金融工具的运用等。并运用财务分析法分析了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最后,,论文引证了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作为我国的借鉴。第七章从投资方金融体系的角度说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良好的投融资关系的充分必要性。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银行有压力和动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有同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的融资关系的需求。而不是将中小企业信贷视为不挣钱的包袱,银行不再站在一个“施舍者”的角度,而需要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与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关系,为了金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引鉴了美国、西欧、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内容、特别是银企关系的处理方式以期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有所启示。本章涉及各种金融主体发展同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金融创新、关系型贷款的发展。特别是对关系型贷款进行了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昆明市农信社市场商户贷款分析。论文介绍了这个有着三个当事人的关系型贷款的发展情况,并运用信启、经济学方法上分析了三方之间与“交易”相连的“关系”,求出各自的效用函数和经济利润。第八章对从发展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合作投融资关系的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所需环境建设给出了建议。包括:信用环境建设、金融环境建设、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三个方面。从论文的论证中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发展可持续合作关系是符合其各自经济人理性的,也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变化。在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提升中小企业素质和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条件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是可以实现的。而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合作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本身作为金融产业的一部分对宏观经济是有自身贡献的。论文存在以下几个可能的创新:1.在考虑宏观经济景气的条件下,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关系博弈模型同时进行计量模型数据检验。建立了四个考察中小企业融资本身的、中小企业信贷同宏观经济指标相连的回归方程。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是有益于宏观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行为。2.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导师Philip Dybvig的指导下,对我国的关系型贷款中的与“交易’相连的“关系”部分进行了阐述。国外对关系型贷款的研究大部分都是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而对关系型贷款本身架构的研究非常少。我国就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对云南省昆明市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商户贷款“中的三方关系进行了了理论上的刻画,用博弈论模型说明其中的经济关系和各自的经济利润。3.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将微观主体的重塑和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相联系。将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经济微观主体博弈思想贯穿全文。既考虑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融资需求规律和资金供给渠道,又考虑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金融中介和借款者关系、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风险管理要求、我国金融发展阶段的变化,突破了以往对中小企业融资微观主体层面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局限。4.将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积极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中小企业融资中。利用国外对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与借款者关系理论的研究,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原因出发、考虑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与利润追求约束,讨论金融中介作为经济人与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关系。借鉴国外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从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创新模式、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与管理技术方面;提出了金融中介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中与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思路。
潘莉[7](2012)在《宝鸡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笔者选择这一课题的基本出发点是:我国正处于经济深层次转型时期,金融与经济的融合度、依存性增大,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经济的影响力加深,而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瓶颈;农业的脆弱性突显,“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度问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经国务院批准,宝鸡市被列为全国首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城市,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已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本文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在于,寻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正确途径和突破口。其意义在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实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的“洋为中用”;揭示中国特色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和规律,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升华;探讨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的做法和经验,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方法是,坚持借鉴消化发达国家金融生态环境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特别是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理论探讨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相结合;坚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宏观管理与完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等具体操作相结合,力求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围绕农村金融组织体、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农村信用程度、地方政府行为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影响等重大问题,独立成章,虚实结合,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借鉴国际、国内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根据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和经济、社会要素。其次,围绕农村金融组织体、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农村信用程度、地方政府行为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影响等重大问题,从“横”向上进行联系,“纵”向上进行分析,独立成章,虚实结合,逐一深入研究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法规体系、农村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行为四项重要指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对宝鸡金融生态环境现存问题的典型解剖,以“一滴水见大海”,加深对更大范围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研判,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提高创建活动的操作性。然后,本文探索性的提出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并以宝鸡市所辖12个县(区)为测评对象进行了指标测评。