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欧洲的标准计划中看标准化的清洁服务质量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丽[1](2019)在《精益六西格玛在Z公司质量管理优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整体经济放缓导致整个照明产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从原来的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上转型是必然的趋势。论文研究了精益六西格玛在LED照明行业Z公司质量管理优化中的应用。论文对Z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Z公司质量管理中存在测量系统误差较大、功能和外观不良率高等主要问题。论文运用精益六西格玛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的管理方法对Z公司质量优化进行研究,用流程分析法和帕累托图分析法找出Z公司质量管理流程中存在的过程偏差和主要问题,用测量系统分析法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头脑风暴,失效模式分析等方法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优化质量控制参数,利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思想优化流程和生产布局,实施6S标准化管理,并对关键过程实施统计过程控制。最后,论文主要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优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和实施,使得测量系统偏差减小,标准件制作时间缩短,过程能力稳定性提高,功能和外观的不良率降低,不但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且为Z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和方法在制造业特别是照明行业的质量优化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价值。
石国富[2](2019)在《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持生产效率优势是造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造船模式代表着一类具有相近的固有造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生产系统。通过对造船模式演变路径的分析发现,总装化建造是现有造船模式的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切入点,研究造船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配置效率和行为绩效理论,本文将造船生产系统分解为由产品、流程和组织三维结构构架和由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三种行为构架组成的子系统集合,形成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模型,为应用现有效率理论从系统结构和行为关系的角度分析造船生产系统的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价格传导、质量变化、结构约束和行为激励等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造船生产系统的产业环境、产品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四个方面对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为基本类别的造船生产效率分类方法,为分析和利用影响因素提高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构建了结构与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系统环境的市场绩效模型和面向系统内部的生产绩效模型。市场绩效模型以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生产绩效模型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定义为系统的结构贡献系数矩阵与行为绩效矩阵的乘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回归法构建了造船生产效率的度量评价模型;利用造船生产系统的历史样本数据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行为绩效;再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的贡献系数。通过行为绩效矩阵和贡献矩阵来深层次地分析系统内低效率的位置、原因和程度,为拟定提升造船生产效率的措施和评价效率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造船业和造船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由造船产业环境、造船设计方法、造船生产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复杂的造船生产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问题,即由产品、流程和组织构架构成的三维结构与设计、作业和管理三种行为的绩效结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解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三者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步的综合性重要作用是解决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袁平平[3](2019)在《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出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甚至给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这一问题反映出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种种不足,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质量管理是食品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管理工作,已上升为对食品加工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工作之一。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肉鸡食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不足、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评估验证不合理、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方法缺失、养殖部门质量管理方法缺乏。论文针对公司出现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而PDCA循环恰好是对各个环节系统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一套方法,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司面临的质量问题。论文具体研究了PDCA应用于服务支持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工艺流程CCP点中的HACCP程序验证;物流环节的冷链运输以及养殖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比PDCA应用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成品质量的提升和客户满意调查数据印证PDCA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同时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后续优化方案,为泰森公司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食品质量提供理论借鉴。