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五台山世界遗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申请五台山世界遗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彭亮[1](2020)在《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丝绸之路文化线路也于2014年申遗成功。这是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承担起缔约国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也说明在文物保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从我国如何从遗产大国变为遗产强国的角度出发,以脱胎于文物保护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主体,研究如何将国际组织的遗产保护要素融入我国的体系中来。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保护服务。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了相关标准问题,认为我国需要在保护的法律依据、价值内涵、监测评估方式三方面对国际组织的标准进行研究。《世界遗产公约》作为国际公约,是我国开展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法理依据,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文物保护法》又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的工作实际上是通过文物保护的方式来实现的。文物的价值描述更偏重历史,遗产的价值描述则偏重文化,文物价值的论述已经无法涵盖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线路。从评估的角度来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监测评估的方式,把握着遗产保护评估的最终裁决权。在我国保护评估标准与其评估标准不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有必要加强对国际组织评估标准与方式的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除了具有自身无以伦比的突出普遍价值外,其价值也具有总体的整体性与局部重要度的均一性,这决定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在于“补弱”。本文的第五章及第六章,对丝绸之路22个遗产点进行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找出以国际组织的标准,究竟哪些遗产是薄弱环节。分析的标准包括五个:建设工程类、资源与环境类、实体与使用类、气候生态与地质类、人类行为与管理类等因素。通过对相关遗产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以相关敏感因素是否存在给予相关的计权,并计算加和,最终找到总体敏感度值、分类敏感度值较高的遗产。总结各个类别影响因素敏感度所反应出来的诸如遗产区与缓冲区相关建设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调控问题;土遗址本体保护与遗产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于洪水、滑坡等进行预防性保护的问题;加强改善寻呼手段及合理利用资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最终实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补弱,综合提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张佳莹[2](2020)在《中国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互联网+旅游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游客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成为获取旅游地信息辅助旅游决策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搜索留下的痕迹,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世界遗产作为对人类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遗产地逐渐成为游客观赏的首选之地,遗产旅游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大众在对遗产旅游地进行搜索时留下痕迹,称为遗产旅游网络关注度。分析和研究遗产旅游网络关注度,对遗产地客流量预测、网络营销、遗产地开发与管理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并筛选世界遗产点的搜索关键词,最终确定以80个世界遗产点为研究对象,将百度指数作为网络关注度指标,获取世界遗产的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Excel数据分析与整理、SPSS数据分析、弹性系数等方法对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分别分析客源地和遗产地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间特征。年分布特征表现为2011-2017年网络关注度不断增长,2018年网络关注度略有下降,但总体网络关注度呈上升趋势。月际分布特征表现为:(1)整体月际分布特征表现为旺季长,淡季短的特征;(2)将各遗产点月际分布特征划分为平缓型、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等4种类型,其中多峰型遗产点数量最多,整体网络关注度较高,平缓型遗产点数量最少,整体网络关注度较低。节假日分布特征表现为网络关注度峰期天数与节假日天数相关,其中3天节假日的峰期为3-4天,7天小长假的峰期天数为6-7天,网络关注度具有一定的前兆效应。(2)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空间特征。从客源地角度来看,对世界遗产的网络关注度省际间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东部较高、中部一般、西部较低的分布格局。从遗产地角度来看,26个遗产点所在省份包含的遗产点数及遗产知名度差异较大;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总体表现为一条高关注度带,4个高关注度中心;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整体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南-东部沿海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重心分布在河南省西北部。(3)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整体时空分布特征。总体来看,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的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未达到中等水平,世界遗产点的网络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分类型来看,世界双重遗产网络关注度均值最大,世界文化遗产网络关注度均值次之,世界自然遗产网络关注度均值最小;进一步将三类世界遗产详细划分为9类,世界文化遗产包括5种类型,其中古建筑类网络关注度总值和均值都最高,属于最受欢迎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包括3种类型,其中风景名胜区网络关注度的总值和均值都最高,属于最受欢迎的世界自然遗产类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混合遗产类型,网络关注度较高。时空分布变化上,通过计算2018年各月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的重心,发现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春季东部和南部世界遗产的网络关注度较高,夏季西部和北部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较高,秋冬中部世界遗产的网络关注度较高。(4)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从客源地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的因素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发展水平、遗产旅游资源丰度,其中网络发展水平对客源地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的影响最大,客源地的遗产旅游资源丰度对网络关注度的影响较小一些;从目的地角度出发,通过灰色关联法从世界遗产资源、互联网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配套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人口基数等7个方面分析世界遗产地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对遗产地网络关注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遗产旅游发展水平对网络关注度的影响最大。

牟瑶[3](2019)在《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列为世界遗产的新类型,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九华山风景区为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有着明显的文化景观特征。九华山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们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形态,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区文化景观的价值特点与认知方式,通过观念因素、行为因素、结果因素三个因素的要素类型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认知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载体;将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操作指南中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相对应,从而阐述出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论证其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探索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潜力的同时,从文化资源载体类型、自然资源载体类型、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三个方面论述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总结其保护与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建议。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进行研究,全面认识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是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唤醒人们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论证九华山风景区具有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禀赋,亦为九华山今后的申遗与保护规划工作做一部分基础工作。

