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与B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给予A组患者综合护理,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结果 A组护理满意评分(91.26±1.51)分,高于B组的(72.39±1.57)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B组的18.3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A组精神健康评分低于B组和同组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显着,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许文涛[2](2021)在《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血瘀质带状疱疼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张茜[3](2021)在《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火针与梅花针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与毫针围刺治疗进行对比,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病发掘新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的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火针取阿是穴、皮损相应节段夹脊穴点刺,梅花针选疱疹一端沿着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疱疹进行循经叩刺,治疗周期为每3日1次,3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选择毫针围刺法治疗,治疗周期为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综合疗效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并于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总结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VAS评分、综合疗效评分及HAMA焦虑量表评分经检验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1)组内比较:分别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综合疗效评分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经检验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效。(2)组间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VAS评分、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结痂时间,综合疗效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经检验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于整个试验治疗结束后第2周、4周、6周时进行随访,记录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40.00%,经检验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在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促进皮损恢复、改善临床综合症状、调节患者焦虑状态、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疗效优于毫针围刺法,治疗安全,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郑贤程[4](2021)在《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观察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PHN提供临床数据,并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32例PHN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毫针结合七星针进行治疗。1.取穴:太冲(双)、足三里(双)、中脘、关元、三阴交(双)、神门(双)、局部阿是穴。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太冲,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中脘,直刺1~1.5寸;关元,排空膀胱后直刺1~1.5寸;三阴交,直刺1~1.5寸;神门,直刺0.3~0.5寸。以上诸穴毫针针刺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 min。起针后选择合适体位,充分暴露PHN区域,严格消毒局部阿是穴皮肤及七星针,持七星针用较轻的腕力叩刺至局部皮肤微微潮红。3.疗程: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4.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评价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在改善PHN患者疼痛、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过程中,共纳入32例,脱落3例,完成29例并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1.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5.86%,其中愈显率为13.79%;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10%,其中愈显率为68.97%。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治疗2周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2.治疗2周与治疗4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4周与治疗2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比较也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治疗2周的。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疗效指标的改善更加显着。3.研究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包括与针刺相关的不良事件4例,均为局部血肿,未影响治疗,以及与针刺无关的不良事件1例,最终按脱落处理。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疼痛,缓解PHN诱发的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本疗法治疗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的深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茜[5](2021)在《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和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病程介于急性期与后遗神经痛期之间的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更安全、有效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皮肤科确诊为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病人68例。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均分为2组。在同等生活方式教育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拔罐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口服治疗。两组皆是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天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CD4、CD8、CD4/CD8值,并进行治疗后疗效评定,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统计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VAS评分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4、CD8、CD4/CD8方面: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D4和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CD8水平降低明显,CD4和CD4/CD8水平升高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比较:治疗组PHN发病率为3.12%,对照组PHN发病率为24.24%,治疗组PH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口服普瑞巴林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2.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普瑞巴林。

