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县:合的教训,分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远[1](2021)在《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三变”改革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新模式,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举措对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有显着成效。农村“三变”改革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成为推动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动力。锦州市通过借鉴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经验,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打破农业农村发展桎梏,进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阐明农村“三变”改革不仅使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客观需要,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论述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及其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总结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相关成效和典型经验,进一步论证农村“三变”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分析锦州市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锦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建言献策。
张磊[2](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提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徐艳兰[3](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桂佳宁[4](2020)在《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河流在大千万物中发挥着抚育多类种生命、让地球饱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作用,人类得于存在和不断成长壮大的源头也是河流,河流也是地球生生万物必不可缺的一分子,更是满足地球上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近几年城市扩张使我国许多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失去了生态服务功能,威胁到了近水空间中的生物多样性,也给人们的食用水安全和健康带来了损害。我们国家涉及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河流健康的研究项目,后起加快对受损河流生态修复的脚步,意在改进和提升仅以防洪为目的的渠化河流,重新重视人和自然的融合、城市和水系及河岸景观的互动、生态和技术的相互支持,因此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是必然趋势。研究追随时代发展需求,以坝上地区为范围,针对坝上地区生态结构单一,气候、海拔条件均比较特殊的问题,从生态理论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水安全、水生态和水景观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坝上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降水特征,把河道做为与城市、与人类相融合的纽带,减小城市和自然的距离感,使河道在具有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具有连续性的河岸景观空间,将生态景观与河道边界相融合,并从该角度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吸取生态河道景观的改造方法和举措,从而结合实际案例解决现存问题。通过研究过程,将理论研究以及案例借鉴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尚义县鸳鸯河景观设计案例中,分析项目概况及现状,将区域内分为河道、河岸、亲水景观三部分,从景观效果、心理感受、生态持续多方面寻找适合坝上地区生态河道的改造提升方法,优化天际线、丰富区域色彩搭配、营造冬季冰雪特色景观空间,达到四季引人的河道景观效果,使整个河道及滨河区域成为有活力的城市名片,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抓紧推动总书记考察张家口提出的“两区”建设目标任务,尽量早日完成创建“河北省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阎诗佳[5](2020)在《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大坝作为水资源时空分配调控的重要工程措施,在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看到水库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重要隐患,水库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水库安全度汛是重中之重,小型水库安全则是其关键要害。约占水库总数95.2%的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重大的度汛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大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能力分析,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库安全度汛,让人们能够在享受小型水库带来极大效益的同时,减少其运行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风险。本文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出发,结合辽宁省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构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对其进行应用,并在充分调研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安全运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为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成果如下。