最后,本文针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推导和实践的归纳,着眼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良性发展,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得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法制建设、信用环境建立、政府职能转换四项评价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吴越[8](2010)在《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史显示,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是后起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全面赶超先进国家进程的必经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产业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最终成就了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是,产融结合的负效应也是造成11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11年后,由产融结合所形成的混业经营导致了金融体系中原本相对独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机构”丧失了独立性所引起的次贷危机又席卷全球。两次经济危机警示人们,尽管产融结合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但同时产融结合的无效或负效也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危害。从我国这二十年的实践来看,产融结合的效果对产业经济和金融产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协同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它既造就了如海尔、光大、中信、鲁能、红塔、希望等成功的大企业,也引发了广泛的危机,它是做大作强的法宝,又是企业崩溃的罪魁。德隆系的崩溃,大宇的倒闭,现代的拆分,都是微观层面的失败案例。由世界经济危机和我国产融结合的实践可见,产融结合的无效用和负效用是切实存在的,两者的结合并非一定带来正效应。这种无效用甚至负效用即有可能带来金融体系的危机而造成宏观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更有可能导致企业盲目扩张、多元发展,造成风险不当积累而最终崩溃。因此,产融结合中以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何种模式导出正效应,避免负效应或无效应,确实是产融结合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论文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学科的一些理论成果,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法、多学科融合的系统方法,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上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和创新研究。从理论上来看,论文在对产融结合的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综述评价的基础上,围绕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借助有关理论对产融有效结合的动因、有效结合的本质和方式、有效结合的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并对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其判断标准以及标准的理论依据。在论文提出垄断利润是产融结合的直接动力、风险与交易成本是产融结合的间接动力、资本增值是产融结合有效性的本质基础、市场是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结合点、金融发展是促进产融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政府行为决定了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程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产融有效结合的企业层面的标准是效率和效益标准、有效结合的战略目的性标准以及其分析的框架是新竞争理论。从实证上来看,论文就产融结合的有效性对我国经济的实践具有什么样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文围绕影响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在此基础上,论文以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企业绩效作为切入点,以上市公司为例,以分析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现状为目的,在两个基本假说的基础上,对我国实施产融结合的上市公司(非金融类)绩效通过1999-2008年10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尤其是在检验中发现了产融结合是否有效存在一个有效性临界值假说,并在结合第三、五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承上启下的四个结论:一是我国产融结合无效的直接原因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二是我国产融结合无效的根本原因是产融结合的目的性不明确;三是促进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重要途径是金融发展;四是促进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途径创新。接着以1993-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的数据,从层面进一步因A<1证明了产业层面金融资本对产业的无效性。从实现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对策来看,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端先进的技术、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规模更加庞大的产业资本以远非马克思、列宁时代所研究的对象范围和背景,现今社会各种各样的储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使得笔者这个时代所研究的产融结合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特别是中国面临转型期复杂的经济形势,这必然要求在对策研究中就必须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但要考虑到我国全面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现实,也要充分研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在产融有效结合中所发挥的作用,论文围绕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融结合实践有什么基本的经验及对我国有何启示?如何防范和规避我国产融结合的风险?如何选择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模式?如何进行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途径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有效模式的选择上重点研究的是目标模式的确立及应创新的内容。在途径设计上重点研究的是以新型银企关系、企业集团成长和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为目标的途径设计。
张利原[9](2010)在《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实践研究中国金融生态问题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认识到现实中的金融业是依托一定的宏观环境和制度条件来运行的。中国的金融风险固然有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缺陷方面的原因,更有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不良的深刻根源。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事实上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体制性矛盾累积的集中表现。本文以金融生态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基于对陕西省和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在借鉴国内有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实践交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薄弱环节,从而对影响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本研究科学界定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和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简明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并从七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展情况,指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对影响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以宝鸡市为例,就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实证分析,得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然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与原则,完成了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建立,分析并运用测评结果得出结论。然后将研究视角延伸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对造成次贷危机的内在根源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加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针对陕西省省情,提出了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慕丽杰[10](2009)在《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不仅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了理论支持,而且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区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中观层次,区域金融是指一国内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近年来,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正处在重要转折和发展时期的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加之现有政策存在忽视区域金融差异的倾向,金融发展重外延和总量扩张、轻内涵和质量优化的倾向严重影响着金融整体效率的发挥。