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拿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7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邱煌煜[1](2021)在《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LFR、JOA下腰痛评分的影响,为运用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血瘀型LDH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将7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予以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恢刺法操作取穴:双侧肾俞、大肠俞、膈俞。对照组予以指导进行McKenzie训练。两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记录VAS评分、LFR及JOA下腰痛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由JOA下腰痛评分计算出JOA改善率,根据JOA改善率综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统计软件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结果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LFR、JOA下腰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其中治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其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6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LFR比较:治疗后,两组LF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JOA下腰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与单纯McKenzie训练均能有效减轻疼痛,增加腰椎的活动范围,改善腰部的功能,但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对于疼痛、活动以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临床疗效更佳。2.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安全可靠,且疗效确切,为运用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血瘀型LDH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刘继玲[2](2020)在《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最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取患侧阿是穴及秩边、委中穴进行火刃针治疗。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委中穴,行普通针刺得气后,在阿是穴、委中穴接入电针治疗。疗程:两组相同,均为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采用Mc 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由第3方专业人员来进行资料收集与保管、疗效观察;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最终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Mc Gill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疗效;(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着。4.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八个维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八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火刃针疗法能较有效的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痛、腿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火刃针法与常规电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均有效,且火刃针疗效优于常规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姚奕凯[3](2020)在《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针刀干预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调整骨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中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对比以观察两组患者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分析骶髂关节与骨盆功能障碍和LDH之间的关系,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打开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院骨伤门诊就诊的患者,按照临床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60例具有LDH合并骶髂关节错位或骨盆倾斜的患者。患者病程最短者4天,病程最长者10年。60名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分布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98±12.886岁。所有患者中按突出类型分类:突出为48例,膨出为12例,本次病例采集未纳入脱出病例。按突出节段分类:涉及L3/4节段突出5例、膨出6例;涉及L4/5节段突出40例、膨出12例;涉及L5/S1节段突出34例、膨出9例,其中涉及单节段突出或膨出的18例;涉及2个及2个以上节段突出或膨出的42例。按照患者就诊日期顺序结合随机数字分化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LDH针刀治疗点位,观察组给予骶髂关节点位+常规治疗点位。两组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的频率为每周一次,根据患者评估结果以及治疗改善程度,分别治疗1~3周,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改善情况以患者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一个月后的奥斯维斯奇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评定。选取四项影像学指标作为对比指标,分别为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双侧髂骨投影高度差、双侧髂骨投影宽度差。运用本院阅片系统影像分析软件viewpoint进行测量。以上述指标作为治疗前后客观指标对比依据,对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与骨盆功能以及LDH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1、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评分相比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显着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对LDH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腰部功能活动较常规针刀治疗均有更为明显的改善。2、四项骨盆投影参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骨盆投影参数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骨盆投影参数指标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骨盆投影参数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在对骶髂关节进行针刀干预治疗后,LHD患者的骨盆参数指标趋于正常,对骶髂关节错位与骨盆倾斜的纠正程度明显优于常规LDH针刀治疗,表明纠正骨盆倾斜及骶髂关节错位对于治疗LDH具有深刻的影响及病理学意义。3、有效率:通过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43.33%;通过常规针刀治疗LDH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20%。两组患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针刀干预骶髂关节的有效程度优于常规针刀治疗LDH患者。4、疗程结束三个月后患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27人,复发2人,复发率为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24人,复发5人,复发率为20.83%。观察组三个月后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针刀方法更能从根本解决LDH问题。结论:从纠正骶髂关节错位以及骨盆倾斜的针刀治疗思路为出发点来治疗LDH患者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常规针刀治疗思路。该针刀疗法经过本文阐述后思路明确,逻辑清晰。对于从事治疗相关领域疾病的学习者来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学习难度不大,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伍搏宇[4](2020)在《PTED联合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临床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PTED病例的选择提供参考。2.通过观察PTED联合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LDH的临床疗效,分析针刺疗法在缓解伴Modic改变LDH患者PTED术后症状及加速康复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为针刺疗法在PTED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93例LDH患者资料,均行PTED手术治疗,根据手术节段是否伴有Modic改变分为2组:正常组(不伴Modic改变)166例;Modic组(伴Modic改变)127例;在Modic组中,根据Modic改变分型,其中ModicⅠ型39例,ModicⅡ型83例,ModicⅢ型5例。