(1)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以小型水库分区、降雨径流关系、水库现时库容下所能承受的径流深为依据的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结合辽宁省流域特点,将小型水库按照辽宁省水文分区进行分区分类。按照各分区的流域特点,确定小型水库各自分区降雨径流关系的计算方法。再按照流域径流深折算方法,计算出小型水库现时库容下的总径流深。通过各分区小型水库总径流深和降雨径流关系确定其暴雨承载能力,并根据暴雨承载能力和降雨气象预报之间的关系进行水库防汛预警。(2)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基于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选用典型强降雨过程的小型水库为样本,收集省级防汛平台的降雨、库容、土壤含水率等数据,进行模型计算,通过模型模拟、优化调参确定模型计算各参数取值,完成模型构建,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校验。对模型进行应用,预报强降雨过程下小型水库的暴雨承载能力,并发布预警。(3)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在全面调查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水库工程、水库管理等安全运行情况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建立健全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预警系统,构建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以提高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能力。
王源洪[6](2020)在《清代盛京地区教育经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教育早期承袭明制,中期改革,至清末创办新学,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盛京作为清代龙兴之地和陪都,其政治地位不言而喻,故统治者对盛京地区教育十分重视。有清一代,盛京地区学校门类齐全,其中八旗官学、宗室觉罗学仅京师与盛京有之,而府州县儒学、社学、义学、书院等则与其他地区基本相似。经费对于教育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意义。教育经费来源稳定,数量充裕,是教育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盛京地区偏居东北一隅,其发展相对落后。清朝入关后,统治者对该地区的教育格外重视,既促进了盛京地区教育水平的巨大提升,亦通过兴办和改善教育保持并彰显了该地区的特殊性。本文以盛京地区教育经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清代该地区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所在。本文共五个部分:绪论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梳理了学术史,并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部分考察了盛京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的经费情况,并进一步讨论了上述诸学教官、学生的情况;第二部分考察了盛京地区州县儒学和社学义学的经费情况,对儒学的学宫建设、教官待遇、生员资助等微观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考察了盛京地区书院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而指出清代是盛京地区书院发展的高峰期;第四部分考察了清末教育改革浪潮中,盛京教育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
石风吕贵一[7](2020)在《明代地方公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公廨(衙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制文化的象征,也是地方政治关键所在,历代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建筑格局与其行政功能,由于明朝的大规模公廨兴建而推广建筑礼制文化,公廨文化遂普遍全国,从而形成了“明清衙署”的基本特征,清代大部分沿袭明代的建筑模式。虽现存建筑遗址实例屈指可数,但对建筑史来看,明清两代公廨建筑形制、艺术表现,甚至清代公廨文化等研究成果还不计其数,反而可看出被“建筑史”束缚的研究现状,尚未存在专门明代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系统的认知。故本文广泛采用史书、方志、文人笔记、文艺作品等多方面史料,并试图将历史研究及文学研究的长处相结合,从而深入的探讨公廨对明朝政治带来的影响及政治结果。通过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后可知,明代公廨演变十分反映着明朝政治动态。明代公廨演变同样公廨十分反应明朝的政治动态,也是明太祖彰显权威与国家合法性的至关重要点,及地方政府清官,都对明朝治国有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地方官员腐朽渐甚,国家思想僵化,公廨具有的“政治性”“精神性”很快就失去了灵活性。在地方上级、同僚、下级部门的公廨扩展,独立相隔,导致了地方正官的实权减弱。自明中期,重商主义与“心学”带来的自由开放的风气,明朝确立“一清如水”的理想形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此后明朝多次进行建筑政治改革也未能实现根本性的解决,且全球进入寒冷期,灾害频繁发生,以文化钳制为目的的毁掉淫祠、书院,都只加给了百姓沉重的劳役负担,引起怨嗟。因此明代地方官员对营缮活动十分慎重,为了避免上司对自己不好评价,尽量回避起兴工程。同时,明朝经常遇到内患外寇,官僚机构逐渐名存实亡,地方正官不得不靠民间力量而维持公廨秩序,民人进入官场已为常态,故至晚明,“从官至民”的政治趋势已然明显。晚明及清代小说中官员贪婪、皂隶打死罪囚、典史以武压制民人、门子倚宠等讽刺腐败现象的描述明显增多。由此可见,明代公廨内部的矛盾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包括地方公廨内蔓延者的颓废风气。综上所述,明代公廨因带有浓厚的政治性,直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政治理念与社会动态。明太祖提倡的肃贫政策,清廉思想,随着时代的推移,均已不符现实。但在公廨内外一直存在“祖宗之法”的管束,凝固不变的封建思想,难以改变治国理念。因此作为“宫阙之末”,明代公廨为了维护治国理念,成了显示威力、文化钳制、束缚官员的工具,凸显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
