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学科校”战略融合创新、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二)

中南大学“学科校”战略融合创新、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二)

一、集成创新 跨越发展 中南大学"学科立校"战略理论与实践(二)(论文文献综述)

陈纵[1](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周方舒[2](2021)在《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认为

田歧瑞[3](2017)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之德、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之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事关立德育人成效,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育人为先为本形态的正向肯定性判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矛盾,是理解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先回答的本源性、基础性、内在性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党中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把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此,本选题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选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教育学、高等教育质量等理论知识,着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逻辑和实际相结合,聚焦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来源生成、有效管理、提升策略等五大基本问题,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构成。导论:主要阐述选题基本缘由,综述学界开展的相关研究,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针对不足继续前行。本选题坚持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遵循,努力克服研究的重点、难点,期冀创新性回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理论把握。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含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从分析质量、教育质量基本概念入手,辨析相关相近概念,首先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含义,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即“什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主要勾勒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来源生成、有效管理、提升策略等基本问题,构成本选题开展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体要素、载体要素、条件要素。大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体要素,充分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多样类型等实际,明确大学生的重要地位,立德育人、为先为本,培养全面发展合格可靠的大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源、根本、意义诞生处;教育、管理、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和主要职能,依靠教育载体、管理载体、服务载体的实践运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育人实现为先为本,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政策、资源环境、组织领导等条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形态实现,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条件要素。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画像”。第三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来源生成。主要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来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生成于丰富实践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破解之中。从历史维度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9年)、改进提高阶段(1990—2003年)、创新提升阶段(2004—至今)中质量不断生成;从实践维度看,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丰富实践、主阵地丰富实践、多方合力育人丰富实践质量不断生成;反思并破解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生成的强劲生长点,从反思问题维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反思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创新发展不平衡、实际效果欠佳的必然结果。通过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来源生成,清晰过去三十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巨大成绩,明确质量是基于实践而非测量检验出来的基本道理,表明坚持问题导向、反思破解问题对质量生成的重大意义。第四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主要分析人们更加自觉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属性内在约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质量色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效管理问题。有效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遵循全员育人要求,高校干部切实担当领导责任、主渠道主课堂教师同向同行、建强骨干力量确保管理到位,打造三支专门力量、带动广大教师全员齐心育人。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规律性要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进全过程持续育人。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针对性实效性要求,各方都围绕大学生、关照大学生、服务大学生,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主要论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质量的原则策略,从树立新理念、拓展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环境的内在基本原则要求上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理念先行,要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改革创新等新理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始终把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放在首位、用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蕴育涵化、将培养大学生能力素质当作重心,坚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的原则策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大力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园地、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作用、扩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营造积极晴朗的良好网络环境,营造共同关心质量提升的良好社会环境、营造比较借鉴创新提升的良好开放环境。结论:主要概括总结本选题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开展研究的方式过程以及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形成的基本认识,并指出本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清晰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着力点和用功方向。

马利凯[4](2016)在《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质量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均兴起重点建设的高潮,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质量观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尚有差距,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我国高等教育重构新的管理模式和质量观,抓好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国家所需、人民所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本文以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治理问题?治理理论如何有效保障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的持续提升?”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进行理论阐释,厘清质量保障体系中质量目标、投入保障、组织运行以及质量控制等要素的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分析框架,为运用这—理论解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创造前提条件。为了便于全方位、立体式了解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发展脉络,深度分析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相关政策文本,访谈了国内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相关主管部门以及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相关主管部门的人员,在宏观方面,选择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最具代表性的“985工程”“211工程”,在微观方面,选择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建设为案例,宏观与微观结合描述出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现状,并从治理视角对其中存在的重点建设价值目标导向性模糊、建设效益不均衡加剧、组织结构责权利不明、管理机制程式化严重等问题作出透彻剖析。日本、韩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具有社会情况、地缘的相近关系,通过分析以上诸国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状况,找出其共同特点及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提供区域借鉴和思考,再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存在的缺陷,基于治理理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建议:在价值导向方面,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观,立足人类发展,实现由“知识传播”向“文明进步”转变;瞄向高教强国,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坚持立德树人,实现由“利益相关”向“主体价值”转变;在路径与政策改革方面,实现“模式重塑、制度再建、路径纠偏、手段多元”;保持“发展方向”与“治理路径”统一,“关键环节”与“重点突破”结合,“资源公平”与“建设效益”并重,“规则联盟”与“多元治理”互动。在制定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和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克服传统政府作为管理唯一主体的弊端,运用治理的理念和思路,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高校等多种社会团体和资源的力量,形成网络化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格局,可使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各利益相关体共同参与建设,形成多元、协调、统一的“善治”氛围,打造“统一领导、多元治理、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治理结构基本模式,最终必将实现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质量目标,增进国家公共利益的获得。