记录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第二部分:依据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采用PTED治疗的伴Modic改变LD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仅给予PTED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术后6个月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第一部分: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odic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dic组中,ModicⅠ型与Ⅱ型术后各时间点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ModicⅠ型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高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odicⅠ型与Ⅱ型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正常组优良率为93.98%,Modic组优良率为8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Modi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2%、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Modic组复发率分别为3.61%、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57例患者完成研究,针刺组28例,常规组29例。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术后1周、1个月时,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针刺组优良率为89.29%,常规组优良率为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是治疗LDH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无论患者是否合并Modic改变;Modic改变会影响LDH患者PTED术后腰痛症状的缓解及功能的恢复,尤其是ModicⅠ型患者在术后早期更为明显;伴Modic改变LDH患者术后复发率显着高于无Modic改变的患者;PTED联合针刺可提高伴Modic改变LDH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临床疗效,加速康复。
张万翔[5](2020)在《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通过本次干预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估铍针疗法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求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一种新的疗效确切、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案。二、研究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出现残余腰腿痛的病人50人,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范围为27岁至86岁。平均年龄60.66岁。固定节段:单节段(15例),双节段(22例),三节段(13例)。病程:1月~7个月。将50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的患者应用铍针治疗,每周1次,1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50mg Bid,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后评价VAS评分、JOA评分、安全指标及疗效评价。三、研究结果:1、应用统计学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节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铍针治疗和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并接受时长为3周的随访,治疗第1周后,两组在降低痛感(降低VAS评分)疗效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P=0.1435>0.05),可见1周治疗后的时间里,两种方法对于减低VAS评分的疗效不相上下;对比两方法提高JOA评分效果差异(P=0.4266>0.05),可见治疗后1周两种方法对提高JOA评分方面也几乎相同;对比两组疗效(P=0.26>0.05),也表现为结果相似,也基本一致。治疗2周后数据显示,两组方法在VAS评分差值的平均数分别是:治疗组-3.16±1.25、对照组是-2.00±1.66,说明治疗2周后铍针降低VAS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P=0.00<0.01);两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效果相似(P=0.1313>0.05);对比两组疗效(P=0.049<0.05),说明治疗两周后,对比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铍针治疗能够产生明显临床疗效。3周后,两组方法在VAS评分差值的平均数分别是:治疗组-3.96±1.54、对照组是-2.76±1.92,说明治疗3周后铍针降低VAS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P=0.00<0.01);比较两组JOA评分差值的平均数,治疗组是7.16±3.48、对照组是4.76±3.76,说明治疗3周后铍针提高JOA评分的疗效显着超过了对照组(P=0.04<0.05);再将两组方法产生的疗效进行对比(P=0.040<0.05),说明治疗第3周后铍针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四、研究结论:经过3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和记录结果,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不难得出:铍针在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总体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特别从治疗2周后开始,铍针疗法组显着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疗法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在治疗两周后开始对疼痛的改善作用趋于平缓。
张飞[6](2020)在《蒋氏推拿六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蒋氏推拿六法配合针刺组和常规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蒋氏推拿六法在临床治疗中是否有优越性,并归纳总结其作用及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及新颖的思路。研究方法:收集60例就诊于安徽省针灸医院推拿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蒋氏推拿六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共治疗2疗程,在治疗前后均采用SPSS 21.0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有无可比性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无差异性。研究结果:1.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方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意义,具有可比性。2.JOA评分、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评分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得出Z=-2.343,P=0.019<0.05,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蒋氏六法结合针刺治疗与常规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学处理的结果,可见蒋氏六法结合针刺较常规推拿结合针刺效果更加显着,针对性强,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是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优先选择。
苏嘉[7](2019)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探讨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中应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对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为中医理筋推拿疗法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们对选取的68名诊断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康复治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采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通过两周的随访观察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两周随访,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2组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实验室检查及夜间疼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1.VAS疼痛评分比较分析: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21±1.39分,优于对照组的4.74±0.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JOA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3.94±1.61分,优于对照组的12.06±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ODI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7.32±5.25分,优于对照组的27.03士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8%,对照组为88.24%。