万旺[8](2020)在《1942年浙赣战役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2年的浙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22场大会战中唯一以浙江为主战场的重大战役。学术界对浙赣战役的进程、意义和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相对而言,既有研究在多元视角(至少中方、日方和第三方)下,对浙赣战役的总体概貌、日军的细菌战、中方的战争损失、各方的战争反思比较等方面,涉及较少。此外,在史料挖掘方面,多元史料的比较运用,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尤其是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收录的日方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台北“国史馆”馆藏的中方档案,以及浙江报刊资料三方面。多元视角和多元史料的综合,使浙赣战役再研究成为可能。首先,浙赣战役是中国,尤其是浙江为盟军承受的一次巨大损失。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机队对日本东京、名古屋等城市实施了轰炸,并按照原定计划迫降浙江衢州等地机场。遭受打击的日军恼羞成怒,将怒火发泄到接纳美国飞行员的浙江,发动了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非正义、非人道、报复性的侵略战争。浙江隶属于第三战区。在国民政府统一部署下,第三战区的中国军队在金华、兰溪、衢州、丽水等地积极抵抗。终因军力悬殊,暂败于日军。其次,日军在浙赣战役中报复性地进行了细菌战,浙赣政府为防治鼠疫付出了极大努力。自战役开始至战役结束,细菌部队由点及面地实施细菌攻击,给浙赣地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大规模的鼠疫攻击更是让该地区在战役后打响了艰苦的鼠疫防疫战。丽水、广丰、上饶和衢州等地采取封城、隔离以及石灰消毒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鼠疫的蔓延。鼠疫防疫意义重大。再次,浙江与江西为盟军承受了日军的巨大报复。在浙赣战役中,日军破坏、抢劫、焚烧、屠杀等暴行,给浙赣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通过对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量化统计,浙赣战役至少造成浙赣两省约20.3256万平民伤亡和1502亿元(法币)的财产损失。最后,浙赣战役宣传战与检讨书。对于浙赣战役,日伪当局进行了疯狂地鼓吹,企图在心理上给中国以碾压,消磨抗日意志。国民政府方面则对浙赣战役作了比较深入的检讨,以便吸取教训,赢得未来的战役胜利。战时中国媒体在民族主义视角下,用“贬日褒中”的基调评述浙赣之战,以振奋民众抗战心理。应该说,无论是日伪的虚假宣传还是国民政府的检讨书,亦或中国媒体的民族主义叙事,都是浙赣战役战事之中和战情之外的应有之义。总而言之,通过多元视角和多元史料下的再研究,本文认为浙赣战役不仅仅是一部基于民族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日军侵略与中国抗战史,更是一部基于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法西斯侵略与中美联盟反法西斯史。日军因美军空袭而报复中国,蓄谋发动浙赣战役,向浙赣军民施加空袭、常规作战和非人道的细菌战及战争暴行,并在宣传战中鼓吹浙赣战果,蒙蔽其国民“人心”,达到扩大战争的目的。中国军民奋起抗战,无论是第三战区正面战场的抗战,还是面对鼠疫战的积极防疫;无论遭受惨重的战争损失,还是检讨浙赣战役得失,都呈现出民族主义叙述下的抗战形象、抗日“人心”。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再次证明法西斯的残暴;浙赣军民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乔志军[9](2020)在《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现实问题。面对近代奉天地区的严峻的边疆危机与文物资源丰富的并存与冲突,出于维持奉天作为“根本重地”的特殊地位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晚清政府本能地采取维护奉天地区的陵寝、宫殿等文物的措施,这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物保护模式没有有本质区别;民国时期,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受到全国文物事业风潮的影响,也参与到近代文物保护与管理进程之中。奉天地方政府在继承晚清以来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思想、实践的同时,也突破了以往的桎梏,文物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文物保护与管理成为一项专门的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文物事业范畴,它内含的公共性使得其深入且广泛地融入到近代奉天地方社会的多个方面,发挥着难以用数字衡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缘起,除了对相关概念作解读和限定外,还对这一时期文物事业的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因素作了论述。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落实中央文物法规、调查古物、转变“一宫二陵”的功能、保存寺庙、考古发掘等方面论述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措施,其中既有奉天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也包含奉天地区落实中央政府的措施。在全面论述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前提下,对每项措施的初始及发展也做详细介绍。第三部分为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意义与总结,通过前文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社会生活层面和思维观念层面。同时,在全面介绍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背景、措施、意义之外,进一步挖掘、剖析其中的共性因素,为这一社会现象作进一步的总结与升华。