曹青林[5](2014)在《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文中提出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更是产生创新知识、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2012年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见,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协同创新?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什么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有何内在关系?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哪些初步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学、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视角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深入地分析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拟定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复杂性科学理论等来阐述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上述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分析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其存在的现实背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现实需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迫切要求。同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根本提升和促进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协同创新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三章,分析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以及普通高校的角色定位。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它有着自身显着的特征和独特的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协同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基本模式主要有:校校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校地协同创新、国际间协同创新。同时,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的角色定位为: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同时,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观念更新是前提;机制创新是关键;跨学科研究是途径;平台建设是基础;配套政策是保障。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促进了普通高校的体制机制创新。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问题突出,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影响,也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进行系统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基于此,本章主要从制度设计、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视角探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主要介绍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择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五个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通过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总结其可以借鉴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际,提出对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六章,主要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包括: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之间全面战略合作;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郑晓红[6](2013)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科技的发展超乎想象,人类知识累积演进带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知识累积作为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需要有利于知识生产和吸收的制度来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就成了决定企业、国家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巨大的南北差距,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前列,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技术模仿的状态。目前这种知识产权领域的不平衡,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普遍较低。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说,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会体现不同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影响到某国国内的创新能力,而且直接影响跨国集团对外直接投资、跨国技术转移以及进出口贸易活动。本研究立足于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围绕着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主题,针对“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国际化”三个层面从投资、贸易的角度设立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环境四个变量构建模型、案例分析,分三个专题对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经济效应、不同跨国经营模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案例分析。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究竟是如何影响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企业跨国经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其经营模式和经济效应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经营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技术许可等国际技术转让或者合同管理)下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又是怎样的状况?专题一构建了经验知识作用于外商独资企业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框架,突出了市场竞争优势和法律制度环境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国对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强弱认定经验和投资国知识产权所有在东道国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决策经验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传导途径,对外商独资企业经济效应增长都具有正相关作用,但相对而言,外商独资企业在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维度上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其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作用不很明显。这也许与外商独资企业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的寡占垄断效应、投资国的专利技术、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在东道国的学习传导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一因素有关。专题二重点研究了中外合资企业基于交易费用的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从市场保护合约的主体投资双方出发,针对汽车行业从市场主体交易费用加减的角度,在以上四个维度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予以分析。基于行业的案例分析表明,在四个解释变量中,法律制度环境满足生产者层面对合资选择的作用最显着。专题三基于本土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视角重点研究国际贸易型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探讨了本土企业国际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学习借鉴路径。在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或者保护的经典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利保护覆盖率、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检验与回归分析,论证了市场竞争维度的突出作用。基于三个专题研究的结果,针对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给出如下政策建议:①鼓励中国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应长期坚持贯彻下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受经验因素影响决定跨国经营模式的选定和经济效应的利益最大化,我国政府应维系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应对在华跨国公司独资化。②在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作用,预防跨国公司在了解我政策制度现状,市场扩张模式,深挖我国自己培养的人力资源后而最终选择独资完全控制,造成独资企业技术、品牌的垄断,主导市场走向的风险;同时我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也可借鉴采纳签署补偿性协议保护知识产权的办法。③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关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自主研发,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④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企业经济效应维度,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凸显对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和经济效应的作用。

