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计量管理 减少天然气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华[1](2021)在《天然气计量管理计量仪表与输差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是现在很多人们常用的一种燃气,在天然气需求量逐渐上涨的今天,天然气的输送也有了进一步的质量管理提升。天然气在开采和运输的过程当中,天然气的计量管理以及输差控制两个方面的相关工作能够保障天然气企业的安全性和经济型。天然气从开采到运输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先进的相关设备能够提高天然气流量计算的精准度。本文从天然气的计量管理以及输差运输控制进行分析。
荣婧[2](2021)在《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工业绿色效率的有效提高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绿色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仍以消耗大量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特征,工业绿色效率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劳动、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经济产出和污染减排能力在削弱,尚未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工业绿色效率提高面临较大困境。基于此,以工业绿色效率为研究对象,依据扩展的索洛模型厘清工业绿色效率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系统梳理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及层级结构,分析影响路径及驱动机理;运用EBM模型评估工业绿色效率,分析我国工业绿色效率的区域和行业分布特征;运用核密度方法解析工业绿色效率收敛特征,并运用马尔科夫链研究动态演进规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和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研究结论显示:(1)2005-2016年间,工业绿色效率值由0.322上升至0.659,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区域分布来看,大体上以黑河和腾冲为线,工业绿色效率水平由东向西呈逐级递减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性;行业分布来看,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较高,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较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2)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结果显示,区域来看,各地区工业绿色效率的分布在2005年呈明显“双峰”状,2016年各地区的双峰特征慢慢消失,各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地区间工业绿色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差距逐渐扩大;我国工业绿色效率水平转移体现出来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工业绿色效率较高水平邻域对周围省市的工业绿色效率具有一定带动作用,水平较低的邻域则有一定消极作用;处于低水平的省市更容易陷入低水平马太效应;高水平省市间相邻更容易呈趋同效应。行业来看,2005-2016年间,我国整体各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存在一定程度地提高,部分行业提升速度领先于其他行业;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更强的自我锁定效应,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自我锁定效应相对较低,而且资源密集型行业提升效应不足。(3)工业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中,工业企业规模扩大、人力资本、环境规制因素可以显着驱动区域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提高,行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显着抑制区域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发展。区域整体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有工业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因素;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的有行业结构、人力资本、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的有能源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因素,能源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4)工业绿色效率行业差异影响因素中,工业企业规模可以显着推动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所有制结构抑制了技术密集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提升,但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人力资本即期显着推动了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但是滞后一期显着抑制了其发展,对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滞后一期影响也显着为负,其他影响不显着。环境规制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起到显着的推动作用,而且存在非线性影响,但显着抑制了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对其他行业影响均不显着。外商直接投资显着抑制了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发展。研发投入当期显着抑制了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滞后一期后起到了促进作用。(5)基于系统动力学工业绿色效率路径分析结论表明,从工业绿色增加值角度和工业增加值来看,创新-结构-环保驱动路径是最优路径,该模式兼顾了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既保证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又可以有效从源头和末端对工业三废污染进行控制,降低工业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助于帮助工业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绿色效率、环保、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保护资源环境的角度看,创新-环保驱动路径的工业污染经济损失模拟值最小,是最佳路径,说明与创新-结构-环保协同路径相比,资本深化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综上,本文从系统论出发,将EBM模型、核密度方法、马尔科夫链、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动力学进行方法集成,在解析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工业绿色效率的环境规制、技术、结构等各项影响因素,并将线性规划维度扩展为涵盖人口、社会、工业经济、资源与环境多维度的工业绿色效率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八种情景模式下工业绿色效率进行仿真模拟与预测,定量解析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识别最优路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工业绿色效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陈瑾[3](2021)在《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发展,由诸多能源市场间的关联影响与关键因素相互交叉而导致的波动溢出现象日趋明显,并进一步表现为网络扩散现象,即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若无法及时有效并全面测度和应对这类因市场间或市场外扰动所产生的波动溢出及其延续的网络扩散现象,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或经济风险甚至是危机。尽管已有文献详细探讨了能源市场两两波动溢出效应,但立足网络视角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进行全面测度、识别和管理的系统研究尚少。另外,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一体化性等特征,故从单一趋势对能源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鉴于此,文章将分别从整体趋势、极端趋势以及动态趋势三个视角出发,系统研究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尝试从多维度出发,探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及其衍生的网络效应,进而展示不同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现象与市场联动反应,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识别和监管相关市场。此外,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风险传染机制,文章还将研究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的网络动态演化,并通过实证捕获溢出关键路径和中心节点,以便开展最终的多层次节点管理研究。