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瓜米“三杂”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油瓜米“三杂”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一、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晴[1](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耿中耀[2](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吴凯[3](2019)在《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对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另一方面就需要激发乡村地区经济活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农民安居乐业。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则在盘活乡村资源、调动社会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归纳、整理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同时结合对多重产业融合与空间集聚发展相关理论的归纳、研究,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科学路径,为进行相关案例研究打下基础。第二,基于相关理论的整理,通过对于同类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明确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科学、可行的途径和要规避的常见误区,并且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基础与自身研究经历,进行提炼、概括,提出了资源融合与空间集聚视角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的模式和框架流程图,以此来丰富相关理论并指导项目实践,也为今后的同类型规划提供借鉴。第三,通过选取笔者全程参与的实证案例——溧阳市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策划规划,对总结出的结论以及提出的一般性模式进行系统验证,进一步地阐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的内在性规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完成了规划策划方案的编制,全面具体地展示规划的内容成果。

郑伟[4](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涂美忠[5](2004)在《湖北国有农场作物种植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世易组织,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加之中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市场大农业体系,加快国有农场农业模式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国有农场的小康,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本文剖析了加入WTO对湖北省种植业生产将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较为系统、客观地介绍与分析了湖北国有农场的种植业生产基本情况及其现状、特点和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国有农场对湖北农业发展的作用以及种植业在国有农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回顾总结了湖北国有农场作物种植模式的演变历程与经验,分析了湖北省三个不同区域国有农场的综合环境特点,并依照因地制宜、市场需求、优势作物、避灾保收等原则,依托国有农场资源、科技、规模、产业、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等优势,建立了一套适合与湖北不同区域国有农场的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对这些种植模式的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这些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可进一步优化国有农场的种植结构,增加职工收入,繁荣农场经济,实现国有农场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场小康进程,并为全国国有农场和我省农村农业的发展起到示范、试验、带动和促进作用。

李清,王继红[6](2000)在《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根生,董道平,刘兵[7](1998)在《“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芜湖县属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栽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67~5.00万hm2。为稳定粮食总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走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路子,我县自1992年起开展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通过3a的试验研究与技术完善,...

卢碧林,洪秀明,张毅,史方春[8](1998)在《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模式的经济效益与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三杂配套连作是在油—稻—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卢碧林,洪秀明,梁广齐,史方春,钟正发,张毅[9](1998)在《江汉平原“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三杂”配套连作是在“油——稻——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江汉平原的“三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提出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黄寅虎[10](1992)在《“三杂”配套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益阳地区1988年提出开辟稻田三季杂种优势(即杂交油菜、杂交早稻、杂交晚稻利用的新领域)到1990年三年全区累计种植面积22.3万亩。其中,秦油2号平均亩产135.2 kg,杂交早稻平均亩产485.6kg,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98.7kg.其技术要点为:优化组合配套,采用“双两大”加小苗喷施多效唑,适时适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管理,适时收割。

