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哲昊[1](2021)在《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高效建造、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是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也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运输、安装效率高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配式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历次震害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及连接部分始终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且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因此,针对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旨在发挥装配式建筑高效建造等优点的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优化结构的变形模式,使得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高耗能、低损伤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局部至整体,从构造、节点、框架、体系四个层面,系统地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造层面。提出了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受压屈曲后开缝截面位置的撕裂破坏,可实现塑性损伤控制;人工消能塑性铰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优异的延性和极限转动能力;采用卷边加劲槽型附加耗能钢板,可避免出现过早受压屈曲现象,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开缝形式和开缝宽度对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Open SEES模型中,采用Hysteretic本构模型的纤维梁单元模拟附加耗能钢板,零长度单元模拟机械铰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行为。(2)节点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附加耗能钢板中间开缝段位置,避免了节点核心区域的损伤,其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中部开缝段在往复拉、压过程中的严重屈曲及轻微撕裂;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相较于现浇RC框架节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30%以上,延性提高28%以上,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刚度退化速度较慢;卷边加劲的附加耗能钢板屈曲后仍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但过早屈曲易导致加载过程中出现两侧附加耗能钢板均处在受弯的状态,产生滑移,导致滞回曲线不饱满,降低耗能效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中,引入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截面屈服弯矩降低系数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γ近似取在0.75至0.85范围内时,可使得该框架节点最大限度发挥附加耗能钢板的耗能能力,并控制非耗能构件的塑性损伤;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框架节点的滞回行为,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框架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和框架-摇摆墙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实现预期的“完全梁铰”破坏机制,塑性损伤集中发生在各层梁端的人工消能塑性铰处、装配式柱脚的耗能钢片处以及摇摆墙与框架间的连梁处,而传统节点区域仅轻微损伤;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强;摇摆墙对采用现浇柱脚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装配式柱脚的试件则有较明显的提升;试件延性系数均大于4.0,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均超过1/25,极限位移角均超过1/20;试件刚度退化主要源于附加耗能钢板翼缘加劲卷边的屈曲和柱脚混凝土的累积损伤;加劲卷边的屈曲,使钢板进入受拉强化阶段前需要抵消受压的残余变形,而限位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附加耗能钢板的屈曲变形,减少滑移段范围,使滞回曲线更为饱满;采用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框架模型,在变形模式、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裂缝发展以及应变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计算效率显着提升。(4)体系层面。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动力时程分析以及增量动力分析等方法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显着提高了框架结构的中、后期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及延性均有较大提升,增加摇摆墙后,延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层间变形更为均匀,可充分地发挥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耗能特性,显着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48.5%;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减少47.7%;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构造,损伤变形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处,梁、柱等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相较于RC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着提高。
韩楚燕[2](2021)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目标,消耗全球半数能源的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其中,超过城市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为行业减排重点。目前,城市住宅短寿现象普遍,该现象伴随的建筑低性能运行和造成的拆建活动量的增加导致住宅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增高。因此,通过延长城市住宅使用寿命来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帮助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内在属性上分析住宅寿命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城市住宅长寿化的意义。通过对拆除住宅案例的调研及分析,结合城市住宅建设情况及城市化发展背景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寿命现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建筑寿命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延长建筑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其次,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建筑活动对建筑碳排放及住宅寿命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间的关系,并总结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设计依据。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结合建筑层级概念建立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构建框架。对长效住宅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对长寿住宅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长寿住宅特征。然后,在此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分别在建造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及拆解回收阶段提出降低住宅碳排放强度的、提升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长寿化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在不同情景下的建筑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对住宅的长寿化设计策略进行验证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是对降低住宅碳排放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刘振杰[3](2021)在《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发展,能够很好地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但高层剪力墙的建设规模、施工工期普遍比较大,投资成本高,再加上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的固化思维和时间效益问题,导致结构方案设计过于保守,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通过结构优化设计能够很好的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结构的建造成本,但是在经过传统优化设计的流程后,虽然保证了结构方案的经济性,但是不可避免的会一定幅度的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故而,必须寻找一种既能保证经济性,又能确保结构安全的优化设计手段。