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宇[1](2021)在《单中心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治疗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AF)弹簧圈栓塞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相关检查指标及症状的改变,同时对比分析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之间复查的结果,评估使用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共54例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疾病。其中23例患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采用弹簧圈栓塞瘘管并手术成功,所有确诊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复查,观察检查指标和症状变化。结果:总共有54例CPAF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所有患者造影前都已完善心电图、胸部CT、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冠脉造影提示所有54例患者中单一血管起源患者有36例(66.67%),两支血管起源的患者有14例(25.93%),三支血管起源的患者有4例(9.26%)。右冠状动脉起源的患者有25例(46.30%),左前降支起源的患者有33例(61.11%),左回旋支起源的患者有3例(5.56%),左冠脉主干起源的患者有5例(9.26%)。25例患者经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商议后选择行弹簧圈栓塞封堵瘘管,其中有2例患者因导丝未能到达瘘管而手术封堵失败,其余23例患者手术成功,平均植入弹簧圈(4.43土3.06)枚。所有手术患者在术后及复查时均无明显相关手术并发症或死亡的出现。全部54例CPAF患者6-12月后于门诊复查,未行弹簧圈封堵瘘管或手术失败的31例CPAF患者中有19人复查时仍有相关不适症状。行弹簧圈封堵术封堵的23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自述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患者术后心超或冠脉造影术复查有少量残余瘘,总体术后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弹簧圈栓塞术前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56.09土8.97),术后左室射血分数(60.13土7.41),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行弹簧圈封堵术的CPAF患者相比术前在症状、心功能及EF值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在与非手术组的CPAF患者之间对比也有一定的优势,所有弹簧圈封堵的患者术后无相关手术并发症或死亡。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王晓泳,周成斌[2](2019)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现状》文中指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心血管畸形。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有症状患者应及早治疗,但对于该病的无症状患者的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尚不明确。迄今为止,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除经典的手术治疗之外,还有介入治疗,目前对于该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张文[3](2017)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与人工血管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组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手术治疗经验较为有限,而目前外科纠治借助的人工血管仍存在诸多缺陷。本研究探讨本中心冠状动脉畸形的诊疗经验,并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以满足临床需求。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1年1月至2015年3月进行单纯性冠状动脉瘘修补的连续47例患儿;以及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纠治的连续3例患儿的资料。我们利用体内组织工程原理,把多孔聚己内酯微米静电纺纤维缠绕在硅胶管上,并在大鼠背部皮下埋植。两周后,将形成的组织包裹从皮下取出,即可制备出新型人工血管,并随即原位移植入相同个体的腹主动脉。四周之后取出人工血管,观察组织再生情况。结果:行冠状动脉瘘修补术的患儿术后全部存活,随访期间有8例冠状动脉瘘患儿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心外修补方法出现残余分流的可能性更高。行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纠治的3例患儿中,院内死亡1例,出院后两个月死亡1例,均为婴儿,另一例患儿心功能恢复良好,随访至今。组织工程材料支架在大鼠皮下埋植2周后,自体细胞已浸润材料全层,所形成的组织包裹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人工血管原位移植4周后,管腔无血栓形成,内壁被内皮细胞所覆盖,血管中收缩型平滑肌细胞数目增多,内膜下有少量弹性纤维形成。结论:手术修补儿童单纯性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较为安全,而婴儿型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患儿术后死亡率高。利用聚己内酯微米纤维和体内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人工血管在原位移植后显示出良好的通畅性及组织再生能力。
吴扬,肖苍松,王嵘,刘国鹏,高长青[4](2017)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合并扩张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扩张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提出对这种复杂畸形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6年10月,共11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冠脉解剖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总结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特征性指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例患者术后心梗严重低心排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04.8±44.9)min,阻断时间(71.9±34.1)min,呼吸机辅助呼吸(26.0±20.5)h,术后出院时间(12.5±7.7)d。术后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包填塞1例;心肌梗死2例。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经电话或再次住院随访,1例患者失访。随访患者均无症状存活。平均随访58.2(10105)个月。无因心脏事件再次手术患者。结论对冠状动脉瘘合并扩张这种少见畸形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多源螺旋CT三维重建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术式应选择个体化方案,手术近远期疗效肯定。
刘云黎[5](2016)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患儿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12例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患儿,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患儿成功封堵,成功率为100%。3例患儿试封堵时出现心电图ST段改变。术后即时造影,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提示三尖瓣中度反流。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创伤小、安全、有效,精湛的手术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金国珍,陈绍良,刘志忠,单守杰,张俊杰[6](2014)在《自体脂肪栓塞治疗冠状动脉瘘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类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大血管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其发生率约为0.27%0.40%[1]。最早由Krause于1865年报道,1947年Biovck首次确诊并经手术进行了修复治疗。既往,外科手术修复是治疗CAF唯一有效的方法。1983年Reidy等首次报道了经导管冠状动脉瘘栓塞术(TCC),与外科开胸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冠状动脉瘘5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李谧,易岂建,陈勇,田杰,吕铁伟,蒲晓芳,陈沅,白永虹[7](2013)在《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效果,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CAF的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20062011年在该中心行心导管介入治疗8例先天性CAF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表现、CAF类型及其介入治疗路入途径、堵闭器类型、堵闭效果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儿均成功封堵,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CAF安全、有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张存新,李孝华,买苏木·马合木提[8](2011)在《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文中提出近年来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冠状动脉瘘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闭合治疗均安全、有效。