PDCA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引入和应用不仅带来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而且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杨晓曦[4](2019)在《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顾客需求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转变,传统的制造模式已无法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创新寻求新的市场机会,争取更多盈利空间,提升竞争能力。然而,在服务化实施过程中,如果新的业务无法满足顾客期望,反而会造成顾客流失,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积极的质量管理实践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更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更好地控制业务交付过程,提高顾客感知质量。因此,本文聚焦制造企业服务化,探讨当前服务化背景下,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影响其绩效表现。具体研究内容与创新如下:首先,基于代表服务化活动的关键词,对上市制造企业的信息发布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和纵向研究,探索得到制造企业随时间演变的服务化模式实践特点。研究发现,服务化进程正在由产品导向型向使用和结果导向型不断深化,在这三种类型中各有其侧重发展的模式,并在服务化过程中存在多种运营挑战。从行业实践角度理解服务化推进过程,借助大数据驱动的方法为现有理论发展提供实践数据的支撑。其次,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市场趋势下,面对服务化实施挑战,从运营视角思考质量管理对企业转型效果的保障作用。根据服务化由产品导向型向使用导向发展的主流特点,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服务化和质量管理实践的相关理论基础,建立了质量管理实践各要素与服务化绩效影响关系的模型,基于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的服务导向氛围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提升顾客反应方面的绩效;同时,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基础实践类要素在服务导向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具有直接影响和中介作用,而质量管理实践中的核心实践类要素在创新服务获得绩效提升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从企业行为角度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实现过程中,质量管理各实践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最后,在制造服务化背景下,进一步探讨了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实践重要结果的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测量,并检验了服务质量与绩效的直接关系。首先从顾客感知角度出发,经过量表开发、提纯及检验等研究步骤,以汽车企业的信息技术类服务为例,形成了多维度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而后构建制造企业服务质量与绩效的关系模型,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顾客的服务满意度和品牌满意度,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忠诚度表现。从服务化结果角度,构建了与传统服务不同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形成兼具服务特性与产品属性的服务质量概念,并确认了制造服务化过程中的质量与绩效的关系。
童扬芬[5](2018)在《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文中认为测试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演进发展不可或缺的机制”(廖平胜,2003:1)。追求公平是各种测试的重要目标之一,人们通过实施科学、公正、严格的测试以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随着人们对测试评估标准认识的扩展,测试公平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教育测试中的一员,语言测试是用来检测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语言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测量工具,由于语言既是测试的内容,同时亦是测试的媒介,其测试公平所涉及的因素较之其它测试更为复杂,可以说语言测试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活动。教育评估领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对公平性的关注(Angoff,1993),语言测试界对于公平性的讨论始于上世纪90年代(Kunnan,2000),国际语言测试协会(LTRC)1997年年会因其以此为主题而被普遍认为是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开始的标志。在我国,把考试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对于测试公平性的研究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戴家干,2010:27),语言测试领域关注公平性大致也是始于彼时。在相关的研究中,从教育制度和政策角度对教育测试的公平性所进行的讨论最多(详见第二章);在国内所有关于教育测试公平性的探讨中,针对语言测试公平性的系统理论研究尚缺,外语测试界对公平问题进行的研究亦非常少,语言测试的社会性和伦理问题方面的研究等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或者处于起步阶段(谢赛、陈贺文,2016:143)。目前,教育界均认可公平性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很多方面仍难达成共识,例如:公平性检测的有效实践性和公众感知度如何得到体现?其核心体现的问题仍在于:公平性究竟可不可以被检验?应该如何检验?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语言环境和测试特点的公平性评价标准。世界上很多专业的测试机构已经出台和使用了较为成熟的测试评估标准用以指导测试实践,在这些评估标准中均涉及公平性审查和质量控制准则,然而我国截至目前尚未见类似文件出现。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平性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中国测试环境下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验框架。本研究拟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世界上已经出台和使用的语言测试标准中有关公平性审查和质量控制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考试特点的标准有何借鉴?本研究将对公平性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旨在为测试公平性验证提供一个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构建中国语境下测试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模型。2)语言测试的利益相关群体对公平性的认识如何?这些认识对于我们确定公平性检验的具体标准有何启发?我们将对语言测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即考生对公平性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公平性应当涵盖的因素。3)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的模型应当如何构建?