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将淹没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站

三峡将淹没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站

一、三峡将淹没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光[1](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学红[2](2012)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类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都在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在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以水环境为介质,重点研究流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流域“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流域本身是一个水文概念,在流域人居环境研究体系中,流域已经超出了地理水文意义,由自然封闭的区域转化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复合的区域,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人居环境科学是指以河流(水系)的集水区域为边界或范围,以该区域人类聚居(包括村庄、乡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着重探讨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文在文献法、调查法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的综合研究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两型型流域人居建设的总体目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归纳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统筹,在借鉴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嘉陵江流域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证法对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嘉陵江流域全江渠化及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典型特征,论文在对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发展演化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重点从流域人居环境区域发展统筹、空间结构及城乡统筹、文化旅游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流域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现状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归纳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对嘉陵江流域城镇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以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的不同模式,建构了流域区域统筹格局。流域空间统筹是流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是以流域城镇空间发展为载体,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流域为发展轴,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居空间地域综合体。论文在总结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针对嘉陵江流域传统人居环境结构要素演变的不同类型特征,分析了规划调控的不同模式。在流域文化体系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流域文化及文化体系进行了界定,针对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类及资源评价,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策略并指出,流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呈饱和状态,代之内部的振荡与冲突,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的融入,这一孤立的社会系统便会趋于停滞、内耗,甚至灭亡。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在水资源开发与统筹管理部分,基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及关联性特征,论文指出,流域水资源应在充分考虑局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征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提出了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与思路,并从流域灌溉与供水、航运开发及水电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生态环境统筹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嘉陵江流域含泥沙量多、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生活对江河水质造成的污染较大、流域原生植被残存面积不多、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防洪、河道的生态整治、节水问题及流域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确了流域干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提出了节水减污策略,推进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了通过对行洪区的有效管理来减少损失的防洪策略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验证并构建的有关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由于研究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有关流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的建立尚需进一步完善。

张华[3](2011)在《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位于是四川省木里县,按“一库十一级”开发,总装机容量1293MW。由于水电站的开发会导致周围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其生态影响评价是工程可行性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工程需要修建临时建筑如道路、堆渣场、料场、施工场地和其他永久建筑。因此,该建设项目的影响是区域性的。首先将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表现形式是通过对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进而影响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生态完整性;其次,工程将造成水土流失;水库的淹没将使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丧失。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关于确定评价指标、界定影响范围的初步讨论和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历史资料以生态机理法为主,结合景观生态学评价法、生态制图法以及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景观生态、敏感生态问题的现状进行描述与评价,并预测了工程在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最后,针对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缓减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面积变化时,景观格局有相应的变化,会影响评价结果:2.影响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远大于动物的多样性,同时动物的多样性以鸟类最高、兽类次之;3.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如果加强管理和做好充分的恢复重建措施,工程的施工、蓄水以及运行不会对环境主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4.在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中,生态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邹淑珍[4](2011)在《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工程建设在发挥具大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其对水生生物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是世界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当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学术界就水利设施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有过许多报道,比较典型的是围绕三峡工程对长江鱼类的影响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随着部分河流梯级水利工程的建设,人们也开始重视水利枢纽群对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等。赣江作为长江八大支流之一,是鄱阳湖水系第一大河流,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目前正在加大水能开发利用程度。本研究通过现场采样、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较系统地就赣江中游已建成运用的万安水利枢纽以及正在建设之中的石虎塘航电枢纽、峡江水利枢纽等三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赣江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本文尝试建立了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并就有效保护鱼类资源,弥补或减缓工程建设对鱼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以期实现赣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双赢。