王策[10](2020)在《清代盛京地区武科举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武科举在唐宋明历朝发展的基础上,体制日臻成熟,与文科并立,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武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内容包括外场马步射、技勇、和内场策问,其中内场策问后改为默写武经。在历代统治者中,清朝统治者对武科举最为重视,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至清中期,武科举体制比较完善,成为清朝选拔军事人才的途径之一。有清一代,武举在各地的举行情况大致相同,盛京地区原则上亦是按照制度设计行事。但盛京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和陪都所在地,其管理体制与关内各行省有较大差异,此种差异在武举制度的具体展开中亦有所体现。时至晚清,在内忧外患的频繁冲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许多曾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已不合时宜,面临着被废弃淘汰的命运,武举制度即是其中之一。甲午战争后,呼吁废除武举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此项实行了1200余年制度终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废除。清代前中期,盛京地区实行封禁,限制人口流动,人口总量有限,因此,武童生和武举人名额较少。武科应试者多呈现家族传承,相当数量的盛京大家族产生了多名武举、武进士。有清一代,盛京地区共产生武举人334人,武进士82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0.33%和0.82%,位至高官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影响有限。但仅就盛京地区而言,这些武举人、武进士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权阶层,武举人、武进士在协助地方事务管理和赈灾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做出了贡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事务和地方风气。
二、义县:合的教训,分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义县:合的教训,分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一)“三农”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
(二)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 |
(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发展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和意义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 |
(一)资源变资产 |
(二)资金变股金 |
(三)农民变股东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质 |
(一)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属性 |
(二)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 |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 |
三、农村“三变”改革的意义 |
(一)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 |
(二)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三)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
第三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三变”+金融+集体经济 |
(二)“三变”+产业+扶贫 |
(三)“三变”+招商+就业 |
二、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 |
(一)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 |
(二)合理聚集了分散资金 |
(三)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四)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
(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
三、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典型经验 |
(一)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模式 |
(二)抓住核心要义,激发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活力 |
(三)发挥多重效应,打造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气象 |
第四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改革特别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对缓慢 |
(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经营主体缺乏且实力不强 |
(四)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
(五)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
(六)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
二、锦州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 |
(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内生活力 |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服务“三变”改革 |
(三)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四)切实提高农民职业素养,调动农民积极性 |
(五)培养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科学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
(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6.1 理事一致 |
3.6.2 理礼合一 |
3.6.3 心史合一 |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
5.1 语言文字学 |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
5.2.3 史学考订 |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
6.1.1 政治伦理思想 |
6.1.2 政治生态思想 |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
6.1.4 政治实践 |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
6.2.5 经济实践 |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
6.3.4 教育实践 |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