许荣花[7](201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相继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制定并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5月),以及各省市出台了促进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仅4年的时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取得了突破性地发展。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了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矛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2010年教育部同意在全国部属高校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140个;2012年教育部新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又提出:“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参与国家产业创新发展工程,自主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国家支持在高等学校建立一批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既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强盛之需,人才培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那么,高等学校如何为之?是走传统的人才培养之路,还是根据新兴产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这是当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为主题,沿着问题探源—现状剖析—机制构建的思路,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分析,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殊要求;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从培养目标与人才类型、培养过程、师资建设、教学与管理、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第三,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项目为对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探讨组织制度保障体系、学生选拔机制、教学与管理运行机制、工程师与教师交流机制和基地运行机制。基本结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应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产业为主导、高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依托的战略性新兴人才培养政产学合作体制。从微观层面来说,一是拓展校企职能,发挥高新企业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同时将高校教学和科研场所向企业延伸;二是加强校企联动,充分利用两个教育环境、两个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党传升[8](2012)在《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代大学研究的新视角。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内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共同面对的课题。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特殊类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历史时期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新形势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系统地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探讨培育和提升该类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本论文在借鉴现有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建立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提出系统培育和提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提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基础。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博弈论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现代综合评价理论,为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培育和提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现状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地位、作用及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政府和大学更好地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第四章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博弈模型研究。阐述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作用,构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体系,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博弈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研究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培育措施提供分析思路。第五章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分析了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目的意义,建立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P)建立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选取六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第六章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提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找准办学定位,实施战略管理;建立科学机制,促进学科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管理能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结合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体系;2.构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P)构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首次对六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践提供有益借鉴;3.结合实际提出培育和提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措施。

谢凌凌[9](2011)在《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构建、运行与评价 ——广西高等教育例证》文中认为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年,此后的十余年间,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序幕。从数量上看,它已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近三成;从布局上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地级市几乎都有一所本科院校。新建本科本科院校的出现与发展,逐步改变着高等教育的生态格局。然而,“始生之物,其形必丑。”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非常棘手的尴尬局面:没有走老路的资本却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却急切跨越发展、没有深度的融合却追求学校的“形式上位”……,新建本科院校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囿于外部环境,有的是前进发展中的问题。但是,如何定好位、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则是绝大多数新建本科试图摆脱现实困境的首要考虑。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大学可以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生物种群,因此,跨学科研究往往能寻找到新的、独特的“学科风景”。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依借和思维方式。由于生态位概念表征的是生物物种对资源及环境变量的利用状况,每个物种在长期生存竞争中都拥有它最适合生存的生态位。因此,大学的生态位就可以视为该大学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和整个高等教育群落中,以自有的资源禀赋为条件,通过办学过程能动地与社会环境以及与其他高等教育群落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以及相对竞争优势。事实上,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快速成长的生命有机体,外部环境为其提供成长机会,内部条件为其提供发展保证,每一所大学总是在这种成长发展中调整、优化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这就是大学寻求自身生态位的过程。换言之,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可以看作是对客观条件以及自身生态位的认识和把握,并运用相关战略来调整自身的现实生态位,使之逐步接近自身基础生态位的动态过程,即生态位战略思想。可见,大学的成长发展特征决定了它的生态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因为寻求转型和跃迁是它们的最终价值取向,这就是大学生态位战略管理的实质。生态位战略思想可以引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原因有二:其一,新建本科院校的“低位高攀”与“同位趋同”的两种典型发展状态,表明这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生态错位与生态位重叠”的显着特征,换言之,说明生态位理论及其基本思想对解释新建本科院校战略问题具有高度的适切性;其二,由于制度依赖、政策调控、资源分配、观念习俗、文化传统等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注定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管理不可能是一个“按图索骥“的静态行为,相反,必须是一个与各类环境以及学校利益相关者不断交流与转换的动态行为。将生态位的理论思想运用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管理反映了二者的融通性,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新建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实质,对丰富大学战略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问题的基点上,以这类院校的战略管理过程为研究主线,遵循一般到个别、静态到动态的研究进路,建立在生态位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态位战略分析框架,全而面深入地解析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选择与制定的相关变量、系统而客观地揭示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组织与实施的内在逻辑、科学而理性地探寻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评估与控制的方法路径,以期为这类院校的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而展开: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目标可以表述为:在明确和把握学校自身使命和愿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力变化、发展状况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和把握,运用各种战略协调自身与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不断选择、拓展自身的基础生态位,以促进自身的现实生态位不断接近基础生态位,并能通过促进生态位的跃迁来实现学校的持续成长和发展。