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T-2新型玉米脱粒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军,宋良来,冯鑫,王后升,李懿航[1](2021)在《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筛分是谷物联合收获作业的关键工序,筛分装置的作业质量直接影响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现有筛分装置性能可基本满足谷物收获作业要求,但鉴于农业物料的多样性、作业环境的多变且不可控性以及谷物联合收获机的高速作业性,在进行筛分时由于物料喂入量增大和物料含水率的升高,从而产生物料堵塞筛孔、潮湿物料粘附筛体、物料流动性差、筛分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筛体结构和筛体驱动机构为切入点,概述谷物筛分装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从不同领域筛分技术的借鉴与互补以及筛分装置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角度出发,指出谷物筛分装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谷物筛分技术研究和筛分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路聪丽[2](2021)在《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甘肃省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存在的农民认识不到位、新型农机成本高、新型农机操作难、果树蔬菜栽培方面的专用机械推广应用滞后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大力宣传提高农民认识程度、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民操作技能、构建有效的农机推广体系、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等相关对策。
冯鑫[3](2020)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工作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玉米籽粒收获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环节之一,如今在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中广泛采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作为籽粒联合收获机的“消化系统”直接影响联合收获机作业后籽粒损失率、清洁率等多项重要指标,提高清选装置性能对改善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具有一定意义。为提高清选装置对大喂入量玉米脱出物的清选能力,以满足高产玉米品种机收要求并保证玉米收获机高速作业质量,同时考虑到现有清选装置作业时存在籽粒损失率高、清洁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查阅清选装置内颗粒运动和振动筛体的国内外研究,为明确风筛清选过程中气流与筛体运动对颗粒运动的作用机理、考察风筛清选过程中颗粒的转动行为、探明颗粒与筛孔碰撞后透筛机理以及突破传统单一筛孔排布和平面筛体结构制约,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台架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清选装置工作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玉米脱出物物理力学特性参数测量与分析为探究玉米脱出物物理力学特性,选取农场广泛种植德美亚一号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玉米脱出物几何尺寸对其分类统计并测定了各成分比例;基于三维扫描仪器和计算机技术获得了玉米籽粒的三视面积和其质心至外轮廓距离;基于自转式圆盘静摩擦因数测量平台,获得了玉米籽粒与筛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3~0.51,标准差为0.030;基于玉米籽粒与筛面碰撞恢复系数测量平台,获得了玉米籽粒与筛面碰撞恢复系数为0.51~0.59,标准差为0.033;基于无束缚籽粒间碰撞恢复系数测量平台,获得了玉米籽粒间碰撞恢复系数为0.27~0.36,标准差为0.033,结果可为后续颗粒运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2)风筛清选中颗粒运动的理论分析以风筛式清选装置为研究载体,建立了筛上颗粒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了颗粒所受浮力和筛面运动对筛上颗粒运动的影响规律;定义了颗粒中心线,并基于颗粒中心线与筛面所呈角度对将被筛面抛起颗粒的初始姿态进行了分类,分别探究了不同姿态颗粒所受力矩对其转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被抛起物料在气流场中运动模型,讨论了物料迎风面积对其竖直和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发现大部分颗粒透筛前存在与筛孔碰撞现象,基于颗粒质心与颗粒—圆筛孔碰撞点相对位置以及碰撞后颗粒运动趋势,分类讨论了与圆筛孔碰撞后颗粒的透筛情况;对贝壳筛孔上部颗粒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到了贝壳筛孔特殊空间外形在筛分时会对颗粒产生分散效果,基于筛上颗粒受力分析,映射于贝壳筛孔斜面处颗粒运动,结合颗粒与贝壳筛孔斜面相对运动,建立了贝壳筛孔斜面处滑动颗粒透筛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在筛面加速度分别为正、负时贝壳筛孔斜面处滑动颗粒的透筛区域。(3)清选装置内气-固两相运动数值模拟及分析探究了筛面运动对颗粒群运动的影响规律,在筛面依次经历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向上加速的过程中,大部分颗粒所对应运动形式为沿筛面滑动、被筛面抛起、下落至筛面、沿筛面滑动;针对于已界定的将被筛面抛起时颗粒两种初始姿态,探究了被抛起颗粒的转动行为;基于颗粒质心与筛孔碰撞点相对位置分析了与筛孔碰撞后颗粒运动,得到当颗粒质心位于颗粒—圆筛孔碰撞点左侧时,利于颗粒透筛,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统计了颗粒与圆筛孔不同碰撞形式下颗粒的透筛概率;探究了清选装置内筛体不同区域筛孔和筛面气流速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筛孔气流速度沿筛体前部至筛体后部呈“阶梯式”下降趋势,筛面气流速度沿筛体前部至筛体后部的变化近似呈“拱形”;获得了清选过程中物料不同成分竖直和水平方向位移大小依次为:玉米秸秆、玉米芯、玉米籽粒;分析了筛体不同区域颗粒群的透筛概率,得出筛体前、中部为颗粒群主要透筛区域。