二、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1.1.2 现实需求
        1.1.2.1 环境需求
        1.1.2.2 大众需求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实地调研法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1.3.2.4 归纳分析法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5 论文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产性景观
        2.1.2 生态循环农业
        2.1.2.1 生态农业
        2.1.2.2 循环农业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2.2 相关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概况
        2.3.1.1 发展脉络
        2.3.1.2 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概况
        2.3.2.1 发展脉络
        2.3.2.2 研究进展
        2.3.3 文献总结
        2.3.3.1 现存不足
        2.3.3.2 发展趋势
    2.4 案例分析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2.4.1.1 项目概况
        2.4.1.2 规划布局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1.5 经验总结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2.4.2.1 项目概况
        2.4.2.2 规划布局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2.5 借鉴经验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2.4.3.1 项目概况
        2.4.3.2 规划布局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3.5 借鉴经验
        2.4.4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3.2.2.1 生态保育型
        3.2.2.2 休闲观光型
        3.2.2.3 互动体验型
        3.2.2.4 科普教育型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3.2.3.1 原生型
        3.2.3.2 再生型
        3.2.3.3 综合型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3.3.1 生态评价
        3.3.2 美学方面评价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3.3.4 文化活化评价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4.1 规划原则
        4.1.1 生态循环原则
        4.1.2 多产融合原则
        4.1.3 因地制宜原则
        4.1.4 公众参与原则
        4.1.5 文化活化原则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4.3.1 空间布局规划
        4.3.1.1 带状布局
        4.3.1.2 核状布局
        4.3.1.3 环状布局
        4.3.2 景观结构规划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4.3.3 功能分区规划
        4.3.3.1 粮油种植区
        4.3.3.2 瓜菜种植区
        4.3.3.3 林果种植区
        4.3.3.4 花卉种植区
        4.3.3.5 水产养殖区
        4.3.3.6 畜牧养殖区
        4.3.3.7 设施栽培区
    4.4 本章小结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背景
        5.1.2 场地现状
        5.1.2.1 自然条件
        5.1.2.2 生态环境
        5.1.2.3 道路交通
        5.1.2.4 旅游基础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5.2.1 物质资源
        5.2.2 非物质资源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5.3.1 规划原则
        5.3.2 规划思路
        5.3.3 定位与目标
        5.3.3.1 规划定位
        5.3.3.2 规划目标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5.5 总体规划
        5.4.1 空间布局
        5.4.2 景观结构
        5.4.2.1 一廊
        5.4.2.2 四线
        5.4.2.3 五区
    5.6 分区详细规划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2)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一、“桄榔”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二、生态系统与猪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一、当代的争论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一、丰裕与匮乏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二、驯化的起源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一、野生与栽培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一、采伐与收获
        二、加工与利用
        三、栽培与管护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一、水稻的资本化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三、作物的力量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一、主因认定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附录5:附图

(3)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当代农业的发展与转型
        1.1.2 乡村旅游产业的出现与发展
        1.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1.1.4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资源多重融合
        2.1.2 空间集聚发展
        2.1.3 产业融合
        2.1.4 农旅融合
        2.1.5 美丽乡村
        2.1.6 乡村景观
        2.1.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1.8 休闲农业园
    2.2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研究
        2.2.1 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进展
        2.2.2 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进展
    2.3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2.3.1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的转型
        2.3.2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的优化路径
第三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相似案例分析
    3.1 浙江省湖州市顾渚山茶文化乡村旅游度假区
        3.1.1 区位分析
        3.1.2 现状分析
        3.1.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1.4 发展体系与规划布局
        3.1.5 游线规划
        3.1.6 村庄安置规划
        3.1.7 景观开放空间规划
        3.1.8 案例总结
    3.2 云南保山金竹林乡村休闲度假区
        3.2.1 区位分析
        3.2.2 现状分析
        3.2.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2.4 产业体系与规划布局
        3.2.5 自行车道规划设计
        3.2.6 案例总结
    3.3 河北高碑店四时田园康养度假区
        3.3.1 区位分析
        3.3.2 现状分析
        3.3.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3.4 产业体系与规划布局
        3.3.5 游线规划
        3.3.6 绿地景观规划
        3.3.7 案例总结
    3.4 案例对比分析
第四章 资源整合与聚集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体系构建
    4.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条件分析
        4.1.1 地理区位条件
        4.1.2 自然生态资源
        4.1.3 农业产业资源
        4.1.4 村落景观资源
        4.1.5 历史文化资源
    4.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原则与依据
        4.2.1 规划开发原则
        4.2.2 规划开发依据
    4.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定位与目标
        4.3.1 开发定位
        4.3.2 发展目标
    4.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的主要内容
        4.4.1 总体规划布局
        4.4.2 重点产业集聚区的打造
        4.4.3 游览线路策划
        4.4.4 旅游服务产品策划
    4.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经营模式分析
        4.5.1 经营投资模式
        4.5.2 利润回报分析
    4.6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模式总结
第五章 实证案例研究:溧阳市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策划规划方案
    5.1 项目规划背景
    5.2 项目所在地概况
        5.2.1 项目区位与资源概况
        5.2.2 项目区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现状
        5.2.3 项目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5.2.4 项目区农业景观资源现状
        5.2.5 项目区整治村落的景观资源现状
        5.2.6 项目区已有旅游项目分析
        5.2.7 项目区综合发展评价
    5.3 对溧北三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5.3.1 西侧上兴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3.2 东侧别桥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3.3 竹箦镇与两相邻镇的比较评价
    5.4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开发指导思想、思路与原则
        5.4.1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5.4.2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的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思路
        5.4.3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5.5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发展目标与主题形象
        5.5.1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发展目标
        5.5.2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主题定位与形象策划
    5.6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规划
        5.6.1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规划策略
        5.6.2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带)总体空间布局体系
        5.6.3 竹箦北部陶庄(村)集聚区规划
        5.6.4 竹箦南部水西(村)集聚区规划
        5.6.5 竹箦1号公路沿线两侧集聚带规划
        5.6.6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景点策划
        5.6.7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游线策划
    5.7 竹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旅游产品与活动策划
        5.7.1 旅游产品
        5.7.2 旅游活动
    5.8 投资策略与效益分析
        5.8.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策略
        5.8.2 经济效益预期分析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分蘖成穗特性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附录2: 作者简介