如果这种非均衡现象不加以协调,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更不利于国家金融的整体发展。如何在区域金融领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使其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区域战略实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综合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协调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开辟一块新的研究领域,即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从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迁中金融作用的差异、规律与机制,并结合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重点阐述了实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安排及实际操作。在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如下的论证主线:拟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角度来探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找寻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为缩小区域间金融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主张。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指标和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和比较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有关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等具体指标,具体描述了中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滞后的实际状况并分析了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而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角度对中西部区域因金融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与东部区域之间经济增长非均衡性做了尝试性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现状角度出发,针对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中心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几部分:在具体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问题时,文章注重特色和实际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安排是这样的:第一、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探讨研究的实践意义、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第二、介绍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以及有关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第三、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异。第四、实证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多角度分析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差异,并最终概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性的未来变化趋势。第五、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第六、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结合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效应,最终得出结论,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总体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进而论证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现状必须调整的必要性。第七、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在结合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内容包括:区域金融中心的培育、区域金融机构和区域资本市场的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区际金融合作及区域金融政策的加强。
二、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银企“双赢”——对宝鸡市银行信贷支持工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银企“双赢”——对宝鸡市银行信贷支持工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信贷支持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借鉴 |
一、银行融资及风险 |
二、银行融资定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研究 |
二、有关银行支持光伏产业融资研究 |
三、有关银行择优支持企业融资研究 |
第三章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中能硅业有关情况介绍 |
一、中能硅业基本情况介绍 |
二、中能硅业经营情况分析 |
三、中能硅业财务状况分析 |
第二节 银行信贷支持光伏产业的现状 |
一、银行信贷支持光伏产业的作用 |
二、银行信贷支持光伏产业的瓶颈 |
三、银行信贷支持光伏产业的空间巨大 |
第三节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情况 |
一、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概况 |
二、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过程管控分析 |
三、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风险分析 |
第四章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原因、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
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 |
第二节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效果分析 |
一、银行信贷支持对中能硅业的影响 |
二、银行信贷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存在问题 |
一、银行信贷业务创新不足 |
二、银行融资成本相对偏高 |
三、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不全面 |
第五章 银行信贷支持中能硅业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建立银行信贷业务创新机制 |
一、商业银行行际间协调创新 |
二、银行融资方式创新 |
三、银行融资渠道创新 |
第二节 优化贷款定价 |
一、坚持合理的利率定价原则 |
二、优化贷款利率测算方式 |
三、合理确定贷款定价 |
第三节 做好全面风险防控 |
一、控制融资总量,防止过度融资 |
二、关注生产现场,跟踪成本控制 |
三、监控关联交易,了解资金回笼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宝鸡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概念 |
2.1.2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含义 |
2.1.3 金融发展的概念 |
2.1.4 经济增长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2.2.3 商业银行的职能 |
2.2.3.1 信用中介 |
2.2.3.2 支付中介 |
2.2.3.3 信用创造 |
2.2.3.4 金融服务 |
第三章 宝鸡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关系分析 |
3.1 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概述 |
3.2 宝鸡银行业发展概况 |
3.3 银行业与装备制造业关系剖析 |
3.3.1 银行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2 银行业信贷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3 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分析 |
3.3.3.1 国际经济形势 |
3.3.3.2 国家产业政策 |
3.3.3.3 货币政策 |
3.3.3.4 资金成本 |
3.3.3.5 信贷管理体制 |
第四章 宝鸡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4.1 宝鸡装备制造业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 |
4.2 银行业信贷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 SWOT 分析 |
5.1 发展优势(S)分析 |
5.2 发展劣势(W)分析 |
5.3 发展机遇(O)分析 |
5.4 发展威胁(T)分析 |
5.5 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 SWOT 战略矩阵 |
第六章 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 |
6.1 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 |
6.2 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 |
6.2.1 政银合作,积极支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 |
6.2.2 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6.2.3 多方努力,发展多层次融资渠道 |
6.2.4 调整策略,稳健度过行业发展低谷期 |
6.3 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 |
6.3.1 推动信贷创新,全力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 |
