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龙[1](2020)在《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电桥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仍被广泛运用于精密电阻测量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直流电桥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动平衡电桥。目前,国内的数字直流电桥产品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实际电阻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比较少。虽然国外的数字直流电桥产品测量精度比较高,但价格极其昂贵,而且不适用于一般的电阻测量场合。因此,为了弥补国产数字直流电桥产品的不足,研究一款完全自动平衡、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的数字直流电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对几种平衡电桥结构的原理经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数控直流电桥结构。围绕此结构,完成了以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的设计,设计分为四个模块:主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接口模块、改进型电桥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此外,为嵌入式电路设计了独立的稳定供电电源。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方案,为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设计了独立的供电电源,避免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为了实现改进型电桥的自动平衡,分析了电桥的平衡调节过程,同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选择了连续论域的模糊控制器C-FC作为电桥的平衡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改进型电桥仿真模型,验证了 C-FC控制器的可行性。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利用C语言实现模糊控制器的具体设计过程。软件设计采用嵌入式实时系统FreeRTOS作为编程的核心,将不同的功能设计成独立的任务模块,由系统内核统一管理并调度来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响应,减少了对控制芯片资源的浪费。同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档位校准、参数读取和测量结果获取等功能。本文对软硬设计过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数字直流电桥的原型测量仪,完成调试并对电路功能模块性能和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和性能均满足预期设计要求。
陈红梅[2](2008)在《分压箱对电位差计灵敏度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直流分压箱的电阻值对电位差计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达到10时,实验结果接近实际值.这对科学设计和选择直流分压箱的电阻值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黄思俞[3](2005)在《试探检流计灵敏度的选用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各种类型检流计的结构特点及其灵敏度,探讨了如何根据测量结果对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的要求来正确选择检流计的灵敏度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李桂芳[4](2003)在《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文中研究表明讨论如何适当选择电桥,电位差计与检流计的匹配关系使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最高.
陈杭德,施耀铭,何正明[5](1999)在《测量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两种高精度方法》文中认为研究纳米材料内部结构和电阻输运机制需要有高精度的仪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电阻率和磁阻.凯尔文直流双臂电桥和直流电位差计具有灵敏度高、读数精确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尤其是直流电位差计在使用时不影响被测对象的原来的状态,是精确测定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它们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张志芳,张俊峰[6](1999)在《电桥和电位差计实验中检流计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讨论如何适当选配电桥、电位差计与检流计的匹配关系使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最高
张锡纯,常凤娥[7](1994)在《现代电桥测量技术与实际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全面论述了当今测量电桥方面的重要技术问题及其进展;对确保电桥的准确度,提高电桥的测量精确度,改善电桥的灵敏度和线性度以及克服接触电阻与导线电阻对电桥测量法的影响等诸方面给出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丁贤盛[8](1986)在《电桥、电位差计的灵敏度和检流计的选择》文中指出 一、选择检流计的一般原则磁电式检流计的主要参数是:(1)内阻Rg;(2)临界电阻Rk=Rg+Rk′(Rk′为外临界电阻);(3)电流灵敏度SI或电压灵敏度SU(当检流计工作于临界状态时,SU=SI/RK,这就是检流计铭牌上给出的数值);(4)自由振荡周期T。 1.检流计的灵敏度应当与测量要求相适应。如要求测量的准确度为E(相对误差),则相应的被测量x的绝对误差为△x=xE,当被测量的改变量为(1/3~1/5)△x时,检流计指示器的偏转应能被人眼所察觉(0.2mm左右)。也就是说,每当改变△x时,偏转量不应小于1毫米(或1小格)。