(5)湖北国有农场作物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入世对湖北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1.1 粮食
    1.2 棉花
    1.3 油料
    1.4 园艺产品
2 国有农场对湖北农业发展的作用
    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
    2.2 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作用
    2.3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用
    2.4 农业现代化示范带动作用
    2.5 主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作用
3 种植业在国有农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3.1 种植业是国有农场农业的传统产业
    3.2 种植业是国有农场农业的优势产业
    3.3 种植业是国有农场农业的基础产业
4 湖北国有农场种植模式的演变及现存的种植模式
    4.1 国有农场种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作用
        4.1.1 耕作制度的自发延续期(解放初至1955年)
        4.1.2 耕作制度的改革启动期(1956-1969年)
        4.1.3 两熟制的大发展时期(1970-1977年)
        4.1.4 耕作制度的平稳调整和三熟制的发展时期(1978-1982年)
        4.1.5 多元种植模式的发展期(1983-1990年)
    4.2 九十年代种植模式特点
        4.2.1 实施多元种植结构,丰富了种植模式类型
        4.2.2 发展用养结合作物,解决用、养失调矛盾
        4.2.3 城郊型种植模式发展快,形式多样
        4.2.4 以种促养加速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4.3 国有农场现存的主要种植模式
5 不同区域国有农场综合环境分析
    5.1 江汉平原农业区
    5.2 鄂中北农业区
    5.3 鄂东南农业区
6 不同区域国有农场作物新的种植模式
    6.1 国有农场种植模式高效化发展思路
    6.2 建立新种植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6.2.1 因地制宜原则
        6.2.2 市场需求原则
        6.2.3 优势作物原则
        6.2.4 避灾保收原则
    6.3 新的种植模式
        6.3.1 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平原丘陵地区三熟制种植模式
        6.3.2 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两熟连作或三熟套种模式
        6.3.3 城郊型高效种植模式
7 高效种植模式分析
    7.1 麦/玉/玉种植模式
    7.2 小麦/西瓜-杂交晚稻模式
    7.3 麦-稻-稻种植模式
    7.4 小麦/棉花/玉米模式
    7.5 油菜-棉花+花生+高梁模式
    7.6 小麦/蔬菜/玉米/夏芝麻/绿豆模式
    7.7 花生-迟夏罗卜-马铃薯模式
    7.8 油-杂-再模式
    7.9 油/玉-杂模式
    7.10 油-稻-稻种植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2]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3]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D]. 吴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5]湖北国有农场作物种植模式研究[D]. 涂美忠.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6]油—瓜—稻“三杂”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 李清,王继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00(01)
  • [7]“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董根生,董道平,刘兵. 杂交水稻, 1998(06)
  • [8]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模式的经济效益与高产栽培技术[J]. 卢碧林,洪秀明,张毅,史方春. 农业技术经济, 1998(04)
  • [9]江汉平原“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卢碧林,洪秀明,梁广齐,史方春,钟正发,张毅. 杂交水稻, 1998(04)
  • [10]“三杂”配套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J]. 黄寅虎. 作物研究, 1992(03)

标签:;  ;  ;  ;  ;  

油瓜米“三杂”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