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与中药的关系及其特点

藏医药与中药的关系及其特点

一、藏医与中医的关系及其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申淼新,仵恒立,杨双双,童晓鹏[1](2021)在《藏医药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病因理论的异同浅析》文中提出藏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础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诸多不同。因此,了解藏医药与中医药之间基础理论及病因学的异同,对于分析藏医药理论及更好地运用藏医药理论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现当代社会中的藏医药的发展亦有一定的辅助功能。本文对藏医学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病因的异同做初步的分析,以期对藏医药的发展及应用尽绵薄之力。

宋宁[2](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翁思议[3](2021)在《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挖掘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彝医药防治GA的临床研究。3.为进一步研究彝医药治疗GA提供临床依据,为治疗GA的彝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收集急性期GA受试者120例,间歇期GA受试者120例,各期分组采用随机对照法,急性期分治疗组60例(妙茯止痛颗粒)、对照组60例(秋水仙碱片),用药5天;间歇期分治疗组60例(泄浊化瘀颗粒)、对照组60例(苯溴马隆片),用药12周。观察并记录各期在用药前后的疗效指标(UA、ESR、CRP)、肝肾功(AST、ALT、BUN、CR)、血常规(WBC)、血糖(GLU)、电解质(K+、NA+)、尿常规(尿PH)及彝医证候积分等,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结果:急性期: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对照,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UA、ESR、CRP水平方面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彝医证候积分疗效更显着(P<0.05),但降低ESR、CRP水平方面,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0.05),而在降低UA水平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综合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93.3%更优于治疗组88.3%(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尿常规)组内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出现腹泻、胃脘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更多(P<0.05)。间歇期:1.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UA、ESR、CRP水平方面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仅在降低UA水平上具备统计学差异(P<0.01),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ESR、CRP水平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ESR、CRP水平上疗效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UA水平上对照组疗效更显着(P<0.01),而两组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上疗效相当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间歇期GA急性复发次数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但UA≤360μmol/L达标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UA达标受试者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尿常规)组内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出现腹泻、胃脘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更多(P<0.05)。结论:1.妙茯止痛颗粒能有效治疗急性期GA,在改善彝医证候的同时可以降低炎性指标(ESR、CRP),且相对于秋水仙碱片治疗更具安全。2.泄浊化瘀颗粒能很好地改善间歇期GA症状、炎性指标(ESR、CRP)和UA水平,减少急性发作频率,且安全性较苯溴马隆片高。3.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GA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成瑞雪[4](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说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柳伟昌[5](2020)在《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以及对中医药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一个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推动有条件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乡镇地区建立起多个天然中草药种植基地。然而,中药材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使得我国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难以承载大规模的交易活动。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元素的多方面渗透,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单一、陈旧的交易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此外,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兴起给一些有着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一些地区试图将中医药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尝试建设一种集中医药贸易与健康旅游两大主题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本文从这类相对新型的中医药商贸综合体多业态、多功能的属性特点入手,针对其面临的区位选择、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空间营造等问题,开展初步研究,探讨了适合乡镇的中医药产业及健康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商贸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同时对湖北省蕲春县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在建项目展开综合分析,为同类中医药商贸综合体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全文由六个章节所组成。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传统中药材市场的现状与转型问题,对药旅融合的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区分研究对象与其他相近综合体的不同之处;第二章是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前期策划分析,包括区位选择、商贸综合体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以及目标人群的分析。第三章从布局形态选择、功能分区方式、交通组织规划和旅游景观营造等方面对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总体规划设计分析论述;第四章主要提出为中医药贸易功能所服务的三个核心功能区的相关设计策略,重点包括仓储物流区、会展交流中心、中药材专业市场三部分的功能构成、空间组合形式和旅游设计;第五章对正在建设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规划设计实例进行研究,探寻其前期策划以及规划设计的思路与创新;第六章为结语部分,主要探索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新功能。