在钢管混凝土中由于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能够使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思路:第一步以控制结构偏心率最小为基准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第二步采用同等材料等量替换原则用钢管混凝土排架剪力墙替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利用SATWE和PERFORM-3D两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局、剪力墙截面抗侧刚度对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某地工程案例进行结构的优化和替换,验证新的优化思路的可行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ATWE有限元软件分析剪力墙结构平面布局、剪力墙截面抗侧刚度对剪力墙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的平面布置位置对结构偏心率产生重要影响,布置位置的不合理,会引起结构偏心率增大从而加剧扭转效应,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进而影响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保持剪力墙截面抗侧刚度一定条件下,改变剪力墙的长度、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都会对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同影响。当保持墙厚不变时,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减少剪力墙长度,结构整体抗侧刚度降低,因而结构的周期、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均会增大;当保持墙长不变时,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减少墙厚,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增大,因而结构的周期、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均会减小。(2)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当工程造价增加量一定时,剪力墙长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结构总抗侧刚度的变化约是厚度变化的3-4倍;剪力墙墙厚变化所引起的结构总抗侧刚度的变化约是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的0-1倍,因此改善结构总抗侧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变化剪力墙的长度。(3)以山东某地的工程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控制结构偏心率最小为基准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通过SATWE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的周期、周期比、位移比、层间位移角和轴压比等指标在X轴、Y轴的响应趋于一致,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加合理,同时造价更低。(4)采用同等材料等量替换原则用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替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通过PERFORM-3D有限元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和钢管排柱剪力墙模型的Pushover分析。研究发现,由于钢管排柱剪力墙中的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钢管排柱剪力墙模型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有了明显的降低,结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都明显提高,使钢管排柱剪力墙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5)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和钢管排柱剪力墙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排柱剪力墙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等相关指标减小;钢管排柱剪力墙的结构不改变原有结构的耗能模式,仍是以钢筋混凝土连梁和框架梁为主的耗能模式,且相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管排柱剪力墙的耗能有所增加。因而钢管排柱剪力墙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侯红梅[4](2021)在《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动是抗震设计地震输入的关键,是基于性态抗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动输入相关规定是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由地震发生重现期确定,与结构设计性态水准无直接关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基于设防烈度弹性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以实现构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并未将抗震性态水准与地震作用有机关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天然地震动选取、合成地震动、地震动强度指标、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周期段-双频段建构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方法。根据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建立地震动记录的初选原则,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地震环境和结构特征,改进双频段选取地震动记录的方法,给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建立地震动记录备选库,并用工程实例时程分析验证了备选库中地震动记录的有效性;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可缩小地震动记录选取范围,解决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记录的问题,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效率。(2)提出了一种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的方法。基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提取天然地震动的主控段,将主控段加速度时程按周期顺序串连,通过强度包络函数调整和零线漂移校正,合成含有天然因素特性的地震动,并与普通人工地震动、天然地震动进行频谱分析比较和结构时程分析比较;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既能与规范设计反应谱保持一致,又能保留天然地震动的频谱特征,一条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可适用于多个结构工程应用,具有高效的鲁棒性。(3)研究了基于大体量样本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目前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的研究,缺乏针对同类结构体系大体量的时程分析样本采集,本文基于五种层数和三种设防烈度的15个RC框架结构模型,选取120条地震动记录,完成1800次RC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28个IM与4个关键EDP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多层次选取适用于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研究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4)基于对已有试验样本的系统梳理总结,确定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规范的设防水准和性态水准,统计分析了从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收集到的56榀混凝土框架和440个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实测数据,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确定了6个性态水准,并量化了6个性态水准指标限值,为提出和实现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奠定基础。(5)给出基于性态水准的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与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地震作用,并未与性态化设计中的性态水准一一对应,鉴于此本文以性态水准量化指标为基础,基于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获取地震影响系数,给出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基于性态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本方法可作为现有基于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补充,以满足设计人员依据业主要求来选定适宜性态目标进行设计,亦可应对超出设防烈度地震的发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发展了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并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以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精准度和效率。(2)提出了天然地震动主控段的提取方法,并合成含有天然频谱因素特性的合成地震动模型,一条合成地震动可满足多个结构适用,具有广谱性和鲁棒性。