李凤仪[4](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王君[5](2016)在《钟山文化景观遗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钟山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整理、田野调查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梳理钟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沿革与景观组合,将钟山文化景观归结为四大价值承载要素:钟山的自然形胜与“龙蟠虎踞”的城市空间格局;丰厚的宗教古迹、六朝诸帝陵墓遗址与明孝陵、中山陵建筑群;钟山的园林景观与特色植被。从山水与城市、自然与人文、植被与建筑等方面论证钟山为什么属于文化景观遗产,判定钟山文化景观的遗产属性,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历史节点、艺术特征,并从哲学、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遗产形成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提炼出钟山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钟山文化景观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皇权、墓葬、归隐等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是人文意识与自然山水交融合一的佳作,这里的寺观、祭坛、陵墓、园林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自然美之中,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文化的特点,形成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明孝陵对于明清皇陵建筑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明显的影响,中山陵中西结合的建筑特点,跟自然完美结合的景观构成,是近现代陵墓的最杰出典范。它在20个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地保存至今,成为设计手法独特、景观元素构成丰富、文化含量多样、历史跨度长久的文化景观。最后章节结合经济发展、城市变迁的现实,深入揭示钟山文化景观遗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切实把握文化景观保护与保持城市发展特色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贾丽奇[6](2015)在《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遗产本体与周围环境并重的区域化整体保护理念发展和中国世界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遭到严重的外部威胁,遗产缓冲区理论研究日渐升温。本论文以风景名胜区型世界遗产的缓冲区为研究对象,按照问题反思—经验借鉴—案例分析—提出解决思路的逻辑序列,形成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和成果:本研究认为,缓冲区是为了弥补行政博弈中确定的遗产边界不能解决遗产OUV完整性保护而衍生的、具有管制属性的空间概念。缓冲区与遗产地共同构成了系统价值和不同级别、层级的多元价值体系。缓冲区规划本质上是遗产管理机构与交界地带的多利益主体进行管理决策协商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研究提出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为:遗产价值及完整性识别—缓冲区的价值评估与威胁评价—科学依据和技术选择—确定缓冲区的界定要素类型及层级—叠加与简化。相应形成点、线、面综合的缓冲区和刚、弹性相结合的管控政策,刚性政策体现在建设控制、产业的空间准入控制、及管理行为控制等三个方面,弹性政策体现在政策“留白”及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协商环节。研究提出基线调查一策略制定一多解规划一决策实施一监测反馈一调整修订的缓冲区规划框架。并指出信息数据库建设、实施主体参与规划编制、动态监测和实施反馈是关键环节。同时结合缓冲区的规划精度调整和法理地位明晰,提出了缓冲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管理规划、现行法定规划体系的衔接策略。研究建议构建遗产缓冲区合作协调委员会,将遗产地管理机构及缓冲区行政管理机构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形成政府机构间协调组织,并纳入非政府遗产保护组织联盟和遗产科研机构,通过缓冲区联席会议、规划督查制度等,共同形成多向合作与监管模式;并建立多手段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形成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相结合、能力建设与解说教育双管齐下的法律与社会基础。研究以泰山遗产地为例,对其从缓冲区认识、划定及实施保障框架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检验。论文初步构建了缓冲区认识—划线定策—编制框架和体系衔接—实施保障的理论建构,形成了缓冲区规划的技术路线、方法和遗产地与缓冲区的区域统筹视角。可以为我国世界遗产缓冲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滕茜[7](2015)在《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特征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网络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遗产逐渐成为旅游行业的明星产品,在旅游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世界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是人类索求与自然共同存在的高度和谐行为,是人类远离喧嚣,以高质量方式回归自然、阅读历史的社会生活不可或缺部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通常是从宏观层面来讨论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旅游规划、开发管理、遗产保护以及解说等内容,侧重于政府宏观管理以及遗产地本身管理的角度,而世界遗产旅游中表现出来的宏观现象往往依托于游客的微观旅游行为特征。Web2.0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反馈,博客、微博、网络社区等新媒体以及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大力发展的UGC平台,为国内学者从游客角度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来源;为本文从游客感知角度对世界遗产进行研究提供了保障。此外,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位为我国的“智慧旅游年”,除了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等智慧旅游服务以外,更是鼓励研究者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到游客体验、旅游管理和产业发展上。因此本文通过对网络游记数据的采集分析,结合文本挖掘基本方法,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展现了世界遗产旅游热度及时间差异,之后基于文本分词构建了高频特征共性词表,从四个维度揭示了游客的共性行为。最后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将45个世界遗产进行聚类分析,并展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强弱程度。其中在展示世界遗产旅游热度时,首先进行45个世界遗产15年的总热度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验证了世界遗产类型与遗产热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次文章以月份为单位统计了45个世界遗产1-12月份的游记数量,以此来分析不同世界遗产的不同月份热度分布状况。在进行游客旅游行为共性分析时,首先使用中科院分词系统ICTCLAS对经过数据清洗的游记文本进行了分词、去停用词和同义词转换处理,构建高频特征词表,按“旅游诉求”、“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形式”、“交通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特征词分类,最后进行了分析。其次,文章分析了游客感知下世界遗产的相似性与相似程度。先从之前建立的高频特征词表中提取出原始矩阵,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后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和MDS分析,最后利用NETDRAW将原始矩阵可视化,进行世界遗产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分析。最后,综合前文的研究分析,笔者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作了总结,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并针对以上世界遗产表现出的特性提出以下四个策略:(1)结合周围其他包含自然环境因素的知名旅游景区点,提高文化遗产类型的整体旅游热度;(2)掌握各世界遗产的月热度分布,高峰时段采取特殊管理:(3)针对以地理位置关系为主要相似原因的世界遗产,要结合非遗旅游资源组合推广;(4)针对以世界遗产本身类别属性、承载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为主要相似原因的世界遗产,要采用世界遗产相互带动推广的营销策略。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最后提出的策略,可以为世界遗产官方管理者在世界遗产的宣传管理上提供参考性意见。