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2009年~2010年对受万安水利枢纽影响的赣江赣洲段进行了鱼类资源采样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8972尾,记录鱼类79种,隶属7目17科68属,结果显示当地主要鱼类有黄颡鱼、鮈类、鳜、银鲴、鳊、鳖、飘鱼、乌鳢、鲇类等。渔获物重量组成中,黄颡鱼(19.66%)、鲴(17.08%)最多,其次为鳜类(14.89%)、乌鳢和鲇类(11.59%)等。就个体数量百分比来说,黄颡鱼类(32.20%)和鳖、飘鱼类(14.57%)占优势,其次为鲴(13.69%)和鮈类(10.19%)。万安水利枢纽建成运行,使赣江赣洲至万安江段由自然流动水体转为相对静止的库区,导致四大家鱼等江河洄游性鱼类减少,鳊、鮊、鲴类等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饵的鱼类数量增加,坝下江段食底栖生物的鱼类如黄颡鱼、乌鳢、鲇类增多,鱼类区系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证实坝上赣州江段仍然存在四大家鱼产卵场,其位于万安水利枢纽坝上80km左右的赣县储潭镇老虎角;坝下游的百嘉下、泰和、沿溪等三处鱼类产卵场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2009年~2010年对在建的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影响的赣江泰和段进行了鱼类资源采样调查,调查中共采集鱼类标本5763尾,记录鱼类48种,隶属于3目6科39属,其中以鲤科鱼类最多,共35种,占总种数的72.92%,鳅科2种,占4.17%;鲇科1种,占2.08%;鲿科5种,占10.42%;鮨科4种,占8.33%;鳢科1种,占2.08%。工程影响范围内常见的重要经济鱼类有:银鲴、花鳃鲤、鲫、鳊、鱤鱼、乌鳢、青鱼、草鱼、赤眼鳟、鲇、鳜、鲢、鳙等。其中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鳊,赤眼鳟和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的鲤、青鱼、鲇、银鲴,及凶猛性鱼类鮊、鳜等为优势种群。渔获物统计结果表明,银鲴、黄颡鱼、银鮈、赤眼鳟、鳊、鲶分别占渔获物总量的58.69%、6.65%、4.08%、1.52%、2.18%、2.09%,本文认为受万安水利枢纽影响,处在万安坝下江段的泰和段,由于河水含沙量的降低,使得底栖生物滋生,食底栖生物的鱼类增多。预测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运行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河流生境向水库生境转变,此种格局将更加明显。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将引起大坝上、下江段水位、流速等水文因子的改变,使得泰和县澄江、沿溪产卵场的原有生态条件发生变化,将会给这二处产卵场造成较大的生态影响,从而影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栖息。工程建成后,产卵场的位置和规模将继续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导致消失。3、2009年~2010年为研究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本文对峡江至新于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采样调查,调查中共采集鱼类标本5567尾,记录鱼类71种,隶属7目16科58属,结果显示当地主要鱼类有鳊、银鲴、赤眼鳟、半鳖、鲤、黄颡鱼、鳜、翘嘴鮊、草鱼。渔获物重量组成中,赤眼鳟(21.77%)、鳊(15.17%)最多,其次为银鲴(11.81%)、鲤(11.52%)、翘嘴鮊(7.60%)、半鳖(6.57%)等。就个体数量百分比来说,半鳖(19.25%)和银鲴(13.89%)占优势,其次为鳊(11.09%)和赤眼鳟(8.46%)。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使坝下江段沿岸带生境层次简化,水位自然变幅趋小,对产飘浮性卵鱼类的繁殖以及产黏性卵鱼类的正常发育不利;大坝阻隔鱼类洄游进入库区;工程建成后,随着水深、水温、水流速的改变,坝上库区四大家鱼产卵所需的水文条件丧失,促使坝上库区吉水、金滩、槎滩、小江、巴邱等5个鱼类产卵场消失,坝下江段的巴邱、仁和、新干3处鱼类产卵场因水位在繁殖季节无大幅度涨落,两岸的淹没区大为减少,鱼卵黏附基质相应减少,产卵场功能将丧失。但工程将有利于坝上的2处鱼类越冬场和6处鱼类索饵场,而位于坝下的邓家索饵场,由于水量减少,水位降低,饵料生物将减少。4、本文尝试建立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并在赣江中游梯级水库上进行了模拟应用研究,采用了POA算法,分析了生态目标的加入对水库原有功能产生的影响。模拟调度结果表明,考虑生态因素后对水库经济效益即发电量的总体影响不大,建议在石虎塘航电枢纽和峡江水利枢纽运行后,与上游万安水利枢纽共同进行考虑生态适宜需水量的联合调度,以缓解工程建设对河流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影响。5、鉴于赣江中游水利工程对鱼类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根据三座水利枢纽特性及赣江水生态特征,提出了水资源生态调度、修建鱼道,增殖放流,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自然保护区,加强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借鉴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禁渔期的成功经验,于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赣江设立禁渔期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黄伟[5](2011)在《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经85年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从开始提出三峡工程设想,到三峡水电站第一批水轮发电机组发电,直至三峡大坝全部竣工的这一过程是一段艰难周折、风风雨雨的历史,也是一段轰轰烈烈、发扬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历史的过程。全部竣工后的三峡工程,将对库区内旅游造成很大的影响。奉节作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大县,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类型较多,让这些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的潜力、组合好旅游资源,彰显奉节县境内的旅游文化特色是发展好县内旅游的基础。自然风光瞿塘峡和夔门;历史文化刘备托孤和诗城文化等是吸引周边游客和国家发展“三峡旅游精品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庆市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库区旅游资源的影响分析,从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对沿江各区县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奉节旅游相比大坝未建成前,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在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对奉节不同时期的旅游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对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产业发展思考进行分析,对奉节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和消极的对比分析,不但对奉节旅游大有裨益,而且对整个三峡库区其他市、县的旅游,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娜[6](2009)在《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库区在移民迁建及新城建设中所面临的文脉断裂,特色丧失,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三峡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枢纽的建设工程,而且是从移民搬迁到大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形式,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1]。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延续文脉角度出发研究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章阐述了城镇公共空间以及文脉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要素、影响要素、运动轨迹及表现形式,提出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发展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了研究范围和涉及的主要概念,确定了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总结了有关城市公共空间以及文脉的基本理论,论述了文脉的核心思想。通过建立公共空间与文脉的关系,剖析了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影响要素、表现形式及运动轨迹。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深入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目前库区文脉割裂的问题及成因,梳理出文脉在公共空间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提出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建设策略,探讨延续文脉的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在基于前面的分析研究,以云阳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打造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最后在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提出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的理想模式。