张龙剑锋[6](2020)在《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整理哈尼族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和治疗经验,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哈尼族医药治疗骨伤疾病单验方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传承和保护哈尼医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数据检索的方式,收集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单验方,并在规范整理单验方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分析对哈尼族治疗骨伤疾病单验方进行分析,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哈尼族擅长运用多种哈尼民间药材治疗骨伤疾病,各地区哈尼族治疗骨伤疾病有各自用药特色;收集到哈尼族治疗骨伤疾病的外治单验方60首,内治单验方18首,并分析出单验方中的高频用药以及高频用药物组合。结论:1、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以伤口止血、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外敷药物等外治方法为主,并辅助以煎剂、酒剂、散剂、食疗等内治。2、分析得出外治单验方中运了129味哈尼药,和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哈尼药从高到低依次是叶上花、大麻药、杜仲、血满草、藤仲、飞机草、歪叶子兰、重楼、鱼子兰、三条筋;内治单验方中运用57味哈尼药,频次最高的8味哈尼药从高到低依次是苏木、金毛木通、伸筋草、水蛭、萝芙木、透骨草、骨碎补、黑骨头。3、分析单验方的药物关联组合,得到外治单验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关联组合是“血满草、叶上花”,其次是“飞机草,大麻药”、“接骨树,大麻药”、“鱼子兰、叶上花”;内治单验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关联药物组合是“苏木,金毛木通”、“透骨草,黑骨头”。

张光云,段小花,陈普[7](2019)在《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况》文中认为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藏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民族特色,疗效显着,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近些年藏医药在治疗痛风上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以期为藏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进一步研究痛风和挖掘治疗痛风的新药提供参考。

刘东[8](2019)在《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研究》文中指出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元朝以前的北京地区,基本上是以边疆地区的状态存在的,辽金时期北京地区一度成为中国北部的政治中心,直至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建都,北京第一次成为中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当时的北京地区成为多文化交融、碰撞的中心地带。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地区均为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交汇点,在不同族群的频繁接触中,医学知识与药物实现了互融互通。时至今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2011年,“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成为北京的城市精神,体现出北京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的宽广胸怀和开放心态,这种精神和情怀的形成,与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的地域、文化特点息息相关。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北京,以元朝民族医学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史为入手点,梳理和勾勒这一时期民族医学和汉族中医学在北京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期待以此个案研究展现北京文化“多元融通”和民族“和合共生”的独特魅力。元朝的北京地区承载了元朝“首都”的功能,这一区域内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各方资源的汇聚,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都是在“首都”功能下才得以出现的,这也是元朝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这一研究为断代史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元朝,即1271-1368年,兼及1206-1271年的大蒙古国时期。今天的“北京”在元朝及其以后均经历了所辖区域一系列在地理范畴上的变化,而“民族医学”的概念更是晚出,两者都不是元朝当时所使用的称呼。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体现元朝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中的历史事件及其分析也均是站在元朝社会历史背景下做出的,但为了更好地表述研究所聚焦的区域和内容,在文题中借鉴了现代的表述方式,以期更清晰地指明研究的主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史学研究的方法,依据的史料主要有4类,第1类是医药古籍;第2类是正史、政书类;第3类是元人文集中的相关史料;第4类是方志、笔记、杂剧类等。同时,利用元朝医药卫生文物遗存展开综合性研究,以便从另一个侧面验证或补充史籍文字的记载。元朝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形成,主要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期间,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传统的制度为主体,同时又承袭大量蒙古旧制揉合而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元朝整个社会行政、军事、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其影响也反映在医学领域中。从元朝惠及“医户”的户籍制度中,可以看到元朝统治者对医生的重视,为当时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对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朝医事制度是作为国家医学管理制度存在的,并不是当时元大都这一地域概念所承载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元大都作为当时首都的功能。