6.4.3 读史之法 |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坝上地区 |
2.1.2 生态河道 |
2.1.3 河道景观设计 |
2.1.4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4 生态美学理论 |
2.2.5 风屏蔽理论 |
2.2.6 人水共生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芝加哥河畔项目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分析 |
3.1.3 可借鉴经验 |
3.2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Vezelka河堤滨水景观设计 |
3.2.1 项目背景 |
3.2.2 项目分析 |
3.2.3 可借鉴经验总结 |
3.3 大连开发区青云河生态治理及景观工程 |
3.3.1 项目背景 |
3.3.2 项目分析 |
3.3.3 可借鉴经验总结 |
3.4 内蒙古小黑河赛罕区段景观 |
3.4.1 项目背景 |
3.4.2 项目分析 |
3.4.3 可借鉴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
4.1 坝上地区概况 |
4.1.1 区域概况 |
4.1.2 坝上气候条件 |
4.1.3 坝上水文状况 |
4.1.4 坝上地域文化 |
4.1.5 坝上居民出行心理 |
4.2 坝上地区河道景观现存问题 |
4.2.1 河道生态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
4.2.2 少雨季水资源短缺 |
4.2.3 河道土地形式单一 |
4.2.4 景观形式缺乏唯一性 |
4.2.5 地域文化无法体现 |
4.2.6 基础设施缺乏 |
4.3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
4.3.1 防洪防灾,保持水土 |
4.3.2 尊重地域,塑造特色 |
4.3.3 复兴河道,生物繁茂 |
4.3.4 融入人文,可观可亲 |
4.3.5 提升意识,共享共护 |
4.4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
4.4.1 重回自然的河道形态 |
4.4.2 河道水环境 |
4.4.3 四季异景的植物配置 |
4.4.4 生态防滑的道路铺装 |
4.4.5 富含人文的雕塑小品 |
4.5 坝上特色河道冰雪景观构建 |
4.5.1 冰雪景观 |
4.5.2 河道冰雪景观的构建类型 |
4.5.3 坝上河道冰雪景观的构建条件分析 |
4.5.4 坝上河道冰雪景观的规划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尚义县鸳鸯河景观综合治理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规划指引及目标 |
5.2 项目区位条件分析 |
5.2.1 基地区位条件 |
5.2.2 基地环境气候条件 |
5.2.3 基地河道水文概况 |
5.2.4 基地土壤植被条件 |
5.2.5 基地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条件 |
5.2.6 小结 |
5.3 设计原则 |
5.3.1 生态修复原则 |
5.3.2 改善生态环境原则 |
5.3.3 防灾减灾原则 |
5.3.4 建设园林城镇原则 |
5.4 总体布局思路 |
5.4.1 总体设计语言 |
5.4.2 总体设计理念 |
5.4.3 设计目标 |
5.5 鸳鸯河自然景观设计 |
5.5.1 总体河道形态设计 |
5.5.2 总体河道护岸设计 |
5.5.3 总体绿地与种植规划 |
5.6 鸳鸯河人工景观 |
5.6.1 道路设计 |
5.6.2 功能区设计 |
5.7 鸳鸯河河道景观方案设计 |
5.7.1 整体方案布局 |
5.7.2 河道上段——秀水公园段 |
5.7.3 河道中段——滨水公园段 |
5.7.4 河道下段——湿地公园 |
5.7.5 特色景观空间构建 |
5.8 专项设计 |
5.8.1 种植设计 |
5.8.2 铺装设计 |
5.8.3 公共设施设计 |
5.8.4 生态战略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洪水预报研究现状 |
1.2.2 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
1.2.3 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工程建设 |
2.2.1 水文站网建设 |
2.2.2 水库工程建设 |
2.3 近年防汛形势 |
第三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 |
3.1 概念及模型思路 |
3.2 模型计算分区 |
3.3 模型计算方法 |
3.3.1 降雨径流计算 |
3.3.2 水库径流深计算 |
3.3.3 暴雨承载能力计算 |
3.4 模型精度检验 |
3.4.1 按分区验证模型精度 |
3.4.2 按降雨级别验证模型精度 |
3.5 模型预警 |
第四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样本及数据选择 |
4.1.1 场次降雨选择 |
4.1.2 样本水库选择 |
4.1.3 数据选择 |
4.2 模型参数确定 |
4.3 模型模拟 |
4.3.1 模型计算 |
4.3.2 参数优化 |
4.4 模型校验 |
4.5 模型应用 |
第五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 |
5.1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 |
5.2 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分析 |
5.2.1 暴雨承载能力安全运行分析 |
5.2.2 工程安全运行分析 |
5.2.3 管理安全运行分析 |
5.2.4 分析结论 |
5.3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 |
5.3.1 以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为基础的防汛调度保障机制 |
5.3.2 以小型水库工程维护为核心的工程保障机制 |
5.3.3 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组织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清代盛京地区教育经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研究范畴 |
0.3 相关学术史回顾 |
0.4 研究思路及创新 |
1 盛京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及经费 |
1.1 盛京宗学、觉罗学及经费 |
1.2 盛京八旗官学及经费 |
2 盛京地区州县儒学和社学义学及经费 |
2.1 盛京地区儒学情况 |
2.2 政府对盛京地区儒学支持 |
2.2.1 学宫的修建与经费来源 |
2.2.2 国家对儒学士子的资助 |
2.2.3 儒学教官任务及其薪资待遇 |
2.3 社学义学经费 |
3 盛京地区书院及经费 |
3.1 盛京书院概况 |
3.2 书院经费来源 |
3.2.1 划拨学田 |
3.2.2 官绅捐助 |
3.3 书院经费管理与使用 |
3.3.1 书院经费的管理 |
3.3.2 书院经费的使用 |
4 盛京地区新学教育及经费 |
4.1 盛京新学教育基本情况 |
4.2 新学教育经费来源 |
4.2.1 官款 |
4.2.2 公款 |
4.2.3 私款 |
4.3 新学经费支出 |