(4)组合孔筛和阶梯筛设计与仿真试验鉴于贝壳筛孔特殊空间外形在筛分时可对籽粒产生分散效果,以及圆筛孔具有较高籽粒透筛性能,为实现筛分过程中颗粒的分散而后透筛,设计出贝壳—圆孔组合孔筛;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了组合孔筛与单一圆孔筛、贝壳筛的筛分效果,证明了组合孔筛同时具有对杂余较强的推送能力和对籽粒较强的透筛能力,在玉米脱出物喂入量为5 kg/s时,组合孔筛籽粒损失率相比于单一圆孔筛和贝壳筛分别减少了4.79%和7.95%,在玉米脱出物喂入量为6 kg/s时,组合孔筛籽粒损失率相比于单一圆孔筛和贝壳筛分别减少了5.79%、7.84%;基于传统平面式振动筛,鉴于已获得籽粒与杂余在气流场中的运动差异,结合颗粒与不同角度斜面碰撞后的运动规律,设计独特局部筛体结构实现了籽粒暂时“滞留”而杂余顺利通过,进而设计出带有阶梯缓冲带非平面筛体;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气流速度和角度、阶梯高度和振动筛振动频率对阶梯筛筛分后籽粒损失率和清洁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多因素试验优化得出:当气流速度和角度、阶梯高度和振动筛振动频率分别为16 m/s、25°、8.36 mm和4.45 Hz时,阶梯筛筛分后籽粒损失率和清洁率分别为1.69%和98.8%,满足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性能要求。(5)筛体性能台架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平面圆孔筛不同筛分阶段筛上颗粒运动进行了追踪,定性和定量分析了筛面不同阶段运动(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对筛上颗粒滑动、被抛起等运动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筛分过程中阶梯缓冲带处物料运动进行了追踪,得到阶梯缓冲带可实现对玉米籽粒暂时“滞留”而杂余直接跃阶,证明了阶梯缓冲带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分别对组合孔筛和阶梯筛性能进行试验,组合孔筛性能试验得出:在玉米脱出物喂入量为5 kg/s条件下,组合孔筛籽粒损失率为0.77%,相比于圆孔筛和贝壳筛籽粒损失率分别减少了和4.68%和7.70%,随玉米脱出物喂入量增加三种筛体筛分后籽粒损失籽粒率和清洁率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在玉米脱出物喂入量为7kg/s的条件下,组合孔筛筛分后籽粒损失率为1.51%,满足玉米脱出物大喂入量下清选要求;阶梯筛性能试验得出:在阶梯高度、气流速度和角度、振动筛振动频率分别为8.4 mm、16 m/s、25°、4.45 Hz的条件下,筛分后籽粒清洁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9.16%和2.12%,与仿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郝志远[4](2020)在《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文中指出黄淮海平原豫北砂质潮土区是我国夏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高产而大量施肥,导致土壤恶化、水体污染,过量施肥影响夏玉米的品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新型肥料工艺技术来实现豫北地区砂质潮土夏玉米的减氮增效。通过田间肥效试验进行肥料的筛选,在筛选基础上进行减氮增效新型肥料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配方肥在土壤肥际微域转化和迁移过程,揭示配方肥增效机理,为优化肥料配方工艺提供依据,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田间肥效试验表明长效包膜缓释尿素减氮增效的可行性。当养分施用量为168 kg/ha(N)、90 kg/ha(P2O5)、120 kg/ha(K2O)时,长效包膜缓释尿素处理的夏玉米产量、经济系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9564.75 kg/ha、36.37%、56.93 kg/kg,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75.61、23.45、161.52 mg/kg,夏玉米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为163.56、72.30、100.83 kg/ha。(2)以尿素、磷酸一铵和硫酸钾为原料对包膜缓释尿素进行包裹,制备具有不同氮释放速率的新型无机包裹型复合肥产品。养分施用量为168 kg/ha(N)、75 kg/ha(P2O5)、75 kg/ha(K2O)时的新型肥料最适宜工艺技术参数为粘结剂浓度为20 wt%、烘干温度为90°C、填料用量为6.55 kg,此时颗粒强度和核芯包裹率分别为34.6 N、97%。养分施用量为210 kg/ha(N)、75 kg/ha(P2O5)、75 kg/ha(K2O)时的新型肥料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粘结剂浓度为20 wt%、烘干温度为90°C、填料用量为10.42 kg,此时颗粒强度和核芯包裹率分别为33.7 N、97%。两种新型肥料具有良好的速释性和缓释性,速效氮在3 d内完全释放,在14 d时,两种新型肥料的尿素释放率分别为69.44%、70.01%。包裹过程为纯物理过程,产品热稳定性较好,包裹层与核芯颗粒之间结合紧密且无间隙,包裹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颗粒大小为3-4 mm。(3)降低氮肥用量可提高养分的有效利用,促进养分在肥际微域中的迁移。低氮处理土壤p H为8.34,速效氮占总施氮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69.00%、62 mm,速效磷占总施磷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48.43%、26 mm,速效钾占总施钾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78.55%、44 mm。
张嘉凌[5](2019)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文中认为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吴智辉[6](2019)在《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只有城镇和村庄融合一体发展,能够尽快破解现今城乡“二元”问题,构建一个城镇和乡村一体的格局。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需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即能解决乡村日趋严重的“乡村病”困境,又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基础。