涂琼华[8](2014)在《中国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嵩山少林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申遗热”、“遗产旅游热”的持续升温,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众多遗产旅游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商业化倾向是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核心焦点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商业化倾向在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宗教型遗产地愈发普遍,对其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研究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商业化问题尤为重要,对实现宗教型遗产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方法,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之上界定了“宗教型遗产地”及“遗产商业化”的概念,概述了宗教型遗产开发及商业化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从中国16项宗教型遗产地在旅游开发中的商业化倾向入手,全面分析了16项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商业化的特征和影响,整体把握宗教型遗产地的商业化发展概况;选取典型宗教型遗产地嵩山少林寺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少林寺商业化的阶段划分与特征刻画,分析了少林寺商业化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并论述了商业化对少林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体研究了嵩山少林寺的商业化问题;以少林寺商业化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针对我国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⑴遗产旅游商业化是通过商业手段,以损害遗产利益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使遗产资源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⑵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的研究已具备较充分理论支撑,国内外在宗教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存在差异;⑶我国16项宗教型遗产地开发程度不均,经济贡献显着,开发中存在明显商业化行为特征,对宗教环境及游客满意度构成影响;⑷嵩山少林寺旅游开发中呈现公司化、企业化、集团化、融入外资等商业化特征,产业结构以旅游、武术和文化产业为主干复杂庞大,对门票价格、宗教氛围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严重威胁其可持续发展,商业化因素由内部环境、开发理念和管理体制,以及外部五大利益相关者(游客、居民、媒体及学术界、当地政府及外来投资商)的趋利开发或抑制行为共同构成,商业化影响包括宣传、经济和规划方面的积极效应以及宗教、文化、监管和保护等方面的消极效应;⑸依据少林寺商业化研究,建议少林寺恢复原始风貌、专设管理机构并明确权责归属。我国宗教型遗产地可通过完善法律保护机制、优化遗产管理体制、建立社区保护和反馈保护机制的方式抑制遗产商业化倾向。

王应临[9](2014)在《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运动普遍关注社区问题,管理理念从“消极式”和“排除式”转变为重视社区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内的社区也是影响风景区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当前风景区规划实践对社区仍持有“一刀切”的“搬迁式”思维惯式,缺乏对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的全面研究,造成风景区社区潜在价值遗失、风景区与社区矛盾激化等问题,影响风景区整体价值的保护以及社区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存续与发展。本研究以风景区社区多重价值识别为导向,探讨兼顾社区价值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途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论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初步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已有相关理论与文献。随后,全面考查风景区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将社区置于更宏观的国家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分析推动社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现状分析包括社区自身和社区规划两方面,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风景区社区复杂现状,后者通过考查若干风景区的现行规划文件分析社区规划政策现状。第三,从多重价值的视角审视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政策。首先运用效用价值理论构建风景区社区价值分析体系,并借此论述当前社区规划政策忽视社区价值的问题及后果,随后通过资源配置和治理途径分析发现当前社区政策缺乏实施有效性,继而提出社区自组织的改善思路。最后,基于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和自组织治理条件,提出风景区社区规划在规划目标、规划特点、主要规划内容、关键规划环节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并以九寨沟风景区社区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可分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的生活、游憩、经济、研究、选择价值和作为价值主体的经济、精神、游憩、环境等不同要素,各要素之间、要素与风景区价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区价值评估要根据不同的价值类型分别确立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并对价值体系进行整体分析。自组织治理作为已有的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途径的补充,是风景区社区治理的理想途径。当前风景区社区尚未具备充分的自组织治理条件,而风景区社区规划通过增加软性规划内容,运用参与性和沟通性规划手段等方式,促进社区形成自组织治理的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区价值体系的保护和社区合理存续。

毕晋锋[10](2013)在《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第一款中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其以地域为基础实施遗产生态保护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文化景观保持了一种与西方将文化与自然视为对立观点的截然不同的人文姿态,是一种反映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的文化景观。五台山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中国最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自然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自然因素为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物质因素和包括传统自然哲学观、宗教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等非物质因素的生态人文因素是其生态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机制。五台山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反映生态文化动态过程的栩栩如生的生态文化景观,更是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态伦理智慧,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底蕴;而印度佛教东传后的本土化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五台山文化景观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自然观,深深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其生态环保实践,反过来这样的生态环保实践又进一步成为实现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各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着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行政管理方面的交叉重叠、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等诸多问题。在举国上下致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从生态哲学的新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进行创造性实践,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路,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最后针对测评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基于上述思路,本论文将具体分4部分展开:论文第一部分(即导言),主要对五台山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厘清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阐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第二部分,包括第1、2、3章,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第1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详细探讨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的演变,阐释五台山文殊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思想,并通过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进对其所蕴含的生态自然观进行历史的呈现。