然而,从这些制度中,尤其是中央相关医学机构的设立中,能够看到元朝多元民族医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承袭金朝太医院的基础上,提高太医院的官职级别和官员品级;扩张补设下属机构,提高架构;在官员民族构成上呈现了多民族共现的局面。②创建专门的回回医机构一一广惠司及回回药物院,用来“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这体现了元朝对回回医学的重视,以及其对非本民族医学极大的包容。③设立御药院,负责煎熬制作药品,并增加了专门管理进贡药品的功能。④在医学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医学教育的执行机构上,均有所调整,创建医学提举司,首次采用考试来决定行医资格;建立三皇庙学制度,确定医学教学内容,调整医学分科,显示出元朝统治者对医学发展做出的种种努力。元朝北京地区存在的医学主要包括回回医学、汉族中医学和藏医学。元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进入大都,带来了西方的医学。同时大都作为元朝陆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和终点站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大量的商品和药物在大都汇聚。在此历史背景下,民族医学与汉族中医学互相有所融合,汉族中医学也对民族医学的精华进行了吸收。①《饮膳正要》一书所承载的内容为食疗学营养学内容,食物是民族交流的名片,是带动文化互通、科技互通的有效媒介,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②在蒙古西征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回回药方》应运面世,其内容大多承袭阿拉伯医学(希腊医学)与波斯医学,撰写方式采用汉例,体现了中外医学的交流与融合。③汉族中医学立足于本身原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民族医学的精华,如《御药院方》广用香药于美容领域;元代骨伤科首次成为独立的一科,《世医得效方》将骨伤科单独论述,这体现了骑射民族的特点。④藏蒙医学的交流在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中并没有看到太多的详细记载,然而,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可以清晰看到藏医学在北京地区的发展,以及对蒙医学产生的影响,说明元朝藏医学开始播撒并深植于北京地区的民族文化之中。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一统前提下民族医学多元共存和互相促进的格局。元大都医药文物与墓葬遗存也可以展示这一时期北京地区民族医学的风貌。目前己知的相关文物十分有限,关系比较密切的有耶律楚材墓和万松老人塔,天圣针灸铜人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石以及铁可父子墓。通过耶律楚材墓及铁可父子墓,可以更深地了解元朝的政治特点、医事制度和丧葬习俗;元朝对于天圣针灸铜人的修复使其得以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于医学的重视,亦是对汉族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元朝遗存的医事文物虽然不多,但是也能展现这一时期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此外,通过搜集和挖掘各种史料中的零散记载,可从另外一些侧面看到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的特点。例如,在法医学方面,出现了现存最古老的验尸文件《检尸法式》,是记载尸体外表检验结果与结论的官方文件。元朝政府在刑部司狱司中设有医生,专门为病囚治病。元杂剧作为元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承载了部分医药内容。在饮食上,蒙古族入住北京后,在保持其特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承袭了宋、金两朝饮食生活的礼仪制度,接受了汉人的饮食文化。在日常生活卫生方面,元代皇宫中设有多处浴室和厕所;在城市建设上,元大都建立了先进的排水设施;在丧葬方式上,元大都在葬俗上承袭了金中都之例,贫民百姓和一些汉人贵族官吏多采用火葬;一些少数民族,如铁可为色目人,却依汉人的埋葬习俗,进行土葬。综上所述,元朝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同时与外界又有着广泛交流的时代,在繁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既输出了中国的文化,又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从而使其科技、文化都具有多民族性和世界性。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历史朝代中,北京地区成为各民族医学汇集的核心区域,这种汇集不仅仅是医学本身的,也表现在医事制度、医学文化,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习惯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民族医学知识的交流与融合,用其不同的展现方式,贯穿于元大都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汉族中医学、回回医学、藏医学等交汇在一起,多元并存,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在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上,上承唐宋,兼容辽金,结合元朝自己的制度;参与医学实践的人物,汉人、蒙古人、色目人各自发挥了自己的医学特长,用不同的方法诊治疾病;在治病手段上,药治、食疗、针灸、外治,异彩纷呈,有些未见载于中医古籍;在药物的运用上,既有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药物,也有不同民族独立使用的特色药物;在方剂的使用上,有许多不见载于中医古籍的方剂;在医学成就上,既有多元食疗文化知识的结晶——《饮膳正要》,也有吸取了阿拉伯医学的经验而骨伤科发展的《世医得效方》;在遗址遗存,或多或少的佐证了文献的记载。通过对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北京对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城市特性。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民族医学的交流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元朝北京地区各民族医学交融的历史将为深化各国各民族医学交流,互通友谊,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益的借鉴。

孙建强[9](2019)在《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家经济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消费方式随之产生转化,对健康的关注日益突显,健康服务需求也不断上升,以放松身心、养生保健为内容的健康旅游受到人们的欢迎。地处我国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由于地理条件特殊,自然环境独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热温泉、高原冰川、林地河谷、民俗风情等地域色彩鲜明,其中藏医药文化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与其他各类资源相互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功能多样的健康养生旅游服务项目。近年来,西藏的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向产业优势转变,开发出藏医药业、旅游业和特色食品类等特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创新协同发展理念,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区已经将发展和继承藏医药文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藏医药文化旅游项目逐渐受到瞩目。