本文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为背景,探析小城镇镇村空间融合发展主要面临着镇区大量土地闲置、村庄大量宅基地闲置、生态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镇村融合发展失衡,空间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以工贸型小城镇即庆云堡镇为研究对象,将镇村空间分为产业空间、职住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作为切入点,探讨三个空间之间的融合现状、融合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以期为类似的小城镇的镇村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通过对镇村空间、城乡融合相关理论综述及三个空间要素解析,进而对庆云堡镇村空间分析切入点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及村民问卷调查,对庆云堡镇的现状概况及镇域产业、职住、生态的空间融合现状充分的介绍,分析三类空间的融合现象,进而对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进行评价,得出镇村空间融合度为基本融合型。其次,基于对镇村空间现状融合度评价及融合问题的提取,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三大空间融合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产业链的关联、产业对环境影响、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交通可达性、场强模型、生态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对镇村空间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后续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奠定基础。最后,小城镇是城乡居民从事二三产业及就近城镇化的基石,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策略的优劣涉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效果。根据前面的融合问题分析,针对问题和融合现状特征,对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提出相应的目标。结合融合问题及目标,提出三大融合策略即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三产融合程度;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策略。
马令然[7](2018)在《玉米脱粒清选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优化》文中提出由于脱粒清选过程的复杂性,基于传统方法的玉米脱粒清选过程的研究,存在费时费力,所得结果通用性较差等问题。采用离散元法对玉米脱粒清选进行研究,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物料的运动状况,而且能够解决传统机械设计过程中反复试验、制造周期长以及效率低等问题,达到了节约机械设计成本的目的。本文以4YZL-5型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清选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玉米脱粒清选过程仿真的几何体模型,介绍了该玉米脱粒清选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影响玉米脱粒清选装置的作业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果穗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采用SolidWorks对玉米脱出物的各成分分别进行建模,并导入离散软件EDEM中。采用球形颗粒填充的方法,建立玉米脱粒清选仿真分析模型。通过量筒排水法对玉米脱出物的密度进行测量。对玉米脱出物的力学接触参数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合理取值。对脱粒清选离散元仿真的基本原理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对离散元软件的功能特点和离散元法的求解过程进行阐述,分析了脱粒清选过程中颗粒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接触模型,并对仿真时间步长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玉米脱粒清选过程仿真的时间步长。以脱净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脱粒过程参数(转速、喂入量和脱粒间隙)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以清洁率和损失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条件下的试验进行清选过程参数优化,这些参数包括振动筛的振动频率、方向角以及振幅,通过清选试验得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以4 YZL-5型籽粒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清选装置作为台架试验平台,进行了脱粒清选过程的试验台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玉米脱粒清选过程和脱粒清选装置性能的影响。将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相比较,对仿真试验所得最佳参数组合进行进一步优化。
何涛[8](2018)在《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蓖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蓖麻蒴果脱壳质量直接影响蓖麻的后续加工。而蓖麻蒴果独特三室结构与常规农业物料不同,设计一种新型蓖麻蒴果脱壳装置,对于蓖麻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蓖麻蒴果物理机械特性,结合Adams仿真,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制造了一种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蓖麻蒴果进行物理机械性能特性进行研究,测量蓖麻蒴果三轴尺寸,分析其尺寸分布,计算其球度;研究蓖麻蒴果在线性加载准静压状态下的力学特性;测量蓖麻蒴果的静摩擦系数;测定蓖麻籽及其外皮碎屑悬浮临界速度,为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针对蓖麻蒴果结构的特殊性,确定滚搓式的脱壳方法,设计不对称双圆台结构的脱壳装置;设计振动式筛选与气吸式清选相结合的清选机构;设计蓖麻脱壳清选一体装置的传动系统;确定蓖麻脱壳清选一体装置的总体结构。(3)利用解析法,设计脱壳装置的内、外层壳体不对称双圆台结构尺寸并对其进行优化;建立不同阶段脱壳滚筒位置与脱壳间隙的数学模型,为脱壳装置动力学模拟提供理论依据;确定清选装置运动特征值及尺寸参数。(4)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物料在压裂阶段与脱壳阶段的位移、速度及受力,并分析不同转速及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对两阶段的影响。验证了不同阶段物料位置与脱壳滚筒间隙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脱壳机构设计及其工作参数的合理性。(5)根据Adams仿真结果,选取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合理的工作参数区间,以脱壳滚筒转速、上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下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为因素,以脱净率、破损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脱壳装置进行试验研究。经双目标优化,取滚筒转速为270r/min、上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为13.5mm、下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为5mm;经试验验证,此时脱壳装置工作性能最佳,脱净率为92.03%,破损率为3.10%。