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施治,将健翔理筋推拿手法引入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的康复治疗中,通过随访发现,对比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其能更好缓解腰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腰部ODI功能评分及疗效,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杨洸[8](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临床基础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明确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诊疗思路;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康复疗效,为该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文献梳理: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及Pub 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复习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相关文献,总结各自的中西医认识及康复治疗现状。2.临床特征调查: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制订《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表》。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60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临床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神经卡压点、发病影响因素、中医证素等相关资料,整理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2016,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在文献梳理和临床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进行关联性分析,区分出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联性,并借此总结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思路,阐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合理性。4.康复疗效观察: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参与临床特征调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诊断参考标准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予健康教育及服用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且均在日常活动VAS≥4分时配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试验组采用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低频电疗+热疗+麦肯基背伸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表、改良Oswestry下腰痛调查表、下肢肌力、神经电生理等进行疗效评价,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及SOD活性,并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肿胀、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及跛行等,这些症状可时轻时重,且在特殊体位、劳累后等明显加重;其发病机理主要涉及LDH引起的炎症反应、外周敏感化、神经根再压迫、术中过度牵拉或刺激神经、术后脊柱稳定性破坏、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社会心理等方面;西医康复仍主要沿用LDH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再次手术等,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局部封闭治疗。该病在中医学归属于“腰痹病”、“腰痛”等范畴,与肾虚、外邪侵袭、金刃损伤、气滞血瘀相关,治疗主要涉及单一的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功法锻炼等,以及多种治疗联合运用的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主要表现为相关卡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及肢体感觉障碍等,其发病机制包括轴突运输受阻、质子泵上/下调、神经系统免疫炎症、中枢敏感性、微循环受损及神经生物力学运动模式改变等多种学说;诊断多从病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面考虑;西医康复方法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神经及周围组织状态的物理疗法、阻断神经传导的封闭疗法及解除卡压的手术疗法等。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与急慢性损伤、肝肾虚损、风寒湿热邪痹阻,痰瘀互结等相关,中医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及综合康复疗法。目前临床上尚未见针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1)一般资料: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278例,平均年龄(61.78±7.51)岁,61-70岁年龄段患者分布最多;平均病程(5.85±3.61)年,平均身高167.86±7.98)cm,平均体重(62.09±11.46)kg,平均BMI值(22.05±3.89)kg/m2。(2)临床表现: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超半数存在臀部疼痛(63.17%)及下肢感觉异常(62.67%),多数存在下肢放射痛(54.67%),且持续疼痛未有缓解(54.50%);部分存在腰部疼痛(45.50%)、间歇性跛行(39.00%)、下肢痿软无力(37.83%)、小便排泄障碍(30.67%)、腰部活动受限(26.00%)等症状。(3)神经卡压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走行的部位对压迫刺激敏感增强,且伴有Tinel征阳性。频次从高到低部位分别为梨状肌处(48.67%)、腓骨颈处(43.17%)、踝管处(37.83%)、腘窝处(30.67%)、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25.67%)、足底跖骨处(21.83%)、小腿中下段1/3交界处(19.83%)、股骨髁间(17.83%)。其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神经出现单卡(1处卡压)者占44.67%,出现多卡(2处及2处以上卡压)者占40.83%。(4)发病影响因素: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手术方式后路者(63.83%)多于椎间隙入路者(36.17%);其中从事中度体力劳动者占44.67%、重度体力劳动者占比30.50%;其中术后少量饮酒者占36.00%、大量饮酒者占32.50%。(5)中医证素特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病位证素排名前三的是肾(56.33%)、肝(27.50%)、脾(11.17%);病性证素多为虚实夹杂(81.17%),其中,虚证证素占比最多为气虚(41.54%);实证证素占比最多为血瘀(57.59%)。3.康复疗效观察:(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128例患者中,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0.31±7.69)岁,病程(8.05±4.43)年,BMI(22.10±2.70)kg/m2;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23±7.17)岁,病程(7.89±3.94)年,BMI(23.00±4.33)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及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9%,但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疼痛: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良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试验组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4)下肢肌力: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伸展和踝关节屈曲伸展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电生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背部肌肉的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斜率(MFs)、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生化指标: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两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较为多见,治疗仍以LDH治疗方法为主。该病属中医“腰痹病”范畴,治疗主要采用单一或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轴突运输受损”,西医康复治疗常予营养神经类药物、物理疗法、封闭及手术治疗等;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尚缺乏对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引起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和针对性治疗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腰部疼痛,且多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易于卡压部位以梨状肌、腓骨颈、踝管等为主,其中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者约有40%。该病的发病与BMI值、手术入路方式、体力劳动强度、吸烟等因素有关,提示日常劳作中避免过度劳累或避免吸烟。该类患者中医病位证素以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虚、血虚、阳虚、血瘀、气滞、寒邪等,提示治疗该病应以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且需与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等代谢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相鉴别。本病康复方面,以解除神经卡压为目的,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应采取综合康复疗法。“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针对多重神经卡压的病理特点,能多角度解除卡压,阻断轴浆流异常导致多重卡压叠加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恢复神经传导,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善症状。4.康复疗效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可明显改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腰臀部疼痛等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活动功能,增强腰背肌肌力,提高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可降低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提高SOD活性。