(3)给出了基于抗震性态水准计算地震承载力的方法,丰富完善我国抗震规范基于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易欢婷[5](2021)在《基于BIM技术和免疫遗传算法的结构设计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技术不断革新,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更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行业格局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对建筑企业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为提升竞争优势,提高建筑产品的性价比,这就要求企业在保证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交付的同时,更要注重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在项目各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调控效果尤为显着,其中结构设计优化作为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造价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BIM技术作为工程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及其优化工作中。为提高设计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将BIM技术充分发挥到结构设计优化环节之中,这对完善当前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从结构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运用BIM技术和免疫遗传算法对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传统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BIM的结构设计优化新方法,并对比分析各类BIM相关软件,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确定了以Revit、PKPM为核心的软件体系和结构设计优化流程,最后对此结构设计优化方式从适用性和优势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2)定量分析了柱距、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四类设计参数对结构成本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柱距、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三种设计变量;然后以结构成本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则分为整体级约束和构件级约束两大类,完成了框架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最后运用免疫遗传算法对框架结构柱距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参数进行优化,结构梁、柱构件截面尺寸参数则运用网格搜索法优化。(3)通过对某火车站站房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运用BIM技术建立结构三维模型,并借助PKPM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引入免疫遗传算法对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构成本比原结构成本降低了23.84%,验证了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以及免疫遗传算法对框架结构柱距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参数进行优化求解的有效性。
陈春华[6](2021)在《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又称为地震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作用时间短,一般仅仅发生十几秒或延续至几分钟,便会使大量建筑物遭到破坏乃至倒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结构工程师关注的焦点,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抗震设计的发展,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提出使消能减震技术更加的成熟,目前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大多依赖于其安装数量和布局位置,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保证减震效果,同时也能降低造价成本。本文主要讨论粘滞阻尼器的布置优化问题,以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抗震减震结构的优化设计,以结构性能指标:层间位移和顶层位移为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分别为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粘滞阻尼器的位置及数量;计算结构性能指标的H∞范数、H2范数值,并寻找最优值,对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范数优化控制效果更佳,消能减震抗震设计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建筑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定义了新的成本函数,并以成本函数为优化目标,成本函数综合考虑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运输、制造,连接件和维修检测的成本。建立了一个框架结构糖葫芦串模型,对此模型进行基于性能设计的成本优化,并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平均分配阻尼器和以成本为约束的阻尼器优化布置,对成本优化效果的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定义的成本函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成本优化,能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也能提高业主的满意度。(3)为了更好的验证新定义的成本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将成本优化应用到实际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分别进行以成本为目标及以成本为约束条件的阻尼器优化布置。计算等数量平均分配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及以成本为目标优化结果布置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定义的成本函数均能在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得到很好的应用,能够将此优化设计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陈志鹏[7](2021)在《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愈加紧张,大城市中的建筑越来越偏向于中高层结构。在现有的各种中高层结构体系中,框架结构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实际使用中,框架结构由于其结构体系的限制,存在刚度较弱、抗震性能较差、跨度较小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高层结构中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传统结构的种种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高层大跨度空间网格盒式结构,通过使用空腹夹层板和网格式框架,在大幅度提高了结构跨度(最大可达40m)的同时,降低了水平构件的高度(仅为跨度的1/25~1/30),并且其抗震性能、耗能能力、刚度均相较于传统框架结构大幅度提升。由于现有盒式结构的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细化,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其应用在高层结构中的结构性能,同时在抗震分析时没有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及理论推导,对其设计方法、最佳适用高度、结构在地震动下的响应和考虑地震随机性的结构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提出了考虑构件线刚度比和剪切变形的空腹梁设计方法现有的空腹梁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细化,对构件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多个参数,如连接件尺寸、连接件间距、连接件同上下弦的线刚度比等,考虑较为笼统,。因此本文设计了4组构件试验,用来研究现有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表明,现有设计方法中假定空腹梁可以按照等截面惯性矩转化为实腹梁进行设计和计算、并在转化时仅仅考虑截面惯性矩一个参数、而其余参数通过一个放大系数来进行修正的方法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根据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本文提出了多个空腹夹层板设计限值,使用一个整体性系数ξ来衡量空腹夹层板的整体性及等代计算的有效性,并根据整体性系数的大小给出了空腹夹层板的设计参数推荐取值,对现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其实用性。(2)提出了考虑梁柱转动及剪切变形的网格式框架设计方法当将网格式框架应用于诸如公寓及办公楼等层高较矮的高层结构中时,在试验和模拟计算时发现,结构会出现一些不太理想的脆性剪切破坏,使得结构的延性及破坏模式受到影响。本文针对现有设计方法中网格式框架忽略了剪切变形和梁柱间转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在东南大学做的三组构件试验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分析,进一步优化了现有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应用增量动力分析(IDA)和易损性分析,评估修正后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现有的设计方法会极大地高估网格式框架的整体刚度,且会使得结构在一些情况下产生脆性剪切破坏。