刘健[9](2017)在《新型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非常大,大约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并且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是单产和总产量都很高的粮食作物。因此抓好水稻的生产工作,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水稻种植基本都是采用人工育秧、插秧、收获的方式,但是这种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季节性强。因此,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有效争抢农时,减少自然灾害对作物带来的损伤,增加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同时,推进水稻主要产区生产的机械化以及新的科技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救灾减灾能力,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钵苗移栽相对毯状苗移栽的优点,以及国内外水稻移栽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题组已研制的移栽机构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缺点,在取长避短的原则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不完全齿轮在高速运转时,移栽机构产生的振动较大),提出一种新的移栽机构方案,即以完全齿轮结构代替其不完全齿轮结构完成钵苗移栽机构的工作。通过阅读文献,基于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推导出复杂轨迹所需齿轮的设计公式,并以此编写出一款齿轮设计软件。利用齿轮设计软件和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新方案中的齿轮进行建模,并进行齿轮啮合试验,确定出齿轮回转中心。对移栽机构秧夹进行改进,增加推秧结构,与新方案移栽机构的其余零件一起进行装配,将装配模型导入到仿真软件RecurDyn中。在RecurDyn中,借助虚拟样机技术,对装配模型添加适当约束,进行仿真分析。对仿真后轨迹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优轨迹下齿轮参数。分析该齿轮参数下秧夹速度和齿轮受力情况,发现其满足水稻移栽的农艺要求。最后进行新移栽机构的台架试验,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新型钵苗移栽机构的各个零件,根据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将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将试验仪器和材料都准备完成后,借助高速摄像技术,记录下不同转速钵苗移栽机构的工作过程。借助高速摄像软件对移栽轨迹和移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新方案钵苗移栽机构的静轨迹以及钵苗移栽效果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初步证明了新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毕权胜[10](2015)在《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收获工作是整个玉米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玉米籽粒脱粒则是收获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国内外玉米脱粒机对机器的脱粒效率以及脱粒率、破损率的指标要求普遍较高,我国现阶段要求实现的技术指标数据具体是:玉米籽粒的含水率18%时,脱粒率保持98%-99%的水平,破损率维持在1%与2%之间。鉴于此,本文研制新型玉米脱粒装置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优化脱粒过程原理,改进部分结构元件,来提高玉米脱粒装置的脱粒率和降低籽粒的破损率。在涉及农业方面机械设备的研制与改进上,对农用机械装置在实际农事过程中的力学尤其是动力学特性的细致科学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研究性能良好的玉米脱粒装置,设计出实用性强的新型脱粒机,本文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研究玉米果穗及籽粒的生理形态特性,涵盖对籽粒有关外观尺寸各角度的数据测量与取样,为研究出破损率更低的脱粒技术及装置,在理论分析与验证等环节提供依据来源。2)分析研究玉米籽粒、芯轴以及籽粒与芯轴间连结的力学特性,来摸清玉米籽粒从玉米芯上脱落的过程,即玉米籽粒果柄断裂过程,特别是刚性部件的强烈打击作用破坏籽粒与芯轴间的结合力。在芯棒力学特性分析中,主要是通过模型建立、理论分析,从而得出玉米果穗在脱粒作业时最佳施力部位和加载方向等有关结论。3)根据已经研究得出的成果,进行新型脱粒机(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的设计,在脱粒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对关键部件(脱粒室、入料口)进行设计选型,尤其是减少工作部件对玉米籽粒的挤压、冲击、碰撞等引起的硬性机械损伤,突出新型脱粒空间区域的改进思路及分析,分析脱粒装置关键部件作业机理,并通过计算选取作业区各个脱粒元件结构的有用参数。4)根据初步设计出的脱粒装置,进行必要的试验,利用单一变量法,得出统计数据,进而取得评价玉米脱粒机性能好坏的指标依据。对试验结果分析并给出合理解释:玉米果穗投入量加大,机器脱粒腔内颗粒数量增加,籽粒相互间、籽粒与机器元件间的接触频率增加,脱粒率自然提高;同时,脱粒装置工作腔内玉米芯棒增加,果穗相互间、籽粒相互间、籽粒与机器元件间的挤压、摩擦、碰撞等相互作用频率提高,籽粒破损率随之提高,但是滚杆上钉齿是按照螺旋型布局,能推动玉米果穗沿着滚杆轴向运动到排芯口,缩短果穗在脱粒腔内的时间,确保玉米果穗打击频次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5)脱粒装置正常脱粒作业时使玉米果穗在进入脱粒室时运动方向与滚杆轴线大体平行,确保果穗能按照预想设计的施力位置、加载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打击。同时,脱粒室滚轴上齿钉等脱粒元件对玉米籽粒打击力较小,有利于降低籽粒破碎率。6)针对传统玉米脱粒机作业时所引起的籽粒脱粒损失率大、破碎率高等不足,对关键作业部件——齿钉双滚轴脱粒装置进行优化改进,结合对差速式的双滚轴以及入料口的改进,研制出的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机,其脱粒率、籽粒破碎率,基本能够符合改进高脱净、低破碎的脱粒作业要求。