整体而言,全文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识别风险传染、预测风险传染、降低风险传染,并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如下:整体趋势下,文章在对不同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识别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波动溢出网络,对市场之间溢出效应进行系列对比,从而了解了各市场间溢出关系,识别了关键市场。上述研究更趋向于横向地比较各市场间的波动溢出,而基于所构建的波动溢出网络,进一步分析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则倾向于纵向比较不同能源市场在各时期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也揭示了能源市场间长期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明晰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其有效控制波动溢出效应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起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现象在近3年来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石油、风能和水能市场,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研究还揭示了由多派系向单派系的转变现象,反映了近10年来同质化的网络演化趋势,该同质化网络演化趋势也表明能源市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可能会迅速蔓延,并对整个波动溢出网络产生影响。尽管发生概率低,能源市场间极端波动溢出则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文章在识别和测度关键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能源市场的尾部相依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派系分析法对极端风险扩散进行了多视角研究。而考虑到2019年年底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文章还集中探讨了从2019年至2020年能源市场间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都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所以,文中着重分析了能源市场下尾部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更强,特别是市场繁荣期,这也反映了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不对称性特征。在极端波动的溢出网络中,水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基于此,各国都在疫情期间采取措施,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以防止溢出风险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事物的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不同的市场、国家和经济体在改变和发展的同时,易对相关联的对象产生波动影响和传导,而这类现象又具体表现为经济个体间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文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源市场间固定不变的波动溢出,还需要补充研究能源市场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动态波动溢出。鉴于此,文章立足时变Copula对9个国际能源市场间的动态波动溢出进行了识别和测度,立足所得出的动态波动溢出系数构建了动态波动溢出网络。通过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别基于人工识别和曼-肯德尔识别,挖掘了动态波动溢出的趋势点。基于上述趋势点,进一步在凝聚子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市场近十年的波动溢出情景演化趋势。研究发现,非可再生能源的动态波动溢出在十年间相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较弱,原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不易受其它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和太阳能市场的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明显强于非可再生能源。另外,水能市场在十年间的影响力较强,而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则不易受其它市场波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可再生能源之间呈现较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这也表明其联系更为紧密,也容易受市场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上述不同趋势下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和情景演化分析,并结合所得结论,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节点管理具体对策与其它建议。例如,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方面推行有效的政策机制,在不同趋势下灵活抑制关键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与网络影响,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甚至是经济危机。另外,鼓励能源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其能源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能源企业应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能源产量和价格,并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应关注不同趋势下能源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投资策略。同时关注不同派系下的能源市场,以分散投资风险。文章研究的内容具备数据、实证和结果支撑,更加具备可信性。通过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系统研究,能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和能源投资者在能源行业的相关经济管理和参与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朱安丰[4](2021)在《北京经济-能源-排放系统优化政策仿真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体量的不断扩张导致各种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新冠疫情的冲击,给北京未来发展带来不少阻碍。目前,北京经济发展对要素的依赖程度居高不下,尚未建立完善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高精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支撑。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CO2和PM2.5等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对此,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扩展经济—能源—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于分析北京经济、能源和排放问题,仿真模拟经济政策、能源政策和排放政策等单一政策以及政策组合的效力,为促进北京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仿真模拟结果显示:(1)按照现行发展趋势,未来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非高精尖”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不能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设定的2035年目标(9000万吨标准煤);油品取代煤炭成为最主要消费的能源,阻碍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改革;CO2排放量在2025年达到峰值,未能实现《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设定的目标(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并下降);PM2.5治理取得一定效果,但相较于其他世界一流城市仍有一定发展空间。(2)单独实施经济政策、能源政策和排放政策不能同时解决北京经济、能源和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实施经济政策有利于发挥“高精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促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降低,但是对能源消费结构和污染排放的影响较小;实施能源政策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转型,引起CO2排放量显着降低,但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等方面显得乏力;实施排放政策引起CO2和PM2.5排放量双双降低,但是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较小。