根据试验及数值模拟,本文提出了新的网格式框架设计流程,通过限制结构的长细比和层间梁的布置数量,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延性及抗震耗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3)进行了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整体抗震分析与评估基于前期的构件试验及设计方法,对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的最佳适用高度、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盒式结构较适用于高度为50m及以下、变形曲线为剪切型的结构中。在盒式结构适用高度范畴内,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和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通过IDA和易损性分析可以看到,在普通高层范围内,盒式结构相较于框架结构优势明显,其较大的刚度及较强的耗能能力使得其拥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依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装配式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盒式结构在真实地震动下的结构响应和破坏模式。试验发现,盒式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次要构件(层间梁),主体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在地震下得到保证,同时,盒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顶层位移均远小于框架结构,且在巨震水准下依然基本满足防止倒塌的限值,抗震性能优越。此外,依据振动台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概率地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盒式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并弥补了振动台试验中由于试验条件限制仅进行了单向地震动输入的缺憾。(4)进行了基于实际结构的盒式结构与框架结构的案例分析基于构件试验和整体振动台试验结果,本文选用了一栋已建框架结构,将其重新设计为盒式结构,研究了基于实际工程的盒式结构同框架结构的结构性能、抗震性能以及结构损伤。在结构的性能分析中可以看到,盒式结构在同框架结构使用相同的混凝土和钢筋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大的跨度和更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荷载下,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塑性发展都远大于盒式结构,且当经受了8度罕遇水准的地震时程后,框架结构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结构有倒塌风险,而盒式结构还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无倒塌风险,很好地实现了我国抗震规范的要求和设计目标,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结构形式。
刘宗琦[8](2020)在《某多层厂房改门诊楼项目结构改造方案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办公楼和公寓楼等旧建筑不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需要进行改造加固。而旧建筑的改造加固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改造后的建筑是否能够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安全性,是工程加固改造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某多层工业厂房改造为医院门诊楼的实际改造加固工程,对结构改造加固的方案优选做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改造加固及方案优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工程的整体思路和基本理论,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本论文实际工程选择最优的改造加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2)了解多层厂房检测和鉴定结果,主要包括主体结构材料性能和主体结构安全性这两个方面,为结构加固方案确定提供原始结构信息。(3)利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对模拟改造后门诊楼结构建立工程模型,运用SATWE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得到模拟改造后结构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原结构的不足,为结构加固改造提供依据。(4)根据检测和鉴定结果及改造后结构的模拟分析,初步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框架柱采用增大截面法,框架梁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第二种方案是框架柱采用增大截面法,框架梁采用粘贴钢板加固,然后进行了加固方案设计,再从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进一步分析比选,最终选择最优加固方案,再利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JDJG模块进行加固效果分析,验证加固方案效果。(5)总结了类似工程加固改造的方案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加固改造方案优选提供了参考。通过上述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经过检测和鉴定,厂房各层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实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达到原始设计要求,其它都可以满足原始设计要求。(2)通过和原结构数据信息相对比,发现部分原框架柱和框架梁实际配筋已经不满足改造后的要求,一层部分框架柱的轴压比超出了规定的限值,抗震等级提高导致结构一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在对该建筑进行改造应该先解决的问题:部分框架柱轴压比超出限值导致承载能力不足以及部分框架梁承载能力不足需要加固。(3)通过优化比选,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作为本工程的最优加固方案。通过对加固后的各振型自振周期、弹性层间位移角、框架柱和框架梁承载力、框架柱轴压比等性能指标分析,采用第一种加固方案能够满足结构改造的要求,也验证了采用第一种加固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司道光[9](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提出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钟昌廷[10](2020)在《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文中提出在结构的设计和风险分析中,需要考虑与尺寸、荷载、材料性能等有关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可靠性分析是考虑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其主要任务是获得结构的失效概率。在可靠性分析的各种数值方法中,一阶可靠度法(FORM)是结构可靠性界非常流行的方法。然而,在求解具有高度非线性极限状态函数的高维问题时,一阶可靠度法通常会遇到不收敛或发散的情况。这一困难限制了一阶可靠度法在工程和复杂问题中的进一步应用。针对高非线性和高维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不同群智能优化算法来改善一阶可靠度法的性能,并在复杂工程结构中进行了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结合樽海鞘群算法(SSA)和一阶可靠度法的可靠性分析混合方法。SSA算法受深海樽海鞘群体食物搜索行为的启发,能够在优化问题中找到全局解。在所提出的SSA-FORM方法中,利用外部惩罚函数法来处理约束条件,以方便元启发式优化策略。然后,利用具有较强全局寻优能力的SSA算法寻找全局最优可靠指标。使用了8个算例对SSA-FORM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比较了多种基于梯度和基于启发式的改进一阶可靠度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SA-FORM在非线性问题上有良好的性能。(2)提出了一种结合栗翅鹰优化(HHO)的改进一阶可靠度法用于高维问题的可靠度分析。HHO是一种模仿栗翅鹰捕食行为的元启发式算法,能有效地求解高维问题的全局最优解。为了实现所提出的HHO-FORM算法,首先根据形式理论将可靠性指标表示为约束优化问题的解。然后,利用外部罚函数法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此外,最优可靠性指标由栗翅鹰优化算法确定,该优化通过基于种群的机制和莱维飞行策略加速收敛。HHO-FORM不需要极限状态函数的导数,从而减少了高维问题的计算负担。因此,HHO-FORM的简单性大大提高了求解高维可靠性问题的效率。将HHO-FORM应用于多个高维数值问题,并将其应用于一个高维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并将几种FORM算法与HHO-FORM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HO-FORM算法在所测试的高维问题上有着良好的性能。(3)提出了一种基于教学优化的改进一阶可靠度法(TLBO-FORM)。TLBO的灵感源于课堂内教师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提高学习成绩作为优化目标。TLBO-FORM算法利用一阶可靠度理论将可靠性指标表示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的解。然后,采用外部罚函数法对优化问题进行约束处理。之后,采用TLBO的教师和学习两阶段策略,通过迭代过程寻找全局最优可靠指标。另外,还发展了多个版本的混沌TLBO-FORM方法。通过19个可靠度算例对所提算法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说明了TLBO-FORM能够在不同类型和各维度问题上的适用性。另外,通过参数讨论,说明了TLBO-FORM比HHO-FORM有着更好适应性的原因。(4)提出了采用平衡优化算法(EO)来改进一阶可靠度法进行结构可靠度分析。EO的灵感来源于用于评估动态和平衡状态的控制体积-质量平衡模型。为了实现EO-FORM算法,将可靠性指标表示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的解,而约束则由外部罚函数法处理,然后利用EO算法搜索全局可靠性指标。通过多个数值和工程算例对所提出的EO-FORM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EO-FORM在各类问题中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效率。