具体审查的细则应当包含什么内容?模型将如何在测试的开发和实施中践行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将探索构建符合中国考试特点的公平性检测应用框架。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本研究将分四步进行设计。首先,本研究将搜集并系统回顾语言测试标准中涉及到公平性审查和检测的文献或者具体条款,并对当前存在的公平性框架进行分析、解读和评述,通过对这些文献细致和系统的回顾,梳理目前公平性研究和实践的整体状况,拟探讨这些理论或者标准对于我国测试公平性实践的指导价值。在第二阶段对语言测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即考生对公平性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公平性应当涵盖的因素,为下一步分析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和构建公平性检验的具体项目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调查发现:学生总体上对公平性审查和检测的看法较为积极,认为测试任务设计的公平性很重要,制定公平性原则对于确保测试质量和公正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在第三阶段,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查阅国内外各类语言考试的试题,如:雅思(IELTS)、托福(TOEFL)、赛达(SAT)、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汉福(HSK)、各级各类学业课程考试等,查找相关题目对公平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详细解读导致不公平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平性模型,并尝试构建适合于操作的公平性审查的参考条目及具体方法。由于在现阶段我国测试环境下,相关利益群体各方的责、权、利等无法真正做到有效兼顾,因此公平性标准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表述,这决定了我们拟构建的准则不可能是强制性的,而只能是启发性的,构建公平性审查准则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专业群体和公众群体的公平性意识以及传播可践行的保障措施。笔者认为:测试的公平性是指在测试流程中确保受试群体和个体同等测试机会的构念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测量技术检验的公平性,也包括社会价值判断的公平性;语言测试的公平性检验理应贯穿于测试的整个流程之中,在我国现实测试环境下,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测框架应当涵盖对测试开发者、使用者和应试者责权利的界定,在应用实践中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公平性需求和社会公平性需求,进行测量技术检验和人工价值判断,并将检验的结果对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建立完善的公平性检测报告制度不仅是提高测试质量的必要举措,亦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第四步,采用构建的模型尝试对一份测试试卷的公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研究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重点分析了以ETS等世界知名教育考试机构已出台并实施的测试评估指导文件,从中吸取可资借鉴的成分,并由此提炼影响测试公平性的主要因素。2)问卷调查法。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对初步形成的公平性影响因素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以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问卷以语言测试公平性标准和评估检验办法为主要内容,调查考生作为测试利益最高相关群体对标准和检验方案的态度、意见和建议。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案,样本量200人以上,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设计问卷,回收后由课题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3)案例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对试题公平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列举了大量例题,并按照不同影响因素类别产生不公平的结果予以解析,清晰地展示了解公平性影响因素是如何对测试结果差异产生影响的过程。4)深度访谈法。该方法用于了解测试流程各个环节中的可能导致的不公平因素,一对一深度访谈对象为3人,采取半结构性访谈;研究者现场记录,事后对文字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方法的研究,笔者认为:测试的公平指在测试流程中确保受试群体和个体同等测试机会的构念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测量技术检验的公平性,也包括社会价值判断的公平性。测试公平性理论原则探讨的重要内容应包括用于规范所有测试者伦理道德的职业规范,而实践准则是指用于指导具体测试行为的实施准则。语言测试应当区分不同阶段的公平性,每一个阶段的公平性的具体内涵应当有侧重点的不同。测试前,开发者对测试内容的公平负完全责任,他们需要在材料选取和试题命制上保障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而测试实施阶段的公平主要责任在于测试的实施者,测试之后对于结果使用的公平决断权在于测试结果的使用者。在应用实践中,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公平性需求和社会公平性需求,对主要方面进行测量技术检验和人工价值判断。本研究最重要的尝试在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目前国内语言测试环境的检验框架,并将公平性检验的要素细化、制成校对量表,克服了测试质量检测依靠技术检验不易操作和普及的问题。毕竟对于一线的测试践行者们而言,这样的指导细则能够将抽象的公平具体为可评估的细则,能够降低公平性审查过程中的主观性(Zieky,2006)。
钮春奇[6](2018)在《K公司MQB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的十五年,我国汽车行业高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在强劲的需求拉动下,我国的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与此同时,伴随着客户越来越了解汽车的功能,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选择质量效益第一的经营策略,已被汽车行业内企业广泛采用。对于企业来讲,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优势就代表企业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的汽车行业企业来讲,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强有力的控制,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因而研究汽车产品在项目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K公司现有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作为研究背景,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按照APQP的方法,进行了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优化,提出了质量策划提早介入项目;在质量策划阶段,使用资源共享系统PQ-Planer进行质量策划,以及活用FMEA等工具对项目质量控制状态进行验证。通过在MQB转向柱开关项目的实际运行,验证了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优化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鹏宇[7](2014)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技及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力应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工程的发展任务,智能电网的优点首要体现在电网与电力用户在信息资源交互沟通方面更为准确和便捷,因此,建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会继续成为全国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中的一个研究重点。由于我国智能电网系统发展较晚,而且电力线路在一些地区较为复杂,这也就给电力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系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展功能,实现了成本效益分析。最后,根据北京地区的消费特点,测算北京地区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及激励机制建议。