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对于人类与环境的认识极为深刻,是佛教生态自然观的主体,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佛教依正不二论与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以“依正不二”为主体的佛教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思想,并对中国古代文化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这种生态自然哲学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底蕴。第2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伦理观”,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中的缘起论、尊重生命的慈悲观、和谐共生观等思想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基础。自东晋以来,五台山地区的佛事日盛,频频出现高僧大德弘法利生,历代帝皇多来此崇佛建寺,不仅使五台山成为众多佛教徒向往的地方,也使其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俗语有云,“自古名山僧占多”,五台山地区因佛教而扬名天下,佛教也因五台山而得到发展。五台山清净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徒的修行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多处奇异的自然景观,契合了佛教教义中的种种神化传说。不仅如此,在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五台山的僧众和信众均十分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体现出佛教生态文化对五台山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第3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从五台山佛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功能等3方面具体论述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之间的互动。生态环保实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3方面的内容。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通过前两章论述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对五台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间接地产生了影响,其主要体现形式即五台山佛教众僧和信众的生态环保实践。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4、5章)在第二部分的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第4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合五台山佛教生态哲学观的相关要求,本章提出了以生态驱动发展因素和生态持续发展因素2大类型为基础,以生态资源、科技支撑设施、生态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为6大评价目标,共包含目标层、类型层、指标层以及因子层41项评价因子构成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性评价指标,确定了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从而为综合评价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5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应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梳理清楚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现实状况后,我们应用第4章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把脉问诊,按照之前提出的综合评价步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得出了最终的定量性评价结论。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科技支撑和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而生态景观管理和生态社会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状态。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是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的研究。针对量化评价结论,结合科技与社会、生态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要求,提出推进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根据提出的合理化目标和原则,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了7条优化建议,其中前5条分别对应的是第5章第一节所作的现状分析,后2条则是从宏观上提升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结束语部分对五台山佛教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问题作了总结性思考,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五台山文化景观所内蕴的生态哲学观,多角度论述了世界生态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上的高度的合理性和在实践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预期成效,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1.6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际组织与我国在遗产保护管理形式上的关系
    2.1 脱胎于文物保护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式
        2.1.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2.1.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2.1.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方式的总结
    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方式
        2.2.1 国际组织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2.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2.2.3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2.3 我国与国际组织在遗产保护法理依据上的差异
        2.3.1 《世界遗产公约》作为指导性法律的定位
        2.3.2 《文物保护法》作为实施性法律的瑕疵
    2.4 《文物保护法》与《世界遗产公约》的整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组织价值语境下的丝路遗产价值整合
    3.1 文物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3.2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3.2.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内涵
        3.2.2 文化遗产内涵的逐渐补充
        3.2.3 文化线路概念的发展
    3.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与分析
        3.3.1 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突出普遍价值
        3.3.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整体的关联性
    3.4 丝绸之路遗产价值与文物价值保护的差异
        3.4.1 对于遗产与文物价值的认识和厘定
        3.4.2 遗产类型与文物类型的区别
        3.4.3 遗产与文物地理覆盖的差别
        3.4.4 保护依据的作用原则差别
        3.4.5 遗产与文物退出机制的区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组织监测标准下的丝路遗产监测的特征
    4.1 基于文物保护评估的我国遗产监测评估
    4.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与标准
        4.2.1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方式
        4.2.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依据标准
    4.3 国内外评估标准与评估方式的差异
        4.3.1 评估标准差异
        4.3.2 评估方式差异
    4.4 我国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的案例与共性特征
        4.4.1 武当山玉真宫顶升工程
        4.4.2 曲阜孔庙孔府遗产缓冲区内古泮池环境整治工程
        4.4.3 我国的反应性监测的启示
    4.5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监测的个性特征
        4.5.1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过程