最后给出了四种改进FORM方法求解不同类型可靠度问题的使用建议。(5)研究了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三个工程结构分别为布洛溪大桥、测地线空间网架穹顶结构、三维岩质边坡,并测试了第二章至第五章所提的SSA-FORM、HHO-FORM、TLBO-FORM、EO-FORM方法的性能,且分别设置了不同大小的算法参数进行性能对比。在布洛溪大桥结构可靠度分析中,TLBO-FORM在算法参数较小的时候性能最佳,EO-FORM则在算法参数较大时性能最佳。在测地线空间网架穹顶结构可靠度分析中,EO-FORM和SSA-FORM表现最好。在三维岩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TLBO-FORM的性能最好,EO-FORM在算法参数较大时全局收敛性较好。结果表明,本论文所提方法可用于复杂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中。(6)研究了新型带暗支撑组合核心筒结构的可靠度分析。首先基于编号为CW3X-1的核心筒低周往复实验结果,采用Open SEES软件对组合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然后,考虑各种因素(荷载、混凝土与钢筋材料性能)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计算新型核心筒结构的可靠指标,评估结构安全性能,并讨论了在不同轴压比、高宽比、连梁跨高比、墙肢钢板暗支撑含钢率、加载方式等因素对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的影响。之后,采用本文所提智能优化FORM方法,评估了随机变量对可靠指标的参数敏感性。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
1.2.2 塑性铰转移构造 |
1.2.3 框架-摇摆墙结构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消能塑性铰(ADPH)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概况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 |
2.5.2 骨架曲线 |
2.5.3 耗能能力 |
2.5.4 刚度退化 |
2.5.5 延性 |
2.6 ADPH简化有限元模型 |
2.6.1 模型建立 |
2.6.2 模型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ADPH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框架节点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及假定 |
3.2.2 试件及制作 |
3.2.3 试件材料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3.4 试验现象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节点破坏特征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 |
3.5.2 骨架曲线 |
3.5.3 耗能能力 |
3.5.4 刚度退化 |
3.5.5 延性 |
3.5.6 纵筋应变 |
3.6 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3.6.1 理论推导原则及假定 |
3.6.2 屈服荷载及屈服转角 |
3.6.3 极限荷载及极限转角 |
3.6.4 理论推导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3.7 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模型建立 |
3.7.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3.7.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3.7.4 现象及破坏模式对比 |
3.7.5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
3.7.6 参数分析 |
3.8 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 |
3.8.1 模型建立 |
3.8.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3.8.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验证 |
3.9 小结 |
第四章 ADPH框架-摇摆墙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框架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构造与尺寸 |
4.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4.3 试验概况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4.1 KJ-1试验现象 |
4.4.2 KJ-2试验现象 |
4.4.3 RW-1试验现象 |
4.4.4 RW-2试验现象 |
4.4.5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刚度退化 |
4.5.6 应变分析 |
4.6 框架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4.6.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4.6.4 破坏现象对比 |
4.6.5 滞回曲线对比 |
4.7 框架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4.7.1 简化数值模型 |
4.7.2 模拟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5.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5.3.1 静力分析方法 |
5.3.2 承载能力与延性 |
5.3.3 变形模式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地震波选取 |
5.4.2 结构屈服机制及破坏模式 |
5.4.3 层间位移角响应对比 |
5.4.4 构件损伤比较 |
5.5 易损性分析 |
5.5.1 结构性态点定义 |
5.5.2 IDA分析 |
5.5.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5.4 结构易损性曲线 |
5.6 小结 |
第六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方法探讨 |
6.1 引言 |
6.2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强度设计 |
6.3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水平作用下的连续化解答 |
6.4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建议 |
6.4.1 基本规定 |
6.4.2 计算要点 |
6.4.3 构造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背景 |
1.1.2 国家减排目标与建筑碳排放现状 |
1.1.3 我国城镇建筑发展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2 国外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4 国内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住宅寿命及其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系 |
2.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 |
2.1.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内涵 |
2.1.2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影响因素 |
2.1.3 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的意义 |
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 |
2.2.3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 |
2.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3.1 建筑全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
2.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2.3.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特点 |
3.1.2 前期准备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2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2.1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特点 |
3.2.2 建筑物化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特点 |
3.3.2 使用维护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特点 |
3.4.2 拆解回收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 前期准备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1 长寿住宅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
4.1.2 城市住宅长寿化实践活动分析及其意义 |
4.1.3 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
4.2 建造物化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2 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3 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4 不同类型结构特点对比与建筑施工方式优化 |
4.3 使用维护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1 建筑系统划分 |
4.3.2 建筑结构维护加固策略 |
4.3.3 建筑维护结构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4 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策略 |
4.3.5 建筑平面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6 住宅部品工业化发展 |
4.4 拆解回收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拆解方式优化 |
4.4.2 建筑再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计算验证分析与策略优化 |