李婷[8](2014)在《我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铁产业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了“落后—赶超—领跑”的跨越式发展。研究中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助于探索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模式,同时对于面临相同发展历程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互动、技术溢出和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并与日本、法国、德国进行比较,并结合中国高速铁路产业链分析研究产业升级过程中高铁产业的技术创新路径。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我国高铁产业的竞争优势,研究市场需求、内生创新投入、相关产业、企业结构和竞争战略以及政府支持和机会对于高铁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对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高铁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似度系数,得出产业间的技术溢出强度。用产业问的技术溢出来衡量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并将相关产业进行细分,研究不同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了产业内生R&D投入、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内外结合。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人口空间布局和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巨大需求,构成高铁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技术要素是高铁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国家战略在推动高铁技术创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主导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体系和“走出去”战略加速高铁技术创新。产业间的技术溢出大于内生研发投入的创新绩效,R&D资本投入的技术弹性为正,而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但R&D人力投入的技术弹性为负。在细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强,而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产业链的上游部门的溢出效应并不显着。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得出的政策建议是:首先,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对高速铁路产业核心技术的掌握水平;其次,充分利用高铁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作用,加强高铁产业的创新互动,提升高铁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技术水平;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打造中国“高铁品牌”。
王文婷[9](2012)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与量价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新型的可进行交易的金融产品。碳排放市场的建立与运行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低成本减排。本文对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洲气候交易所交易的碳排放期货产品进行价格研究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包括科斯定理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等。然后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全面介绍了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结构,特别是欧盟碳排放市场,以及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由于本文主要以碳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最后对期货市场的相关功能理论特别是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探讨。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商品EUA和CER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碳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传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这对于研究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中国将来建立碳期货交易所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碳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价格与成交量和持仓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指导碳期货投资。当前中国企业在碳市场中多是进行场外交易,缺乏有效的价格机制,导致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国际碳价格。我国目前急需借鉴国外碳市场的成功运作经验,以建立具有完备市场结构的市场交易体系,形成价格发现机制。最后本文基于欧盟碳市场研究对我国进行了一个探索性分析,是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定价的应用研究。先提出了未来我国碳市场的构成要素,然后分别论述了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碳排放权拍卖的定价机制、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以及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最后针对碳期货市场,提出了如何建立健全碳期货市场的具体建议。