6.3.2 银企合作,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通道 |
6.3.3 优化信贷结构,发挥资源配置引导作用 |
6.3.4 放弃偏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
6.3.5 银行让利,为企业融资减轻负担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
2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
2.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1 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
2.1.2 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2.2 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外经验 |
2.2.1 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国外经验 |
2.2.2 我国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
2.2.3 经验总结 |
3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中利益主体间作用的博弈分析 |
3.1.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中利益主体特征 |
3.1.2 不完美信息下的三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
3.2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
3.2.1 资金流量支持机制 |
3.2.2 资金导向支持机制 |
3.2.3 金融制度支持机制 |
3.2.4 信息揭示机制 |
3.2.5 风险防范支持机制 |
3.2.6 产业整合机制 |
3.2.7 间接影响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
4.1 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分析 |
4.1.1 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4.1.2 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
4.2 工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 |
4.2.3 指标说明 |
4.3 测度方法的构建 |
4.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3.2 工业转型发展水平的测度模型 |
4.4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 |
4.4.1 数据样本的搜集与预处理 |
4.4.2 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4.4 综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
4.4.5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
5.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5.1.1 面板数据模型 |
5.1.2 面板数据模型识别 |
5.1.3 模型估计方法及相关检验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金融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2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3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4 金融发展对资源节约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5 金融发展对对外开放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6 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作用关系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维度结构与研究假设 |
6.1.1 维度结构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研究分析工具 |
6.3 小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小样本数据描述 |
6.3.2 小样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
6.3.3 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6.4.1 大样本数据收集及描述 |
6.4.2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修正与假设检验 |
6.5.1 相关性分析 |
6.5.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5.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6.6 本章小结 |
7 加强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 |
7.1.1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平台基本介绍 |
7.1.2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架构 |
7.2 完善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 |
7.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
7.2.2 鼓励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构建非正规信贷体系 |
7.2.3 加快长沙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集聚和辐射能力 |
7.2.4 加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
7.3 探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效结合的运行体制 |
7.3.1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导向扩虹效应 |
7.3.2 鼓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
7.4 优化湖南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 |
7.4.1 防范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
7.4.2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
7.4.3 构建良好的政银企关系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广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逻辑体系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理论 |
第一节 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一、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作用机制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二节 信息揭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一、金融体系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三节 产业整合机制带动产业的转移升级 |
一、金融体系对产业的整合机制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四节 风险防范机制分散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 |
一、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分散产业结构调整风险的作用机制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模式 |
第一节 市场主导型模式: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例 |
一、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对产业资本的调整 |
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对产业资本的调整 |
三、基于德国全能银行制的案例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矫正市场的缺陷 |
一、金融信贷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补充产业借贷的盲点 |
三、基于日本政策性金融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简要评价及对广东的启示 |
一、两种模式的简要评价 |
二、对广东的启示 第四章 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广东产业结构及金融体系的演进 |
一、广东金融体系的一般性描述 |
二、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 |
第二节 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 |
三、单位根检验 |
四、协整检验 |
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六、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七、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脉冲响应函数 |
八、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第五章 广东省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一、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呈现“钱纳里模式”的发展 |
二、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国有工业比重不断下降 |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择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
四、实证分析 |
五、广东省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三节 银行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描述性分析 |
一、金融机构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 |
二、银行业总体发展快于金融业的发展 |
三、银行高度垄断得到逐步改善 |
第四节 银行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择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及调整 |