本文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研究背景,将体验经济学理论、区域和空间理论、全域旅游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结合西藏拉萨、那区等地调研的前提下,系统梳理了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资源、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利用状况,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咨询相关领域专家,为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打下基础。在研究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时,总结出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各种不足,包括资源融合度不高、产业间合作不深入、品牌优势不明显、宣传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欠缺等。又结合问卷调查,对游客的旅游目的和意愿进行研究,分析游客偏好。根据西藏各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和发展前景,创新发展模式,本文提出整合特色优势,对旅游产品进行主题定位,增加藏医药文化旅游服务项目的发展思路。最后,文章从发挥政府职能、深化产业间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对策建议,以期打造既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能满足游客需求的特色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一方面促进藏医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另一方面,拉动西藏自治区旅游经济增长。同时,为其他地区开发健康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席玉婷[10](2019)在《藏医传承在民间 ——以果塔家族和宗萨医疗组织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藏医的实践与传承在古今藏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有别于寺院曼巴扎仓经院和政府官办学校教育,民间藏医生一般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实践场域中,通过家族或者个人间收徒授学的方式来传承医学。延续至今的民间藏医生们用他们的生平展现着“居”(Rgyud,Lineage)即传承的完整过程。作为藏医传承谱系得以延续的一大传统,她具有独特的传承和研究价值。藏医学识的传承在医疗与制药的实践等中得以实现,包括采药、药物配置以及放血、火灸等常用疗法,其所涉及的文化和技术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藏医的传承。诸如藏医根本医典《四部医典》等文本的研习固然是获得经典医学知识的基本途径,但通过直接的观察、师者的指导、经验的累积才能达到真正行医的状态。学徒通常住在老师家中观察和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医疗活动的诸多方面,朝夕相处使得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关系并建立起长久的社会联系,在医学资源交流和日常交往互动上彼此支撑。一位被社会认可的“正宗”医生须从老师或上师那里得到需要的“旺隆”的加持和“口传”等仪式的支持,这种力量源于自古“口耳相传”的人类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以及佛教的大传统。正是这些仪式保证了藏医“一脉相承”的传承特点,同时又为实践的合理性提供可以追根溯源,从未间断的依据。而为了延续传统和保持高尚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严格选取传授对象,通过“秘密知识”的方式进行选择性传承,以确保医药利益众生和治病救人的基本理念不被改变。除了学识传承,医德传承为历来藏医所重视与强调,佛教慈悲为怀与利益有情等的基本信念和伦理和践行方式为藏医医德所要达到的道德高度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源和权威。而在现今社会,相比起被大众所熟知的普通医疗实践,藏医的民间的传承面同样也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理解民间具有资质的藏医如何以传统方式传承者这一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哲学、文化渊源和价值取向,发挥民间藏医服务社会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二、藏医与中医的关系及其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医与中医的关系及其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藏医药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病因理论的异同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藏医药理论
    1.1 藏医药理论的产生与基础
    1.2 藏医药理论的发展
2 藏医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异同
    2.1 藏医与中医的区别
    2.2 藏医与中医的联系
3 结语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导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藏医经典着作
        二、藏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藏族医学分布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壮医经典着作
        二、壮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壮族医学分布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回医经典着作
        二、回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回族医学分布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一、研究方案
    1.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彝医诊断依据
        1.3 GA 分期标准
        1.4 彝医证候诊断标准
        1.5 病例纳入标准
        1.6 病例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8 患者入选情况
    2.研究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急性期药物治疗
        2.3 间歇期药物治疗
    3.观察指标
    4.疗效评价标准
    5.不良事件观察与判断
    6.伦理性原则
    7.质量控制
    8.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急性期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
    2.急性期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
    3.急性期综合疗效比较
    4.间歇期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
    5.间歇期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
    6.安全性分析
    7.不良反应分析
三、讨论
    1.彝医学和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2.证型的选择依据
    3.彝医协定处方的选方组方分析
    4.现代药理学研究
    5.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1 急性期一般资料分析