向泽映[7](2008)在《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消费取向的转变,使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深深地融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器。放眼世界,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体——文化产业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现在的燎原之势,其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当今已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文化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充分地结合到了一起。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共识,各省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直辖市,重庆如何把握历史机遇,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点,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实现21世纪的城乡大同发展是值得倍加关注的问题。对于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力求在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探讨、发展模式设计、机制构建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引起人们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的重视,推动相关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模式,全面推进城乡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及讲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典型的对比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其中不足,从而为确定重庆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重庆城乡文化产业二元结构问题及成因,分析统筹城乡文化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机理。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设计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原则,分析其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了总的战略思路,为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重点构建了重庆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区域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分区策略及对策措施,希望为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一、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10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导言及本文相关基本理论综述,包括第1章、第2章,主要内容是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发展模式理论、产业发展模式理论和文化产业发展评估模型等文献回顾,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3章,是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进程,概括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特点,为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是重庆市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评估,包括第4、5章,主要对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现阶段的发展差异问题、不协调问题做一个总体性的介绍和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影响因子分析和机理分析,对影响重庆城市创意类文化产业和乡村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因素、条件进行了评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第6、7、8章,针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异问题提出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路径,致力于探讨一个基于城乡统筹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选择适合重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产业开发模式和分区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重点突破口;第9、10章是本文的结论性成果,包括城乡统筹视角下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及本文待扩展的方面。二、论文的重要假设1、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2、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是实现城乡大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城市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产业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4、城乡文化产业可以同时开发。三、论文的基本结论本文坚持以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为主题,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路,运用区域经济学和文化产业学的一般原理,结合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具体实际,从分析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及其城乡失衡问题出发,揭示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统筹发展的路径、模式、分区策略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议。1、文化产业水平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正向相关性。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反作用。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通过一定的内在机理使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构成一个互动、互助的良性循环系统。2、重庆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极大地阻碍了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重庆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发展政策、民间文化投资、居民收入增长、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二元”特征,无法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3、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城乡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重庆市各区县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定量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乡文化发展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结果。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主因就是困扰重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相关的不合理制度安排。4.发展城市与乡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个性化文化产业是重庆地区最终实现城乡大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大城市、大农村”格局,重庆文化产业发展不能简单重复西方或者国内其它地区的路,而是应该借重庆成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条件,“养壮瘦马”——大力推进基于都市创意型文化产业,“锻造快车”——培育根值大农村文化的资源型文化产业,形成一种有如“壮马加快车”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5.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模式和策略。在对重庆发展文化产业资源、条件分析基础上,依据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设计,提出重庆发展城乡文化产业的通体模式,即城市带动、农村联动相结合,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城乡互动型统筹发展模式,并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进集团+基地+乡村城乡集聚发展新模式。根据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城乡结构特点,提出了分区发展策略和实施途径:在“一小时经济圈”重点发展都市创意型文化产业,在重庆“两翼”地区重点发展农村资源型特色文化产业,进而提出了政策和对策建议。四、论文的创新之处1、选题视角有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对城乡文化产业间的关系探讨更少。而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战略思想和总体发展思路,本身也需要作创新性探索和研究。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重庆城乡文化产业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互动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学、文化产业学和区域模式理论等,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2、本论文试图在研究思路上创新。本文坚持以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为主题,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路,运用区域经济学和文化产业学的一般原理,结合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具体实际,从分析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及其城乡失衡的程度、性质和原因出发,揭示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然后提出统筹发展的路径、模式、分区策略,提出有一定理论高度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和措施建议。3.理论观点上有一定创新。针对重庆城乡包括文化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和不协调,提出同时发展城市与乡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个性化文化产业,城乡互补、城乡互动,最终实现城乡文化大同发展道路。设计了一个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即重庆地区在城乡既统又分的框架下,实行城市带动与农村联动相结合、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在对重庆发展文化产业现实条件分析基础上,依据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设计,提出具体的分区模式和策略:一小时经济圈重点发展创意类文化产业,两翼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此外,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体系,即与重庆发展城市与乡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个性化文化产业促进城乡大同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包括政府引导、市场培育、主体打造、要素支持、园区建设,以及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1)由于有关数据采集的困难,影响了本文对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运用评价体系对重庆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2)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联、互动尚未做进一步的展开。(3)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保障机制特别是法制建设还需补充研究。

