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谈论恐怖主义

与孩子谈论恐怖主义

一、与孩子们谈恐怖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想[1](2020)在《自传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最短的归家之路:一位市长的挑战与美国未来的典范》(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翻译报告选取的文本是美国政治家所作的自传,题为《最短的归家之路:一位市长的挑战与美国未来的典范》,属于表情型文本,文学性鲜明。该文本的文学性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在句式上有大量圆周句与省略句,圆周句可以设置悬念,省略句使行文简洁;二是在修辞上有低调陈述、拟人、暗喻使行文生动形象。通过对圆周句与省略句的翻译再现文学语言的自指性;通过对低调陈述、拟人、暗喻修辞的翻译再现文学语言的曲指性。圆周句的翻译要突出作者想强调部分,巧用中文标点符号;省略句的翻译要填补“空缺”。低调陈述的翻译引申译;拟人的翻译直译与意译结合;暗喻的翻译要对等翻译与转换翻译结合。本次翻译实践活动让译者对文学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对文学性的了解。译者希望,本实践报告中对文学性在翻译中再现的分析对同类翻译实践活动有借鉴意义。

廖莹文[2](2020)在《信念与责任:自媒体暴恐新闻报道主体伦理失范与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交媒体的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控制和垄断,自媒体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以及暴恐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突发性、轰动性、社会性等特征,导致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旦发生便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随着事件报道在自媒体平台的持续发酵,媒介主体在暴恐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媒介技术的发展,大大的提升了善与恶的上限,如果不对可能预见的未来结果加以控制或约束,则媒介主体很有可能通过使用媒介技术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恶果。马克思·韦伯认为虽然信念在个人行动中起到了指导目标和行为选择的作用,然而其最终的结果仍然需要责任伦理去辨别和约束行为规范。可见,传播活动本身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新闻传播离不开道德的干预和调节,道德标准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而责任伦理则能够有效指导媒体主体从自身和客体角度承担责任,从职业信念与可能结果之间审慎做出抉择。本研究从马克斯·韦伯的责任伦理出发,运用波特方格的伦理抉择方法对自媒体中媒介机构、媒介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暴恐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基于对微信中暴恐事件的分析,梳理暴恐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失范现象,挖掘失范现象背后的成因。本文探寻暴恐新闻传播中的三类主体(媒介机构、媒介从业人员、公众)的信念与责任,并对三类媒介主体、媒介平台和监管部门提出关于伦理责任的相关建议,为摆脱这一伦理困境提供指导。

夏婷婷[3](2019)在《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激进社会运动进入了高潮,拉丁美洲也不例外。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拉美的争夺,加剧了拉美地区局势的动荡。在这一政治形势下,拉美的激进青年仿照古巴的先进经验,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和游击运动。这些激进思想的诞生不仅来源于国际地缘政治的演化,还与拉美各国动荡的政治和社会格局相关。阿根廷大量社会运动的爆发,导致部分激进青年判定:国家已具备了革命的条件。这一看法促使他们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蒙托内罗是其中最大的一场激进反抗运动。蒙托内罗反抗运动内生于阿根廷的政治文化中,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革新天主教的社会网络成为他们最初的聚合空间,革新天主教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对现实的解释工具,推动他们作出革命的论证;其次,蒙托内罗选择了庇隆主义的政治身份,继承了庇隆主义的政治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动员能力,但是他们选取的庇隆主义与庇隆主义运动和庇隆本人出现了偏差,最终导致了庇隆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再次,军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了蒙托内罗的失败,但蒙托内罗对革命形势和国家军事能力的误判以及自身政治组织能力的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阿根廷民选政府上台后,对蒙托内罗成员的身份界定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并凸显为阿根廷政治和社会中左右翼矛盾的核心特质。本文基于蒙托内罗组织的核心出版物,对前蒙托内罗成员的访谈、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以及军政府内部的情报文献等一手资料,重构该运动的兴起、组织壮大、流亡、反攻与失败的全过程。通过结合“全球六十年代”、冷战格局与阿根廷的政治社会格局、运动的组织网络、成员的主观思想成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地考察,试图勾勒出该运动具有的阿根廷特色的政治文化。对蒙托内罗运动的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根廷当今政坛的政治逻辑。