二、YT-2新型玉米脱粒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YT-2新型玉米脱粒机(论文提纲范文)
(1)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谷物筛分装置研究现状 |
1.1 筛体 |
1.1.1 筛片和筛孔 |
1.1.2 筛体形状 |
1.1.3 多层筛体配置 |
1.1.4 辅助部件 |
1.1.5 筛体材料 |
1.2 筛体驱动机构 |
1.2.1 二维运动筛体驱动机构 |
1.2.2 多维运动筛体驱动机构 |
1.3 联合收获机上典型的清选系统 |
2 谷物清选装置研究方法 |
2.1 筛体 |
2.1.1 基于仿生技术的筛体设计 |
2.1.2 筛型控制方程 |
2.2 筛体驱动机构 |
2.2.1 驱动机构动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分析 |
2.2.2 驱动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2.3 筛分装置性能研究方法 |
2.3.1 模拟仿真研究 |
2.3.2 高速摄像技术 |
2.3.3 筛分装置性能监测与控制研究方法 |
3 研究成果讨论 |
4 展望 |
4.1 交叉融合与取长补短 |
4.2 高质高效与稳定筛分 |
4.3 实时控制与精准筛分 |
(2)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现状 |
2 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2.1 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使用存在疑虑 |
2.2 新型农机具的成本高 |
2.3 中大型新型农机具无用武之地 |
2.4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体系不完善,人才匮乏 |
2.5 农民缺少新型农机具的操作技能 |
2.6 果树蔬菜栽培方面的专用机械推广应用滞后 |
2.7 土地的分散经营和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
3 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的对策建议 |
3.1 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农机具的认可 |
3.2 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操作新型农机具的技能 |
3.3 构建有效新农机具推广体系 |
3.4 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机推广团队的建设力度 |
3.5 积极探索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
4 结语 |
(3)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工作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清选装置内颗粒运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振动筛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玉米脱出物物理力学特性参数测定 |
2.1 玉米脱出物几何尺寸及各成分比例 |
2.1.1 玉米脱出物几何尺寸 |
2.1.2 玉米脱出物各成分比例 |
2.2 玉米籽粒面积和质心 |
2.2.1 玉米籽粒面积 |
2.2.2 玉米籽粒质心 |
2.3 玉米籽粒千粒重 |
2.4 玉米籽粒含水率 |
2.5 玉米籽粒静摩擦因数 |
2.6 玉米籽粒碰撞恢复系数 |
2.6.1 玉米籽粒与镀锌钢板间碰撞恢复系数 |
2.6.2 玉米籽粒间碰撞恢复系数 |
2.7 本章小结 |
3 清选装置内颗粒运动理论分析 |
3.1 MATLAB和CFD-DEM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 |
3.1.1 MATLAB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 |
3.1.2 CFD-DEM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 |
3.2 玉米清选装置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 风筛作用下筛上颗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3.1 振动筛运动分析 |
3.3.2 颗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3 颗粒受力数值模拟 |
3.3.4 颗粒的转动分析 |
3.4 被抛起物料运动分析 |
3.5 基于圆筛孔颗粒透筛模型的建立 |
3.5.1 与筛孔碰撞后向上运动时颗粒透筛模型的建立 |
3.5.2 与筛孔碰撞后向下运动时颗粒透筛模型的建立 |
3.6 基于贝壳筛孔颗粒透筛模型的建立 |
3.6.1 贝壳筛孔上颗粒受力分析 |
3.6.2 颗粒在贝壳筛孔内透筛模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4 清选装置内气固两相运动数值模拟及分析 |
4.1 仿真模型 |
4.2 仿真参数设定 |
4.3 清选装置内气流速度分析 |
4.4 颗粒运动轨迹分析 |
4.5 不同区域内颗粒输送分析 |
4.6 物料不同成分运动差异分析 |
4.7 筛面运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
4.8 初始姿态不同的颗粒被抛起的转动分析 |
4.8.1 初始姿态不同的颗粒比例 |
4.8.2 中心线与筛面呈锐角时颗粒的转动 |
4.8.3 中心线与筛面呈钝角时颗粒的转动 |
4.9 与筛孔碰撞后颗粒的运动分析 |
4.9.1 碰撞后向上运动颗粒的转动 |
4.9.2 碰撞后向下运动颗粒的转动 |
4.10 与筛孔碰撞后颗粒透筛分析 |
4.11 筛体不同区域颗粒透筛概率分析 |
4.12 本章小结 |
5 筛体设计与参数优化 |
5.1 组合筛体设计与性能分析 |
5.1.1 设计原理 |
5.1.2 组合筛孔分布 |
5.1.3 三种筛型性能对比 |
5.2 阶梯筛设计与参数优化 |
5.2.1 设计原理 |
5.2.2 阶梯筛设计 |
5.2.3 单因素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4 多因素仿真试验及参数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台架试验 |
6.1 高速摄像技术与应用 |
6.2 试验材料与指标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指标 |
6.3 高速摄像试验 |
6.3.1 基于圆孔筛物料运动高速摄像试验 |
6.3.2 基于阶梯筛物料运动高速摄像试验 |
6.4 组合孔筛性能试验 |
6.5 阶梯筛性能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新型肥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新型肥料分类 |