因此,如何合理科学构建生态位是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选择和制定的重心所在。环境维度、空间维度以及能力维度等三个维度从环境格局、时空位置以及演化趋势反映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多维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竞争的内容体系,充分挖掘各维度层面的潜能,是提高学校整体竞争优势、进行有效战略分析的重要基础。对学校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态势、生态位分离以及生态位适宜度的测量,是有效进行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为此,在生态位竞争战略、生态位移动战略、生态位共生战略、生态位协同进化战略等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一般选择:体现生态位错位的差异化战略、生态位泛化的多元化战略、生态位特化的专业化战略、生态位保护的价值维持战略、生态位增值的关键因子控制战略、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的地方院校成长战略以及生态位非平衡性大学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学生态位战略不仅可以促使资源维度的有效利用,也可以促使资源维度的有效储备。大学生态战略资源的配置必须要符合大学生态的本质属性,即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历时性”与“共时性”是大学生态位战略资源配置的本质属性。“历时性”,实际上是指大学生命周期中的不同战略导向;“共时性”,实际上时指大学在特定阶段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的视角,从初创期、成长期、优化期和衰退期几个阶段来审视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并探讨了不同阶段的相应组织结构,其实质正是对这类院校生态位战略计划制定及其实施方式的一种全新解读。基于此,论文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实施的策略选择:强调错位发展的生态位分离策略、注重深度适应的生态位特化策略、具备开拓潜力的生态位扩充策略、建立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共生策略以及体现协同创新的生态位提升策略。由于文化融合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最重要“软性”支持变量,因此论文指出这类院校实施生态位战略还必须要坚守院校使命的个性文化、接纳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倡导自由奉献的动变文化以及塑造包容开放的协同文化。评价和调整生态位是确保大学生态位战略管理有效性的必经之路。基于建立的大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以及生态位态势的测度模型,论文以广西的8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对2006-2009年4年的招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进行生态位评价,以此验证构建的生态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态位战略综合评价思路,设计了包括“态”(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空间>能力),“态势交界面”(大学空间管理能力、大学战略管理能力和大学资源空间获取能力)以及“势”(大学学习创新能力)三个层面、七个维度在内的相应指标体系,以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并作出分析评价。生态位评价为生态位调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鉴此,由于生态位的动态联系性,论文从关系生态位视角探讨了大学生态位战略控制动因、目标和机制,进而就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从确保生态位稳定来控制战略风险、如何从生态位修复中营造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以生态位优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侯长林[10](2011)在《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随着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使以经济为主的竞争逐步转向了以人才为主的竞争,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却面临着国内总体生源逐步萎缩、普通本科院校逐步朝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转型、国际教育对生源的争夺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占领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为了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本研究从文化生态和技术创新文化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进行思考,采取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基础进行检讨,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得出了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结论。本研究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充满竞争的世界”的社会大背景入手,到对国际国内高校间的竞争的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并提出本研究努力创新的地方:在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研究方面创新,提出“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新观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对策。第二部分,介绍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文化生态及其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先介绍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接着介绍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特征和构成,然后介绍文化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再介绍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本论文认为: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主要属于技术文化范畴,技术文化特征十分明显;二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指高职院校竞争力中那些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能使整个学校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竞争力,主要就是指人才培养竞争力和技术研发力,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性、不可替代性、延展性、长期性、统摄性、知识性等方面。文化生态主要就是指构成文化整体的各子文化系统的状况和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子文化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其特点主要有时代性、系统性、渗透性和可控制性。技术创新文化就是技术创新实践中所创造的创新产品以及形成的制度规范,是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创新认知与观念的总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功利性、时空开放性、人文创造性等方面。这些基本认识为本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讨论。具体从文化生态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在文化生态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中,认为高职院校文化生态是核心竞争力培植的必要条件、文化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群中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文化和谐是核心竞争力生长最好的文化生态条件,同时认为核心竞争力对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在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基础的讨论中,认为技术创新文化既是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提升的“土壤”,也是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力提升的生态前提。第四部分,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尤其是进一步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进行检讨,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这种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主要表现在:(1)高职院校文化价值的选择具有矛盾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竞争力培植中所存在的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技术文化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技术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矛盾,造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2)高职教育制度文化生态残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竞争力培植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制度文化生态残缺,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层次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缺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激励和评价的良好制度没有形成等方面。(3)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生态类型特征缺失。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步伐很快,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了现代化的新校区,但是基本上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新校园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没有什么差别,看不出高职教育技术文化生态的特征。(二)技术创新文化薄弱。当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很多,但主要还是其生态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别的,正是技术创新文化的薄弱,主要表现在:(1)高职院校技术创新主体价值取向偏离,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偏离、职业教育思维方式单一、职业教育惯习陈旧等方面。