约翰·桑福德,秦红梅[4](2019)在《极端猎物》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玛丽斯·珀迪手提铁桶,绕过车库一侧,来到一摞兔笼前。兔笼层层叠叠地堆垛在一起,极像曼哈顿的多层公寓。她驻足片刻,目光炯炯,琢磨着该抓哪一只。十几只新西兰白兔透过铁网向外面窥探,粉色的鼻翼翕动着,灰白色的眼睛注视着入侵者,长耳朵像雷达天线似的转动着,试图解析它们即将到来的命运。送来的是晚餐,还是死神呢?夕阳西下,一辆汽车从碎石路上开了过去,

张青江[5](2019)在《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的《泗水爆炸案与IS在印度尼西亚的未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恐怖主义日趋抬头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几乎成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重灾区”。印尼作为东南亚的大国,拥有着诸如人口众多、地理空间支离破碎、宗教信仰复杂多元等特征,这些因素都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沃土。如何遏制印尼的恐怖主义、如何维护印尼国内社会的持续稳定成为了关乎东南亚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为此,东南亚不少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而其研究成果对我国了解国际形势、确立政治立场、制定外交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8年11月,笔者受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某教师之邀,合作翻译一篇印尼学者在冲突政策分析研究所(IPAC)网站上发布的题为《泗水爆炸案与IS在印度尼西亚的未来》的学术论文,拟投稿到《南洋资料译丛》。笔者拟在此次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亦被称为翻译四步骤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从而剖析译者的翻译过程,以期一方面提高译文水平和笔者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为以后更多利用该理论分析译文的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报告的分析也表明,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不仅适用于分析文学性较强的翻译文本,对于非文学文本的翻译过程分析同样适用。

许超[6](2019)在《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是世界上遭受恐怖主义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恐怖主义在英国被视为头号安全威胁。为打击滋生恐怖主义的极端主义思想,英国自21世纪以来开展的反恐斗争重点就是其实行的一系列去极端化政策。本文的研究以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问题。总体来说,英国的反恐斗争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年“9.11”事件前为打击分裂主义为特征的恐怖主义阶段,主要是打击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主义分裂活动;2001年“9.11”事件发生至2005年的“7.7”事件之间,主要是参与全球反恐阶段;2005年“7.7”事件以后,英国的反恐斗争才进入去极端化阶段。英国实行去极端化政策的背景主要是,英国多元文化主义践行的失败,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再加上英国反恐陷入了越反越恐的窘境。从英国不同阶段反恐斗争的特点来看,去极端化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在英国日益兴起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和制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首先,2006年英国政府提出了反恐“竞赛”战略,将预防工作列为反恐四大支柱之一;其次,2011年为应对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威胁,英国政府正式出台了《预防战略》;再次,2015年为有效打击日益增长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英国政府正式推出了《去极端化战略》;最后,面对2017年后频繁遭受的恐怖袭击和极端主义威胁的进一步加深,2018年3月成立了打击极端主义委员会。另外,在目标设置上,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认知层面上的转变和具体行为上的断绝。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与各个风险场所的合作。这些风险场所主要包括学校、互联网、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和监狱。通常来说,这六大风险场所最容易受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英国政府的去极端化政策就是要求这些机构在去极端化工作中承担责任,并在这些风险场所设立各种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和监控,负责去极端化工作。与此同时,这些风险场所自身也积极采取各种举措配合政府的去极端化工作。在英国政府实行去极端化政策的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去极端化工作,本文既选取了与英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相似的其他欧洲国家,如荷兰、丹麦、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也选取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去极端化成效最为显着的中东大国沙特以及去极端化特色非常鲜明的印尼和新加坡,与英国的去极端化政策进行比较,并从中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通过对比发现,世界各国去极端化的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受制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差异的影响,各国的去极端化政策又存在很大的不同。目前看来,英国是世界上去极端化政策实行较为成功的国家。多年的去极端化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反恐预防机制和多部门协作的“渠道”项目。不过,受制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去极端化政策使得穆斯林群体常常被整体“嫌疑人化”,还有去极端化政策带来的人权问题,这些都使得去极端化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通过对英国反恐斗争中去极端化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四个方面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第一,去极端化政策的目标必须清晰并有针对性;第二,必须对去极端化政策和社会融合政策进行必要的区分;第三,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基于本国具体国情;第四,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去极端化工作中来。作为同样遭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中国也可以从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产生的成效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刘淼[7](2018)在《《坠落的人》中的创伤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全球民众再次陷入恐慌。在这些恐怖袭击事件中,发生在21世纪初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令人印象最深。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使得美国全国上下陷入了恐慌与不安,反恐力度也前所未有的加大。对于这次被定义为“9·11”的恐怖袭击事件,作家唐·德里罗以此为题材写成小说《坠落的人》,他不再注重从宏观方面探讨遭受恐怖袭击的美国民众的具体伤亡,而是另辟蹊径,围绕“9·11”事件之后一个美国普通家庭展开,探讨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心理状态。德里罗聚焦普通民众,展示重大人为灾难事件给普通美国民众心理带来的巨大创伤,探讨在遭受如此巨大的创伤下,民众又该如何走出创伤的经历。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绪论、主体和结语。绪论主要对小说作者唐·德里罗及其作品做了简要的概述,并且梳理了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文章的选题缘由及其价值。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创伤理论是什么以及“9·11”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书写、被再现的。第二章分析了作品中的创伤,即创伤的体现,主要以幸存者为基点向周围扩散,探讨了“9·11”事件不仅对未成年人造成了影响,而且对成年人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反思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作品中创伤叙述的体现,对作品中的人物身份的不确定性、真实与虚构、话语的混乱与重复作出了解读。第四章探讨了在经历了灾难性事件后,对于这些受到创伤的主体我们应该给予的他们心理上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上给予援助,使受创者对生活仍抱有希望,拥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最后结语部分指出,虽然“9·11”事件带来了灾难性创伤,导致了民众的心理恐慌与精神颓废,但是民众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生命的敬畏仍旧是支持他们走出创伤的动力源泉。