        5.2 急性期彝医证候积分分析
        5.3 急性期疗效指标(UA、ESR、CRP)分析
        5.4 急性期综合疗效分析
        5.5 急性期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5.6 间歇期一般资料分析
        5.7 间歇期彝医证候积分分析
        5.8 间歇期疗效指标(UA、ESR、CRP)分析
        5.9 间歇期痛风急性复发次数、血尿酸达标率分析
        5.10 间歇期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民族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1 1977 年ACR急性GA分类标准
附表2 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附录1 彝医主症、体征积分分级量化指标(VAS评分)
附录2 实验室检查
附录3 临床研究合并用药记录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一、调出方(卖方)
        二、调入方(买方)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医药商贸综合体
        1.2.2 药旅融合的涵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前期策划分析
    2.1 影响区位选择的综合因素
        2.1.1 中医药文化
        2.1.2 政策导向
        2.1.3 交通条件
        2.1.4 中药材资源
    2.2 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建设对区位所产生的影响
        2.2.1 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2.2.2 对交通状况的影响
        2.2.3 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2.3 目标人群及需求分析
        2.3.1 中医药贸易目标人群
        2.3.2 康养旅游目标人群
        2.3.3 科普教育目标人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总体规划设计
    3.1 总体布局形态
        3.1.1 阵列式布局
        3.1.2 围合式布局
    3.2 功能分区规划
        3.2.1 功能分区布置
        3.2.2 功能分区原则
    3.3 交通组织规划
        3.3.1 交通类型分析
        3.3.2 道路等级划分
    3.4 旅游景观营造
        3.4.1 主要旅游景观要素的设计
        3.4.2 旅游景观小品的专项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核心功能区设计
    4.1 中医药仓储物流区的设计
        4.1.1 功能构成
        4.1.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设计
        4.1.3 消防设计
    4.2 中医药会展交流中心的设计
        4.2.1 功能构成
        4.2.2 会展空间组合形式设计
        4.2.3 旅游导向设计
    4.3 中药材专业市场区的设计
        4.3.1 功能构成
        4.3.2 商铺组合形式设计
        4.3.3 旅游功能的融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李时珍国际医药港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5.1 项目基本概况
    5.2 区位选择优势
        5.2.1 交通条件便捷
        5.2.2 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5.2.3 中药材资源丰富
    5.3 总体规划设计
        5.3.1 具体选址
        5.3.2 功能配置与分区
        5.3.3 交通组织规划
        5.3.4 旅游景观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的研究
    一、研究资料
        (一)文献收集
        (二)实地调研
        1、哈尼族民间医生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2、哈尼族民间医生访谈
        3、民间药市调研
    二、研究方法
        (一)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的广泛收集
        (二)验方规范整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药物规范整理
        4、验方整理录入
        5、数据挖掘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实地调研案例
        (二)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技法
        1、理筋整骨疗法
        2、拔罐疗法
        3、按摩疗法
        4、贴敷疗法
        5、药浴疗法
第三部分 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一、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疾病总的用药特点
    二、哈尼族治疗骨伤疾病外治单验方的用药特点
        (一)外治单验方中常用药物的药味频数与频率
        (二)外治单验方中常用药物的药性频数与频率
        (三)外治单验方中常用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三、哈尼族治疗骨伤疾病内治单验方的用药特点
        (一)内治单验方中常用药物的药味频数与频率
        (二)内治单验方中常用药物的药性频数与频率
        (三)内治法单验方中常用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一、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研究
        (一)哈尼族对于骨伤疾病的认识
        1、二统学说
        2、“土杰毛若,毛若土杰”理论
        (二)哈尼医药对骨伤类疾病的治疗
        1、治疗主体:哈尼医生
        2、疾病诊断
        3、分期治疗
        4、治疗方法
    二、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一)单验方分布
        (二)用药频次
        (三)药味与药性
        (四)常用药物关联组合
        (五)其他特点
第五部分 总结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二、展望
附录
    一、课题相关医药书籍表
    二、汇总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常用药
    三、哈尼医药调研涵
    四、哈尼族民间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和验方调研收集表
    五、部分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
附件
感谢

(7)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研究
2 临床研究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综合疗法
3 实验研究
4 结语

(8)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元朝以前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发展情况概述
    1.1 远古至秦汉时期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3 宋辽金时期
    1.4 小结