李佳静[6](2021)在《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单纯毫火针)31例,治疗组(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31例。两组毫火针针刺操作、取穴相同,主穴均为患侧相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配穴根据气虚血瘀证型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四关穴。对照组采用单纯毫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患侧血海、曲池、阳陵泉进行穴位注射,注射药物选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情况、发病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前一阶段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第1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4)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本试验治疗全程,未发生不良事件,59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提示本研究安全性良好。结论: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张俊俊[7](2021)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CNKI-知网、万方、VIP-维普、Sino Med、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Endnote X8进行文献整理与数据收集、使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3.0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14、Rev Man5.3.5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级。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7篇文献,16项研究,共1406例研究对象。1.Meta分析结果示: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皮损痊愈时间(MD=-1.73,95%CI[-2.69,-0.77],P=0.0004)、疼痛减轻时间(RR=-2.06,95%CI[-2.41,-1.72],P<0.00001)、止疱时间(MD=-1.06,95%CI[-1.41,-0.70],P<0.000 01)较早、治愈率较高(RR=1.72,95%CI[1.50,1.97],P<0.00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0.87,95%CI[0.59,1.15],P<0.00001)、PHN发生率较低(RR=0.32,95%CI[0.19,0.54],P<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注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西药组相当(RR=1.09,95%CI[0.53,2.25],P=0.82)。2.GRADE结果示: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减轻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PHN发生率、止疱时间均为为低质量证据。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5篇文献14项研究1076例患者。1.meta分析结果示:(1)与西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38,95%CI[1.22,1.58],P<0.000 01);(2)与中药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87,95%CI[0.95,2.80],P<0.000 1);(3)与针刺组相比,穴位注射组有效率较高(RR=1.13,95%CI[1.04,1.22],P=0.004)、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较明显(MD=1.45,95%CI[1.36,1.53],P<0.000 01)、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较早(SMD=-0.56,95%CI[-0.93,-0.20],P=0.003);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穴位注射组复发率与针刺组相当。2.GRADE结果示:有效率与VAS评分为低质量证据,复发率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高质量证据。结论:1.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治愈率、皮损痊愈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疱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优于西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当。2.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组在有效率、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方面优于针刺组;复发率两组相当;穴位注射组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优于中药组。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操作具有特殊性较难实施盲法,相关文献缺乏对随机方法及隐蔽分组的具体描述,使得质量评价普遍偏低并存在一定的相关偏倚,而且GRADE评级多为低质量等问题,仍需要大量设计科学严谨、描述详细完善、样本量充足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张蒙惠[8](2021)在《调神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调神通络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疼痛、情绪与睡眠评分变化,评价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PH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寻找一种有效的“心身同治”综合疗法。方法:本研究按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入组标准,共纳入60例病例,均来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PHN(气滞血瘀型)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调神通络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在临床治疗中,调神通络组脱落0例,实际完成30例;常规针刺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29例。两组均以口服西药(甲钴胺片0.5mg、Tid,维生素B1 10mg、Tid)和阿是穴刺络拔罐(疗程:qod,tiw,共2w)作为基础治疗。调神通络组予调神通络针刺法,取穴:精神情感区(双)、内关(双)、四关穴;常规针刺组予普通针刺法,取穴:夹脊穴(相应神经节段)、三阴交(双)、血海(双)。两组均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疗程、2疗程、治疗后2周随访四个阶段进行指标观察,包括疼痛指标((1)视觉模拟评分VAS;(2)疼痛频次)、情绪指标((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观察患者疼痛、情绪、睡眠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即VAS评分)变化,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调神通络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前VAS、疼痛频次、HAMA、HAMD、PSQI,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组内比较:两组VAS、疼痛频次、HAMA、HAMD、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调神通络组VAS、疼痛频次、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3)治疗后2周随访,调神通络组VAS、疼痛频次、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4)治疗后,两组均有较好疗效,其中调神通络组总有效率90.0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2.41%,调神通络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1)调神通络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PHN(气滞血瘀型)均有效果,但调神通络针法优于常规针刺法;(2)调神通络针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调节患者情绪、改善睡眠状态,且远期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李晓沁[9](2021)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希望为临床治疗PH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4例PHN(气滞血瘀证)患者。根据门诊就诊先后顺序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拟定两组用药疗程均为4周,其中实验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自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生产厂家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其组成为桃仁6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0g等。)的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服用方法: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200ml温开水冲服。而对照组则予以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商品名:莱瑞克,H20130073的国药准字号,生产厂家: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服用方法:口服;75mg,频率为早晚各一次。并同时予以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及相关心理疏导,嘱患者一方面注意适度休息、以防劳累过度;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适当转移注意力,以防过度焦虑。通过填写自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调查表;并分别于第2周(对患者进行VAS评分)、第4周(对患者进行VAS、SAS、PSQI评分)进行随访。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根据所得结论对两组治疗气滞血瘀型PHN患者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经过2周和4周的治疗后均有显着下降,且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P=0.771),治疗4周(P=0.213)两个时间节点对比,两组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而在治疗2周后两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治疗4周对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均为P=0,P<0.01)提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0.771)、治疗4周(P=0.213)对比,两组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SAS评分以及治疗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对比均有显着改善,经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愈显率高达80.0%,而对照组愈显率为53.3%。