5.1 工程案例计算 |
5.1.1 工程情况简介 |
5.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
5.1.3 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5.1.4 钢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1.5 木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2 不同情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1 不同情景下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2 不同情景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3 不同情景下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4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及策略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剪力墙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 |
1.2.2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剪力墙结构体系理论 |
2.1 普通剪力墙布置原则 |
2.1.1 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原则 |
2.1.2 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布置原则 |
2.2 控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指标 |
2.2.1 剪力墙的轴压比 |
2.2.2 剪力墙的剪重比 |
2.2.3 剪力墙的刚重比 |
2.2.4 剪力墙的位移比 |
2.2.5 剪力墙的周期比 |
2.2.6 剪力墙的刚度比 |
2.3 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 |
2.3.1 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 |
2.3.2 钢管排柱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比分析 |
2.4 有限元软件简介 |
2.4.1 SATWE高层有限软件简介 |
2.4.2 Perform-3D有限元软件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布局和截面抗侧刚度对剪力墙结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型设计 |
3.1.1 设计依据 |
3.1.2 设计信息 |
3.1.3 结构布置 |
3.1.4 参数选取 |
3.2 平面布局位置对剪力墙结构性能的影响 |
3.2.1 方案设计 |
3.2.2 周期及周期比对比分析 |
3.2.3 位移比、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3.2.4 楼层剪力和倾覆弯矩对比分析 |
3.2.5 综合性分析 |
3.3 抗侧刚度对剪力墙结构抗侧性能的影响 |
3.3.1 方案设计 |
3.3.2 周期及周期比对比分析 |
3.3.3 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3.3.4 楼层剪力和倾覆弯矩对比分析 |
3.3.5 综合性分析 |
3.4 剪力墙结构造价的灵敏度分析 |
3.4.1 平面布置的灵敏度分析 |
3.4.2 抗侧刚度的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优化 |
4.1 工程实例 |
4.2 方案对比 |
4.3 地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偏心率 |
4.3.2 周期及周期比对比分析 |
4.3.3 位移比、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4.3.4 轴压比对比分析 |
4.3.5 楼层剪力对比分析 |
4.3.6 倾覆力矩对比分析 |
4.4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5 经济性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结构形式的优化方案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 |
5.1 研究模型的建立 |
5.1.1 考虑的非线性因素 |
5.1.2 结构模型的简化 |
5.1.3 单元类型 |
5.1.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5 模型验证 |
5.2 Pushover分析 |
5.3 地震波及材料本构 |
5.3.1 地震波选取 |
5.3.2 材料本构 |
5.4 模态分析 |
5.5 弹塑性时程分析 |
5.5.1 顶点位移时程对比分析 |
5.5.2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5.5.3 层间剪力对比分析 |
5.5.4 倾覆弯矩对比分析 |
5.5.5 结构耗能对比分析 |
5.5.6 构件耗能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4)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研究 |
1.2.2 人工合成地震动的研究 |
1.2.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
1.2.4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建构方法 |
2.1 引言 |
2.2 地震动记录数据源 |
2.3 反应谱谱形匹配方法 |
2.3.1 目标匹配均值方法 |
2.3.2 匹配分布方法 |
2.3.3 均方差与均值相对差值的比较 |
2.4 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 |
2.5 地震动备选库的建构 |
2.5.1 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 |
2.5.2 地震动备选集建构实例 |
2.6 地震动备选库的应用实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
3.1 引言 |
3.2 地震动记录主控段的提取 |
3.2.1 初选天然地震动记录 |
3.2.2 基于反应谱提取主控段 |
3.2.3 主控段与原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
3.3 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
3.4 合成地震动频谱特征对比分析 |
3.4.1 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地震动 |
3.4.2 合成地震动反应谱对比分析 |
3.4.3 合成地震动与天然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
3.5 结构时程分析结果比较 |
3.5.1 反应谱全周期控制选取天然地震动 |
3.5.2 结构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RC框架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综合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1 幅值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2 频谱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3 持时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3 结构模型和地震动记录选取 |
4.3.1 RC框架结构模型 |
4.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4.4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评价 |
4.4.1 相关性评价方法 |
4.4.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相关性分析与评价 |
4.4.3 综合相关性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 |
4.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
4.5.1 有效性评价方法 |
4.5.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
4.6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充分性评价 |
4.6.1 充分性评价方法 |
4.6.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充分性分析与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指标量化 |
5.1 引言 |
5.2 各抗震规范中对设防水准的规定 |
5.3 RC框架结构性态水准的设定 |
5.3.1 性态水准划分方法的比较 |
5.3.2 性态水准的划分及性态点的确定 |
5.4 RC框架结构性态目标的设定 |
5.5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量化 |
5.5.1 RC框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
5.5.2 RC柱构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
5.5.3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方法的提出 |
6.3 确定性态水准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
6.3.1 基于Pushover确定结构顶点位移 |
6.3.2 提取结构振型位移 |
6.3.3 时程分析确定SDOFS的地震需求 |
6.3.4 获取地震影响系数 |
6.4 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 |
6.5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算例 |
6.5.1 算例概况 |
6.5.2 设计过程 |
6.5.3 设计目标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备选集中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2: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原天然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3: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用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4:相关 RC 框架和 RC 柱抗震性能试验收集数据 |