薛永刚[10](2011)在《天津百利得工厂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实现与国际制造水平的接轨,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均实施了ISO/TS16949国际质量标准。为了满足不同汽车整车厂的要求,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实施了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大众及福特汽车的供应商制造及质量能力体系要求。推行并整合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该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分供方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系的运行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首先介绍了ISO/TS16949与大众及福特汽车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分析了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对需要整合的兼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次分析了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的结构和特点,阐述结构主要以核心思想、动力模块、核心模块和支持模块构成,同时阐述了对整合管理体系的监控考核机制。再次介绍了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策划,重点介绍了整合后的核心模块,对分供方管理、过程控制和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进行了主要说明。最后阐述了整合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效果,目前天津百利得工厂在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顾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并通过了福特和大众等客户的充分认可。通过整合质量管理体系,为天津百利得工厂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交付业绩并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企业已通过ISO/TS16949:2009的认证及一汽大众优秀供应商资格等。
二、从欧洲的标准计划中看标准化的清洁服务质量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欧洲的标准计划中看标准化的清洁服务质量测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精益六西格玛在Z公司质量管理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一节 精益六西格玛基本理论 |
一、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概念 |
二、国内精益六西格玛文献概述 |
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Z公司COB产品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行业及公司概况 |
一、行业概况 |
二、公司概况 |
第二节 COB产品工艺 |
第三节 Z公司COB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中欧实验室测量系统存在较大偏差 |
二、产品功能测试不良率较高 |
三、产品外观不良率较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B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 |
第一节 质量改善目标确认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问题分析 |
一、中欧实验室光电性能测量系统偏差较大 |
二、COB关键工艺过程能力不稳定 |
三、工站设计不合理6S管理不规范 |
第三节 优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优化标准件管理程序建立标准测量系统分析流程 |
二、调整工艺参数并优化工艺过程能力 |
三、生产线重新优化布局 |
第四节 质量控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方案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优化方案改善效果分析 |
一、测量系统偏差减小且标准件制作时间缩短 |
二、生产过程能力稳定性和效率都得到提高 |
三、功能测试和外观不良率降低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造船业现状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1.2 造船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研究 |
2.1.3 造船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分析方法 |
2.2.2 制造模式理论 |
2.2.3 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 |
3.1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建模思路 |
3.1.1 建模的目标 |
3.1.2 系统的共性特点分析 |
3.1.3 建模的方法 |
3.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
3.2.1 投入产出模型的架构 |
3.2.2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投入 |
3.2.3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产出 |
3.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结构模型 |
3.3.1 产品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2 流程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3 组织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行为模型 |
3.4.1 系统行为架构模型 |
3.4.2 设计行为结构模型 |
3.4.3 作业行为结构模型 |
3.4.4 管理行为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1 生产效率的内涵与效率函数 |
4.1.2 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1.3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4.2 影响因素的来源和范围研究 |
4.2.1 影响因素的来源分析 |
4.2.2 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
4.3 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的作用分析 |
4.3.1 造船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
4.3.2 造船设计方法因素分析 |
4.3.3 造船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
4.3.4 造船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 总装化造船系统效率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 |
5.1.1 系统的非效率来源分析 |
5.1.2 效率评价模型的度量范围 |
5.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1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2 系统产出的计量方法 |
5.2.3 系统投入的计量方法 |
5.3 面向系统环境的总装化造船系统市场绩效模型 |
5.3.1 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
5.3.2 要素比较模型 |
5.3.3 竞争力比较模型 |
5.4 面向系统内部的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绩效模型 |
5.4.1 系统效率模型 |
5.4.2 结构效率模型 |
5.4.3 行为绩效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市场绩效 |
6.1.1 市场竞争力比较 |
6.1.2 要素效率比较模型 |
6.2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生产绩效 |