四、实证分析 |
五、广东省银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建议 |
第一节 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一、利用利率杠杆引导资本流动,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二、有效调节银行信贷,改善资金在产业间的流向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金融政策的重新定位 |
一、优先安排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
三、重点发展珠三角、加快发展东西两翼、保护发展北部山区 |
第三节 金融政策的选择 |
一、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
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
三、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
(5)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宝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
2.1. 区位选择理论 |
2.1.1 古典区位论 |
2.1.2 现代区位论 |
2.2 区域经济发展论 |
2.2.1 区域均衡发展论 |
2.2.2 区域均衡增长论 |
2.3 区域非均衡发展论 |
2.3.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梯度推移发展理论 |
2.3.4 点轴开发理论 |
2.3.5 网络开发理论 |
2.3.6 倒“U”字型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实践 |
3.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演变 |
3.1.1 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
3.1.2 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
3.1.3 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
3.2 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3.3 我国西三角经济区实践概述 |
3.3.1 北部湾经济区 |
3.3.2 成渝经济区 |
3.3.3 关天经济区 |
3.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践评述 |
第四章 宝鸡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4.1 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的地位 |
4.2 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2.1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
4.2.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4.2.3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4.2.4 市场经济日益繁荣 |
4.2.5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
4.3 宝鸡金融业发展现状 |
4.3.1 金融机构迅速增加 |
4.3.2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 |
4.3.3 金融市场日益健全 |
4.3.4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
4.4 金融在支持宝鸡发展中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
第五章 宝鸡经济金融优势与不足 |
5.1 具有的优势 |
5.1.1 经济发展优势 |
5.1.2 区位优势 |
5.1.3 产业优势 |
5.1.4 人文自然优势 |
5.2 不足分析 |
5.2.1 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
5.2.2 金融网点布局不尽合理 |
5.2.3 直接融资渠道依然不畅 |
5.2.4 金融创新后劲不足 |
5.3 宝鸡发展面临的机遇 |
5.3.1 金融组织体系将日趋完善 |
5.3.2 金融服务需求将日趋增多 |
5.3.3 金融服务创新将日趋迫切 |
第六章 金融支持宝鸡发展对策建议 |
6.1 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
6.2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
6.2.1 着力支持现代工业体系建设 |
6.2.2 着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2.3 着力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
6.2.4 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
6.2.5 着力支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6.3 拓宽直接融资体系 |
6.3.1 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 |
6.3.2 培育上市公司资源 |
6.3.3 搭建债券发行与承销券商对接平台 |
6.3.4 创新重大项目融资方式 |
6.3.5 保护合法民间借贷行为 |
6.4 深化金融内部机制创新 |
6.4.1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
6.4.2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
6.4.3 推进服务模式创新 |
6.5 提高保险补偿保障功能 |
6.6 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6.6.1 建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制度 |
6.6.2 加快建立市县(区)两级担保体系 |
6.6.3 构筑三大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 ——基于投融资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特点 |
1.1.2 中小企业融资难基本成因总结 |
1.1.3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投融资关系 |
1.2 有关本论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
1.2.1 论文的相关假设 |
1.2.2 论文的逻辑安排及主要内容 |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2.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2.5 论文的不足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 |
2.1 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 |
2.2 西方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理论综述 |
2.2.1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银行研究综述 |
2.2.2 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处理技术综述 |
2.2.3 小结 |
2.3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综述 |
2.3.1 融资难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足 |
2.3.2 应该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提供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2.3.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
2.3.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
2.3.5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相关环境的建设 |
2.3.6 小结 |
2.4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问题的综述 |
2.4.1 相关文献综述 |
2.4.2 小结 |
3. 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发展的理论阐述 |
3.1 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融资需求规律 |
3.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1.2 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 |
3.1.3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需求 |
3.2 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
3.2.1 金融中介与借款者关系理论 |
3.2.2 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与中小企业融资 |
3.2.3 金融可持续发展粤中小企业融资 |
3.3 中小企业融资中稳定合作型融资关系概述 |
3.3.1 对我国传统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概述 |
3.3.2 中小企业融资中稳定合作投融资关系概述 |
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融资关系解析 |
4.1 中小企业的资质问题 |
4.1.1 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
4.1.2 中小企业在融资行为中信用缺失 |
4.1.3 中小企业自身相关信息“软化”严重 |
4.2 银行的传统经营思路问题 |
4.2.1 国有商业银行传统上导国有大企业联系紧密 |
4.2.2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
4.2.3 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技术 |
4.3 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对银企关系形成困扰 |
4.3.1 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贷配给 |
4.3.2 对我国信贷配给现象的分析 |
4.3.3 对信贷配给的深层次分析 |
4.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恶化的制度原因简述 |
4.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制度变迁回顾 |
4.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制度层面解析 |
5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