经卡方检验,两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有效率为9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6.7%,经连续修正卡方检验,X2=0.873结果P=0.35,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疗效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两组均能显着缓解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治疗2周后桃红四物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强于普瑞巴林,而在治疗4周后两组缓解疼痛效果则相当。两组均可显着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睡眠情况。两组均有显着疗效,在疗效及有效率方面,两组效果相当,而在愈显率方面,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明显强于普瑞巴林。

于丽伟[10](2021)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用除湿胃苓汤为主方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脾虚湿蕴型蛇串疮临床疗效,以寻找一种可以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且该方案安全、可靠、显效的运用于临床,为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诊疗提供一种可作为参考的思路。方法:选取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武汉市中医院皮肤科汉口汉阳两个院区门诊就诊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纳入符合本研究设定的临床病证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70例,随机地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6例最终收集64例。对照组(n=32)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以除湿胃苓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个小时各200ml口服;治疗组(n=3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疱疹期火针治疗每天一次,止疱后毫针围刺治疗每周两次);两组均予盐酸泛昔洛韦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25g,连服7天)、阿昔洛韦乳膏(外涂于皮损处,每日4次,用至皮损痂皮完全脱落为止)抗病毒基础治疗。两组均以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有关性别、年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疱疹部位等基线数据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期间随访患者,观察记录并统计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估安全性。随访观察记录治疗四周的临床效果,统计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疱疹恢复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药内服的对照组与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结果:1.经过了四周治疗,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875%,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62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p值(p<0.05)说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在缩短疱疹恢复(止疱、结痂、止痛)时间的效果更明显,两组疱疹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四周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2例(6.25%)、对照组发生8例(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三项(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强度、改善疱疹情况及睡眠质量。治疗两周两组疼痛强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四周两组疱疹情况积分均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积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全过程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1例患者火针治疗后搔抓致皮肤感染、对照组1例患者冷天未加热口服中药感胃脘部不适,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两组各轻微不良反应1例(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积分(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缩短疱疹恢复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经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对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确切且明显的效果。

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研究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评分对比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2.3 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2.4 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对比
3 讨论

(3)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不足与展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综述 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作者简介

(4)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状疤疹后神经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疾病定义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临床分型
        6 临床诊断
        7 西医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疗效指标
    4 质量控制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 技术路线
    7 研究结果
    8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人口学资料表
    附录2 视觉模拟量表(VAS)
    附录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QI)
    附录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录5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6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3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量表
        4.2 血清CD4、CD8、CD4/CD8
        4.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2.2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CD4、CD8、CD4/CD8 值比较
    3 研究结果统计
        3.1 VAS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3 血清CD4、CD8、CD4/CD8 值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比较
    6 安全性评价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1.1 病因
        1.2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3 证型选择依据
    4 梅花针放血疗法的选择依据
        4.1 中医方面
        4.2 西医方面
        4.3 临床应用
    5 杠板归外敷的选择依据
        5.1 中医方面
        5.2 西医方面
        5.3 临床应用方面
    6 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的选择依据
    7 阿是穴的选择依据
        7.1 文献记载的选穴规律
        7.2 本题选穴
    8 普瑞巴林的选择依据
    9 CD4、CD8、CD4/CD8 的选择依据
    10 研究结果与分析
        10.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10.2 基于VAS评分结果分析
        10.3 基于中医证候评分分析
        10.4 基于CD4、CD8、CD4/CD8 水平分析
        10.5 临床疗效评定分析
        10.6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析