6.2.1 企业生产绩效度量 |
6.2.2 企业生产绩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船舶产品分类 |
附录B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作业区域 |
附录C 大连船舶重工某生产线的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D 2009-2014年中国典型造船企业投入、产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2.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2.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
2.1.4 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
2.2 PDCA循环概述 |
2.2.1 PDCA循环的概念 |
2.2.2 PDCA循环的特点 |
2.2.3 PDCA循环的原则 |
2.2.4 PDCA循环的要求 |
2.2.5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
第三章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 |
3.1.1 公司简介 |
3.1.2 食品企业与一般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区别 |
3.2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2.1 质量管理方针与目标 |
3.2.2 质量管理标准与工作任务 |
3.2.3 计量工作与产品满意度调查 |
3.2.4 质量文化建设与宣传 |
3.3 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
3.3.2 养殖部门质量管理方法缺乏 |
3.3.3 HACCP关键限值评估验证不合理 |
3.3.4 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方法缺失 |
3.3.5 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不足 |
3.4 公司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质量管理问题的改善研究 |
4.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
4.1.1 提升质量信息和质量体系 |
4.1.2 优化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
4.1.3 改进质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
4.1.4 改善质量管理培训和质量活动 |
4.2 提升养殖部门质量管理 |
4.3 改进HACCP关键限值评估验证 |
4.4 完善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 |
4.5 改善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 |
4.5.1 控制来料质量 |
4.5.2 解决质量投诉管理问题 |
4.5.3 测量客户质量满意度 |
第五章 质量管理问题的改善成效分析 |
5.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成效分析 |
5.1.1 质量管理体系 |
5.1.2 质量管理机制 |
5.1.3 产品质量 |
5.1.4 客户满意度 |
5.2 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情况调查 |
5.2.1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2.2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 |
5.3 质量管理持续性优化措施 |
5.3.1 培训考核制度 |
5.3.2 标准化流程 |
5.3.3 人员考评和激励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制造企业服务化内涵与商业模式 |
2.1.1 服务化的起源与内涵 |
2.1.2 服务化模式分类及演化 |
2.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实践影响 |
2.2.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要素 |
2.2.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绩效影响 |
2.3 质量管理实践及其绩效影响 |
2.3.1 质量管理实践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2.3.2 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 |
2.4 服务质量内涵与质量评价 |
2.4.1 服务质量的内涵与发展 |
2.4.2 服务质量的测量 |
2.5 现有文献评述 |
第3章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选择与发展特点分析 |
3.1 服务化实践关键词提取 |
3.1.1 文献检索 |
3.1.2 文献计量分析与范围锁定 |
3.1.3 商业模式及关键词确定 |
3.2 基于大数据的自动文本分析 |
3.2.1 数据范围确定 |
3.2.2 数据收集与清洗 |
3.2.3 词频统计与检验 |
3.3 文本分析结果 |
3.3.1 数据分析结果概览 |
3.3.2 分类别服务化模式实践特点 |
3.4 研究结果讨论 |
3.4.1 服务化商业模式的实践选择与发展特点 |
3.4.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质量管理实践要素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关系研究 |
4.1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
4.1.1 服务化绩效实现的理论基础与变量选取 |
4.1.2 质量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与变量选取 |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1 服务导向、服务创新能力、顾客反应之间的关系 |
4.2.2 质量管理实践各要素的作用 |
4.3 问卷调查与测量项修正 |
4.3.1 初始测量项开发与问卷形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测量项修正 |
4.4 研究模型实证分析 |
4.4.1 测量模型分析 |
4.4.2 共同方法偏差 |
4.4.3 结构模型分析 |
4.5 研究结果讨论 |
4.5.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绩效实现 |
4.5.2 质量管理实践对服务化绩效实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及其绩效影响研究 |
5.1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5.2 服务质量测量量表开发与检验 |
5.2.1 量表潜在测量项开发 |
5.2.2 数据收集与测量项精炼 |
5.2.3 测量量表确定 |
5.2.4 服务质量量表可靠性评估 |
5.3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绩效影响 |
5.3.1 假设提出与概念模型 |
5.3.2 服务质量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 研究结果讨论 |
5.4.1 制造企业的服务质量测量 |
5.4.2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绩效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实践研究样本企业列表 |
附录B:文本分析Python代码(以“建议与咨询服务”关键词列表词频统计为例) |
附录C: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质量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D:关于车联网服务质量的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具体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测试评估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述评 |
2.2.1 公平的定义 |
2.2.2 公平的意义 |