        4.5.2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分析
        4.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总体价值具有整体性
        4.5.4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局部价值具有重要度的均一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5.1 影响因素分类与敏感度的计算
    5.2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评价标准
    5.3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具体分析
        5.3.1 影响因素的总体分布情况
        5.3.2 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3.3 建设工程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3.4 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3.5 实体保护与遗产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3.6 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3.7 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6.1 丝绸之路建设工程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6.1.1 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设施的建设的建议
        6.1.2 缓冲区内的城镇发展建设的建议
    6.2 丝绸之路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6.2.1 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的建议
        6.2.2 人口调控的建议
    6.3 丝绸之路实体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6.3.1 土遗址保护的建议
        6.3.2 对遗产区内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的建议
    6.4 丝绸之路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6.5 丝绸之路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6.5.1 更新巡查手段的建议
        6.5.2 保护资金合理使用的建议
        6.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跨省协调的建议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世界遗产影响因素详细分类
附录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信息汇总
附录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图录
致谢

(2)中国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对象
        1.4.2 数据来源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世界遗产
        2.1.2 百度指数
        2.1.3 旅游网络关注度
    2.2 理论基础
        2.2.1 遗产活化理论
        2.2.2 旅游区位理论
        2.2.3 推—拉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旅游网络关注度
        2.3.2 世界遗产旅游
        2.3.3 研究述评
        2.3.4 启示
3 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
    3.1 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特征
        3.1.1 年际分布特征
        3.1.2 月际分布特征
        3.1.3 节假日分布特征
    3.2 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
        3.2.1 客源地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
        3.2.2 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
    3.3 世界遗产点网络关注度整体时空分布特征
        3.3.1 整体时空分布特征
        3.3.2 各类型时空分布特征
        3.3.3 季节性时空变化特征
4 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
    4.1 客源地影响因素分析
        4.1.1 指标选取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回归分析
    4.2 目的地影响因素分析
        4.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计算
        4.2.3 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2 文化景观概念演变及类别
        2.2.1 概念演变
        2.2.2 文化景观遗产类别
    2.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2.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及标准
        2.4.1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2.4.2 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估标准
    2.5 真实性与完整性概述
    2.6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2.7 本章小结
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3.1 九华山风景区概述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宗教文化
        3.1.5 建筑特点
    3.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3.2.1 观念因素
        3.2.2 行为因素
        3.2.3 结果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世界遗产下的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价值
    4.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特征
    4.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阐述
    4.4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4.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4.4.2 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4.5 本章小结
5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
    5.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
        5.1.1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保护现状
        5.1.2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5.1.3 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5.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问题
        5.2.1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策略问题
        5.2.2 九华山风景区发展问题
        5.2.3 九华山风景区商业化现象问题
        5.2.4 文化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2.5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2.6 非物质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3 保护策略与建议
        5.3.1 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5.3.2 整体风貌的保护
        5.3.3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4 自然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5 非物质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6 科研检测和多方合作保护
        5.3.7 价值展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名单
附录B 九华山风景资源点
附录C 重点保护建筑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钟山文化景观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文化景观遗产基础研究状况
        二、本文所涉及古籍资料与民国文献
        三、关于钟山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本文所涉相关概念解读
        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
        二、世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第五节 文化景观遗产国内分布状况
    第六节 钟山文化景观空间范围界定
第一章 钟山文化景观遗产构成
    第一节 钟山文化景观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地理形胜
        一、钟山的山形水色与人文韵致
        二、钟山的空间架构与城市布局
    第三节 宗教古迹
        一、民间祠庙
        二、道教宫观
        三、佛教寺庙
        四、郊祀祭坛
    第四节 墓制墓俗
        一、葬于钟山的六朝诸帝陵寝