    11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治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试验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器械准备
        2.5 异常情况的处理
        2.6 观察指标
        2.7 试验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统计分析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础资料比较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及病程比较
        2.3 一般情况比较
        2.4 发病部位比较
        2.5 治疗前基线评分比较
    3 临床疗效观察
        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4 总有效率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1.1 毫火针疗法
        1.2 穴位注射疗法
        1.3 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疗法
        1.4 药物及刺激量
        1.5 证型选择
    2 选穴依据
        2.1 患侧相应夹脊穴
        2.2 局部阿是穴
        2.3 经验配穴
        2.4 穴位注射疗法取穴
    3 临床疗效评价与结果分析
        3.1 评价指标与可信度分析
        3.2 疗效结果对比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神经痛的认识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病因病机
        1.1.4 西医治疗
    1.2 中医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辨证论治
    1.3 meta分析
第二章 方法学
    2.1 检索方法
    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检索策略
    3.2 纳入研究结果
        3.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2 纳入研究特征
        3.2.3 质量评价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治愈率
        3.3.2 皮损痊愈时间
        3.3.3 不良事件发生率
        3.3.4 疼痛减轻时间
        3.3.5 VAS评分
        3.3.6 PHN发生率
        3.3.7 脱痂时间
        3.3.8 止疱时间
        3.3.9 疼痛消失时间
        3.3.10 结痂时间
        3.3.11 疗效判定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选穴规律
第四章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纳入标准
        4.1.2 排除标准
        4.1.3 检索方法
    4.2 纳入研究结果
        4.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4.2.2 纳入研究特征
        4.2.3 质量评价
    4.3 meta分析结果
        4.3.1 有效率
        4.3.2 VAS评分
        4.3.3 疼痛开始缓解时间
        4.3.4 治愈时间
        4.3.5 复发率
        4.3.6 HAMA评分
    4.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4.5 选穴规律
第五章 讨论分析与结论
    5.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1.1 疗效分析
        5.1.2 安全性分析
    5.2 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分析
    5.3 选穴规律分析
    5.4 创新点
    5.5 结论
    5.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调神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量估计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1.8 处理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分组
        2.2 穴位定位
        2.3 基础治疗
        2.4 治疗方案
        2.5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2.6 数据采集时间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评价
        3.2 临床资料评价
    4 疗效评定标准
    5 安全性评价
    6 依从性评价
    7 统计分析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分析
    3 临床资料分析
        3.1 疼痛评分比较
        3.2 情绪评分比较
        3.3 睡眠评分比较
    4 临床疗效分析
    5 安全性评价
    6 依从性评价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PHN的认识
        1.1 PHN概述
        1.2 流行病学
        1.3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1.4 治疗现状
    2 传统医学对PHN的认识
        2.1 病名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药治疗
        2.4 针灸治疗
    3 调神通络针法的阐释
        3.1 理论依据
        3.2 选穴依据
    4 基础治疗的选择依据
        4.1 基础用药的选择
        4.2 刺络拔罐的选择
    5 常规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6 对本研究临床疗效的探讨
        6.1 止痛疗效分析
        6.2 情绪改善情况分析
        6.3 睡眠改善情况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分组
    2.3 治疗方案
    2.4 观测指标
3.统计方法
4.结果
    4.1 完成研究情况
    4.2 一般资料分析
    4.3 不良反应
5.讨论
    1 桃红四物汤方药分析
    2.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3.研究结论
    4.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调查表
    附录三:VAS疼痛评分标准
    附录四:SAS自评量表
    附录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致谢

(10)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脱离或终止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案
        4.1.1 抗病毒基础治疗
        4.1.2 对照组
        4.1.3 治疗组
    4.2 观察内容
        4.2.1 疼痛强度(详见附录 1)
        4.2.2 疱疹情况(详见附录 2)
        4.2.3 疱疹恢复时间
        4.2.4 睡眠质量(详见附录 5)
        4.2.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PHN%)
        4.2.6 综合疗效观察
    4.3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基线情况
    5.2 两组疼痛积分比较
    5.3 两组疱疹积分比较
    5.4 两组疱疹恢复时间比较
    5.5 两组睡眠质量积分比较
    5.6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5.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5.8 不良反应情况及安全性评估
讨论
    1.立题依据
    2.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3 处方依据与原则
        3.1 中药处方
        3.1.1 处方依据
        3.1.2 处方原则
        3.2 针灸序贯疗法
        3.2.1 火针选择依据
        3.2.2 毫针围刺选择依据
    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疼痛强度积分量化表(VAS评分法)
    附录2 .带状疱疹皮损评分量化表
    附录3 .疱疹恢复时间记录表
    附录4 .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表
    附录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r)表
    附录6 .PSQI评分标准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王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1)
  • [2]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血瘀质带状疱疼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许文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贤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梅花针放血联合杠板归外敷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李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李佳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7]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 张俊俊. 河北大学, 2021(11)
  • [8]调神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张蒙惠.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9]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沁.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D]. 于丽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