王薇[8](2018)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文中提出2001年以降,“9·11”恐怖袭击事件逐渐成为美国小说虚构再现的书写对象,多位作家选择以多元艺术手法展现这一现实事件,逐渐形成了新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兴文类——美国9·11小说。在与不断演进的社会反思思潮相应和的过程中,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经历了从沉默到萌芽、从直述暴力、表征创伤到曲折再现事件的发展轨迹。其中,多部美国9·11小说透过对现实事件进行记忆书写的方式参与对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反思与重塑。可以说,美国9·11小说既蕴含着对创作主体对记忆书写主题的动态认知,也借助记忆不同侧面的展示,探寻后“9·11”时代美国社会中个体的与集体的认同问题。因此,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九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总结美国9·11小说由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维度展开对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具体探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概述了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现状,凸显美国9·11小说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文学价值;在梳理国内外美国9·1 1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前言论述本文选取记忆书写为研究视角和十部美国9·11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并简要陈述本文的研究观点和主要思路。第一章主要梳理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在论述美国9-11小说“由同到异”转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书写为主要策略,突破对“9·11”事件的相对同质化的文学再现方式,凭借以异质化为特征的记忆书写,参与反思、重塑后“9·11”时代“复数”的事件意义。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方面对美国9·11小说的记忆书写进行深入阐释。第二章聚焦于情感记忆书写,用以讨论通过情感要素介入记忆书写而形成的美国9·11小说特有的异质书写特征:美国9·11小说的情感记忆书写不仅以“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记忆书写为读者再现了当下时代的普遍同质的情感危机,更重要的是以“平静中回味过往”的记忆方式参与反思新世纪的社会精神。美国9·11小说主要将记忆主体的痛苦、快乐、欲望等异质交织的情感要素融入对事件的记忆书写,并分别以被保留的情感记忆、被修正的情感记忆和被再造的情感记忆三种情感记忆书写,合力形成具有“后见之明”的情感记忆书写,进而实现在后“9·11”时代的主体反思的叙事功能。第三章的研究视角为“他—我”记忆书写,指的是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为“镜”,分别从自我和他者两个角度各自将对方编织进记忆书写的脉络。美国9·11小说以赋予人性的方式重塑被同质化的“他者面孔”,并通过书写记忆中的“他—我”相遇时刻,为族群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契机。在对集体记忆的构建与反思过程中,透过从个体到集体、从对立到对话等“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美国9· 11小说凸显出从具有同质化的族群认知到逐渐关注族群差异的异质化转变。美国9·11小说也在警醒人们反思对异族或敌族的固有认知,借记忆为“镜”观看自我与他者,形成族群之间交互对话的互观模式。第四章的论述角度为性别记忆书写,用以分析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后“9·11”性别气质的影响和制约下生成的、对“9·11”事件的文学再现方式。通过归纳美国9-11小说中男性遗忘叙事和女性难忘叙事两种性别记忆书写的基本样态,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展示了性别记忆书写的能动力量:透过在性别记忆书写维度上男性话语与女性话语的异质交织,美国9-11小说打破了同质化于男性书写的叙事桎梏,男性遗忘叙事体现出为记忆“减负”的积极力量,女性难忘叙事体现出做“过去”主人的能动力量。纵然美国9·11小说中性别记忆书写的表象各异,但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透过宽恕与许诺忆见未来。结语部分在重申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记忆书写嬗变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作为反思并重构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媒介,美国9·11小说通过记忆书写实现了跨越界限的书写价值。在美国9·11小说中,记忆书写的内容并非单一静止,而是多元共存、动态发展;记忆书写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异质交织、形成对话。总之,在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最具特色的维度上,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生成了“复数”的事件意义,使美国9·11小说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学中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左广明[9](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英国文坛公认的“常青树”,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在文学生涯与活力方面已经超越了他的同辈作家包括马丁 ·艾米斯和朱利安·巴恩斯。自1975年发表成名代表作《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以来,他在文坛上已经耕耘了四十余年,出版长篇小说15部,剧本4部,短篇小说集两部,以及若干宗教剧、音乐剧、报刊文章等。《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发表第二年即获毛姆奖,后期作品也不断获奖,其中包括英国最重要的布克奖。