(2)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积淀不足。在科学技术竞争力培植过程中,高职院校技术文化生态存在学术基础薄弱、技术原创力不足等问题。(3)高职院校重视技术传授,轻视技术研发。第五部分,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基础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主要涉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观念更新的讨论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传统技术观和坚持技术文化与新人文主义的统一;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提出了核心培养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研发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价值选择的观点;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基本原则的讨论中,提出了要坚持技术教育的原则、坚持“合和”的原则、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伦理相融合的原则。第六部分,对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对策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明确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路径主要有:(1)唤醒高职院校主体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2)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文化生态。(3)加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和谐团队建设。(4)改善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5)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6)重视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特色凝炼。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如果没有文化的觉醒和文化的自觉,显然是不行的。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充分认识技术创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技术文化生态建设,唤醒高职院校主体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之魂,因此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内在地要求其技术创新团队不断走向和谐,只有和谐的团队才具有较高的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和技术创新研发力,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统一规划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理论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队伍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其技术创新和谐团队。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营造高职院校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健全高职院校各项制度文化生态,再造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生态,重点培育高职院校技术原创力,来建设其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还必须考虑其外部环境的问题,因为其技术创新文化生态不仅需要校园内部各文化生态间的平衡与和谐,也需要校内文化生态与校外文化生态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所以,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就是其必然的选择。要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就要充分挖掘地缘文化中传统文化生态因子,重视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特色是技术创新文化追求和发展的方向,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特色凝炼牵涉到很多因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突出高职教育特征,继承文化传统,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第七部分为结语。根据研究,得出了“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结论,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的对策。

二、集成创新 跨越发展 中南大学"学科立校"战略理论与实践(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成创新 跨越发展 中南大学"学科立校"战略理论与实践(二)(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理论把握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相近概念辨析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内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特征
        (一)思想政治性
        (二)全面统一性
        (三)合格可靠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界说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涵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归纳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体要素
        (一)大学生本体及类型
        (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三)大学生的重要地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载体要素
        (一)教育载体
        (二)管理载体
        (三)服务载体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条件要素
        (一)制度政策
        (二)环境资源
        (三)组织领导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来源生成
    一、生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
        (一)在恢复重建阶段中生成
        (二)在改进提高阶段中生成
        (三)在创新提升阶段中生成
    二、生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
        (一)基于主渠道实践的生成
        (二)基于主阵地实践的生成
        (三)基于各方合力育人实践的生成
    三、生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反思
        (一)之于理念认识不深刻的反思
        (二)之于创新发展不平衡的反思
        (三)之于实际效果欠佳的反思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
    一、打造三支队伍全员齐心育人
        (一)高校干部切实担当领导责任
        (二)主渠道主课堂教师同向同行
        (三)确保管理到位建强骨干力量
    二、遵循三因要求全过程持续育人
        (一)因事而化全过程持续育人
        (二)因时而进全过程持续育人
        (三)因势而新全过程持续育人
    三、坚持三个贴近全方位协同育人
        (一)贴近实际全方位协同育人
        (二)贴近生活全方位协同育人
        (三)贴近学生全方位协同育人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新理念
        (一)以生为本理念
        (二)立德树人理念
        (三)改革创新理念
    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有效途径
        (一)以理服人坚定理想信念
        (二)以文化人加强人文关怀
        (三)以实践育人增强能力素质
    三、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良好环境
        (一)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园地
        (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
        (三)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活动情况和主要学术成果

(4)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思路缘起:从政府控制走向公共治理的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1.1.2 社会:全球时代高教发展的理性归属
        1.1.3 高教: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艰难抉择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贡献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内容的研究
        1.3.2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研究
        1.3.3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整体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主要概念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支点: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理论选择——治理理论
    2.1 治理理论的阐释
        2.1.1 治理的理论渊源
        2.1.2 治理的主要内涵
        2.1.3 治理的主要特征
    2.2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与重点建设的公共性
        2.2.1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内涵
        2.2.2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公共性
    2.3 治理视阈下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
        2.3.1 质量目标:前提
        2.3.2 投入保障:支撑
        2.3.3 组织运行:展开
        2.3.4 质量控制:调控
第3章 现实境况: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现状分析
    3.1 宏观视角:基于国家层面“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3.1.1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质量目标
        3.1.2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投入保障
        3.1.3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组织运行
        3.1.4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质量控制
    3.2 微观视角:基于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实证分析
        3.2.1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质量目标
        3.2.2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投入保障
        3.2.3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组织运行
        3.2.4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质量控制