郑钧[8](2008)在《都江堰枢纽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合都江堰枢纽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需求深入分析都江堰河段引水分流、河道冲淤和泥沙输移等规律,对都江堰工程的维护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开展山区河流演变的科学研究亦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测量系统开发、数据库构建及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对都江堰河段的水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设计了新的大断面原型观测系统,将GPS RTK定位系统、超声测深仪、摄像设备以及数据采集储存系统集成于统一的测量平台,同时得出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河床高程和表面流速场的分布,进而可计算断面流量。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势,已应用于都江堰河段的实际测量。2、建立了都江堰水沙信息分析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技术结合水利行业标准设计数据库;开发出各应用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大量基础数据的科学存储和对水文泥沙信息的综合分析利用。3、根据枢纽区工程布局的时段变化和67年的实测流量资料,系统分析了都江堰鱼嘴和宝瓶口的分流规律。鱼嘴分流比主要受工程布局和维护的控制,1949年前内江春灌期分流不足50%,在外江闸的调控下,同期分流比达75%。飞沙堰闸则保证了凤栖窝不淘淤情况下宝瓶口的引水。4、根据二十多年的大断面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内江河段的冲淤规律和横断面的冲淤变化。提出了水流综合作用力的概念,其与河段年冲淤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5、从河流动力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凤栖窝河段淘淤的规律性;分析了流量和卵石运动对凤栖窝河段冲淤的影响,提出了内江河段冲/淤的临界流量约为400m3/s;论证了外江闸和飞沙堰闸的运行是凤栖窝长期不淘淤的前提条件。6、对Einstein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三个假定进行了修正,采用长江寸滩站和都江堰内江站多年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面修正后的Einstein公式可用于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杨宇[9](2007)在《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水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鲟是我国重要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由于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其通向长江上游的通道,使其失去大面积栖息地和关键产卵场。目前中华鲟每年在葛洲坝下到镇江阁约4公里的江段进行自然繁殖。葛洲坝产卵场的水动力学特征是影响中华鲟栖息和产卵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利用野外量测手段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水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中华鲟栖息以及产卵所需水环境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现场调查和资料整理。将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CP)测流应用到中华鲟产卵场的量测中。观测得到产卵场12个断面1204条垂线流速,流速范围为0.16~3.35m/s,最大水深39.5m。(2)中华鲟流速水深偏好确定。建立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三维水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基于结构网格有限差分法。利用该模型对栖息地多年的水动力学环境进行模拟。在模拟流场中确定中华鲟在不同的水深流速处出现的频率,分析中华鲟偏好流速和水深值。获得了中华鲟流速水深偏好曲线。中华鲟最适宜的流速为1.3~1.5m/s,水深为9~12m。(3)中华鲟产卵场的流场特征。选用动能梯度及其增率和断面平均涡强度对中华鲟产卵场进行研究,计算流场中各位置的三个特征值,得到各特征量在产卵场中的空间分布。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这3个特征量进行比较,得出断面平均涡强度是反映中华鲟单位适宜面积卵浓度贡献最敏感的变量。结论表明在产卵期间,中华鲟更喜好掺混较强的水流。这样的水流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并有助于受精卵在河床上的散布,从而减小被捕食的机会,增加生存空间。(4)中华鲟葛洲坝下有效栖息地面积分析。利用水深流速偏好结论,确定中华鲟栖息地的适宜性标准。建立改进的基于IFIM方法的栖息地生境模型,使之适用于中华鲟有效栖息地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流量在15000 m3/s时有效栖息地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3.47km2。

黄川[10](2006)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的建设是世界水利史上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三峡水库形成后,由于每年周期性涨落淹没,水文条件的交替变化,沿岸陆生和水生两大生态环境的交替控制,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注。水库消落带的土地资源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多种利用功能,对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库区来说,这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另一方面,消落带的利用将面临水环境污染、泥沙淤积、卫生防疫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压力,给生态、经济、社会和人群健康等各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三峡库区有大量的工农业人口和城镇,消落带形成后,除了峡谷地区的陡坡型消落带以外,坡度较缓地势开阔的消落带必然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通过对消落带生态特征及污染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得知,消落带如果不采取适当的保护利用方式,将会成为库区新的污染源,从而增加库区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影响的风险。因此,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和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带可能的几种保护利用模式,并根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和“消落带护理”三种模式对消落带的健康状态起着程度不同的正面影响,而“农业开发利用”模式对消落带的健康影响是负面的;此外,消落带周边环境因素,如人口素质、管理水平等,在各种模式对消落带健康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库区人口素质和当地管理机构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将对保护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带,维护库区消落带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起着积极作用。

二、三峡将淹没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将淹没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关于选题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核心概念界定
    1.2 流域统筹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2.1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剖析
        1.2.2 “流域统筹”研究体系
        1.2.3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1.2.4 流域统筹基本结构模式选择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1.3.1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1.3.2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1.3.3 国内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1.3.4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小结
    1.4 论文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框架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论文常规研究方法
        1.5.2 论文特殊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研究
    2.1 引言