其作品被译成德、法、中等30多种文字,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那么,他的魅力何在?我将通过追寻麦克尤恩的生活轨迹和作品提供一种解释,那就是忧郁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西方核心文化观念之一,忧郁贯穿人类的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人类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主观臆断到科学分析的漫长探索过程:从早期的“体液说”、星相说、魔鬼作祟说和懒惰说,到现代医学的精神分析说,人类对忧郁的认识经历多样性与多元化。简而言之,忧郁既可以指人的一种气质或情绪,也可以是人的一种精神疾病;既可以代表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状态(如十八、十九世纪的世纪病),也可以代表一种审美潮流(如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有鉴于此,从传统来看,忧郁广泛应用于医学、哲学、文学、宗教、美术等领域,成为人们用来诠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重要手段,以及探寻永恒真理、改变和适应环境、克服生存危机的途径。麦克尤恩的忧郁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的忧郁首先是精神气质的体现。这要归功于家庭制造与环境制造。童年时期的麦克尤恩与父母生活在海外,他继承了母亲的害羞,对父亲的大男子主义权威感到惧怕,对军营生活的单调与流动性感到紧张、无聊与压抑,加之心理上的“独子”身份使他感到孤独,因此,他童年所经历的恐惧、痛苦、失望、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经过内化最终形成其忧郁气质。除此以外,麦克尤恩还受到七、八十年代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危机的影响。国际政治地位下滑,国内政治局面混乱,“福利国家”经济政策弊端凸显,社会关系紧张,反文化潮流兴起,整个英国社会陷入全面忧郁的时代,作为其中一员的麦克尤恩无疑深受其影响。所以,麦克尤恩的忧郁,从精神气质上看,是家庭与环境制造的产物。在麦克尤恩走上文学道路以后,忧郁成为他观察世界,揣摩人性的姿态,成为他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做出文学反应的风格。自二战以来,英国社会经历了世界战争、冷战、核威胁、经济萧条、政治地位衰退、反文化运动、全球变暖、恐袭等地区或全球性危机,这些造成英国社会及人类社会普遍不安、恐惧、焦虑与担忧等忧郁情绪。作为作家的麦克尤恩必然将自己的忧郁与社会的忧郁融合到他的作品中去,换言之,通过作品代言社会的普遍忧郁情绪,他剖析忧郁背后人性的本质,唤起读者内心对人性黑暗的警醒,同时激发他们内心的道德与正义感,以期他们为克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尽更多努力。我将在本论文中系统剖析麦克尤恩的忧郁与其成长经历、时代背景、日常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忧郁在作品中多层次的表现,以揭示其忧郁的内涵及其进化过程。本论文的研究将以作品忧郁情感为切入点,借用希尔万的情感理论、剧本理论以及约翰·伽农和威廉·西蒙的性别剧本理论,并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理论。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分三小节。第一节概述麦克尤恩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第二节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麦克尤恩研究的现状;第三节介绍本文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成长原发性忧郁。以麦克尤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为参照,以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水泥花园》为细读文本,分析小说人物社会行为背后隐含的消极情感因素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揭示麦克尤恩忧郁的早期表现。第三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时代继发性忧郁。麦克尤恩转型之后的作品大多关注社会和历史题材,如涉及冷战的《无辜者》和《甜牙》,涉及二战的《黑犬》和《赎罪》,涉及911恐怖袭击和伊拉克战争的《星期六》,涉及环境问题的《追日》,等等。战争、恐怖袭击和环境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是困扰人类的毒瘤。如何看待这些影响人类安全与发展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们造成的危机,是全人类应该反思的课题。本章选取其转型代表作《时间中的孩子》及转型之后的《无辜者》、《星期六》集中讨论麦克尤恩对社会和历史重大事件的反思。第四章讨论麦克尤恩的日常继发性忧郁。日常继发性忧郁往往涉及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性事件。本章选取《爱无可忍》、《儿童法案》和《坚果壳》为分析样本,讨论在日常意外或常规性事件可能给我们造成的困境以及我们面对困境的无能为力使我们陷入忧郁漩涡的现状。第五章为结论。从作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个人气质的体现,这源于他的成长环境与经历;麦克尤恩的忧郁是病态的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变态表现就说明这一点;麦克尤恩的忧郁是一种认知方法,他以“低垂的头”的姿态审视现代性危机及其对人性的扭曲;麦克尤恩的忧郁是社会情绪的体现,作品人物的前忧郁情绪则是对自身生存与社会危机的心理反应;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他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试图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道德、信仰、价值观和人性的反思,提高自我意识和道德认知,产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麦克尤恩的忧郁是其艺术魅力的体现,他用细腻的文笔,疏冷的文风,精致的构思虚构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经久耐读”。总而言之,麦克尤恩的忧郁是一个复杂的意识综合体。