2.2.3 国外公平性研究 |
2.2.3.1 研究起源与发展历程 |
2.2.3.2 机构文献 |
2.2.4 国内公平性研究 |
2.3 问题与挑战 |
第三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因素调查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对象 |
3.4 数据收集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学生对个体差异公平性的认识 |
3.5.2 学生对测试设计公平性的认识 |
3.5.3 学生对试卷质量公平性的认识 |
第四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因素分析 |
4.1 测试设计 |
4.1.1 测试目标 |
4.1.2 测试大纲/说明 |
4.1.3 试卷编制 |
4.1.4 预测分析 |
4.2 试卷质量 |
4.2.1 信度 |
4.2.2 效度 |
4.2.3 区分度 |
4.2.4 难度 |
4.3 考生差异 |
4.3.1 个体特征差异 |
4.3.2 社会生活背景差异 |
4.3.3 学科知识背景差异 |
第五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验 |
5.1 公平性的界定 |
5.1.1 公平性与伦理 |
5.1.2 公平性与效度 |
5.1.3 公平性与公正性 |
5.1.4 测试使用的公平性 |
5.2 公平性检验的理论模型 |
5.2.1 可比性模型 |
5.2.2 社会公正模型 |
5.2.3 形式模型 |
5.3 公平性检验的应用框架 |
5.4 公平性检验的具体项目 |
第六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验证的实证分析:以H省2015年高考英语卷为例 |
6.1 实验设计 |
6.1.1 试卷概况 |
6.1.2 数据收集 |
6.1.3 分析方法 |
6.2 分析与讨论 |
6.2.1 对测试设计公平性的分析 |
6.2.2 对试卷质量公平性的分析 |
6.2.3 对个体差异公平性的分析 |
6.3 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质量保障体系 |
7.1 制度层面 |
7.1.1 法律保障 |
7.1.2 政策保障 |
7.2 理论层面 |
7.2.1 伦理规范 |
7.2.2 行为准则 |
7.3 实践层面 |
7.3.1 技术标准 |
7.3.2 素质保障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语词表 |
附录2: 教育测试评估标准中英文对照 |
附录3: 语言测试评估标准中英文对照 |
附录4: 语言测试公平性调查问卷 |
附录5: 调查问卷描述统计量 |
附录6: 调查问卷各项频数统计 |
附录7: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表 |
附录8: 样卷公平性人工审查表 |
附录9: 样卷试题及答案 |
附录10: 样卷听力部分录音原稿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K公司MQB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质量及相关行业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
2.1.1 质量的基本理论 |
2.1.2 汽车行业质量体系ISO/TS16949 |
2.2 项目管理及其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2.2.1 项目管理概述 |
2.2.2 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3 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2.3 国外项目质量管理综述 |
2.4 国内项目质量管理综述 |
2.5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K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K公司概况 |
3.2 K公司组织架构 |
3.3 K公司的项目质量管理流程 |
3.3.1 质量目标 |
3.3.2 质量策划 |
3.3.3 质量验证 |
3.4 K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K公司MQB项目质量管理优化项目简介 |
4.1 MQB项目介绍 |
4.2 MQB转向柱开关基础知识及其质量管理优化需求 |
4.3 MQB转向柱开关项目在项目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策略及其在MQB项目上的运用 |
5.1 质量策划流程优化 |
5.1.1 质量策划流程优化策略的提出 |
5.1.2 质量策划流程优化策略在MQB项目上的运用 |
5.1.3 质量策划流程优化策略的效果验证和分析 |
5.2 基于PQ-Planer平台的质量策划信息共享 |
5.2.1 PQ-Planer平台的引入 |
5.2.2 PQ-Planer平台在MQB项目的运用 |
5.2.3 PQ-Planer平台的效果验证和分析 |
5.3 基于逆向PFMEA活动的质量验证 |
5.3.1 逆向PFMEA活动的引入 |
5.3.2 逆向PFMEA活动在项MQB项目的运用 |
5.3.3 逆向PFMEA的效果验证和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7)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智能电网的概念与作用 |
1.3.1 智能电网的概念 |
1.3.2 智能电网的作用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力负荷理论研究 |
2.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理论 |
2.1.1 电力负荷预测的原则 |
2.1.2 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及特点 |
2.2 电力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1 社会因素 |
2.2.2 天气因素 |
2.2.3 电力定位因素 |
2.3 电力负荷控制研究方法 |
2.3.1 回归模型预测控制法 |
2.3.2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分析 |
3.1 电力负荷管理 |
3.1.1 电力需求侧管理 |
3.1.2 有序用电 |
3.1.3 需求响应 |
3.1.4 节约用电 |
3.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状 |
3.2.1 系统的构成及网络结构 |
3.2.2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的发展机遇 |
3.2.3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遇到的困难 |
3.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 |
3.3.1 系统功能 |
3.3.2 系统运行情况 |
3.3.3 系统在电网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
3.3.4 系统在电网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3.3.5 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效益分析 |
4.1 管理效益 |
4.2 经济效益 |
4.3 社会效益 |
4.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资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电网下北京地区电力负荷响应资源分析 |
5.1 北京地区电网负荷特性分析 |
5.1.1 月最大负荷特性曲线 |
5.1.2 负荷率与峰差率 |
5.1.3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利用率 |
5.1.4 用电高峰季节周、月负荷曲线 |
5.1.5 日负荷曲线 |
5.2 基于智能互动的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方法 |
5.2.1 空调负荷测算方法 |
5.2.2 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方法研究 |
5.3 北京地区空调负荷响应资源计算及结果分析 |
5.3.1 最大空调负荷计算与分析 |
5.3.2 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实施与建议 |
6.1 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 |