(3)综合实施经济政策、能源政策和排放政策是北京实现经济、能源和排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高精尖”产业的引领作用;有利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转型,推动能源革命;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有利于促进大气污染引致的死亡和病患人次减少,建立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司传煜[5](2021)在《环境规制、政府扶持与工业企业发展 ——以中国煤化工行业为例》文中认为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按照政策初衷划分,政府政策大体可以分为鼓励类政策和抑制类政策。其中,鼓励类政策多见于我国的各类产业政策,抑制类措施以化解产能过剩和防治污染为主。两类政策初衷迥异,影响机制比较复杂,如何理解复杂组合下的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煤化工行业的演化历史,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各类政府政策都密切相关。近年来,产业扶持类政策、环保政策等政府政策均有涵盖到煤化工业,为在统一框架下分析不同类政府政策影响机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样本。本文以煤化工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探讨了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内容是给出当前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主要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内容是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找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确定研究起点。研究发现,对于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观点,这与产业异质性、区域发展水平和阶段性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三章是我国煤化工业发展历程中的政策演变及影响,通过对我国传统煤化工的发展历史和不同阶段产业政策演变进行归纳性梳理,得到如下启示:(1)我国煤化工产业经历了引进—吸收—改进—再创新的发展历程,在技术和装备方面均较初期的依赖进口有巨大进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目前进入到由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转型的阶段。(2)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仍处于转型初期,未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第四章是环境规制对煤化工企业的影响机制研究,构建政府部门、治污企业、排污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博弈过程和博弈结果。在长期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排污企业成本上升、市场份额缩减,治污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依据理论结果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用实证的方法考察政府部门环境规制强度、企业环保行为和煤化工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环境规制较弱时,由于环保设备投资额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环保表现好的大型企业难以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而环保表现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由于成本较低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当政府部门加强环境规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央环保督察以后,对环保方面表现好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发展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加大了环保方面表现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的压力,对其收入和利润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第五章的重点是研究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发展的影响。本部分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参与煤化工示范项目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和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首先,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工信部网站、上市公司年报、上市公司和试点地区的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确定企业是否参与煤化工示范项目及参与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参与煤化工示范项目的企业信息,形成政府扶持(示范项目)的变量数据;其次,实证检验政府扶持(示范项目)对煤化工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衡量)的影响;最后,实证检验政府扶持(示范项目)对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若样本企业参与了煤化工示范项目,将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支持研发创新活动,而且对申请专利数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转型升级是个长期过程,企业参与煤化工示范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滞后3期时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六章是世界煤化工行业发展历史及政策经验,研究表明全球煤化工产业和经历了兴衰起伏,当前仍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尤其是未来在全球环保共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新煤化工产业未来将遇到环保标准的巨大考验。目前,南非、美国、日本和欧盟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煤化工行业走向高端化的政策。值得我国借鉴的是,国家未来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应当立足于本国的能源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最适宜本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方案,并能够有计划的持续下去,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在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了本文的三点主要研究结论。分别是:(1)国内外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持。未来,清洁能源是全球各国发展的重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对煤化工业走向产业高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阶段性的环保政策不会显着影响市场效率和减少排污,只有强力且持续的环保政策才会加强企业的治污行为,让环境友好型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3)政府扶持政策通过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资来提高企业生产率,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这种影响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效应,对产业政策的正面影响要同时有信心和耐心。
杜欢[6](2020)在《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统计资料显示,管道企业每年由于燃气泄漏、盗用造成的输差约占5%,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不断提升,国家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燃气价格确定及监管要求,要求输差原则上不超过5%,三年内降低至不超过4%。但是埋地管网因其隐蔽性如有腐蚀泄露、私接盗用的情况很难发现,如大范围进行探测排查相应的成本极大,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或需要极大的监测系统投资。因此考虑结合现有监测资源利用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分析,主动发现燃气输配系统异常,是更加经济或在现阶段更契合实际的方法。本文拟通过对部分管段的实际压力监测进行动态水力情况的反推从而确认理论流量,通过与支线管网已知用气末端的流量计量进行对比,对管网压力损失进行水力计算及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并对误差区间进行分析,从而对管网在运情况进行评估,主动发现燃气管网压力损失异常,缩小排查范围,对局部进行探查从而发现埋地管网的私接或异常情况。
顾琴燕[7](2020)在《燃气供销差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对于燃气的需求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燃气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取得经营利润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展目标,但是不合理的供销差会对燃气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供销差管理在燃气企业管理中是基础工作,却也是重点及难点工作。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运营中导致供销差形成的各项原因,提出了相关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为提高供销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助力献策。