        二、明孝陵与明初功臣墓
        三、中山陵与民国名人墓
    第五节 园林植被
        一、历代造园
        二、植被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钟山文化景观遗产要素分析与价值评估
    第一节 钟山文化景观遗产分析
        一、山、水、平原的有机结合
        二、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三、植被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四、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和谐统一
    第二节 古人对钟山文化景观的评述
    第三节 钟山文化景观的价值
        一、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
        二、植被与人文共生的生态价值
        三、点景与布局所产生的美学价值
        四、陵墓组合反映的文化价值
    第四节 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第三章 钟山文化景观保护与南京城市特色
    第一节 钟山文化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构成要素间的不协调
        二、行政体制缺乏统一管理
        三、城市建设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四、旅游活动给环境的压力
        五、共生环境保护的缺失
    第二节 钟山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一、统筹文化景观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加强文化景观内部人文与自然的联系
        三、重视文化景观外部共生环境的保护
        四、恢复钟山视觉天际线的整性
        五、实施钟山资源的分级保护
        六、建立适合公众游览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钟山文化景观与南京城市特色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钟山历代寺庙一览表
    附表2 明孝陵建筑序列一览表
    附表3 中山陵建筑序列一览表
    附表4 葬于钟山的民国名人墓
    附表5 南京历代城郭图列表
    附表6 与钟山有关的历年规划一览
    附表7 中山陵园风景区文物古迹名录

(6)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1.1.1 国际背景:理论驱动和实践导向
        1.1.2 国内背景:现实窘境和理论回应
        1.1.3 提出问题:缓冲区的“误区”与“雾区”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基础研究
        1.3.2 核心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世界遗产缓冲区研究综述
    2.1 缓冲区概念溯源
    2.2 自然遗产领域的缓冲区研究进展
        2.2.1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研究
        2.2.2 以社区利益为导向的研究
        2.2.3 生态与社会相融合的研究
    2.3 文化遗产领域的缓冲区研究进展
    2.4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发展趋势研判
        2.4.1 问题梳理
        2.4.2 趋势研判
    2.5 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遗产缓冲区研究进展
        2.5.1 实践历程述评
        2.5.2 理论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遗产缓冲区及缓冲区规划
    3.1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概念
        3.1.1 自然保护地领域缓冲区的不同定义
        3.1.2 《操作指南》中的缓冲区概念演变
        3.1.3 风景名胜区型遗产缓冲区相关概念
        3.1.4 概念辨析:“此”缓冲非“彼”缓冲
    3.2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特征
        3.2.1 空间环境的过渡性与复合性
        3.2.2 边界范围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3.2.3 利益相关者及诉求的多元性
    3.3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价值
        3.3.1 价值类型和价值层级
        3.3.2 系统价值与价值体系
    3.4 本论文对缓冲区的理解
    3.5 对缓冲区规划的再认识
        3.5.1 规划本质与目标
        3.5.2 技术属性和政策属性
        3.5.3 指令属性与协商属性
        3.5.4 专项属性与综合属性
        3.5.5 责任属性和权益属性
        3.5.6 规划及实施难点:衡量“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缓冲区规划的技术核心:划界与定策
    4.1 技术反思
        4.1.1 规划视角局限
        4.1.2 技术依据不足
    4.2 方法借鉴及案例分析
        4.2.1 自然生态类案例
        4.2.2 视觉景观及历史文化类案例
        4.2.3 旅游疏散与社会经济类案例
    4.3 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要素及依据
        4.3.1 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
        4.3.2 遗产价值、完整性及威胁识别
        4.3.3 缓冲区的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价
        4.3.4 要素类型与范围层次
        4.3.5 理想模型和现实调整
    4.4 缓冲区定策的基本原则和类型
        4.4.1 技术刚性与政策弹性的共轭原则
        4.4.2 基于技术控制的刚性政策
        4.4.3 弹性政策与政策“留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缓冲区规划的编制程序与体系衔接
    5.1 编制反思
        5.1.1 规划精度不匹配
        5.1.2 编制程序不完善
        5.1.3 体系衔接不充分
    5.2 大黄石生态系统协同规划的经验借鉴
        5.2.1 强调建立规划间协调的基础
        5.2.2 强调科研监测与决策的对接
        5.2.3 强调公众参与与适应性管理
    5.3 基于过程论的缓冲区规划编制工作框架
        5.3.1 规划的过程论
        5.3.2 缓冲区规划的工作框架
        5.3.3 关键 1:指令性规划与协商式规划
        5.3.4 关键 2:建立科研信息共享数据库
        5.3.5 关键 3:动态监测与实施评估反馈
    5.4 体现专项与综合属性的缓冲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耦合
        5.4.1 规划协同
        5.4.2 缓冲区规划成为世界遗产规划的重要内容
        5.4.3 世界遗产规划法理地位的确立
        5.4.4 与城乡规划的衔接
        5.4.5 与其他规划的协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缓冲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的构建
    6.1 实施反思
        6.1.1 五台山缓冲区实施中的问题
        6.1.2 缓冲区规划的实施机制反思
    6.2 经验借鉴
        6.2.1 美国大黄石生态系统的管理架构和法规
        6.2.2 ICDPS支持下的缓冲区的社区参与经验
    6.3 缓冲区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及目标确立
        6.3.1 缓冲区空间管制引起的正负外部性差异
        6.3.2 外部性导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失衡
        6.3.3 目标: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的平衡
    6.4 体现责任属性的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与策略
        6.4.1 管理机构:遗产缓冲区协调管理委员会
        6.4.2 合作制度:遗产缓冲区定期联席会议制
        6.4.3 监督制度:缓冲区规划督察员巡察制度
        6.4.4 执行基础:财政拨款、协议和政绩考核
    6.5 体现权益属性的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与策略
        6.5.1 社区居民的多种补偿方式
        6.5.2 财政支付转移和容积率奖励
    6.6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法律与社会基础
        6.6.1 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
        6.6.2 解说教育和能力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泰山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研究
    7.1 基本概况及案例代表性
        7.1.1 泰山价值及完整性简介
        7.1.2 泰山缓冲区的空间与经济特征
        7.1.3 缓冲区的管理和利益主体
        7.1.4 案例代表性阐述
    7.2 泰山缓冲区存在的问题
        7.2.1 泰山缓冲区的认知及规划回顾
        7.2.2 相关规划的技术与体系衔接缺陷
        7.2.3 缓冲区管理控制中的外部性差异
    7.3 视觉景观缓冲区的划定
        7.3.1 视觉完整性保护的价值评估
        7.3.2 视觉和景观格局威胁评价
        7.3.3 视觉景观缓冲区的划定
        7.3.4 管理措施制定
    7.4 历史文化缓冲区的划定
        7.4.1 文化完整性展示的价值评估
        7.4.2 历史与文化威胁评价
        7.4.3 历史文化缓冲区的划定
    7.5 生态自然缓冲区的划定
        7.5.1 生态及自然环境价值评估
        7.5.2 生态与自然威胁评价
        7.5.3 生态自然缓冲区的划定
    7.6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缓冲区的划定