    2.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概况
        2.2.1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概况
        2.2.2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
        2.2.3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与“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
        2.2.4 嘉陵江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
        2.2.5 嘉陵江流域城镇现状调查
        2.2.6 嘉陵江流域城镇空间系统特征
    2.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2.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2.3.2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圈层发展模式
        2.3.3 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轴向引导模式
        2.3.4 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网络协调模式
    2.4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4.1 城乡关系演进与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经验借鉴
        2.4.2 我国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的发展历程
        2.4.3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5 本章小结
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研究
    3.1 引言
    3.2 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3.2.1 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
        3.2.2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演进过程
        3.2.3 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结构形态的形成
        3.2.4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
        3.2.5 流域人居环境形态扩展的基本形式
    3.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调控类型分析
        3.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传统结构要素特征
        3.3.2 广元:盆周边缘错接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3.3.3 阆中:传统风水格局迂回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3.3.4 南充:中游低丘屈曲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3.3.5 合川:下游十字交汇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3.3.6 重庆:T 型交汇的流域中心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3.4 小结
4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研究
    4.1 引言
    4.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质研究
        4.2.1 流域文化的界定
        4.2.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体系研究的内在动因
        4.2.3 流域人居环境主题文化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4.2.4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4.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资源现状调查及问题梳理
        4.3.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3.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征分析
        4.3.3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4.3.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4.3.5 嘉陵江流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4.4.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圈层开发策略研究
        4.4.2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极点—廊道开发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发与利用研究
    5.1 引言
    5.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
        5.2.1 水资源数量及可利用量
        5.2.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
        5.2.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4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2.5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配置
    5.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思路与基本方案
        5.3.1 开发利用基础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5.3.3 流域中下游河段开发
        5.3.4 流域上游河段开发
        5.3.5 嘉陵江流域主要支流开发规划思路
    5.4 嘉陵江流域灌溉与供水规划
        5.4.1 灌溉现状及规划
        5.4.2 城乡供水现状及规划
    5.5 嘉陵江流域灌溉航运开发与规划
        5.5.1 干流腹地经济与航运现状
        5.5.2 流域航运开发与规划
    5.6 嘉陵江灌溉水电开发与规划
    5.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实施机制构想
        5.7.1 当前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5.7.2 流域人居环境统筹建设综合管理模式
    5.8 本章小结
6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
    6.1 引言
    6.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与问题
        6.2.1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6.2.2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状况
        6.2.3 嘉陵江流域植被与自然保护区状况
    6.3 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6.3.1 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6.3.2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及目标
        6.3.3 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6.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6.3.5 流域生态修复
    6.4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6.4.1 嘉陵江流域水功能区
        6.4.2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对策与措施
    6.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防洪对策
        6.5.1 嘉陵江流域防洪现状与标准
        6.5.2 嘉陵江流域防洪总体规划
        6.5.3 嘉陵江流域的山洪灾害生态防治策略
    6.6 嘉陵江流域节水对策与措施
        6.6.1 嘉陵江流域节水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6.6.2 嘉陵江流域生态节水措施
    6.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6.7.1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6.7.2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6.7.3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
    6.8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3)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理论基础
        1.4.1 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与目的
        1.4.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1.4.3 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
第2章 评价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环境
        2.1.4 水文环境
        2.1.5 气候、气象
        2.1.6 土壤
    2.2 社会环境概况
    2.3 工程概况
第3章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 调查与评价范围
    3.2 调查方法
    3.3 评价方法
        3.3.1 生态机理法
        3.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3.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3.4.1 评价范围不同的景观格局变化
        3.4.2 植物多样性
        3.4.3 植物组成与多样性
        3.4.4 陆生动物多样性
        3.4.5 景观生态体系
        3.4.6 区内生物生产力的限制条件
        3.4.7 水生生物及水生生态
第4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 评价指标
    4.2 评价方法