贾小平[8](2020)在《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及我国管网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新一轮的能源转型正在蓬勃兴起,在给能源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使能源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应对管网互联互通所带来的危机,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研究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帮助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建立起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提高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质量,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原有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存在不足及日常控制缺失问题,并在原基础上补充了内部控制外部环境的定性指标和财务分析的定量指标。通过财务数据的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财务报表结构和质量的分析及运用管理会计业财融合的思维,建立起与SR公司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依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融合性等原则,梳理相关业务流程,对关键控制点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内部控制有效的保障措施,增强企业自身风险识别及修复能力,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孙云峰[9](2020)在《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背景下,天然气依然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大气环境最现实的能源。松辽盆地的徐深气田作为中国天然气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试采建设以来,特别在大庆油田“以气补油”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处高寒地区、储层品味较差、天然气中CO2含量较高等特征使得该产区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益更具挑战性,地面集输过程中易于形成水合物、集输设施易于发生腐蚀、集输系统设计缺乏标准化,破解降投资、控成本方面的技术难题是实现气田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作为气田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地面集输环节是气田安全、平稳、高效开发的保障。因此,实现集输工艺的优化、集输系统的简化,构建集输工艺模式的标准化,是降本增效、保证高寒地区徐深气田有效开发的重要支撑。开展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针对研究对象徐深气田产区具有村屯、沼泽等不可穿跨越障碍的特点,建立了障碍多边形逼近表征方法和管道绕障路由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考虑障碍对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的影响,以集输站场和管道建设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管网结构特征、站场及管道布局可行性、站场处理气量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含障碍的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求解难点,优势融合混合蛙跳算法和烟花算法,分别提出改进的爆炸算子、改进的变异算子和镜像搜索算子,构建了混合蛙跳-烟花新型智能优化算法(SFL-FW)。根据收敛性定理证明其SFL-FW算法能够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且数值对比实验显示SFL-FW算法相较于同类群智能优化算法优化性能更好、更全面。对于徐深气田某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管网建设总投资减少320.81万元,节约投资比例14.17%,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从气田集输管道选型偏大、管道伴热功率过高的矿场实际出发,以管道建设总投资最小和管道伴热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运行工艺、流动安全、取值范围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考虑模型多目标、多约束、多决策变量及高度非线性的求解难点,融合Max Min策略、拥挤距离策略和约束可行性准则提出混合多样性排序策略,构建了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智能优化算法(MSFL-FW),应用于徐深气田集输管道的优化实例表明,可以节约投资643.44万元,减资比例20.3%,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针对采气管道的水合物防治及系统运行,本文考虑气质、温度、压力及产液因素,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甲醇加注量对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并综合单井投资和运行能耗,对比了电热工艺与注醇工艺在保障高寒地区集气管道平稳、高效运行中的优势及潜力,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17℃后,压力升高时,水合物生成温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在恒定温度、压力下,水合物的生成时间与生成量成线性增长特征,总体生成时间分布在80~100min,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关于天然气组分,同一温度下,天然气密度越大,丙烷、异丁烷含量越多,生成水合物的压力越低;注醇防冻工艺是电伴热集气工艺的接替技术,该工艺单井投资较电伴热能降低65.56%,单井运行成本还能降低16.45%,且注醇防冻工艺适用于管线长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的气井。构建了井间轮换计量、多井加热炉换热的集气系统简化工艺技术,确定了一套轮换计量工艺应不超过10口气井,气量比不超过1:10,单井计量时间宜选择在8h~24h。同时,研究揭示了集气管道的腐蚀行为及成因,认为2205双相不锈钢是最好的耐CO2腐蚀和氯离子应力腐蚀的管道材料,虽然316L不锈钢耐CO2腐蚀能力强,但是对含氯离子介质应力腐蚀非常敏感,所形成防腐技术在含二氧化碳徐深气田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腐蚀隐患,杜绝了腐蚀穿孔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上述对集输工艺及其运行优化的基础上,从优化工艺流程、井站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管阀配件安装形式相结合出发,并与电力、自控、土建、防腐等辅助专业相互配套,按照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统一建设标准、立足基本工况实现系列化的思路,划分井站的典型工况,依据递进补充完善的思想,形成了适合于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标准化设计方法,突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与施工的传统模式,构建了深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标准化模式,并应用于徐深3区块的工程设计中,使设计周期同比缩短20%以上,建设工期同比缩短10%以上。综合研究及工程应用实践认为,结合气田井站布局、集输运行参数、管道防冻、计量分离及防腐进一步优化集输系统,并针对高寒地区地面建设周期受限的事实,进行标准化技术研究,对实现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余沫然[10](2020)在《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与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我国提出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企业污染治理提供了指引,这是继新环保法实施之后又一项重大制度,进一步严格规范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KY煤化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忽略环境成本带来的支出。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报告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积极参与污染防护,依据政策与制度的指引,合理降低企业环境方面的成本,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优势。