5.1 一个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博弈论解释 |
5.1.1 模型的研究思路与假设 |
5.1.2 对模型的求解 |
5.1.3 模型的启示 |
5.2 关于模型的一些现实证据粤数据 |
5.2.1 东莞市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
5.2.2 宁波市2008、2009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信贷的发展 |
5.3 对中小企业融资和融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国外关系型贷款的实证研究简介 |
5.3.2 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实证研究的数据和思路 |
5.3.3 回归方程与回归结果 |
5.3.4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信用价值——融资关系发展的关键 |
6.1 信用价值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 |
6.1.1 现行融资体制的信用基础排斥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 |
6.1.2 信用价值对中小企业发展粤金融机构关系的意义 |
6.2 信用价值实现路径与我国现状分析 |
6.2.1 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
6.2.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6.2.3 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
6.3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支持制度借鉴 |
6.3.1 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
6.3.2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扶持制度 |
6.3.3 欧洲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扶持制度 |
6.3.4 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扶持制度 |
7. 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 |
7.1 银行业市场——发展中小银行 |
7.1.1 发展中小银行的几个问题 |
7.1.2 我国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银企关系分析 |
7.1.3 国外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银企关系分析 |
7.1.4 中小银行的服务重点是关系型贷款——以昆明市农信社市场商户贷款为例 |
7.2 直接融资市场——更多的面向中小企业 |
7.2.1 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分析 |
7.2.2 国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
7.3 民间金融市场——有效、规范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
7.3.1 民间金融市场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
7.3.2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分析 |
8. 发展可持续的合作融资关系对策与环境分析 |
8.1 信用环境建设 |
8.1.1 建立统一、规范的征信系统 |
8.1.2 构建可持续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
8.2 金融环境建设 |
8.2.1 创新间接融资市场制度和融资方法 |
8.2.2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积极进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创新 |
8.2.3 规范民间资本市场和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 |
8.3 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 |
8.3.1 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价值观 |
8.3.2 构建和谐的信用社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宝鸡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 |
2.1 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
2.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特征 |
2.4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部分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
3.1.1 部分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
3.1.2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3.2 宝鸡市农村金融体系实证分析 |
3.2.1 宝鸡农业发展基本状况 |
3.2.2 宝鸡农业经济状况分析 |
3.2.3 宝鸡农村金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金融法律体系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 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变迁 |
4.1.1 计划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 |
4.1.2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 |
4.2 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变革路径 |
4.2.1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形成了由上到下的强制性变革路径 |
4.2.2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形成了“重宏观、轻微观”的演进模式 |
4.2.3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形成了“重正规、轻非正规”的主导思想 |
4.3 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
4.3.1 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定位含糊不清 |
4.3.2 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其对农业的投入缺乏法律约束 |
4.3.3 调整特殊企业专门法规的缺失使得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缺乏有力保证 |
4.3.4 农村保险机构未能发挥有效功能 |
4.4 法律残缺对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农村信用程度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 金融信用 |
5.1.1 信用 |
5.1.2 金融信用的概念 |
5.1.3 金融信用的本质 |
5.1.4 金融信用缺失的原因 |
5.2 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现状 |
5.3 宝鸡市农村信用环境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政府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
6.1 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
6.1.1 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6.1.2 协调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 |
6.1.3 沟通银企关系的“纽带”作用 |
6.1.4 诚实守信的示范作用 |
6.2 地方政府不正当干预金融活动的表现及危害 |
6.3 地方政府不正当干预金融活动的原因 |
6.4 宝鸡市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 |
7.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 |
7.1.1 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稳定程度 |
7.1.2 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及其在农村的执行状况 |
7.1.3 农村信用环境的健全程度 |
7.1.4 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活动的管理方式和介入程度 |
7.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
7.2.1 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与原则 |
7.2.2 基本框架与指标构成 |
7.2.3 指标权重 |
7.2.4 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 |
第八章 加快宝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消除农村金融制约 |
8.2 完善法律执法体系,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
8.2.1 加快修订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切实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
8.3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规范农村信用秩序 |
8.3.1 建立信用长效治理机制 |
8.3.2 完善综合征信体系建设 |
8.3.3 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 |
8.4 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
8.4.1 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换 |
8.4.2 改革现行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考核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融结合概念的界定 |
2.2 国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2.2.1 国外早期产融结合研究综述及评价 |
2.2.2 国外现代产融结合研究综述及评价 |
2.3 国内研究综述与评价 |
3 产融结合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垄断利润是产融结合的直接动力 |
3.1.1 垄断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 |
3.1.2 垄断利润是产、融资本结合的动力和源泉 |