第4章 困境阐释:治理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主要问题
    4.1 价值目标:导向性模糊
        4.1.1 政治价值——为谁提供服务
        4.1.2 经济价值——提供什么服务
        4.1.3 文化价值——如何传承服务
    4.2 建设效益:不均衡性加剧
        4.2.1 公平性缺失
        4.2.2 资源非均衡
        4.2.3 建设碎片化
    4.3 组织结构:责权利不明
        4.3.1 责权利共担机制尚未形成
        4.3.2 非政府参与主体明显缺乏
        4.3.3 协同合作的关系不够突出
    4.4 管理机制:程式化严重
        4.4.1 评估形式化
        4.4.2 运行行政化
        4.4.3 组织运动化
第5章 区域经验: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构建的比较
    5.1 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构建现状
        5.1.1 日本21世纪COE计划:从大学高度自治到政府适度干预
        5.1.2 韩国“BK21工程”: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相对平衡
        5.1.3 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从大学相对自治到政府过多控制
    5.2 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主要特点
        5.2.1 国家发展需要与追赶一流可能的结合
        5.2.2 大学显性发展与政府隐性干预的并存
        5.2.3 实力提升目标与多元治理手段的契合
第6章 建议方略:基于治理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再构建
    6.1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深入构建的价值取向
        6.1.1 立足人类发展,由“知识传播”向“文明进步”转变
        6.1.2 瞄向高教强国,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6.1.3 坚持立德树人,由“利益相关”向“主体价值”转变
    6.2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深入构建的路径选择
        6.2.1 方式重塑
        6.2.2 制度再建
        6.2.3 路径纠偏
        6.2.4 手段多元
    6.3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6.3.1“发展方向”与“治理路径”统一
        6.3.2“关键环节”与“重点突破”结合
        6.3.3“资源公平”与“建设效益”并重
        6.3.4“规则联盟”与“多元治理”互动
第7章 结论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 关于对协同创新的研究
        2. 关于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3. 关于对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
        4. 研究述评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协同创新
        2. 高水平大学
    五、研究方法
    六、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理论
        1. 协同理论概述
        2. 协同理论与创新
    二、创新理论
        1. 技术创新
        2. 制度创新
    三、复杂性科学理论
        1. 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2. 复杂性科学对协同创新的启示
    四、博弈理论
        1. 博弈理论概述
        2. 博弈理论在协同创新中的应用模型
        3. 博弈理论对协同创新的作用启示
第二章 我国实施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
        1. 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客观需要
        3.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4.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内容
        1. 协同创新中的政府
        2. 协同创新中的高校、科研院所
        3. 协同创新中的企业
        4. 协同创新中的金融机构
        5. 协同创新中的中介机构
    三、现实意义
        1. 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有助于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3. 有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4. 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第三章 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及高校的角色定位
    一、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
        1. 协同是创新发展的要求
        2.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
        3. 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
    二、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
        1. 校校(所)协同创新
        2. 校企协同创新
        3. 校地协同创新
        4. 国际间协同创新
    三、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1.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
        2. 高校是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
        3. 高校是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四、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
        1. 前提是观念更新
        2. 关键是机制创新
        3. 途径是跨学科研究
        4. 基础是平台建设
        5. 保障是配套政策
第四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成效、问题及其原因
    一、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效
        1. 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
        2. 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3. 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 协同创新合作问题突出
    三、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顶层制度设计欠科学
        2. 政府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
        3. 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
        4.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第五章 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1. 美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2. 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3. 德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4. 韩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5. 印度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二、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启示
        1. 政府: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2.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
        3. 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
        4. 中介机构:发挥桥梁作用
第六章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
    一、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二、打破学科之间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全面战略合作
    四、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五、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6)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2.1 知识产权的内涵与特征
        2.1.1 知识产权的界定与构成
        2.1.2 知识产权的法律与经济特征
    2.2 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
        2.2.1 知识产权保护
        2.2.2 知识产权限制
    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2.4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2.5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构建
    3.1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经验
        3.1.1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经验
        3.1.2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特征
        3.1.3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3.1.4 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与经济效应
    3.2 影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分析
        3.2.1 知识产权纠纷危机的产生
        3.2.2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危机的特点
        3.2.3 影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组合因素分析
    3.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企业在华投资
    3.4 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体系构建
        3.4.1 人力资本
        3.4.2 研发强度
        3.4.3 竞争优势
        3.4.4 法律制度环境
    3.5 小结
第4章 经济绩效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4.1 在华外资企业的现状分析
        4.1.1 总体状况分析
        4.1.2 独资企业分析
    4.2 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人力资本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4.2.2 创新能力寡占垄断效应
        4.2.3 组织学习与国际化经验优化本土IPRP制度环境
        4.2.4 知识产权所有权决定市场竞争优势
    4.3 经济绩效与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验证
        4.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4.3.2 外商独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验证及综合评价
    4.4 小结
第5章 交易费用与跨国合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5.1 在华合资企业的现状分析