本文旨在探究出一条能够优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的有效途径,并且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与帮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研究,发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文献大多是环境成本理论的研究,对案例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对具体案例公司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改进优化的研究,本文在环境成本理论基础上,结合KY煤化企业成本效率和生产工艺,对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体系进行优化,引入了环境管理会计(EMA)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进行了应用与效果分析,对比优化前后企业环境成本的构成与支出,发现企业在优化之后环境成本构成更加合理,产品总成本也有所降低。因此本文建议企业提高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改进环境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报告披露。结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环境管理会计(EMA)体系运用于企业实践之中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由此得到的模拟效果结论也证实了产品的总成本相较于传统成本计算结果更低。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对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国内外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对其评述之后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归纳环境成本相关理论,包括环境成本内涵、核算方式、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理论、报告理论等,本章为进一步案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KY煤化企业基本情况,然后说明其产品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以KY煤化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为起点,对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现状进行描述,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优化框架,对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会计记录、环境成本报告等方面,以EMA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优化与建议;第五章对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方案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第六章是结论,首先对论文进行总结,再提出展望与不足。
二、加强计量管理 减少天然气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计量管理 减少天然气损失(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计量管理计量仪表与输差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的计量管理分析 |
1.1 天然气计量管理工作分析 |
1.2 天然气的计量方法分析 |
2 天然气输差控制分析 |
2.1 温度影响 |
2.2 输送设备老化 |
2.3 计量仪器误差 |
2.4 加强输送环节的管理工作 |
3 结语 |
(2)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工业绿色发展与工业绿色效率研究 |
1.3.2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工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效率及相关概念的解释 |
2.1.1 效率与经济效率 |
2.1.2 绿色效率与工业绿色效率 |
2.1.3 绿色效率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4 系统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路径与驱动机理分析 |
3.1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分析 |
3.1.1 工业绿色效率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
3.1.2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分析 |
3.1.3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路径分析 |
3.2 工业绿色效率驱动机理分析 |
3.2.1 工业技术追赶效应 |
3.2.2 绿色结构调整效应 |
3.2.3 环境规制激励效应 |
3.2.4 绿色创新外溢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 |
4.1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EBM模型构建 |
4.1.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分析 |
4.2.1 区域异质性分析 |
4.2.2 行业异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核密度方法 |
5.1.2 马尔科夫链 |
5.2 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2.1 各省市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2.2 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3 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 |
5.3.1 各省市工业绿色效率分布演进 |
5.3.2 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分布演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6.1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动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 空间自相关检验与模型诊断 |
6.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2 模型检验与选择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分析 |
6.3.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基于动态面板的全样本检验 |
6.4.2 分区域样本的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绿色效率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7.1 动态面板模型与数据来源 |
7.1.1 模型设定 |
7.1.2 估计方法选择 |
7.1.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7.2 模型诊断 |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的提升路径 |
8.1 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 |
8.1.1 系统动力学 |
8.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8.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8.2.1 系统边界构建模型选择 |
8.2.2 系统边界确定及基本假设 |
8.2.3 因果回路图 |
8.2.4 系统动力学流图 |
8.2.5 模型方程及参数确定 |
8.3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8.3.1 直观检验 |
8.3.2 运行检验 |
8.3.3 历史性检验 |
8.4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仿真模拟 |
8.4.1 调节参数与情景设置 |
8.4.2 不同路径仿真模拟与比较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展望 |
附录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波动溢出现实背景 |
1.1.2 国际能源市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研究趋势分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市场波动溢出的相关研究 |
2.1.2 尾部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
2.1.3 能源市场风险与波动溢出概述 |
2.1.4 网络分析方法与情景演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3.1 概念界定和理论解释 |
3.1.1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
3.1.2 能源市场波动与波动溢出分析 |
3.1.3 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性与演化性分析 |
3.2 整体趋势下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一般测度方法 |
3.2.1 市场波动建模及其溢出测度 |
3.2.2 整体趋势下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测度模型及其性质 |
3.2.3 基于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分析 |
3.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3.3.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3.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3.4 实证分析 |
3.4.1 波动溢出测度与溢出网络构建 |
3.4.2 溢出网络分析和关键市场识别 |