2 兼具多种文化特点的元朝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2.1 中原王朝传统制度与蒙古族旧制的结合
    2.2 户籍制度与医学的发展
    2.3 宗教对元朝社会的影响
    2.4 小结
3 融合性医事制度的建立
    3.1 太医院地位提升
    3.2 广惠司及回回药物院的创建
    3.3 御药院功能增加
    3.4 医学教育相关机构的调整
    3.5 小结
4 多元医学汇聚元大都
    4.1 多元食疗文化知识的结晶—《饮膳正要》
        4.1.1 承中华医理,施饮膳正味
        4.1.2 融民族特色,重动物药材
        4.1.3 药膳处方中善用香料
        4.1.4 釆各族珍奇,司宫廷饮膳
        4.1.5 创蒸馏新法,酿优质药酒
    4.2 阿拉伯、波斯医学知识的汇集—《回回药方》
        4.2.1 内容基本承自阿拉伯医学和波斯医学
        4.2.2 撰写方式借鉴传统中医体例
    4.3 外来医学为汉族中医学所吸收与借鉴
        4.3.1 《御药院方》对香药的重视
        4.3.2 《世医得效方》对骨伤科的发展
    4.4 藏医学落地生根
    4.5 小结
5 医药文物与墓葬遗存
    5.1 耶律楚材墓
    5.2 天圣针灸铜人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石
    5.3 铁可父子墓
    5.4 小结
6 其他
    6.1 法医与狱医
    6.2 元杂剧中的医学内容
    6.3 起居与饮食
    6.4 卫生习惯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医学史料汇编
附录2 《南村辍耕录》医学史料汇编
致谢
个人简历

(9)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战略下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新机遇
        1.1.2 旅游业发展迅猛
        1.1.3 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藏医药文化
        2.1.2 健康旅游
        2.1.3 藏医药文化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体验经济理论
        2.2.2 区域和空间结构理论
        2.2.3 全域旅游理论
3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3.1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3.1.1 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3.1.2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发展现状
    3.2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2.1 龙头牵引动力强劲
        3.2.2 点式发展各地分散
        3.2.3 特产丰富市场繁荣
        3.2.4 时令差异季节性强
    3.3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不足
        3.3.1 资源整合度不高
        3.3.2 品牌优势不突出
        3.3.3 配套服务欠完善
        3.3.4 市场规范待健全
4 游客意愿调查及产品定位分析
    4.1 游客购买意愿分析
        4.1.1 藏医药文化认知程度的影响
        4.1.2 游客对藏医药文化的认知渠道
        4.1.3 游客出行优先考虑因素
        4.1.4 旅游动机基本内容偏好
    4.2 藏医药文化特色资源与旅游产品定位
        4.2.1 藏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点
        4.2.2 藏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定位
5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5.1 完善藏医药文化旅游政策支撑
        5.1.1 运用调控手段发挥政府职能
        5.1.2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5.2 优化藏医药文化旅游宏观设计
        5.2.1 依据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分区
        5.2.2 推动交流合作深化产业发展
        5.2.3 促进文旅融合加快产品转化
    5.3 提升藏医药文化旅游知名度
        5.3.1 打造经典品牌开发精品项目
        5.3.2 重视广告效应增加宣传投入
        5.3.3 扩展推广范围走国际化道路
    5.4 建立藏医药文化旅游保障机制
        5.4.1 注重教育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5.4.2 完善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0)藏医传承在民间 ——以果塔家族和宗萨医疗组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 田野点的地理环境和藏医药历史
第一章 果塔藏医家族
    第一节 阿池的圣迹、村落及八邦寺
    第二节 果塔藏医家族渊源
    第三节 第五代果塔藏医彭措热登的医学学习与实践史
    第四节 更大范围的授徒活动:师徒传承
第二章 宗萨医疗组织
    第一节 麦宿田野点
    第二节 宗萨藏医院创建者洛热彭措及其传承脉络
    第三节 宗萨的医疗实践场域
    第四节 民间藏医传承的一种现代变迁:宗萨藏医药师承学院
第三章 实践中传承:藏医传统实践方式的民间延续
    第一节 尿诊与脉诊
    第二节 药材与药丸
    第三节 药方与配方
    第四节 外治疗法
    第五节 欧曲佐塔
第四章 藏医学识传承:过程、方法与要义
    第一节 成为徒弟和获准行医
    第二节 《四部医典》
    第三节 基于实践的学习
    第四节 秘诀的传承
    第五节 传承要义:藏医中的“旺隆”
第五章 藏医医德:传之于承的灵魂所托
    第一节 传统典籍中的道德观
    第二节 《四部医典》中对医德的论述
    第三节 医德的内化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藏医与中医的关系及其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医药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病因理论的异同浅析[J]. 申淼新,仵恒立,杨双双,童晓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2)
  •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3]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翁思议.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药旅融合型中医药商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例[D]. 柳伟昌.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6]哈尼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特色疗法的整理研究[D]. 张龙剑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况[J]. 张光云,段小花,陈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5)
  • [8]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研究[D]. 刘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孙建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藏医传承在民间 ——以果塔家族和宗萨医疗组织为中心[D]. 席玉婷.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藏医药与中药的关系及其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