        5.1.1 总体状况分析
        5.1.2 合资企业汽车行业分析
    5.2 合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市场主体交易费用理论
        5.2.2 独资与合资企业的交易费用比较
        5.2.3 合资跨国研发的竟争与合作
    5.3 案例解析
    5.4 小结
第6章 对外贸易与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6.1 本土企业的现状分析
        6.1.1 总体状况分析
        6.1.2 争端原因分析
    6.2 对外贸易中的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跨国公司投资研发比重大,导致我国企业对其市场和技术双重依赖
        6.2.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海外存在差距
        6.2.3 我国研发人才缺乏以及研发人员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被贱卖
        6.2.4 跨国公司经常运用知识产权诉讼打击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6.3 对外贸易中的本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
    6.4 本土企业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研究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其他相关附表

(7)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3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内涵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第4章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4.1 湖北省“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介
    4.2 湖北省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
    4.3 湖北省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5章 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5.1 建立宏观政策保障、组织协调体系
    5.2 拓展校企职能,确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3 健全校企合作组织实施体系
    5.4 建立工程师与教师交流机制
    5.5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运行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的基本观点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研究综述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1.2.3 大学核心竞争力及评价研究综述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1.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1.2 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2.2 博弈论理论
        2.2.1 博弈论的概念
        2.2.2 基本博弈类型及其均衡
    2.3 战略管理理论
        2.3.1 战略管理理论的内容
        2.3.2 战略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
    2.4 学习型组织理论
        2.4.1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容
        2.4.2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
    2.5 现代综合评价理论
        2.5.1 层次分析法(AHP)
        2.5.2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P)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现状研究
    3.1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概念
    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3.4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博弈模型研究
    4.1 大学核心竞争力
        4.1.1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4.1.2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4.1.3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2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研究
    4.3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博弈模型研究
        4.3.1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政府的博弈分析
        4.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其他大学的博弈分析
        4.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合作联盟博弈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5.1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
        5.1.1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意义
        5.1.2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主体
    5.2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1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5.2.2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方法
    5.3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国内外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5.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5.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5.4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5.4.1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5.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5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5.5.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5.5.2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5.6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
    6.1 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
        6.1.1 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培育模式
        6.1.2 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选择
    6.2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
        6.2.1 明确办学定位,实施战略管理
        6.2.2 建立科学机制,促进学科建设
        6.2.3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6.2.4 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6.2.5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6.2.6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6.2.7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
        6.2.8 建立学习型大学,提高大学学习力
    6.3 北京邮电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构建、运行与评价 ——广西高等教育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生态位理论研究回顾
        1.2.2 大学生态位文献回顾
        1.2.3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综述
        1.2.4 文献综合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假设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大学生态位(战略):概念体系建构
    2.1 基本概念厘定
    2.2 生态位:基本原理及其普适性
    2.3 大学生态位:内涵、划分及形成机理
    2.4 生态位战略:一种组织战略新解读
    2.5 大学生态位战略:概念要义及其研究范式
        2.5.1 作为大学战略定位的一种新理念
        2.5.2 作为大学战略选择的一种新框架
        2.5.3 作为大学战略行动的一种新设计
        2.5.4 作为大学战略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属性
        2.5.5 作为大学战略评价的一种新模式
        2.5.6 作为大学战略控制的一种新路径
第3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生态位视角:一个分析框架
    3.1 生态位理论在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3.2 适切性:研究对象具有“生态错位与生态位重叠”特征
        3.2.1 低位高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生态位”错位及其矫正
        3.2.2 同位趋同:新建本科院校“结构生态位”的同质化倾向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4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4.1 使命与愿景: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目标的逻辑起点
        4.1.1 新建本科院校使命
        4.1.2 新建本科院校愿景
        4.1.3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目标
    4.2 生态位维度: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分析的基本要素
        4.2.1 环境维度
        4.2.2 空间维度
        4.2.3 能力维度
    4.3 生态位测度: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
        4.3.1 生态位宽度分析及模型
        4.3.2 生态位重叠度分析及模型
        4.3.3 生态位态势分析及模型
        4.3.4 生态位分离分析及其模型
        4.3.5 生态位适宜度分析及其模型
    4.4 总体规划与一般选择: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内容设计
        4.4.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总体规划
        4.4.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一般选择
        4.4.2.1 生态位错位:差异化战略
        4.4.2.2 生态位泛化:多元化战略
        4.4.2.3 生态位特化:专业化战略
        4.4.2.4 生态位保护:价值维持战略
        4.4.2.5 生态位增值:关键因子控制战略
        4.4.2.6 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地方院校成长战略