        4.2.1 生物生产力评价法
        4.2.2 生物制图法
        4.2.3 景观生态学法
    4.3 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
    4.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4.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4.2 蓄水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4.3 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 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5.1.1 预防措施
        5.1.2 植被恢复
        5.1.3 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森林火灾
    5.2 陆生动物保护措施
        5.2.1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措施
        5.2.2 兽类保护措施
        5.2.3 鸟类保护措施
    5.3 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3.1 下泄景观、生态流量
        5.3.2 防止水体污染
        5.3.3 加强渔政管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
        5.3.4 开展人工放流增殖
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4)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1.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
        1.1.2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1.1.3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中初级生物的影响
        1.1.4 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
    1.2 赣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2.1 赣江及其水资源概况
        1.2.2 赣江水利开发现状
    1.3 赣江鱼类资源状况
        1.3.1 赣江鱼类资源研究现状
        1.3.2 赣江鱼类与鄱阳湖的关系
        1.3.3 赣江鱼类资源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万安水利枢纽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万安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工程性质及作用
        2.1.3 工程建设规模
        2.1.4 工程调度及运行方式
    2.2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地质及水质现状
        2.2.1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情势分析
        2.2.2 河道地质及水质分析
    2.3 工程影响江段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4.1 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对赣江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2.4.2 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影响下赣州江段渔业的利用及保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工程概况
        3.1.1 流域概况
        3.1.2 工程性质及作用
        3.1.3 工程建设规模
        3.1.4 工程调度及运行方式
    3.2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地质及水质现状
        3.2.1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情势分析
        3.2.2 河道地质及水质分析
    3.3 工程影响江段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4.1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对水文、地质及水质影响预测
        3.4.2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对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3.4.3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影响下鱼类资源的保护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峡江水利枢纽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4.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4.1.1 流域概况
        4.1.2 工程性质及作用
        4.1.3 工程建设规模
        4.1.4 工程调度及运行方式
    4.2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地质及水质现状
        4.2.1 工程影响江段水文情势分析
        4.2.2 河道地质及水质概况
    4.3 工程影响江段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4.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对水文、地质及水质影响预测
        4.4.2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4.4.3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影响下鱼类资源的保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赣江中游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
    5.1 梯级水利枢纽对河流生态影响
    5.2 水利枢纽生态调度概述
        5.2.1 生态环境需水量
        5.2.2 水库生态调度
    5.3 梯级枢纽群联合生态优化调度模型
        5.3.1 调度目标
        5.3.2 数学模型
        5.3.3 模型求解
    5.4 赣江中游鱼类目标种特征生命史的水环境需求
    5.5 赣江中游梯级水利枢纽生态优化调度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Ⅰ
附表Ⅱ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序论
2 三峡大坝建设对库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1 三峡大坝建设对库区旅游资源影响分析
        2.1.1 三峡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2.1.2 三峡旅游产业形成的背景
        2.1.3 三峡大坝建设后的新景象
    2.2 三峡大坝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2.2.1 大环境下三峡旅游竞争激烈
        2.2.2 小环境下三峡旅游境内域竞争
        2.2.3 政府高度重视区县旅游的良性发展
    2.3 三峡库区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3 三峡工程对奉节旅游的影响
    3.1 奉节不同时期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3.1.1 三峡大坝建设前奉节旅游的发展状况
        3.1.2 三峡大坝建设时奉节旅游的发展状况
        3.1.3 三峡大坝建成后奉节旅游的发展状况
    3.2 三峡工程对奉节旅游的影响
        3.2.1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奉节旅游环境有利有弊
        3.2.2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奉节旅游资源的影响
        3.2.3 旅游市场
4 发展奉节旅游的战略措施
    4.1 市场需要重新定位
    4.2 旅游品牌需要重塑
        4.2.1 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有很大的改观
        4.2.2 以游船旅游产品为基础的产品多样化发展
    4.3 市场营销需要重新策划
    4.4 管理急需加强,服务质量需要提高
    4.5 打造奉节旅游文化
        4.5.1 开发丰富多彩的奉节诗文化
        4.5.2 挖掘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
        4.5.3 拓展奉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4.5.4 以彭永悟烈士墓为突破点,打造异军突起的红色旅游
    4.6 充分利用旅游要素打造奉节旅游
        4.6.1 充分展现当地特色食品
        4.6.2 高星级酒店的引入
        4.6.3 充分发挥奉节交通的变化的作用
        4.6.4 打造旅游双子星
        4.6.5 商业中心集中化
        4.6.6 娱乐规模化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6)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城镇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1.1.3 延续文脉的意义
        1.1.4 研究范围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文脉(Context)
        1.2.2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理论
        2.1.1 国外公共空间理论
        2.1.2 国内公共空间理论
    2.2 文脉理论
        2.2.1 文脉主义
        2.2.2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2.2.3 罗吉尔特兰西克有关失落空间的理论
        2.2.4 文脉理论的实践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城市设计理论
        2.3.2 人居环境科学
        2.3.3 阿尔多·罗西的形态——类型学
        2.3.4 环境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公共空间文脉的认识
    3.1 公共空间文脉的内涵
        3.1.1 城镇公共空间是文脉的重要载体
        3.1.2 文脉是公共空间的深层结构
        3.1.3 公共空间文脉是人、公共空间、周围环境内在的联系
    3.2 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要素
        3.2.1 建成环境