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韦涵渝,雷成刚[9](2012)在《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对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腰椎手术后FBSS的发生不容忽视,医源性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药物、针灸、推拿、穿刺及再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术前明确诊断、术中术式的正确选择以及术后综合康复均可有效预防FBSS的发生。
刘凯英[10](2012)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椎板切除模型动物术后综合征的干预作用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5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A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B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类中药组(C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化湿类中药组(D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化湿类加活血类中药组(E组),每组19只。行腰1椎板切除术,造成0.3cm×0.8cm大小缺损,分别术后均连续4周灌服。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末各处死7只,取术段脊椎按照Lawson标准评定粘连程度,并测定其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各时相大体观察E组较A组粘连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8、12周,与A组相比,B、C、D、E组羟脯氨酸含量均较低(P<0.05)。术后12周,E组羟脯氨酸含量不仅低于A组(P<0.05),而且其与B、C、D组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12、8周羟脯氨酸的含量分别与第4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代谢,减少实验动物硬膜外瘢痕的形成。
二、推拿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7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拿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7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盲法 |
2.4 治疗方法 |
3 不良反应处理 |
4 观察指标 |
4.1 VAS评分 |
4.2 LFR |
4.3 JOA下腰痛评分 |
4.4 疗效评价标准 |
5 质量控制 |
6 统计学处理 |
7 伦理学要求 |
8 技术路线图 |
统计结果 |
1 临床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LFR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比较 |
3.4 临床疗效比较 |
3.5 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LDH的认识 |
1.1 LDH的病因 |
1.2 LDH的发病机制 |
1.3 LDH的现代医学治疗 |
2 中医学对LDH的认识 |
2.1 概况 |
2.2 病因病机 |
2.3 LDH的中医治疗 |
3 对血瘀型LDH的探究 |
4 对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的探究 |
4.1 恢刺法的选择依据 |
4.2 恢刺法的操作 |
4.3 恢刺法的取穴 |
4.4 恢刺法的治疗机理探讨 |
4.5 McKenzie训练的选择依据 |
4.6 McKenzie训练的治疗机理探讨 |
4.7 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的作用机理及优势探讨 |
5 临床疗效指标的选择 |
5.1 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的选择依据 |
5.2 LFR的选择依据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一般资料 |
6.2 VAS评分的比较 |
6.3 LFR的比较 |
6.4 JOA下腰痛评分的比较 |
6.5 疗效评价比较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1.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溯源 |
1.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在症状、舌脉和证型上的认识 |
1.2.4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经络上的认识 |
1.3 针灸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腰痛主要穴位的相关论述 |
1.3.2 传统针刺治疗 |
1.3.3 电针治疗 |
1.3.4 针刀、刃针治疗 |
1.3.5 毫火针治疗 |
1.3.6 针灸特殊针法治疗 |
1.3.7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 |
1.3.8 其他综合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1 机械性卡压理论 |
2.2.2 炎性物质刺激理论 |
2.2.3 同根反射学说 |
2.2.4 脊柱失衡与节段错位理论 |
2.3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2.3.1 药物治疗 |
2.3.2 物理治疗 |
2.3.3 神经阻滞治疗 |
2.3.4 手术治疗 |
2.3.5 其他综合治疗 |
3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盲法 |
1.8 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治疗组(火刃针疗法治疗) |
2.1.2 对照组(常规电针疗法治疗) |
2.1.3 健康宣教 |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
2.2.1 人口学资料 |
2.2.2 疗效评价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
3.3 两组MCGILL量表比较 |
3.4 两组ODI比较 |
3.5 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
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1 筋结与气机不畅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密切 |
1.1 筋结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
1.2 筋结引起的气机不畅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病机 |
1.3 “松筋调气”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概述 |
2 祖国医学对委中穴和秩边穴在腰痛病上的认识 |
2.1 委中穴治疗腰痛病 |
2.2 秩边穴治疗腰痛病 |
3 火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用依据 |
3.1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2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3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4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5 刃针结合火针的优势 |
3.5.1 刃针的优势 |
3.5.2 火针的优势 |
3.5.3 火刃针的优势 |
4 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
4.1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的评价 |
4.2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OSWESTRY疼痛量表的评价 |
4.3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理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患者安排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研究路线方案 |
2.4 院内阅片系统测量方法(见附图 5) |
2.5 治疗方法 |
2.6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
2.7 依从性评价 |
2.8 安全性评价 |
2.9 统计学方法 |
2.10 针刀实操以及 X 线下针刀进针骶髂关节图(见附图 7) |
3.研究结果 |
3.1 临床患者一般性资料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前屈以及背伸活动范围比较 |
3.4 两组患者骨盆投影参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 |
3.6 依从性评价 |
3.7 安全性评价 |
3.8 术后随访 |