3.4.3 整体趋势下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4.4 立足情景演化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4.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4.1.1 相关概念界定 |
4.1.2 极端趋势下波动溢出特征及其网络现象分析 |
4.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4.2.1 极端趋势分析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测度 |
4.2.2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情景演化 |
4.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4.3.1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4.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尾部分析 |
4.4.2 尾部分析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 |
4.4.3 新冠冲击与国际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5.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5.1.1 相关概念界定 |
5.1.2 动态趋势下波动溢出的系列特征分析 |
5.2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5.2.1 时变Copula模型及其动态波动溢出测度与分析 |
5.2.2 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网络分析 |
5.2.3 趋势点识别下波动溢出网络的演化分析 |
5.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5.3.1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格局和网络溢出效应 |
5.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态溢出测度 |
5.4.2 国际能源市场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析 |
5.4.3 人工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4.4 曼-肯德尔法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测度与演化分析的能源市场节点管理 |
6.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3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北京经济-能源-排放系统优化政策仿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能源和排放关系研究现状 |
1.2.2 经济—能源—排放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北京经济—能源—排放系统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2.1 北京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
2.1.1 北京经济发展现状 |
2.1.2 北京经济政策分析 |
2.2 北京能源消费现状及政策分析 |
2.2.1 北京能源供需现状 |
2.2.2 北京能源政策分析 |
2.3 北京污染排放现状及政策分析 |
2.3.1 北京污染排放现状 |
2.3.2 北京排放政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经济—能源—排放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模型假设 |
3.2 模型结构分析 |
3.3 模型参数与方程设定 |
3.4 模型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模拟与结果分析 |
4.1 基准情景设定与模拟 |
4.1.1 基准情景设定 |
4.1.2 基准情景仿真模拟结果 |
4.2 政策情景设置与模拟分析 |
4.2.1 情景设置 |
4.2.2 政策情景仿真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环境规制、政府扶持与工业企业发展 ——以中国煤化工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宏观背景:中国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高质量发展是主要逻辑 |
(二)产业背景:产业集中度提升是各行业的普遍现象 |
(三)政策背景:“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煤化工行业的相关研究进展 |
二、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产业政策的概念 |
(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鼓励性和抑制性作用 |
三、环境规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一)环境规制的概念及类型 |
(二)关于环境规制强度设定的研究 |
(三)环境规制对行业发展的可能性影响 |
(四)环境规制对企业影响的研究方法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煤化工业发展历程及政策影响 |
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历史阶段 |
(一)初创时期(1914 年至20 世纪50 年代之前) |
(二)全面发展时期(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之前) |
(三)“从量到质”的转型期(20 世纪70 年代至21 世纪之前) |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1 世纪以来) |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一)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三、当前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一)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受到环境保护的制约和水资源短缺的限制 |
(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受到投资结构不合理和产业布局混乱的制约 |
(三)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受到潜在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影响 |
四、煤化工产业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环境 |
(一)煤化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及相关法律法规 |
(二)煤化工产业政策演变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煤化工企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
一、博弈模型:政府部门、治污企业、排污企业 |
(一)博弈主体的决策目标和决策变量 |
(二)博弈过程和结果 |
二、实证模型:环境规制、环保行为与煤化工企业发展 |
(一)样本与数据 |
(二)模型与变量 |
(三)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四)实证结果 |
三、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检验 |
四、环保督察的动态影响和异质性影响研究 |
五、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发展的影响 |
一、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 |
(一)样本与数据 |
(二)模型与变量 |
(三)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二、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一)样本与数据 |
(二)模型与变量 |
(三)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三、环境规制和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发展的共同影响 |
(一)环境规制和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研发创新的共同影响 |
(二)环境规制和政府扶持对煤化工企业生产率的共同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世界煤化工发展历史和政策经验 |
一、世界煤化工产业发展历史 |
(一)初始阶段(18 世纪后半叶~1930) |
(二)全面发展时期(1930~1945) |
(三)萧条时期(1945~1970) |
(四)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时期(1970 至今) |
二、世界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一)世界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二)世界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经验 |
(一)南非 |
(二)美国 |
(三)日本 |
(四)欧盟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 |
(二)提升环保标准,引导绿色发展 |
(三)加大政府扶持,鼓励转型升级 |
主要参考文献 |
(6)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论文背景及思路 |
1.1 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 |
1.2 北京市天然气总体发展及建设情况 |
1.2.1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规模及建设情况 |
1.2.2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规划建设 |
1.3 燃气供销差的定义以及国内外管理现状 |
1.3.1 供销差的概念 |