1.2.2 新型肥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2 砂质潮土夏玉米肥料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区概况 |
2.2.2 供试材料 |
2.2.3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4 试验设计 |
2.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产量、经济系数及产量构成要素的测定 |
2.3.2 植株生物性状的测定 |
2.3.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4 植株养分积累量的测定 |
2.3.5 氮肥偏生产力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产量、经济系数及产量构成要素 |
2.4.2 植株生物性状 |
2.4.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2.4.4 植株养分积累量 |
2.4.5 氮肥偏生产力 |
2.5 本章小结 |
3 砂质潮土夏玉米高效配方肥工艺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实验设计 |
3.3.1 粘结剂浓度 |
3.3.2 烘干温度 |
3.3.3 填料用量 |
3.4 产品性能的测定 |
3.4.1 颗粒强度的测定 |
3.4.2 核芯包裹率的测定 |
3.4.3 尿素释放速率测试 |
3.5 产品的表征 |
3.5.1 红外光谱表征 |
3.5.2 扫描电镜表征 |
3.5.3 热重表征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粘结剂浓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2 烘干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3 填料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4 尿素释放速率分析 |
3.6.5 红外光谱分析 |
3.6.6 扫描电镜分析 |
3.6.7 热重分析 |
3.7 产品展示 |
3.8 本章小结 |
4 砂质潮土夏玉米配方肥减氮增效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3 试验设计 |
4.2.4 试验方法 |
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土柱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 |
4.4.2 土壤肥际微域的pH |
4.4.3 氮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4.4 磷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4.5 钾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三)创新及不足 |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个案概况 |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
5.1.3 干群矛盾凸显 |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
二、讨论 |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对“镇村空间”的发展高度关注 |
1.1.2 新型城镇化从“物质空间”转向以“人”为核心 |
1.1.3 城乡融合是庆云堡镇未来快速高效发展的重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镇村空间 |
1.3.2 城乡融合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镇村空间研究综述 |
1.4.2 城乡融合研究综述 |
1.5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选择研究区域的理由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理论及概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1.4 空间管制理论 |
2.2 镇村空间融合要素解析 |
2.2.1 产业空间要素 |
2.2.2 职住空间要素 |
2.2.3 生态空间要素 |
2.2.4 镇村空间要素的融合形式 |
2.3 镇村空间融合与小城镇发展的关联分析 |
2.3.1 镇村空间融合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方向 |
2.3.2 构建“产业融合”业态是小城镇发展的承载平台 |
2.3.3 小城镇服务配套是镇村空间融合实现的前提 |
2.4 镇村空间融合模式梳理 |
2.4.1 以交通联系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2 以功能组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3 以空间缝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现状特征 |
3.1 产业空间融合现状 |
3.1.1 以种养业为主的融合规模较小 |
3.1.2 以加工业为主的融合程度较深 |
3.1.3 以旅游业为主的融合逐渐起步 |
3.2 职住空间融合现状 |
3.2.1 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
3.2.2 通勤线路辐射较广 |
3.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3 生态空间融合现状 |
3.3.1 镇村体系分布散乱 |
3.3.2 社会生态环境失衡 |
3.4 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评价 |
3.4.1 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4 镇村融合度评价计算方法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镇村空间融合问题分析 |
4.1 产业链条高级化不足 |
4.1.1 产业关联分析 |
4.1.2 产业对环境影响分析 |
4.1.3 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配 |
4.2 职住通达程度较低 |
4.2.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4.2.2 职住关系空间分析 |
4.2.3 村民通勤特征分析 |
4.3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4.3.1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3.2 生态承载总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策略 |
5.1 融合目标 |
5.1.1 镇区与农村区域的功能互补 |
5.1.2 镇村的中心集聚和合理分散 |
5.1.3 构建镇村一体化的区域层级 |
5.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 |