何文玉[10](2016)在《试析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的塔罗象征》文中认为唐·德里罗将塔罗牌元素引入《坠落的人》中,一方面,为表面上碎片化和无序化的小说建立完整而有序的象征体系;另一方面,将塔罗占卜用于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作者后现代主义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果说"9·11"事件前后围绕主人公基思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小说的外在表征,那么,小说的暗线就是由一些塔罗牌牌面解读构成的美国命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占卜。

二、与孩子们谈恐怖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孩子们谈恐怖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自传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最短的归家之路:一位市长的挑战与美国未来的典范》(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文本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的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2.1.3 翻译理论和策略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文学语言自指性的再现
        3.1.1 圆周句的翻译
        3.1.2 省略句的翻译
    3.2 文学语言曲指性的再现
        3.2.1 低调陈述的翻译
        3.2.2 拟人的翻译
        3.2.3 暗喻的翻译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译者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人名地名表
致谢

(2)信念与责任:自媒体暴恐新闻报道主体伦理失范与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1.1.1 媒介社会化时代及其中的暴恐新闻
        1.1.2 自媒体暴恐新闻报道中的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1.2 文献综述
        1.2.1 责任伦理的渐进式发展
        1.2.2 伦理失范定义及其在自媒体上的演变
        1.2.3 暴恐新闻报道伦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意义
第2章 理论与分析模型
    2.1 责任伦理概述
        2.1.1 历史语境中的责任伦理
        2.1.2 马克思·韦伯的责任伦理
        2.1.3 责任主体、责任客体以及责任的划分
    2.2 波特方格分析法
        2.2.1 伦理推理的波特方格模型
        2.2.2 波特方格(Potter Box)四步分析法
第3章 自媒体上暴恐新闻文本的波特方格分析
    3.1 研究样本选取
    3.2 暴恐新闻文本波特方格分析
        3.2.1 陈述事实
        3.2.2 价值观
        3.2.3 伦理原则
        3.2.4 忠诚对象
第4章 自媒体上暴恐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及缘由分析
    4.1 自媒体暴恐事件伦理失范现象
        4.1.1 媒介机构失范现象
        4.1.2 媒介从业人员失范现象
        4.1.3 公众失范现象
    4.2 自媒体暴恐事件伦理失范缘由分析
        4.2.1 社会角色认知
        4.2.2 责任伦理意识
        4.2.3 责任伦理执行力
        4.2.4 责任客体反馈
第5章 暴恐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责任探寻
    5.1 “自律”-内在环境的自我约束
        5.1.1 职业自律
        5.1.2 个人自律
    5.2 “他律”-外部环境的他者规约
        5.2.1 媒介客体应承担的责任伦理
        5.2.2 媒介平台应承担的责任伦理
        5.2.3 监管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伦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冷战与极化:蒙托内罗兴起的国内外背景
    第一节 “全球六十年代”、冷战与拉丁美洲
    第二节 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第三节 阿根廷的新左派、反抗运动和游击队的兴起
第二章 组织与暴力:蒙托内罗初创时期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蒙托内罗诞生的社会网络
    第二节 革新天主教对蒙托内罗的引领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暴力化
第三章 庇隆主义身份与动员:蒙托内罗的发展壮大
    第一节 庇隆主义左派的形成
    第二节 蒙托内罗的庇隆化转向
    第三节 蒙托内罗初期的组织架构与行动剧目
第四章 持续的暴力:蒙托内罗的困境与失败
    第一节 蒙托内罗陷入僵局
    第二节 国家恐怖主义与蒙托内罗的反攻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失败
第五章 恶魔或斗士:蒙托内罗的影响
    第一节 民选政府对军政府与游击队的审判
    第二节 新世纪阿根廷社会对“蒙托内罗”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极端猎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极端猎物