        3.2.2 文化物品
        3.2.3 活态文化
    3.3 公共空间文脉的表现形式
        3.3.1 空间环境
        3.3.2 空间形态
        3.3.3 空间尺度
        3.3.4 空间界面
        3.3.5 标志物
        3.3.6 空间功能
        3.3.7 符号信息
    3.4 公共空间文脉的内在运动机制
        3.4.1 运行动力
        3.4.2 运动轨迹
    3.5 本章小结
4 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分析
    4.1 影响要素分析
        4.1.1 自然环境
        4.1.2 历史文化
        4.1.3 经济水平
        4.1.4 社会状况
    4.2 发展演变分析
        4.2.1 移民迁建前的公共空间发展
        4.2.2 移民迁建后公共空间的发展
    4.3 构成要素分析
        4.3.1 建成环境
        4.3.2 文化物品
        4.3.3 活态文化
    4.4 表现形式分析
        4.4.1 空间环境
        4.4.2 空间形态
        4.4.3 空间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标志物
        4.4.6 空间功能
        4.4.7 符号信息
    4.5 问题及成因
        4.5.1 问题
        4.5.2 产生原因
    4.6 本章小结
5 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建设策略
    5.1 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建设理念
        5.1.1 建设原则
        5.2.2 文脉价值体现原则
    5.2 建构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形态
        5.2.1 时空结合的多维集约的公共空间
        5.2.2 传统的公共空间形态的继承和发扬
        5.2.3 延续文脉的步行网络
    5.3 强化文脉特征性空间
        5.3.1 保留山顶作为公园
        5.3.2 滨水生活的回归
        5.3.3 结合历史遗迹公共空间的塑造
        5.3.4 街巷的复兴
    5.4 延续文脉的设计方法
        5.4.1 建构公共空间的主题
        5.4.2 建成环境的设计方法
        5.4.3 文化物品的设计方法
        5.4.4 活态文化的设计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以云阳为例
    6.1 云阳概况
        6.1.1 区位
        6.1.2 历史沿革
        6.1.3 新城情况
    6.2 公共空间文脉分析
        6.2.1 影响要素
        6.2.2 构成要素分析
        6.2.3 外在表现分析
    6.3 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形态
        6.3.1 时空结合的多维公共空间
        6.3.2 传统空间形态的继承和发扬
        6.3.3 延续文脉的步行网络
    6.4 强化文脉特征性空间
        6.4.1 保留山顶作为公园
        6.4.2 滨江绿化公园的建设
        6.4.3 结合历史遗迹的公共空间
        6.4.4 街巷的复兴
    6.5 延续公共空间文脉的设计方法
        6.5.1 主题的确立
        6.5.2 设计方法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1.1 结论总结
        7.1.2 理想模式的思考
    7.2 有待深化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 城乡文化产业统筹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借鉴
    2.1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文献回顾
        2.1.1 国外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2.1.2 国内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2.2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认识
        2.2.1 文化产业的界定及其分类
        2.2.2 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2.2.3 文化产业的区域开发模式
        2.2.4 文化产业的产业开发模式
        2.2.5 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文化产业探讨
        2.3.1 城市和农村
        2.3.2 城市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产业
        2.3.3 城市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的互动关系
    2.4 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内涵
第3章 国内外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实践与经验
    3.1 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国际借鉴
        3.1.1 英国城市文化产业
        3.1.2 美国城市文化产业
        3.1.3 日本城乡文化产业
        3.1.4 韩国城乡文化产业
        3.1.5 新加坡文化产业
        3.1.6 国际城乡文化产业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2 国内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借鉴
        3.2.1 香港文化产业
        3.2.2 上海文化产业
        3.2.3 北京文化产业
        3.2.4 云南城乡文化产业
        3.2.5 国内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及启示
第4章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4.1 重庆的文化产业的兴起
    4.2 重庆文化产业总体状况
    4.3 重庆文化产业构成
        4.3.1 文化产业分行业结构分析
        4.3.2 文化服务业结构分析
    4.4 重庆文化产业地区分布
        4.4.1 重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4.4.2 重庆文化设施地区分布分析
        4.4.3 重庆文化体系建设城乡差异分析
    4.5 造成问题现状的一般成因
第5章 重庆文化产业城乡差异的影响因子分析
    5.1 重庆二元经济状况
        5.1.1 区域划分及调整
        5.1.2 重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二元性分析
        5.1.3 重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二元性分析
    5.2 “一圈两翼”文化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5.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6章 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目标、战略、路径
    6.1 指导思想
    6.2 总体目标
    6.3 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6.4 重庆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
    6.5 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战略
    6.6 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路径选择
第7章 重庆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模式选择
    7.1 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结合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7.1.1 市场拉动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7.1.2 政府推动型产业发展模式
        7.1.3 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结合型产业发展模式
    7.2 城市带动、农村联动的网络开发模式
    7.3 集团+基地+乡村产业链发展模式
第8章 重庆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分区策略评析
    8.1 重庆城市文化发展重点——创意类文化产业评析
        8.1.1 创意产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8.1.2 都市创意类文化产业的指标体系
        8.1.3 重庆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总体水平
        8.1.4 重庆城市创意类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评析
        8.1.4.1 创意类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之一——人力资源
        8.1.4.2 创意类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之二——资本竞争力
        8.1.4.3 创意类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之三——科学技术
        8.1.4.4 重庆城市创意类文化条件之四——文化本体竞争力
        8.1.4.5 重庆城市创意类文化条件之五——政府管理
        8.1.5 在城乡统筹中发展创意类文化产业的途径
    8.2 重庆“两翼”地区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评析
        8.2.1 重庆“两翼”地区文化资源总体情况
        8.2.2 重庆“两翼”地区文化资源品相分析
        8.2.3 重庆“两翼”地区文化资源价值和文化资源效用分析
        8.2.4 重庆“两翼”地区文化资源发展预期与传承能力分析
        8.2.5 “两翼”地区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的途径
    8.3 结论性评述
第9章 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9.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9.2 在政策上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制约文化产业的城乡二元结构
    9.3 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9.4 建立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协调机制