3.2 风险与交易成本是产融结合的间接动力 |
3.2.1 交易成本 |
3.2.2 风险 |
3.2.3 制度创新是实现产融有效结合的关键 |
3.3 资本增值是产融结合有效性的本质基础 |
3.4 市场是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结合点 |
3.5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融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
3.5.1 "货币中性论"和"信用媒介论" |
3.5.2 货币数量决定论 |
3.5.3 信用创造论 |
3.5.4 金融发展理论 |
3.6 政府行为决定了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程度 |
3.6.1 金融抑制与产融有效结合机制 |
3.6.2 金融自由化与产融有效结合机制 |
4 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分析框架及经济效应 |
4.1 企业层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 |
4.1.1 企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概念的梳理 |
4.1.2 企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判断的标准 |
4.1.3 企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判断标准的分析框架 |
4.2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 |
4.2.1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概念的梳理 |
4.2.2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判断的标准 |
4.2.3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的分析框架 |
4.3 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
4.3.1 有效产融结合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运营效率 |
4.3.2 有效产融结合与我国企业集团成长 |
4.3.3 有效产融结合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
4.3.4 有效产融结合与新型银企关系 |
5 中国产融结合的环境、历史、现状与问题 |
5.1 影响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5.2 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5.3 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与特点 |
5.3.1 非银行金融资本通过多种途径向产业资本渗透 |
5.3.2 产业资本通过并购和收购等途径大量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
5.3.3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债权转股权向产业资本渗透 |
5.3.4 企业集团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化 |
5.4 我国产融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1 产融结合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
5.4.2 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目标不明确 |
5.4.3 产融结合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
5.4.4 金融政策建设的滞后性 |
6 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6.1 产融有效结合的企业层面绩效评价 |
6.2 产融结合有效性的企业绩效定量分析 |
6.2.1 假说1及其检验分析 |
6.2.2 假说2及其检验分析 |
6.3 结论及分析 |
6.3.1 我国产融结合无效的直接原因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 |
6.3.2 我国产融结合无效的根本原因是产融结合的目的性不明确 |
6.3.3 促进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重要途径是金融发展 |
6.3.4 促进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途径创新 |
6.4 产融有效结合的产业层面绩效评价-金融对产业支持的资本效益分析 |
7 有效产融结合的国际借鉴及风险分析 |
7.1 影响产融有效结合环境因素的国际借鉴 |
7.2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借鉴 |
7.3 有效产融结合模式的国际经验 |
7.3.1 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模式 |
7.3.2 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模式 |
7.4 产融结合的风险及规避 |
7.4.1 企业产融结合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7.4.2 产融结合风险的基本特征 |
8 我国有效产融结合模式的选择及实现途径 |
8.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
8.1.1 海尔—新希望集团模式 |
8.1.2 中信模式 |
8.1.3 东风模式 |
8.1.4 华晨模式 |
8.2 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 |
8.3 我国有效产融结合的途径设计 |
8.3.1 以新型银企关系为目标的途径设计 |
8.3.2 以控制风险和财团、企业集团成长目标的途径设计 |
8.3.3 以金融控股集团及其风险控制为目标的途径设计 |
8.4 实现有效产融结合目标模式的政策建议 |
8.4.1 创新以产权联系和产权融合为基础的银企关系 |
8.4.2 建立和完善以投资银行为中心的专业性中介组织 |
8.4.3 拓展新型产融结合的投融资方式 |
8.4.4 应用金融衍生工具 |
8.4.5 有效拓展和培育咨询服务型产融结合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
2.1.1 金融生态的内涵 |
2.1.2 金融生态环境 |
2.2 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 |
2.2.1 经济基础 |
2.2.2 企业诚信 |
2.2.3 地方金融发展 |
2.2.4 法治环境 |
2.2.5 诚信文化 |
2.2.6 社会中介发展 |
2.2.7 社会保障程度 |
2.2.8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
2.2.9 金融部门独立性 |
2.3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意义及作用 |
2.3.1 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的需要 |
2.3.2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2.3.3 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需要 |
2.3.4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
2.3.5 做大做强金融业的需要 |
第三章 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
3.1.1 经济高速发展,良好的经济环境逐步形成 |
3.1.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信用环境得到有效优化 |
3.1.3 建立和完善金融法规,金融司法环境显着改善 |
3.1.4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高效行政环境正在形成 |
3.1.5 大力培育中介机构,中介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
3.1.6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安全稳定运行 |
3.1.7 贷款增速超越全国平均水平,“资金洼地”效应显现 |
3.2 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 |
3.2.1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陕西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展滞后 |
3.2.2 金融案件执法效率低下,金融债权面临较大风险 |
3.2.3 地区信用状况欠佳,信用交易发展缓慢 |
3.2.4 中介机构实力弱小,中介产品缺乏公信力 |
3.2.5 大众金融意识淡薄,金融知识不够普及 |
3.3 影响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 |
3.3.1 经济基础较差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因素 |
3.3.2 不良行政行为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因素 |
3.3.3 金融法治不健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因素 |
3.3.4 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缺失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信用因素 |
3.3.5 中介服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市场因素 |
第四章 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 |
4.1 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 |
4.1.1 地方经济高速增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
4.1.2 信贷投放低速增长,金融机构处境尴尬 |
4.1.3 金融服务空间缩小,与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
4.1.4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带来“双重”效应投融资环境差,风险大 |
4.2 宝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 |
4.2.1 建立组织体系,整合建设力量 |
4.2.2 强化舆论宣传,凝聚建设力量 |
4.2.3 搭建三大机制,破解“瓶颈”问题 |
4.2.4 突出诚信建设,培育信用主体 |
4.2.5 建设征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
4.3 有益启示 |
4.3.1 明确职责,政府导向是关键 |
4.3.2 精心策划,人行推动是核心 |
4.3.3 齐抓共管,部门联动是基础 |
4.3.4 标杆示范,诚信建设是重点 |
4.3.5 银企互动,实现“双赢”是根本 |
第五章 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其运用 |
5.1 宝鸡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基本框架与指标构成 |