附录5:基于性态水准设计 RC 框架结构截面尺寸与配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5)基于BIM技术和免疫遗传算法的结构设计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IM技术和结构优化理论 |
§2.1 BIM技术 |
§2.1.1 BIM的定义 |
§2.1.2 BIM的发展 |
§2.1.3 BIM的特征 |
§2.2 结构优化理论 |
§2.2.1 理论概述 |
§2.2.2 优化算法 |
§2.3 结构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2.3.1 结构成本的构成 |
§2.3.2 结构成本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优化 |
§3.1 传统结构设计优化方式的弊端 |
§3.2 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优化方式 |
§3.3 BIM技术适用性分析 |
§3.3.1 技术适用性分析 |
§3.3.2 环境适用性分析 |
§3.4 BIM技术优势性分析 |
§3.5 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优化流程 |
§3.5.1 BIM软件选取 |
§3.5.2 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1 设计参数对结构成本的影响 |
§4.2 敏感性分析 |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优化变量 |
§4.3.2 目标函数 |
§4.3.3 约束条件 |
§4.4 免疫遗传算法——优化框架柱布局 |
§4.4.1 基本原理和流程 |
§4.4.2 编码与解码 |
§4.4.3 适应度函数 |
§4.4.4 基本遗传操作 |
§4.4.5 免疫算子 |
§4.5 网格搜索法——优化构件截面尺寸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分析 |
§5.1 某火车站站房项目简介 |
§5.1.1 项目概况 |
§5.1.2 BIM技术应用原因 |
§5.1.3 项目软、硬件配置 |
§5.2 BIM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 结构优化 |
§5.3.1 算例分析 |
§5.3.2 站房项目分析 |
§5.4 施工模拟及碰撞检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 |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背景 |
1.2.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1.2.3 不同性能水准的判断及计算 |
1.3 结构控制及消能减震技术 |
1.3.1 结构控制的概念 |
1.3.2 结构控制技术的分类 |
1.3.3 结构消能减振技术的概念 |
1.3.4 消能减振结构的减震机理 |
1.4 粘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
1.4.1 粘滞阻尼器的构造介绍 |
1.4.2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
1.4.3 阻尼器优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抗震减震结构优化设计 |
2.1 抗震优化设计 |
2.1.1 运动方程 |
2.1.2 优化函数 |
2.1.3 不同形式的优化模型 |
2.1.4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
2.2 消能减震优化设计 |
2.2.1 运动方程与优化模型 |
2.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
2.3 两种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成本优化的粘滞阻尼器布置 |
3.1 优化模型及参数定义 |
3.1.1 优化函数 |
3.1.2 约束函数 |
3.1.3 优化目标 |
3.1.4 优化模型 |
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 |
3.2.1 阻尼器成本优化设计思路 |
3.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
3.2.3 优化结果分析 |
3.3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 |
3.3.1 优化分析模型 |
3.3.2 优化分析算例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成本优化的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1.1 框架结构简介 |
4.1.2 实际工程优化分析思路 |
4.2 钢框架结构实例 |
4.2.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
4.2.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
4.2.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
4.2.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
4.2.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
4.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 |
4.3.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
4.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
4.3.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
4.3.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
4.3.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盒式结构 |
1.2.1 结构介绍 |
1.2.2 盒式结构研究进展 |
1.3 空腹夹层板弹性交叉梁系计算方法 |
1.3.1 交叉梁系柔度法的基本假定 |
1.3.2 交叉梁系柔度法在空腹夹层板中的应用 |
1.4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1.4.1 结构抗震性能计算方法 |
1.4.2 结构概率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空腹梁塑性性能及等代计算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有设计方法及研究的不足 |
2.3 空腹梁实验研究 |
2.3.1 利用交叉梁系法简化试验 |
2.3.2 试验构件设计 |
2.3.3 试验材性 |
2.3.4 加载情况及测点布置 |
2.4 试验现象及结果 |
2.4.1 破坏模式 |
2.4.2 应力应变分析 |
2.5 有限元分析 |
2.5.1 模型建立 |
2.5.2 模型校核 |
2.5.3 参数分析 |
2.5.4 结果分析 |
2.6 修正的设计方法 |
2.6.1 理论分析 |
2.6.2 理论验证及讨论 |
2.6.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 |
2.7 案例分析 |
2.7.1 工程介绍 |
2.7.2 分析结果及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2.9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网格式框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网格式框架工作原理 |
3.2.1 现有设计方法 |
3.2.2 修正的设计方法 |
3.2.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 |
3.3 试验及模拟校核 |
3.3.1 试验现象 |
3.3.2 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
3.3.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与现有设计方法设计的网格式框架对比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4.1 结构介绍 |
3.4.2 地震波选取 |
3.4.3 时程分析结果 |
3.4.4 增量动力分析(IDA) |
3.4.5 易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盒式结构最佳适用高度及整体抗震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模型建立 |
4.2.1 50m结构模型 |
4.2.2 90m结构模型 |
4.2.3 145m结构模型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 静力推覆分析 |
4.4.1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介绍 |
4.4.2 50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
4.4.3 90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
4.4.4 145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
4.5 增量动力分析 |
4.5.1 增量动力分析介绍 |
4.5.2 增量动力分析参数 |
4.5.3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
4.5.4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装配式盒式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型结构 |
5.2.2 试验设备及模型结构制作 |
5.2.3 试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
5.2.4 试验使用的地震动记录及加载顺序 |
5.3 试验结果 |
5.3.1 结构动力特性 |
5.3.2 结构破坏模式 |
5.3.3 结构加速度及层间剪力响应 |
5.3.4 结构位移响应 |
5.4 高层大跨度装配式盒式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5.5 数值分析 |
5.5.1 数值模型建立 |
5.5.2 有限元模型校核 |
5.6 盒式结构及框架结构对比分析 |
5.6.1 对比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6.2 两结构在地震下的结构响应 |
5.6.3 结构破坏模式 |
5.6.4 讨论及设计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5.8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盒式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易损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易损性分析 |
6.2.1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6.2.2 地震动强度指标判别标准 |
6.3 盒式结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与评价 |