6.2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6.3 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研究与实践 |
6.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 |
2.2 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互动理论 |
2.3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4 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
3.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3.2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3.3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
4.1 需求条件 |
4.2 生产要素 |
4.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4.4 企业结构与竞争策略 |
4.5 政府 |
4.6 机会 |
第五章 模型与实证分析 |
5.1 产业相似度测算 |
5.2 模型构建与数据检验 |
5.3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与量价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理论 |
2.1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 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现状 |
2.3 期货市场理论 |
第三章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EUA 期现货价格关系分析 |
3.2.1 数据选取 |
3.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 CER 期现货价格关系分析 |
3.3.1 数据选取 |
3.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 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总结 |
第四章 碳排放权商品量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EUA 期货的量价关系研究 |
4.2.1 数据选取 |
4.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 CER 期货的量价关系研究 |
4.3.1 数据选取 |
4.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 碳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总结 |
第五章 应用研究: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定价的战略定位与分析 |
5.1 我国碳市场发展战略分析 |
5.2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 |
5.2.1 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碳排放权拍卖的定价机制 |
5.2.2 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 |
5.2.3 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 |
5.3 建立健全碳交易期货市场 |
5.3.1 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
5.3.2 碳的跨期价差套利定价 |
5.3.3 碳期货合约的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天津百利得工厂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的可行性研究 |
2.1 整合顾客与企业自身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 |
2.2 ISO/TS 16949 与Formel Q 及Q1 管理体系的介绍 |
2.3 ISO/TS16949 与 Q1 和 Formel Q 整合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天津百利得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的创建及实施过程 |
3.1 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介 |
3.2 天津百利得公司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与特征 |
3.3 天津百利得公司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
3.4 构建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模块 |
3.5 强化对分供方的管理 |
3.6 构建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模块 |
3.7 整合质量管理体系倡导的质量工具的应用 |
3.8 构建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机制 |
3.9 信息和财务及人力综合管理的有效支持 |
3.10 对整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实施三级监控 |
第四章 整合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效果 |
4.1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凝聚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
4.2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不断改进 |
4.3 员工能力和过程控制能力明显提升 |
4.4 过程运行效益指标的实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欧洲的标准计划中看标准化的清洁服务质量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益六西格玛在Z公司质量管理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 欧阳丽. 厦门大学, 2019(08)
- [2]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 石国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D]. 袁平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晓曦. 天津大学, 2019(06)
- [5]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D]. 童扬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6]K公司MQB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钮春奇.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D]. 张鹏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 [8]我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视角[D]. 李婷. 南京大学, 2014(04)
- [9]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与量价关系研究[D]. 王文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4)
- [10]天津百利得工厂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薛永刚. 天津大学, 2011(05)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精益六西格玛论文; 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精益质量管理模型论文; 生产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