(5)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的《泗水爆炸案与IS在印度尼西亚的未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ask Description
    1.2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Essay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ask Preparation
        2.1.1 General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 text
        2.1.2 Translation tools and glossary
    2.2 Translating Process
        2.2.1 Time control
        2.2.2 Translating procedures
    2.3 Post-task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rge Steiner’s Theory of Hermeneutic Motion
    3.1 An Overview of George Steiner's Theory of Hermeneutic Motion
        3.1.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Hermeneutic Motion
        3.1.2 Studies on the Theory of Hermeneutic Mo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3.2 Translator's Trust
        3.2.1 Translator's trust in the academic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3.2.2 Translator's trust in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3.3 Translator's Aggression
        3.3.1 Aggress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3.3.2 Aggression at the phrasal level
        3.3.3 Aggress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3.4 Translator's Incorporation
        3.4.1 Incorpor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4.2 Incorpor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5 Translator's Compensation
        3.5.1 Compensation of meaning
        3.5.2 Compensation of form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Findings
    4.2 Experiences or Lessons Learned
    4.3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Appendix 1 Glossary
Appendix 2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6)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结构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英国反恐斗争中去极端化政策的形成背景与演进过程
    第一节 英国反恐怖主义的阶段
        一、反恐怖主义分裂阶段(2001 年之前)
        二、全球反恐阶段(2001—2004 年)
        三、去极端化阶段(2005 年以来)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产生的背景
        一、英国多元文化主义践行的失败
        二、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英国的兴起
        三、英国反恐陷入越反越恐的窘境
    第三节 去极端化政策基本内涵的演进过程
        一、从恐怖主义到极端主义
        二、从极端主义到伊斯兰极端主义
        三、去极端化政策的基本含义:从反恐到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与目标设置
    第一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
        一、英国的反恐“竞赛”战略
        二、2011 年英国的预防战略
        三、2015 年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
        四、2017 年打击极端主义委员会的成立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目标设置
        一、认知层面上的转变:有效遏制极端思想的蔓延
        二、具体行为上的断绝:铲除英国本土恐怖主义的根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
        一、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的背景
        二、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的举措
    第二节 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
        一、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的背景
        二、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的举措
    第三节 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一、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背景
        二、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举措
    第四节 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
        一、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的背景
        二、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的举措
    第五节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
        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的背景
        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的举措
    第六节 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
        一、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的背景
        二、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的举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与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第一节 英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一、欧洲各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与实行
        二、英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第二节 英国与沙特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一、沙特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与实行
        二、英国与沙特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第三节 英国与新加坡、印尼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一、英国与新加坡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二、英国与印尼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成效与困境
    第一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成效