4.讨论 |
4.1 LDH的发生发展与脊椎稳定性的相关性 |
4.2 SIJ及骨盆的力学结构及运动模式 |
4.3 SIJ紊乱和脊柱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
4.4 针刀干预SIJ紊乱治疗LDH的作用机制 |
5 不足与展望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PTED联合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PTED治疗伴或不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Modic改变的评估 |
2.2 一般资料 |
2.3 手术方法 |
2.4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疗效比较 |
3.2 各型伴Modic改变LDH疗效比较 |
3.3 两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研究背景 |
4.2 Modic改变的分型及流行病学特点 |
4.3 Modic改变的发病机制 |
4.4 Modic改变与下腰痛的关系 |
4.5 Modic改变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 |
4.6 伴Modic改变LDH的手术治疗 |
4.7 研究结果分析 |
4.8 本研究的不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TED联合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Modic改变的评估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评价及随访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疗效比较 |
3.3 手术并发症与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伴Modic改变LDH的认识 |
4.2 PTED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4.3 中医学对伴Modic改变LDH的认识 |
4.4 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LDH的选穴依据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4.6 本研究的不足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腰椎术后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中、西医对腰椎术后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治疗进展 |
三、祖国传统医学治疗进展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
(五)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病例脱落、排除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二) 对照组和治疗组基线(一般资料)情况 |
(三)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JOA评分情况 |
(四) 治疗1周后 |
(五) 治疗2周后 |
(六) 治疗3周后 |
(七) 治疗3周后,不同节段疗效比较 |
(八) 安全性指标情况 |
(九) 典型病例 |
四、讨论 |
(一) 中医和西医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 中医和西医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痛的治疗 |
(三) 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痛的作用机理 |
(四) 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疼痛的针刺部位选择 |
(五) 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疼痛的注意事项 |
(六) 研究结果分析 |
(七) 本试验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蒋氏推拿六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讨论 |
1 中医对于本病的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的认识与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发病原因 |
二、发病机制 |
第三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治疗 |
一、中医中药的治疗 |
二、注射疗法 |
三、手术治疗 |
四、康复治疗 |
五、药物治疗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断标准[74]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对比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DI评分对比 |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疗现状 |
第二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三节 健翔理筋推拿的治疗特点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一、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起效的关键因素 |
二、健翔理筋推拿的疗效评定 |
第四章 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8)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相关文献梳理 |
1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概述 |
1.1 流行病学 |
1.2 中医认识 |
1.3 西医认识 |
1.4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2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概述 |
2.1 中医认识 |
2.2 西医认识 |
2.3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调查 |
2.2 质量控制 |
2.3 数据统计 |
2.4 研究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3 神经卡压点 |
3.4 发病影响因素 |
3.5 中医证素特点 |
4 讨论 |
4.1 临床症状分析 |
4.2 神经卡压点分析 |
4.3 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
4.5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与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关联性 |
第三部分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及康复思路 |
1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思路 |
2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康复思路 |
第四部分 “中医三联康复疗法”治疗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干预措施 |
1.4 疗效评估 |
1.5 安全性评价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方法 |
1.8 医学伦理 |
1.9 试验流程图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比较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3.2 疗效分析 |
3.3 疗效机制探讨 |
4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发病原因 |
2.1 术前因素 |
2.2 手术因素 |
2.2.1 定位错误 |
2.2.2 手术方式不当 |
2.2.3 神经根损伤 |
2.3 术后因素 |
2.3.1 椎管狭窄 |
2.3.2 椎间盘突出复发以及邻近椎间盘突出 |
2.3.3 疤痕形成 |
2.3.4 感染 |
2.3.5 内固定失效 |
2.4 其他因素 |
3 FBSS的诊断 |
4 FBSS的治疗 |
4.1 非手术治疗 |
4.1.1 药物治疗 |
4.1.2 针灸治疗 |
4.1.3 推拿治疗 |
4.1.4 穿刺类治疗 |
4.1.5 其他疗法 |
4.2 再手术治疗 |
5 FBSS的预防 |
(10)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给药方法 |
1.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取材方法 |
3.观察指标与方法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推拿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7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刺法联合McKenzie训练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 邱煌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姚奕凯.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PTED联合针刺治疗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伍搏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铍针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万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蒋氏推拿六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D]. 苏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D]. 杨洸.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J]. 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韦涵渝,雷成刚.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06)
- [10]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 刘凯英.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标签: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论文; 腰椎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