        7.6.1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7.6.2 旅游压力及社会经济威胁评价
        7.6.3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缓冲区的界定
    7.7 泰山缓冲区规划的完善及实施保障策略
        7.7.1 管理机制:大泰山合作监管委员会及机制构建
        7.7.2 利益机制:结合利益补偿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7.3 技术策略:确立监测项目与研究计划
        7.7.4 法规民约、解说教育及能力建设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缓冲区及其规划的再认识
        8.1.2 缓冲区的界定与管控措施制定
        8.1.3 缓冲区规划编框架和体系衔接建议
        8.1.4 缓冲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构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论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特征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网络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基本思路
    1.4 研究方法概述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2.1 遗产旅游和世界遗产旅游
    2.2 世界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
    2.3 游客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数据采集方案
    3.1 网站选取
    3.2 采集措施
    3.3 采集结果
    3.4 数据清洗
第四章 游客感知下世界遗产热度及时间差异
    4.1 世界遗产总体热度分析
    4.2 遗产类型和遗产热度的关系检验
    4.3 世界遗产热度时间差异分析
        4.3.2 世界遗产热度时间差异描述
        4.3.2 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游客感知下的旅游行为共性特征分析
    5.1 文本分词
    5.2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
    5.3 旅游行为共性特征分析
        5.3.1 旅游诉求分析
        5.3.2 旅游目的地分析
        5.3.3 旅游产品形式分析
        5.3.4 交通方式分析
第六章 游客感知下的世界遗产旅游相似性分析
    6.1 相关矩阵的建立
    6.2 聚类分析
    6.3 共性特征可视化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贡献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数据清洗样本
附录2 相关图表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嵩山少林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 宗教型遗产地的概念
        二 商业化的概念
        三 旅游商业化与旅游开发的概念
        四 遗产旅游商业化开发的概念
第二章 遗产旅游开发及商业化研究评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生命周期理论
        二 创造性破坏理论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 利益相关者演化理论
        五 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六 社区参与理论
        七 宗教世俗化理论
        八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评述
        一 开发理念
        二 开发模式
        三 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内外(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问题研究评述
        一 国外遗产商业化研究概况
        二 国内遗产地商业化研究概况
        三 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进展评述
第三章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 中国 16 项宗教型遗产地概况
        二 中国 16 处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商业化特点及影响
        一 商业化特征
        二 商业化抵制
        三 商业化影响
    第三节 总结
第四章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开发的案例研究——嵩山少林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案例地简介
    第二节 嵩山少林寺旅游开发的商业化特征分析
        一 嵩山少林寺商业化开发的阶段特征
        二 嵩山少林寺商业化开发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 嵩山少林寺商业化开发的影响特征
    第三节 嵩山少林寺旅游开发的商业化成因分析
        一 环境与内外因素分析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因素分析
        三 嵩山少林寺商业化开发因素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嵩山少林寺旅游开发的商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 嵩山少林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素
        二 少林寺商业化进程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总结
第五章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嵩山少林寺商业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 恢复少林寺宗教原始风貌,另觅他处实现佛教现代化
        二 专设少林寺品牌管理机构,科学解决遗产保护资金来源
        三 明确少林寺景区权责归属,规范宗教型遗产管理体制
    第二节 中国宗教型遗产地商业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 完善法律保护机制,强制约束开发行为
        二 优化宗教遗产管理体制,实现资金与品牌独立管理
        三 合理分配遗产相关资源,建立社区保护机制
        四 重视舆论反馈,建立反馈保护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社区研究
        2.1.3 社区规划
    2.2 文献综述
        2.2.1 社会问题和社会系统研究
        2.2.2 居民点体系研究
        2.2.3 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2.2.4 社区景观风貌
        2.2.5 社区旅游
        2.2.6 社区搬迁
        2.2.7 社区参与
        2.2.8 其它保护地社区研究及实践
第3章 风景区社区历史与现状
    3.1 社区历史演变
        3.1.1 概述
        3.1.2 文化意识驱动力:小农思想和宗族意识
        3.1.3 政策制度驱动力:国家制度变迁与风景区设立
        3.1.4 产业经济驱动力:城镇化与旅游发展
        3.1.5 驱动力综合分析
    3.2 社区现状分析
        3.2.1 类型分析
        3.2.2 产业经济
        3.2.3 社会人口
        3.2.4 管理模式
        3.2.5 土地权属
        3.2.6 空间形态
    3.3 社区规划分析
        3.3.1 问题分析
        3.3.2 政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
    4.1 遗产保护领域的价值研究
        4.1.1 文化经济学
        4.1.2 人文社会学
        4.1.3 环境科学
        4.1.4 城市规划学
        4.1.5 我国遗产保护领域
    4.2 价值及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4.2.1 价值
        4.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4.3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
        4.3.1 生活价值
        4.3.2 游憩价值
        4.3.3 研究价值
        4.3.4 经济价值
        4.3.5 选择价值
        4.3.6 关系与特征
    4.4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主体
        4.4.1 经济价值
        4.4.2 游憩价值
        4.4.3 环境价值
        4.4.4 精神价值
        4.4.5 关系与特征
    4.5 风景区社区价值关系分析
    4.6 风景区社区价值评估
        4.6.1 相关研究综述
        4.6.2 社区价值评估指标
        4.6.3 社区价值评估方法
    4.7 社区价值与风景区的关系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规划问题:以台怀镇为例
    5.1 台怀镇基本状况
    5.2 历史上的社区价值
    5.3 旅游发展下的社区价值
    5.4 规划政策下的社区价值
    5.5 台怀镇社区价值评估
        5.5.1 研究价值评估
        5.5.2 需求性价值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6.1 从价值到治理:风景区社区的公共属性
        6.1.1 风景区的公共属性
        6.1.2 社区公共属性分析
    6.2 风景区社区治理现有途径
        6.2.1 现有治理政策分析
        6.2.2 现有治理途径问题
    6.3 社区治理理想途径:自组织
        6.3.1 “公地悲剧”模型及其解决途径
        6.3.2 集体行动制度的启示
        6.3.3 我国传统公共资源治理案例
        6.3.4 风景区社区理想治理途径
    6.4 差距分析与替代途径
        6.4.1 差距分析
        6.4.2 替代途径