赵星,吕秀章,王剑鹏,朱振辉,蒋世良,徐仲英,徐亮,刘延玲[9](2011)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冠状动脉瘘封堵治疗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经导管封堵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CAF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随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CAF受累冠状动脉、瘘口的位置和大小等,经导管封堵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房室大小变化等。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17例均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瘘口大小2~14 mm,平均(6.4±3.5)mm。17例均封堵成功,术后1~4 d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流消失。随访观察(11.7±7.9)个月,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左心室大小恢复正常。结论 CAF经导管封堵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术前初步筛选及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
钟理,宋治远,冉擘力,张志辉,张倩[10](2008)在《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导管法封堵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例先天性粗大、迂曲右冠状动脉右室瘘患者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选择性冠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再沿轨道钢丝经股静脉送入长鞘经瘘口至右冠状动脉,沿鞘管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置于右冠状动脉瘘口处,确定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完全释放。结果瘘口完全堵闭,术后无并发症,复查心脏超声示各心腔内径缩小。结论对迂曲、粗大的冠状动脉瘘,用国产器械经导管封堵治疗安全、有效。
二、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单中心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治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英语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2 学术成果 |
附录3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2)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发病机制 |
2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 |
2.1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表现 |
2.2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检查手段 |
3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 |
3.1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手段 |
3.1.1药物保守治疗 |
3.1.2外科手术治疗 |
3.1.3介入治疗 |
3.2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
(3)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与人工血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计量单位 |
绪论 |
1 儿童单纯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疗效分析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手术方法 |
1.1.3 术后随访 |
1.1.4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研究局限 |
1.5 结论 |
2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的手术疗效分析 |
2.1 病例资料 |
2.2 讨论 |
2.3 研究局限 |
2.4 结论 |
3 基于聚己内酯微米纤维和体内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工血管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复合PCL材料的人工血管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
3.2.2 人工血管的皮下构建 |
3.2.3 人工血管的组织细胞学评价 |
3.2.4 人工血管的自体原位腹主动脉移植 |
3.2.5 人工血管原位移植后的表现 |
3.2.6 人工血管原位移植后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 |
3.3 讨论 |
3.4 研究局限 |
3.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合并扩张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及治疗措施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
2.3 随访情况 |
3讨论 |
(5)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介入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护理 |
3. 1 术前护理 |
3.1.1心理护理 |
3.1.2术前评估 |
3.1.3术前准备 |
3. 2 术中护理 |
3. 3 术后护理 |
3.3.1卧位及制动 |
3.3.2生命体征的监测 |
3.3.3病情观察 |
3.3.4饮食 |
3.3.5术后活动 |
3.3.6术后检查 |
3. 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3.4.1穿刺部位血肿 |
3.4.2溶血 |
3.4.3心律失常 |
3.4.4急性心肌梗死 |
3.4.5栓塞 |
3.4.6堵闭器脱落 |
4 小结 |
(6)自体脂肪栓塞治疗冠状动脉瘘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指征 |
1.3 方法 |
1.3.1 自体脂肪栓塞介入封堵的方法与步骤: |
1.3.2 随访: |
2 结果 |
3讨论 |
(7)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 |
1.3 介入治疗 |
2 结果 |
2.1 术后即刻 |
2.2 随访 |
3 讨论 |
3.1 诊断方法 |
3.2 介入治疗病例的选择 |
3.3 路径选择 |
3.4 堵闭位置选择 |
3.5 封堵器的选择 |
3.6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
(8)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临床特点 |
2 诊断 |
2.1 超声心动图 |
2.2 64层螺旋CT |
2.3 冠状动脉造影或逆行升主动脉造影 |
3 治疗 |
3.1 外科治疗 |
3.2 介入治疗 |
3.2.1 系统评估: |
3.2.2 堵塞材料及装置的选择: |
3.2.3 手术方法: |
(10)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介入治疗操作 |
2 结果 |
2.1 导管封堵法介入术后即刻结果 |
2.2 随访 |
3 讨论 |
四、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中心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治疗评价[D]. 黄宇.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现状[J]. 王晓泳,周成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05)
- [3]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与人工血管研究[D]. 张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4]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合并扩张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J]. 吴扬,肖苍松,王嵘,刘国鹏,高长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10)
- [5]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护理[J]. 刘云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03)
- [6]自体脂肪栓塞治疗冠状动脉瘘5例临床分析[J]. 金国珍,陈绍良,刘志忠,单守杰,张俊杰. 山西医药杂志, 2014(02)
- [7]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J]. 李谧,易岂建,陈勇,田杰,吕铁伟,蒲晓芳,陈沅,白永虹. 重庆医学, 2013(31)
- [8]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J]. 张存新,李孝华,买苏木·马合木提.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03)
- [9]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冠状动脉瘘封堵治疗疗效[J]. 赵星,吕秀章,王剑鹏,朱振辉,蒋世良,徐仲英,徐亮,刘延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02)
- [10]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J]. 钟理,宋治远,冉擘力,张志辉,张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