1.3.2 国内外燃气供销差管控情况 |
1.3.3 燃气供销差产生的原因 |
1.3.4 控制供销差的管理措施 |
1.4 控制供销差工作中的难点以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2.1 目前水力计算的应用 |
2.2 压力及流量的监测方法 |
2.3 目前北京燃气Gs的工况应用现状 |
第3章 论文研究方法 |
3.1 燃气管道的水力计算 |
3.1.1 燃气在圆管中稳定流动方程式 |
3.1.2 附加压头与局部阻力损失 |
3.1.3 低压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计算公式 |
3.1.4 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沿程压力降计算公式 |
3.1.5 管道水力计算图表 |
3.1.6 天然气黏度和雷诺数 |
3.2 理想状态模型下流量与压力的变化 |
3.2.1 定管道长度压力流量变化曲线 |
3.2.2 层流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2.3 临界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2.4 湍流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3 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 各类数据的监测 |
3.4.1 调压箱压力监测 |
3.4.2 计量仪表 |
3.4.3 流量补偿控制器 |
第4章 低压燃气管道压力与流量变化对比 |
4.1 锅炉房案例1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调压箱出口压力监测数据 |
4.1.3 计量表监测数据 |
4.1.4 局部阻力系数核定 |
4.1.5 计算压力曲线 |
4.1.6 计算压力曲线与实际压力曲线对比 |
4.1.7 计算流量曲线 |
4.2 误差分析 |
4.2.1 计量误差的影响 |
4.2.2 参数选取的影响 |
4.3 对比结果误差修正 |
4.3.1 压力误差计算区间 |
4.3.2 流量误差计算区间 |
4.4 对比结论 |
第5章 低压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 |
5.1 定量分析研究 |
5.2 研究的应用方向 |
5.3 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燃气供销差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燃气供销差的部分形成原因及其分析 |
1. 门站贸易计量差 |
2. 非居民用户计量器具存在的问题 |
3. 居民用户表具存在的问题 |
4. 计量温压补偿因素 |
5. 管理存在的问题 |
6. 管网存在的问题 |
7. 违规用气现象 |
三、浅析崇明公司燃气供销差情况 |
1. 企业管理现状 |
2. 购销差管理现状 |
3. 企业具体案例 |
四、浅析降低燃气供销差的办法 |
1. 加强上游计量的比对复核 |
2. 加强下游计量的管理工作 |
3. 建立健全安检制度 |
4. 加强管网管理 |
5. 加强内部管理 |
6. 加强非法用气管理 |
7. 崇明公司具体措施 |
五、总结 |
(8)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的内容 |
2.1.3 内部控制原则 |
2.1.4 内部控制的作用 |
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理论 |
2.2.1 内部控制有效性定义 |
2.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目标 |
2.2.3 内部控制有效性原则 |
2.2.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2.3 业财融合相关理论 |
2.3.1 业财融合的定义 |
2.3.2 业财融合的原则 |
2.3.3 业财融合的方法 |
2.3.4 业财融合的作用 |
第三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SR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2.1 控制环境 |
3.2.2 风险评估 |
3.2.3 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与沟通 |
3.2.5 内部监督 |
3.3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 |
3.3.1 内部控制有效性判断标准 |
3.3.2 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 |
3.3.3 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 |
3.4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1 发展战略认知不够 |
3.4.2 内控环境尚需完善 |
3.4.3 内控评价频次受限 |
3.4.4 风险评估未有效开展 |
3.4.5 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 |
3.4.6 信息化程度和系统性不足 |
3.4.7 内控监督执行不到位 |
3.4.8 缺乏动态调节机制 |
第四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选取 |
4.1.1 业财融合评价方法选取的原因 |
4.1.2 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要素的融合性 |
4.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构建 |
4.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 |
4.3.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3.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性指标设计 |
4.3.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量指标设计 |
4.3.4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效果 |
4.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性指标评价效果 |
4.4.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量指标评价效果 |
4.4.3 业财融合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效果 |
4.5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问题解决 |
4.5.1 运用管理会计实现目标牵引 |
4.5.2 增加外部环境评价指标 |
4.5.3 内控评价频次可以灵活调整 |
4.5.4 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
4.5.5 建立事前和事中控制流程 |
4.5.6 提高信息化程度 |
4.5.7 有效执行内控监督程序 |
4.5.8 增强内部控制的自我动态调节功能 |
4.6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果 |
第五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的保障措施 |
5.1 内部控制环境类保障措施 |
5.1.1 完善组织架构 |
5.1.2 细化发展战略 |
5.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1.4 增强文化凝聚力 |
5.2 内部控制有效性控制活动类保障措施 |
5.2.1 提高预算管控 |
5.2.2 规范销售行为 |
5.2.3 强化资金管理 |
5.2.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5.2.5 规范项目管理 |
5.2.6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
5.3 内部控制有效性控制手段类保障措施 |
5.3.1 加强合同管理 |
5.3.2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
5.3.3 优化信息系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1.2.2 天然气集输技术及管网建设 |
1.2.3 高含CO_2气井集气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
1.2.4 天然气集输站场工艺优化及标准化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障碍条件下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 |
2.1 障碍表征及绕障路由优化 |
2.1.1 障碍表征 |
2.1.2 点与多边形的关系判定 |
2.1.3 绕障最短路优化 |
2.2 障碍条件下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模型建立 |
2.2.1 集气流程和拓扑结构基本概况 |
2.2.2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
2.2.3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
2.2.4 完整数学模型 |
2.3 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的全局优化求解 |
2.3.1 基本烟花算法和混合蛙跳算法 |
2.3.2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原理及主要算子 |
2.3.3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2.3.4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求解性能分析 |
2.3.5 基于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
2.4 拓扑布局优化技术应用 |
2.4.1 布局区域基础信息 |
2.4.2 含障碍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
3.1 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
3.1.1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建立 |
3.1.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
3.1.3 完整优化模型 |
3.2 基于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