        6.4.3 替代途径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区社区规划优化
    7.1 规划目标与特点
        7.1.1 规划目标
        7.1.2 规划特点
    7.2 主要规划内容
        7.2.1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7.2.2 社区关键问题分析
        7.2.3 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7.2.4 非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7.3 关键规划环节
        7.3.1 多方案比较
        7.3.2 公众参与
    7.4 与其它政策的关系
        7.4.1 与法定规划体系的关系
        7.4.2 与其它保护地规划的关系
        7.4.3 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案例研究:九寨沟风景区社区规划
    8.1 社区基本状况
    8.2 社区社会经济演变
    8.3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8.3.1 研究价值评估
        8.3.2 威胁关系分析
        8.3.3 需求性价值评估
    8.4 社区关键问题识别
        8.4.1 居住问题
        8.4.2 就业问题
        8.4.3 文化问题
        8.4.4 能力建设
    8.5 规划目标与关键策略
        8.5.1 规划目标
        8.5.2 关键策略
    8.6 主要社区规划政策
        8.6.1 人口与用地调控
        8.6.2 经济与就业引导
        8.6.3 社区风貌有机更新
        8.6.4 居民能力建设
        8.6.5 社区管理机制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社区历史与现状分析
        9.1.2 社区价值体系分析与评估
        9.1.3 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9.1.4 社区规划政策优化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评价
附件B 美国REAP应用案例: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附录C SLED 案例-斯里兰卡酒吧珊瑚礁(Bar Reef)
附录D AI案例-尼泊尔奇特旺(Chitwan)国家公园
附录E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规划政策
附录F 九寨沟社区分类调控
附录G 九寨沟社区风貌整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生态哲学研究
        (二)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三) 五台山文化景观研究
        (四) 总体评价
    三、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一)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1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
    1.1 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
        1.1.1 “依正不二”
        1.1.2 “天人合一”
    1.2 文殊文化与“天人合一”
    1.3 五台山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呈现
        1.3.1 自然胜景
        1.3.2 佛教圣地
        1.3.3 文化景观
第2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伦理观
    2.1 佛教生态伦理的缘起论
    2.2 佛教生态伦理的慈悲观
    2.3 佛教生态伦理的和谐共生观
        2.3.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2.3.2 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3.3 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意义
第3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
    3.1 五台山佛教生态生活方式
        3.1.1 “戒杀、放生、素食”的生态生活方式
        3.1.2 “节俭惜福”的生态生活方式
    3.2 五台山佛教生态生产方式
        3.2.1 农禅生产:对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适应
        3.2.2 山林佛教的生态环境建设
    3.3 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功能
        3.3.1 佛教文化创造功能与佛教生态思想
        3.3.2 佛教生态文化教育功能
第4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构
        4.1.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1.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
    4.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4.2.1 基本评价步骤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指标标准化采用的方法
        4.2.4 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第5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
    5.1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5.1.1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5.1.2 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分析
        5.1.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5.1.4 科技支撑设施可持续发展分析
        5.1.5 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5.2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1 判断矩阵的建立
        5.2.2 判断矩阵特征向量W及最大特征根λ_(max)的计算
        5.2.3 层次的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专家打分评价
        5.2.5 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6.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
    6.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6.2.1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原则
        6.2.2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原则
        6.2.3 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原则
        6.2.4 生态社会可持续性原则
    6.3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优化对策
        6.3.1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措施,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6.3.2 深度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全面提升生态文化影响力
        6.3.3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6.3.4 强力推进生态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6.3.5 全面推进生态社会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社区
        6.3.6 积极优化生态景观管理机制,激发生态景观发展活力
        6.3.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规范管理服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彭亮.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2]中国世界遗产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佳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3]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D]. 牟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钟山文化景观遗产研究[D]. 王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D]. 贾丽奇. 清华大学, 2015(07)
  • [7]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特征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网络文本分析[D]. 滕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2)
  • [8]中国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嵩山少林寺为例[D]. 涂琼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4)
  • [9]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D]. 王应临. 清华大学, 2014(09)
  • [10]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D]. 毕晋锋. 山西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申请五台山世界遗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