5.2.1 优化建设用地,引导村庄向干线集聚 |
5.2.2 强化镇村联系,提升乡村道路的等级 |
5.2.3 配置公共设施,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 |
5.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三产融合程度 |
5.3.1 “1+2”型联“3”盘活建设用地,提高建设增量 |
5.3.2 “1+3”型融“2”发挥联动效应,平衡就业容量 |
5.3.3 “1+2+3”型互动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多元空间 |
5.4 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态共融 |
5.4.1 创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5.4.2 打造全域绿色生态绿道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城镇化发展调查表 |
附录C 企业就业农民工问卷调查 |
附录D 大型企业深入访谈调查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玉米脱粒清选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脱粒清选研究现状 |
1.2.2 离散元仿真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玉米脱粒清选装置 |
2.1 玉米脱粒清选装置结构模型 |
2.1.1 玉米脱粒装置结构模型 |
2.1.2 玉米清选装置结构模型 |
2.2 玉米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 |
2.3 影响脱粒清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
2.3.1 影响脱粒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
2.3.2 影响清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果穗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玉米果穗自身的物理性质 |
3.2 玉米脱出物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
3.3 玉米脱出物的物理性质 |
3.3.1 玉米籽粒的物理性质 |
3.3.2 破碎玉米秸秆的物理性质 |
3.3.3 破碎玉米芯的物理性质 |
3.3.4 玉米脱出物各成分密度 |
3.4 玉米果穗的力学性质 |
3.4.1 玉米脱出物力学参数 |
3.4.2 玉米脱出物接触参数 |
3.5 仿真分析模型建立 |
3.5.1 玉米果穗分析模型 |
3.5.2 玉米籽粒分析模型 |
3.5.3 破碎玉米秸秆分析模型 |
3.5.4 破碎玉米芯分析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清选的离散元仿真基本原理 |
4.1 离散元软件的功能特点 |
4.2 脱粒清选颗粒间的接触方式和接触模型 |
4.3 离散元法求解过程 |
4.4 仿真时间步长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粒清选过程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 脱粒清选过程仿真参数设置 |
5.2 脱粒过程仿真分析 |
5.3 脱粒过程的评价指标及参数优化 |
5.3.1 脱粒过程的评价指标 |
5.3.2 脱粒过程参数优化 |
5.4 清选过程仿真分析 |
5.5 清选过程的评价指标及参数优化 |
5.5.1 清选过程的评价指标 |
5.5.2 清选过程参数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脱粒清选台架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备 |
6.3 脱粒试验方案 |
6.3.1 试验指标 |
6.3.2 试验方案 |
6.3.3 试验步骤 |
6.3.4 试验照片 |
6.4 脱粒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试验结果数据 |
6.4.2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清选试验方案 |
6.5.1 试验指标 |
6.5.2 试验方案 |
6.6 清选试验结果及分析 |
6.6.1 不同振动频率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
6.6.2 不同鱼鳞筛开度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
6.6.3 不同风机转速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
6.6.4 不同喂入量的试验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蓖麻脱壳方式 |
1.2.1 典型脱壳方式 |
1.2.2 新型脱壳方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蓖麻蒴果的物理与机械特性研究 |
2.1 蓖麻蒴果的几何参数测定 |
2.2 蓖麻蒴果静压力学特性研究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蓖麻蒴果静摩擦系数测定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3.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蓖麻脱出物各成分临界速度测定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4.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3.1 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的设计要求 |
3.2 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机构方案设计 |
3.2.1 脱壳机构设计 |
3.2.2 清选机构设计 |
3.2.3 传动系统设计 |
3.2.4 机架设计 |
3.3 总体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关键零部件设计 |
4.1 脱壳装置设计 |
4.1.1 上脱壳滚筒内层壳体锥角设计 |
4.1.2 上脱壳滚筒内层壳体圆台最小直径设计 |
4.1.3 下脱壳滚筒内层壳体设计 |
4.1.4 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设计 |
4.1.5 脱壳滚筒外层壳体设计 |
4.1.6 滚筒调整范围设计 |
4.2 清选装置设计 |
4.2.1 振动筛尺寸设计 |
4.2.2 吸风箱尺寸设计 |
4.2.3 风机的选用 |
4.2.4 振动筛动力装置设计 |
4.3 其他零部件设计 |
4.3.1 机架可调结构设计 |
4.3.2 接料板与出料口结构设计 |
4.4 工作原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蓖麻蒴果脱壳动力学分析 |
5.1 Adams模拟参数设置 |
5.1.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1.2 力与约束的施加 |
5.1.3 材料的定义 |
5.1.4 仿真的控制 |