裴纯礼,龚德纯,毛金英[9](1985)在《关于学生型电位差计工作电源选择的讨论》文中指出 电桥法和电位差计法都属于比较测量法,在比较测量法中,关于灵敏度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外,更要注意它们不同的特点。关于电桥灵敏度和工作电源电压的关系已有较多的文章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很明确的结论,在桥路器件工作电流允许的条件下,工作电源电压越高,电桥的灵敏度越高。但电位差计的灵敏度与其工作电源电压关系,比这要复杂一些,而且具有显然不同的性质。本文以学生型电位差计为例,做些初步的讨论。学生型电位差计的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
李化平[10](1981)在《电桥和电位计实验中检流计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 一、电桥 1、电桥灵敏度的定义在平衡好的电桥里,若某一臂阻值R。改变一微量△R。,引起检流计指针的偏转为△α,定义电桥灵敏度:
二、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论文提纲范文)
(1)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传统平衡电桥原理 |
2.2 改进型数控直流电桥设计原理 |
2.3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2.3.1 控制器与电桥设计方案 |
2.3.2 电源供电设计方案 |
2.4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制器模块 |
3.1.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3.1.2 主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1.3 输出端口扩展电路 |
3.2 人机交互接口模块 |
3.2.1 通用异步通信接口 |
3.2.2 以太网通信接口 |
3.3 改进型电桥模块 |
3.3.1 桥臂电阻切换电路设计 |
3.3.2 数控调压电路设计 |
3.4 桥间电压采集模块 |
3.4.1 差分取样电路设计 |
3.4.2 电压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3 A/D采样电路设计 |
3.5 电源供电模块 |
3.5.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5.2 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
3.5.3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3.5.4 输出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平衡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4.1 控制器结构的选择 |
4.2 连续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 |
4.2.1 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子集的确定 |
4.2.2 模糊论域与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4.2.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4.2.4 模糊推理与清晰化 |
4.3 连续论域模糊控制器的仿真分析 |
4.3.1 使用GUI工具构建模糊控制器 |
4.3.2 改进型电桥仿真模型的构建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程序设计 |
5.1 下位机硬件控制程序设计 |
5.1.1 主程序设计 |
5.1.2 主控任务程序设计 |
5.1.3 平衡调节任务程序设计 |
5.1.4 电压采集任务程序设计 |
5.1.5 档位校准任务程序设计 |
5.1.6 上位机通讯任务程序设计 |
5.2 上位机用户界面设计 |
5.2.1 连接配置界面 |
5.2.2 档位校准界面 |
5.2.3 阻值测量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调试与测试工具 |
6.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6.2.1 系统调试 |
6.2.2 档位校准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控直流电桥硬件原理图 |
附录B 数控直流电桥测试仪 |
(4)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桥灵敏度的提高 |
1.1 电桥的灵敏度 |
1.2 电桥灵敏的提高 |
2 电位差计灵敏度的提高 |
2.1 电位差计的灵敏度 |
2.2 电位差计灵敏度的提高 |
2.3 应用举例 |
3 结语 |
(8)电桥、电位差计的灵敏度和检流计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择检流计的一般原则 |
二、仪器灵敏度的一般概念 |
三、电桥灵敏度和检流计的选择 |
四、电位差计的灵敏度和检流计的选择 |
四、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D]. 朱志龙. 南昌大学, 2020(01)
- [2]分压箱对电位差计灵敏度的影响[J]. 陈红梅.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 [3]试探检流计灵敏度的选用问题[J]. 黄思俞. 三明学院学报, 2005(02)
- [4]如何提高电桥和电位差计的灵敏度[J]. 李桂芳. 集宁师专学报, 2003(04)
- [5]测量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两种高精度方法[J]. 陈杭德,施耀铭,何正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2)
- [6]电桥和电位差计实验中检流计的选择[J]. 张志芳,张俊峰. 物理实验, 1999(01)
- [7]现代电桥测量技术与实际应用[J]. 张锡纯,常凤娥. 电测与仪表, 1994(12)
- [8]电桥、电位差计的灵敏度和检流计的选择[J]. 丁贤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04)
- [9]关于学生型电位差计工作电源选择的讨论[J]. 裴纯礼,龚德纯,毛金英. 物理实验, 1985(02)
- [10]电桥和电位计实验中检流计的选择[J]. 李化平. 物理实验, 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