3.2.1 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构建 |
3.2.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
3.3 规划方案优化辅助平台开发 |
3.3.1 软件总体框架 |
3.3.2 软件运行环境 |
3.3.3 数据库构建 |
3.3.4 软件功能模块 |
3.4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技术应用 |
3.4.1 气田集输管网基础信息 |
3.4.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研究 |
4.1 井间轮换分离计量技术原理 |
4.2 多井加热炉换热技术原理 |
4.3 升一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运行试验 |
4.3.1 计量分离工艺优化简化研究 |
4.3.2 多井加热炉换热工艺研究 |
4.3.3 井间轮换计量试验 |
4.3.4 优化简化运行试验效果 |
4.4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气管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 |
5.1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
5.1.1 实验装置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介质 |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 电热集气工艺试验 |
5.2.1 技术原理 |
5.2.2 试验内容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注醇集气工艺试验 |
5.3.1 试验内容 |
5.3.2 试验效果 |
5.3.3 运行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气管道腐蚀行为及防腐效果评价研究 |
6.1 腐蚀行为及成因 |
6.1.1 气井腐蚀影响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 |
6.1.2 地面工艺腐蚀影响因素 |
6.1.3 腐蚀影响因素界限范围确定 |
6.2 防腐对策研究与评价 |
6.2.1 缓蚀剂加注 |
6.2.2 防腐材质 |
6.3 防腐涂层评价和优选 |
6.4 防腐技术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徐深气田集输工艺标准化设计模式研究 |
7.1 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
7.1.1 减轻劳动强度,保证设计质量 |
7.1.2 加快材料和设备采办进度 |
7.1.3 可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
7.1.4 奠定预制化制造、组装化施工的基础 |
7.2 标准化设计的现状 |
7.2.1 国外标准化设计现状 |
7.2.2 国内标准化设计现状 |
7.3 标准化设计基本思路 |
7.3.1 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需要标准化设计 |
7.3.2 标准化设计需要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
7.3.3 标准化设计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 |
7.3.4 标准化设计需要立足工况实现系列化 |
7.4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研究 |
7.4.1 深层气田井场标准化设计 |
7.4.2 深层气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
7.5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应用与评价 |
7.5.1 徐深3井区产能建设工程概况 |
7.5.2 标准化设计的应用及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环境成本理论概述 |
2.1 环境成本内涵 |
2.1.1 环境成本概念 |
2.1.2 环境成本特点 |
2.2 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2.2.1 生命周期成本法 |
2.2.2 作业成本法 |
2.3 环境管理会计(EMA)核算体系 |
2.3.1 EMA定义与特征 |
2.3.2 EMA成本核算 |
2.3.3 EMA核算流程 |
2.4 环境成本报告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社会责任成本理论 |
3 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现状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1.1 企业背景介绍 |
3.1.2 产品生产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
3.1.3 公司面临的环境问题 |
3.2 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现状 |
3.2.1 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
1. 企业生产成本构成 |
2.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
3.2.2 环境成本报告现状 |
3.3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存在的问题 |
3.3.1 环境成本确认不全面. |
3.3.2 环境成本计量方法选取不恰当 |
3.3.3 环境成本分配不合理 |
3.3.4 环境成本账务记录不清晰 |
3.3.5 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成本报告 |
4 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的优化与建议 |
4.1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
4.1.1 企业EMA体系适用条件研究 |
4.1.2 企业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
4.2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建议 |
4.2.1 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 |
4.2.2 改进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
4.2.3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
1.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 |
2.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 |
3. 企业环境成本分配 |
4. 企业环境成本账务处理 |
4.2.4 完善环境成本报告披露制度 |
1. 环境成本报告编制原则 |
2. 环境成本报告编制方式 |
3. 环境成本报告内容 |
5 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方案的应用 |
5.1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方案的应用 |
5.1.1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 |
5.1.2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 |
1. CO_2排放量计量 |
2. SO_2排放量计量 |
5.1.3 企业环境成本分配 |
5.1.4 企业环境成本的账务处理 |
1. 废弃物和排放物 |
2. 预防和环境管理成本 |
3. 环境收益 |
5.1.5 企业环境成本报告 |
1. 环境成本信息说明表 |
2. 环境成本汇总表 |
3. 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
5.2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优化方案效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强计量管理 减少天然气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计量管理计量仪表与输差控制分析[J]. 杨建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14)
- [2]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荣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3]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D]. 陈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北京经济-能源-排放系统优化政策仿真模拟研究[D]. 朱安丰.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5]环境规制、政府扶持与工业企业发展 ——以中国煤化工行业为例[D]. 司传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6]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D]. 杜欢.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7]燃气供销差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 顾琴燕.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12)
- [8]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 贾小平.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9]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D]. 孙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10]KY煤化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报告研究[D]. 余沫然.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