5.1.3 指标权重 |
5.2 宝鸡市辖内县(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 |
5.2.1 测算方法 |
5.2.2 测评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
6.1 金融体系自身经营管理的缺陷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
6.1.1 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的不审慎 |
6.1.2 金融创新过度导致潜在的危机 |
6.1.3 商业性银行放松风险管理 |
6.1.4 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
6.2 外部环境因素孕育了次贷危机 |
6.2.1 政府履职缺失 |
6.2.2 法律监管的放松 |
6.2.3 缺乏诚信的经纪商、中介评级机构的欺诈行为 |
6.2.4 世界性的金融市场将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 |
6.3 对加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 |
6.3.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
6.3.2 对金融创新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
6.3.3 加快信用法律体系建设 |
6.3.4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
第七章 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
7.1 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组织协调作用 |
7.2 调整经济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经济环境 |
7.3 加大司法维权力度,改进金融生态法律环境 |
7.4 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中介环境 |
7.5 培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强化金融生态的信用基础 |
7.6 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
7.7 发挥人民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参谋和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0.1 研究背景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0.2 相关概念界定 |
0.3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0.4 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
0.5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理论评介 |
1.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1.1.1 区位理论 |
1.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1.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1.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1.2 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 |
1.2.2 中国经济学界有关区域金融的研究综述 |
1.3 区域金融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的拓展 2 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差异剖析 |
2.1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作用机制 |
2.2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
2.2.1 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量的贡献度差异 |
2.2.2 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度差异 |
2.2.3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度差异 |
2.2.4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差异 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特征评介 |
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
3.1.1 各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平衡 |
3.1.2 各区域居民人均收入和劳动力价格的非均衡 |
3.1.3 各区域地方财政增收形势良好但不平衡 |
3.1.4 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状况非平衡 |
3.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
3.2.1 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
3.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总体现状描述 |
3.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分行业具体分析 |
3.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 |
3.3.1 区域金融差异变动趋势和规律 |
3.3.2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差异程度的变动特征和趋势分析 4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 |
4.1 客观环境因素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资源禀赋 |
4.1.3 历史文化 |
4.2 区域经济条件因素 |
4.2.1 资金因素 |
4.2.2 市场体制差异 |
4.2.3 技术开发能力 |
4.3 制度因素 |
4.3.1 体制改革及政策影响 |
4.3.2 试验点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 |
4.3.3 财税政策的影响 |
4.3.4 金融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
4.3.5 政府行为 |
4.4 区域经济主体主观因素 |
4.4.1 区域金融努力程度 |
4.4.2 社会资本 |
4.5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因素的变化趋势 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 |
5.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积极效应 |
5.1.1 集聚效应 |
5.1.2 扩散效应 |
5.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消极效应 |
5.2.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短边效应” |
5.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货币政策传导不对称效应 |
5.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和社会消极效应 |
5.2.4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效应 |
5.2.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效应 |
5.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综合效应——马太效应 6 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 |
6.1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理论基础 |
6.2 区域金融发展机制的模式选择 |
6.3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选择 |
6.3.1 培育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 |
6.3.2 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 |
6.3.3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
6.3.4 建立区域金融创新系统 |
6.3.5 加强区域金融的区际合作 |
6.3.6 完善区域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银企“双赢”——对宝鸡市银行信贷支持工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信贷支持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例研究[D]. 袁浩.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8)
- [2]宝鸡银行业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 刘利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3]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D]. 谢伟峰. 中南大学, 2014(02)
- [4]广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影响研究[D]. 刘宁. 武汉大学, 2013(07)
- [5]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宝鸡市为例[D]. 景晓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6]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 ——基于投融资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角度[D]. 尹杞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7]宝鸡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D]. 潘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8]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 吴越. 西北大学, 2010(07)
- [9]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D]. 张利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10]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 慕丽杰. 辽宁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