6.3.1 原型结构的设计 |
6.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
6.3.4 地震波的选取 |
6.3.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评价及选取 |
6.4 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
6.4.1 极限状态的定义 |
6.4.2 多方向增量动力分析 |
6.4.3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
6.4.4 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
6.5 结论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某实际高层框架结构与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7.1 引言 |
7.2 原型结构设计 |
7.2.1 结构设计参数 |
7.2.2 框架结构及盒式结构设计 |
7.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7.3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7.3.1 时程记录 |
7.3.2 结构动力特征响应 |
7.3.3 地震分析结果 |
7.3.4 结构塑性发展 |
7.3.5 Park-Ang损伤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1.1 考虑空腹梁局部弯矩、剪切变形和线刚度比的设计方法 |
8.1.2 考虑梁柱转动及剪切变形的修正网格式框架设计方法 |
8.1.3 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整体抗震分析与评估 |
8.1.4 基于实际工程的装配式盒式结构与框架结构案例分析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A 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概率地震分析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 |
附录B 盒式结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 |
附录C 考虑输入角随机性的IDA分析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某多层厂房改门诊楼项目结构改造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程序和方法 |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原因 |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工程特点 |
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的一般原则 |
2.4 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的工作程序 |
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
2.5.1 直接加固法 |
2.5.2 间接加固法 |
2.6 本章小结 |
3 改造前厂房设计、检测及鉴定情况 |
3.1 工程情况 |
3.2 主体结构性能检测 |
3.2.1 检测内容和依据 |
3.2.2 检测结果 |
3.2.3 检测结论及建议 |
3.3 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 |
3.3.1 鉴定内容和依据 |
3.3.2 鉴定分析结果 |
3.3.3 鉴定结论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门诊楼建筑设计及模拟改造后结构分析 |
4.1 门诊楼建筑设计情况 |
4.2 模拟改造后门诊楼结构分析 |
4.2.1 PKPM建模 |
4.2.2 SATWE运行结果分析 |
4.3 对该建筑进行改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构加固方案设计 |
5.1 具体构件部位需要加固时方案的比选 |
5.1.1 梁承载力不足时可选用的加固方法 |
5.1.2 柱承载力不足时可选用的加固方法 |
5.1.3 梁刚度不足时可选用的加固方法 |
5.1.4 柱轴压比超限时可选用的加固方法 |
5.1.5 梁超筋时的加固方法 |
5.2 本工程结构加固方案初选 |
5.2.1 各种加固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5.2.2 本工程加固方案初选 |
5.3 本工程加固方案设计 |
5.3.1 柱加固设计 |
5.3.2 梁加固设计 |
5.4 本工程结构加固方案优化比选 |
5.4.1 本工程加固方案比选 |
5.4.2 本工程最优加固方案确定 |
5.5 基于PKPM软件JDJG模块进行加固效果分析 |
5.5.1 PKPM软件JDJG模块 |
5.5.2 加固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9)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
2.2.1 前期施工准备 |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影响因素 |
2.3.2 主观语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
4.1.1 墙体构筑技术 |
4.1.2 楼面构筑技术 |
4.1.3 屋架构筑技术 |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
5.1.1 壁炉采暖技术 |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结构可靠度方法发展现状 |
1.2.1 近似可靠度计算方法 |
1.2.2 抽样方法 |
1.2.3 矩方法 |
1.2.4 代理模型方法 |
1.3 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智能优化算法的简介 |
1.3.2 智能优化算法在结构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
1.3.3 智能优化算法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樽海鞘群算法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2.1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 |
2.2 结构可靠度分析基本方法 |
2.2.1 蒙特卡洛模拟法 |
2.2.2 一次二阶矩方法 |
2.2.3 响应面法 |
2.3 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验算点法 |
2.4 智能优化算法基本理论 |
2.4.1 粒子群算法 |
2.4.2 混沌粒子群算法 |
2.5 基于樽海鞘群智能优化算法的一阶可靠度方法 |
2.5.1 可靠指标法 |
2.5.2 惩罚函数法 |
2.5.3 樽海鞘群算法 |
2.5.4 执行步骤 |
2.6 算例 |
2.6.1 低维可靠度问题 |
2.6.2 高维可靠度问题 |
2.6.3 工程结构可靠度问题 |
2.7 小结 |
第3章 基于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高维结构可靠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元启发式算法介绍 |
3.2.1 粒子群算法 |
3.2.2 灰狼优化算法 |
3.2.3 樽海鞘群算法 |
3.2.4 蜻蜓算法 |
3.3 基于哈里斯鹰优化的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 |
3.3.1 基本FORM理论 |
3.3.2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
3.3.3 约束处理技术 |
3.3.4 算法执行步骤 |
3.4 算例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教学优化算法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教学优化的FORM方法 |
4.2.1 可靠指标法 |
4.2.2 教学优化算法 |
4.2.3 约束处理技术 |
4.2.4 执行步骤 |
4.3 混沌TLBO-FORM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5 参数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平衡优化算法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平衡优化算法介绍 |
5.3 算法执行步骤 |
5.4 算例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大跨结构和边坡结构可靠度案例分析 |
6.1 引言 |
6.2 布洛溪大桥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6.3 空间网架穹顶结构可靠度分析 |
6.4 三维岩质边坡可靠度分析 |
6.4.1 三维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确定性模型 |
6.4.2 边坡结构可靠度分析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带钢板暗支撑组合核心筒结构可靠度分析 |
7.1 引言 |
7.2 试验概况 |
7.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7.4 核心筒结构可靠度参数分析 |
7.4.1 轴压比 |
7.4.2 高宽比 |
7.4.3 连梁跨高比 |
7.4.4 暗支撑含钢率 |
7.4.5 加载方式 |
7.5 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7.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核心筒随机变量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哲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韩楚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D]. 刘振杰.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D]. 侯红梅.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基于BIM技术和免疫遗传算法的结构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 易欢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D]. 陈春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 陈志鹏. 东南大学, 2021
- [8]某多层厂房改门诊楼项目结构改造方案分析[D]. 刘宗琦.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9]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D]. 钟昌廷. 湖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