5.2 压裂阶段仿真分析 |
5.2.1 压裂阶段动力学分析 |
5.2.2 转速对压裂阶段的影响 |
5.2.3 上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对压裂阶段的影响 |
5.3 脱壳阶段仿真分析 |
5.3.1 脱壳阶段动力学分析 |
5.3.2 转速对脱壳阶段的影响 |
5.3.3 下脱壳滚筒出料口间隙对脱壳阶段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壳装置试验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6.2 试验因素与指标 |
6.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6.4 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脱净率方差及响应面分析 |
6.4.2 破损率方差及响应面分析 |
6.4.3 双目标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9)新型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水稻移栽机构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水稻移栽机构的发展 |
1.2.2 国外水稻移栽机构的发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方案的齿轮设计 |
2.1 引言 |
2.2 钵苗移栽机构新方案的确定 |
2.3 水稻移栽的农艺要求和轨迹分析 |
2.3.1 水稻移栽的农艺要求 |
2.3.2 水稻移栽机构轨迹研究分析 |
2.4 新型完全齿轮的设计过程 |
2.4.1 建立轨迹的数学模型 |
2.4.2 齿轮总传动比的求解过程 |
2.4.3 齿轮节曲线的求解过程 |
2.4.4 齿轮齿廓的求解过程 |
2.4.5 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方程的求解 |
2.5 程序的编写及结果分析 |
2.5.1 程序编写以及测试 |
2.5.2 利用程序求解齿轮节曲线与齿轮齿廓 |
2.5.3 齿轮参数的分析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五齿轮移栽机构的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新型齿轮的三维建模及啮合试验 |
3.3 水稻移栽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3.3.1 行星齿轮系机构 |
3.3.2 移栽臂机构 |
3.4 水稻移栽机构零件设计及装配 |
3.4.1 移栽机构零件设计 |
3.4.2 移栽机构的装配 |
3.5 水稻移栽机构的虚拟样机试验 |
3.5.1 动力学仿真软件简介 |
3.5.2 虚拟样机的约束分析 |
3.5.3 移栽机构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
3.5.4 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齿轮移栽机构的试制及试验 |
4.1 引言 |
4.2 新方案钵苗移栽机构的试制 |
4.2.1 3D打印机 |
4.2.2 零件制造过程 |
4.2.3 零件后处理及组装过程 |
4.3 试验设备及材料 |
4.3.1 台架试验台 |
4.3.2 高速摄像仪 |
4.3.3 光电测速仪 |
4.3.4 试验材料 |
4.4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1 试验台转速标定 |
4.4.2 试验步骤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1.2 当前玉米脱粒装置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脱粒技术研究概况 |
1.2.2 玉米脱粒装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2 玉米果穗及籽粒力学特性探究 |
2.1 玉米果穗分类 |
2.2 果穗生理形态特性概述 |
2.3 籽粒特性概述 |
2.4 芯棒力学特性探究 |
2.4.1 模型建立 |
2.4.2 理论分析 |
2.5 果柄断裂的力学特性试验 |
2.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5.2 加载方向因素影响试验 |
2.5.3 试验分析 |
2.6 结论 |
3 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机构设计 |
3.1 样机设计要求 |
3.2 脱粒方式选择 |
3.3 关键部件设计选型 |
3.3.1 料口 |
3.3.2 脱粒室 |
3.3.3 总体设计 |
3.4 各项参数设定和验算 |
3.4.1 滚轴尺寸的拟定 |
3.4.2 滚轴间隙度的设定 |
3.4.3 滚轴齿钉尺寸及布局的设计 |
3.4.4 滚轴转速的确定 |
3.4.5 脱粒室尺寸的确定 |
3.4.6 电动机的选择 |
4 脱粒机作业性能验证方法 |
4.1 试验方法 |
4.1.1 试验指标 |
4.1.2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验证小结 |
4.3.1 脱净率的试验结果 |
4.3.2 籽粒破碎率的试验结果 |
4.3.3 验证结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YT-2新型玉米脱粒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J]. 王立军,宋良来,冯鑫,王后升,李懿航. 农业机械学报, 2021(06)
- [2]正宁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浅析[J]. 路聪丽. 南方农业, 2021(08)
- [3]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工作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 冯鑫.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D]. 郝志远. 郑州大学, 2020(02)
- [5]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D]. 张嘉凌. 山西大学, 2019(01)
- [6]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D]. 吴智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玉米脱粒清选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优化[D]. 马令然. 济南大学, 2018(02)
- [8]挤搓式蓖麻脱壳清选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 何涛.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9)
- [9]新型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D]. 刘健. 吉林大学, 2017(01)
- [10]齿钉双滚轴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研究[D]. 毕权胜.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3)