        一、建立了社区反恐预防机制
        二、开展了多部门协作的“渠道”项目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困境
        一、穆斯林群体被整体“嫌疑人化”
        二、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下的人权问题
        三、去极端化的干预效果大打折扣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7)《坠落的人》中的创伤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唐·德里罗及其作品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一章 创伤理论和历史创伤
    第一节 创伤理论
    第二节 如何再现创伤历史
        一、以历史逻辑再现历史
        二、以虚构再现历史
第二章 《坠落的人》中的创伤体现
    第一节 孩童创伤
        一、无法消解的创伤记忆
        二、重启的创伤记忆
    第二节 婚恋创伤
        一、婚姻创伤
        二、恋爱创伤
    第三节 信仰创伤
        一、被摧毁的精神根基
        二、马赛克式的求同
第三章 《坠落的人》中的“创伤叙述”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真实与虚构的杂糅
    第三节 话语的混乱与重复
第四章 《坠落的人》中创伤关怀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创伤关怀
    第二节 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前言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记忆的文学研究与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第四节 本文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从同质到异质:美国9·11小说的书写嬗变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的同质特征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异质特征
    第三节 从危机事件到文学事件
第二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情感记忆书写
    第一节 “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痛苦、快乐、欲望交织的情感记忆书写
        一、情感记忆书写中的痛苦要素
        二、情感记忆书写中的快乐要素
        三、情感记忆书写中的欲望要素
    第二节 “平静中回味过往”: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与归位功能
        一、“死亡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功能
        二、“名字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归位功能
    第三节 情感记忆书写的异质交织与主体反思
    小结
第三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他—我”记忆书写
    第一节 双重记忆中的“他者面孔”
        一、褫夺人性:在他者记忆中构想“他者面孔”
        二、赋予人性:在自我记忆中重塑“他者面孔”
    第二节 “他—我”记忆书写中的相遇契机
        一、终结时刻:“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外在相遇
        二、身份的交集:“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内在相遇
    第三节 “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
        一、从“他—我”个体聚焦记忆到“他们—我们”集体聚焦记忆
        二、从“他—我”对立聚焦记忆到“你—我”对话聚焦记忆
        三、从“他们—我们”集体对立聚焦记忆到“你们—我们”集体对话聚焦记忆
    小结
第四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性别记忆书写
    第一节 男性气质与遗忘叙事
        一、支配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权威型遗忘
        二、共谋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失落型遗忘
        三、从属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男孩型遗忘
        四、为记忆“减负”:遗忘叙事的积极力量
    第二节 女性气质与难忘叙事
        一、浮出“地表”: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
        二、以难忘叙事参与建构集体记忆
        三、以难忘叙事凸显异质性别气质
        四、做“过去”的主人:难忘叙事的能动力量
    小结
结语 美国9·11小说:跨越界限的“文学事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9)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麦克尤恩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第二节 麦克尤恩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主旨与方法
第一章 成长原发性忧郁
    第一节 成长原发性忧郁
    第二节 阴影地带的忧郁:《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第三节 凝固的忧郁:《水泥花园》
    小结
第二章 时代继发性忧郁
    第一节 时代继发性忧郁
    第二节 时间停滞下的忧郁:《时间中的孩子》
    第三节 历史阴霾下的忧郁:《无辜者》
    第四节 恐怖阴影下的忧郁:《星期六》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继发性忧郁
    第一节 日常继发性忧郁
    第二节 偶发性忧郁:《爱无可忍》
    第三节 两难之忧郁:《儿童法案》
    第四节 桎梏之忧郁:《坚果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试析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的塔罗象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命运之过去:愚人
2 美国命运之现在:塔
3 美国命运之未来:吊人
4 结语

四、与孩子们谈恐怖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传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最短的归家之路:一位市长的挑战与美国未来的典范》(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赵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信念与责任:自媒体暴恐新闻报道主体伦理失范与责任研究[D]. 廖莹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2)
  • [3]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D]. 夏婷婷. 上海大学, 2019(04)
  • [4]极端猎物[J]. 约翰·桑福德,秦红梅. 译林, 2019(04)
  • [5]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的《泗水爆炸案与IS在印度尼西亚的未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青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D]. 许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坠落的人》中的创伤书写[D]. 刘淼.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8]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D]. 王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伊恩·麦克尤恩的忧郁[D]. 左广明. 武汉大学, 2018(06)
  • [10]试析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的塔罗象征[J]. 何文玉. 长春大学学报, 2016(09)

标签:;  ;  ;  ;  ;  

与孩子谈论恐怖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