5 盛京地区教育经费特殊性及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明代地方公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0.1.1 公廨建筑史研究 |
0.1.2 地方公廨与明朝政治研究 |
0.1.3 地方公廨文化思想研究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公廨的形成来源 |
第一节 “公廨”称谓的来源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公廨沿革 |
1.2.1 汉代 |
1.2.2 唐宋元代 |
第二章 明代建筑政策及公廨建筑 |
第一节 明初建筑政策 |
第二节 明中期建筑政策 |
第三节 明晚期建筑政策 |
第三章 明代公廨建筑格局与功能 |
第一节 建筑格局 |
第二节 建筑功能 |
3.2.1 旌表戒箴之所 |
3.2.2 吏攒办事之所 |
3.2.3 治事之所 |
3.2.4 宴息之所 |
3.2.5 祭祀之所 |
第三节 等级秩序与建造公廨的意义等级意识 |
第四章 明代地方公廨与国家治理 |
第一节 营缮的法律根据与资源来源 |
第二节 机构演变与地方政府权力均衡变动 |
4.2.1 上司 |
4.2.2 同僚、部下 |
第三节 明中期灾害与公廨营缮活动频繁 |
第四节 晚明财政危机与明代公廨衰颓 |
第五节 明代公廨对文化钳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明代公廨的社会空间与精神世界 |
第一节 官员临政思想与理想形态 |
第二节 官员阶层社会与生活交流 |
5.2.1 上司 |
5.2.2 同僚、乡绅、客人 |
5.2.3 吏役、百姓 |
第三节 官民交流的现实与国家命运 |
结语 |
附表1《明实录》中进行裁革冗员表 |
附表2《明实录》中因战争贼寇等烧毁公廨事件表 |
附表3《明实录》中因天灾损毁公廨事件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1942年浙赣战役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评述 |
三、多元史料与浙赣战役再研究的可行性 |
四、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浙赣战役缘起和经过 |
一、美国空军轰炸日本本土 |
二、日军出台“浙江作战”计划 |
三、中日两军浙赣交战经过 |
四、小结:日军的蓄意报复与浙赣战役的残酷性 |
第二章 日军鼠疫战与中国防疫 |
一、日军实施细菌战 |
二、鼠疫防治及成效 |
三、战时防疫的意义 |
四、小结:细菌战真相与“宣抚”把戏 |
第三章 战争暴行与战争损失 |
一、日军的暴行 |
二、平民的伤亡 |
三、财产的损失 |
四、小结:统计数据与不可承受之代价 |
第四章 宣传暗战与舆论导向 |
一、日伪对战役的鼓吹 |
二、政府对战役的检讨 |
三、媒体对战役的述评 |
四、小结:民族主义与利己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0.2 本论文选题基本内容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
0.3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缘起 |
1.1 近代中国的“文物”概念解读 |
1.2 近代奉天地区文物面临的严峻局面 |
1.2.1 .新旧交替: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建立 |
1.2.2 近代西方列强在东北地区的势力扩张 |
1.2.3 国人对于奉天地区文物古物古迹破坏 |
1.2.4 相关文物时间弥久,缺乏维护,自然衰朽 |
2.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
2.1 中央政府相关文物法规 |
2.1.1 民国之前的法律措施 |
2.1.2 民国时期的法律措施 |
2.1.3 有无之间:对奉天地区落实中央政府相关文物法规的认识 |
2.2 古物调查与整理 |
2.2.1 1916年的古物调查 |
2.2.2 1928年的古物调查 |
2.2.3 对名胜古迹的整理 |
2.3 博物馆的成立 |
2.3.1 近代国人的博物馆见闻、思想及其实践 |
2.3.2 东三省博物院的筹备、成立、改组完善 |
2.3.3 博物馆的多重职能 |
2.4 陵寝变公园:社会功能的转换 |
2.4.1 “三陵”在近代的困境 |
2.4.2 北陵、东陵公园的成立 |
2.4.3 公园的日常维护措施及其制度保障 |
2.4.4 从御制诗文到平民诗文:公众对公园之体验 |
2.5 坛庙寺观及其他古迹遗址的保护 |
2.5.1 民间绅士的保护措施 |
2.5.2 官方的保护措施 |
2.5.3 再认识:坛庙寺观维护的拓展与延伸 |
2.6 近代意义上考古发掘活动 |
2.6.1 林西考古活动的开展 |
2.6.2 突破:对这一时期奉天地区考古活动的价值分析 |
3.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评价与总结 |
3.1 对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评析 |
3.2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回顾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代盛京地区武科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
0.2 清代武科举制度的研究现状 |
0.3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武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1.1 唐代武举制度的产生 |
1.2 宋辽金元明武举制度的发展 |
2.清代盛京地区的武举制度 |
2.1 清代的武举制度 |
2.2 清代盛京地区的武举制度的特点 |
3.清代盛京的武生和武举、武进士 |
3.1 清代盛京地区武举、武进士总量和分布 |
3.2 武科应试者的家世和年龄、身份 |
3.3 盛京地区武举人、武进士的仕途 |
3.4 盛京地区武举、武进士的影响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义县:合的教训,分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D]. 张思远.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4]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D]. 桂佳宁.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5]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D]. 阎诗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清代盛京地区教育经费研究[D]. 王源洪. 辽宁大学, 2020(01)
- [7]明代地方公廨研究[D]. 石风吕贵一. 河南大学, 2020(02)
- [8]1942年浙赣战役再研究[D]. 万旺.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清末民初奉天地区文物保护与管理研究[D]. 乔志军. 辽宁大学, 2020(01)
- [10]清代盛京地区武科举研究[D]. 王策.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