        4.4.2.7 生态位非平衡性:大学跨越式发展战略
第5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组织与实施
    5.1 资源配置:大学生态位战略实施的内在基核
        5.1.1 大学生态位战略与资源的关系
        5.1.1.1 资源对大学生态位战略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5.1.1.2 大学生态位战略可以促使资源维度的有效利用
        5.1.1.3 大学生态位战略可以促使资源维度的有效储备
        5.1.2 大学生态位战略资源配置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5.2 目标框架: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实施的行为分解
        5.2.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计划的制定:基于大学生命周期的分析
        5.2.2 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目标的组织结构
        5.2.2.1 大学生态位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5.2.2.2 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组织结构选择
        5.2.3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实施的策略选择
        5.2.3.1 错位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分离策略
        5.2.3.2 深度适应: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特化策略
        5.2.3.3 开拓潜力: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扩充策略
        5.2.3.4 战略联盟: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共生策略
        5.2.3.5 协同创新: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提升策略
    5.3 文化融合: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实施的支持变量
        5.3.1 大学战略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5.3.2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的生态结构及要素特点
        5.3.3 生态位战略与新建本科院校文化的匹配
        5.3.3.1 冲突与重构:坚守院校使命的个性文化
        5.3.3.2 异质与共生:接纳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
        5.3.3.3 扩充与回归:倡导自由奉献的动变文化
        5.3.3.4 合作与共赢:塑造包容开放的协同文化
第6章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评估与控制
    6.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评价研究
        6.1.1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评价研究过程
        6.1.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综合水平评价
    6.2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控制研究
        6.2.1 生态位稳定: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风险控制
        6.2.2 生态位修复:营造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生态环境
        6.2.3 生态位优化: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课题研究、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10)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二) 关于高校文化生态的研究
        (三) 关于技术创新文化研究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文化生态及其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
    一、高职教育的内涵
        (一) 高职教育的含义
        (二) 高职教育的特征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二)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三)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三、文化生态内涵
        (一) 文化生态的含义
        (二) 文化生态的特征
    四、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
        (一) 创新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二) 技术创新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第二章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
    一、高职院校文化生态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 高职院校文化生态是核心竞争力培植的必要条件
        (二) 高职院校文化力是竞争力的核心群中的重要的内容
        (三) 高职院校文化和谐是核心竞争力生长最好的文化生态条件
        (四) 核心竞争力对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基础
        (一)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提升的"土壤"
        (二)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技术研发力提升的生态前提
第三章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SWOT分析
        (一)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的自身优势(Strengths)
        (二)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的自身劣势(Weaknesses)
        (三)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提升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面临的竞争威胁(Threats)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基础检讨
        (一) 文化生态失衡
        (二) 技术创新文化薄弱
        (三) 产生校园文化生态失衡和技术创新文化薄弱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基础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一) 更新传统技术观
        (二) 坚持技术文化与新人文主义的统一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价值取向
        (一) 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核心培养力的提升
        (二)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研发力的提升
        (三)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研发力提升与人才核心培养力提升的关系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技术教育的原则
        (二) 坚持"和合"的原则
        (三) 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四) 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伦理相融合的原则
第五章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路径
    一、唤醒高职院校主体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
        (一) 充分认识技术创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二) 加强技术文化生态建设
    二、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文化生态
        (一)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二) 以技术精神为重点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三) 以校训建设为载体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四) 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三、加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和谐团队建设
        (一) 师资队伍建设的统一规划是构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和谐团队的基本前提
        (二) 打造理论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构建技术创新和谐团队的基础
        (三) 打造动手能力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构建技术创新和谐团队的补充
    四、改善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
        (一) 营造高职院校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二) 健全高职院校各项制度文化生态
        (三) 再造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生态
        (四) 重点培育高职院校技术原创力
    五、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
        (一) 充分挖掘地缘文化中传统文化生态因子
        (二) 产学研结合是融合区域产业要素的重要途经
    六、重视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特色凝炼
        (一) 要突出高职教育特征
        (二) 要继承文化传统
        (三) 要挖掘区域文化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发表论文、出版着作及成果获奖目录

四、集成创新 跨越发展 中南大学"学科立校"战略理论与实践(二)(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周方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研究[D]. 田歧瑞. 西南大学, 2017(12)
  • [4]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D]. 马利凯. 吉林大学, 2016(03)
  • [5]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 曹青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D]. 郑晓红. 湖南大学, 2013(09)
  • [7]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 许荣花. 长江大学, 2013(03)
  • [8]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 党传升.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9]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构建、运行与评价 ——广西高等教育例证[D]. 谢凌凌.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10]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 侯长林. 西南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中南大学“学科校”战略融合创新、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