    9.5 做强一圈,做活两翼,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9.6 加快城乡文化市场建设,促进文化市场对接
    9.7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使文化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9.8 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论文拓展
    10.1 基本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拓展的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都江堰枢纽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都江堰工程概况
        1.1.2 都江堰面临的新挑战
    1.2 研究现状
        1.2.1 基础水沙信息平台研究
        1.2.2 枢纽区水沙运动特性研究
        1.2.3 山区河流泥沙输移规律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都江堰大断面原型观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2.1 引论
    2.2 总体方案设计
    2.3 过江缆道设计
    2.4 主要仪器
        2.4.1 GPS 定位仪
        2.4.2 超声测距仪
        2.4.3 图像采集与处理设备
    2.5 测架设计
        2.5.1 三角测架
        2.5.2 平面测架
    2.6 观测数据处理
        2.6.1 实测断面高程数据分析
        2.6.2 实测流场数据分析
    2.7 都江堰河段工程应用实例
        2.7.1 都江堰枢纽区观测大断面布置
        2.7.2 系统实际应用分析
    2.8 小结
第3章 都江堰水沙信息分析系统
    3.1 引论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3 数据库的设计
        3.3.1 数据库设计的指导原则
        3.3.2 数据库的选型
        3.3.3 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
        3.3.4 数据库的建设现状
    3.4 系统应用模块的设计
        3.4.1 主要功能与技术实现
        3.4.2 数据管理模块
        3.4.3 基础信息查询模块
        3.4.4 各专题分析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都江堰渠首枢纽分流规律研究
    4.1 引论
    4.2 渠首枢纽工程布局及其变化
    4.3 实测资料说明
    4.4 鱼嘴分流规律
        4.4.1 春灌期分流规律
        4.4.2 汛期分流比
    4.5 宝瓶口分流规律
        4.5.1 春灌期分流比
        4.5.2 汛期分流比
    4.6 小结
第5章 内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淘淤规律研究
    5.1 引论
    5.2 都江堰河段的推移质输移问题
    5.3 内江河段河床冲淤规律研究
        5.3.1 河道大断面布置和实测资料
        5.3.2 河段冲淤变化规律
        5.3.3 河段年冲淤量与水流条件的关系
        5.3.4 横断面冲淤变化
    5.4 凤栖窝河段淘淤规律研究
        5.4.1 基本资料
        5.4.2 卵石推移质起动条件
        5.4.3 淘淤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
        5.4.4 淘淤对河段年内冲淤变化的影响
        5.4.5 内江流量对凤栖窝河段冲淤过程的影响
        5.4.6 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江堰河段泥沙输移规律研究
    6.1 Einstein 推移质公式的修正
        6.1.1 Einstein 公式中的一些假定
        6.1.2 Einstein 均匀推移质公式的修正
        6.1.3 Einstein 非均匀推移质公式的修正
    6.2 非均匀推移质修正公式的验证
        6.2.1 实测资料
        6.2.2 资料分析
        6.2.3 修正公式的验证
    6.3 时均流速及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规律
        6.3.1 基本资料
        6.3.2 时均流速分布规律
        6.3.3 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规律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进展
        1.2.1 世界鲟鱼种类概况
        1.2.2 中华鲟生活史及种群概况
        1.2.3 鱼类栖息地水力学
        1.2.4 鲟鱼其它保护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现场调查及数据整理
    2.1 现场调查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测量设备及原理
        2.1.3 实测过程
        2.1.4 实测结果
    2.2 坐标转换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产卵期中华鲟流速水深偏好分析
    3.1 栖息地水动力学模型
        3.1.1 DELFT3D-FLOW基本方程
        3.1.2 模型建立
        3.1.3 模型率定
    3.2 中华鲟行为特征调查资料分析
        3.2.1 声纳探测
        3.2.2 历史探测资料
    3.3 数值模型反演历史探测日流场
        3.3.1 各探测日工况
        3.3.2 各探测日中华鲟所处位置流速
    3.4 中华鲟流速水深偏好分析
        3.4.1 中华鲟流速偏好曲线
        3.4.2 中华鲟水深偏好曲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华鲟产卵场水流结构特征分析
    4.1 单位适宜面积卵浓度贡献量
    4.2 动能梯度及其增率
        4.2.1 各断面动能梯度及其增率分布
        4.2.2 动能梯度及其增率统计分析
        4.2.3 EDUA与动能梯度响应关系分析
    4.3 断面平均涡强度
        4.3.1 各断面涡强度分布
        4.3.2 EDUA与涡强度响应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华鲟栖息地有效面积分析
    5.1 IFIM方法
        5.1.1 发展历史
        5.1.2 栖息地模拟假定
    5.2 栖息地适宜性标准
    5.3 三维水动力学模拟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3.1 模拟范围
        5.3.2 定解条件
        5.3.3 模拟结果
        5.3.4 空间分析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4 二维水动力学模拟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4.1 模型概况
        5.4.2 模型建立及率定
        5.4.3 二维水动力学模拟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5 改进二维方法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5.1 改进原理
        5.5.2 改进二维水动力方法获得有效栖息地面积
    5.6 流量有效栖息地面积曲线
    5.7 有效栖息地分布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成果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0)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特征
    2.1 消落带的自然环境
    2.2 库区社会经济环境
3 三峡库区污染源及污染排放
    3.1 污染源排污状况
    3.2 消落带固体污染物存留情况
4 消落带污染负荷预测
    4.1 水污染负荷预测
    4.2 江面漂浮物
    4.3 面源污染负荷预测
5 消落带生态服务功能与污染释放预测
    5.1 消落带生态服务功能
    5.2 消落带淹没期污染物吸收与释放研究
6 消落带生态系统重建模式研究
    6.1 消落带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
    6.2 消落带生态系统建设的措施规划
    6.3 重大项目规划方案
    6.4 生态系统建设模式
7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式
    7.1 消落带湿地健康评价范畴与方法
    7.2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7.3 指标的计算
    7.4 开县消落带健康预测评价
8 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重建框架与管理保障体系
    8.1 消落带健康体系管理原则
    8.2 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重建框架
    8.3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建设保障政策
    8.4 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稳定保障体系对策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三峡将淹没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2]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 重庆大学, 2012(02)
  • [3]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 张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4]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 邹淑珍. 南昌大学, 2011(06)
  • [5]三峡大坝建设对奉节旅游影响研究[D]. 黄伟.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1)
  • [6]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D]. 李娜. 重庆大学, 2009(01)
  • [7]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 向泽映. 西南大学, 2008(09)
  • [8]都江堰枢纽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D]. 郑钧. 清华大学, 2008(08)
  • [9]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水力特性研究[D]. 杨宇. 河海大学, 2007(05)
  • [10]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D]. 黄川. 重庆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三峡将淹没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